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案例.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1355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21 大小:294.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案例.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案例.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案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案例.pdf(2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 1 1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 1 千克=1000克。2.通过掂一掂、估一估、称一称等活动,初步建立 1 克和 1千克的质量观念,并学会以此为标准去估量物体的质量。3.了解克和千克在生活中的作用,体会到质量单位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教学重难点:认识质量单位克与千克,知道 1 千克=1000克;初步建立 1 克和 1千克的质量观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教师:同学们,你们和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一起买过东

2、西吗?教师:瞧!小明、小美和妈妈正在超市里面买水果呢!(课件播放主题图中超市水果区域的情境,特别呈现价签上的钱数和 500克、lkg等)。教师:谁来说说你在图中发现了什么数学信息?教师:它们表示什么意思呢?教师:对,我们在生活中买东西时,经常要称一称物品的重量,在数学上我们称为物品的质量。要表示物品到底有多重,就需要用到这里出现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你还知道生活中所使用的其他质量单位吗?学生可能会回答斤、公斤、两等。教师:对,生活中我们也会用到斤、两和公斤。为了便于国际交流,一般情况下采用国际上通用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今天咱们就一起来认识它们。教师板书课题:克和千克。二.探究讨论,获得方法1.认

3、识克(1)借助生活物品认识克及其作用。教师出示一片口香糖、一包菊花茶、一袋瓜子的图片。教师:请大家认真观察这三样物品,看看你能了解到关于它们轻重的信息吗?教师:老师给每个小组都准备了这些物品,现在请你们拿在手中掂一掂。教师:你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教师:对,它们都很轻。计量比较轻的物品,常用克作单位,克也可以用符号“g,表示。教师板书:克(g)。教师:除了老师给大家准备的这些物品以外,你们还知道在生活中还有哪些以克作单位的物品?教师:这是一枚 2分的硬币,老师告诉你们,它约重 1克。板书:一枚 2 分硬币重 1克。(2)掂一掂,感知 1克。教师:请大家取出老师为大家准备的那枚 2分硬币,先放到

4、手中掂一掂,再闭上眼睛静静地感受它的轻重,并把这种感觉记在心里。(3)找一找,巩固 1克的质量观念。教师:下面请大家在老师给你们准备的小盘子里面找一找,掂一掂,看看还有哪些物品大约也重 1 克。让学生进行充分地活动,借此加强学生对 1克的体验和感受,之后通过交流汇报,提炼出找的方法:用一枚 2分硬币作为 1 克的标准,对比着来掂一掂就找到了。为后面的估量作铺垫。教师:刚才我们知道了一枚 2分硬币重 1 克,你能从装了黄豆的袋子中取出重1 克的黄豆吗?教师:你取出的黄豆有几颗?你是怎么知道它重 1克的?教师:那到底多少粒黄豆重 1克?你有什么好办法吗?2.认识天平教师:对,我们就要来称一称。称比

5、较轻的物品我们常用天平。教师(出示天平):这就是一架天平,它有两个托盘,通常我们把要称的物品放到左盘,右盘放砝码。教师(出示砝码):瞧,这些就是砝码。(举起 1 克的砝码)这是这盒砝码里最轻的,只有 1 克。这盒砝码里最重的有 1 00克呢!你们听出砝码是用什么作单位的了吗?教师(边说边用课件演示):在天平正中有一个刻度盘,当指针指着“O”的时候,表示天平平衡,这时候所称的物品就和所放的砝码一样重。教师演示利用天平称 1克重的黄豆的过程。教师:瞧,7 粒黄豆的质量是 1 克。下面请大家都取出 1 克重的黄豆,掂一掂。教师:很好!看来大家都已经充分感受过 1 克到底有多重了,下面老师就来考验考验

6、大家,有信心吗?教师呈现第 101 页“做一做”,让学生进行判断,并说明判断的方法。3.认识千克(1)认识千克。教师出示大桶洗衣液、一箱苹果的实物。教师:请大家观察这两样物品,你又能了解到哪些信息?教师:谁到黑板前来拿拿这两样物品?教师:说说你们有什么感觉?轻还是重?教师:计量比较重的物品,常用千克作单位,千克也可以用符号 kg 来表示。教师板书:千克(kg)。教师:有谁知道多少克和千克的关系吗?1 千克等于多少克?教师:对,1 千克等于 1000克。教师板书:1 千克=1000 克。(2)掂一掂,感受 1千克。教师:老师这里有 2袋盐,每袋都重 500 克,那 2 袋加在一起是多重?学生 1

7、:1000 克。学生 2:1 千克。教师:很正确!现在,同学们的桌上也有这样的 2 袋盐,请大家先拿起其中一袋,掂一掂。教师:再将这 2 袋盐都放到同一个手上掂一掂,说说有什么感觉。教师:很好!再闭上眼睛,掂一掂 2袋盐,在心里记住它有多重。教师:好!下面请大家凭借刚才的感觉,在老师给大家准备的物品中找出 1千克的物品。教师:看看藏在物品里的标签,谁找得最准?教师:你能说说自身是怎么找的吗?教师:现在请大家一只手拿 1千克重的物品,另一只手拿 1克重的物品,每个同学都来掂一掂、比一比,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感受?4.认识用千克作单位的几种常见秤教师:测量比较重的物品,你们知道用什么秤吗?教师用课件

8、出示盘秤的刻度盘。教师:这是我们生活中的盘秤。谁来说说这台盘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学生:盘秤用千克作单位。教师:千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公斤。教师(用课件演示放入 1千克装的洗衣粉后,指针指着 1)现在表示洗衣粉有多重?如果指针指着 5 呢?教师:很好,仔细观察盘秤的刻度,说说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可能有多种表述,只要合理即可,重在使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以 1千克为标准去量。教师用课件出示弹簧秤。教师:这是弹簧秤,看看弹簧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教师用课件演示,弹簧秤挂上 5个一袋的西红柿后,指针指着 1 0教师:谁能说出现在称的西红柿有多重?有几个?教师:这个弹簧秤最多可以称量多少千克的物品?你是怎么想的

9、?教师用课件出示体重秤。教师:看看这台体重秤是用什么作单位的?教师用课件演示一个学生站上之后,指针指向 20 和 25之间的 23 的刻度处。教师:这名学生有多重?当指针指在 20和 25 这两个数之间时,就要从 20开始往后数。指着 30 呢?教师:通过对这三种秤的观察,你能发现它们在测量时有什么共同的地方吗?学生可能回答,都以千克作单位,看看有多少个这样的 1 千克等,重在引导学生体会测量的本质。三.实践利用,巩固拓展1.口答在()里填上合适的单位。一个梨重 150()一个西瓜重 6()一个鸡蛋重 50()一只公鸡重 2()一个汉堡重 280()一桶油重 5()一支铅笔约重 180()2.

10、完成第 106 页第 6题在里填上“”“”或“=”。2 千克2000克 5 千克4900 克800 克1千克 2500 克3 千克3.一抓准(1)介绍全国劳模张秉贵。教师:在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非常能干的人,他们在平凡的工作中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例如全国劳模张秉贵,他是北京市百货大楼的一名售货员。大家都叫他“一抓准”,无论顾客要多重的糖,他用手就能抓出来,他的手就像一台秤!(2)明确要求:我们每组都有一篮橘子,一会儿请大家从这个塑料袋里往外抓橘子,不用秤,看看哪组同学取出的橘子最接近 1 千克。四.回忆交流,总结反思教师:同学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知识?教师:通过学习你有些什么收获?

11、教学反思:在教学中,我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掂一掂、猜一猜、称一称等实践活动,以增多学生对“克”和“千克”的感性认识,帮助学生形成质量观念;又通过计算、称同一物体而得出的两种不同的表示方法,使学生的猜想得到验证,很具体地感知了克和千克之间的进率。第二课时1.课前让每位同学去任选看两件物品并填好调查表;2.调查表物品名称净含量(克、千克)物品的重量物品的个数1 千克(苹果)()个1 千克(盐)()袋2.同学汇报自身是如何进行调查的。3.动手实践:师的桌面上陈设了一些物品,请每组任选 1件猜它的重量,你们认为组内谁猜得最准就在表中填谁猜的重量。用同样的方法猜出 1 个苹果的重量并填写试验卡物品估计的重

12、量称的重量 1个苹果()克()克()克()克4.从同学的数据中整理各种商品的价格表如课本 89 页第 7题。5.解决问题问:从以上数据中你能明确提出什么问题?你会解答吗?教学反思:为了有机地把教学内容与生活中物品的质量建立联系,把抽象的质量单位更形象具体化。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 2 2教材分析:“克和千克”是小学数学量与计量知识的一个重要内容。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质量的概念有了感性的认识,建立了初步的质量观念。这节课认识质量单位,不但要让学生知道质量单位的名称和单位之间的进率,更重要的是了解每一个单位的实际有多重,能在实际生活中应用。为了做

13、到这一点,教学时我让学生通过看一看、掂一掂、比一比、猜一猜、称一称、说一说等实践活动,了解 1克、1千克有多重,从而初步建立起 1 克和 1千克的观念。同时使学生了解在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秤可以帮助我们知道物品的质量。教学目标:1.在具体生活情境中,使学生感受并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初步建立 1克和1 千克的观念,知道 1千克=1000克。2.使学生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3.在建立质量观念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称量物体质量的意识。教学重点:1.认识质量单位克和千克,知道 1千克=1000 克。2.知道用秤称物体的方法,能进行简单的计算。教学难点:1.理解克和千克的关系。2.物体质量

14、的估量。教具:多媒体课件、一枚 2分硬币、2袋 500 克的砂糖、1 千克盐若干袋、弹簧秤、盘秤、电子秤等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联系生活导入师:昨天李老师带关女儿去新玛特购物,同学们想不想知道她们都买了什么?请看大屏幕。师:从画面上,你了解了哪些信息?生:她们买了 6 个苹果,重 1千克。生:1 盒饼干 110 克。生:一桶豆油 5 千克。师:你们都是善于观察的好孩子。表示物品有多重,可以用克或千克作单位。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来研究国际标准的质量单位:克和千克。(板书课题、齐读课题)二.动手操作,初步感知“克”师:1 千克大约有多重呢?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老师给你准备好的 1

15、角硬币。一枚 1 角硬币的质量大约就是 1 克,请你们亲自掂一掂,感觉一下 1克有多重。(学生活动)师:生活中还有哪些物品的质量大约是 1 克?生:一颗钮扣。一个橡皮头。师:可见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师:下面请同学们从你的学具袋里取出火腿肠,看看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克?生:34 克。师:好!请同学们掂一掂,感觉一下 34克是多重。(学生活动)师:同学们看一下,你的学具袋里还有什么?生:牛奶!师:快来找一找牛奶是多少克?生:220 克。(在此过程中,提醒学生 g即克的英文缩写)师:那请你赶快掂一掂,感觉一下吧!(学生活动)师:请同学们从你的桌子里取出砂糖,猜一猜,一袋砂糖是多少克?(学生猜)师:

16、好!我们一起来看一下质量标注,是?生:500 克。师:那两袋呢?生:1000 克。(板书)三.实践操作,初步感知“千克”及“克”与“千克”的关系师:知道了 1 克有多重,想不想知道 1千克有多重?生:想!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准备了一袋盐,(出示盐)我们一起来找一找它的质量标注,是多少?生:1 千克。(板书)师:想不想掂一掂 1千克有多重?生:想!师:现在请小组长到老师这里来领 1千克的盐。(组长来领)师:请小组成员轮流掂一掂,感觉一下 1 千克是多重。(学生活动)师:同学们都掂过了吗?生:掂过了。师:那 1 千克盐和我们刚才的 2袋砂糖比较,哪个重?生:盐重。生:砂糖。生:一样重。师:怎样

17、知道物品的轻重?生:用秤称!师:说得好极了,要知道物品的轻重,可以用秤称。师:生活中你见过哪些秤?在哪儿见到的?生:(回答)师:(出示课件)向同学们演示磅秤、盘秤、台秤、弹簧秤、天平、电子秤台。师:今天老师也带来一个盘秤,现在可以验证 1千克盐和 2袋砂糖哪个重了吧?生:可以了!(教师称重,学生观察)师:都指在 1 千克处,说明什么?生:同样重。师:因此(板书)1000 克=1千克。四.小组合作,称量物品师:我们家里常用的是哪一种秤?生:弹簧秤。师:今天老师还给同学们带来了弹簧秤,谁会使用弹簧秤?生:(演示)(师辅助)师:想不想亲自动手称一称?生:想!师:好!下面请小组长到台前来领物品。(组长

18、来领)师:请小组成员先掂一掂,估量一下大约有多重,再用弹簧秤称一称,看到底是多重?(学生活动)师:称完了吗?师:请小组代表汇报一下:你们小组称的什么?质量大约是多少?生:我们组称的大米,大约是 1千克。我们组称的苹果,大约也是 1千克。五.认识电子秤师:大家在市场买东西时,经常会看到什么秤?生:盘秤、电子秤。师:哪位同学认识电子秤,下面就请你当小老师,教大家认识电子秤,好吗?生教大家认识电子秤。六.联系生活,解决问题师:你这位老师很有耐心,讲解也很细致,谢谢你!师:昨天李奶奶从市场里买了苹果、鸡蛋和鱼,请看画面,善于思考的你能明确提出哪些问题?生:苹果和鸡蛋一共多少千克?师:他的问题谁来答?生

19、: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 1千克,鸡蛋重 2千克,一共是 3 千克。生:鸡蛋比苹果多几千克?生:他的问题我来答:苹果重 1千克,鸡蛋重 2千克,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多少用减法,因此鸡蛋比苹果多 1千克。七.巩固练习,拓展延伸师:同学们的表现可真好。想不想来做一个闯关的游戏。生:想!共 6 关。第一关:说一说(教科书上 88页 1 题)。第二关:写一写(教科书上 88页 2 题)。第三关:填一填(教科书上 89页 4 题)。第四关:比一比(教科书上 89页 5 题、6 题,90页关于棉花、铁的思考题)。第五关:问一问、答一答(教科书上 89页 7题)。第六关:看一看,算一算(教科书上 90页 8

20、题)师:你们可真棒!一连闯过了 6关,谁能说一说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疑问?八.师生小结今天我们认识了“克”和“千克”,知道了 1 千克=1000克,学会了用秤称物体的方法,并利用数学知识解决了生活中的很多实际问题。可见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因此我们一定要学好数学,用好数学。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 3 3教学目标:知识技能:让学生经历用 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过程,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数学思考: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初步尝试利用分析、推理和转化的学习方法。问题解决:使学生学会综合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简单的或稍复杂的实际问题。情

21、感态度: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加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1.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求商;2.使学生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会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技能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应用分析推理将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数量关系转化为一个数里面有几个另一个数的除法含义。目的要求:1.使学生明确用 7.8.9的乘法口诀求商的算理。2.初步会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3.能算出除法算式的得数。教学重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掌握用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件出示主题图)谈话引入:“六一”儿童节快到了,同学们

22、为了庆祝自身的节日,他们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精心地布置着教室。让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正在做什么准备吧!提问:1.仔细观察画面,你发现了哪些与准备工作关于的数学信息?谁能说一说?2.我们一起来看这个信息,你们能用手中的学具把结果摆一摆吗?二.学习新知,自主探究1.根据主题图,引导学生布置教室,明确提出问题。2.(1)有 56面小旗,挂呈行,平均每行几面?可以怎样列式?板书:568=()讨论:怎样计算?板书:七八五十六,商是 7。(2)如果挂成 7 行呢?平均每行几面?板书:567=()应该想哪句口诀呢?小结:刚才我们在计算这两道除法算式的时候,先看的是除数,除数是几,就想几的口诀。“七八五十六”这句口

23、诀可以计算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看来乘法口诀真的很重要啊!3.根据主题图上小朋友的活动,你还能明确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你能列式计算吗?四人小组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的?4.教师出示课件题目,学生自主探究。问题:(1).谁能用乘法口诀很快算出它们的得数?(2).第一组算式你用的是哪一句口诀?第二组呢?第三组呢?小结:看来同一句口诀可以帮助我们口算出一道乘法和两道除法算式,口诀的作用可真大啊!三.利用口诀,巩固练习1.做一做。77=328=488=567=648=217=497=408=2.算一算。5()=35 6()=42 497=()328=()248=()6()=423.拔河比赛(出示图

24、)。(1).获胜队员平均每人可得几本书?(2).你还能明确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吗?4.猜一猜。20XX年 XX月有 28 天,合()个星期。四.布置作业。1.第 38 页“做一做”,第 3题。2.第 40 页练习八,第 3题。五.板书设计: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六.教学反思:为了达到此教学目标,我在教学时没有按部就搬完全照教案去教学,而是根据本班情况以一个引导者的身份出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自身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亲身体验,使他们感到自主、合作学习的重要性。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 4 4教学方法1.通过学生说一说、做一做突破教学难点,

25、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2.通过学生观察、自主学习来突破重点,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根据 2-6的乘法口诀求商,接下来老师想看看你们的算说的能力了:看图说算式。点击课件出示练习。2.同学们真棒,那,你们能根据乘法算式说出除法算式吗?(点击课件出示练习)小结:观察这几道乘法算式:他们都是关于什么的乘法口诀呢?这节课我们继续一起来学习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设计意图:由简单的、有提示性的问题引入,采用学生自身解决问题的方法,不但回顾了所学知

26、识,而且为学生搭设了中间问题,起到了桥梁、铺垫的作用,为学习新知打下了基础,并为学生顺利解决后面问题提供了保障。二.教学新课:同学们真棒,今天老师请来一位电影明星,他为人聪明,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爱开动脑筋,排除困难,同学们猜猜他是谁?(喜洋洋)今天喜洋洋不但和同学们一起学习,还给我们带来很多宝物呢?但同学们必须开动脑筋,闯关才能取得宝物哦。同学们再过一个多月就是“六一儿童节”,那同学们你们是怎样庆祝的?看来同学们都很会庆祝哦看,老师和同学们为了欢度这个节日正在布置教室呢?看看他们多开心呀,咦,同学们都带来了什么?(点击课件,个别举手描述)(引导学生用有的有的还有的说出图中的大意)(一)观察教学

27、情景图,学会搜集信息从上往下观察这幅图,你知道了那些关于数学的信息呢?(引导学生说出两个已知条件,)1.我们做了一些彩旗。2.做了 49 颗星,平均分给 7个小组。3.带来了 27 个气球,每 9个摆一行。(二)根据信息 明确提出适当的问题根据上面的信息,你想帮他们明确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做了 49 颗星,平均分给 7 个小组,这题缺了什么?(问题)那谁帮他加上问题呢?我们做了多少面彩旗呢?你知道吗?请同学数彩旗?出示课件,这图是什么意思?(7 个 8 是多少)那有多少面彩旗?教师板书:78=56(面)(三)根据问题解决问题1.二年级的小朋友能根据图片整理信息 明确提出问题 那我们就一起来

28、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好不好?出示“有 56面小旗,挂成 8 行,”课件这道题可以解答了吗?(不能)缺了什么?(问题)请同学们给它添上个问题?“有 56 面小旗,挂成 8 行,平均每行几面?”这个问题,你们是怎么想的呢?教师要引导:我们该怎么列式解答呢?)板书:568=()你们是怎么想的?请同学们小组讨论是怎样计算出结果的?设计意图:通过小组讨论重点突出学生的自主参与,独立思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引导者的角色,把充分的学习时空交还给学生。2.要是挂成 7 行呢?板书 567=()让学生自身解答。通过观察发现什么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吗?(也许有的说,第一个数相同(也就是被除数相同,)有的说,

29、后面两个数相反了(也就是除数和商交换了位置)小朋友们观察得可真仔细,但在使用的过程中我们都用了七八五十六同一个乘法口诀,有人想说什么的吗?(引导学生说出根据一个乘法口诀我们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算式或者被除数相同的话,他们可以使用同一个乘法口诀,那是不是所有的乘法口诀都可以列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呢?请看下一个问题:3.同学们我们回顾刚才第二组同学明确提出的“做了 49颗星,平均分给 7 个小组每个小组分多少?”(你是怎么列式解决的?)请你们在练习本上算出来。497=()根据除数是 7.你想到了什么口诀(七七四十九)思考:这个口诀你能列出两个不同的除法算式吗?(因为他们两个数字都是相同的。4.做一道

30、“篮球比赛”的练习题。二(1)班同学有的正在布置教室,还有的正在操场上呢?同学们他们正在做什么?出示“篮球比赛”的练习题。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用 7.8的乘法口诀求商的一般方法:算除法想乘法,口诀缺几商是几。同学们学的真好,喜洋洋给我们送礼物来了?打开第一个宝盒。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多角度观察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请学生说一说解决问题的过程和结果。在“说”的过程中,加深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步骤和方法的理解,并获得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三.实践应用:(第二关)1.师:下面老师要检查一下同学们是不是掌握了今天所学的知识。练习:摘苹果老师的肚子饿了,我们有苹果吃了

31、,你们谁能帮老师把苹果摘下来呢?谁摘得多?2.请同学完成书上第 38页的做一做。基础练习:第 38 页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师:(将学生作业投影交流)仔细观察每组题,通过练习你们发现了什么?生:每组中有一道乘法算式和两道除法算式,它们使用的都是同一句乘法口诀。师:同学们真聪明。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用一句乘法口诀不但能写出乘法算式,还能写出两道除法算式,乘法和除法它们是一对好朋友,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还将继续学习。同学们学的真好,喜洋洋给我们送礼物来了?打开第二个宝盒。设计意图:让小组充分发挥作用,以点带面,以面带点,让小组里的每个孩子思维都能得到发展。学生说得有道理,答案正确,就给予肯定和鼓励,激发

32、学生探索的欲望,加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课堂练习(难点巩固)四.巩固练习(第三关)1.小兔身上的号码与河中每块石头上算式的商、河对岸蘑菇的号码一致时,小兔才能过河采蘑菇。(出示课件)2.游戏:小鸟回家,吹泡泡,谁再棒。(出示课件)设计意图:通过形式多样的练习,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使学生熟练应用乘法口诀计算表内除法,并应用乘法口诀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五.课堂总结: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你对自身的学习满意吗?在今天的学习中我们不但解决了数学问题,而且还进一步熟练了用乘法口诀来求商。在以后的除法中只要大家能熟记口诀,就能很快算出除法的商了。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人

33、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教案最新案例 5 5教学目标:1.学会利用 7.8.9 的乘法口诀进行求商的一般方法,能正确利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2.经历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迁移类推、归纳概括的思想和方法。3.让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不错的思维习惯。教学重点:掌握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的方法。教学难点:能正确利用 7.8.9 的乘法口诀求商。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复习旧知1.开火车,说结果。366=255=246=306=55=123=164=(大家一起说,并给予鼓励)2.背诵 7.8.9 的乘法口诀引入课题。(抽生背 7.8的乘法口诀

34、,大家一起背 9 的乘法口诀,并给予鼓励。)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师:同学们,六月有一个属于你们的节日,知道是什么节日吗?生:“六一”儿童节。师:恩,那在六一儿童节那一天,你们都会做些什么呢?(抽生说)师:你们知道吗,二一班的小朋友已经在为六一儿童节做准备了,我们快来看看他们都在做些什么吧!(出示课件)2.引导观察,收集信息提问:图中的小朋友在干什么?通过观察,你能获得哪些数学信息?(指名回答,课件展示答案)3.梳理信息,明确提出问题师: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想明确提出什么数学问题?4.学生汇报指名汇报问题,教师 PPT 展示“平均每行挂几面?”“每个小组分几颗?”“可以摆几行?”三.合作交

35、流,探索新知1.探究 568 的口算方法。(从主题图中点取出例 1)(1)老师读题,想一想,怎么解答列式?你能不能独立试着做做?(学生独立试算,并和同桌说说是怎么算的?)(2)指名汇报(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方法)(3)问:“用哪种方法最简便?(用乘法口诀求商)引导学生小结:求 568的商,想()乘八得五十六,用乘法口诀想,就是()八五十六,因为七八五十六,因此 568的商是 7。(教师板书)2.口算 567(1)师:现在,老师也想明确提出一个问题,我想把这 56 面小旗,挂成 7行,平均每行挂几面?怎么列式并解答呢?(2)交流:说说你是怎么算出来的?学生汇报:567=8 因为七八五十六,因此 5

36、67 的商是 8(教师板书)3.比较 568 和 567 两个算式的联系。(让学生明白,这个时候用一句口诀可以解决两道除法算式)4.完成主题图中另外两个数学问题。(1)让学生独立列式,教师巡视。(2)说说你是如何求出商的?(教师 PPT 展示答案)四.活用数学,解决问题1.基本练习。(1)课件展示课本第 38 页”做一做“,让学生口算。(2)抽生说答案,问:为什么做得这么准这么快?(每组用的是同一句口诀)2.游戏:小猪吹泡泡点名完成相应题目。3.小兔过河。(第 39页第 3 题)(1)出示课件,先说一说如何解决这道题,并让学生用自身喜欢的方式帮助小兔子过河。(2)集体订正,学生说出答案后,箭头指向相应的石头。4.小鸟回家。(1)出示课件,先说说如何帮助小鸟找到自身的家,然后发给学生小鸟身上的算式卡片,让学生贴到黑板上相对应的房子下面。(2)让班上其他同学检查一下小鸟是否已经回到自身的家。(3)还有哪些算式的结果分别是 7.8.9。引导学生说出想口诀说算式。五.全课总结,畅谈收获并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1)学生先自身想一想,然后和同桌之间互相交流。(2)抽生说,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学会了用 7.8.9的乘法口诀求商。六.作业。(1)口头作业:把乘法口诀背给自身的爸爸妈妈听,并让他们也考考你。(2)书面作业:完成课本第 40页 3.4.5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