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19723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62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2页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6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 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 1 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2.知道并掌握 1 吨=1000 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 1 吨=1000 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建立 1 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一、情境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师板

2、书:1 千克=1000 克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课件出示教材第 22 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 表示。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二、交流共享二、交流共享1.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课件出示一袋 100 千克的大米。谈话:一袋大米重 100 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学生回答,交

3、流感受。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 100 千克、200 千克地数,贴满10 张。提问:每袋100 千克,10 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 千克)指出:1000 千克就是 1 吨,即:1 吨=1000 千克。(板书:1 吨=1000 千克)2.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答)教师请体重大约是 25 千克的同学站起来。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 25 千克,4 个学生的体重约是 100 千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 4 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 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 40 个学生全都

4、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 千克重不重?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 1 吨吗?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2)实物出示装有 10 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提问:觉得重吗?这是 10 千克的水,10 桶这样的水是 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 1 吨?(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作单位。三、反馈完善三、反馈完善1.1.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2222 页想想做做第页想想做做第 1 1 题。题。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 1 吨,各有多少?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 千克,有2 头牛刚好是 1 吨;一袋水

5、泥重 50 千克,20 袋水泥重 1 吨;一头猪重100 千克,10 头猪重 1 吨;一桶油重 200 千克,5 桶油重 1 吨。2.2.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2222 页想想做做第页想想做做第 4 4 题。题。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3.3.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2222 页想想做做第页想想做做第 6 6 题。题。出示情境图,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四、反思总结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2 2教学目标:教学

6、目标:1、通过具体的练习,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2、能通过实际测量,培养学生的与人合作交流以及实践能力。3、让学生在运用公式计算面积的过程中,逐步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运用长方形、正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体会解决问题的多样性。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投影仪、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做练习八第 6 题1、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并计算出每个图形的面积。2、同桌交流,说说自己是怎样思考和计算的。3、全班组织交流评议二、做练习八第 7 题1、出示题目,让学生仔细看图。2、提问:你从图中获取了哪些信息?3、学生独立完成。4、交流时要求说说是

7、怎样想的?三、做练习八第 8 题1、先让学生猜一猜。2、再让学生动手拼一拼。3、学生计算两个图形的周长,指名两位学生板演。4、集体评议。四、做练习八第 9 题。1、指名读题,理解题目要求。2、同桌合作完成,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全班交流,巩固长方形、正方形周长和面积的计算方法。五、做练习八第 10 题。1、学生准备好少年报的报纸。2、讨论计算面积必须已知什么条件。3、尝试解决第一个问题后反馈交流。4、小组讨论尝试解决第二个问题。(1)先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测量(2)尝试计算出结果。六、全课:1、提问:通过这节课的练习,有何收获?2、作业:完成练习册。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

8、册教案 3 3教学时间:总第 1 课时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口算练习。学生计算,汇报交流。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1。(1)出示教材第 1 页例 1(2)探究算法。提问:如何算出 10 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3)试一试。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 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

9、上两个 0 即可。2.教学例 2。(1)出示教材第 2 页例 2。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师小结:有的比30 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 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 30 千克。(2)完成教材第 3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 2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时间:总第 2 课时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

10、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口算。78+3=66+4=59+7=2.用竖式计算。233=212=32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3。(1)出示教材第 3 页例 3 主题图。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估算。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3)合作探究,解决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小组交流。(4)归纳总结。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4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

11、正错误。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时间:总第 3 课时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二、交流共享1.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4。提问:每箱迷你南瓜 24 个,53 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2.探究算法。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

12、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3.归纳小结。4.检验算式。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 5324=1272。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第 2 题。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第3 题、第4 题。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时间:总第 4 课时课题:练习

13、一第 4 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2.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1 题第 2 题。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3 题。让学生先阅读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2.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4 题、第 5 题、第 6 题、第 7 题。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三、综合

14、练习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8 题、第 9 题、第 10 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四、反思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联系生活中一些常见的物体初步认识角,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指出物体表面的角,能在平面图形中辨认出角。2、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认识到角是有大小的,能够直观区分角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角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掌握角的

15、各部分名称及特征;会画角。教学难点:教学难点:角的大小与两条边叉开的程度有关;能直观区分角的大小。教具准备:教具准备:三角尺、纸工袋、闹钟、剪刀、纸五角星、纸三角形、两根硬纸条、图钉、一张长方形纸。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同学们,我们学校每个星期一都要举行升旗仪式,冉冉升起的国旗上有什么?(国旗上有五角星),五角星上有角。你们都是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升国旗时都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红领巾是什么形状?(三角形)为什么你认识红领巾是三角形的呢?(因为红领巾有三个角)角究竟是什么样的图形呢,你们想不想知道。揭题:今天我们一起来认识新的图形角。(板书:认识角)二、引导探究角1.找出三角板中的

16、角。下面我们一起来找找三角形的角,它有几个角?(3 个)你能指出来吗?教师示范指角的方法。学生模仿指出 3 个角。2、从实物中找角。师生逐一出示准备好的纸工袋、剪刀、长方形纸,用手比划这些实物中的角。出示五角星,现在你能找出所有的角吗?(同桌交流,集体交流)刚才我们都是沿着物体的边找到它们的角,下面这个物体你能找到其中的角吗?出示闹钟,指名说一说。(指出:闹钟上的时针和分针之间也形成一个角。)3、认识数学中的角。教师出示课件(例题中的三个图),分别描出一个角,平移到实物下方。指出:这就是我们数学中的角。4、认识角的各部分名称。(1)指出:直直的这两条线叫做角的边,这个尖尖的点叫做角的顶点(板书

17、:顶点、边)。提问:角有几个顶点几条边?(2)指名学生到黑板标出各角的顶点和边。(3)练习:判断是不是角(想想做做第 1 题)。提问:是角的图形在图形中标出角的顶点和边在哪里,不是角的说出为什么?5、教学“试一试”。(1)教师出示两根硬纸条和图钉,示范做一个活动角。然后要求学生拿出事先准备好的材料,按照教师的方法做一个活动角。(2)提问:你能把这个角变大一些吗?学生尝试将角变大。想象一下:角的两条边就像人的两条腿,腰就是顶点,要使角变大就把两条腿怎样(叉开)?提问:把这个角变小一些怎么办?引导学生说:合拢。(3)现在把这个活动角贴着黑板沿着纸条描出一个角。你能像老师这样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吗?

18、学生在作业本上描出两个大小不同的角。(4)要求学生找出比较大的角,在图上标出顶点和边。小结:刚才我们认识了角,你知道角有几个顶点和几条边?三、反馈检测1.完成“想想做做”第 2 题。提问:下面的图形各有几个角?重点观察第一个图形,指名说出有几个角。学生可能会认为有 3 个角,也有的会认为是 1 个角,分别让他们说说自己的理由。根据学生的回答,再次点出:角有一个顶点和两条边,边是直直的。(板书:边是直直的)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5 5一、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创设情境,揭示课题今天我们上课来了好多客人老师,还来了一个小客人呢!猜猜他是谁?(放旺仔广告语)从它身上你看到

19、了什么?(说到日期特写)旺仔牛奶上怎么会有年月日啊?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年月日的知识,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揭示课题)二、二、观察年历,探求新知观察年历,探求新知1、你已经知道了哪些年、月、日的知识呢?说给大家听听好吗?2、(1)请大家拿出你带来的年历卡,你会看吗?那在年历卡上找一找你的生日,把它圈一圈。谁来说给大家听听?你是怎么找到的?3、请大家再仔细地观察年历卡,你有什么发现和同桌一起填一填、想一想、说一说。(1)你是怎么填表格的?(2)通过刚才的观察和统计,你还发现了什么?4、游戏随便报一个月,要是大月男生起立,小月女生起立。李老师报了月份后,喊了开始才能起立,不然你就

20、犯规喽!7 月 你怎么判断的?8 月 怎么 8 月还是男生站起来4 月 10 月 2 月5、计算全年天数(1)2 月非常特殊。你知道今年 2 月有多少天吗?今年一年有多少天呢?你会算吗?看谁算得又对又快?(2)交流总结方法三、三、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猜节日年月日不但可以用来记时,有时候人们还给它赋予了特殊的含义。在我们历史上有很多有纪念意义的日子。猜一猜,下面这些是什么节日?国庆节 植树节 儿童节 教师节2、修改日记(1)三(4)班的王心是个很认真的小朋友。他有个写日子的习惯。在学习年、月、日之前写了这样一篇日记,一起来读读好吗?(2)读了王心的日记你想说些什么?3、整理食品(1)年月日在我们

21、生活中的用处真大。日记中要用到它,还有哪里也要用到呢?听听旺仔他又要说什么?(2)这里还有些食品,大家来看看它们能不能顺利通过检查光明酸奶 牛肉干 巧克力蛋糕 喜之郎果冻20_.3.10 20_.3.25 20_.3.1 20_.9.130 天 1 年 一个星期 半年四、四、总结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在我们学校上有一些有关年月日的一些小故事和小知识,课后大家可以去看一看。五、五、制作制作回去后做一张 20_年 1 月的月历卡。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6 6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实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

22、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2.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谈话: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投影出示:(分桃的画面)有一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几个新鲜的桃子装在盘子里,你们看,一共摘了多少个?(学生观察得出,一盘有4 个桃子。)猴宝宝看见了都连忙跑过来,嚷着要吃桃。

23、老大说:“我可以分得这盘桃的 1/4。”老二问:“这盘桃的 1/4 是几个呀?”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1、合作探究。谈话:你们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自己思索一下,这盘桃的 1/4 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么解决问题,可以借助学具帮帮忙,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学生先独立思索操作,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汇报。(1)分组展示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想法:想法一:用学具分一分。把 4 个桃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 1 份是 1 个。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分的过程。想法二:画图看一

24、看。这盘桃的 1/4 是 1 个桃想法三:联系分数的含义想到:4 个桃的 1/4,就是包 4 个桃平均分成 4 份,每份 1 个。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44=1(个)。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请每一位学生讲清楚自己的想法。如果出现最后一种方法,要让学生为什么要用 4 除以 4,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比较方法提问:这几种方法,你觉得那种方法最简便?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实物投影)老二说:“现在我知道了,原来要知道这盘桃的 1/4 是几个,是要把 4 个桃平均分成 4 份,看一份是多少,可以用 44=1(个)的除法算式来算出结果。谢谢同学们帮我解决了难题!”3、尝试

25、练习。(实物投影)猴老大说:“桃真好吃,要是我能吃这盘桃的1/2 就好了。”教师引出谈话问题:这盘桃的1/2 是几个呀?请同学门用刚才得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好吗?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 42=2(个)表示的意义。三、组织练习,深化理解1、操作游戏。(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指名读题后,要求学生在书上画竖线分一分,然后独立填写算式。集体订正后提问:12 个草莓的 1/3 和 12 个草莓的 1/4 哪个多?(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教师说要求,学生先操作,再列出算式。摆 8 个圆片,拿出它的 1/2。摆 12 个圆片,拿出它的 1/2。

26、提问:都拿出圆片的 1/2,为什么个数不一样呢?2、列式解决问题。(1)做“想想做做”第 3 题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尝试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订正。(2)做“想想做做”第 4 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3、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 5 题。1、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做思考题。四、全课,拓展延伸四、全课,拓展延伸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 7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 吨重的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估计重量

27、的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具、学具准备:教具、学具准备:重 100 千克的大米、投影片若干张(或用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沟通旧知。1、同学们学过哪些重量单位?具体描述一下 1 克与 1 千克有多重。(可以举例说明)2、填空。1 千克=()克3 千克=()克1000 克=()千克5000 克=()千克二、创设情境,提出问题。在()里填上合适的重量单位。一筐苹果约重 20()小兰体重约 25()一个鸡蛋约重 50()一辆大卡车能装货约 8()最后一题填单位,对学生

28、来说有一定的难度.如果有的学生说出用“吨”做单位,问问他是如何知道的,说不出也不用详问,教师导入新课。师说:卡车的载重量很大,上面一题用千克做单位不合适.这节课我们就来认识重量单位家族的一个新成员吨。三、自主探索,研究问题。1、教学吨的认识。(1)各小组汇报课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情况,如:称自己的体重是多少千克、跟父母一起去商店买 5 千克的粮食、油或蔬菜自己拎回家,体会其重量.学生汇报时,教师及时板书有关数量。(2)提问:那么 1 吨到底有多重呢?(学生自由发表意见)(3)引导:假设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重 25 千克,10 个同学体重共多少千克?40 个同学的体重多少千克?(可找几个体重约 25

29、 千克的同学,让每个同学都背一背,实际感受一下.)像这样 40 个同学的体重约是 1000 千克,也是 1 吨.(板书:1 吨=1000 千克)(4)提问:每袋水泥重 50 千克,那么多少袋水泥重 1 吨?一桶油重 100 千克,几桶油重 1 吨?学生独立计算,然后汇报。教师小结:40 个同学的体重、20 袋水泥的重量以及 10 桶油的重量大约都是 1 吨。(5)根据自己课前所做的实践活动,进行推算,然后汇报“1吨就是的重量”。(6)举例:让学生举出重量大约是 1 吨的物品.(7)出示书上例题的图片,让学生填上合适的单位.2、教学千克与吨的换算。(1)出示:3 吨=()千克8000 千克=()

30、吨(2)师强调:因为 1 吨是 1000 千克,3 吨是 3 个 1000 千克,3 个 1000 千克就是 3000 千克,所以 3 吨=3000 千克.因为 1000千克是 1 吨,8000 千克里有 8 个 1000 千克,所以 8000 千克是 8吨。(3)练习质疑 3 吨=()千克 5000 千克=()吨 一只大象体重 6 吨,是()千克四、看书质疑,全课总结。1、这节课学习了什么?你学到了哪些本领?2、讨论:“每两个重量单位间的进率都是 1000”这句话对吗?明确:“每相邻两个重量单位”与“每两个重量单位”的不同.使学生清楚的掌握重量单位间的基本进率关系式有两个,即:1 吨=100

31、0 千克,1 千克=1000 克。扩展出的关系式有一个,即:1 吨=1000000 克。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8 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 吨重的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2、能进行重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教学难点:建立重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教学工具教学工具ppt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以旧引新1、出示苹果,让学生说一说一个苹果的重量是 250(),一筐苹果的重量是 15()2、千克、克是我们以前学过的质量单位,克与千克之间有什么关系

32、呢?(1 千克=1000 克)。3、一车苹果的重量是 2()二、自主探究研究问题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出示教材例题,集装箱,火车车厢,汽油计量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用吨(t)作单位。(2)让学生根据对吨大致的了解及课外资料的补充说说生活中那些物体通常使用“吨”来作单位。(3)课件展示:卡车、火车车厢、轮船、飞机、鲸鱼、楼房等,用“吨”作单位比较合适。提问:通常以“吨”作单位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呢?学生分小组观察讨论学生分小组交流汇报师生合作得出结论:通常大件物体及较重的物品“吨”来作单位。目的:用课件出示图片,丰富了感性材料的种类。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再发挥小组

33、合作学习,得出结论。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2、认识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1)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感受它们的重量。学生汇自己的体重。小组同学互相背一背说说自己的感受。感受 1 吨(2)课件出示 1 袋 100 千克的大米。提问:需要几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 个)(课件演示)请同学们观察:有这样的几袋大米?(10袋)提问:1 袋大米重 100 千克,10 袋大米重多少千克?(1000 千克)板书:1000 千克。你是怎样想的?100 千克的大米需 8 个同学抬起来,那 1000千克的大米需多少个同学才能抬起来?(80 个)。说明 1000 千克的大米的重量比较重。通过小组同学反复掂物体的重量,

34、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亲自经历和体验,感受物体的实际重量。迁移出 1 吨的重量。师引导:每袋大米重 100 千克,10 袋大米重 1000 千克,就是 1 吨。即:1 吨=1000 千克。师补充板书:1 吨=1000 千克(3)巩固千克与吨之间的关系。师生做个猜体重的游戏。请同学们猜一猜老师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50 千克),如果平均每个老师的体重按50 千克计算,那有多少个老师的体重合起来是 1 吨?你是怎样想的?(4)填空练习:三年级同学平均每人体重按 25 千克计算,40个同学的体重是()千克,是()吨。三、看书质疑学生自己看书,标出重点语句和不懂的地方,然后解答。四、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35、。1、说一说,日常生活中什么情况下用吨作单位。2、在()里填上适当的数,使每种东西的总重恰好是 1 吨。3、想一想,填一填一条鲸鱼的重量是 6000 千克,是()吨一辆卡车载质量 5 吨,也就是()千克。五、合作总结,解决问题提问: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知道了些什么?同学们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希望同学们能够用所学习的知识不断地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9 9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

36、系。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位小数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这节课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其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

37、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地处市中心,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大多数家庭都能自主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知识面较广。结合我校这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来看,由于实验教师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更能自主学习,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另外,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已经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儿童书籍:快乐珠心算(13.5 元)、老夫子(3.2 元)、安徒生童话(10.5 元)、数学游戏(9.2

38、元)、十万个为什么(11.5 元)、蜡笔小新(8.3 元)、1.“买书”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些书,想买哪些书。2.让学生根据活动过程,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1)我想买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2)快乐珠心算比数学游戏贵多少元?(教师选择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其中有关加法的问题。(二)探讨算理和算法1.买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1)让学生根据问题先列算式(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列式:3?2+11?5=)师:我们没有学过小数的加法,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能不能算出结果。(2)在独立

39、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3)汇报自己的算法。3.2 元=32 角,11.5 元=115 角,32 角+115 角=147 角,也就是 14.7 元。我用元加元,角加角的方法。3.2 元=3 元 2 角,11.5 元=11 元 5 角,3 元+11 元=14 元,2角+5 角=7 角,14 元+7 角=14 元 7 角,也就是 14.7 元。11 元 5 角+3 元 2 角 14 元 7 角元角 3?2+11?514?7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教师加以引导。)(4)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加法。(5)让学生说说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分别表示什么。

40、(6)观察:第三种算法和前面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都是相同单位的数进行相加,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小数点)。(7)多媒体出示智慧老人说的话:整数加法要从最右边的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从最右边的低位加起,小数点一定要对齐。(8)小组讨论:为什么智慧老人说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单位(数位)上的数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就都对齐了。)2.一本快乐珠心算比一本数学游戏贵多少元?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1)鼓励学生迎接挑战,独立思考解决,教师巡视指导。(2)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并说说算法。3.小结(把课题板书:小数加法和减

41、法的竖式计算)(三)解释应用师:前面我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你能不能利用刚才学过的知识,选择某个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呢?1.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2.小组内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3.小组派代表上来汇报,大家评一评,看他们组能不能拿到智慧星。(四)数学游戏:对对碰(课本第 6 页的“试一试”)师:比一比,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竖式写得整齐美观,就奖给他们组一颗智慧星。(五)总结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010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整理和复习,建立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在讨论归纳整理的过程中,树立自主探索的意识,养成学数学、用

42、数学的好习惯。2通过复习使学生加深对面积含义的理解,让学生进一步形成面积单位实际大小的表象,能根据实际情况选用适当的面积单位,知道相邻两个面积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3能进行有关长方形、正方形面积的计算。并能利用所学的面积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共同整理学过的面积知识,使学生形成完整清晰的知识结构,并能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在整理中构建面积知识之间的联系,正确地利用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马小虎日记从错误出发引入“面积的复习”。二、回顾整理、构建知识1、独立思考:我们学习了有关面积的哪些方面的知识?2、全班

43、交流、构建知识根据学生汇报,教师相应板书:面积 物体表面或封闭图形的大小面积单位 平方米 平方分米 平方厘米(进率)100(1 平方厘米、1 平方分米等有多大。抢答方式完成面积单位填空,口答完成单位换算。)面积计算 长方形面积=长 times;宽 正方形面积=边长times;边长(小练习:计算图形面积)三、应用知识1、油画长 15 分米,宽 10 分米,要给它配上玻璃,再装个画框。画框长多少分米?玻璃的大小是多少平方分米?一生板演,其余学生完成在练习本上。交流反馈。2、教室有一面墙壁,墙壁中间有一扇正方形的窗户。现在要粉刷这面墙,要粉刷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练习,交流。四、课堂总结结合板书简单向

44、学生渗透复习整理的方法。五、介绍小游戏“抢地盘”。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111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的掌握整十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口算1小黑板出示14+5954-23165230416883020_1050802完成复习的第 1 题提问: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二、估算在黑板上写上算式。2358师:如果要估算这个算式,你可以怎么进行口算?完成复习的第 3 题要让学生说明是怎么

45、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几十,然后口算出积即可。三、笔算小黑板出示:4321252356786380并要求第一二小题进行验算。集体反馈时,要注意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书写格式。要注意强调,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调换两个乘法的位置即可。四、填表找规律完成复习的第 3 题集体讨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引导与板书,让学生初步发展,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跟着扩大几倍。五、解决问题。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觉到图中的 3 个书架是个多余的条件,并没有用的。六、课堂作业。复习第 2、4 题。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212教学目标:教学

46、目标:1.经历小数的认识过程,初步了解小数的含义,会读,写一位小数,知道小数各部分的名称。知道自然数和整数。2.进一步认识数的发展,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资源:教学资源:投影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唤起经验谈话:星期天,小兰跟着妈妈去逛超市。超市里东西可真多啊,请大家注意这几种商品的标价:圆珠笔笔记本橡皮小刀1.2 元 3.5 元 0.5 元 0.8 元这些数你们见过吗?谁来试着读一读。让会读的学生试读。谈话:这就是我们要认识的小数。(板书课题)二.联系实际,探究发现1.认识米做单位的一位小数。观察情境图,桌面长 5 分米,宽 4 分米。谈话:(出示米尺图

47、)5 分米,如果用米做单位是几分之几米?4 分米呢?学生回答。讲解:5/10 米还可以写成 0.5 米。0.5 读作零点五。提问:4/10 米可以怎样写?怎样读?(学生回答)1 分米.2 分米.3 分米_是几分之几米?用小数表示呢?同桌互说,全班交流。:十分之几米可以写成零点几米。2.做“想想做做”第 1 题。学生各自在书上填写。投影出示答案,共同校对,指导做错的学生纠正错误。3.认识元作单位的一位小数。(1)电脑出示:小兰在超市买了一些文具。铅笔学生尺圆珠笔笔记本3 角 7 角 1 元 2 角 3 元 5 角提问:3 角以元作单位用分数表示多少元?3/10 元如果用小数表示你能写出来吗?你会

48、读吗?7角改写成用元作单位的小数你会写.读吗?:十分之几元可以写成零点几元。(2)谈话:那么 1 元 2 角怎样改写成小数呢?2 角写成小数是多少?1 元和 0.2 元合起来就写成 1.2 元,1.2 读作一点二。提问:3 元 5 角用小数表示怎样写?怎样读?:几元几角写成小数就是几点几元。(3)做“想想做做”第 2 题。在书上填写,把答案读给同桌听。(4)完成“想想做做”第 3 题。看图先写出分数,在写出小数,在小组里互相校正。:十分之几可以写成零点几。4.认识整数和小数。(1)讲述:我们以前学过的表示物体个数的1.2.3._是自然数,0 也是自然数,它都是整数。像上面的 0.5,0.4,1

49、.2 和 3.5 都是小数。小数中间的点叫做小数点,小数点的左边是整数部分,右边是小数部分。(2)让学生自己阅读课本第 100 页最后一段。(3)练习。A、说一说下列各数中哪些是整数,哪些是小数?70.84.2391指名口答。B、用-画出下面小数的整数部分,用画出小数的小数部分。0.745.2学生齐做,指名扮演。三.巩固练习1.做”想想做做“第 4 题。说给同桌听。2.做”想想做做“第 5 题。提问:为什么 0 右边第一个点上填 0.1?1 右边第 2 个点上填 1.2?各自完成填空,在小组里互相检查。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313教学目标:通过动手操作、交流、讨论

50、等数学活动,经历认识简单分数的过程;初步认识分数,了解几分之几表示的意义,认识分母、分子和分数线;积极参与数学活动,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圆片 涂色笔 练习卡片 模型教学过程:教学环节 设计意图 教学预设一、谈话导入。1、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份礼物,你们看这是什么?(圆饼)如果把这个饼分给2 个同学,可以怎么分?2、师(结合学生回答,课件出示 105 页(1)的两个图)哪种是平均分,哪种不是平均分?3、师把一个圆平均分成 2 份,谁来指指哪部分表示这个圆的二分之一?二、探究思考,构建新知。1、师现在拿出你的圆片来平均分成 3 份,涂其中的 1 份,用分数怎样表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