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pdf(5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 1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例 2、例 3 及练习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知道地图上的方向。2、使学生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使学生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1、汇报课外认方向的情况。2、说说教室和校园的东西南北各有什么。二、探究新知(一)教学例 21、观察第 3 页的校园图,你能画出校园的示意图吗?怎样画,能让别人看
2、懂方向?2、学生同桌合作画。3、交流汇报:把学生画的多种情况展示出来。4、请大家观察这几种不同的示意图,你觉得怎么样?(没有统一的标准,太乱了。)5、为了方便交流,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现在,你能按这个要求画出示意图吗?并注意标上“北”的方向。6、学生独立绘制“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示意图。(二)教学例 31、观察例 3 图,你是怎么找到“北”边的?(图上标有)2、两个小朋友在做什么?3、少年宫怎么走?请你先用手指出路线图,同桌互相看看指对了吗?4、同桌互相说去体育馆怎么走?去医院怎么走?去商店怎么走?去电-怎么走?三、巩固练习1、认一认地图上的方向:(课件)2、做一做从图
3、上获知“北”,根据“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练习指一指。四、综合练习1、观察第 2 页天安门广场图,请根据示意图指出东西南北。2、你能说说这幅天安门广场图中哪个建筑物分别在哪边吗?3、第 6 页第 3 题、第 7 页第 4 题:观察中国地图,先找出“五岳”。现在告诉你中岳是嵩山,你能根据这个说说其他的山分别是什么“岳”吗?比一比,谁说得对!讲评。4、引导学生阅读:你知道吗?五、总结。六、布置预习1、查找有关指南针的资料。2、寻找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方位的知识。板书设计:绘制平面图弄清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找到位置学看路线图说出路线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 2 2教学内容: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六册教科书第 9294 页。平均数是描述一组数据集中趋势的统计特征量。求平均数是分析数据的一种重要方法,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工农业生产中经常要用到,如平均成绩、平均身高、平均产量、平均速度等。这样的平均数常用于表示统计对象的一般水平,它既可以反映出一组数量的一般情况,也可以用来进行不同组数量的比较,以看出组与组之间的差别。这部分教材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本节课是三年级下册统计与平均数的教学,是把已学的统计知识和认识平均数结合起来,学会求平均数的基本方法:移多补少。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到求平均数是解决
5、问题的有效方法之一。以帮助学生灵活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通过多种练习让学生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多角度理解和先求和再平均分的求平均数一般方法的掌握。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会运用已学的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
6、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 1呈现套圈情境。呈现套圈情境。多媒体演示套圈比赛场景。谈话:这是三(1)班第一小队正在进行的套圈比赛,一队是男生,另一队是女生。比赛规则是每人套 15 个圈,比一比哪一队套得准。下面就请同学们给他们做裁判,好不好?2 2收集整理数据。收集整理数据。多媒体依次演示 4 个男生和 5 个女生套圈比赛情况,最后将每个选手卡通像与其套圈结果定格组合成一个画面。要求学生根据男、女生套圈成绩,小组合作利用小方块完成统计图(每小组中男生合作完成男生队成绩的统计,女生合作完成女生队成绩的统计)。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
7、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3 3教案内容:教案内容:一、学生情况分析一、学生情况分析本学期继续教学三年级数学,通过两年半的学习,学生的数学基础知识掌握得比较扎实,个别学生思维比较灵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也较浓,但也有个别学生懒散,接受力不强,成绩不太理想,本学期将重点抓好后进生的培养。二、教学内容:二、教学内容:除法年、月、日平移和旋转乘法观察物体千米和吨轴对称图形认识分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统计认识小数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数与代数:数与代数:会口算整百数除以一位数(商是整百数或整十数)、比较容易的几百几十除以一位数、比较容易的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包括
8、商中间、末尾有 0 的情况)、两位数乘两位数(包括列比较简便的竖式计算两位数乘整十数),能笔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能估计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商是几百多或几十多,估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积大约是多少。能说出估计的过程与方法。能初步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或几分之几,初步理解几分米是十分之几米、几角是十分之几元。能结合具体情境理解一位小数的意义,能读写一位小数和比较两个一位小数的大小。认识年、月、日,能区分大月、小月,能判断平年、闰年,能计算一个季度、半年、全年的天数。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认识千米、吨。知道 1 千米二 1000米,1 吨:1000 千克,并能进行简单的换算.空间与图形:空间与图形:能指出由
9、 4 个同样大的正方体拼搭成的物体的三视图,能根据比较简单的视图要求拼搭物体。结合实例感知生活中常见的平移、旋转、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能在方格纸上把简单的图形平移,能动手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结合实例理解面积的含义。认识面积单位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能选用适宜的面积单位估计、测量、表达图形的面积。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公式,能计算或估计有关的面积。知道平方厘米、平方分米和平方米每相邻两个单位之间的进率,会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统计与概率:结合实例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一组简单数据的平均数(限结果是整数)。会用平均数描述一组数据的状况会用平均数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分析2.
10、数学思考方面。经历在实际情境中认识分数、小数的过程 学习用数描述、表达现实世界中的现象,发展数感。经历利用已有的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探索三位数除以一位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与估算方法,以及一位小数加、减法的过程,发展抽象概括与推理的能力。在应用数学知识和生活经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理解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发展抽象思维。在简单的物体及其三视图的相互转化活动中,在研究平移、旋转、对称现象的数学活动中,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形状特征及平面图形的变换,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在探索长方形、正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过程中,进行观察、实验等数学活动,发展合情推理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在研究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的方法以及
11、运用统计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发展统计观念。初步具有清晰地表达自己思考过程的能力。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4 4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结合“买书”的问题情境,探索小数加减法(没有进位或退位)的算理和算法,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2.能用小数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3.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是学生在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会比较小数大小的基础上展开教学的。教学内容是一位小数没有进位的加法与没有退位的减法,这节课把探讨小数加法的算法作为重点,让学生在
12、理解并掌握小数加法的基础上,独立解决小数减法的算法问题;理解其中小数点一定要对齐,是由于单位相同的数值才能相加减的缘故,小数点对齐的本质就是数位对齐;让学生了解小数加减法类似于整数加减法,把小数加减法融合到学生已有的整数加减法的经验中,让学生体会到知识间的融会贯通;把解决问题的过程与学习加减法计算结合起来,更能让学生体会到学习计算的必要性,体会加减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学校及学生状况分析我校地处市中心,学生的整体素质较高,大多数家庭都能自主给孩子创造学习的机会,因此大多数学生的基础知识较扎实、知识面较广。结合我校这三年来的课改实验来看,由于实验教师采用生动有趣、多样化的教学方
13、法,创造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使得学生更能自主学习,学到“有价值的数学”,体会到“数学知识从生活中来,并应用到生活中去”。另外,学生对已学过的知识掌握得比较好,已经初步理解小数的意义,并能认、读、写简单的小数。教学设计(一)情境引入每个小组准备一些儿童书籍:快乐珠心算(13.5 元)、老夫子(3.2 元)、安徒生童话(10.5 元)、数学游戏(9.2 元)、十万个为什么(11.5 元)、蜡笔小新(8.3 元)、1.“买书”游戏:让学生在小组内说一说自己喜欢哪些书,想买哪些书。2.让学生根据活动过程,提出数学问题,有的学生可能会提:(1)我想买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2)快
14、乐珠心算比数学游戏贵多少元?(教师选择有关加减法的问题写在黑板上。)师: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数学问题,我们先来解决其中有关加法的问题。(二)探讨算理和算法1.买一本老夫子和一本十万个为什么一共需要多少钱?(1)让学生根据问题先列算式(请一名学生到黑板前列式:3?2+11?5=)师:我们没有学过小数的加法,现在请同学们试一试,看能不能算出结果。(2)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小组交流。(3)汇报自己的算法。3.2 元=32 角,11.5 元=115 角,32 角+115 角=147 角,也就是 14.7 元。我用元加元,角加角的方法。3.2 元=3 元 2 角,11.5 元=11 元 5 角,3 元+11
15、 元=14 元,2角+5 角=7 角,14 元+7 角=14 元 7 角,也就是 14.7 元。11 元 5 角+3 元 2 角 14 元 7 角元角 3?2+11?514?7师:你能说说为什么这样算吗?你是怎么想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表达,教师加以引导。)(4)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小数加法。(5)让学生说说小数点左边的数和右边的数分别表示什么。(6)观察:第三种算法和前面两种算法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都是相同单位的数进行相加,不同的是多了一个小数点)。(7)多媒体出示智慧老人说的话:整数加法要从最右边的个位加起,小数加法也是从最右边的低位加起,小数点一定要对齐。(8)小组讨论:为什么智慧
16、老人说小数点一定要对齐。(引导学生发现相同单位(数位)上的数对齐了,小数点也就对齐了,小数点一定要对齐也就是这个道理:只要小数点对齐了,所有的数位也就都对齐了。)2.一本快乐珠心算比一本数学游戏贵多少元?师: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1)鼓励学生迎接挑战,独立思考解决,教师巡视指导。(2)请学生到黑板前板书,并说说算法。3.小结(把课题板书:小数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三)解释应用师:前面我们提了许多问题,现在你能不能利用刚才学过的知识,选择某个问题独立列式解答呢?1.在练习本上列式计算。2.小组内说说你解决的是什么问题。3.小组派代表上来汇报,大家评一评,看他们组能不能拿到智慧星。(四)数学游戏
17、:对对碰(课本第 6 页的“试一试”)师:比一比,看哪一组算得又对又快,竖式写得整齐美观,就奖给他们组一颗智慧星。(五)总结师: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5 5教学时间:总第 1 课时第一单元两位数乘两位数课题:口算两位数乘整十数第 1 课时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及估算方法。2.在具体的情境中,运用口算解决相应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意识,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口算练习。学生计算,汇报交流。二、交流共享
18、 1.教学例 1。(1)出示教材第 1 页例 1(2)探究算法。提问:如何算出 10 盒有多少个?把算法说给同桌听一听。全班交流。(3)试一试。师小结:整十数乘整十数,只要把 0前面的数相乘,再在乘得的积的末尾添上两个 0 即可。2.教学例 2。(1)出示教材第 2 页例 2。指名读出例题表格中的数据。师小结:有的比30 千克少一些,有的比30 千克多一些。每袋蒜头都差不多重,而且每袋大约重 30 千克。(2)完成教材第 3 页“想想做做”第 5 题。集体交流,指出: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估算,分别把两个乘数看作与它们接近的整十数来计算。三、反馈完善完成教材第 2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四、反思
19、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教学时间:总第 2 课时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第 2 课时教学目标:1.会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会用交换乘数位置的方法验算乘法。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自主探究的意识。教学重点: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的笔算方法。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口算。78+3=66+4=59+7=2.用竖式计算。233=212=324=指名板演,其余学生独立完成,指名说一说笔算过程。二、交流共享 1.教学例 3。(1)出示教材第 3 页例 3 主题图。提出问题: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估算。提问:谁能估算一下大约需要多少个?你是怎样估算的?(3)合作探究,解
20、决问题。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解决,教师适时指导有困难的学生。组织小组交流。(4)归纳总结。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4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学生先独立计算,然后交流汇报,教师展示一些典型的错例,组织讨论,纠正错误。提问:通过计算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学生各自观察题目,找到错误原因,在小组内交流。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时间:总第 3 课时课题: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第 3 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并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教学重点:经历稍复杂的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笔算方法的过程。
21、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二、交流共享1.出示教材第 5 页例 4。提问:每箱迷你南瓜 24 个,53 箱一共有多少个?该怎样列式?追问:谁能说一说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2.探究算法。引导学生通过计算发现:和之前不同的是,计算时每一个乘数乘两位数所得的积都要进位。引导思考:我们在前面学习两位数乘一位数要进位时,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引导学生回忆“乘积满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的算法。3.归纳小结。4.检验算式。学生用竖式计算得出 5324=1272。完成后,让学生先说一说具体的计算过程,再集体订正。三、反馈完善1.完成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第 1 题、第 2 题。学生独立用竖式计算并验算。教师巡
22、视,指名板演,集体交流。2.完成教材第 6 页“想想做做”第3 题、第4 题。让学生作出合理的假设,再确定解决问题的方法。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教学时间:总第 4 课时课题:练习一第 4 课时教学目标:1.能正确进行笔算,会用调换乘数的位置的方法来验算乘法。2.体会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重点: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教学过程:一、知识再现1.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1 题第 2 题。出示题目,全班分为四组,每组计算两题,学生独立完成。评讲:计算的正确率和验算的方法.二、基本练习1.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3 题。让学生先阅读
23、表格,明确题意,再独立填写表格。评讲:怎样填出“一共的枝数”,请归纳出本题的数量关系。2.完成教材第 7 页“练习一”第 4 题、第 5 题、第 6 题、第 7 题。让学生先读题,说说已知条件和所求问题。三、综合练习完成教材第 8 页“练习一”第 8 题、第 9 题、第 10 题。让学生独立解决,集体交流,说说自己的思考过程。四、反思总结这节课我们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谁能说说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时,要注意什么?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6 6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47-48 页练习十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巩固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
24、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2、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熟练地解决问题。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准备: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计算题卡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整理一、复习整理1、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3420_10133021304320_40517063307210巩固复习两位数乘整十数的口算,为复习笔算打好基础。2、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1244321342112123指名四位同学到黑板上完成,其他同学在 练习本上完成,完成后每个同学说一说计算过程,指名学生任选一题说出计算
25、过程。3、教师小结: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进位)乘法时,用第二个因数的每一位上的数分别去乘第一个因数,再把两次乘得的结果加起来。二、巩固练习1、笔算。12443213421121232332412122233412全体同学在练习本上完成,集体订正结果。2、391131 31233322241241让同学们任选两题在练习本上完成(竖式计算),老师巡视,把完成既正确书写又好的同学的练习本进行展示,让其他同学向他学习,并把这道题的卡片送给这位同学,以示鼓励和表扬。3、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第 47 页的第 4、第 5 题,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列式计算,写出计算过程和结果。这两道题是图文结合题,所以要引导学
26、生认真观察题和图,正确找出解决问题的信息数据。三、课堂作业新设计三、课堂作业新设计1、列竖式计算。342131 131212221111252、每个胶卷售价 21 元,买 14 个交卷要用多少元?3、每箱苹果重 13 千克,32 箱苹果共重多少千克?4、每个工人每天挖树坑 11 个,15 个工人一天挖树坑多少个?四、思维训练四、思维训练1、连一连。1810 8603112 6052043 1805511 3722、小华每天坚持写 13 个毛笔字,他在 7 月和 9 月共写了多少个毛笔字?3、李老师买了 2 个足球,张老师买了 4 个篮球,王老师买了 1 个足球、1 个篮球、3 个网球,他们每人
27、所用的钱正好相等,1 个足球的价钱相当于几个网球的价钱?教学反思: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复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不进位),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在实际练习中,学生能正确、熟练地进行笔算和会解决实际问题,提高了学生列竖式计算的能力。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7 7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借助生活中的具体物体,感知和了解吨的含义,通过想象和推理初步建立 1 吨的概念,培养用吨这个单位估计物体质量的能力。2.知道并掌握 1 吨=1000 千克,学会吨和千克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认识质量单位吨,知道 1 吨=
28、1000 千克,学会吨与千克之间的换算。教学难点:教学难点:建立 1 吨的质量概念,形成印象。教具准备: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境引入一、情境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质量单位?(克、千克)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师板书:1 千克=1000 克2.谈话:同学们,课前老师请大家去观察和了解货车的载重量,谁愿意把你了解到的信息与大家交流?课件出示教材第 22 页图片,提问:老师也搜集了一些这样的图片,码头上这些集装箱,火车皮所运送的都是很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什么作单位呢?(吨)明确:吨可以用字母t 表示。指出:计量大宗物品的质量,通常不用千克作单位。今天我们就一块学习另一个比
29、千克还大的质量单位吨。二、交流共享二、交流共享1.1.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直观感知,初步认识吨。(1)课件出示一袋 100 千克的大米。谈话:一袋大米重 100 千克。你平常见过这样的一袋大米吗?提过它吗?提过的说说感受。学生回答,交流感受。课件演示,一袋袋地出示,学生跟着 100 千克、200 千克地数,贴满10 张。提问:每袋100 千克,10 袋多少千克?(板书:1000 千克)指出:1000 千克就是 1 吨,即:1 吨=1000 千克。(板书:1 吨=1000 千克)2.2.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结合实际,进一步认识吨。(1)师:课前我们测量了自己的体重,你的体重是多少?(指名回
30、答)教师请体重大约是 25 千克的同学站起来。谈话:三年级的小学生大约重 25 千克,4 个学生的体重约是 100 千克。引导学生想象:如果把这 4 个学生都压在你身上,感觉怎么样?100 千克重不重?想象一下,如果把 40 个学生全都叠在你身上,会怎样?1000 千克重不重?提问:估算一下,小组里所有同学的体重大约有多少千克?全班同学的体重呢?全班同学的体重相加,有 1 吨吗?学生进行估算,并汇报。(2)实物出示装有 10 千克水的水桶,指名上来掂一掂。提问:觉得重吗?这是 10 千克的水,10 桶这样的水是 100千克,多少桶这样的水是 1 吨?(3)小结:称比较重的或大宗的物品,通常用吨
31、作单位。三、反馈完善三、反馈完善1.1.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2222 页想想做做第页想想做做第 1 1 题。题。指导学生看图,让学生说说图中每种物体重 1 吨,各有多少?总结汇报:一头牛重500 千克,有2 头牛刚好是 1 吨;一袋水泥重 50 千克,20 袋水泥重 1 吨;一头猪重100 千克,10 头猪重 1 吨;一桶油重 200 千克,5 桶油重 1 吨。2.2.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2222 页想想做做第页想想做做第 4 4 题。题。学生独立完成吨与千克的单位换算,交流时,说说自己思考的过程。3.3.完成教材第完成教材第 2222 页想想做做第页想想做做第 6 6 题。题。出示情境图
32、,让学生观察,并说说从图中得到哪些信息。提问:能用什么方法来计算?学生完成后,展示学生的不同解法。四、反思总结四、反思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哪些疑问?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8 8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认识重量单位吨,知道吨在实际中的应用,初步建立 1 吨重的观念,知道 1 吨=1000 千克。2、能进行质量单位间的简单换算。3、通过观察、比较和猜想推理等活动,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估测意识和能力,能在实际生活中解决一些相关的问题。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重点:建立质量单位“吨”的概念及吨与千克的换算。2、难点:建立质量单位“吨”
33、的概念。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1、创设情境教师创设一个生活情境:同学们看,今天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相约要去森林公园玩。路上有座桥,上面写着:限重 1 吨。(出示课件)。看到这你想提出什么问题?从而引发学生提出问题:“吨”是什么?限重 1 吨是什么意思?小动物们能过桥吗?2、了解学习起点师:关于“吨”的知识,同学们已经有哪些了解?指生回答。(根据几个班的教学实践,每班都有少数学生知道:吨是一个很大的质量单位;有大货车、有的电梯上看到“吨”;还知道 1吨等于 1000 千克)(出示货车图)3、谈话揭题师:同学们对“吨”的知识有不少的了解,那么“1 吨”到底有多重?吨与千克又有什么关系呢?这
34、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吨的认识”抓住孩子的“童心”,由孩子们喜爱的小动物去森林公园玩的生活情境导入,激发学习兴趣。了解学生的认知起点,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来确定教学的侧重点,做到有的放矢。二、新授(一)亲身体验,建立“1 吨”的概念师:“1 吨”到底有多重呢?1、搬一搬(1)师提出 1 袋 10 千克的大米,向学生介绍。(2)每组发给 1 袋 10 千克的大米,从前往后传一轮,并说说感受。(有的学生说轻,有的说重)(3)让学生选出一名“大力士”来搬大米。看他一次能搬几袋这样的大米。(学生站着,教师一袋一袋的递加,直到搬不动。要求其他学生喊“加油”,并认真观察“大力士”的表现。搬后请“大力士”
35、说说感受。)(4)想象推算。让学生想象如搬 2 袋、3 袋感觉如何?引导推算 100 袋共重 10 千克乘以 100 等于 1000 千克。1000 千克也就是 1 吨。板书:1 吨=1000 千克2、抱一抱。(1)同桌互相抱一抱,抱后相互交流各自的体重和感受。(2)想象:如一起抱 2 个人、3 个人有什么感觉?(3)推算:如果按每人 25 千克计算,小组 4 个人共重多少千克?“老师,老师,那我们全班同学加在一起有没有1 吨重啊?”一位高个的男生喊道。这时我抓住时机,先引导推算出 40 位同学约 1 吨重,再请全班同学起立(全班只 36 人),还请一位听课的老师加上我自己(共约 1 吨),一
36、起“跳一跳”。(感受一下 1吨物体落地的感觉)3、小组讨论:生活中还有哪些物体的重量约 1 吨呢?介绍用字母“T”来表示。4、举例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重量要用“吨”作单位?为什么?师: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什么时候会用到吨做单位呢?1 吨大约等于()头牛(500 千克一头牛)一桶油 100 千克()桶水泥 50千克()袋?(1)很多物体重量的总和;(如 100 袋大米;50 桶水等)“吨”对孩子们来说是抽象的,通过让学生搬10 千克的大米,抱一抱同桌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推算、估计、想象。并通过“大力士搬大米”、“全班同学加老师跳一跳”的游戏活动。让学生在亲身体验的基础上,借助“100 袋 10 千克
37、的大米”、“40位同学的体重”等具体实物帮助学生建立起“吨”的 概念表象。在体验的基础上让学生通过推理和想象帮助学生建立“吨”的概念,同时培养学生对物体质量的估计能力。(2)很重的物体的重量;小熊 400 千克小马 300 千克小牛 500 千克小鹿 100 千克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他们能一起过桥吗?谁来回答,限重 1 吨,他们不能一起桥。(如鲸的体重,大象的体重;厚街标志的雕塑,海月岩公园的石头等)(3)交通工具的载重量;说一说生活中什么东西的重量大约是 1 吨?师:猜一猜,什么叫载重量?(最多能承受的重量)如:电梯的载重量大约是1吨;(大约20个大人)一辆卡车的载重量大约是10 吨。如
38、果超过这个重量,就是超载,极有可能出危险。汽车超载不仅毁坏地面,还威胁到人身安全,被大家叫做“公路杀手”。因此我们平时坐车是要千万小心,不要挤车或电梯,万一超载很危险。生活中用吨作重量单位的东西有很多,如钢铁、水泥、煤等等。5、填上合适的质量单位(1)货车载重 4()(2)明明体重 35()(3)一个鸡蛋的重量是 50()(4)我国广东籍的举重运动员陈燮霞,在奥运会上以 212()的总成绩打破奥运会记录并获得 08 年奥运会首面金牌。(5)虎门港码头停泊的一艘货轮能载重 30()(二)吨的单位换算吨和千克的关系:师:我们已经知道了 1 吨=1000 千克,你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吗?(课件出示)
39、(1)一只河马约重那 3 吨,想一想:3 吨=()千克?5 吨呢?你是怎么想的?(2)一只大象重约 6000 千克=()吨你怎么想?四、应用1、把合适的体重与对应的动物连起来。利用“吨”知识,结合生活实际对学生进行交通安全教育。2、解决导入时主题画的问题(出示画面并出示每只动物的体重)小熊 400 千克小马 300 千克小牛 500 千克小鹿 100 千克小熊,小马,小牛和小鹿,他们能一起过桥吗?谁来回答,限重 1 吨,他们不能一起桥。它们能同时过桥吗?为什么?你有什么方法让他们过桥吗?3、课后延伸(数学日记)回家,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吨。如果每月少用1 吨水,你认为能做到吗?跟爸爸
40、、妈妈商量一下,可以采取哪些节水的方法?请写一篇数学日记。五、总结师:学了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新的收获?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日记”能拓展学生思维的空间,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体验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同时渗透节约用水的思想教育。六、教学板书。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9 9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材第 2 至 3 页例 1 及练习一第 1 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活动体验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2、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辨认东、西、南、北等方向的技能
4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3、在观察主题图时,渗透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会在实景中辨认东、南、西、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准备:教学准备:自制课件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儿歌铺垫,引出新课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南、西、北方向的儿歌吗?学生背儿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二、探究新知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3、东和西是
42、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1)观察例 1 图问: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2)完成“做一做”三、巩固练习1、完成练习一第 2 题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
43、德阳市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5、背儿歌早晨起床向太阳,前是东,后是西,左是北,右是南。四、课堂小结今天大家学到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回家按照 4 个方向观察房间的摆设,明天来告诉大家。板书设计:位置与方向早上太阳在东方面东,背西,左手北,右手南东西相对,南北相对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010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让学生熟悉的掌握整十数整十数的口算方法。在练习中,进一步巩固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进一步发展数学思考,提高学生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准备:小黑板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口算1小黑板出示14+5954-
44、23165230416883020_1050802完成复习的第 1 题提问:1330,你是怎么口算的?8030,你又是怎么口算的?二、估算在黑板上写上算式。2358师:如果要估算这个算式,你可以怎么进行口算?完成复习的第 3 题要让学生说明是怎么估算的,把多少看作几十,然后口算出积即可。三、笔算小黑板出示:4321252356786380并要求第一二小题进行验算。集体反馈时,要注意让学生口述计算过程,特别是乘数末尾有 0 的乘法的书写格式。要注意强调,乘法的验算方法,可以调换两个乘法的位置即可。四、填表找规律完成复习的第 3 题集体讨论,你从中发现了什么?通过引导与板书,让学生初步发展,一个乘
45、数不变,另一个乘数扩大几倍,积也跟着扩大几倍。五、解决问题。通过条件与问题的分析,让学生感觉到图中的 3 个书架是个多余的条件,并没有用的。六、课堂作业。复习第 2、4 题。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11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运用生活经验和分数的知识,借助对图形的观察或实物操作,初步学会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方法的合理性。2.在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并获得成功的体验,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3.体会分数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探索问题解决的过程中,
46、进一步理解分数的实际含义;学会求一个数的几分之一是多少的实际问题。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一、创设情景,激趣导入谈话:大家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就讲一个猴妈妈分桃的故事。投影出示:(分桃的画面)有一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几个新鲜的桃子装在盘子里,你们看,一共摘了多少个?(学生观察得出,一盘有4 个桃子。)猴宝宝看见了都连忙跑过来,嚷着要吃桃。老大说:“我可以分得这盘桃的 1/4。”老二问:“这盘桃的 1/4 是几个呀?”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二、主动探究,感悟新知1、合作探究。谈话:你们能帮助小猴解决这个问题吗?请大家先自己思索一下,这盘桃的 1/4 是什么意思再想想怎么解决问题
47、,可以借助学具帮帮忙,也可以想其他的方法。然后在小组里讨论交流,看哪个小组讨论得最好。学生先独立思索操作,然后四人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2、交流汇报。(1)分组展示交流每组选一名代表上台讲解。学生可能会出现下面几种想法:想法一:用学具分一分。把 4 个桃平均分成 4 份,其中的 1 份是 1 个。教师可以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上演示分的过程。想法二:画图看一看。这盘桃的 1/4 是 1 个桃想法三:联系分数的含义想到:4 个桃的 1/4,就是包 4 个桃平均分成 4 份,每份 1 个。想法四:列出除法算式:44=1(个)。在交流的过程中,教师要请每一位学生讲清楚自己的想法。如果出现最后一种方法,
48、要让学生为什么要用 4 除以 4,这个除法算式表示的意义。(2)比较方法提问:这几种方法,你觉得那种方法最简便?你能说说你的理由吗?(学生自由发表看法)(3)(实物投影)老二说:“现在我知道了,原来要知道这盘桃的 1/4 是几个,是要把 4 个桃平均分成 4 份,看一份是多少,可以用 44=1(个)的除法算式来算出结果。谢谢同学们帮我解决了难题!”3、尝试练习。(实物投影)猴老大说:“桃真好吃,要是我能吃这盘桃的1/2 就好了。”教师引出谈话问题:这盘桃的1/2 是几个呀?请同学门用刚才得出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好吗?学生尝试运用新知识解决问题。教师巡视指导。学生交流汇报。教师重点让学生说说 42
49、=2(个)表示的意义。三、组织练习,深化理解1、操作游戏。(1)做“想想做做”第 1 题指名读题后,要求学生在书上画竖线分一分,然后独立填写算式。集体订正后提问:12 个草莓的 1/3 和 12 个草莓的 1/4 哪个多?(2)做“想想做做”第 2 题教师说要求,学生先操作,再列出算式。摆 8 个圆片,拿出它的 1/2。摆 12 个圆片,拿出它的 1/2。提问:都拿出圆片的 1/2,为什么个数不一样呢?2、列式解决问题。(1)做“想想做做”第 3 题让学生说说知道了什么,要求什么。尝试直接列式解答,在小组内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全班订正。(2)做“想想做做”第 4 题让学生独立列式解答,全班交流
50、。3、课堂作业。“想想做做”第 5 题。1、学有余力的学生可尝试做思考题。四、全课,拓展延伸四、全课,拓展延伸20222022 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年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121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实践活动,进一步加强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培养实际生活中的创造性,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2、通过参与创作,合作交流,启迪灵感,感受生活。3、通过欣赏剪纸作品,感受古今劳动人民的高超技艺,培养民族自豪感。教学重点:教学重点:学习运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创作美丽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作品欣赏。1、谈话:同学们,我手中有一把剪刀和一张普通的纸。我国劳动人民就是运用他们创造出了民间艺术剪纸,又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