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pdf(2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 1 1“日出之地”亚细亚洲(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 初步认识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并能说明依据;2 能结合地图描述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范围。3 了解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能力目标1 初步掌握使用地形图和地形解剖面图及相关资料的能力,学会总结归纳亚洲地形和河流特点;2 理解河流分布与地形之间的关系。情感,态度目标1 培养学生热爱我们所居住的大洲亚洲的良好情感,激发学生的自豪感;2 通过参与观察,分析,讨论,竞赛,辩论等课堂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和合作精神。教学重点:1 亚洲的位置特点;2 亚洲地
2、形与河流分布的关系。教学难点:亚洲的主要气候类型及其特征教学过程:导入:在上学期从全球角度,按照地理要素来研究问题。这个学期将以大洲为研究对象,去研究某一个区域的地理环境状况。通过一系列提问,让学生回答,引出亚洲。(展示“东西两半球图”)复习七大洲、四大洋的名称和位置师:要认识一个大洲,首先要明确它的位置。观察一下亚洲位于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中的哪个半球?小结:亚洲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这是它的纬度位置。引导:了解一个地区的位置还要了解其海陆位置。观察亚洲周围的大洋,各位于亚洲的方位。亚洲周围的大洲,各位于亚洲的方位。学生看图回答。小结:这样我们就明确了亚洲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完成 P3 活
3、动一 1 题(展示“亚洲的范围图”)引导:亚洲和其他大洲之间,有些是以海洋作为天然洲界,有些大陆相连的地方则是人为划定的洲界线。如亚洲与非洲,亚洲与欧洲之间。提问:参照地图能描述出亚洲与周围其他大洲的界线吗?学生读图讨论回答:亚洲西北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大高加索山脉、黑海、和土耳其海峡与欧洲分界;西南临非洲,以苏伊士运河为洲界;东北隔着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东南与大洋州隔海相望。过渡:让学生大致读出亚洲所跨的纬度位置,与其他大洲比较一下,看有什么不同。(引导学生先大致目测,与亚洲相比,只比较南美洲和非洲)完成 P3 活动一 2 题顺承:亚洲不但所跨纬度最广,而且还有许多世界之最。(展
4、示“七大洲面积比较”图)从此图可以看出亚洲面积。(展示东西两半球图)比较亚洲和其他大洲的东西距离,得出亚洲东西距离。小结:根据以上的观察和分析,让学生用简练的语言概括一下亚洲的位置、面积、范围。通过双边活动,训练学生的归纳总结能力)亚洲是世界第一大洲。完成 P3 活动一 3 题过渡:要了解一个大洲的自然环境,除地理位置外,还需认识它的地形、湖泊、河流及气候等方面。讲述世界第一大洲的亚洲地形的特点。(展示“亚洲地形图”或看课本 P4 图 7.3 亚洲地形图)引导:这种地形图上不同的颜色代表不同高度,可以直观地看出不同地形类型,这是哪类地形图?生:分层设色地形图。(指导学生基本的读图方法)观察下方
5、的陆高海深表。结合地图判断不同的颜色各代表什么地形。我们来认识一些主要的地形区,描述一下他们的位置和大致海拔。(请不同组的学生展开竞赛,抢答,活跃气氛,增强组内的合作意识。)A 组:主要山脉及山峰(喜玛拉雅山及主峰等)B 组:主要高原(帕米尔高原、蒙古高原、青藏高原、德干高原、伊朗高原等)C 组:主要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华北平原、印度河平原等)D 组:主要半岛(阿拉伯半岛、马来半岛等)学生查图讨论回答出各地的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引导:根据以上的读图分析,从位置和海拔两方面考虑,看出亚洲地形特点: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引入地形剖面图。(展示“亚洲大陆沿 30 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和北美洲
6、沿 40 度北纬的地形剖面图”)观察区别两图。学生读图归纳:亚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表现出起伏大,中部高,两侧低的特点。而北美洲在东西方向上地势西高东低。过渡:河流是构成自然环境的另一重要因素。(展示“亚洲地形图”)在图上找出几条大河,观察河流的位置、流向及注入的海洋。归纳亚洲的大河在分布上的特点。特点:受地形影响,亚洲地势的中高周低决定了河流多发源于中部,向四周放射状分布的特点。在这些高山大川之间,还有一些的湖泊。请大家在图上找出:里海、贝加尔湖、死海。(展示阅读材料只能感有关资料,指导学生进一步结合地图理解其特征)完成 P5 活动 4、5 题板书设计:第七章亚洲第一节“日出之地”亚细亚洲一、位
7、置纬度位置:主要位于东半球和北半球。亚洲所跨的纬度约 90 度,经度约 164度。海陆位置:东临太平洋,南面印度洋,北接北冰洋,西濒地中海。位于欧洲西侧、非洲东北侧、大洋洲北侧、北美洲西南侧。边界:亚洲西部以乌拉尔山脉、土耳其海峡与欧洲为界,西南部隔苏伊士运河与非洲相连,东部隔白令海峡与北美洲相望二、地形和河流地形:亚洲地面起伏很大,地势中间高,四周低。河流:向四周呈放射状分布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 2 2与中国山水相连的地区东南亚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东南亚处东方“十字路口”的重要地理位置;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及分布;了解东南亚人口和城市
8、的分布、人口构成;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2.能力目标:学习搜集资料,制作地理演示文稿。根据图和相关资料,分析东南亚在世界交通的地位,初步学习分析一地的地理位置及重要性;结合中南半岛地形、河流特点,分析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找出世界人口和城市分布的一般规律。3.情感价值目标:培养尊重不同地区文化和传统的意识;通过了解华人和华侨对所在国经济建设和我国经济建设做出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二、教学重点:东南亚的重要地理位置及物产。三、课前准备1.将全班学生分为四个小组(位置交通、气候与农业、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2.向各组布置阅读教材图文,上网搜集资料,制
9、作演示文稿的任务。3.教师对学生搜集资料、制作过程予以指导和帮助,并准备一些学生有可能忽略、不清或需强调的问题向学生提问、补充,或给学生以提醒。四、教学过程1.位置交通组展示活动(1)演示文稿:图“东南亚在世界中的位置”,“东南亚政区”,“马六甲海峡的航线”文字说明:位置:亚洲东南部,23N10S,90E140E组成:两大部分中南半岛,马来群岛在世界交通的地位:东南亚地处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十字路口”其中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马六甲海峡是连接太平洋与印度洋的重要海上通道。(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在投影屏幕前据图认识和寻找教材 P28 活动 1中的有关内容;在屏幕前
10、据图指出马六甲海峡连接的地区。(3)师问:“为什么有人说马六甲海峡是日本的海上生命线?这条航线对我国有没有重要意义?”生答:日本是个矿产资源极为贫乏的国家,我们在网上看到过,日本进口物资的一半,进口原油的 80%以上均从该海峡输入,马六甲海峡被日本人称为经济命脉师补充: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量巨大,尤其是石油已远远满足不了需求,进口量巨大,其中从中东和非洲地区进口的石油数量占进口石油总量的70%以上,全部通过马六甲海峡运输。另外,我国与东南亚、西亚和非洲等地区的其他贸易运输也要经马六甲海峡航线,因此,马六甲海峡对我国的能源安全和贸易畅通意义非常重大。2.气候与农业组展示活动(1)演示
11、文稿:图“曼谷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新加坡年内各月气温和降水量”,“亚洲的气候类型”,“热带雨林气候区一天中的天气示意”,“东南亚居民喜食米饭”,“东南亚的梯田”,“东南亚国家主要农作物的分布”,图“东南亚的橡胶种植园”,“东南亚的油棕种植园”,“东南亚的椰林”,“马尼拉蕉麻”文字说明:东南亚地区处在赤道附近的低纬度地区,属于两种热带气候类型。曼谷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510 月是雨季,114 月是旱季,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中南半岛。新加坡热带雨林气候,全年高温多雨,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马来群岛。(2)组间互动:请其他组的同学一起分析两种热带气候的特点及主要分布区;对热带雨林气候区的天气过程
12、进行描述;在屏幕前指认水稻和热带经济作物的主要生产国和出口国。(3)据图介绍:大家吃过泰国米吗?很香!东南亚人民的主食和我国南方人一样,也是大米饭。水稻是东南亚主要的粮食作物。东南亚湿热的气候条件,还适宜热带经济作物的生长,这里是世界重要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之一,是世界上橡胶、油棕、椰子和蕉麻的产地(4)导游:请大家参观东南亚热带作物种植园(据查阅资料对图片进行讲解)。(5)师问:东南亚为什么以水稻为主要的粮食作物?生答:教材有说明,水稻单位面积产量高,生长需要高温多雨的气候,生产需投入大量劳动力。东南亚人口稠密,耕地少,气候高温多雨,所以必然选择水稻作为粮食作物。3.自然条件与城市分布组展示活
13、动演示文稿:图“中南半岛的地形、河流与城市的分布”文字说明:中南半岛山脉河流由北向南延伸,山河相间,纵列分布;河流上游流经山区,水流湍急,富水力,交通不便,下游河谷展宽,形成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交通便利,人口稠密,是重要农业区;城市主要分布在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4.华人华侨及风光导游组展示活动(1)演示文稿:图“新加坡、马来西亚华人比重”文字说明: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2)介绍:大家听说过“下南洋”吗?“南洋”就是指东南亚地区,“下南洋”指的是过去我国广东、福建沿海一带人民到东南亚一带去谋生。现在东南亚是华人、华侨
14、分布最集中的地区。东南亚地区的华侨华人占世界华侨华人总数的 80%以上,他们之中绝大多数已加入当地国籍,成为居住国公民。东南亚的华侨华人不但与当地人民一道披荆斩棘,艰苦创业,遵守法律,和睦共处,为居住国的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作出了卓越贡献;而且他们在融入当地社会的同时,与祖籍国交往密切,对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推动居住国与我国的友好关系发挥了重要作用。(3)演示文稿:图“越南的下龙湾”,“花园城市新加坡”,“泰国曼谷的水上市场”,“曼谷佛塔”,“缅甸仰光的大金塔”,“柬埔寨的吴哥窟”,“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等民俗风情:“沙爹、加厘饭、干加厘牛肉”,“水果天堂”。(4)介绍:东南亚发展旅游业有很大
15、优势,有丰富的热带自然景观,众多美丽的沙滩和岛屿,许多名胜古迹和独特的风土人情,吸引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新马泰旅游是近些年来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热点。现在请大家跟着导游一起观光(对图片及当地民俗风情的内容加以讲解)。师总结:各组的展示活动非常出色,体现了同学们的智慧和才能及团结协作的精神。祝贺大家的学习和展示活动取得成功。五、课后作业:随常练习 第二节六、课后小结:第一课时板书设计:一 地理位置和范围1 地理位置:纬度位置 10S23.5N2 范围:中南半岛,马来群岛(11 个国家)二 地形特征1 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2 马来群岛:地形崎岖,河流短促,平原少,火山多.三、十字路口的位置:1
16、、用图示的方式描述东南亚十字路口的地理位置。2、介绍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第二课时板书设计:四、物产和旅游资源:1、主要物产:橡胶、椰子、油棕、水稻、锡、石油等。2、物产的分布:P15 活动。3、旅游资源:介绍新、马、泰的旅游资源。五、华人、华侨:1、华人:中国人旅居国外,取得所在国国籍的,称为华人。2、华侨:中国人旅居国外,仍保留中国国籍的,称为华侨。3、东南亚是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华人和华侨总数在 2000 万人以上。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 3 3一、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与作用世界的人口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人是社会
17、的主体,人的生存离不开自然环境,关于世界的人口在迅速增长这个结论,学生已经了解,但是如何准确、科学的表述从历史发展的过程中,人口的增长速度的变化及其带来的影响?人口分布的不平衡,分析为什么存在这么大的差异?学生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理解,还远远不够。本章从人地关系的角度,阐述了有关人口地理方面最基本的一些知识,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陆地和海洋以及天气和气候两章的内容,这为过渡到本节课的学习起到了铺垫作用。本节内容是后面章节世界的语言和宗教以及人类的居住地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为今后学生参加生产实践和进一步学习打下基础。因此,本节内容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二)教学目标在新课程改革理念
18、的指导下,结合对教材的分析,我制定如下三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人口增长、分布的特点、世界人口问题及其对社会、环境和经济的影响。2.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会运用地图、资料,说出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状况。通过地图,能分析影响各地区人口密度的自然原因。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了解世界人口问题,让学生初步形成正确的人口观,意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紧迫性,并从中学会用辩证的眼光去分析问题,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的特点;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教学难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
19、;人口问题及对策。二、说学情对于七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基本地理知识已有了一定积累,但是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人文方面的知识,有可能激发学习兴趣,也有可能根本不入门。人口问题是现在社会上出现频率较高的话题,各国、社会各界对人口问题的关注有助于学生的理解,但学生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还有待提高。这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有强烈的好奇心,处于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过渡的阶段,因此教学过程中尽量多采用直观方法。三、说教法1.读图分析法:教学中采取读图分析的方法,帮助学生回忆、总结、提高。对于地理原理和教学重难点,运用多媒体及图表辅助,分析讲解,予以突破。2.分组讨论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
20、读书读图,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促使学生积极思考,变学会为会学;以“读图+练习”的教学方式为主,充分利用课本所提供的练习和资料,创设情境、启发,体现地理课堂的特色,另外本节内容主要运用 FLASH 课件来讲述,集录像、图表于一身,。四、说学法在新课标理念的指导下,结合本节课内容,我确定本节课的学法如下:1.图导图练法。引导学生识图、析图、说图、填图,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及时巩固地理知识,指导学生运用地图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读图能力和地理空间概念。2.收集资料法。指导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如:报刊杂志、因特网等搜集与学习内容相关的材料。3.自主合作学习。通过引导学生读、思、议,以
21、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读: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习惯和能力;思:通过教师提问启发,学生积极思考达到学习的要求;议:学生围绕教师的质疑,展开讨论,进一步理解知识。通过以上方法的运用,使学生能够从量到质地认识和理解世界人口状况。五、说教学程序(一)导入部分用(视频)复活节岛的故事引入,故事大致内容为:战争使人们忘记了自己的文明,忘记了自己的传统,在征服与被征服、吃人与被吃的不断循环中,这些创造过辉煌文明的岛人完全退化,终于又自食恶果地退回到极度原始的状态中。通过视频导入的方式从感观上吸引学生,激发探求新知识的好奇心理。看完视频后,启发学生思考。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习本节课的内容,问题如下
22、:这只是世界的一个角落的故事,那么,整个世界的人口状况如何呢?(二)新授1、世界人口增长特点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1)播放婴儿的啼哭声,引导学生说一说这声音意味着什么?通过直观展示声音的方式,让学生直接感知人口的增长(2)请两名同学以播音员的语气播报以下两则新闻。资料一 1987 年 7 月 13 日人民日报记载:本报萨格勒布 7 月 11 日电 7 月11 日上午 8 时 35 分,从南斯拉夫萨格勒布彼特洛瓦医院的产房里传出了今天第一声婴儿啼哭的声音,南斯拉夫一个新的公民,世界上第五十亿个人诞生在地球上。资料二 1999 年 10 月 13 日人民日报记载:据新华社萨格勒布 10 月 12
23、 日电波黑时间 12 日凌晨零时 02 分,一名 3.6 千克重的男婴在波黑首都萨拉热窝的一家医院诞生,成为地球上的第六十亿位居民。引导学生思考:世界人口从 50 亿增加到 60 亿用了多少年?同时以动画形式呈现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变抽象为形象,让学生从感观上感受到人口的增加,培养学生的读图能力和分析、总结能力。通过读图,引导学生得出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是先慢后快。引导学生思考人口增长速度的快慢应如何表示?从而引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并得出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的出生率-人口的死亡率。(3)指导学生完成课本 p65 练习题,使学生认识到不同地区的人口增长速度是不一样的,从而
24、加深学生对人口增长的了解,在完成习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总结问题的能力。2、世界人口的分布(1)展示世界地形图和世界人口分布图。学生自主探究,找出人口稠密地区,并分析该地区人口稠密的原因。在学生自主探究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人口稠密的地区,一般自然条件比较优越,所以在人类历农业发展较早,现在也是工业、交通发达、城市集中的地区。(2)指导学生分小组合作完成 67 页活动 1,在合作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使学生明确并深入理解把握人口密度的概念为: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口数。3、人口问题(1)小组讨论由于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的问题,然后在组内交流,推荐代表进行陈述。陈述结束之后提出问题引导学
25、生思考:人口过多、增长过快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因此,我们要控制人口的增长,比如我国和印度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但是,现在有些国家却出现了鼓励生育的政策,比如说德国和科威特。那么,人口增长过慢会引发什么问题?人口增长过快、过慢都会带来一系列的问题,人口应该怎样发展,才科学呢?教师进行归纳总结:人口既不是越多越好,也不是越少越好,但现在世界主要人口问题是人口过多,人口增长过快。所以正确的人口观应是:人类必须控制自己,做到有计划的生育,使人口的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2)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将学生分为两组,结合课本图片从乡村人口向城市迁移的利弊两个方面进行自由辩论、发言。
26、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社会问题,将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三)小结引导学生用简练的语言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和感想,目的是使学生对所学知识形成总体印象,尽快理清思路,达到知识的迁移。我安排了两项作业(四)拓展:家乡的人口分布情况调查通过这个实践活动,使学生增强对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加深理解我国实行的计划生育政策,增强对家庭、对社会的责任感。人口分布情况调查分两步进行:1.周末对自己的爷爷和奶奶进行一次采访,问一问:从你的曾祖父母开始,经过四代人,你家增加了多少口人?哪一代生的孩子最多?是因为什么原因?现在的家庭人口是处于增长的趋势还是呈下降的趋势?为什么?设计本问题的目的是通过了解自己家的人口增加和变
27、化过程,印证课本上关于人口增长的结论和数据,即理论联系实际。2.通过你家的情况,你能否理解虽然我们已在实施计划生育的政策,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人口的总数还在继续增长,这是为什么?通过本问题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独立思考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 4 4教学目标1、了解印度尼西亚的自然地理环境和主要城市,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特点;知道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矿产和农产品。2、培养学生的读图、填图能力,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的能力。3、使学生树立地理环境整体观,因地制宜地发展生产,保护自然环境。教学建议教材分析本节首先提出读图问题: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
28、一纬度带附近?2、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3、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通过读图,强调位置、组成的重要性,为学生对下面有关印尼的自然环境、人口分布、物产和经济状况的学习打下基础。第一部分“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概述了印度尼西亚的自然环境特征。这种比喻与它的地理位置及领土组成紧密相关。印度尼西亚位于东南亚热带海洋中,由13000 多个大小岛组成,是世界上的群岛国家。这些岛屿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为热带雨林景观。印尼的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但爪哇岛有由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的条件。“人口众多 分布不均”部分介绍了印尼的人口状况,这是印尼社会经
29、济发展不平衡的原因。印尼人口在世界上仅次于中国、印度和美国,居第四位。人口分布很不均匀,约有 5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爪哇岛,1/5 在苏门答腊,其他岛屿丛林密布,人口稀少。全国有 100 多个民族,几百种语言。居民大多数信奉伊斯兰教。华人和华侨多分布在沿海各城市。“矿产和热带经济作物”介绍了印尼丰富的物产,这对于印度尼西亚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教法建议一、首先围绕着印度尼西亚图回答问题: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纬度带附近?2、印度尼西亚领土的组成特点?3、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重要性?从而,概括印度尼西亚像散布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串翡翠项链,明确印尼的自然特征。然后
30、,提问印度尼西亚的另一重要自然特征,多火山、地震及原因。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二、组织学生阅读“人口众多、分布不均”这段课文,了解印度尼西亚的人口分布状况。三、通过读印度尼西亚的矿产分布图,请学生说出印尼的主要矿产资源,并在图上指出分布。通过前面对印尼自然环境的分析,让学生自己说出印尼应出产哪些农产品,老师补充。总结印尼的经济状况:印尼属于发展中国家,过去主要以出口农林、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近年来 石油加工业和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四、最后让学生在印尼简图上,找出雅加达和万隆,明确这两个城市准确位置。并介绍这两个城市的基本情况。本节内容的思路是:位置自然环境特征
31、人口分布物产经济状况主要城市教学设计示例【教学重点】印度尼西亚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及领土的构成人口众多,分布不均主要的矿产和农产品。【教学难点】成为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的原因【教学工具】“印度尼西亚简图”、“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及印度尼西亚的风光图片【教学过程】(导入)大家知道肺是人体的一个重要的器官,它源源不断地向身体提供氧气,如果它丧失了作用,人马上就会死亡。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就是被誉为是世界、特别是南太平洋的一叶“肺”的国家印度尼西亚(板书)第四节 印度尼西亚热带海洋上的翡翠项链(读印尼简图)1、印度尼西亚的领土主要分布在哪一个纬度带?属于五带中的哪一带?本区的气候以哪一种为主?植被以
32、什么为主(主要分布在赤道及其两侧。属于热带。热带雨林气候为主。热带雨林)2、印度尼西亚的领土组成有什么特点?在图上找出主要的岛屿?并用红线描出(13000 多个岛屿组成,是世界的群岛国家,被称为“千岛之国”。主要有苏门答腊岛、爪哇岛3、说出印度尼西亚的相对位置?说说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印度尼西亚的地位有什么作用?(由于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所以在国际海洋交通方面,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位于东亚和西欧、亚洲与大洋洲的十字路口)(板书)1、世界上的群岛国家2、位于东亚和西欧以及亚洲和大洋洲的十字路口(风光图片)印度尼西亚的热带雨林风光图(讲述)印度尼西亚位于赤道及其两侧,气候特点是高温多于雨。各岛树木葱绿
33、,花开四季,各岛相连,使印度尼西亚像散布在南太平洋上的一串翡翠项链。印度尼西亚迷人的风光,吸引着很多人前往旅游。(板书)2 多火山、地震“世界火山、地震分布图”(提问)印度尼西亚位于哪三大板块之间?(太平洋、印度洋和欧亚大陆)(讲解)由于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全境有 400 多座火山,其中有活火山 77 座。火山喷出物发育而成的肥沃土壤,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阅读)组织学生阅读“人类口众多、分布不均”这段课文,回答(1)印度尼西亚有人口_(2)居世界第_位(3)印度尼西亚人口分布,主要集中在_,居民多信仰伊斯兰教(板书)二、人口众多、分布不均(读图)印度尼西亚的矿产分布图,
34、请学生说出印度尼西亚的主要矿产资源?并在图上指出分布在什么地方?(总结)印尼的石油、天然气、锡、铝土等矿产资源丰富。其中石油的产量和出口量居东南亚首位。(板书)三、矿产和植被(提问)受气候影响,印尼的农作物应以什么为主(热带经济作物和水稻)(总结)印度尼西亚有比较丰富的自然资源,那它的经济状况如何呢?印度尼西亚属于发展中国家,过去主要以出口农林、矿产等初级产品为主;近年来 石油加工业和制造业有很大的发展。印尼有那几个主要城市?(板书)主要城市请大家在印尼简图上,找出雅加达和万隆两个城市,明确这两个城市准确位置。并介绍这两个城市的基本情况。(雅加达:首都、重要港口、东南亚的城市。万隆:疗养和旅游
35、胜地。1955年,亚非会议在此召开。)(总结)由于印尼的地理位置和组成的特点,使印尼就像热带海洋上的一串翡翠项链,这条“项链”不仅风景迷人,而且资源丰富,人口众多。正是因为印尼有广阔的热带森林,所以它被称为世界特别是太平洋的一叶“肺”。但不幸的是印尼的森林正在以每天 40009000 公顷的速度消失。这已引起人们的极大关注。板书设计印度尼西亚1、热带上海洋上的翡翠2、世界上的群岛国家3、地理位置重要人口众多、分布不均矿产和植被资源分布主要城市雅加达:首都、东南亚城市万隆:疗养和旅游胜地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八年级地理教案人教版 5 5教学目标1、了解新加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了解新加坡的领土组成和
36、居民特点,新加坡经济迅速发展的条件和发展途径。2、初步学会读图分析新加坡的位置及其重要性,初步学会正确评价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条件。3、通过自学、讨论、讲演等方式,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实践能力、口头表达能力。4、树立“发展经济应因地制宜、扬长避短、独立自主、对外开放”的观点。树立“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努力学习,借鉴新加坡成功经验,振兴中华的思想。教学建议教材分析第一段对新加坡作了简介。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的南面,是的城市岛国。新加坡的字面意思是“狮子城”-因为岛的形状像狮子。华侨又称它“星岛”或“星洲”,意思是岛小如星。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很稠密的国家,居民中约四分之三是华人,其次是马来人,印
37、度人。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东口,处在太平洋和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新加坡海港是天然良港,可停泊许多艘大型轮船。简介中提出:城市岛国、人口稠密、天然良港是新加坡的基本国情。“利用有利条件,迅速发展经济”这一段是本节的教学重点。教材首先分析了新加坡发展经济的不利条件,回顾了新加坡的殖民地历史和建国后经济发展的历程。然后,探讨了新加坡发展经济的重要突破点:(1)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积极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和航运业;(2)在发挥本国技术优势的基础上,积极引进外资和技术,发展炼油、造船、电子电器等工业;(3)利用本国的自然、交通优势,积极发展旅游业。“花园城市”从合理布局产生和规划绿地两个角度分析了新
38、加坡“花园城市”美称的由来。教法建议1.从观察新加坡岛的形状入手,说出它像什么动物的形态,以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再指导学生读图,了解新加坡的领土的组成,北面靠近什么半岛,南邻什么岛,处于什么海峡东口,从而认识新加坡交通位置上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查阅新加坡的面积、人口数字,得出它面积狭小、人口稠密的特点。2.利用前面已学的知识,分析新加坡发展经济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再用讲议结合的方法,使学生掌握新加坡经济特点和发展经济的途径。3.通过朗读课文和阅读材料,使学生了解新加坡如何美化和保护环境,从而进行生动的环境教育。最后,指导学生进行讨论,使学生从新加坡的经济发展中可以吸取有益的经验(根据国情,从实
39、际出发,因地制宜的发展经济;实行对外开放,提高人民的文化科技水平,注意环境保护)。教学设计示例 1【教学重点】新加坡的地理位置及其重要性新加坡的经济发展道路【教学难点】新加坡发展的道路【教学工具】新加坡风光图片、新加坡图【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教学过程】(导入)经过前面的学习,我们较全面的了解了东南亚的位置、居民态度、自然环境及经济状况。但是各个国家又有不同,今天,我们来学习东南亚经济发展最快的国家新加坡。(板书)第三节 新加坡(展示新加坡图)新加坡的形状像什么?它和什么动物的形态很相象?(告诉学生新加坡又名“狮子城”)指导学生自学课文及有关插图,然后分组讨论,介绍新加坡国情。新加坡的领土
40、组成有什么特点?新加坡的国名因何而来?华侨为什么称它为“星岛”或“星洲”?新加坡面积有多大?人口有多少?人口组成有什么特点?新加坡有哪些邻国?新加坡的纬度有什么特点?应属哪种气候类型?为什么说新加坡地处交通要道上?新加坡的自然资源条件怎样?(新加坡领土有新加坡及一些小岛组成,因岛小如星,仅相当于我国一个小县的面积,所以,华侨称它为“星岛”或“星洲”)计算:新加坡面积仅 618 平方米,人口确有 316 万,人口密度是多少?(5000人/平方千米)(结论)新加坡是世界上人口很稠密的国家,整个国家都是城市。即新加坡集国家、首都、城市、岛屿于一体。(板书)一、城市岛国(读插图)分三步认识新加坡的地理
41、位置及其重要性(1)从与东南亚诸国相关位置看,新加坡地处物产富饶的东南亚中心,可称为“物产集散地,货物转运站”(2)从海陆位置看,新加坡地处马六甲海峡东口,处在太平洋与印度洋的航运要道上,扼守“十字路口”的交通“咽喉”(3)从纬度位置看,新加坡位于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风光优美。请同学们分成若干组,分组讨论以下问题:1、新加坡发展经济有那些优越条件?2、新加坡发展经济有哪些不利条件?新加坡经济是如何发展的?(学生活动)(新加坡发展经济的优越条件有:地理位置优越、有天然良港、劳动力众多民族独立。新加坡发展的不利条件有:领土狭小、资源贫乏、粮食进口等)(提问)那么新加坡的经济是如何发展的呢?首
42、先让学生带着问题看书,(讨论)(1)新加坡发展了哪些经济部门,分别利用了哪些有利条件?(2)新加坡的航运业主要包括哪两种运输方式?规模如何?(3)新加坡发展工业所需的资金、技术、原料是怎么来的?(4)新加坡发展了哪些工业部门?为什么发展这些工业部门?(5)新加坡发展旅游业有哪些有利条件?为什么新加坡的风光那样美?了解新加坡的环境保护。(板书)二、经济迅速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 航运业工业(展示图片)新加坡城市风光图片,欣赏“花园城市”的环境美。读新加坡图,提问(1)城市工业区、居民区为什么分开布局?炼油工业为什么布置在远离市区的小岛上?(板书)三、花园城市(讨论)从新加坡经济发展中,可以吸取哪些对我们有益的经验?(学生活动)(教师归纳)(1)因地制宜、扬长避短;(2)对外开放,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方法;(3)发展教育,提高文化科学水平;(4)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意环境保护等。【板书设计】第三节 新加坡一、城市岛国二、经济迅速发展转口贸易对外贸易 航运业工业三、花园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