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练习-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练习-高三历史统编版一轮复习.docx(1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三一模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单选题1(2022北京门头沟一模)史籍记载:北齐王朝奠基人高欢“每号令军士其语鲜卑则曰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而凌之?其语华人(汉人)则曰鲜卑是汝作客(佃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汝何为疾之?”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汉人和鲜卑人被区别对待B汉人都沦为鲜卑人的奴隶C鲜卑族都租种汉人的土地D统治者努力缓和民族矛盾2(2022北京房山一模)魏晋时期,江南涌现出一批“千金之家”,他们“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新开垦的田地),田池布千里。”唐朝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推广使用,提高了犁
2、地的速度;同一时期,“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对上述现象解释合理的是A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B江南开发促进经济较快发展C南方文化进步带动经济发展D江南商业发展居于全国首位3(2022北京通州一模)元史地理志总结道:“盖岭北,辽阳与甘肃、四川、云南、湖广之边,唐所谓羁縻之州,往往在是,今皆赋役之,比于内地。”结合如图及所学,对此理解正确的是唐朝往往通过册封和朝贡管理边疆地区唐朝时吐蕃开始接受中央政府的管理元朝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元朝对边疆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ABCD4(2022北京门头沟一模)下图为陕西何家村出土的“唐朝怀集庸调银饼”。上刻有“
3、怀集县(今广东怀集县)开十(开元十年)庸调银拾两,专当官令王文乐、典陈友、匠高童”。铭文记载了进贡庸调银的县名、时间、重量、负责的官员和工匠姓名,以备查验。据上述材料可知 唐朝怀集庸调银饼县制是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划庸调是唐代税制的组成部分货币地租已经取代实物地租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严格管理ABCD5(2022北京房山一模)阅读下列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的赋役制度与户籍制度简表,结合所学,可知朝代赋役制度(名称或内容)户籍制度隋朝征收租调役为主“大索貌阅”唐朝租庸调制唐承隋制,三年一造两税法“户无主客,以见居为簿”明朝一条鞭法“黄册”清朝摊丁入亩“永停编审”A古代赋役征收的名目逐渐增多B中国古代户籍的管理日
4、益严格C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始终结合D户籍制度服务于政府赋役征发6(2022北京丰台一模)以下是对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描述,按制度出现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秋夏两征之ABCD7(2022北京顺义一模)下图为唐朝三省位置图,该图文说明唐朝三省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甚至封还诏书,但一般都是奉诏执行。 都位于宫城之内是为了便于皇帝决策空间布局体现决策权与行政权的统一尚书省对门下省诏令具有一定否决权职权分工明确,相互牵
5、制又分工配合ABCD8(2022北京顺义一模)下列中国古代科技成果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祖冲之计算圆周率蔡伦改进造纸术沈括编著梦溪笔谈宋应星编著天工开物ABCD二、材料分析题9(2022北京海淀一模)游牧民族大迁移中西方历史的不同走向材料一魏晋时期的少数民族祖先很早就与中原政权有接触。魏晋政权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安置政策。朝廷在册封少数民族首领管理本族人民的同时,也设机构进行管辖。自汉以来,内迁民族就已经“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即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而且在赋税上还有所优待。十六国和北朝政权大体都沿用魏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各民族百姓受治于相同的法律,在判罚上
6、有贵族、平民的差别,并无民族差别。材料二3世纪,日耳曼人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罗马人视日耳曼人为蛮族,与他们结成单纯的军事同盟。蛮族在需要时提供军事帮助,罗马人按照约定提供钱物,双方各取所需,互不干涉。在这种观念的指导下,蛮族整体定居在帝国境内后,双方依然是两个独立的群体。蛮族首领实际上是独立的国王,蛮族只效忠于自己的国王。各日耳曼王国吸收罗马的一些体制,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自主性很大。蛮族在罗马人帮助下编撰法典,多是原来习惯法的成文化。罗马人和蛮族人分别使用自己的法律,同罪不同罚。最终,蛮族入侵后的西方形成多族群并立的局面。摘编自刘家和、刘林海36世纪
7、中西历史及文明发展比较研究等(1)依据材料,指出魏晋政权和罗马帝国与内迁民族的关系有何不同。(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上述的不同对中国和西欧历史发展的影响。10(2022北京东城一模)私人藏书材料一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藏书兴起。庄子记载“惠施(名家代表人物)多方,其书五车”,孔子“藏书于周室”。汉书记载:孔子晚年整理典籍,创立了“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文献整理方法。墨子记载“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韩非子记载“今境内之民藏孙(武)吴(起)之书者家有之”。材料二隋朝的私人藏书以许善心、柳辩二人最为著名,他们都藏书近万卷。唐朝的藏:书种类包罗万象,藏书万卷以上者近20人。隋唐藏书家还参
8、用自己的藏书进.行目录编纂工作。摘编自吴修琴中国古代私人藏书发展述略等材料三在目录学领域,私人藏书目录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材料来源之一。很多的学术典籍虽失传于政府书库馆阁之间,却往往可以在私人藏书中一窥堂奧,因此不少私人藏书目录成为后世国史编纂的重要参考。乔楚古代私人藏书目录与政府藏书目录书写原则比较(1)阅读材料一、材料二,指出隋唐私人藏书与春秋战国私人藏书的差异,并分析推动这两个时期私人藏书发展的历史原因。(2)结合上述三则材料和所学,分析古代私人藏书的文化价值。11(2022北京西城一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史料与历史解释材料一19世纪末、德国学者李希霍芬把古代中国与中亚、印度间以丝绸贸易为媒
9、介的这条交通道路命名为“丝绸之路”。后来中国学者对此历史概念做了如下解释丝绸之路:以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经甘肃、新疆到中亚、西亚,并连接地中海各国的陆上通道。因中国西运的货物以丝绸制品影响最大,故得名。通过丝绸之路,古代亚欧国家和人民互通有无,友好往来。材料二3世纪、中国书籍传到日本。旧唐书记载“开元初又遣使来朝”“所得锡赉(指钱币)”则“尽市文籍”遣唐使的使命不尽相同,但购书直是其主要任务。随着宋明之际民间贸易往来的增加,大量中文图书输往日本。唐朝与东亚各国交往主要路线示意图材料三元朝对西南少数民族首领施行“参用其土人”的制度,且“世官、世土、世民”。明朝沿袭并大为拓展,明史上司传
10、记载“分别司郡、州、县,额以赋役,听我驱调”。明政府制定了授职,承袭、升迁,奖惩等法规,完善朝贡、纳赋之制,颁行征调士兵办法。土司制度是建立在奴隶制或农奴制经济基础之上的。明中期以后,封建经济逐渐发展起来。明末一些土司纷争仇杀、抗命朝廷,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康熙、雍正两朝进行大规模改土归流,随之展开清查户口,核实赋税等工作。土司势力大大削弱。摘编自龚荫编著中国土司制度简史(1)有学者发现,在史料中几乎没有找到遣唐使大量进口丝绸的记录,主张将古代中国与日本等东亚国家之间的交通道路另行命名。请你依据材料二为此交通道路拟一个名称。并参照材料一进行解释。(2)阅读材料三并结合所学,评析土司制度的兴衰。
11、2022北京高三一模历史汇编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参考答案1D【解析】【详解】材料“其语鲜卑则曰汉民是汝奴,夫为汝耕,妇为汝织,输汝粟帛,令汝温饱,汝何为而凌之?”“其语华人(汉人)则曰鲜卑是汝作客(佃客),得汝一斛粟、一匹绢,为汝击贼,汝何为疾之?”是高欢为团结鲜卑族和汉族所采取的策略,表明统治者努力缓和民族矛盾,D项正确;汉人和鲜卑人被区别对待不是高欢的最终目的,排除A项;汉人都沦为鲜卑人的奴隶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鲜卑族都租种汉人的土地说法太绝对,排除C项。故选D项。2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江南涌现出一批千金之家,他们僮仆成军,闭门为市,牛羊掩原隰(
12、新开垦的田地),田池布千里”“唐朝曲辕犁在江南地区的水田推广使用,提高了犁地的速度”“盐铁转运使在扬州,尽斡利权,判官多至数十人,商贾如织”可知,从魏晋到唐朝时期,南方农业和商业发展状况良好,体现了江南开发促进经济较快发展,B项正确;南宋时,经济重心南移完成,南方经济发展水平超过北方,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南方文化进步带动经济发展,排除C项;材料未涉及江南商业与其他地区的对比,不能得出“江南商业发展居于全国首位”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B项。3C【解析】【详解】根据图示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唐朝与少数民族交往频繁,唐朝往往通过册封和朝贡管理边疆地区,正确;唐朝时,吐蕃与唐朝是两个并立的政权,错误;元
13、朝在地方是行省制,边疆管理呈现出与内地一体化趋向,对边疆实施了长时间和比较稳定的统治,正确;故正确,错误,C项正确,排除ABD项。故选C项。4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货币地租已经取代实物地租是在明清时期,而不是在唐朝,错误;根据“怀集县”可得出县制是唐朝的地方行政区划。根据“庸调银拾两”可得出庸调是唐代税制的组成部分。根据“铭文记载了进贡庸调银的县名、时间、重量、负责的官员和工匠姓名,以备查验。”得出中央对地方官员的严格管理,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5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古代的户籍制度的推行主要是为了增加了政府控制的人口和赋税收入,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古代赋役征收的
14、名目逐渐增多,排除A项;材料体现的是赋役制度与户籍制度的关系,中国古代户籍的管理日益严格只体现了户籍的管理,排除B项;材料只列举了几个朝代,无法体现户籍制度与赋役制度始终结合,排除C项。故选D项。6D【解析】【详解】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这句话说的是商周时期的井田制,是一种以国有为名的贵族土地所有制;悉并为一条,皆计亩征银,折办于官这句话说的是明朝的一条鞭法;有田则有租,有身则有庸,有户则有调说的是唐朝初期的租庸调制;户无主客,以现居为簿,人无丁中,以贫富为差秋夏两征之说的是唐德宗时,宰相杨炎创立的一种税法。按人民贫富及拥有田亩的数目,分等级课税,每年依夏、秋两季用钱编纳,以替代原有的租庸调
15、法。综上,先后顺序为,D项正确;排除A项、B项、C项。故选D项。7D【解析】【详解】根据图示内容无法体现三省布局的意图,看不出决策权和行政权的统一,不符合题意;根据“尚书省负责执行,若发现差错,可以不奉诏”可知尚书省对门下省的诏令具有一定的否决权,符合题意;根据“中书省负责草拟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诏令,尚书省负责执行”可知三省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又分工合作,符合题意。综上所述可知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8B【解析】【详解】祖冲之计算圆周率是南北朝时期,蔡伦改进造纸术是东汉时期,沈括编著梦溪笔谈是北宋时期,宋应星编著天工开物是明代,因此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应该是,B项正确,排除ACD
16、项。故选B项。9(1)中国:魏晋南北朝中央政府对内迁少数民族采取与内地近似的管理制度并给予优待;内迁的少数民族也积极学习中原制度,推行汉法。罗马:罗马人对进入帝国的蛮族采取了分治的措施;内迁的日耳曼人保持自己的制度文化和法律,有很强的自治性。(2)中国:为隋唐时期大一统的再次实现奠定基础;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得以长久保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西欧:没有形成民族认同,出现多民族并存的局面;形成了西欧封建制度,长期处于分裂局面。【解析】(1)中国:根据“随所居郡县,使宰牧之。与编户大同,而不输贡赋”“即内迁民族的百姓也作为编户齐民,而且在赋税上还有所优待”得出魏晋南北朝中央政府对内迁少数民族
17、采取与内地近似的管理制度并给予优待;根据“十六国和北朝政权大体都沿用魏晋的政治和法律制度”得出内迁的少数民族也积极学习中原制度,推行汉法。罗马:根据“各日耳曼王国吸收罗马的一些体制,同时保持着自己的政治传统,地方基本自治,自主性很大。”得出罗马人对进入帝国的蛮族采取了分治的措施;根据“罗马人和蛮族人分别使用自己的法律,同罪不同罚。最终,蛮族入侵后的西方形成多族群并立的局面。”得出内迁的日耳曼人保持自己的制度文化和法律,有很强的自治性。(2)中国:结合所学可得出魏晋时期民族的融合为隋唐时期大一统的再次实现奠定基础;可从制度及社会治理方面概括得出统一和中央集权制度得以长久保持;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18、和发展。西欧:结合所学可得出没有形成民族认同,出现多民族并存的局面;形成了西欧封建制度,长期处于分裂局面。10(1)差异:春秋战国出现私人藏书,有一定的藏书规模,藏书多为诸子百家著作,形成了初步的文献整理方法。隋唐私人藏书十分兴盛,规模更大,种类丰富,藏书整理方法更加成熟。原因: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推动私人藏书的出现。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为私人藏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举制的推行、文化的繁荣扩大了对书籍的需求;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等为书籍的刻印提供了技术支持。(2)保存了文献典籍,弥补了官府藏书的不足;推动了学术研究,促进了目录学的发展;利于人才培养和传承民族文化。【解析】(1
19、)差异:春秋时期:根据材料一中“春秋战国时期,私人藏书兴起”可知,出现私人藏书;根据材料一中“其书五车”、“今天下之士君子之书不可胜载”、“今境内之民藏孙(武)吴(起)之书者家有之”可知,有一定的藏书规模;根据材料一中“惠施(名家代表人物)多方”、“孔子藏书于周室”可知,藏书多为诸子百家著作;根据材料一中“孔子晚年整理典籍,创立了为之作序、言其作意的文献整理方法”可知,形成了初步的文献整理方法。隋唐时期:根据材料二中“隋朝的私人藏书以许善心、柳辩二人最为著名,他们都藏书近万卷”、“唐朝的藏书种类包罗万象,藏书万卷以上者近20人”、“隋唐藏书家还参用自己的藏书进行目录编纂工作”可知,隋唐私人藏书
20、十分兴盛,规模更大,种类丰富,藏书整理方法更加成熟。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从春秋战国与隋唐时期私人藏书发展的社会环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角度作答。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春秋战国社会大变革,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推动私人藏书的出现。隋唐时期国家统一为私人藏书提供了良好的社会环境;科举制的推行、文化的繁荣扩大了对书籍的需求;造纸术、雕版印刷术等为书籍的刻印提供了技术支持。(2)根据材料三中“在目录学领域,私人藏书目录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材料来源之一”可知,推动了学术研究,促进了目录学的发展;根据材料三中“很多的学术典籍虽失传于政府书库馆阁之间,却往往可以在私人藏书中一窥堂奧,因此不少私人藏书目录成为后
21、世国史编纂的重要参考”可知,保存了文献典籍,弥补了官府藏书的不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古代的私人藏书有利于人才培养和传承民族文化。11(1)书籍之路以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往东经陆路到朝鲜半岛或由海路到日本的通道。因中国东输的物品以书籍影响最大,故得名。通过书籍之路,中国古代的先进文化东传并深刻影响东亚国家,东亚各国的文化也传入中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2)土司制度指元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政府任命其首领为地方官,土官承担交纳赋役等义务的制度。为使边疆地区得以有效统治,增添贡赋,稳定社会秩序而实施。此后该地区未出现分裂割据的地方民族政权,土司制度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挥
22、了重要作用。土司制度建立在奴隶制或农奴制经济基础之上,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司制度的弊端严重地影响了统治的稳固,清王朝采取改土归流的政策,强化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这些区域的闭塞状态,有利于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交流。土司制度的兴衰是一定历史发展时期的产物,反映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解析】【详解】(1)名称:根据材料可知,东亚地区交流的主要是图书,因此命名为书籍之路。解释:根据材料一可知,解释内容包含路径、主要内容和影响,因此具体解释如下:以古代中国长安(今西安)为起点,往东经陆路到朝鲜半岛或由海路到日本的通道。因中国东输的物品以书籍影响最大,故得名
23、。通过书籍之路,中国古代的先进文化东传并深刻影响东亚国家,东亚各国的文化也传入中国,促进文明交流互鉴。(2)评析:根据材料主旨,从土司制度的概念、以及进步性和局限性三个角度进行评析。具体而言:土司制度指元明清时期,在西南少数民族地区,中央政府任命其首领为地方官,土官承担交纳赋役等义务的制度。为使边疆地区得以有效统治,增添贡赋,稳定社会秩序而实施。此后该地区未出现分裂割据的地方民族政权,土司制度对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挥了重要作用。土司制度建立在奴隶制或农奴制经济基础之上,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土司制度的弊端严重地影响了统治的稳固,清王朝采取改土归流的政策,强化了对西南地区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改变了这些区域的闭塞状态,有利于该地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民族交流。土司制度的兴衰是一定历史发展时期的产物,反映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治理能力的提升。 13 / 13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