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四 古代诗歌阅读 (一).pdf

上传人:奔*** 文档编号:88102649 上传时间:2023-04-22 格式:PDF 页数:84 大小:13.9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四 古代诗歌阅读 (一).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四 古代诗歌阅读 (一).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四 古代诗歌阅读 (一).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四 古代诗歌阅读 (一).pdf(8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新高考新教材版语文高考第二轮复习专题四古代诗歌阅读针对训练客观题1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寄 李 储 元 锡【注】韦应物去年花里逢君别,今日花开已一年。世事茫茫难自料,春愁黯黯独成眠。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闻道欲来相问讯,西楼望月几回圆。【注】这首诗是韦应物晚年在滁州刺史任上的作品.韦应物在滁州任职的一年里,对朝政紊乱、国家衰弱、民生凋敝,极为忧虑。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塑造了一个有志而无奈、进退两难的官员形象,披露了一个官员的思想矛盾。B.首联点明分别的时间,巴字说明距上次分别已经一年,强调了时间流逝之快。C.颔联写自己的烦恼苦闷,世事

2、茫茫既指国家的前途,也包含诗人个人的前途。D.尾联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感激友人李俯的问候,急切盼望友人的来访的情感。答 案D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水调歌头杨炎正把酒对斜日,无语问西风。胭脂何事,都做颜色染芙蓉。放眼暮江千顷,中有离愁万斛,无处落征鸿。天在阑干角,人倚醉醒中。千万里,江南北,浙西东。吾生如寄,尚想三径菊花丛。谁是中州豪杰,借我五湖舟楫,去作钓鱼翁。故国且回首,此意莫匆匆。【注】杨炎正是一位力主抗金的志士,由于南宋统治者推行投降政策,他的才能、抱负得不到施展.五湖舟楫:传说范蠡助越灭吴后,弃官归隐,泛舟于五湖之上。第1页 共8 4页下列对词中语句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A.起首两句,轻描淡写愁态,夕阳西斜,词人手持酒杯,临风怀想,突发奇问。斜日,实写景物,点明时间。B.胭脂两句,以乐景衬哀情,写词人问西风:为什么你把所有的胭脂都做了颜料去染秋荷了,染得它这样红?以此反衬愁怀,颇为沉郁。C.天在阑干角两句,写出了非醉非醒、似醉仍醒的状态,一边收束上片的离愁别绪,一边又开启下片的心理矛盾。D.尚想三径菊花丛化用陶渊明 归去来兮辞(并序)三径就荒,松菊犹存的意思,也暗含词人的软弱和对现实的逃避。答 案 D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浣成题目。寄黄几复黄庭坚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持家但有四立壁,治病不断三折肱。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

4、哭瘴溪藤。【注】此诗作于神宗元丰八年(1085),其时诗人监德州(今属山东)德平镇.黄几复:诗人少时好友,时为广州四会县令。四立壁:家徒四壁之意。断:通祈,求。三折肱:古有三折肱而为良医的说法。诗中意思指黄几复善治国。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 诗 首 句 写 彼此所居之地一北南;已显露怀念友人、望而不见之意。B.颔联巧用六个意象排列出十年间的情景,跨越时空,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C.诗人借四立之壁写友人生计艰难,可谓无以支撑,从而突出他为官环境的艰苦.D.诗歌最后一句以景衬情,以凄凉的景象,表达内心的不平和对人才的怜惜。答 案 C客观题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1 .阅读下面这首宋

5、诗,完成题目.除夜对酒赠少章陈师道第 2 页 共 8 4 页岁晚身何托?灯前客未空。半生忧患里,一梦有无中。发短愁催白,颜衰酒借红。我歌君起舞,潦倒略相同。【注】少章:秦靓,字少章,与诗人交往颇密。未空:事业、生活没有落空,即 言有了着落;诗歌中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简要分析。答案 生活凄苦,事业无成。诗人无所依托,虽有抱负,却无从实现,半生忧患,内心愁苦。执着追求理想,虽遭挫折仍保持乐观精神。诗人做梦也希望能够一展平生抱负,虽然处境困厄,但仍然用歌声排遣满腹愁绪。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和仲蒙夜坐文 同宿鸟惊飞断雁号,独凭幽几静尘劳。风鸣北户霜威重,云压南山雪意高。少睡始知茶效力,

6、大寒须遣酒争豪。砚冰已合灯花老,犹对群书拥敝袍。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诗人的形象特点。答案 倦于尘劳,而能淡泊超然。诗人劳于俗务,觉得身心 疲惫;冬夜闲居,感到悠然自得。性格豪迈,而能安贫乐道。诗人饮茶失眠,遣酒争豪,洒脱不羁;坐拥敝袍,不废诗书,情趣高雅。乐于独处,而能珍视友情.诗人独自夜读,享受宁静之乐;酬和友人,寄托思念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石鱼湖上醉歌(并序)元 结漫叟以公田米酿酒,因休暇则载酒于湖上,时取一醉。欢醉中,据湖岸引臂向鱼取酒,使舫载之,遍饮坐者。意疑倚巴丘酌于君山之上,诸子环洞庭而坐,酒舫泛泛然触波涛而往来者,乃作歌以长之。石鱼湖,似洞庭,夏水欲满君山青。第

7、3页 共8 4页山为樽,水为沼,酒徒历历坐洲岛。长风连日作大浪,不能废人运酒舫。我持长瓢坐巴丘,酌饮四座以散愁。【注】漫叟:元结的自号。巴丘:山名,在洞庭湖边。君山:山名,在洞庭湖中。长:放声歌唱。长瓢:饮酒器。诗歌体现了作者什么样的性格特点?请简要说明.答案 淡于仕途,意欲归隐。流连山水,率性而为,淡泊明志,向往隐逸。及时行乐,胸襟开阔。以山为酒樽,水为酒池,气度不凡;连日风浪,也不废宴游。无拘无束,率性本真。自号漫叟,坐在巴丘,酌饮四座,放浪形骸,自由率真.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狂 夫杜 甫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风含翠箓娟娟净,雨裹红蕖冉冉香。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

8、凄凉。欲填沟壑惟疏放,自笑狂夫老更狂。【注】这首七律作于杜甫客居成都时,诗 中 故 人 指 严 武,杜甫初到成都时,曾靠故人严武接济,分赠禄米.箓:小竹,细竹。裒(y i):通 泡 沾 湿。本诗塑造了狂夫怎样的形象?主要运用了哪种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答案(1)写出了生计艰难却仍能欣赏自然景物之美,潦倒穷愁中仍能通过疏放”西笑来消愁遣闷的狂夫形象,表现了狂夫疏狂和贫困不能移的精神。(2)反衬(乐景衬哀情)。前两联描写了翠竹轻摇,带着水光的枝枝叶叶明;争悦目,细雨使荷花格外娇艳,而微风吹送,清香可闻的赏心悦目之景;后两联写的却是忍饥挨饿、濒临死亡的可悲可叹之事,反差鲜明。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1

9、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赠卖松人于武陵入市虽求利,怜君意独真。欲将寒涧树,卖与翠楼人。第 4页 共 84页瘦叶几经雪,淡花应少春。长安重桃李,徒染六街尘!【注】于武陵,唐代诗人,曾考取进士。一生仕途不达,遍游天下。六街指长安城内的六条主要街道。本诗语言婉中带讽,请结合全诗进行赏析。答案(1)本诗婉体现在巧用比喻手法。用松树喻有德有才之人,用翠楼人喻朝廷掌权之人,用桃李喻趋时媚俗无德之人。言在此而意在彼,用语委婉。(2)本诗的讽体现在诗人对权贵不识人才、只喜欢趋时媚俗的人的讽刺。2.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春雪晚晴出西村范 浚步屐寻春犯雪泥,村南村北鹑鸠啼。堕梅残白犹明树,着柳暗黄初

10、映堤。风景快晴云擘紫,江天未暮日悬规。最怜碧涨侵沙尾,更傍横桥一杖藜。你认为这首诗中哪个词语能够统领全篇?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答案 全 诗 以 寻 春 词 统 领 全 篇。分析:首联写寻春之路和寻春所闻。作者冒着泥泞,踏雪寻春,并从听觉角度写春天的鸟鸣,表现了春天的生机。颔联、颈联写寻春所见.从视觉角度写春色,残梅(或残雪)耀眼、杨柳染黄、白云如絮、落日如规,展现了初春景象的多姿多彩。尾联写寻春所感。怜字表达了对春天的喜爱,杖藜傍于横桥,描绘了诗人伫立桥边、沉醉于春景的形象,寄托了爱春惜春之情。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野 菊李商隐苦竹园南椒坞边,微香冉冉泪涓涓。已悲节物同寒雁,忍委芳心

11、与暮蝉。细路独来当此夕,清尊相伴省他年。紫云新苑移花处,不取霜栽近御筵。第5页 共8 4页【注】省:回忆。霜栽:指野菊.本诗第二句微香冉冉泪涓渭历来为人称道,请赏析此句在使用表达技巧上的妙处。答案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菊花上的露珠比作泪水,生动贴切。运用叠词,冉冉 渭涓 使节奏优美,音韵和谐。运用双关的修辞手法,微香既指花香,也暗指诗人的高尚品格;泪既指露珠,也暗指诗人悲苦的身世,语言表达含蓄形象。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0鄂渚听杜别驾弹胡琴刘长卿文姬留此曲,千载一知音。不解胡人语,空留楚客心。声随边草动,意入陇云深。何事长江上,萧萧出塞吟。【注】本诗写于安史之乱

12、后,当时刘长卿只身离开京城,前往外地任官.鄂渚,在今湖北武昌。楚客,客居他乡的人。尾联在表现手法和情感上,和杜甫 登岳阳楼中的诗句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有异曲同工之妙。请结合这两首诗进行分析。答案 表现手法:两首诗都运用了虚实结合的手法.刘诗尾联描写了漂泊的诗人和战马出塞。前者是诗人自身实况,后者是诗人的想象。杜诗也描写了两种景象:一种是西北长安附近的战火,一种是岳阳楼上倚栏眺望的老诗人。前者是诗人的想象,后者是诗人自身实况。情感:两首诗都写出了诗人自身漂泊之苦,表达了忧国忧民之情。刘长卿由音乐想到蔡文姬因国家战乱而漂泊异乡,再到对自身漂泊的感伤,进而表达了对国家前途命运的担忧。杜甫身在洞庭,

13、内心却装着整个天下,衰老多病的躯体中,仍然用励着一颗忧国忧民的赤诚之心。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水夫谣王 建苦哉生长当驿边,官家使我牵驿船。辛苦日多乐日少,水宿沙行如海鸟。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第6页 共8 4页半夜缘堤雪和雨,受他驱遣还复去。夜寒衣湿披短蓑,臆穿足裂忍痛何!到明辛苦无处说,齐声腾踏牵船歌。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我愿此水作平田。长使水夫不怨天。逆风上水万斛重,前驿迢迢后淼淼两句运用了哪些艺术技巧?请简要分析。答案(1)运用叠词:迢迢写路途遥远,淼淼写水波茫茫,无边无际,形象地写出了水夫苦难的日子没有尽头.(2)侧面烘托:这两句详写行船遇到的困难,侧面

14、展示了水夫的辛苦。(3)承上启下:承接上文辛苦日多引出下文对牵船辛苦的具体描述。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寓居吴兴曾 几相对真成泣楚囚,遂无末策到神州。但知绕树如飞鹊,不解营巢似拙鸠。江北江南犹断绝,秋风秋雨敢淹留?低回又作荆州 梦,落日孤云始欲愁。【注】曾几:两宋之际诗人。此诗作于宋室南迁之后.楚囚:世说新语言语载晋室南渡后,士大夫多聚会新亭相视流泪,王导说:当共戮力王室,克复神州,何至作楚囚相对!荆州:指汉末王粲见天下大乱,遂去荆州依托刘表。请结合诗句,赏析本诗的艺术手法.答案 用典。首联用过江诸人的典故,感叹朝中大臣面对国家的危亡都束手无策,流露出诗人极大的无奈。(分析他处也可)比

15、喻。颔联用了两个比喻,一说自己像盘旋绕枝的乌鹊,颠沛流离,无处栖托,表示惆怅与不平;一说自己像不会筑巢的拙鸠,没法为自己谋个安乐窝,表明自己拙于营私、羞于求田问舍的习性。虚实结合。秋风秋雨既是眼前的实景,也可看作国家的象征面对国家的危局,诗人忧虑万分、感慨系之,在流动婉转中包含沉重的感伤.以景结情。诗的结尾落日孤云是写景,也是诗人的自我写照,他感到自己正像黄昏中飘浮的一朵云彩,不知何处是归宿,这两句慨叹身世,余情不尽。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题目。第7页 共8 4页淮上喜会梁州故人韦应物江汉曾为客,相逢每解还。浮云一别后,流水十年间。欢笑情如旧,萧疏鬓已斑。何因不归去?淮上有秋山。试赏析本诗

16、中的对比手法。答案(1)首联每每出游宴饮必定扶醉而归的欢乐与相别后的黯淡对比,心中不觉黯然,让人生发出岁月不饶人的无限感慨。(2)颔联上别与牛年形成鲜明的对照,表现一别十年的伤感,让人产生世事沧桑、人生无定、岁月蹉跪之感。(3)颈联相逢时畅饮的喜悦与两鬓苍苍、青春不再的衰老之态相对照,一喜一悲,一正一反,对比强烈。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送湖南部曲辛弃疾青衫匹马万人呼,幕府当年急急符。愧我明珠成慧坟,负君赤手缚於菟。观书老眼明如镜,论事惊人胆满躯。万里云霄送君去,不妨风雨破吾庐。【注】部曲涪B属。古代大将的军营都设有各司其事的属官,称之为部曲:急急符:紧急命令。慧

17、顼:语出 后汉书马援传,马援从交趾还,载一车慧米,有人告发他私载一车珍珠。后世用意以明珠指因涉嫌而受诬谤的人。於菟:楚人称虎为於菟。本诗的最后两句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情感?请简要分析.答案 送别之情。既有惜别之情又有祝福之意,祝愿对方鹏程万里,直上青 云.先公后私的情怀.只要部属有着光明的前景,能够为国家效力,即使自己遭受挫折,忍受风雨破吾庐的困厄生活也是心甘情愿的。2.阅读下面的宋词,完成问题。南乡子第8页 共8 4页晏几道新月又如眉。长笛谁教月下吹?楼倚暮云初见雁,南飞。漫道行人雁后归。意欲梦佳期。梦里关山路不知。却待短书来破恨,应迟。还是凉生玉枕时。【注】漫:空,徒;一说莫,勿.玉枕:玉

18、制或玉饰的枕头,这里用为瓷枕的美称。有人评此词回环曲折,俳恻渐深;请结合全词对此简要分析。答案思妇由月下吹笛思及行人,可雁来雁去人依旧;欲寄托于梦里相逢,却不知路在何方;只得等待远方来信,又怕迟迟不到;几经转折,一退再退,直至退无可退、孤枕凉生,幽怨离恨、怅惘之情便溢于言表了。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暑旱苦热王 令清风无力屠得热,落日着翅飞上山。人固已惧江海竭,天岂不惜河汉干。昆仑之高有积雪,蓬莱之远常遗寒。不能手提天下往,何忍身去游其间。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作者的胸襟抱负。答 案 这 首 诗 采 用 衬 托、虚实结合等手法,写清风无力消除酷热,白日迟迟不尽;作者面对天下人的暑旱之苦,

19、即使有清凉的世界,如果不能和天下人同往,自己也不忍独游其间一诗人自恨不能拯天下人脱离火坑,不愿独自一个人去昆仑、蓬莱享受清凉世界。全诗充分表现了作者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的胸襟抱负。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西江月刘 过堂上谋臣尊俎,边头将士干戈。天时地利与人和,燕可伐欤?曰:可。”今日楼台鼎鼐【注】,明年带砺山河。大 家 齐 唱 大风歌,不日四方来贺。【注】鼎鼐:炊器,古时常用鼎鼐调味来比喻宰相治国,并以其代称相位。从对北伐的情感态度上看,本词与辛弃疾的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的无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相比,有什么不同?第 9 页 共 8 4 页答案本词上片分析北伐的大好形势,下片

20、鼓励大家积极投入到抗金事业中去,表达了爱国军民期盼北伐胜利的共同心声,充满了胜利在握的豪葡口壮志。无嘉草草三句,词人借宋文帝轻率北伐,想建立不朽战功却最终惨败的事,提醒南宋统治者要吸取前人的教训,不能轻敌冒进。五年高考A组自主命题1.(2022新高考1,15 T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问题.(9 分)醉落魄人日南山约应提刑懋之【注】魏了翁无边春色。人情苦向南山觅。村村箫鼓家家笛。祈麦祈蚕,来趁元正七。翁前子后孙扶掖。商行贾坐农耕织。须知此意无今昔。会得为人,日日是人日。【注】人日:旧俗以农历正月初七日为人日。(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瞬口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词人在人日约朋友去

21、南山探春,但因年老体弱,感到此行会匕徽困难。B在人日这天吹打奏乐,祈盼农桑丰收,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C.这首词以朴实的笔触描绘当时农村的风俗景况,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D.词人以议论入词,能够做到情由境出,情至论随,全词并无生硬之感。(2)词人在下阕发表议论才旨出如果懂得做人的道理,每天都是人日。词中谈到哪些做人的道理?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 分)答 案(1)A(2)幸福与美好的生活,离不开人的辛勤劳动。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追求幸福,祈求外物不如身体力行。(每 点 3分)2.(2021新高考1,15T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9 分)寄江州白司马杨巨源江州司马平安否?惠

22、远东林住得无?派浦曾闻似衣带,庐峰见说胜香炉。题诗岁晏离鸿断,望阙天遥病鹤孤。第 10页 共 8 4 页莫谩拘牵雨花社,青云依旧是前途。【注】江州白司马:白居易。惠远:东晋高僧,居庐山东林寺。莫谩:不要。雨花社:指佛教讲经的集会。(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根据内容分析,这首诗的写作时间应该与白居易的 琵琶行匕徽接近。B.第三句使用q衣带水的典故,表现出朋友之间天涯若比邻之意。C.第六句中的病鹤指的是白居易,他怀恋长安,时常遥望京城的宫阙.D.诗人最后开解朋友,目前虽然身处贬谪之中,但未来的前途依然很远大。(2)前人论此诗,认为第二句已包含委婉劝告的意思,对这

23、一观点应怎样理解?请简要分析。(6分)答 案(1)B(2)劝诫是这首诗的主旨诗人在尾联点明该主旨,劝说白居易不要沉迷于宗教,消磨了志气,要对人生充满信心;诗歌的第二句在问候中提到僧人和寺庙,为结尾正式的劝诫做了铺垫。3.(2 0 2 1新高考n,1 5 T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题目。(9分)示儿子陆 游禄食无功我自知,汝曹何以报明时?为农为士亦奚异,事国事亲惟不欺。道在六经宁有尽,躬耕百亩可无饥。最亲切处今相付,熟读周公七月诗I注】。【注】七月诗:指 诗经风七月,是一首描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的首联以问句领起全篇,自然

24、引出下文诗人对儿子的谆谆教诲。B.诗人指出,不论是侍奉父母还是服务国家,不欺都是至关重要的。C.诗人认为,生逢明时不必读书求仕,躬耕才是一种理想状态。D.诗人在最后强调,自己传授给儿子的人生道理是最为真切、确实的。(2)诗人指出道在六经宁有尽;又让儿子熟读周公七月诗;对此你是如何理解的?(6分)答 案(1)C第”页 共8 4页(2)道在六经宁有尽是说熟读六经,永不停止对道义与真理的探寻;熟读周公七月诗是说一定要熟读周公的七月诗啊,其中七月诗是一首写农民劳作和生活的农事诗。二者统一融合,一是统一于道,七月诗包含在六经之中。诗人认为,道既包括宇宙运行、社会发展的大道;也包含自然规律、平凡生活之道.

25、二是统一于人人要全面发展,要对社会有所贡献,不能脱离平常生活,不仅要重视提升自身修养,而且要注重实践。相对于儒家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轻视劳动的做法,这是巨大的进步.(每点2分)4.(2 0 2 0新高考1,1 5 T 6)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赠别郑炼赴襄阳杜 甫戎马交驰际,柴门老病身。把君诗过日,念此别惊神。地阔峨眉晚,天高觇首春。为于耆旧内,试觅姓庞人。【注】J巴:握,九 幌 首 山,在襄阳。耆旧:年高望重的人。姓庞人:指庞德公,汉末襄阳高士。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兵荒马乱的时代背景和诗人年老多病的艰难境况.B.虽然日后仍有朋

26、友的诗篇陪伴,但面对离别,诗人还是感到心惊神伤。C.诗人请郑炼在襄阳寻访庞德公为屏的高士,表达了对先贤的仰慕之意。D.全诗情感表达含蓄蕴藉,格律谨严,比较典型地体现了杜甫诗的风格。(2)诗的颈联写到峨眉、幌首两座山,对表达离情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6分)答 案(D B峨眉山位于蜀地幌首山位于襄阳,二者相距遥远以两山相国眨远代指自己与朋友的远离,不舍之情见于言外.5.(2 0 2 0新高考H,1 5 T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9分)赠赵伯鱼(节选)韩 驹荆州早识高与黄,诵二子句声琅琅。后生好学果可畏,仆常倦谈殊未详。第1 2页 共8 4页学诗当如初学禅,未悟且遍参诸方。一朝悟罢正法

27、眼,信手拈出皆成章。【注】韩驹(?T135),字子苍,两宋之际著名诗人。高与黄:指前辈诗人高荷与黄庭坚。参:领悟,琢磨。诸方:各地方,各方面。正法眼:这里借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从诗的内容可以得知,赵伯鱼是一位勤奋好学、转益多师的诗坛后辈。B.诗中使用了古语后生可畏;表现出作者对赵伯鱼的嘉许以及劝诫。C.面对后辈的请教,作者谦逊地表示,自己所谈不多,也较为简单粗略。D.诗中以禅理喻诗的内容,既可为赵伯鱼提供指点,也具有普遍的意义。(2)作者主张什么样的学诗途径?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6 分)答 案(DB(2)先要遍参诸方,以前人为师,

28、经过长期艰苦的学习;然后4 朝悟罢:领悟到诗歌艺术的真旨就能信手拈出,皆成佳作。B组统一命题1.(2022全国甲,14T5)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问题.(9 分)画眉鸟欧阳修百喈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画眉禽文 同尽日闲窗生好风,一声初听下高笼。公庭事简人皆散,如在千岩万壑中。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欧诗和文诗题目大体相同,都是以画眉鸟作为直接描写对象的咏物诗。B.欧诗所写的画眉鸟在花木间自由飞行,文诗中的画眉鸟则在笼中饲养。C.欧诗认为鸟笼内外的画眉鸟,其鸣叫声有差别,而文诗对此并未涉及。第 13页 共 8 4 页D.欧

29、诗中的林间与文诗中的千岩万壑具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意。(2)这两首诗中,画眉鸟所起的作用并不相同。请简要分析。(6分)答 案(1)A(2)欧诗托物言志,通过对比画眉鸟在不同的环境中的叫声,将画眉鸟作为寄托情怀的对象,抒发的是诗人挣脱羁绊、向往自由的感情。文诗对画眉鸟进行侧面描写,通过对比公庭事简人皆散前后对画眉鸟鸣声的听觉感受,衬托出了诗人闲散淡泊、襟怀洒落的人物形象。2.(2 0 2 2全国乙,1 4 T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9分)白下驿饯唐少府王 勃下驿穷交日,昌亭旅食年。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浦楼低晚照,乡路隔风烟。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

30、一项是(3分)()A.这首诗系饯行之作,送别的对象为唐少府,是诗人早年的知心好友.B.诗人与唐少府都曾有过潦倒不得志的经历,这也是他们友谊的基础。C.颈联中的低”隔;使得饯别场景的描写有了高低远近的层次感。D.颔联和尾联中的问句,使语气起伏,也增添了诗作的豪迈昂扬气概。(2)本 诗 与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都是王勃的送别之作,但诗人排遣离愁的方法有所不同。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6分)答 案(1)A(2)为排遣离愁,两首诗中,诗人都借对友人的劝慰以劝慰自己。两诗劝慰的方式有所不同.白诗委婉含蓄,间接劝慰,以去去如何道?长安在日边写前途光明、未来可期,给友人以鼓励和希望,也给自己以鼓舞。送诗直抒胸臆,

31、直接劝慰,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写知己常在,为友人消除远行的愁苦,以此来安慰友人,同时也以此劝慰自己伯诗相知何用早?怀抱即依然以与友人相知、志同道合来劝慰友人,同时也劝慰自己以排遣离愁。送诗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以与友人处境相同来劝慰友人,安慰自己以排遣离愁。3.(2 0 2 1全国甲,1 4 T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9分)第1 4页 共8 4页和南丰先生出山之作陈师道侧径篮舁两眼明,出山犹带骨毛清。白云笑我还多事,流水随人合有情。不及鸟飞浑自在,羡他僧住便平生。未能与世全无意,起为苍生试一鸣。【注】南丰先生:曾巩,陈师道敬重仰慕的师长。侧径:狭窄的路。

32、篮舁:竹轿。骨毛清:谓趣凡脱俗,具有神仙之要。(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出山之初的曾巩,展现出来的是一个明净爽利、风骨秀异的高士形象.B.颔联两句使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表现白云和流水对于曾巩出山的态度。C.住在山中的僧人虽然不能像飞鸟一样自由自在,但其生活也令人羡慕。D.陈师道在诗中书写了曾巩的人生志趣与处世情怀,笔端饱含敬佩之情。(2)在陈师道看来,曾巩是如何处理仕与隐的关系的?请简要分析.(6分)答 案(1)C(2)在曾巩那里,仕与隐并非截然对立,而是可以兼容于一身的;曾巩向往离世高蹈、超凡脱俗,但他又不能忘情于天下苍生,愿意承担社会责任,有深厚的济世情怀

33、。(每答出一点给3分,意思答对即可)4.(2 0 2 1全国乙,1 4 T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回答问题。(9分)鹊桥仙赠鹭鹭辛弃疾溪边白鹭,来吾告汝:溪里鱼儿堪数。主人怜汝汝怜鱼,要物我欣然一处。白沙远浦,青泥别渚,剩有虾跳瞅舞。听君飞去饱时来,看头上风吹一缕。”(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上阕结尾句要物我欣然f表达了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望。B.因溪里鱼儿堪数;故作者建议鹭鹫去虾鳏较多的远浦 别渚C.本词将鹭鹫作为题赠对象,以汝 君相称,营造出轻松亲切的氛围。D.词末从听觉和视觉上分别书写了鹭鹭饱食后心满意足的状态,活灵活现。第1 5页 共8 4页(2

34、)这首词的语言特色鲜明,请简要分析。(6分)答 案(D D(2)使用对话口吻,浅近直白,通俗易懂;语言诙谐风趣,活泼生动。C 组教师专用题组诗1.(2 0 2 0课标全国1,1 4 T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陆龟蒙虽失春城醉上期,下帷裁遍未裁诗。因吟郢岸百亩蕙,欲采商崖三秀芝栖野鹤笼宽使织,施山僧饭别教炊。但医沈约重瞳健,不怕江花不满枝。注 袭美,即陆龟蒙的好友皮日休。下帷:放下室内悬挂的帷幕。指教书。裁诗:作诗。楚辞离骚:余既滋兰之九碗兮,又树蕙之百亩。比喻培养人才。商崖:这里泛指山崖。沈约,南朝诗人,史载其眼中有两个瞳孔。这里以沈约代指皮日休。(1

3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写作此诗之时,皮日休正患病居家,闭门谢客,与外界不通音讯。B.由于友人患病,原有的约会被暂时搁置,作者游春的诗篇也未能写出。C.作者虽然身在书斋从事教学,但心中盼望能走进自然,领略美好春光.D.尾联使用了关于沈约的典故,可以由此推测皮日休所患的疾病是目疾。(2)请简要概括本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6分)答 案(1)A (2)表达了不能与友人相聚,一起赋诗饮酒、饱览春色的遗憾;宽慰友人,表达对友人能够战胜病患的信心和对以后美好生活的展望。解 析(1)与外界不通音讯错误。标题奉和袭美抱疾杜门见寄次韵中,见寄的意思是寄信给我;由奉和 次韵可

36、知,此诗是作者为应和皮日休书信所作,可见皮日休并未与外界不通音讯。第1 6页 共8 4页(2)本题考查分析诗歌情感的能力。解答本题,需结合标题、正文、注释整体把握诗歌情感。首先,由注释可知,诗人和皮日休是好友。其次,根据首联可知,好友患病,原有的赏春约会搁置,由此可推知诗人有无法和好友共同赏景的遗憾。尾联表达了对好友病愈重赏美景的期待.2.(2 0 2 0课标全国H,1 4 T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9分)读 史王安石自古功名亦苦辛,行藏终欲付何人。当时慰 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糟粕所传非粹美露丹青难写是精神。区区岂尽高贤意,独守千秋纸上尘。注 盥孤蒙昧糊涂。糟粕:这里用来指代典

37、籍,也 作 糟 魄 庄子天道:然则君之所读者,古人之糟魄已夫。”(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诗从大处着眼,并不是针对某个具体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而作.B.历代高人贤士一世奔忙,建立功业但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C.历史人物在其所处的时代已经难免被误解,在世俗的传言中更会失真。D.颈联的上下两句反复陈说,表明诗人的观点,堪称这首诗的警策之语。这首诗阐述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对我们有何启示?(6分)答 案(1)B (2)第一问:史书是由人编写的,难以做到绝对客观,所以历史记载与历史真实之间存在差异.第二问在读书时必须保持批判精神,善于分辨,切忌盲从。解 析(

38、1)无法避免身后湮没无闻的可能曲解文意 行藏终欲付何人意为一生的行事最终交给何人评说。颔联表明历史人物在其所处时代难免被误解,在后世传言中更会失真。此诗说明许多历史被歪曲,许多历史人物得不到正确的历史评价。(2)解答本题,需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并分析诗歌主旨。首联作者将贤人生前为功名付出的苦辛 与死后任写史人摆布进行对比,揭示了无数贤人的悲哀。颔联从史实失真的角度叙写贤人的悲哀。颈联侧重感叹史书的不客观,难现贤人的精神。尾联以沉痛的笔触状写了贤人功业蒙尘纳垢却又无力辩说的凄凉结局。综观全诗,作者就读史有感而发,表达了史书难以做到客观真实的观点,表现了诗人的怀疑和批判精神。据此可知,诗人身上的怀疑

39、和批判精神是值得后人学习的。3.(2 0 2 0课标全国m,1 4 T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9分)苦 笋第1 7页 共8 4页陆 游藜董盘中忽眼明,骈头脱襁白玉婴。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我见魏征殊媚妩,约束儿童勿多取。人才自古要养成,放使干霄战风雨。注 藜蕾:藜和蕾。泛指粗劣的饭菜。唐太宗曾说,别人认为魏征言行无礼,我却觉得他很妩媚。(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看到盘中摆放的一对剥去夕卜皮的竹笋,洁白鲜嫩,不禁眼前一亮。B.诗的三、四两句既是对苦笋的直接描写,又有所引电使苦笋人格化.C.诗人虽然喜爱苦笋,但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

40、咐不要过多取食。D.全诗以议论收尾,指出人才养成既需要发展空间,也要经受风雨磨炼。(2)诗人由苦笋联想到了魏征,这二者有何相似之处?请简要分析。(6分)答 案 答 案(1)C (2)历史上的魏征以犯颜直谏著称,其言行常常令人难以接受,好比苦笋的滋味并不适口;苦笋与生俱来的苦节象征耿介性格,与魏征方正的人格相似,应该得到认可。解 析(1)毕竟吃起来口感苦涩,所以吩咐不要过多取食曲解诗意,诗人认为苦笋虽然味苦,但就像魏征直言敢谏一样,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品质.诗人由此想到魏征的美好品节,于是管束儿童不要过多地采摘,应该给它一个发展的空间,让它经受风雨磨炼,蓬勃生长。(2)本题要求找出魏征和苦笋之间的相

41、似点。历史上的魏征直言敢谏,人多认为言行无礼,难以接受,和苦笋的苦有相似之处。诗歌颔联极知耿介种性别,苦节乃与生俱生才旨出苦笋的苦节是与生俱来的,它象征着耿介的性格,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苦笋品质的认可和赞美。颈联中我见魏征殊媚妩引唐太宗的话表达唐太宗对魏征方正人格的认可和欣赏。由此可知,苦笋的苦节所象征的耿介性格与魏征的方正人格相似,应得到认可。4.(2 0 2 0天津,1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按要求作答。(8分)纪村事 唐 韦 庄绿蔓映双扉,循墙一径微。雨多庭果烂,稻熟渚禽肥。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数声牛上笛,何处饷田闺归。注 饷田:到田间送饭。第1 8页 共8 4页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

42、不恰当的一项是(3 分)()A.首联写绿植光影映照门扉,墙边小路在草木中若隐若现,显得生机勃勃。B.颔联写院中果子腐烂,水边禽鸟肥美,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C.全诗视听结合,动静相宜,虚实相生,用语平朴,意境优美,富有意趣。D.本诗撷取若干乡村景象,自然与人文融合,呈现出浓郁的田园生活气息。(2)酿酒迎新社,遥砧送暮晖描写了什么样的乡村场景?(2 分)(3)数声牛上笛,有人觉得卫声更佳J尔同意吗?请结合诗句说明理由。(3 分)答 案(8 分)(1)B(2)为准备祭祀、祈求丰收,农人在忙于酿酒;暮色渐浓,远处飘来捣衣的声音。描写了忙碌而祥和的农村生活场景。(3)(示 例 1)不同意,

43、数声好.数声劫静结合,突显了环境的优美、牧童的悠闲快乐,营造出乡村热闹、轻松、愉悦的氛围。(示 例 2)同意,心声好。4 声以动衬静,突显了环境的寂静清幽,营造出乡村宁静和谐的氛围。解 析(1 )B项,营造出农闲时节慵懒闲散的宁静氛围错,颔联写出了果实熟透、稻熟禽肥的景象,为后面描写农家丰收时节的忙碌景象做铺垫。(2)本题考查对诗歌重要句子的理解能力。解答这类试题时,首先应将颈联用现代汉语简单地翻译出来,然后再结合诗句中的具体意象等进行赏析,写出其所描绘的乡村场景的特点。人们酿酒迎接新一年的社日,祈求丰收,一直忙到夕阳落山才结束;暮色中传来了捣衣的声音,极富生活气息。描写了祥和、忙碌的乡村生活

44、场景。(3)本题考查学生炼字的能力,这类试题具有一定的开放性,考生可以有不同的答案,言之有理即可.数声与 4 声主要是在数量上有所不同,关于是配好还是数好,考生可以结合表现的乡村生活场景以及营造的氛围谈自己的观点。5.(2020浙江,19之0)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题目。(8 分)秋江送别 唐 王勃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送柴侍御 唐 王昌龄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第 19页 共 8 4 页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而 送柴侍御突出,与 王 勃 送杜少府之任蜀川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2分)(2

45、)前 人 评 送柴侍御 翻新脱妙:比 较 秋江送别与 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6分)答 案(1)感 伤 达 观(2)意象运用上,王勃诗的意象隐于句内;王昌龄诗将青山、明月两个意象前置,形象鲜明突出,富有象征意义(青山象征思念,明月暗示友情),意境开阔。空间处理上,王勃诗化近为远,强调心理距离之远,为送别诗传统写法(如谢眺诗有何况隔两乡力王昌龄诗则化远为近,强调心理距离之近,是创新性的表达。抒情方式上,王勃诗以议论直接表达,意尽句中;王昌龄诗融情入景,反诘收尾,余韵悠长。解 析(1)本题要求对两首诗的情感进行概括,由题目可知,两首诗都是送别诗:第一首,互相望即含分别意,虽然说

46、仅仅一水之隔,但是内心却觉得山川是两乡了,即心里感觉距离非常遥远,故不免生出感伤之意。第二首,虽然也是写分别,但诗人明确指出不觉有离伤,后两句更是指明人虽分离,但青山同道,云雨同趣,一轮明月共照,何曾感到两乡之别?暗含道相同、情相随,即使有空间的距离,也没有心理距离,显示出达观的情怀,正如海内两句诗。(2)解答本题可从意象运用、空间处理、抒情方式等角度思考。如前诗用-水 山川后诗用青山 丢雨,前者含有流逝意,后者则有同载味。青山有常青意,明月有永存味。王勃把意象置于句内,王昌龄则将意象置于句首,如此意境显得更为开阔。6.(2 0 1 9课标全国1,1 4 T 5)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心)题。

47、(9分)题许道宁画闰陈与义满眼长江水,苍然何郡山?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众木俱含晚,孤云遂不还。此中有佳句,吟断不相关。注 许道宁:北宋画家。(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这首题画诗写景兼抒情,并未刻意进行雕琢,却能够于简淡中见新奇。B.山水是这幅画的主要元素,特别是江水,占据了画面上大部分的篇幅。C.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领略其表现的辽阔万里之势.第2 0页 共8 4页D.颈联具体写到苍茫暮色中的树木与浮云,也蕴含了欣赏者的主观感受。(2)诗的尾联有什么含意?从中可以看出诗人对这幅画有什么样的评价?(6分)答 案(1)C(2)第一问:画中蕴含着诗意,

48、但无法用语言准确表达。第二问:这幅画意境深远,韵致悠长,令人玩味不已。解 析(1)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艺术风格、构思、诗句内容及意蕴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陶冶审美情操。C项,诗人透过一扇小窗远距离欣赏这幅画作错误,诗句向来万里意,今在一窗间是把画作比喻成一扇窗,诗人通过这幅画可以领略到大自然的辽阔。(2)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分析诗句含意及诗人的情感态度的能力,体现了审美鉴赏与创造的学科素养,提高艺术修养和鉴赏品位.尾联有陶渊明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之意境.此中指许道宁的这幅画,有佳句意为有妙语佳句,断引申为尽:诗人认为,此

49、画作包含浓浓的诗意,蕴含着妙语佳句,在吟哦之中,激发的诗情远远超出了画作本身。尾联形象地写出了诗人欣赏画作的感受,并对画作的艺术效果作出了高度的评价。7.(2 0 1 9课标全国n,1 4 T 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9分)投长沙裴侍郎杜荀鹤此身虽贱道长存,非谒朱门谒孔门。只望至公将卷读闺,不求朝士致书论。垂纶雨结渔乡思,吹木风传雁夜魂。男子受恩须有地,平生不受等闲恩。注 至公:科举时代对主考官的敬称。(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人表示,虽然自己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对儒家思想的信奉坚定不移。B.朱门”孔门分别代指世俗的权势与精神的归依,形成鲜明的对比

50、。C诗人希望自己能凭借真才实学通过正常渠道进身,而不愿去寻找捷径。D.诗人表达了自己对待恩惠的态度,不随便接受别人的恩惠,受恩必报。第2 1页 共8 4页(2)诗歌的颈联描写了两个具体场景,与其他各联直抒胸臆的写法不同,这样写在情感表达和结构安排方面有什么作用?(6分)答 案(1)D(2)情感表达:颈联所写场景是作者孤高耿介情怀的形象化表达,可使读者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作者的心志.结构安排:舒缓诗歌全篇的节奏,使整首诗歌有委婉从容之致。解 析(1)本题考查古代诗歌鉴赏评价的相关知识,主要考查诗句内容表现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的鉴赏能力,体现健康向上的审美情趣的学科素养,弘扬正确的价值观。D项,诗人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