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2022年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x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67160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9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福州2022年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福州2022年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福州2022年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州2022年高考仿真卷生物试卷含解析.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2学年高考生物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 .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 .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 位置上。3 .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某同学将表现出顶端优势的某植物顶芽的尖端和侧芽的尖端分别放置在空白琼脂块上,得到含有相应生长索浓度的 琼脂块A、B,如图1所示;图2中的甲,乙、丙为同种长势相同的燕麦胚芽鞘(生长素对该植物

2、和燕麦影响相同),甲 为完整的燕麦胚芽鞘,乙、丙为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将A、B琼脂块分别放置在去掉尖端的燕麦胚芽鞘乙、丙上。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1 丙Anu乙断AMUW-A.图1中,生长素在芽内的运输方式和琼脂块中的运输方式相同B.为探究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图2应增加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空白琼脂块的对照C.图2中,胚芽鞘生长一段时间后丙的高度可能小于乙的高度D.图2中,若给予单侧光照射能发生弯向光生长的只有甲2.关于同位素标记法的叙述,错误的是()A.给小白鼠提供一段时间后,在其尿液中能检测到I。B.给植物浇灌Hz*。,一段时间后在周围空气中的02、CO2、水蒸气中都能检测到1*0C.核

3、DNA分子的两条链都用”N标记的一个精原细胞,放入含MN的培养液中完成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细胞 都含有15ND.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两种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分别培养病毒,检测子代病毒的放射性可区分是DNA 病毒还是RNA病毒3 .下列有关DNA研究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根据DNA衍射图谱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呈双链B.通过DNA酶处理叶绿体,发现细胞质DNA的存在C.运用同位素示踪技术和差速离心法证明DNA半保留复制D.用32P和35s同时标记噬菌体并侵染细菌,证明DNA是遗传物质4 .下图为某家族甲、乙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设甲病相关的基因为B、b,乙病相关的基因为D、d

4、,两对等位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其中山无甲病的致病基因。以下说法正确的是()IIO-r-ic1234 o正常男女 患甲病男女in飞血愚命患乙病男女A.乙病的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甲病为常染色体上隐性遗传病B. Hi和H3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2/3C.若His同时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那么产生异常生殖细胞的是其母亲D.若Hi和H2再生育一个儿子,其两病兼患的几率为1/165.下列有关人体中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运动时肾上腺素水平升高,使心率加快,说明激素是一类高能化合物B.饥饿时胰高血糖素水平升高,促进糖原分解,说明激素有催化的作用C.进食后胰岛素水平升高,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说明教素有

5、调节作用D.青春期性激素水平升高,促进机体发育,说明激素是细胞的结构组分6. 生长素对植物生长的调节作用具有两重性。如图所示,P点表示对植物生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生长素浓度。该图 可表示生长*浓度相对值A.去掉顶芽后侧芽生长素浓度的变化B.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C.水平放置后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D.水平放置后茎远地侧生长素浓度的变化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 (9分)某实验基地水库中放养了一批罗非鱼.之后有人在该水库中放生了一种大型肉食性鱼,一段时间后,罗非鱼种群数量达到了相对稳定状态。K。是没释放大型肉食性鱼前的理想环境容纳量。请回答下列问题:(D水库中的所有罗非鱼形成一个

6、,其特征包括数量特征 等,调查罗非鱼的数量可以采用(2)据图判断,罗非鱼在ac段大致呈型增长,大型肉食性鱼最可能是 时间点放入水库的,判断依据是 o(3)在捕食等压力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更接近。8. (10分)大豆油脂中的化合物种类繁多,但主要成分是甘油三酯,常温下一般为液态,不溶于水,易溶于有机溶剂, 沸点较高。大豆种子中的油脂多与蛋白质结合在一起,要提取纯度较高的大豆油脂,往往需要将油脂成分与蛋白质分 离.芽泡杆菌是常见的蛋白酶产生菌,广泛存在于土壤中,较易与其他细菌分离.研究人员利用芽胞杆菌分离大豆油 脂与蛋白质、以及提取大豆油的流程如下图。回答下列问题:(1)从土壤中分离芽抱杆菌

7、,需要先将土壤样品稀释后再接种到固体培养基上,稀释的目的是,便于在平板上形 成单个菌落。将接种后的平板培养一段时间后,可以根据一等菌落特征挑选出芽胞杆菌进行扩大培养。(2)将芽抱杆菌接种到含酪蛋白的固体培养基(酪蛋白使培养基呈不透明的乳白色)上,培养一段时间后,在某些菌 落周围会形成透明圈,原因是一。根据 就可筛选出比较高效的目的菌株。(3)将筛选到的目的菌株扩大培养后,接种到含有大豆原料的液体培养基中进行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一,培养 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一等条件(至少答出两点)。(4)芽胞杆菌在液体培养基中培养一段时间后,将培养液进行离心分离,在分离得到的培养液中加入乙醛完成过程, 这种提

8、取大豆油脂的方法叫做法。获得纯净大豆油还需要完成过程,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 9. (10分)器官移植技术能成功地替换身体中失去功能的器官,从而拯救和改善人的生命和生存质量,器官移植是现 代医疗技术的重大进步。回答下列问题:(1)解决免疫排斥反应是人类器官移植的关键问题,临床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主要(填“细胞”或“体液”) 免疫引起,导致移植器官细胞裂解死亡的直接原因是.(2)目前器官移植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是,为此,人们开始尝试异种移植。科学家试图利用基因工程方法抑制或去除基因,利用克隆技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器官。(3)对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将病人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培养

9、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 细胞 中,构建重组胚胎,从囊胚期的胚胎中分离 细胞得到核移植胚胎十细胞,通过诱导发育成器官,病人移植 此器官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根本原因是 O10. (10分)近年来研究表明,通过重新编码人体胰岛中的胰岛A细胞或胰岛丫细胞,可以产生胰岛素。研究团队将 两种关键转录基因(Pdxl和MafA)植入糖尿病小鼠的胰岛A细胞和丫细胞,然后将这些成功编码的细胞移植入糖尿 病小鼠体内,结果发现小鼠胰岛素分泌量和血糖水平均在一段时间内处于正常化。回答下列相关问题:木桩人舍关他A凶细胞的舞尿病的小瓜近睛变化 植入台关城基因细胞的然尿病的小鼠血慈变化(1)胰岛分化为A细胞、B细胞、丫细胞

10、等多种细胞,它们的遗传物质 (填“相同”、“不同”或“不完全相 同胰岛素能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激素调节的特点有 (答出两点即可)。(2)据图曲线分析,实验研究中还应设置一组对照组。应选择 的小鼠进行实验,测定实验中血糖的数值。(3)血糖升高后会促进两种关键基因(Pdxl和MafA)的表达,促进胰岛素的合成,当血糖明显降低时,这两种基 因的表达减弱或关闭。这种调节机制的意义是。(4)结合图实验结果,初步确定植入关键基因细胞的糖尿病小鼠,其病症在一定程度上能得到缓解,但并不能治愈。 作出此判断的依据是 o11. (15分)中东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可引起人体严重的呼吸系统症状,甚至造成死亡。科研人员为

11、研制针对该病毒 的特异性治疗药物进行了系列研究。(1)该病毒主要通过其表面囊膜的S蛋白与宿主细胞膜受体D结合来感染宿主细胞。如图1所示,S1与受体D结合 后导致S1和S2分离,S2的顶端插入到宿主细胞膜上,通过S2蛋白的 改变从而将两个膜拉近,发生膜融合过程。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 等为原料合成大分子物质组装成新的病毒,扩散并侵染健康细胞。图1(2) R是该病毒的Si上与受体D结合的部分。科研人员用从康复者体内筛选出的三种抗体甲、乙、丙进行实验,研究它们与R的特异性结合能力。另用抗体丁作为对照抗体。实验流程如图2所示,结果如图3。在实验过程中将作为抗原固定,分别将加入反应体系,然

12、后加入酶标记的抗体(能与待检抗体结合,携带的酶可使底物反应显色),其后加入底物显色,检测相应的吸光值(颜色越深吸光值越高)。底色加物显.0.5.0.53.Z z L吸光值白 甲乙丙丁空1.00.50.01310抗体浓度(ug/niL)该实验中抗体丁可以作为对照抗体的理由是.实验结果表明(3)研究发现该病毒在感染宿主细胞后,有一种更快速的传播方式。当被感染细胞表面的病毒囊膜蛋白与健康细胞表 面的受体D结合后,膜发生融合实现病毒的转移。为了探究三种抗体能否抑制病毒在被感染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传 播,科研人员展开研究。请在下表中的空白处填写相应实验处理,完成实验方案。(注:鼠受体D与人受体D存在序

13、列和结构上的差异)组别实验处理实验结果实验组抗体甲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无细胞融合抗体乙部分细胞融合抗体丙部分细胞融合对照组1不加抗体表达鼠受体D的细胞无细胞融合对照组2抗体丁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部分细胞融合对照组3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表达人受体D的细胞部分细胞融合实验结果说明,三种抗体中,甲可以阻断病毒通过细胞融合的途径进行传播,乙和丙效果不明显。(4)科研人员进一步利用多种方法深入研究了三种抗体与R结合的区域,实验结果表明,甲与乙结合R上不同的区域,甲与丙结合R的区域部分重叠。综合以上系列研究结果,研究人员推测将 两种抗体联合使用会具有更强的抗病毒能力。如果希望用联合抗体治疗中东呼吸综

14、合征患者,还需要进行哪些方面的研究? (写出一个方面即可)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共36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A【解析】禾本科植物的向光生长,即为单侧光引起尖端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导致背光侧的生长素浓度高于向光侧,因此植物弯 向光源生长。生长素是植物产生的、对植物有调节作用的激素之一。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 高浓度起抑制作用,这称为生长素的两重性,而且生长素的作用往往与发生作用的器官有密切关系。【详解】A,生长素在芽内的运输方式为极性运输(主动运输),在琼脂块中的运输方式为扩散,A错误;B、生长素的作用与浓度有关,低浓度起促进作用,高浓度

15、起抑制作用,这称为生长素的两重性。为探究生长素作用的两重性,为排除无关变量琼脂块的干扰,图2应增加去尖端的胚芽鞘上放置空白琼脂块的对照,B正确;C、顶芽产生生长素,运往侧芽,在侧芽积累,因此B的浓度大于A,抑制侧芽生长,图2中,胚芽鞘生长一段时间 后丙的高度可能小于乙的高度(高浓度抑制),C正确;D、图2中,若给予单侧光照射能发生弯向光生长的只有甲,因为胚芽鞘尖端是感光部位,而琼脂块不能感受单侧光 的刺激,因此乙、丙均直立生长,D正确。故选A。2、D【解析】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用35s标记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

16、是遗传物质;(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3) ”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卡尔文用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C3T有机物;(5)鲁宾和卡门用1-0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详解】A、小白鼠吸入时02后,”02参与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产生H2I8O,故在其尿液中能检测到o, A正确;B、给植物浇灌1七,H218O参与光反应形成H218O参与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C18O2,因此一段时间后在周 围空气中的02、CO2、水蒸气中都能检测到18。,B正确;C,两条链都用,5N标记的DN

17、A,放入含,4N的培养液中复制一次得到的都是一条链”N, 一条链N的DNA,故完 成一次减数分裂形成的四个精细胞都含有l5N, C正确:D、DNA和RNA都含有32p,不含35s,分别用含有35s和32P的两种培养基培养细菌,再用上述细菌分别培养病毒, 得到的子代病毒的放射性一样,故不能区分是DNA病毒还是RNA病毒,D错误。故选D。3、B【解析】1、沃森和克里克用建构物理模型的方法研究DNA的结构。2、叶绿体的基质中细纤维状物质可以被DNA酶水解,因为酶具有专一性,DNA酶只能催化DNA水解,因此这种细 纤维结构是DNA。3、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具有广泛的应用:(1)用35s标记噬菌

18、体的蛋白质外壳,用32P标记噬菌体的DNA,分别侵染细菌,最终证明DNA是遗传物质;(2)用3H标记氨基酸,探明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3) N标记DNA分子,证明了 DNA分子的复制方式是半保留复制;(4)卡尔文用“C标记CO2,研究出碳原子在光合作用中的转移途径,即CO2tC3T有机物;(5)鲁宾和卡门用1-0标记水,证明光合作用所释放的氧气全部来自于水。【详解】A、沃森和克里克根据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推算出DNA分子呈螺旋结构,A错误;B、叶绿体中有细纤维存在,用DNA酶处理后细纤维消失,说明叶绿体中含有DNA, B正确;C、证明DNA的半保留复制,利用了密度梯度离心法和同位素

19、示踪技术,C错误;D、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中,用叼、35s分别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D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DNA研究实验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了解相关实验方法,重点掌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在生物学中的 应用,难度不大。4、C【解析】由于生殖细胞或受精卵里的遗传物质发生了改变,从而使发育成的个体患疾病,这类疾病都称为遗传性疾病,简称遗 传病。根据目前人们对遗传物质的认识,可以将遗传病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病三类。单基因遗 传病是由染色体上单个基因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多基因遗传病是指涉及许多个基因和许多环境因素的疾病,染色体 异常遗传病是指由于染色体的数目形态或

20、结构异常引起的疾病。【详解】A、因II-4无甲病致病基因,可知甲病为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由H-1和II-2无乙病,但他们的女儿HL2有乙病可知 该病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A错误;B、H-1和n-3的基因型均为DdXBX,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1, B错误;C、若IIL5同时患葛莱弗德氏综合征,则其基因型为XbXbY,而其父亲没有甲病,基因型为XBY,即不含X1*基因,所 以两个X15基因均来自卵细胞,C正确;DUI-1的基因型均为DdXBX, II -2的基因型均为DdXbY,再生育一个儿子,其两病兼患(aaXbY)的概率为1/4x1/2=178, D错误。故选c.5、C【解析】激素种类多、高效微量

21、,既不组成细胞结构,又不提供能量,也不起催化作用,而是随着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使靶细 胞原有的生理活动发生变化;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详解】A、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不为细胞代谢提供能量,不是高能化合物,A错误;B、具有催化作用的是酶,激素没有催化作用,B错误;C、进食后,血糖浓度升高,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增加,促进细胞摄取葡萄糖,说明教素有调节作用,C正确:D、激素是调节生命活动的信息分子,不能作为细胞的结构组分,D错误。故选C。6、A【解析】分析题图和题干可知,虚线表示对植物牛长既不促进也不抑制的浓度,曲线上方是抑制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浓度,虚线 下方是促进植物生长的生长素浓

22、度。【详解】A、没去掉顶芽之前,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侧芽发育,在虚线之上,去掉顶芽后,生长素浓度逐渐降低,抑 制作用解除,进而促进生长,曲线在虚线之下,A正确;B,在单侧光照下,胚芽鞘尖端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会随时间延长而降低,但是开始时生长素是促进植物生长,因此 曲线应全部在虚线之下,B错误;C、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根近地侧生长素浓度会随时间延长而升高,不是下降,C错误;D、由于重力的作用,水平放置的茎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会随时间延长而下降,但在促进植物生长的范围内,曲线 应全部在虚线之下,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生长素的两重性,分析题图明确曲线的含义是解题的突破口,对生

23、长素作用两重性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7、种群 空间特征 标志重捕法 “J” c c时间点之后罗非鱼种群的环境阻力增大,增长速率变慢使种群数量的最高点没有达到KoK2【解析】据图分析,ab种群数量呈型增长:此时食物、空间充足,无天敌,生物无限增长;c-d种群数量增加缓慢;e以后 种群数量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详解】(1)所有罗非鱼形成一个种群;种群的特征包括数量特征和空间特征;鱼类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所以采用标志 重捕法调查种群密度。(2)罗非鱼在ac段大致呈“J”型增长,c时间点之后罗非鱼种群的环境阻力增大,增长速率变慢,使种群数量的最 高点没有达到Ko,所以推测在c

24、点放入了大型肉食性鱼.(3)罗非鱼种群数量在K2附近波动,所以推测罗非鱼种群的环境容纳量更接近K2。【点睛】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数量变化的相关知识,难点是(2)题需要考生分析曲线的斜率,从而得出增长速率降低的结论。8、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 颜色、形状、大小和隆起程度等 芽胞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将酪蛋白分 解 透明圈的大小 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 pH、温度、培养液浓度 萃取 除 去萃取剂(乙醛)【解析】稀释平板计数是根据微生物在固体培养基上所形成的单个菌落,即是由一个单细胞繁殖而成这一培养特征设计的计数 方法,即一个菌落代表一个单细胞。计数时,首先将待测样品制成均

25、匀的系列稀释液,尽量使样品中的微生物细胞分 散开,使成单个细胞存在(否则一个菌落就不只是代表一个细胞),再取一定稀释度、一定量的稀释液接种到平板中, 使其均匀分布于平板中的培养基内。经培养后,由单个细胞生长繁殖形成菌落,统计菌落数目,即可计算出样品中的 含菌数。此法所计算的菌数是培养基上长出来的菌落数,故又称活菌计数。【详解】(1)稀释的目的是将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便于在平板上形成单个菌落。通常是细菌在固体培养基上 (内)生长发育,形成以母细胞为中心的一团肉眼可见的、有一定形态、构造等特征的子细胞的集团,称之为菌落。可以根据颜色、形状、大小和隆起程度等等菌落特征挑选出芽胞杆菌进行

26、扩大培养。(2)芽抱杆菌产生的蛋白酶将酪蛋白分解,因此在芽抱杆菌周围会形成透明圈。根据透明圈的大小就可筛选出比较高 效的目的菌株,透明圈大的产生的蛋白酶多,分解作用显著。(3)液体培养基常振荡培养,振荡的目的是增加培养液中的溶氧量、使菌种与培养液充分接触。为了使目的菌株更好 地生长,培养过程中还需要严格控制pH、温度、培养液浓度等条件。(4)在分离得到的培养液中加入乙酸(低沸点的有机溶剂),使芳香油充分溶解,称为萃取法,然后蒸去低沸点的溶 剂,剩下的就是大豆油脂。获得纯净大豆油还需要完成过程,该过程的主要目的是除去萃取剂(乙醛).【点睛】熟悉微生物的培养、分离以及油脂的分离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27、。9,效应T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器官短缺抗原决定(答出与抗原有关即可得分)去核 卵母 内细胞团 核基因(或细胞核/核内遗传物质/染色体)来自病人自身【解析】1、细胞免疫过程为:(D感应阶段: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抗原,并暴露出其抗原决定簇,然后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2)反应阶段:T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同时T细胞能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 增强免疫功能:(3)效应阶段:效应T细胞发挥效应。2、人体器官移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有免疫排斥和供体器官不足等,器官移植发生的免疫反应属于细胞免疫,可以通过使 用免疫抑制剂抑制T细胞的增殖来提高器官移植的成活率。【详解】(1)临

28、床最常见的急性排斥反应主要由细胞免疫起作用,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是靶细胞裂解死亡的直接 原因。(2)目前器官移植面临的世界性难题是器官短缺。为此,人们开始尝试异种移植。用基因工程方法对动物器官进行改 造时,需要向器官供体基因组中导入某种调节因子,以抑制抗原决定基因的表达,或设法除去该基因,再结合克隆技 术,培育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转基因克隆猪器官。(3)对于需要进行器官移植的病人,将病人正常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培养至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的去核卵母细胞中, 构建重组胚胎。从囊胚期的胚胎中分离内细胞团细胞得到核移植的胚胎干细胞,通过诱导发育成器官。病人移植此器 官后核基因(或细胞核/核内遗传物

29、质/染色体)来自病人自身,由于不存在抗原,所以不会发生免疫排斥反应。【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骤,掌握各操作步骤中需要注意的细节; 识记胚胎干细胞的特点及相关应用;识记核移植技术及应用,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0、相同特异性受体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未植入关键基因细胞的正常小鼠有利于维持血糖含量的稳定(或对维持机体稳态具有重要意义)5个月内血糖恢复成正常水平,6个月后血糖逐渐升高到糖尿病小鼠的状态【解析】血糖平衡的调节:(1)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岛素的作用:促进各组织、细胞对血糖的吸收;促进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肝脏、

30、肌肉组织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化为非糖物质;抑制肝糖原的分解;抑制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2)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促进肝糖原分解;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详解】(1)细胞分化之后形成的多种细胞,其遗传物质相同。胰岛素能作用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激素调节具有以下 特点:微量和高效、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靶细胞:(2)根据图像分析,实验研究中有两组对象:未植入关键基因细胞的糖尿病小鼠,植入关键基因细胞的糖尿病小鼠, 此外还应设置未植入关键基因细胞的正常小鼠为对照组;(3)血糖升高后会促进两种关键基因(Pdxl和MafA)的表达,促进胰岛素的合成,进一步降低血糖含量,维持

31、机 体血糖平衡,当血糖明显降低时,这两种基因的表达减弱或关闭,从而抑制胰岛素的合成,以稳定血糖含量;(4)根据图像分析,植入关键基因细胞的糖尿病小鼠相比于未植入关键基因细胞的糖尿病小鼠,在前5个月血糖水平 较为正常,6个月后血糖逐渐升高到糖尿病小鼠的状态,证明植入关键基因细胞的糖尿病小鼠病症并没有被治愈,只 是在前期病情有所缓解。【点睛】本题考察了血糖平衡的调节、引起血糖浓度变化的相关因素、胰岛素的作用以及实验设计的相关原则和实验结果的分 析,学生应结合题干,通过图形分析血糖浓度与胰岛素变化。11、空间结构核昔酸、氨基酸R不同浓度的甲、乙、丙和丁 抗体丁不与R结合不同浓度下甲、乙和丙均与R特异

32、性结合,甲和乙的结合能力强于丙表达人D受体的细胞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表达人D受体的细胞不加抗体甲与乙制备甲与乙联合抗体的方法;比较单一抗体与甲乙联合抗体的抗MERS-CoV效果;对感染MERS-CoV的动物使用甲乙联合抗体治疗,检测治疗效果;评估甲乙联合抗体对动物体主 要组织器官和正常细胞是否具有副作用【解析】病毒不具备细胞结构,仅含有核酸(DNA或RNA)和蛋白质外壳。病毒侵入机体后,外壳破裂,核酸释放出来,利 用宿主的原材料合成自身的蛋白质外壳和核酸,然后组装成新一代病毒并释放。【详解】(1)由图1看出,S2与Si分离,其顶端插入到宿主细胞膜上后,S2的形态结构发生改变(即空间结构改变

33、),从而将 两个膜拉近,便于膜的融合。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利用宿主细胞内的核昔酸、氨基酸等为原料合成核酸、蛋白质等 大分子,进一步组装成新的病毒。(2)由题干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甲、乙、丙三种抗体与R的特异性结合能力,故将R作为抗原固定,再分别 加入不同浓度的甲、乙、丙和丁抗体(丁抗体不与R结合,作为对照),然后再加入酶标记的抗体,以便进行检测。 分析图3结果可知,与丁抗体和空白组相比,不同浓度下甲、乙、丙抗体均与R特异性结合,且甲、乙抗体与R的结 合能力强于丙抗体。(3)结合题干和图表分析,该实验的目的是探究三种抗体能否抑制病毒在被感染细胞和健康细胞之间的传播,自变量 为抗体种类和受体D

34、种类,因变量为细胞融合情况。故作为无关变量应与其他组一致,即表达病毒囊膜蛋白的细胞; 实验组与对照组2和3相比,自变量为抗体种类不同,实验组3为空白对照,故为不加抗体;、为无关变量应 与实验组3一致,即表达人D受体的细胞。(4)由题干信息可知,甲与乙结合R上不同的区域,甲与丙结合R的区域部分重叠,故选用甲、乙两种抗体联合使 用,抗病毒能力更强。若要使用联合抗体,需进一步研究制备甲与乙联合抗体的方法;比较单一抗体与甲乙联合抗体 的抗MERS-CoV效果:对感染MERS-CoV的动物使用甲乙联合抗体治疗,检测治疗效果;评估甲乙联合抗体对动物体主要组织器官和正常细胞是否具有副作用等方面。【点睛】本题的关键是准确获取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的病毒相关知识及实验思路解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