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高考专题提分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教师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高考专题提分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教师版).docx(5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高考专题提分复习专题一文言文阅读命题方向解读:文言断句文化常识概括分析文言文翻译理解简答卷【真题探秘】:(选自2022届新高考I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秦将伐魏,魏王闻之,夜见孟尝君,告之曰:“秦且攻魏,子为黑人谋,奈何? ”孟尝君曰:“有诸侯之救, 则国可存也。”王曰:“寡人愿子之行也! ”重为之约车目蓼。孟尝君之赵,谓赵王曰:“文愿借兵以救魏! ”赵 王曰:“寡人不能。”孟尝君曰:“夫敢借兵者,以忠王冠。王曰:“可得闻乎? ”孟尝君曰:“夫赵之兵非能 强于魏之兵,魏之兵非能弱于赵也。然而赵之地不岁危而民不岁死,而魏之地岁危而民岁死者,何也?以其西为愁 旗
2、也,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赵王许诺,.起 兵十万、车三百乘,又北见燕王曰:“今秦且攻魏,愿大王之救之! 燕王曰:“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 而以助魏,且奈何? 田文曰:夫行数千里而救人者,此国之利也,今魏王出国门而望见军,虽欲行数千里而助 人,可得乎? ”燕王尚未许也。田文曰:“臣效便计于王,王不用臣之忠计,文请行矣,恐天下之将有大变也。” 王曰:“大变可得闻乎? ”曰:“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秦已去魏,魏王悉韩、魏 之兵,又西借秦兵,以因赵之众,以四国攻燕,王且何利?利行数千里而助人乎?利出燕南门而望见军
3、乎?则道里 近而输又易矣,王何利? 燕王曰:“子行矣,寡人听子。”乃为之起兵八万、车二百乘,以从田文,魏王大说曰:“君得燕、赵之兵甚众且亟矣。”秦王大恐,割地请讲于魏。因归燕、赵之兵,而封田文。(节选自战国策魏策三)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C )A.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B.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C.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D.今赵不救魏/魏献盟/于秦是赵与强秦为界也
4、/地亦且岁危/民亦且岁死矣/此文之所/以忠于大王也/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C )A.寡人意为寡德之人,在文中是魏王自称,春秋战国时期君主常如此谦称自己。B.百乘即一百辆兵车,“乘”指四马一车。“百乘”“千乘”常用作兵力的代称。C.为赵蔽 “蔽”指屏障,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王之蔽”的“蔽”相同。D.国门,文中是实指,指魏国国都的城门;现在则用来指一个国家的边境。3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A.魏王受到强秦武力威胁之际,连夜向孟尝君问计,孟尝君表示有了诸侯的帮助,国家就可以存续下来,并表示 希望替魏王出使诸侯,搬取救兵。B.孟尝君见赵
5、王不愿出兵,劝说赵王,指出魏国每年地危民死,而赵国土地与民众一直安全,如果不救魏,赵国 将面临危险,赵王这才同意出兵。C.孟尝君请燕王出兵救魏,燕王犹豫不决,孟尝君指出魏国倘若联合他国合力攻打燕国,将会对燕国十分不利。 燕王听从了建议,出兵救助魏国。D.孟尝君计谋得以实现,魏王非常高兴,夸奖他短时间内搬来很多援军。秦王非常恐慌,割地给魏国,魏王于是 让燕、赵援军返国,封赏孟尝君。4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岁不熟二年矣,今又行数千里而以助魏,且奈何?我国已经连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2)燕不救魏,魏王折节割地,以国之半与秦,秦必去矣。燕
6、国不去援救魏国,魏王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定会撤兵。5 .孟尝君前往赵国、燕国借兵救魏,所采用的游说策略有什么不同?请简要概括。(1)对赵国,孟尝君表以忠心,以存魏的好处打动对方。(2)对燕国,孟尝君则是晓以利害,以亡魏的弊端引 起燕王的重视。【参考译文】秦国将要讨伐魏国。魏王听说,夜里去见孟尝君,告诉他说:“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您替寡人谋划一下,怎么办? ” 孟尝君说:“有诸侯援救的国家就可以保存下来。”魏王说:“寡人希望您能出行游说。”郑重地为孟尝君准备了百辆 马车。孟尝君来到赵国,对赵王说:“我希望从赵国借些军队去救魏国。”赵王说:“寡人不能借。”孟尝君说:“我 冒昧地借
7、兵的原因,是为了以此效忠大王啊。”赵王说:“可以说给我听听吗?”孟尝君说:“赵国的军队并非比魏国 的军队战斗力强,魏国的军队也并非比赵国的军队战斗力弱。然而赵国的土地没有一年一年地受到威胁,百姓也没有年 年遭到死亡的厄运;魏国的土地一年一年受到威胁,百姓年年遭到死亡的厄运,为什么?因为魏国在西面做了赵国的屏 障。现在赵国不援救魏国,魏国同秦国欹血结盟,这样就如同赵国与强大的秦国相邻了,赵国土地也将年年受到威肋、 百姓也将一年一年地死去。这就是我忠于大王的表现。”赵王答应了,为魏国发兵十万,战车三百辆。孟尝君又北上拜 见了燕王,说:“现在秦国将要进攻魏国了,希望大王救魏国。”燕王说:“我国已经连
8、续两年收成不好,现在又要跋 涉几千里去援助魏国,这将怎么办呢? ”孟尝君说:“跋涉几千里去拯救别人,这将给国家带来好处。现在魏王出城门 吩望燕军,其他诸侯即使想跋涉几千里来帮助,可以做到吗? 燕王还是没有答应。孟尝君说:“臣下献上好的计策给 大王,大王却不采用臣下忠诚的计策,我请求离开了,恐怕天下将有大的变化了。”燕王说:“您说的大的变化,可以 让我听听吗?”孟尝君说:“秦国攻打魏国,然而燕国却不去援救魏国,魏国屈节割地,把国土的一半送给秦国,秦国一 定会撤兵。秦兵撤离魏国后,魏王倾韩国、魏国的全部军队,又西借秦国的军队,再依靠赵国的军队,用四个国家的力 量攻打燕国,大王将会得到什么好处呢?好
9、处会自己跋涉几千里去帮助人吗?好处会出燕国的南门而盼望援军吗?那么 对于四国军队来说道路与乡里很近,补给给养又很容易。大王还能得到什么好处呢? ”燕王说:“您走吧,寡人听您的 了。”于是为孟尝君发兵八万,战车二百辆,跟从孟尝君。魏王大喜,说:“您借燕国、赵国的军队多而且快。”秦王很 害怕,割让土地同魏国讲和。魏国于是归还了燕国、赵国的军队并且封赏了孟尝君。Step,固本强基锻造语言能力一、提分秘籍基础知识明确争知识点1:词类活用(一)名词的活用01.名词作状语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例:夫以秦王之威,而相如廷叱之。(廉颇蔺相如列传)(廷:在朝廷上)】【例:草行露宿。(草:在草丛里 露:在露
10、天里)】表示动作、行为的依据、手段、工具。【例: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箕畚:用箕畚)】【例:有好事者船载以入。(黔驴技穷)(船:用船)】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例: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鸿门宴)(翼:像翅膀一样)】 表示行为的身份或对待的方式。【例: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兄:像对待兄长一样)】【例:刘备周瑜水陆并进。(水陆:从水路、从陆路)】表示时间的词。【例如:日、月、岁”在动词前做状语,含有“每天、每月、每年”的意思;用在形容词前, 含有“一天天”的意思】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含“东、西、南、北”的)【例: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西:向西 东:向东
11、)】【例:月明星稀,乌鹊南飞。(南:向南)】0规律:在文言文中,动词前面有名词,如果此名词不是句子的主语,那一定活用作状语。02.名词用作动词能愿动词”能、可、足、欲”等后面的名词用作动词。受副词“遂、弗、不、皆、已”等修饰的名词用作动词。“所”之后的名词(形容词或者其他词)活用为动词。【“所+动词”构成的“所”字结构,是个名词性结构。如:“所说”“所思”“所闻所见等。名词用在代词”之、尔、我、汝、其”等前面用作动词。两个名词连用,而名词间并非并列关系,且无谓语,组成动宾关系或主谓关系,则前名词或后一名词用作动词。 名词后紧接代词、处所名词或介宾短语,名词活用作动词。从前后相同结构的比较中确定
12、名词活用为动词。名词单独成句,名词活用为动词。03.名词的使动用法和意动用法名词用作使动词,是指这个名词带了宾语,并且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变成了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 名词用作意动词,是把它后面的宾语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看作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事物。示例规律总结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烛之武退秦师) 封:使 成为边境。成为11主语名词宾语徐孺下陈蕃之榻。(滕王阁序) 下:使放下。越国以鄙远。(烛之武退秦师) 鄙:把作为疆界。判断方法:首先判定这个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然后再 看它是否具有认为宾语怎么样的意思。翻译方法:a.主语认为宾语是名词;b.主语把宾语当 成名词O侣鱼虾而友麋鹿。(赤壁赋
13、)彳口:以 为彳口;友:以为友。(二)形容词的活用形容词用作名词当形容词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它已不再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或特征,而是表示具有某种性质或特征的 人或事物时,即活用为名词。类型示例形容词用在“其之后充当中心 语时,活用为名词。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烛之武退秦师)乏困:缺少的东西。形容词作主语、宾语时,活用为名词。群贤毕至。(兰亭集序)贤:贤能的人。b.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游褒禅山记) 幽暗昏惑:幽深昏暗、叫人迷乱的地方。形容词用在数词后面作中心语,活用 为名词。四美具,二难并。(滕王阁序)美:美好的事物; 难:难得的贤主和嘉宾。02.形容词用作动词。指形容词带宾语后,具
14、有了动词的性质,它和宾语的关系是动宾关系。类型示例能愿动词+形容词火足以明也。(游褒禅山记)明:照明。形容词+名(代)(项伯)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善:与交好。形容词表示某种动态不知东方之既白。(赤壁赋)白:显出白色。3.形容词的使动和意动用法。形容词带上宾语后,使宾语所表示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这就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就是把形容词放在宾语前面,表示主观上认为(觉得)宾语所表示的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质或状态。示例规律总结春风又绿江南岸绿:使变绿。形容词使宾语具有某种性质或状态大王必欲急臣。(廉颇蔺相如列传)急:使急。既来之,则安之。(论语季氏
15、将伐颛臾) 安:使安。厂具有主语+后容词+宾语 1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邹忌讽齐王纳谏)美:以为美。且庸人尚羞之,况于将相乎。(廉颇蔺相如列传) 羞:以为羞(觉得羞耻)。1认为(工语+5容词+宾*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师说) 耻:以为耻(把当作耻辱)。主语认为宾语具有 某种性质或状态(三)动词的活用动词用作名词。当这个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与事物的意义时,即活用作名词。示例规律总结追亡逐北。(过秦论)亡:逃亡的人。动词的主要作用是充当谓语,但有时也 出现在主语或宾语的位置上(有时前边 有“其”或“之”),表示与这个动词的 动作行为有关的人或事,这时它就活用 为名词了。弹其地之
16、出,竭其庐之入。(捕蛇者说)出:出产的东西: 入:收入的东西。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 至:到达的人。02.动词的使动和为动用法。动词的使动或为动用法一般只限于不及物动词。不及物动词本来不带宾语,用于使动或为动时,后面就可以带 宾语。示例规律总结宁许以负秦曲。(廉颇蔺相如列传)负:使担负。发出项伯杀人,臣活之。(鸿门宴)活:使活。1主语动词宾语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六国论)却:使退却。1使(让、令)等死,死国可乎。(陈涉世家)死:为而死。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后人哀之而不鉴之。(阿房喜赋)哀:为哀叹。人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特别提醒:使动用法和意动用
17、法的区分有些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较难区分,必须紧扣上下文,研究句子本身所表达的意思,方能确定其是何种用法。如:,I工师得大木,则王喜;匠人斫而小之,则王怒。小孔子登泰山而小天下。中的“小”是“使之小”,使它小了;中的“小”是“以之为小”,认为鲁地小了。通过此例不难看出,使动用法侧重客观行动,而意动用法侧重于主观感受,是个人的看法,事实未见得如此,如“小天下”,其实只是孔子的一种主观感受,天下并未变小。0使动用法与意动用法的区别使动用法意动用法能够使宾语在客观上产生某种行为或行动。主观认为宾语具有谓语所表示的性质与状态“使宾语怎样”。“认为宾语怎样”或“以为宾语怎样”。见于事实的,有实际的行为动作
18、。存于意念的,是想法或看法。“使(让)怎样”.“认为”以为” 把看成(当作)”觉得怎么样”。两者形式的共同点:后面都带宾语03.为动用法【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阿房宫赋)(哀:为哀叹。)】0规律:有些动词所表示的动作,是主语表示的人为了宾语所表示的人或物而发出的,可译为“为(四)数词作动词示例规律总结六王毕,四海一。(阿房宫赋)一:统一。且贰于楚也。(烛之武退秦师)贰:有二心。把表示某种数量的数量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用,并表示与该 数量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数量词活用为动词。特别提醒:0如何确定词的活用准确理解这类词的含义,首先要切实把握各类活用现象的一般特点,培养良好的
19、语感,从而在阅读过程中敏锐 地发现活用的词;其次用语法分析的方法确定特定的词在句中所扮演的“角色”一句子中的特定成分;最后确定 其具体的含义。在常态”下,名词多作主语、宾语,形容词多作状语、定语、谓语,动词多作谓语。如果一个词语出现在“非 常态”的位置上,就要考虑它是否被活用了。主语和宾 语位置主语和宾语一般都由名词、代词充当,当动词、形容词处在主语、宾语的位置上时,就活用了。 如“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游褒禅山记)中,“至本来为动词,这里出现在主语的位 置上,就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到达的人”。又如“携幼入室,有酒盈樽”(归去来兮辞并序) 中,“幼”本为形容词,这里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就
20、活用作名词,意思是小孩子”。谓语位置谓语通常情况下由动词来充当,当名词、形容词处在谓语的位置上时,就活用为动词了。如“左 右欲刃相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刃”为名词,出现在谓语位置上,活用为动词,意思是 “杀”。又如“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经氓)中,“黄”是形容词,这里活用为动词,意 思是“变黄”。再如“素善留侯张良”(鸿门宴)中,“善”是形容词,这里带了宾语“留侯张 良”,故“善”活用为动词,作谓语,意思是“友善,交好”,又“友善,交好”是一个“相互, 相与”的词,故在具体语境中应翻译为“与友善与交好” O状语位置动词前的名词如果不是动作的发出者(主语),那就是动作的修饰语(状语)。名
21、词处在动词前又不 作主语,那么只能是名词活用为状语。如“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中,名词兄并不作主语,在这里是动词“事”的修饰语,即活用为状语,意思是“像对待兄长(的礼节)一样”。知识点2:常见文言虚词、实词的用法 (一)代词代指对象要明确人称代词 邸一人称:吾、予、余、我。【例:“吾(我)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鸿门宴)Q第二人称:女、汝、而、尔、若、乃。【例:吾意久怀忿,汝(你)岂得自由!”(孔雀东南飞 并序)】 函三人称:之、其、彼、厥、渠。【例:“彼(他)与彼(他)年相若也,道相似也。”(师说) 刨称复数:“属” “辈” “侪” “族” “徒”等词放在人称代词后表多数,可译
22、为“们”或在人称代词后加“一 类”“这些,,等词。【例:若属(你们这些人)皆且为所虏!”(鸿门宴)】02.指示代词近指代词:是、此、斯、兹、之、然。可译为“这”“这个” “这里”“这样”。远指代词:彼、夫、其。可译为“那”“那个”。旁指代词:他。可译为“别的”“其他的”。虚指代词:或、某。可译为“有的人”。无定指代词:莫、无。可译为“没有谁没有哪一个”。03.疑问代词代人:谁、孰。【例:”吾与徐公孰(哪一个)美? (邹忌讽齐王纳谏)】代事物:何、胡、奚、曷,【例:“其间旦暮闻何(什么)物? (琵琶行 并序)1代处所:安、恶、焉。【例:“沛公安(哪里)在? (鸿门宴)】01.程度副词 西微度:少
23、、 )时采度:愈、 及高度:最、 等。略弥心(二)副词修饰限制要适度 可译为“稍微” “略微” “丝毫”等。更。可译为“更加”“尤其”等。殊、太、至、良、大、绝、特、颇。可译为“很”“极”“太”“非常” “分外”“特别”逑总括:俱、毕、 辱仅限:但、唯、 壁共同:共、同、 03.时间副词02.范围副词皆、咸、举、悉、尽、率。可译为“全” “都”等。仅、独、徒、特、第、直。可译为“只”“仅”“单独”“只是”等。相。可译为“起”“一同”等。便示“已经曾经:既、己、 辱示“以前”“当初”“过去”: 锹示“常常” “经常”“向来”: 空示“正在” “正当” “恰逢”: 徽示“一会儿” “片刻”:俄儿、
24、 磅示“突然” “急忙” “立刻”: 辞示“将要” “接近”:将、且、 磅示“终于” “最后”:终、卒、幽 日、K。向、初、曩、始、昔。常、素、雅、恒。方、正、适、会。旋、寻、须臾、未几、无何、既而、斯须。急、遽、猝、立、即。行将。04.语气副词表肯定:必、诚、 表否定:不、弗、 表禁止:勿、莫、固、果。可译为“一定”“实在” “果真”等。、非、靡、亡、否。可译为“不” “没有”等。.可译为“不要” “别”等。表推测、估量:殆、盖、庶、其、得无、无乃、庶几。可译为“大概” “也许” “可能”等。表反诘:岂、其、庸、独、宁。可译为“难道” “哪里”等。Q5.频率副词逑示“常常” “往往”“一再”
25、 “再三”“多次”:屡、数、辄、每、频、累。磅示“再” “也” “还” “第二次”等:复、更、再、又、亟。06.谦敬副词(无实意)逑恭敬:请、敬、谨、幸、惠、敢。颔谦卑:窃、忝、猥、伏惟。7.指代性副词相:指代第一、二、三人称,表示动作偏指一方。见:用在动词前,有人称代词的作用,相当于前置的“我”。【例:生孩六月,慈父见(指代我)背。】(三)介词引出方式要得当引出动作的工具、方法、凭借:以、因。2.引出动作的对象:于、与、因、为、乎。3.引出动作的原因:于、以、为。04.引出动作的时间、处所:于、乎、自、从、缘。05.引出主动者,表示被动:于、乎。(四)连词表示关系要清楚01.表示并列关系:与
26、、及、且、而、且且、载载.。2.表示递进关系:而、且、尚况、以。3.表示选择关系:如、抑、其、或、非则。4.表示承接关系:而、以、乃、贝!|、遂、即、于是、然后。5.表示转折关系:而、然、则、但、乃、顾、虽。Q6.表示因果关系:以、为、因、故、是故、是以。07.表示假设关系:若、苟、今、使、虽、则、向使、假令。08.表示修饰关系:而、以。可译为“地”或不译。(五)助词一一辅助功能要到位01.结构助词之:常作为定语、补语、宾语前置、定语后置的标志,或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所:常与后面的动词构成名词性“所”字结构,表示人、事物、处所等,作句子的主语、宾语、定语。2.语气助词陈述语气词:也、
27、矣、焉、耳。疑问语气词:乎、与、欤、耶、邪。感叹语气词:哉、夫。句首语气词:唯、夫、盖。3.音节助词音节助词指没有实义而以协调音节为主的助词。常见的有:之、者、其、言、有、止。特别提醒:0文言虚词而词性用法释义连词表示并列关系一般不译,有时译为“又”表示递进关系并且,而且表示承接关系就,接着,或不译表示转折关系但是,却表示假设关系假如,如果表示修饰关系地,着,或不译表示因果关系因而表示目的关系来代词表示第二人称通“尔”,你,你的(二)何词性用法释义代词单独作谓语,问原因为什么,什么原因作宾语,代处所,事物什么,哪里作定语什么,哪副词表示提问(动词前)为什么表示程度(形容词前)多么,怎么,怎么这
28、么(三)乎词性用法释义助 词表示疑问语气吗,呢表示反问语气呢表示推测语气吧表示感叹语气啊表示句中停顿不译形容词、副词词尾的,地,或不译介词相当于“于”在,或不译(四)乃词性用法释义副 词表不承接就,于是表示结果才表示出乎意料竟,竟然,却表示判断是,就是表示递进甚至代词表示第二人称你,你的指示代词这,这样(五)其词性用法释义代 词表示第三人称他(她),他(们)的;它,它(们)的活用为第一人称我的,我(自己)表示第二人称你,你的远指代词那,那些指示代词(后面多为数词)其中的副 词表示推测语气大概,或许,恐怕表示反问语气岂,难道表示商量语气还是表示祈使语气一定,应当,千万连词表示假设关系假如,如果表
29、示选择关系是还是助词用在句中,无义不译(六)且词性用法释义连 词表示并列又,并且,一边一边表示递进况且,而且表示假设如果,即使是副词表示让步尚且,都,还表示将要将,将要表示暂时暂且,姑且表示将近将近,将要(七)若词性用法释义连词表示假设如果,假如代词表示第二人称你,你们,你的动词表示比拟,比较像,如,好像(八)所词性用法释义助词所+动词,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的事,的情况所+介词+动词,表示处所的地方, 的办法(原因)为+所,表示被动被所+以,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 方法或依据用来的,的凭借所+以,表示原因的原因代词表示处所处所,地方(九)为词性用法释义介词表示对象替,给表示原因,目的因为,为了
30、,因此表示被动(常和“所”搭配)被助词表示疑问语气呢动词表动作行为认为,做,是,治理等什)焉词性用法释义代词表示第三人称他(她),它表示疑问语气什么,何,怎么兼词相当于“于+之”对它,对他(她)相当于“于+是”在这里,对这件事相当于“于+何”在哪里,从哪里助词表示各种语气了,呢,啊,或不译形容词词尾的样子,地(十一)以词性用法释义介词表示工具、手段拿,用,凭表示对象把表示时间、处所在,于,从表不原因因,因为,由于表示方式按,或不译连词表示并列、递进而,而且,并且表示承接而,来,或不译表示目的、结果用来,以便表示原因因为表示假设如果,假如表示修饰而,或不译动词表动作行为认为,做,用(十二)因词性
31、用法释义介词表示依据依靠,凭借表示条件趁着,趁机表示方法通过,经由连词表示原因因为,由于表示结果因此副词表示承接于是,就动词表示动作行为沿袭,接着(十三)于词性用法释义介词表示时间,处所在,到,从表示对象对,向,对于表示对象与,跟,同表示被动(常与“见”连用)被表示比较比表示原因由于(十四)者词性用法释义助词形容词、动词+者,组成名词性短语的人(事物、情况)表示判断不译表示停顿不译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数词+者个,样,件(十五)之词性用法释义代词代人、物、事他,他们,它,它们表示近指这,这种助词表示修饰,限制的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不译作定语后置的标志不译作宾语前置的标志不译补足音节不译
32、动词用在表示处所的词语前往,去,到去会文言实词1 .被(1)曲罢曾教善才服,妆成每被秋娘妒:表示被动(琵琶行)(2)将军身被坚执锐:通“披”,穿在身上或披在身上(陈涉世家)(3)被发行吟泽畔:通“披”,披散(屈原列传)(4)闻妻一言,如被冰雪:覆血(促织)(5)秦王复击轲,被八创:遭受(荆轲刺秦王)2 .盖(1)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大橙(游褒禅山记)(2)今已亭亭如盖矣:生盖(项脊轩志)(3)盖余所至,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大约(游褒禅山记)(4)盖失强援,不能独完:表示原因,原来是(六国论)(5)盖追先帝之殊遇,欲报之于陛下也:发语词,兼表原因(出师表)3 .故(1)故不积
33、蹉步,无以至千里:因此,所以(劝学)(2)暮去朝来颜色故:衰老(琵琶行)(3)豫章故郡,洪都新府:以前;原来的(滕王阁序)(4)君安与项伯有故:老朋友,引申为交情(鸿门宴)(5)故遣将守关者:故意,特意(鸿门宴)(6)故臣复取璧:所以,因此(廉颇蔺相如列传)(7)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咀例(六国论)4 .固(1)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赤壁赋)(2)固请,召有司案图:坚持,坚决(廉颇蔺相如列传)(3)独夫之心,日益骄固:顽固,固执(阿房宫赋)(4)至于颠覆,理固宜然:本来,原来(六国论)(5)秦孝公据崂函之固:牢固,险要(过秦论)(6)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当然,固然(鸿门宴)(7)君臣固守
34、以窥周室:牢牢地(过秦论)5 .顾(1)赢得仓皇北顾:回头看,引申为逃跑(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2)三顾臣于草庐之中:探问,拜访(出师表)(3)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不知计所出耳:只是,表轻微转折(荆轲刺秦王)(4)大行不顾细谨:鎏虚(鸿门宴)(5)顾吾念之,强秦之所以不敢加兵于赵者:只是,表示轻微转折(廉颇蔺相如列传)(6)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四处看(项脊轩志)6 .或(1)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有的人(六国论)(2)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有(某)人(游褒禅山记)(3)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B(项脊轩志)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也许,或许(蜀道难)(5)或取诸怀抱,悟言
35、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直的(兰亭集序)7 .及(1)微夫人之力不及此:达到(烛之武退秦师)(2)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笠到(兰亭集序)(3)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到工(过秦论)(4)太子及宾客知其事者,皆白衣冠以送之:和(荆轲刺秦王)(5)方急时,不及召下兵:不及;来不及(荆轲刺秦王)(6)其贤不及孔子:比得上(师说)回朕车以宜路兮,及行迷之未远:趁着(离骚)(8)便可白公姥,及时相遣归:及时;不耽搁(孔雀东南飞)8 .既(1)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aa(六国论)(2)将军既帝室之胄:既然(隆中对)(3)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按诛五人:丕么(五人墓碑记)(4)壬戌之秋,七月既
36、望:农历每月十六日(赤壁赋)(5)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连词,表并列(离骚)9 .假以是人多以书假余:借(送东阳马生序)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凭借,借助(劝学)(3)乃悟前狼假寐,盖以诱敌:假装(狼)(4)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如果,假如(报任安书)10 .见(1)不如登高之博见也:叠见(劝学)(2)项伯即入见沛公:挂见(鸿门宴)(3)秦王坐章台见相如:召见,接见(廉颇蔺相如列传)(4)其进愈难,而其见愈奇:看见的东西(游褒禅山记)(5)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叩见,朝见(:烛之武退秦师)(6)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看得出(师说)(7)有不见者,三十六年:见面,相见
37、(阿房宫赋)(8)秦城恐不可得,徒见欺:被(廉颇蔺相如列传)所赖君子见机,达人知命:观察(滕王阁序)11 .绝(1)而绝秦、赵之欢:断绝(廉颇蔺相如列传)(2)则请立太子为王,以绝秦望:道除(廉颇蔺相如列传)(3)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隔绝,阻绝(桃花源记)(4)非能水也,而绝江河:横遮(劝学)(5)虽杀臣,不能绝也:穿尽(公输)(6)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极点(口技)12 .类(6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独类(兰亭集序)(2)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像(项脊轩志)(3)义不杀少而杀众,不可谓知类:类推(公输)13 .莫(1)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没直(赤壁赋)(2)一夫当关,
38、万夫莫开:丕能(蜀道难)(3)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丕要(赤壁赋)(4)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没有谁(游褒禅山记)14 .乃(D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烛之武退秦师)(2)今君乃亡赵走燕:却(廉颇蔺相如列传)(3)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竟然(师说)(4)相如视秦王无意偿赵城,乃前日:于是,就(廉颇蔺相如列传)(5)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是,表判断(陈涉世家)(6)家祭无忘告乃翁:你的(示儿)15 .请(1)寡人窃闻赵王好音,请奏瑟:请求,请求别人做某事(廉颇蔺相如列传)(2)既而以吴民之乱请于朝:埴丞(五人墓碑记)(3)请辞决矣:请允许我(荆轲刺秦王)16 .如坐须臾,沛公起
39、如厕,因招樊哙出:到去,往(鸿门宴)(2)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往,至一赤壁赋)(3)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比得上.不如:比不上(劝学)(4)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如里(寡人之于国也)(5)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像(师说)(6)杀人如不能举:如恐、唯恐(鸿门宴)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当,表时间(鸿门宴)(8)使者大喜,如惠语以让单于:投照(苏武传)17 .若(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像,好像(逍遥游)(2)曰:“公之视廉将军孰与秦王?“曰:“不若也。”:如,及,比得上(廉颇蔺相如列传)(3)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你(鸿门宴)彼与彼年
40、相若也,道相似也:差不多(师说)(5)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如果,假如(烛之武退秦师)(6)雍州之地,靖函之固,自若也:这,这样,如此(过秦论)(7)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这柱(孔雀东南飞)(8)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的(项脊轩志)18 .善(1)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好事,好的行为,善行、美德(劝学)(2)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交好,与友善(鸿门宴)(3)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善于,擅长(劝学)(4)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好,完美(六国论)(5)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好好地,友善地(鸿门宴)善万物之得时,感吾生之行体
41、:喜好,羡慕(归去来兮辞)19 .少(1)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一会儿(赤壁赋)(2)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数量少,不多(醉翁亭记)(3)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年少,年轻(师说)(4)断头置城上,颜色不少变:通“稍”,稍微,略微(五人墓碑记)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遮尘(寡人之于国也)(6)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复合词,多少,这里表示很多(念奴娇赤壁怀古)20 .使(1)大王遣一介之使至赵:(廉颇蔺相如列传)(2)求人可使报秦者:出使(廉颇蔺相如列传)(3)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命令,派遣(烛之武退秦师)(4)不如因而厚遇之,使归赵:叫,让(廉颇蔺相如列传)(5)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致使(阿房宫赋)(6)嗟乎!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偃便(阿房宫赋)21 .是(1)萍水相逢,尽是他乡之客:判断动词(滕王阁序)(2)自余为修人,居是州,恒惴栗:这工:(始得西山宴游记)(3)张良是时从沛公:这(时),当(时)(鸿门宴)(4)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这(种情况)(六国论)(5)是故圣益圣,愚益愚:此,这样(师说)(6)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正确,对(念奴娇赤壁怀古)(7)不省所怙,惟兄嫂是依:宾语前置标志(惟是)(祭十二郎文)22 .适(D斥麴笑之曰:“彼且奚适也? ”:往,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