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舟求剑教案七篇.pdf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88063708 上传时间:2023-04-20 格式:PDF 页数:68 大小:2.3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刻舟求剑教案七篇.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8页
刻舟求剑教案七篇.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刻舟求剑教案七篇.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刻舟求剑教案七篇.pdf(6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刻舟求剑教案七篇刻舟求剑教案七篇刻舟求剑教案刻舟求剑教案 篇篇 1 1教材分析:教材分析:本课选编了两则古代寓言,这两则寓言都是以短小有趣的故事,讽刺了生活中的某些荒唐可笑的现象,揭示了一些深刻的道理。刻舟求剑讲的是一个坐船过江的人,不慎把宝剑掉入江中,他一点儿也不着急,只在船舷上刻了个记号,准备船靠岸以后,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郑人买履则借一个宁可相信自己脚的尺码而不相信自己的脚的人,讽刺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两则寓言故事生动有趣,言简意赅,都是用“蠢人蠢事”可笑的事,从反面给人启迪,耐人寻味。学情分析:学情分析:经过几年的语文学习和实践,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

2、方法,具备了一定的独立学习语文的能力,这两则寓言虽然是文言文,但是有译文可供借助,学生学起来就容易多了。因此,和现代文的教学一样,仍坚持以自读为主,重在感悟、积累的策略。教学中,尽量让学生自主、合作和探究学习,让他们自己质疑、释疑,教师适当点拨、扶助,必要时精当讲解,但是不讲语法。设计理念:设计理念:引导学生学习、总结学习寓言故事的一般方法:读故事明道理受教育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和译文对照(或验证)弄懂字义。2让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为以后的学习打一点基础,同时,引导学生从这两则寓言中领悟一些生活中的道理。3继续了解古今汉语词义和表达上的不同,弄懂每则寓言的寓意,并用自己的话表达

3、出来。4指导学生正确朗读文言文。5讲这两则寓言故事。重、难点与关键:能借助释文理解古文,初步领悟寓言所讲的道理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划分: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引入课文(课件)我们生活中常常会发生一些荒唐、可笑的事,比如自己手里拿着笤帚却去放笤帚的地方找笤帚;正在玩电脑时突然停电了,心想既然玩不成电脑就看电视吧等等。今天,我们来读两个故事,其中的人所做的事更荒唐。(板书:刻舟求剑)二、学习刻舟求剑1自由朗读寓言后指名朗读。2教师范读,让学生对比一下,看有什么不同。(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让学生明白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不同,因为学生不是初次接触文言文,所以在读法上需要纠正的地方不多。

4、如朗读这课中的“遽契其舟”时,其中的“遽”和“契”是两个词,朗读时要当作两个词语来读。)3师再次朗读,要求学生画出课文中停顿分隔符号“/”。4学生按照分隔符号再次朗读寓言。(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让学生通过正确的朗读整体感知这则故事的意思,文言文的理解必须在正确朗读的基础上进行。)5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生:有个楚国人过江把剑掉入江里了,他在船边做了个记号,等到船停了,他去捞剑,没有捞上。生:我认为他没有把做记号的地方讲清楚。(教师立即表扬他听地认真并鼓励他讲一讲。)生:有个楚国人过江的时候把剑掉入江里了,他就在掉剑的船边做了个记号,等船停了,他去捞剑,没有捞上。生:我再补充一点:他这样做是

5、捞不到剑的,因为船走了但是剑没有动。师:同学们讲的很好,看来下面的译文对我们学习这则寓言故事帮助很大。如果没有译文怎么办?我们先来看看句子中主要字的意思,理解了主要字的意思,理解句子、理解全文就容易了。6对照译文说说你如何理解下列字的意思:涉、自、坠、遽、契、止、求、行、若此、惑。(这个教学环节是为了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文言文的方法,只有理解了句子中主要字的意思,才能理解句子的意思,也就能通顺地理解整个故事的意思了。)7共同交流以上字在句子中的意思。8根据对句子中重点字的理解说说寓言中每句话的意思。9每一位同学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然后讲给同桌听。10讨论问题:求剑的人为什么求不到剑?(鼓

6、励学生积极发言,用文言文中的话说或者是用自己的话说都行。)11有语气的指导朗读练习。12朗读后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生:我认为这则寓言是告诉我们做事不能太死板。生:这则寓言中的那个人做事不动脑子,他就不想想剑是在哪里掉的?他却在另一个地方捞,肯定是捞不到的。说明我们平时做事要多动动脑筋。生:我认为这则寓言是告诉我们做事要看到事情的变化,然后根据事情的变化来选择做事的方法。师小结:这则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办事愚蠢、不知事物会变化的人。假如你的剑掉入江里你怎么办?生:我会立即跳下江里把它捞上来。生:我会在掉剑的地方插一根长杆子,然后再下去捞。生:如果你不会游泳怎么办?江水很深呢?生:如果是

7、一把宝剑,我就想办法去捞,如果是一般的剑,我又不会游泳,我就不捞了。三、拓展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板书设计:刻舟求剑从刻记号的地方楚人:跳找不到找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巩固说说通过刻舟求剑说明了以什么道理。二、导入新知1、过度:楚认刻州求不到剑,而这位郑人上市却买不到履,让我们来看看这到底是什么。2、板书课题:郑人买履。三、学习郑人买履1请学生先读这则寓言的译文。2学生根据译文试读文言文,看看读寓言时哪里应该停顿。(教师纠正个别停顿不对的地方。)3 再次朗读寓言故事,并说说这则寓言的主要内容是什么?4画出自己不懂的字,并对照译文试着理解。5相互交流。6试着说说每句话的

8、意思,并进行交流。7用自己的话讲讲这则寓言故事。8买履的郑人为什么买不到履?9有语气的指导朗读练习。10朗读后说说这则寓言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生:我觉得那个人太死板了,他不会用他的脚去试,用自己的脚去试买到的鞋不是更合适吗?这个故事说明我们做事要灵活一些。生:我认为这则寓言是想让我们明白做事情不一定只用一种方法。生:我补充:我们做事时要根据事情的变化选择方法。(这个寓言故事讽刺了那种墨守成规、迷信教条而不尊重客观事实的人。)四拓展思考:结合生活实际谈谈你有没有做过类似的事情?生:有一次妈妈让我去买一斤辣子,给了我两元钱。我来到菜摊一问一斤辣子要两元六角,我只好回去问妈妈再要六角钱。回到家妈妈听

9、后说:你不 会 先买 来回来,还要再跑一趟。五、对照文言文和现代文说说它们的异同板书设计:郑人买履忘持度反归取之 宁信度,无自信也市罢不得履教学反思:1教学中要突出以读代讲的特点。文言文的教学和现代文一样,仍然要坚以读为主,重在感悟,尤其是课本中提供了译文,对照译文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困难。但是,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略有不同,如果读句过程中停顿的地方有错误,会给理解句子的意思带来困难。因此,教学中我在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之前,首先带领学生解决朗读问题。2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结合译文理解重点字的意思,再尝试着理解句子的意思,直到将整个故事连成一段通顺的话。特别是在教学第二则寓言时

10、,我基本上是放手让学生自己学习的。3我认为教学寓言时,总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学生能用自己的话讲出寓言故事的内容,讲故事中揭示的道理,教师会以为他们已经理解的很好了,可是,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谈感受时,却常常说的那么牵强。这是因为他们不理解故事的寓意呢?还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呢?而难以恰当地表述相对应的实例呢这需要教师们进一步思考。自问自答:这两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那种人?这两个故事都讽刺了不讲究方法的人,讽刺他们愚蠢。不只事物会变化的人,从而给人启迪,耐人寻味。刻舟求剑教案刻舟求剑教案 篇篇 2 2学习内容学习内容刻舟求剑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掌握相关文学常识;2、疏通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

11、解释和句子翻译;3、了解寓言的寓意,熟读成诵。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1、深入理解文意,掌握字词解释和句子翻译;2、领会寓意。导学过程导学过程一、导学:1、导入。2、简介作者。3、检查预习情况。(1)文学常识。_选自(亦称),是 国末期秦国的宰相 组织编写的论文集。(2)疏通字词。sh()江者 zhu()于水j q()其舟 不亦 hu()乎(3)断句,划分朗读节奏。1是吾剑之所从坠。2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二、自学:解释词语,翻译句子。1、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l 涉:者:其:l 自:遽:契:l 其:是:之:译:2、舟止,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其:所契者:求:

12、之:译:3、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l 行:矣:而:l 若此:亦:惑:译:4、主题探讨。渡江的楚国人刻舟求剑,最终会有什么结果?想想看,这则寓言讽刺的是什么样的人?三、交流:四、展示:五、反馈:1一词多义。之:是吾剑之所从坠()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其:其剑自舟中坠于水()遽契其舟()从其所契者入水求之()2郑人和楚人错误的共同点在哪里?3.本寓言中,运用议论的表达方式揭示_寓意的句子是“,。”刻舟求剑教案刻舟求剑教案 篇篇 3 3师:这两位学读得很好。我再请同学们读一遍课文。读的时候要边读边想,课文里有哪些问题不懂,用笔画下来,等会儿提出来我们一块解决,(全班自由朗读,教师巡视

13、)师:好!我们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最会读书,能提出最有价值的问题。生:我不懂“刻舟求剑”是什么意思?生:什么是“船舷?”生:老师,宝剑掉进江中,那个人为什么不快捞,而在船舷上刻记号呢?师:这位小朋友真能干?还有疑问吗?生:这个人把宝剑捞上来了吗?为什么?师:你真了不起,能提出这样关键的问题。大家还有疑问吗?(生无语)师:大家提出这么多问题,好要靠小朋友自己解决。请你们带着这些问题再读课文,边读边思考,通过看图,联系上下文想想提出来的词语在文中是什么意思?自读课文后,组内讨论,找出答案。(自由朗读,讨论后举手)师:哪位小朋友当小老师,帮我们解答这些问题呀?我们先来说什么是“船舷“。生:船舷就是船的

14、边。生:船舷就是船两侧的边,(在挂图中指出船舷),这就是船舷。师:有同学提出:“为什么宝剑掉到江里,那个人不赶快捞,而是在船舷上刻记号呢?”(讨论回答)生:我想是那个人把捞宝剑的办法想好了。师:那他的办法是什么?生:(七嘴八舌)先在船舷上刻记号,等船靠了岸,再从刻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把宝剑捞上来。师:对了,这就是他不着急捞宝剑的原因。你明白了吗?生:明白了。老师,我想这个人说话的语气一定是非常慢,而且很自信。我想试读一下。(有感情地朗读三四自然段)师:他读得怎样?生:语气读不够强烈。师:同学们先把三四自然段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可以同桌分角色朗读。(学生自由朗读)师:我发现这两名小朋友读得不错,请你

15、给大家读一读。(分角色朗读)师:我们一起把这部分课文读一读,开始。师:他能把宝剑捞上来吗?我们先看录象。(课件演示船移动)大家先讨论一下,(组内讨论)谈谈你的看法吧。生:我想他不能把宝剑捞上来,因为(有些紧张,回答不出来)师:不要着急,先坐下想想,一会再说。生:因为船移动,船舷上的记号也跟着移动,所以他不能把宝剑捞上来,(同组人主动补充)生:我想他也不能把宝剑捞上来。因为这宝剑是在船过江的时候掉的,而这个人却在上岸后从刻记号的船舷上跳下去,人和船移动了,而宝剑没有移动,所以他不能把宝剑捞上来。生:(刚才紧张的同学)我想好了。因为船、船舷上的记号、人都移动了,只有掉在江里的宝剑没有移动,所以等上

16、岸后从刻记号处跳下去肯定捞不上来。师:你们说得太精彩了!有你们这样聪明而好学的学生,我感到骄傲和自豪!评析:评析:1、教师充分发挥了学生主体的作用,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教会学生,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亲身实践,合作探究,使学生自己会学。2、关注学生的情感,重视评价效应。教师注意用简洁、真挚的话语给学生以评价和鼓励,使学生体验到了创造的成功感,培养了学生自信新、乐于创造的心理品质。刻舟求剑教案刻舟求剑教案 篇篇 4 4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一、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应让学生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

17、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理解和体验。二、教学背景分析二、教学背景分析1、学习内容分析:刻舟求剑是第八册第六单元的第三篇讲读课文。它出自吕氏春秋.察今。吕氏春秋又名吕览,是战国末期秦国的相国吕不韦的门客编写的。课文讲了一个楚国人坐船过江时,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准备等船靠岸后,从刻着记号的地方跳下去捞宝剑,结果却没有唠叨。这个成语故事讽刺了那些不注意情况变化,不会灵活处理问题的人。也用来喻讽不知变化的愚蠢可笑行为。本课与讲读课文古诗三首、西门豹,阅读课文三过家门而不入构成一个单元,包括了古诗、古代人物故事、古文寓言、古代神话传

18、说,使学生从小就接触祖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产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2、学生情况分析:上学期已学过滥竽充数 狐假虎威两则文言体寓言故事,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学能力,能结合注解理解句子的意思,了解_的主要内容。但是古文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还是不那么好读的。读通、读顺、读出韵味,很不容易。三、教学目标三、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4 个生字。2.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全文。教学重点:运用多种方法准确理解词句,从而理解课文内容,并进行朗读训练。教学难点:理解古文的最后一段话,明白别人“惑乎”的原因。四、教学过程四、

19、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导入成语接龙游戏师:同学们搜集的成语真多,学习成语时,不仅要知道这个成语,还要了解它的故事,了解它的含义,今天我们一起学习 刻舟求剑,看看它给我们讲述了怎样一个故事?给我们什么启示?(设计意图:在最快时间内调动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即复习了旧知,又找到了与新知的结合点,引出今天的课题,同时也是积累词语的过程。)二、学习字词二、学习字词师:通读课文,结合课后生字表,用画出自己认为学习较困难的字,并说说你是怎样记的?估计:遽 涉 契 亦(设计意图:学生在自学生字、词语的过程中,不仅学习了基础知识,还明确了记忆字形的几种方法。)三、理解内容,明确寓意三、理解内容,明确寓意1、师:下面

20、谁愿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2、师:请你像他这样通顺、流利朗读,然后(1)边读边看注释或理解字、词、句,并在小组中交流。(2)交流时,先读原文,然后再说说它的含义。(3)提出不能理解的句子。(4)交流汇报A、估计:求剑若此,不亦惑乎!对策:师:这是什么句子?你能试着读一读吗?能在说说它的含义吗?B、估计:对策:师:瞧,他用了一个“很”字加重了反问的语气。想一想我们还能用什么词加重反问的语气?C、估计:真、太、十分、非常、难道对策:师:介绍:岂:表示反问,怎么、难道。D、小结:这么多的词都能加重反问的语气,你能将它改为陈述句吗?估计:像这样找剑,的确很糊涂呀!对策:为什么别人都这样议论呢?估计:船在

21、动,而剑一直没动对策:你能用书上的一句话表示他糊涂的原因吗?过渡:我们都是这样认为的,那事情是如何发生的?求剑的人在事件刚刚发生时又是怎样做的呢?(设计意图:抓住反问句的语气词,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体会反问语气,引发学生质疑,引入对古文内容的深入理解。)四、展开想象,深入理解1、师:轻声读课文,用画出相关的句子?2、交流:先说说事情是怎样发生的?估计:、楚人有涉江者,其剑自舟中坠于水,A、随生板贴图片B、假设你是这位过江的乘船人,当时你的心情怎样?估计:着急 师:能用其他的词来表示你的心情吗?(迫不及待、急忙、赶快、迅速、飞快、立即、马上、)C、师:请你选择一个词说说你会怎样做?估计:立即跳入水

22、中捞剑叫船夫马上停船,下水捞剑过渡:我们是这样的着急,可是渡江的人有时怎样做的呢?、遽契其舟,曰:“是吾剑之所从坠。”A、对策:他又是怎样想到呢?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表达他的想法吗?他想(),所以()。B、小结:正是因为有了这么多的想法,他遽契其舟,谁能表演一下他遽契其舟的动作。C、他不慌不忙地遽契其舟,会以怎样的语气说:“是吾剑之所从坠。”估计:胸有成竹、自信、有把握、坚定、肯定、镇定自若师:你能试着读出这种语气吗?D、渡江的人是这样的胸有成竹,假如你是划船的船夫会怎样说呢?过渡:渡江的人没有听任何劝告,船终于停了,涉江人是怎样做的呢?请你用文中的一句话说说!他马上从刻记号的地方跳入水里,发生了

23、什么事?请结合这几方面先说说。船靠岸后,那个人怎样跳下江去捞剑的?怎样捞?他没捞到剑神情怎样?会做些什么?说些什么?岸上看他捞剑的人会有什么神情、举动、议论?师:课下我们可以为这篇课文进行续写。3、师:于是众人纷纷议论,求剑若此,不亦惑乎!你对渡江的人这种作法有什么评论吗?估计:他太傻了,师小结:比喻不能用变化眼光看待问题,不会灵活处理问题。(设计意图:运用图画再现、生活展现、表演体会、语言描述等方法创设情境,让学生“理解品味想象说话朗读体会”,进行语言文字训练。)五、列举事例五、列举事例,总结课文总结课文.师:我们的生活中就有很多这样的事例,我们一起看一看。事例 1:李娜在一家民营企业做文秘

24、工作,打印部提出的要求是:节约用纸,一张纸要正反两面用,非正式文件,一般不得用空白纸。有一次,废纸用完了,李娜只好用空白纸打印,经理一看用的不是废纸,脸色陡变,说:“为什么不用废纸打呀,打印室不是有明文规定?”李娜解释说:“废纸用完了。”人力资源部经理似信非信:“每天打印那么多文件,我就不相信打印室没有一张废纸!”经理不相信,亲自到打印室检查,翻箱倒柜,还真找出几张废纸。在月末例行的会议上,经理扣了李娜当月的奖金。从此以后,每到实在没有废纸可用的时候,李娜就非常着急。后来,有人指点:没废纸的时候,就把空白纸先打印一份其他文件,然后翻过来再打印。这样就永远有了用不完的废纸。从此,李娜再也没有挨过

25、经理的批评。又到了月末例会,经理对打印部的工作非常满意,提出表扬,还发了 100 元的节约奖。呵呵,是不是有点令人感到奇怪呢?为了节约一张纸,我们不得不浪费了更多的纸张和油墨,这其中的原因到底在哪里呢?不在于别的地方,就在于那个经理太过于自负,只知道以自己的经验办事,不能灵活处理问题,这跟那个楚国人刻舟求剑的行为又有什么两样呢?事例 2:我好几个月没有上小王家去了,今天想去找他玩.我记得他家门口有一个破旧的小杂货铺,很好找.谁知走到那里,杂货铺不见了,盖起了一座新的大楼.你能因为有了这个变化,就不承认那里是小王的家吗?事例3:有个同学說,我妈妈没有文化,照样当先进生产者.他怀疑学文化是不是真有

26、必要.他不知道,妈妈有妈妈生活的时代,而我们却要一直工作到二十一世纪去.我们面临的任务是要实现四个现代化,需要的文化自然要多些.谁如果不能认识到这个变化,不及早做好准备,适应时代的要求,总归要被时代淘汰的.小结:生活中像这样的事例还很多,作为学生我们更要用一种长远、变化的眼光看待我们的学习,只有我们学习好了,能力强了,才能适应我们飞速发展的知识时代,信息时代。(设计意图:促使学生知识和认识能力的迁移,渗透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六、理解寓意,积累词语1、师:谁能再说说刻舟求剑的含义?2、师:请你结合成语的含义,选择填空守株待兔 见机行事 墨守成规 看风使舵与刻舟求剑相反的成语:()()与刻舟

27、求剑相近的成语:()()比喻试图不经过努力而得到成功的侥幸心理。现也比喻死守狭隘经验,不知变通。指思想保守,守着老规矩不肯改变。看具体情况灵活办事。看风向转发动舵柄。比喻看势头或看别人的眼色行事。(设计意图:加深对成语寓意的理解,又帮助学生积累更多的成语。)七、讲述故事七、讲述故事请同学们先看一则动画,然后展开想象,用白话把这则故事讲给同学听。(设计意图:采用动画的形式,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有效的引导学生想象,更好的理解文本。)八、学习效果评价计八、学习效果评价计1、说说刻舟求剑的含义?2、结合成语的含义,选择填空守株待兔 见机行事 墨守成规 看风使舵与刻舟求剑相反的成语:()()与刻舟求剑相

28、近的成语:()()3、展开想象,用白话把这则故事讲给同学听。九、与以往教学设计相比的特点1、根据本课拟定的“词句训练和朗读训练”的教学重点,采用小组合作的形式,让学生在交流、讨论中自学字、词、句,理解古文的内容。2、抓住重点句通过反复的朗读训练,让学生体会文中表达的感情。3、根据本课教材的特点和学生想象思维活跃的学习心理,采用了“想象描述法”,凭借课文的语言文字创设情境、想象情境,让学生披文入境,品词品读,并进行说话训练。4、针对本课教学难点,以直观教学法辅助教学,利用贴图动程演示,调动学生学习和思维的兴趣,化抽象为具体,化难为易,突破难点。【教学总结】课标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

29、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因此,我的总体设计的思路是为学生创设优良的阅读情境,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思维。课堂上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多次朗读中初步感知_内容,之后再合作译文,使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意识得以长久地保持,做到乐读趣学,学有所得。最后合作汇报,形成自己的认识。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遵循和执行趣味性、自主性、扎实性、探索性的统一,既激发学生对文言文的学习产生兴趣,能自主精读翻译文言文,又培养学生归纳总结规律,探索疑难问题的能力。反思如下:1、教学中突出以读代讲的特点。文言文和现代文一样,要坚持以读为主,重在感悟,

30、尤其是课文中提供了译文,对照译文学生学习起来并不困难。在教学中,我把朗读训练贯穿始终。初读达到正确流利,精读着眼品析体会,熟读力求感情到位。在重点词句处则细细品读,并教给朗读技巧,乃至最后达到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2、教给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教学中,我先让学生通过预习和听教师的范读解决准确朗读文言文的问题,再结合译文和工具书理解文中重点字的意思,进而尝试理解句子的意思,最后试着将整个故事连成一段通顺的话。3、我认为教学寓言时,总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当学生能自己的话讲出寓言故事的内容,讲故事中揭示的道理,教师会以为他们已经理解的很好了,可是,结合生活实际距离,谈感受时,却常常说的那么牵强。这是因为

31、他们不理解故事的寓言,还是因为他们的生活经历太少,而难以恰当地表达相对应的实例呢?这还一直困扰着我,请大家多提点宝贵意见。刻舟求剑教案刻舟求剑教案 篇篇 5 5小学语文教案刻舟求剑一小学语文教案刻舟求剑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语意思。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重点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难点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具教具贴图、生词卡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品词品读法、想象描述法、直观演示法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带入情

32、境,揭题初读。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师总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同学们不仅把学过的成语记得很牢,而且还记住了许多自己学会的成语。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刻舟求剑”。师边书写课题边强调:看清“求”的第三、四笔,“剑”的第七笔。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正音。4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的什么事?(这个放事发生在江上。贴图:先贴“大江”,江水滔滔,远处是河岸。再在江中贴一“小船”,船上立一佩剑之人。)5看图,再自读课文,弄懂“刻舟求剑”字面上的意思。(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6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四人小组互助解答,仍不理解的

33、向老师提问。可能提出的问题:“船舷”是指什么地方?“催”是什么意思?那个人为什么会捞不到剑呢?7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小组学习,同学们不仅弄懂了一些问题还提出了学不懂的问题,让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一起弄懂它们。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局1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本段。学习“宝剑”一词:结合“剑”字的“u”旁理解词意。用换词法理解“一不小心”(一不留神、一不注意)。看图想象这个人是怎么“一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移动“宝剑”,演示掉进江里的情景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指导朗读:读出意外、惋惜的语气。2学习第二自然段:宝剑掉进水里,让人多着急啊,那个人会怎样做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老师读的哪些地方跟课文不一样,

34、用笔划下来,然后说一说。(老师省读了“一点儿”和“船舷”的“舷”字)这两个词能省去吗?(不能。“一点儿”强调那个人很不着急的样子。“船舷”指船两侧的边(结合贴图理解),讲清了那个人拿小刀刻记号的具体位置,用词很准确。)指导朗读:语速稍慢,拖长音,强调出那人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第二句是个长句,划出停顿号,练习朗读。3学习第三自然段:别人看到了,是怎么说的?自读课文,然后用“别人认为:_”的句式说一说。(别人认为:宝剑掉进江中,就得马上停船打捞,不去捞剑,光顾着在船舷上刻记号,是没有用的。)别人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十分着急)。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分四人小组讨论、补充,并请代表汇报发言。(

35、“催”说明他心里很急,说话又快又大声。“赶快”强调要快,不然就来不及了,捞不着了。句末的“!”强调刻记号是没有用的,要马上捞。)指导朗读。用大声急促的语调,配合着急的表情读好句子。4.学习第四自然段:别人那么着急,那个人仍然一点儿也本着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学习“不慌不忙”。(结合“慌”和“忙”的左旁来理解词意)用“不慌不忙”的语气练读那个人说的话。看看他想的是什么办法?根据回答板书:(板书:从这儿掉 从这儿捞)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a“宝剑从这儿掉下去”一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江中)b(师操作:移动“小船”至“岸边”)“我从这儿跳下去捞”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

36、书:岸边)C这种方法能捞着宝剑吗?为什么?(在江中掉的宝剑却在岸边打捞,当然捞不着。)d他的想法错在哪儿?(虽然记号还在,但船在动,捞剑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师归纳出:情况变了,方法却不变,就办不好事情。)5那么怎么做才能捞着宝剑呢?谁能将黑板上的画面重新移动一下,然后说一说。(只有立即停船,马上从掉宝剑的地方跳入水中打捞,才能捞着宝剑。)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2.引导想象,续说故事。(船靠岸后,那个人会怎样做?结果如何?他的心情样?)3.进一步领悟寓意:是啊,他这样捞永远也捞不着宝剑。可他却不明白。(贴头像特写图:画面上掉剑之人一脸困惑、失望之意。)谁愿意帮助他,给

37、他说说道理?(模拟情境表演说话。)4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哪种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快速开火车口述小学语文教案刻舟求剑二小学语文教案刻舟求剑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语意思。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重点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难点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具教具贴图、生词卡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品词品读法、想象描述法、直观演示法教学步骤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师总结:

38、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同学们不仅把学过的成语记得很牢,而且还记住了许多自己学会的成语。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刻舟求剑”。师边书写课题边强调:看清“求”的第三、四笔,“剑”的第七笔。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正音。4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的什么事?(这个放事发生在江上。贴图:先贴“大江”,江水滔滔,远处是河岸。再在江中贴一“小船”,船上立一佩剑之人。)5看图,再自读课文,弄懂“刻舟求剑”字面上的意思。(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6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四人小组互助解答,仍不理解的向老师提问。可能提出的问题:“船舷”是指什么地方?“催”是什么

39、意思?那个人为什么会捞不到剑呢?7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小组学习,同学们不仅弄懂了一些问题还提出了学不懂的问题,让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一起弄懂它们。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局1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本段。学习“宝剑”一词:结合“剑”字的“u”旁理解词意。用换词法理解“一不小心”(一不留神、一不注意)。看图想象这个人是怎么“一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移动“宝剑”,演示掉进江里的情景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指导朗读:读出意外、惋惜的语气。2学习第二自然段:宝剑掉进水里,让人多着急啊,那个人会怎样做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老师读的哪些地方跟课文不一样,用笔划下来,然后说一说。(老师省读了“一点儿”和“船舷”的“舷

40、”字)这两个词能省去吗?(不能。“一点儿”强调那个人很不着急的样子。“船舷”指船两侧的边(结合贴图理解),讲清了那个人拿小刀刻记号的具体位置,用词很准确。)指导朗读:语速稍慢,拖长音,强调出那人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第二句是个长句,划出停顿号,练习朗读。3学习第三自然段:别人看到了,是怎么说的?自读课文,然后用“别人认为:_”的句式说一说。(别人认为:宝剑掉进江中,就得马上停船打捞,不去捞剑,光顾着在船舷上刻记号,是没有用的。)别人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十分着急)。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分四人小组讨论、补充,并请代表汇报发言。(“催”说明他心里很急,说话又快又大声。“赶快”强调要快,不然就

41、来不及了,捞不着了。句末的“!”强调刻记号是没有用的,要马上捞。)指导朗读。用大声急促的语调,配合着急的表情读好句子。4.学习第四自然段:别人那么着急,那个人仍然一点儿也本着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学习“不慌不忙”。(结合“慌”和“忙”的左旁来理解词意)用“不慌不忙”的语气练读那个人说的话。看看他想的是什么办法?根据回答板书:(板书:从这儿掉 从这儿捞)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a“宝剑从这儿掉下去”一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江中)b(师操作:移动“小船”至“岸边”)“我从这儿跳下去捞”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岸边)C这种方法能捞着宝剑吗?为什么?(在江中掉的宝剑却在

42、岸边打捞,当然捞不着。)d他的想法错在哪儿?(虽然记号还在,但船在动,捞剑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师归纳出:情况变了,方法却不变,就办不好事情。)5那么怎么做才能捞着宝剑呢?谁能将黑板上的画面重新移动一下,然后说一说。(只有立即停船,马上从掉宝剑的地方跳入水中打捞,才能捞着宝剑。)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2.引导想象,续说故事。(船靠岸后,那个人会怎样做?结果如何?他的心情样?)3.进一步领悟寓意:是啊,他这样捞永远也捞不着宝剑。可他却不明白。(贴头像特写图:画面上掉剑之人一脸困惑、失望之意。)谁愿意帮助他,给他说说道理?(模拟情境表演说话。)4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

43、的哪种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快速开火车口述小学语文教案刻舟求剑三小学语文教案刻舟求剑三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语意思。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重点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难点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具教具贴图、生词卡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品词品读法、想象描述法、直观演示法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师总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同学们不仅

44、把学过的成语记得很牢,而且还记住了许多自己学会的成语。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刻舟求剑”。师边书写课题边强调:看清“求”的第三、四笔,“剑”的第七笔。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正音。4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的什么事?(这个放事发生在江上。贴图:先贴“大江”,江水滔滔,远处是河岸。再在江中贴一“小船”,船上立一佩剑之人。)5看图,再自读课文,弄懂“刻舟求剑”字面上的意思。(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6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四人小组互助解答,仍不理解的向老师提问。可能提出的问题:“船舷”是指什么地方?“催”是什么意思?那个人为什么会捞不到剑呢

45、?7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小组学习,同学们不仅弄懂了一些问题还提出了学不懂的问题,让我们在后面的学习中一起弄懂它们。二、创设情境,品词析局1学习第一自然段:齐读本段。学习“宝剑”一词:结合“剑”字的“u”旁理解词意。用换词法理解“一不小心”(一不留神、一不注意)。看图想象这个人是怎么“一不小心”把宝剑掉进江里的。(移动“宝剑”,演示掉进江里的情景说说你想象到的情景。指导朗读:读出意外、惋惜的语气。2学习第二自然段:宝剑掉进水里,让人多着急啊,那个人会怎样做呢?听老师读课文,注意老师读的哪些地方跟课文不一样,用笔划下来,然后说一说。(老师省读了“一点儿”和“船舷”的“舷”字)这两个词能省去吗?(不能

46、。“一点儿”强调那个人很不着急的样子。“船舷”指船两侧的边(结合贴图理解),讲清了那个人拿小刀刻记号的具体位置,用词很准确。)指导朗读:语速稍慢,拖长音,强调出那人一点也不着急的样子。第二句是个长句,划出停顿号,练习朗读。3学习第三自然段:别人看到了,是怎么说的?自读课文,然后用“别人认为:_”的句式说一说。(别人认为:宝剑掉进江中,就得马上停船打捞,不去捞剑,光顾着在船舷上刻记号,是没有用的。)别人说这话时心情怎样?(十分着急)。从课文哪些地方看出来?为什么?分四人小组讨论、补充,并请代表汇报发言。(“催”说明他心里很急,说话又快又大声。“赶快”强调要快,不然就来不及了,捞不着了。句末的“!

47、”强调刻记号是没有用的,要马上捞。)指导朗读。用大声急促的语调,配合着急的表情读好句子。4.学习第四自然段:别人那么着急,那个人仍然一点儿也本着急,课文用哪个词来形容?学习“不慌不忙”。(结合“慌”和“忙”的左旁来理解词意)用“不慌不忙”的语气练读那个人说的话。看看他想的是什么办法?根据回答板书:(板书:从这儿掉 从这儿捞)在画面上演示这种捞剑的方法,并看图讨论:a“宝剑从这儿掉下去”一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江中)b(师操作:移动“小船”至“岸边”)“我从这儿跳下去捞”句中的“这儿”指哪儿?(板书:岸边)C这种方法能捞着宝剑吗?为什么?(在江中掉的宝剑却在岸边打捞,当然捞不着。)d他的

48、想法错在哪儿?(虽然记号还在,但船在动,捞剑的地方已经不是掉剑的地方了!师归纳出:情况变了,方法却不变,就办不好事情。)5那么怎么做才能捞着宝剑呢?谁能将黑板上的画面重新移动一下,然后说一说。(只有立即停船,马上从掉宝剑的地方跳入水中打捞,才能捞着宝剑。)三、想象情境,领悟寓意1有感情地齐读课文。2.引导想象,续说故事。(船靠岸后,那个人会怎样做?结果如何?他的心情样?)3.进一步领悟寓意:是啊,他这样捞永远也捞不着宝剑。可他却不明白。(贴头像特写图:画面上掉剑之人一脸困惑、失望之意。)谁愿意帮助他,给他说说道理?(模拟情境表演说话。)4这个成语故事,说的是生活中的哪种人?你能举个例子说说吗?

49、快速开火车口述小学语文教案刻舟求剑四小学语文教案刻舟求剑四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能正确理解“一不小心、船舷、催、不慌不忙、刻舟求剑”等词语意思。2能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刻舟求不到剑的道理,明白必须根据情况的变化去处理事情。3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重点通过理解词句,懂得“刻舟求剑”的意思和含义。难点难点理解课文最后一段,明白那个人的想法错在哪里。教具教具贴图、生词卡片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品词品读法、想象描述法、直观演示法教学步骤教学步骤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一、带入情境,揭题初读。1全班同学分成两队进行“成语接龙”竞赛。师总结:比赛进行得非常激烈,同学们不仅把学过的成语记得很牢,而且还记

50、住了许多自己学会的成语。2揭题: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个成语“刻舟求剑”。师边书写课题边强调:看清“求”的第三、四笔,“剑”的第七笔。3出示生词卡片,认读正音。4师范读课文。请同学们边听边想:课文讲的是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谁的什么事?(这个放事发生在江上。贴图:先贴“大江”,江水滔滔,远处是河岸。再在江中贴一“小船”,船上立一佩剑之人。)5看图,再自读课文,弄懂“刻舟求剑”字面上的意思。(在船舷上刻记号捞宝剑。)6默读课文,在不理解的地方标上记号,四人小组互助解答,仍不理解的向老师提问。可能提出的问题:“船舷”是指什么地方?“催”是什么意思?那个人为什么会捞不到剑呢?7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小组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