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9 名著阅读-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03900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571.6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题09 名著阅读-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专题09 名著阅读-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专题09 名著阅读-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专题09 名著阅读-2022年高考真题和模拟题语文分项汇编.pdf(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0 9 名著阅读一、名著阅读(2 0 2 2浙江卷高考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日:“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 语 阳货)子日:“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论 语 八 价)子与人歌而善,必使反之,而后和之。(论 语 述 而 )【注】善:唱得好。反之:再唱一遍。1.概括说明第一则材料、第二则材料内涵的共性。2.(1)在 论语的记载中,孔子爱好音乐,音乐修养很高,如第三则材料另举一个有关孔子与音乐的例子。(2)对第三则材料中孔子的做法进行多方面解读。3.(2 0 2 2 北京西城区一模)阅读下面 论语中的文字,回答问题。材料一:棘子成目:“君

2、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口:“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 豹 之 蒋 犹 犬 羊 之 鞫 (颜渊)材料二:孔子曰:“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季氏)材料三: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日:“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颜渊)【注】醇:去了皮毛的革。此句是说虎豹与犬羊的皮毛花色不同,如果去掉皮毛,它们便无区别。材料一中子贡的“文质观 来源于老师孔子。请写出孔子在 论语雍也篇中与子贡意思相近的话,并对孔子的话做出解释。(2)请结合材料三解释,孔子说的“君子不忧

3、不惧 是以什么作为前提的。在你看来,材料一和材料二中的内容与此前提有着怎样的关联?请在这两则材料中隹造基厂做简要说明。4.(2 0 2 2 山东潍坊市一模)下列各项有关 红楼梦的表述,不正确的两项是()A.词 曲 枉凝眉中“一个是闽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两句唱词,暗含了“木石前盟”所交代的林黛玉和贾宝玉的身份:一个是绛珠仙草,一个是神瑛侍者。B.正册判词“堪怜咏絮才“,运用典故表现林黛玉的敏捷才思;“玉带林中挂”谐音与倒置的手法暗示林黛玉的命运结局。C.红楼梦中的灯谜大都隐括人物命运,如”阶下儿童仰面时,清明妆点最堪宜。游丝一断浑无力,莫向东风怨别离“,以断线风筝隐喻惜春远嫁不归。D.刘姥姥

4、是个可爱可敬的人物形象,她受王熙风托付,后来在巧姐被舅兄算计出卖的危急关头将她救出,体现出她知恩图报的品质。E.红楼梦塑造了众多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如率真的湘云、怯懦的迎春、温顺世故的袭人、敢于反抗的尤二姐和晴雯等。5.(2022.天津河东.一模)红楼梦第三十八回,贾母携众女眷于藕香榭赏花饮酒吃蟹,欢乐非凡。宝玉和众姐妹趁兴起社,分题做了十二首菊花诗,赋景咏物,不落俗套。作者曹雪芹通过各人所作的诗,突出了人物性格,暗示了人物命运。请依据下面这首菊花诗和判词,从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贾探春中,找出真正的作者,并结合诗歌和小说阐述这样选择的理由。问菊欲讯秋情众莫知,喃喃负手叩东篱。孤标傲世偕谁隐

5、,一样花开为底迟?圃露庭霜何寂寞,雁归蛋病可相思?英言举世无谈者,解语何妨话片时。判词: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中挂,金簪雪里埋。(2022浙江温州一模)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口:“述而不作,信而好古,窃比于我老彭。”(论 语 述 而 )子口:“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论语 述而)当是时,作者备矣,夫子盖集群圣之大成而折衷之,其事虽述,而功则倍于作矣,此又不可不知也。(朱熹 论语集注)【注】知:知道,懂得。6.孔子强调自己要“多闻”,其实在谈交友之道时他也说要“友直,,友 多 闻“折衷”一词意为7.后人因对孔子评价的不同,对“

6、述而不作 的理解也会不同。杨伯峻便认为,此处的“作”可解为“不知而作”,这与朱熹的看法有何差异?(2022浙江绍兴一模)根 据 论语选读所学,结合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题。子贡问为仁,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居是邦也,事其大夫之贤者,友其士之仁者。(论语 卫灵公)子曰:“君子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论 语 卫 灵 公 )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人焉座哉?人焉度哉?”(论 语 为 政)8.第一则材料告诉我们,以仁德的人为友,可以提升自我,在 周而不比中也提出了益友标准,其具体内容是什么?9.从二、三两则材料,归纳察人而友的方法。根据材料三,你 觉 得 论语中谁可以成为益友

7、并说明理由。10.(2022天津和平一模)失散,团聚,再失散,是我母亲的家族在扬州、苏州两地迁彳走生息的结局,没有土地的家族将永远难逃失散的命运。我母亲的家族在之前几十年的艰难时世里一直聚合在一起,是一个亲密的家族圈的生活,但最终,在一个快速发展变化的时代里,一切烟消云散,这个家族的第一代、第二代,还有第三代,最后还是失散了。苏 童 八百米故乡请结合费孝通 乡土中国中“乡土性”“地缘与血缘”的相关内容分别阐释材料中“团聚”“失散”的现象。要求:1.观点与现象对应;2.不超过120字。11.(2022.天津南开.一模)高中阶段通过阅读整本书,拓展阅读视野,构建阅读整本书的经验。在学习过程中,同学

8、们形成了一些适合自己的读书方法,阅读鉴赏能力得以提升,良好的读书习惯正在形成。请以 乡土中国为例,用120150字,谈谈你获得了哪些读通、读懂一部学术著作的方法(至少写出三条);或 以 红楼梦为例,用120150字,谈谈你获得了哪些阅读鉴赏长篇小说的方法(至少写出三条)。12.(2022北京石景山一模)根据要求,回答问题。红楼梦 第七十四回,有这样的场景:又到探春院内,谁知早有人报与探春了。探春也就猜着必有原故,所以引出这等丑态来,遂命众丫鬟秉烛开门而待。一时众人来了。探春道:“我的东西倒许你们搜阅;要想搜我的丫头,这却不能。你们不依,只管去回太太,只说我违背了太太,该怎么处治,我去自领。你们别忙,自然连你们抄的日子有呢!你们今日早起不曾议论甄家,自己家里好好的抄家,果然今日真抄了。咱们也渐渐的来了。可知这样大族人家,若从外头杀来,一时是杀不死的,这是古人曾说的 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起来,才能一败涂地!”说着,不觉流下泪来。(1)上面描写的场景发生于小说哪个重大事件中?这一事件引发了哪些后果?请简要概括这一事件,并举一例说明后果。(2)上面的场景表现出探春哪些特点?请写出两点。(3)你写出的探春特点在小说其他哪些情节中也有表现?请任选一个特点,举出一处情节,简要解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