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7873263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29 大小:3.6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案-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docx(2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课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课标要求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教学目标1、 时空观念通过向学生展示新时期时代的文化遗址、原始人类分布、周灭商的地点以及周朝形势图,帮助学生更好地将时间和空间结合起来,对历史知识有一个更加全面的认识,了解从原始社会过渡到早期国家的历程。2、史料实证学生通过文献资料所提供的有效信息,认识石器时代的人类演变过程及文化遗存和夏商周时期的相关知识,培养有效解读材料、自主分析归纳知识的能力。3、历史解释学生通过了解古人类和古

2、文化的分布以及夏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的相关知识,学会解释其中的原因和西周典章制度的区别联系。4、唯物史观学生通过史料分析,了解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掌握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人类始终有一个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过程。通过像学生展示大量史料,帮助培养学生唯物史观。5、 家国情怀通过向学生传授新旧石器时代的区别和更替,古人类古文化遗存的分布,古代中国从部落到国家的知识和商西周的相关史实,树立学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教材分析本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的内容实际上由两部分构成:中华文明的起源、早期国家的特征。在教材编排上由三部分组成

3、: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从部落到国家、商和西周。第一部分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主要介绍了新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古人类和古文化区的遗存以及新石器时代的代表文化和原始社会的三个阶段。第二部分从部落到国家主要介绍了三皇五帝时期以及夏朝建立和制度的相关知识。第三部分商和西周主要介绍了商和西周的建立、灭亡、更替、相似之处以及特定时代的历史特点,如商朝的甲骨文、内外服制度和西周的典制。教材中包含了大量的图片、实物、文字史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历史知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情分析高中学生处于青少年阶段,思维活跃,求知欲强,智力接近成熟。本课是学生进入高中以来第一堂历史课,应当在历史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注

4、重对学生历史学科兴趣的培养,如教师可以向学生展示图片等直观材料。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于新旧石器时代以及夏商周的基本史实已经学习过,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但对于它们之间的联系还没有一个系统的认识。教学重点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新旧石器时代的更替变化;禅让制向世袭制的演变;夏、商、周朝的建立和灭亡;商朝的甲骨文;商朝的内外服制度;牧野之战;周朝的四大制度教学难点早期国家的特征;生产力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周朝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之间的关系教学方法本课主要采用的是讲述法,并配合有课堂提问,小组讨论,当堂练习,课后作业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学习本课的积极性,调动学生的兴趣,培养学生思考和分析能力。

5、本课在讲述过程中,还会加入大量的图片和文字史料来提高学生的史料分析能力。知识框架教学活动流程课程导入视频:通过播放视频并向学生提问激发学生对史前时代古人类生活的学习兴趣,从而顺利导入本课内容。教师:同学们,看了这个视频,老师想问你们一个问题,你们知道我们人类的祖先是什么吗?学生:是猿猴。教师:没错,我们人类的祖先是猿猴。那你们知道我们人类是怎样从猿猴变过来的吗?学生:不知道。教师:在由猿到人的变化过程中,直立行走逐渐替代了爬行。空缺出来的双手可以用来创造更多的财富和生产工具。人类通过生产工具生产出了更多财富和文明成果,并随之产生了早期部落和国家。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

6、老的文明之一。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设计意图:利用播放视频和简单的对话激起学生学习本课的兴趣,也更加方便地导入本课内容。讲授新课专题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本小节的重点内容是新旧石器时代的社会特征和各个遗址的分布特点,以及让学生从新旧石器时代更替中理解社会的变化和私有制、阶级分化的产生,最后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中华文化多源性与统一性并存特征。 任务一 旧石器时代1、 时间:距今约300万年-距今约1万年2、 特点:开始学会制作工具也是人转变为猿的根本标志。而这种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又被学者称为旧石器时代。3、 古人类遗址:中国已发现的旧石器时代人类化石点遗址有数百

7、处,代表性的有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4、生活生产:旧石器时代的北京人除了掌握了基本的打制石器的方法,还学会了用火。而这一技能的掌握,有着及其深远的意义。同学们试想,有了火,就有了光和热。利用光照明、驱赶野兽;利用热取暖,烧制食物。这对于今后的生活生产都十分必要。教师:同学们请看下面这幅图。下面这幅图是旧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工具。通过图片我们可以看出什么呢?旧石器时代的这些工具形状比较粗糙,是打制石器。教师:除了使用打制石器,旧石器时代还有什么特点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2页,然后回答问题。学生:旧石器时代的人们过着渔猎采集、群居生活。他们还会用火。教师:没错

8、。旧石器时代的人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同学们,这是两张有关北京人、元谋人的图片。打制石器元谋人门齿化石北京人 【过渡】教师:这就是旧石器时代的大致情况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农业出现在了人类历史上,人们逐渐过上了定居生活,进入了新石器时代。任务二 新石器时代时间: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特点: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当时人们已经大量使用陶器,开始从事原始农业,饲养家畜,生活逐渐稳定。定居、农业、文化分布广泛、晚期出现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遗址:目前,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

9、有1万多处,且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如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分布特点:多元一体,中原核心生产生活:中国原始社会经历了约200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旧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共同劳动,成果共享。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的父系氏族社会,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大汶口文化和良渚文化等.考古发现表明,这时私有制已经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争夺财富和权力,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总结:原始社会组成:中国原始

10、社会经历了二百万年的历史,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3个阶段。当人完全形成后,就产生了人类的社会组织。 母系氏族社会(旧晚):氏族成员共同劳动,共享成果。因生产力低下,每位成员除从集体中获取艰难生活的必需品外,没有什么剩余,私有观念尚未出现。 父系氏族社会(新晚):贫富现象出现,私有制产生,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权贵阶层出现。教师:同学们,这是新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同学们可以对比一下我们之前看的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看看他们有什么不同。学生:新石器时代的比旧石器时代的生产工具光滑。教师:没错。旧石器时代人们一般使用的是打制石器,新石器时代人们使用的是磨制石器。新旧石器时代生产工具的变

11、化体现了生产力的进步。磨制石器教师:下面请同学们仔细阅读教材第3、4页的内容,等会我请同学来回答我们的问题。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新石器时代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学生: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结束时间从距今5000多年至2000多年。教师:没错。新石器时代大约从一万多年前开始,在距今5000到2000多年结束。而且,在新石器时代,人们普遍使用磨制石器,从事着农业生产,过着定居生活。这是生产力水平进步的体现。另外,除了在生产上,在文化上,新石器时代也有了惊人的进步。新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一万多处,分布广泛。比较著名的就有仰韶文化,河姆渡文化,龙山文化,大汶口文化。下面请同学们仔细观察教材第2、3页上

12、的两幅图,归纳总结以下新旧石器时代人口和文化遗址分布的特点。学生:它们都分布在中国东面。教师:没错。新旧时期的人口和文化遗址主要分布在较东的地方。另外,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在新旧石器时期众多早期人类如明珠般不约而同地散落在黄河的一条条支流上,随后人类文明不断由支流走向干流,揭示出人类的文明与河流关系的不断演变过程。良渚玉琮仰韶彩陶鱼纹盆红山文化祭坛 大汶口文化彩陶盉龙山蛋壳黑陶 河姆渡文化玉石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教师:在新石器时代晚期,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的现象开始出现。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从事生产劳动,于是,人类逐渐形成了一

13、个一个部落甚至部落联盟。在这样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中,人们分工明确有人负责生产,有人负责指挥,有人负责祭祀等事务。就这样,阶级分化日益明显,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私有制也开始产生。中国即将迈入阶级社会的门槛。在本小节的最后,老师留给大家一个小作业。请同学们小组讨论,并仔细阅读书本,完成以下表格。时代代表时间地区特点旧石器时代元谋人约170万年云南渔猎、采集、使用自然火北京人约170万年北京周口店渔猎、采集、人工取火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到70005000年黄河中上游地区彩陶、粟大汶口文化约70005000年黄河下游河姆渡文化约70005000年长江下游种植水稻、养蚕缫丝龙山文化约5000年黄河流域蛋壳

14、黑陶红山文化约5000年辽河流域玉器、祭坛、神庙良渚文化约5000年长江下游玉器、祭坛、神庙设计意图:通过向学生对话和展示图片的形式帮助学生激发学习本课的兴趣。采用的史料也大都出自教材,有助于加深学生的教材的熟悉程度。最后,通过让学生独立完成表格的小作业,让学生再次回归书本,抓住书本中的细节,加深对本课内容的印象。专题二:从部落到国家本专题的重点内容是早期国家王位继承方式由禅让制向世袭制转变以及夏朝的建立、灭亡。任务一:部落1、 三皇五帝:古史相传,中国历史从三皇五帝开始。三皇时代较早,名称众说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五帝的事迹较为具体。传说中居于五帝之首的黄帝,是黄河中,上游一带的部落首领。他联

15、合另一部落首领炎帝,结成炎黄部落联盟,他们被后世共尊为华夏始祖。五帝中最后两位尧、舜,可能是中原地区的联盟首领。三皇时代:时期较早、名称不一、神话色彩浓重伏羲、女娲、神农燧人、伏羲、女娲伏羲、神农、燧人伏羲、神农、共工伏羲、神农、皇帝伏羲、神农、祝融五帝时期:事迹较为具体。也有多种组合方式,现一般采用易经国语史记中的说法:黄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2、 禅让制:尧年老时,根据推举和他对舜的考察,由舜继承其位。这种做法称为“禅让”。3、万邦时代:考古学证明,大约相当于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

16、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教师: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私有制已经产生,社会贫富分化和阶级分化日益明显,成员之间的不平等日益加剧,部落中出现了权贵阶层。他们通过战争不断扩大财富和权力。同时各氏族之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大约4000多年前,已经形成较大的部落或部落联盟。传说中“三皇五帝”中的五帝时代应该就是这一时期。在黄河流域有两个强大的部落,分别由炎帝、黄帝领导。在南方,蚩尤领导者一个强大的部落。在这一时期,王位的传承一般采用禅让制,就是让族中贤能的人来担任下一任首领。五帝后期的龙山文化时代,中国大地上邦国林立,史称“万邦”时代。有些邦国都城规模较大,如

17、陶寺遗址中有宫殿建筑、天文建筑以及各种礼器,阶级阶层分化也比较明显,有专家认为其具备了国家的初始形态。任务二:国家:夏建立者:禹时间: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1600年,定都阳城(今河南登封)统治中心: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世袭制:将皇帝的九五之尊转给自己的子孙的传承制度。禹将王位传给了儿子启,代表了国家性质由天下为公变为家天下,权力传承由传贤变为传子,社会制度由原始公有制变为奴隶私有制。行政管理制度:中央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夏朝社会仍然是聚族而居。除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夏朝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一些部族进行间接统治。文化遗址:

18、二里头遗址。考古学家在河南洛阳偃师发现的二里头遗址,很有可能是夏文化的遗存。灭亡:夏朝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百姓不断反抗夏朝的统治。约公元前1600年,商部族在首领汤的率领下,发兵讨桀,大败夏兵,把桀放逐到南方,夏朝灭亡。 夏王启夏王禹【过渡】教师:同学们,你们有听说过大禹治水的故事吗?学生:听过。教师:XX同学,那就请你给大家讲一下大禹治水的故事吧。学生:传说在很早很早的时候,洪水肆虐,给人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大禹的父亲鲧在治水方面没有考虑完全,最后失败了。大禹接替他的父亲继续治水。大禹不采用一般的围堵的方法,而是疏通河道,将洪水引走。在是这一过程中,大禹带领大家,吃苦耐劳,中间遇到了

19、很多很多困难。大禹将毕生心血都投入到了治水过程中,以至于“三过家门而不入”。教师:没错,这就是大禹治水的故事。大禹治水成功后,就接受的舜的禅让,成为了联盟的首领。在公元前2070年的时候,他建立了我国最早的奴隶制国家夏朝。材料一帝舜荐禹于天,为嗣。十七年而帝舜崩。三年丧毕,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禹于是遂即天子位,南面朝天下,国号曰夏后,姓姒氏。史记夏本纪材料二及禹崩,虽授益,益之佐禹日浅,天下未洽。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曰“吾君帝禹之子也”。于是启遂即天子之位,是为夏后帝启。史记夏本纪材料三有扈氏不服,启伐之,大战于甘遂灭有扈氏。天下咸朝。史记夏本纪材料四益(禹晚年培养

20、的接班人)让帝禹之子启。史记夏本纪材料五启与支党攻益,而夺之天下,是禹名传天下于益,其实令启自取之。战国策燕策一教师:根据文献记载,我们可以看到禹是通过禅让的方式继任首领。但是禹去世,继任者却是禹的儿子启。这句“故诸侯皆去益而朝启”可以看出启的即位仍带有原始选举的色彩。但是重点是有些部族不满启的即位,而启则是通过战争的方式灭掉了不服的部落,最终的结果是“天下咸朝”。此后首领的地位便一直留在了启的家族中。这种方式被后世成为“世袭制”。因此,整个天下由公天下转变为私天下。请同学们根据书本内容,完成以下关于夏朝政治制度的表格。中央地方夏王是最高的统治者。设有主管行政、军事、司法和宗教的机构与职官。除

21、对夏部族生活的地区实行直接统治外,对其他地方主要通过控制-些部族实行间接统治。二里头宫殿遗址复原图对于夏朝,现在并没有挖掘出太多的史料。1959年夏,中国著名考古学家徐旭生先生率队在豫西进行“夏墟”调查时,发现了二里头遗址,从此拉开了夏文化探索的序幕。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讲大禹治水的故事开始本小节的教学。并激发学生对本课的学习兴趣。讲到二里头遗址介绍现当代对夏朝的研究成果,鼓励学生对历史的深入学习。专题三:商和西周本专题的重难点内容是商朝的建立、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及其特点、甲骨文的使用和作用、商朝的灭亡、牧野之战、西周的建立和灭亡、西周典制、分封制宗法制的关系。任务一:商1、 盘庚迁殷:盘庚迁殷

22、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盘庚迁殷示意图2、 甲骨文: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一带发现殷墟遗址,在遗址出土的大批龟甲、兽骨上刻有文字。这些文字被称为甲骨文,主要是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殷墟还出土了许多青铜器,造型雄奇,纹饰华丽。3、 青铜器:青铜器的数量可以表示出身份地位的高低,青铜器形制的大小也可以显示出权力的等级。青铜器中,最重要的器类就是鼎。4、 内外服制度:商朝国家机构更加完善。商王是最高统治者,商王之下设有尹及各类事务官。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

23、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商朝的政治势力与文化影响东到大海,西及陇山,南跨江汉,北至燕山。5、商朝的灭亡: 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最后一个王纣,修建许多宫殿苑囿,终日饮酒作乐,生活腐朽,还作炮烙之刑残害臣民,引起共愤。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战。纣王临时凑集的奴隶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进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 教师:约公元前1600年,黄河下游的商部落首领汤推翻了夏朝,建立商朝。商朝都城多次迁移,其中最著名的是盘庚迁殷。盘庚迁殷是发生在商朝中期的一次历史事件,是指盘庚继位后,为了挽救政治危机

24、,决定迁都于殷(今河南安阳)。 商汤建立商朝的时候,最早的国都在亳。在以后三百年当中,都城一共搬迁了五次。这是因为王族内部经常争夺王位,发生内乱;再加上黄河下游常常闹水灾。有一次发大水,把都城全淹了,同时在统治者之间,对王位的争夺也十分激烈,有的人说应当父死子继,有的人说应当兄终弟及。叔侄之间、兄弟之间为争夺王位,常常展开你死我活的斗争。他们为私利把国家搞得混乱不堪。就不得考虑迁都的问题。自盘庚迁都殷后,商族才定居下来不再迁徙。从此,政局稳定,诸侯来朝,商朝遂强盛起来。【过渡】教师:同学们请看书本上这幅图,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学生:甲骨文。殷墟出土刻有文字的龟甲教师:没错,这是甲骨文。商代统治

25、者迷信鬼神,其行事以前往往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以后又在甲骨上刻记所占事项及事后应验的卜辞或有关记事,其文字称甲骨文。甲骨文目前出土的单字共有4500个,已识2000余字,公认千余字。它记载了三千多年前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资料。是现存最早最珍贵的历史文物。金文是指铸刻在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也叫钟鼎文。铜器上的铭文,字数多少不等。所记内容大多是颂扬祖先及王侯们的功绩,同时也记录重大历史事件,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那么甲骨文又有什么作用呢?1、 甲骨文对中国文化史的完善,对汉字形成和演变的研究有着极其重要的的意义。2、 是中国商文化史的最好实特佐证。3、 甲骨文上的信息给后人提供了最原

26、始最真实的商代时事和生活。4、 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重要标志之一(其他两个标志是城市与国家),一个民族的历史只有在出现文字之后才可以被叫做文明史,之前叫史前社会。甲骨文是我国最古老的文字,它的被发现,使得中华文明史的起始时间大大地提前。何尊及铭文中的“中国”【过渡】教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6页的内容,了解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教师: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制的方国和部族。你们知道内外服制度有什么特点吗?商朝为什么要推行内外服制度?学生:内外服制度比较松散。教师:没错,商朝的内外服制度比较松散。商朝内外服制度特点:臣服于商族的部族,大都是迫于武力征

27、服才承认商王的中心地位,所以中央政权与各附属国之间的联系较为松散。商朝推行内外服制度的原因,一是部落联盟传统的延续,二是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过渡】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助纣为虐”这个成语吗?学生:知道。商纣王荒淫无度,激起了民愤,那些阿谀奉承商纣王的小人就是助纣为虐。教师:没错。助纣为虐就是用那些人来比喻帮助坏人干坏事。教师:商朝晚期,社会矛盾尖锐,商纣王实行暴政,再加上自然灾害,人民生活苦不堪言。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战。纣王临时凑集的奴隶阵前倒戈,引导周军攻进商都,纣王自焚而死,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同学们,你

28、们知道,周武王和商纣王之间的战争叫什么名字吗?学生:牧野之战。教师:没错。周武王和商纣王之间的战争叫牧野之战。这是牧野之战的地图。牧野之战要图材料一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诗经大雅大明材料二武王牧野,实抚天下。史记太史公自序教师:从这两段文献可以看出什么呢?答案:这两段材料都是歌颂周武王灭商的伟大之举。说明当时的商朝已经人心尽失,周武王赢得牧野之战已是大势所趋。任务二 西周1、 西周基本概况:起止时间:公元前1046年公元前771年。建立者:周武王姬发。都城:镐京。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天子一诸侯一卿大

29、夫一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2、分封制:权力分配制度。3、宗法制:权利继承制度。4、礼乐制:礼法制度。5、井田制:奴隶主土地国有制。6、西周的灭亡:公元前841年,周厉王贪财好利,为政暴虐,引发了“国人暴动”。周厉王出逃,大臣召公、周公共同执政,史称“共和行政”。公元前771年,西北游牧民族犬戎乘西周王室内乱,攻破镐京,杀死周幽王,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国人暴动:国人暴动,又称彘之乱、国人起义、道路以目、厉王奔彘,是公元前842年发生在西周首都镐京的以平民为主体的暴动。

30、这里的“国人”在此为西周、春秋时对居住于国都的人的通称。国人实际上指的是住在城里的贵族。当时国人有参与议论国事的权利,甚至对国君废立、贵族争端仲裁等有相当的权利,同时有服役和纳军赋的义务。共和行政:共和行政又称周召(shao)共和,国人暴动攻入王宫,周厉王逃跑,政权由大臣周定公和召穆公共同执掌,称为“共和”。共和元年,即前841年是中国历史有确切纪年的开始。6、 商周时期的社会: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1.农业为主(1)井田制:商和西周的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周天子名义上占有全国的土地和臣民,土地不能随意买卖。历史文献中所说的井田制是土地经营的基本方式,因土地整治规

31、则,有沟渠灌溉、道路疆界划分,形似“井”字而得名。(2)工具:使用木、石、骨、蚌等材质的工具,青铜农具极少见。2.手工业为辅 青铜铸造:是手工业生产中的主要部门,青铜器种类繁多。当时的劳动人民创造了灿烂的青铜文化。【过渡】 教师:首先请同学们阅读这段材料。材料甲子昧爽,受率其族若林,会于牧野,周有敌与我师;前徒倒戈,攻于后以北,血流漂杵。一戎衣,天下大定。尚书武成教师:这段材料讲的是什么呢?学生:牧野之战。教师:没错,这段材料讲的是牧野之战。商朝后期,天下大乱,一方面有商纣王的横征暴敛,另一方面又有自然灾害的威胁,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在这样的情况下,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

32、郊牧野展开激战。【过渡】教师: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下周朝的基本概况。建立背景:公元前1046年,周部族的首领周武王率众伐纣,双方在商都南郊牧野展开激战。商朝灭亡。周武王建立周朝,都城在镐京,史称西周。起止时间:BC1046-BC771建立者:周武王姬发都城:镐京(今陕西西安)疆域:当时周朝疆土北方封国燕,已到达了今辽宁喀左、朝阳一带,西面至今甘萧渭河上游,西北抵汾河流域霍山一带,东面的封国齐鲁到了山东半岛,南至汉水中游,东南抵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势力所及还可能到达了巴蜀一带。西周疆域【过渡】材料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周人制度和商最大的不同,一是立子立嫡之制,由此产生了宗法和丧服之

33、制,并由此产生了分封子弟的制度;二是庙数之制;三是同姓不婚之制。王国维教师:要想学习好周朝的知识,就要掌握周朝的典制,这也是本课的重点内容。有关周朝的典制,主要有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首先我们来看分封制。分封制是周朝的权力分配制度。分封制,也就是分邦建国,也就是封建制度,就是指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这里我们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这里的“封建制度”不同于我们以往了解的封建制度。在唐朝以前,封建制度主要指的是分封制。西周建立初期,依然面领着来自四面八方的威胁,为了巩固西周的统治,西周决定采用分封制。将同姓诸侯、先王之后、异性功臣分封到全国各个地方。在这些分封对象中,王室贵

34、族占主体。分封到领地的诸侯可以享有较大的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但也要履行自己的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在自己的封疆内,又对卿大夫实行再分封。卿大夫再将土地和人民分赐给士。卿大夫和士也要向上一级承担作战等义务。这样层层分封下去,形成了贵族统治阶层内部的森严等级“天子-诸侯-卿大夫-士”。概念:封邦建国,也叫封建制度,即:周王把王畿以外地区的土地和人口分封给诸侯。目的:巩固西周的统治。对象:同姓诸侯(鲁晋燕等)主体、先王之后(宋等)、异姓功臣(齐等)。义务: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缴纳贡赋、朝觐述职等。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教师:这是课本第6页西

35、周分封示意图。西周分封示意图教师:至于分封制的作用,我们首先来看两段材料。材料一 周有天下,裂土四而瓜分之,设五等,邦群后。步履星罗,四周于天下,轮运而辐集。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扦城。柳宗元 封建论材料二平王之时,周室衰微,诸侯强并弱.政由方伯。史记周本纪 教师:同学们,从这两段材料你们可以看出西周分封制有什么影响吗?学生:西周分封制有好也有坏。教师:没错。根据第一则文献,“合为朝觐会同,离为守臣扦城。”我们可以看出,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根据第二则文献“周室衰微”,我们可以看出,在分封制下,最高统治者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独立性强,为春秋战国割据埋下隐患。【过渡】教师:

36、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7页历史纵横中的材料。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弟,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cui)。左传桓公二年概念:宗法即宗族法规,一种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 特点:A.核心:嫡长子继承制B.大小宗等级严格并且具有相对性C.血缘关系和政治关系紧密结合(家国同构)影响:A.保证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和垄断地位(贵族政治)B.有利于统治集团的稳定和团结教师:我们也可以通过这两张图来更好地理解什么是宗法制。宗法制示意图难点探讨1: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过渡】教师:下面我们进入第一个难点探讨:分封制和宗法制的关系。提示:教材P6。分封制和宗法制关

37、系天子诸侯卿大夫士平民西周社会等级示意图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史称“封建亲戚,以蕃屏周,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政治统治。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冲突与矛盾。【过渡】教师:大家请看这幅图。礼乐制示意图教师:天子九鼎八簋,诸侯七鼎六簋,大夫五鼎四簋,元士三鼎一簋。这就是西周礼乐制中对礼的解释。概念:对统治阶级日常的政治、社会活动,制定一些规则和仪式,并配有特定的音乐;不同等级的贵族要行不同的礼仪。教师:礼的本质是“异”,那么“乐”的作用又是什么?请同学们阅读以下材料。乐在宗庙之中,君臣上下同听之,则莫不和敬;乐在

38、族长乡里之中,长幼同听之,则莫不和顺;乐在闺门之内,父子兄弟同听之,则莫不和亲。李学勤主编:十三经注疏乐记正义教师:所以,“莫不和敬”“莫不和顺”“莫不和亲”,“乐”的作用又是和谐。【过渡】教材第7页史料阅读: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 孟子滕文公上教师: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的土地制度。奴隶主为计算自己封地的大小和监督奴隶劳动,把土地划分成许多方块,因像“井”字形,所以叫做井田制。大家可以看下面这幅图。下面这幅图比较形象生动地表达出了井田制的含义。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私田井田制示意图难点探讨2: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的关系【过渡】教师:下面我们

39、进入第一个难点探讨: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的关系。【提示】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关系示意图教师:礼乐制是文化层面,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政治层面,井田制是经济层面。分封制政治生活等级化,是权力分配制度,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家庭生活政治化,是权利继承制度,是分封制的血缘纽带,二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礼乐制是等级观念生活化的表现,是权利认同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的维护工具。井田制是它们的经济基础。教师:最后我们来总结一下,早期国家有哪些特点呢?政治: 1、王权与神权相结合,带有浓厚的神权色彩(甲骨文、祭祀) 2、血缘纽带与政治关系相结合,家国同构(分封制、宗法制) 3、最高统治者

40、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从内外服到分封)经济: 1、青铜铸造发达(大量青铜器) 2、土地国有制,集体劳作(井田制)思想: 1、系统文字(甲骨文,金文) 2、呈现较浓厚的鬼神迷信色彩。 3、西周时期已经产生了早期“民本”思想。 4、开始形成统一的心理文化认同(华夏文化,炎黄子孙)【设计意图】1、 通过讲述盘庚迁殷的故事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也补充学生的课外知识。2、 通过助纣为虐的成语来引入商朝的灭亡和牧野之战。3、 大量使用史料来提高学生的史料阅读分析能力。4、 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帮助学生了解各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如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井田制之间的关系。板书设计本课小结本课时间轴:从原始

41、社会到奴隶社会。本节课我们主要讲述了原始社会和奴隶社会时期的人类社会。原始社会包含了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农业的出现,人类社会进入了新石器时代。在新石器时代后期,随着私有制的产生和阶级分化的日益明显,人类从原始社会进入了奴隶社会。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国家的形成和发展时期,也是奴隶制社会的形成、发展与繁荣时期。随堂小练1良渚古城遗址是人类早期城市文明的范例。经考古发现,遗址中存在王陵、大规模墓葬、祭坛、大型宫殿基址以及大批玉制礼器等。良渚古城遗址的考古发现()A表明中国古代文明始终领先世界 B实证了中华五千多年的文明史C说明历史记载必须经过考古证实 D标志着最早的奴隶

42、制国家诞生2老官台大地湾文化,磁山裴李岗文化,后李北辛文化,虽然各有起源,各有特征,但在经济类型、日用陶器的制法、某些器别甚至器形等多方面均表现出了一定的共性,该现象反映了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是()A分布广泛 B百花齐放 C多元一体 D走向统一3考古专家对某新石器晚期文化遗存研究后,认为当时阶级分化明显。下列考古发现中能支持此结论的是()A大型氏族公共活动场所 B陶器和牲畜遗骸C墓葬随葬品的差异很大 D祭坛和神庙遗址4综合已发现的卜辞资料来看,目前见到的甲骨文单字已达5 000以上。字形结构也相当复杂,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六种构字原则皆可找到实例。词类上已有名词、代词、动词、形容词

43、等区分。这说明甲骨文()A是周代的一种文字 B与现代汉语没有差别C是我国最早的文字 D是一种很成熟的文字5“周封以五等之爵,蓟燕二国俱武王立,因燕山、蓟丘为名,其地足自立国。”材料所涉制度是()A禅让制 B分封制 C宗法制 D王位世袭制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七八千年前,中国北方和南方的农业与农耕聚落都有了很大发展。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及粮食的储备,使人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多方面的发展。内部大小血缘集体之间以及个人之间,关系平等和睦。 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简明中国历史读本 根据材料,列举农业“有了很大发展”的表现。结合所学知识,举一例说明河姆渡原始居民的“精神生活”得到了发展。 7阅读

44、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唯殷先人,有典有册,殷革夏命。尚书周书多士材料二1920年代,王国维发现,甲骨文中的商王名号与史记中的商王世系可以相互对应。王国维进而推论道:“由殷周世系之确实,因之推想夏后氏世系之确实,此又当然之事也。”三民书局历史(第二册)材料三最早的包含有商王名字的文字记载是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然而,这些文字材料中没有任何关于夏的记载,也没有关于商的世系。夏商世系出现于更晚的战国至汉代文献中,其中引用最为频繁的是古本竹书纪年和史记,其成书比商王朝晚七百年以上。许宏、刘莉关于二里头遗址的省思(1)材料一中的“殷”是指哪一个朝代?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夏朝灭亡的主要原因。(2)根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出土于安阳殷墟的甲骨文”的主要内容以及甲骨文在文字史上的地位。(3)这三则材料分别呈现了夏史或者夏世系是否可信的论点。这三则材料中,哪些认为夏史或者夏世系大致可信,哪些对夏史或者夏世系持怀疑态度?他们评断的依据各是什么?【参考答案】1、B 2、C 3、C 4、D 5、B6、表现:耒、耜的出现和普遍使用;粮食的储备。发展:制作简单的玉器和原始乐器。7、(1)朝代:商代。原因:夏代最后一个王桀,暴虐无道,百姓反抗。(2)内容:商人刻写的占卜记录。地位: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3)材料一认为可信,根据商代典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