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提纲-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8068832 上传时间:2023-04-21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07.8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提纲-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提纲-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提纲-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 提纲-统编版(2019)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一单元 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时空定位】1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考点定位】1、知道人类由食物采集者向食物生产者演进的过程及意义。 2、知道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及其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梳理必备】一、农业出现之前的生产与生活1、生产:工具为木、骨、旧石器等; 获取食物方式:采集、渔猎;2、生活:人类自身:身体素质低、寿命短、人口少; 迁徙、群居;3、社会关系:女性地位高,无私产,平等。二、农业的产生(农业革命)1、时间:约1万年前(原始社会时期)2、原因:根本:工具改进,生产力水平提高; 其他:气候变化;人口压力;经验积累等3、特点:农耕起源具有多元性(西亚、东亚、中美洲)4、影响:整体:农业的出现

2、是人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第一次革命,人类开始从食物采集者转变为食物生产者;具体:(1)人类本身:食物增加,人口增长,改造自然能力增强;(2)生产与生活:推动定居和聚落形成; 推动社会分工,手工业、商业产生; 推动原始音乐、文学、宗教等产生与发展; 推动天文历法、数学等科技发展;(3)社会关系:男子地位提高,女子退居从属地位; 私有制、阶级、国家出现,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三、不同地区的食物生产与社会生活地域食物生产状况土地制度与农业经营、社会生活两河、尼罗河流域大、小麦、山羊、绵羊、牛王室、神庙、官员等占有土地;古代中国黄河、长江流域南稻北粟麦土地制度:井田制下土地国有到土地私有;集体劳作到个体农耕

3、精耕细作逐渐形成古希腊地区谷物、蔬菜轮作、葡萄、橄榄公民拥有土地,普遍使用奴隶生产古罗马地区谷物生产为主,橄榄和葡萄前期:土地国有,小农经济;后期:土地集中于贵族或富人,小农逐渐破产【图解历史】国家的产生:2新航路开辟后的食物物种交流【考点定位】1、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种类及历程。 2、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影响。【梳理必备】一、 新航路开辟前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 区域交流而非全球交流; 交流物种相对较少; 双向交流二、 新航路开辟后食物物种交流的特点1、特点:欧洲具有主导性伴随欧洲的殖民掠夺进行内容具有丰富性包括粮食作物、蔬菜、水果、家畜家禽等范围具有全球性美洲的物种陆续传到欧洲、亚

4、洲和非洲等地,其他地区的物种传入美洲结果具有两重性不仅改变了人类的食物结构,也给美洲带来了灾难时间具有长期性新航路开辟后,伴随着殖民扩张开始了物种大交流。时至今日,两半球之间的动植物交换并未停止,依然在进行2、 原因: 新航路的开辟; 早期殖民扩张; 世界市场逐步形成; 作物自身的优势,如玉米产量高,环境适应能力强3、影响:积极:1、对人类自身:提高抗饥荒能力,人口增长; 2、生产和生活: 提高粮食产量,丰富食物种类,改变饮食结构与习惯; 推动各地经济发展(农业、畜牧业、商品经济); 促进对外贸易和世界市场的扩大,增强世界联系; 3、社会关系:冲击等级关系,人们在生活上趋于平等; 4、文明:推

5、动不同文明间的交流与发展;消极:破坏了生态环境; 带来了人口压力。4、近代以来的物种交流对中国的影响:美洲的高产作物传入中国,促进了粮食产量的提高,同时经济作物广泛种植,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满足了人口增长对粮食的需求,一定程度改变了粮食结构和人们的饮食习惯。农产品商品化程度提高,为清朝人口增长创造了物质条件。【图解历史】3现代食物的生产、储备与食品安全【考点定位】1、食物储备技术发展的历程。 2、消除饥饿和食品安全在人类历史上的重大意义。【梳理必备】一、 食物生产的现代化(现代农业产生与发展) 1、产生条件:工业革命及资本主义大机器生产的推动; 科技进步的推动; 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 市场经济

6、发展推动;2、表现:农业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如拖拉机、播种机、联合收割机、采摘机器人等) 粮食品种改进和优质高效化肥的广泛应用;(如杂交育种技术) 集约化的农场、养殖场、牧场成为主要生产经营方式; 以高科技为基础的设施农业突破性进展;(如温室种植)3、 意义:提高了生产效率,保障了食品供应 提高了生活水平4、 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的主要区别:项目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农具、动力手工和畜力工具;人力、畜力和自然力等机械化工具为主;石油和电力等生产技术直接经验现代科技生产目的自给自足商品化使用肥料天然有机肥料化学肥料,大量使用农药作物品种农家原有品种人工培育品种生产单元个体小农为主,生产单元也是消费

7、单元,粗放经营为主家庭农场为主,集约经营为主,依赖大量外部投入,需要一个强大的科技和工业体系支撑物质循环内循环,农产品加工很初步外循环,农产品加工非常深入,产业链延长,农工贸一体化二、食物储备技术1、表现:科技发展,粮仓容量扩大,粮食储备自动化和智能化; 现代冷冻技术发展:如家用冰箱、冰柜普及,冷冻食品工业发展,冷链物流产业发展;意义: 丰富人们的日常食品种类,提高物质生活水平; 提高食品质量安全; 降低食品流通损耗;三、消除饥饿与粮食安全1、原因:人口的激增; 城市化、工业化加速,耕地面积的减少; 对农业投资不足; 经济危机、气候变化影响; 粮食成为某些国家施加政治、经济压力的手段;2、应对

8、:国际层面:加强国际合作;推动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 国家层面: 加强立法; 保护耕地资源; 改进技术及加大投入,提高粮食产量; 厉行节约。3、粮食和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要性(1)粮食质量安全是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粮食质量安全是食品安全的源头和基础。(2)粮食质量安全关系到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强调的是人民群众维持身体健康的权利。(3)粮食质量安全关系到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在经济发展中,粮食质量安全问题所承担的经济发展责任将更加巨大。(4)食品安全是一项关系国计民生的“民心工程”,关系到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5)食品安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只有做到食品安全,才能提高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

9、感。4、中国解决粮食问题的成功经验(1)始终坚持以农业为基础,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把发展粮食生产作为农村经济工作的重点,千方百计地争取粮食总量稳定增长。(2)改革农村生产关系,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扩大粮食的市场调节范围,合理调整粮食价格,调动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3)不断改善农业生产基础条件,加快农业科技进步,提高农业装备水平,增加农业投入,保护生态环境。(4)在绝不放松粮食生产的前提下,综合开发利用国土资源,积极发展多种经营,增加农民收入。四、食品安全1、出现原因:农业现代化的负作用,如化肥、农药、抗生素、添加剂等过度使用; 企业诚信缺失、道德水平滑坡; 政府监督管理制度不完善; 2、如何应对:加强立法; 提高食品安全监管水平和能力; 完善食品安全应急处理体系;加强宣传和社会舆论监督;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