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教学设计-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docx(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章节名称课外古诗词诵读(一)(1课时)编号课 型新授主备人授课人上课时间教材分析诗经是我国现实主义诗歌的源头,通过阅读诗文,能让学生感受古人的生活、思想和志趣,陶冶自己的情感和胸怀,增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体认以及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学情分析因为12课诗经二首学生学习过,对诗经的相关介绍和特点比较熟悉。但还需要反复诵读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语言特点和赋比兴的艺术手法。课时目标1.朗读诗歌,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2.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抒发的情感。3.感受律诗的格律、章法和语言之美。教学重点1.朗读诗歌,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2.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抒发的情感。教学难点感受律诗的格律、章法和
2、语言之美。教法或学法1.情景导入法:积极地创设情境,营造与文章内容相关联的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朗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让学生在朗读中感受美、理解美、欣赏美、体会作者的高洁情趣。3.语文活动教学法:对教学重难点的突破,结合八年级学生有一定的感悟能力的特点,设计语文活动,对比阅读,充分发挥每一位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活动中体验美,并提升语言文字的整体感受能力。教学用具自制课件、语文课本。教学媒体选择分析媒体类型媒体内容要点教学作用使用方式所 得结 论占用时间媒体来源文字探究新知GF分析内容10自制文字小组讨论I、JC多角度赏析10自制文字小组展示AG多角度赏析8自制填表说明媒体在教
3、学中的作用分为:A.提供事实,建立经验;B.创设情境,引发动机;C.举例验证,建立概念;D.提供示范,正确操作;E.呈现过程,形成表象;F.演绎原理,启发思维;G.设难置疑,引起思辨;H.展示事例,开阔视野;I.欣赏审美,陶冶情操;J.归纳总结,复习巩固;K.其它。媒体的使用方式包括:A.设疑播放讲解;B.设疑播放讨论;C.讲解播放概括;D.讲解播放举例;E.播放提问讲解;F.播放讨论总结;G.边播放、边讲解;H.其它.教学过程环节及学习内容对应目标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评价活动课堂导入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原称“诗”或“诗三百”,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
4、纪)的诗歌,共305篇。诗经内容丰富,反映了劳动与爱情、战争与徭役、压迫与反抗、风俗与婚姻、祭祖与宴会,甚至天象、地貌、动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会生活的一面镜子,被誉为古代社会的人生百科全书。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诗经的殿堂,欣赏其韵味,感受其魅力。(板书课题)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环节1:1.朗读诗歌,体会诗经重章叠句的特点。2.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抒发的情感。3.感受律诗的格律、章法和语言之美。教学式微和子衿一初读,把握节奏特点1. 初读诗歌,读准字音(师播放PPT-抽生认读-生在诗行注音-齐读2遍)邶风(bi) 子衿(jn) 嗣音(s)挑兮(to) 达兮(t) 城阙(qu) 2. 再
5、读诗歌,读出节奏(生在书上划节奏符号)式微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子衿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纵我/不往,子宁/不嗣音?青青/子佩,悠悠/我思。纵我/不往,子宁/不来?挑兮/达兮,在/城阙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3. 朗读。(生听录音朗读-抽2名学生朗读-评价-齐读)4. 自由朗读,体会重章叠句。(1)自由朗读式微,比较两节诗的不同。(生朗读交流,师引导)讲解: 两节诗只有三个字不同。上一节中的“微君之故”,第二节变为“微君之躬”;上一节中“胡为乎中露”,第二节变为“胡为乎泥中”。(2)自由朗读子衿,体会重章叠句的运用
6、。 讲解:子衿前两节,变换了三处地方。第一节“青青子衿”在第二节变为“青青子佩”,“悠悠我心”变为“悠悠我思”,“子宁不嗣音”变为“子宁不来”。5. 师小结:这也是我们第12课学过的诗经中常见的表达方式重章叠句,即同一诗章重复,只变换少数几个字来表达动作的进程和情感的变化。“重章叠句”可以强调某种感情,营造特殊的意境。二研读,深入理解诗歌1.注释词语检测。【PPT】(师播放PPT-抽生解释-学生勾画)式微,意思是天黑了。式,语气助词。微,昏暗。胡何,为什么。微(如果)不是。君君主。中露)即露中,在露水中。微君之躬(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躬,身体。子衿(jn)你的衣领。子,你。衿,衣领。悠悠深
7、思的样子。宁(nng)岂,难道。嗣(s)接续,继续。佩指佩玉的带子。挑(to)兮达(t)兮即挑达,独自徘徊的样子。城阙(qu)城门两边的楼台。2.梳理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诗歌-抽生口译-PPT播放-齐读)式微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因为你们,何以还在露水中?天黑了天黑了,为什么还不回家?(如果)不是为了养活你们,何以还在泥浆中?子衿青青的是你的衣领,悠悠的是我的心境。即使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就此断音信?青青的是你的佩带,悠悠的是我的情怀。即使我不曾去找你,难道你不能主动来?独自徘徊张眼望啊,在这高高的城楼上。一天不见你的面啊,像有三个月那样长!3.交流讨论。说说这两首
8、诗歌分别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生交流讨论,师引导-播放PPT-填写表格-学生做笔记)(1)式微情感主旨:描写了劳役者在野外冒霜露、踩泥水,给统治者劳动,天黑仍无法归家的景象,表达出对统治者的满腔愤懑。式微品味精彩:“式微式微,胡不归?”重章叠句,具有回环往复之韵律美;且运用设问使诗篇显得宛转而有情致。式微艺术特色:重章叠句。式微字词传神:“胡”字采用虽无疑而故作有疑的设问起调,引人注意,启人深思,所谓不言怨而怨自深矣(2)子衿约会不遇,失落惆怅,抒发了对恋人焦灼的思念。子衿品味精彩:“一日不见,如三月兮”通过夸张的修辞手法,造成主观时间与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强烈的情绪形象地表现了出来,可谓
9、“因夸以成状,沿饰而得奇”。子衿艺术特色:重章叠句,采用倒叙的手法。子衿字词传神:用“挑”“达”表现女子的动作,又辅以内心独白,表达了对恋人的思念。三课堂训练1.式微里的“式微式微,胡不归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劳役者身披露水仍要劳作的悲歌,时时警醒着当权者。2.奴隶们为了君主不得不终年累月、昼夜不辍地在泥浆中奔波劳作,正如式微中所言:“微君之躬,胡为乎泥中?”3.请简要分析“微君之故,胡为乎中露”这句话的表达效果。这句话采用反问句式(修辞),更有力地表达了对统治者的怨怒。4.有关“青”的诗词歌赋不在少数,例如,“青青河畔草,郁郁园中柳”、“ 青青子佩,悠悠我思。”(子衿)。5.子衿中,“一
10、日不见_,如三月兮”的内心独白,通过夸张的手法,形成主客观时间的反差,从而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理形象地表现出来。6.小明正在辑录古诗集,他应该把子衿归到以下哪个专题中(C)A.爱国B.悲秋C.思念D.送别课件出示相关问题,学生自学讨论引导学生感知诗歌的节奏,并通过分析诗歌每一节中变换的字词,让学生进一步感受诗歌重章叠句的回环往复之美。引导学生感知诗歌内容,理解情感,感受诗经的内涵之美。 环节2:1.理解诗歌大意,把握诗歌抒发的情感。2.感受律诗的格律、章法和语言之美。教学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一初读,把握节奏特点1.再读诗歌,读出节奏(生在书上划节奏符号)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城阙/辅/
11、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2.朗读。(生听录音朗读-抽2名学生朗读-评价-齐读)二研读,深入理解诗歌1.注释词语检测。(师播放PPT-抽生解释-学生勾画)城阙辅三秦】意思是三秦辅卫着长安。城阙,指长安。三秦,指关中地区。项羽灭秦后,把秦故地分封给秦王朝的三名降将,故称“三秦”。五津指岷江上的五个渡口,即白华津、万里津、江首津、涉头津、江南津,这里代指蜀州。歧路岔路
12、口。儿女恋爱中的青年男女。沾巾泪沾手巾,形容落泪之多。涵虚指水映天空。涵,包含。虚,天空。混太清与天空浑然一体。太清,天空。云梦泽古代大湖,在洞庭湖北面。欲济无舟楫想渡湖却没有船只,比喻想从政而无人引荐。济,渡。端居耻圣明闲居在家,因有负太平盛世而感到羞愧。端居,闲居、平常家居。徒有羡鱼情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这句隐喻想出来做官而没有途径。2.梳理文意。(学生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诗歌-抽生口译-PPT播放-齐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三秦辅卫着长安,(我)透过风烟遥望蜀州。与你离别有(无限)情意,因为同在宦海滚翻。海内有你这个知己,远在天涯也如身在近前。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别像恋人那样泪落涟涟。望洞庭
13、湖赠张丞相 八月洞庭湖水几乎与岸齐平,水映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汽蒸腾,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想渡湖却无船只,闲居在家,因有负盛世而感到羞愧。坐看垂钓之人悠闲自在,只能白白地产生羡鱼之情了。三品读,读出诗歌之美师:请同学们仔细品读这两首诗,思考以下内容。设问1:请找出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和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的诗眼。提示:“诗眼”可以是全篇中最精彩和最具关键性的句子,是一篇文章的主旨所在;也可以是诗词句中最精练传神的某个字或词。预设: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的诗眼就是诗中的名句“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望洞庭湖赠张丞相的诗眼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设问2:“海内存知己,天涯
14、若比邻”一联为什么能够成为送别诗中的不朽名句?预设:“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反送别诗伤感悲戚的格调,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表明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此句蕴含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远隔千里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设问3:“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中的“蒸”和“撼”换成“滋”和“摇”好不好?为什么?预设:不好。“蒸”是蒸腾的意思,形象地描绘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湖面浩渺的画面;“撼”是摇撼的意思,描绘出了洞庭湖波涛汹涌似要撼动岳阳城的雄伟壮阔的景象,且“撼”还能传达出诗人面对湖水时心胸似乎也被震荡,从而想要建功立业的主观感受。如果换成“滋”和“摇”则显得境界小、力度弱
15、,没有这样的气势和表达效果。四 归纳小结(引导学生填写表格-学生做好笔记)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情感主旨:表达了与知己的惜别之情,抒发了对朋友远行的留恋、慰勉,体现了诗人高远的志趣、旷达的胸怀。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品味精彩:“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体现出高远的志趣和旷达的胸怀,表明诚挚的友谊可以克服空间的阻隔。此句蕴含哲理,给人以莫大的安慰和鼓舞,因此成为远隔千里的朋友间表达深情厚谊的名句。送杜少府之任蜀州艺术特色:此诗开合顿挫,气脉流通,意境旷达,堪称送别诗中的不世经典,全诗仅四十个字,却纵横捭阖,变化无穷,仿佛在一张小小的画幅上,包容着无数的丘壑,有看不尽的风光,至今广泛流
16、传。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字词传神:诗人着一“望”字,即把目光从镇控三秦的京城,移向风烟迷蒙的巴山蜀水,充满深情厚谊。2.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情感主旨:委婉地表达了自己渴望得到引荐、为国效力的思想感情。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品味精彩:“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触景兴怀,巧借双关,委婉地表达了诗人想做官却无人引荐,不能在太平盛世出仕为官,为民谋利而深感惭愧的情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艺术特色:这首诗的艺术特点是把写景同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触景生情,情在景中。诗的前四句,把洞庭湖的景致写得汹涌澎湃,气势磅礴,衬托出诗人积极进取的精神状态,暗写诗人正当年富力强,愿为国家效力,做一番事业的情感。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字词传
17、神:“蒸”即蒸腾,从视觉上写出云梦泽被水气笼罩的情景。“撼”即撼动,写出了汹涌的波涛冲击着岳阳楼,诗人感到脚下的城楼都在晃动的情景。表现了洞庭湖的磅礴气势。三、课堂训练(1)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体现真挚的友情可以冲破空间阻隔、消除孤独苦闷的句子是: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在初三毕业晚会上,有好友为即将到来的离别而泪眼婆娑,你用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两句勉励他收起眼泪,趁青春年少,奋发有为。2.本诗颈联“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两句是全篇的中心所在,语言形象而凝练,饱含深情而富有哲理。请从写法、内涵和情感等方面,谈谈你对这两句的理解。 预设: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18、”运用夸张的手法,高度地概括了“友情深厚,江山难阻”的情景,表现了友谊不受空间的限制,抒发了作者乐观豁达的情感。3.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形象描绘出洞庭湖壮阔气势的句子是: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4.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让我们感受到意在求仕却不直接表达的婉转含蓄。5.古代评论此诗“气势在蒸撼二字”,试从炼字角度任选一字分析其妙处。【示例一】选“蒸”。蒸是“蒸腾,升腾”的意思,描绘出云梦泽水汽蒸腾、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展示出洞庭湖丰厚的蓄积。【示例二】选“撼”。撼是“动摇,摇动”的意思,写出了洞庭湖水汹涌澎湃的磅礴气势,衬托出洞庭湖的浩瀚无边,气势宏大。采用问题引领的方式,一步步引导学生品味诗歌中的名句和富有表现力的字词,感受古人炼字的智慧,从而更加深入地理解诗歌情感和艺术手法。作业布置1. 必做作业:背诵诗歌。2.选做作业:完成优化设计P51-阅读理解蒹葭。P114-阅读理解蒹葭。板书设计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