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巩固练习-高三统编版历史高考备考一轮复习.docx

上传人:ge****by 文档编号:87871997 上传时间:2023-04-18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13.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巩固练习-高三统编版历史高考备考一轮复习.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巩固练习-高三统编版历史高考备考一轮复习.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巩固练习-高三统编版历史高考备考一轮复习.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 巩固练习-高三统编版历史高考备考一轮复习.docx(10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练习一、选择题1三国时期,扬州由东汉时的3个郡分为8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40个增至近80个;赣江流域原东汉豫章郡则被分为7个郡级行政区,属县由21个增至58个。对这一现象解读合理的是,当时()A统治疆域的进一步拓展B江南市镇经济兴起C经济发展影响行政区划D经济重心南移加速2魏晋南北朝时期,匈奴人刘渊建立前赵政权,追尊蜀汉后主刘禅为孝怀皇帝,立汉高祖以下三祖五宗神主而祭之;匈奴人赫连勃勃建立的夏政权,“自以匈奴夏后氏之苗裔也,国称大夏”;鲜卑人拓跋什翼犍建立代国,自认为是神农氏的后裔。这一现象可以用来说明()A人口迁徙促进区域开发B民族交融推

2、动文化认同C战乱频繁导致国家分裂D黄帝是各民族共同祖先3下图是学者阎步克对南北朝时期新兴的政治文化的比较。这反映出()A南朝政治文化的成熟B南北实力的此消彼长C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D北朝政治文化的优势4祝总斌在试论魏晋南北朝的门阀制度中谈到,中古门阀制度,整个看来,最主要特征在于按门第高下选拔与任用官吏。至于士族免徭役、婚姻论门第,“士庶之际,实自天隔”等特征,都是由前者逐渐派生的。据此可知()A政治地位决定了士庶的差别B士族因免徭役而经济实力强大C婚姻关系固化了当时的阶级D门阀政治是当时政治的主流5隋唐时期,上则以“野无遗贤”为标榜,求贤若渴,下则以文章诗赋相砥砺,孜孜求进,上行下效,蔚然风行

3、,从而出现人才辈出的局面。这一现象()A使社会出现重文轻武的氛围B厚植了隋唐繁盛的社会基础C推动了儒学复兴运动的出现D主要得益于科举制度的完善6考古工作者从唐代大明宫含元殿遗址中发掘出115件绳纹砖,这些砖统一背饰纹绳,其中遗址出土的34件砖和46件比较完整的无釉板瓦都印有文字,内容涉及工匠姓名、烧制年代、地名和窑名等。这表明唐朝政府()A关注城市建设标准化问题B重视城建工程质量的监管C注重抑制富商大贾的势力D实现了工匠管理的制度化7唐宪宗元和三年(808年),在颁行禁蓄钱令前,先有安商告示,使商人有所准备。元和七年(812年),政府设立“便换”制度,在解决钱荒问题上考虑到不使商人受损,同时也

4、注意维护债权人的权益。这些现象的出现()A反映唐朝商人地位有一定的提高B说明政府已经放弃重农抑商政策C彻底缓解了政府钱币不足的问题D体现了小农经济已日益走向没落8屯田制是一种由政府提供土地,组织农民或士兵耕种,以解决军队给养或收取税粮的制度。三国时期的东吴推行了大规模的屯田,将屯田与水利开发并举,屯田制度与东吴政权相始终。东吴的屯田()A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B奠定了国家统一的基础C完成了经济重心的南移D加重了农民的经济负担9白居易写有胡旋女一诗,题注:“天宝末,康居国(注:唐时西域国家)献之。”诗云:“弦鼓一声双袖举,回雪飘飘转蓬舞。左旋右转不知疲,千匝万周无已时。”“曲终再拜谢天子,天子为之

5、微启齿。胡旋女,出康居,徒劳东来万里余。”从作品可以推知,当时()A东西方艺术风格交汇融合B异域乐舞广受欢迎C商路为文化交流提供便利D经济繁荣国力强盛10唐代,在三司(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共同审理的刑狱案件中,给事中(门下省属官)要根据法律衡量轻重,以免惩罚不当。同时,唐朝还规定如果有留滞的案件和冤案,给事中还要联合御史、中书舍人共同商议审理此案。这说明唐代()A三省职权分工较为混乱B注重对诉讼审判的监督C司法部门冗官现象严重D中枢行政遵循理性原则11唐太宗时期,将全国分为十道监察区,委派御史定期或不定期巡回监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这反映了()A唐形成完备的监察

6、体系B中央行政体制不断完善C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加强D埋下了地方割据的隐患12如表为不同时期关于均田制下小农受田的相关记载。由此可知,从北魏到唐朝前期()时期内容出处北魏“诸男夫十五以上,受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所授之田率倍之”魏书食货志隋朝“帝(隋文帝)乃发使四出,均天下之田,其狭乡,每丁才至二十亩”隋书食货志唐朝“(太宗)幸灵口(陕西临潼),村落逼侧(拥挤),问其受田,丁三十亩”册府元龟A社会人口持续快速增长B生态恶化导致耕地锐减C封建经济得到恢复发展D土地制度发生根本变化13如图为便桥会盟图(局部),描写了唐太宗与突厥可汗在渭水上的便桥会盟的历史故事。整幅图的画面有狂奔的马队、惊险的马上杂技

7、、激烈的马球表演。该作品()A反映了宫廷生活的奢靡B显示了宫廷画的神韵意趣C展现了体育外交的魅力D体现了民族间的民俗交融14孝文帝迁都后,龙门山开窟造像奉佛遂成风气。石窟中的古阳洞是孝文帝为冯太后营建的功德窟,洞中许多造像为北魏贵族与汉族官员并肩而立,佛像题记注重彰显供养人的在世功德与父母之德。材料表明北魏政权()A重用汉族官员以推进改革B协同儒佛以重塑文化正统C奉佛成风以致于滥用民力D遵循传统以规范社会秩序15盛唐时期的边塞诗,一面夸张地展示战争的残酷和环境的恶劣,一面更凸显保家卫国的豪情和建功立业的抱负;中晚唐时期的边塞诗更加倾向于低迷悲观和忧国忧民的心理表达,透露出深刻的慷慨壮烈和伤感悲

8、凉氛围。据此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诗人力图全景再现社会真实B思想演进影响文人审美情趣C文学风格折射社会环境变迁D商品经济导致文风日渐世俗16东晋时和尚慧远在沙门不敬王者论中提出,一个人在家、在社会,当然应该服从皇权、礼敬父母,但是,出家的佛教徒是“方外之宾”,应当可以“遁世以求其志,变俗以达其道”。该观点反映了当时()A佛教教义与儒家伦理相抵触B佛教颠覆了民众的思维方式C儒家伦理不为佛教徒所关注D统治者积极推动佛教本土化二、非选择题17钱乘旦说:“无论什么国家,制度都要越完善越好。”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唐因隋制,以三省之长中书令、侍中、尚书令共议国政,此宰相职也。其后,以太

9、宗尝为尚书令,臣下避不敢居其职,由是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侍中、中书令号为宰相,其品位既崇,不欲轻以授人,故常以他官居宰相职,而假以他名(注:如“参知政事”“参议得失”“参知机务”“专典机密”等)。宋欧阳修新唐书百官志材料二玄宗时,以中书省事务繁多、文书多壅滞,选用一些文人与集贤院学士分掌制诏书敕后正式改名为“翰林学士”,并特置学士院以安置。安史之乱后,“军国多务,深谋密诏,皆从中出”,被称为“内相”。宪宗元和年间,中书小吏滑涣,勾结知枢密刘光琦(宦官),“宰相议事有与光琦异者,令涣达意,常得所欲。郑余庆与诸相议事,涣从旁指陈是非,余庆怒叱之,未几,罢相”。唐阙史卷下记云:“一日,枢密使(宦官)

10、出至中书,奉宣与宰臣商量镇州事。”戴显群唐后期政治中枢的演变与唐王朝的灭亡(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初三省的职责和特点,分析唐初实行这一制度的意图。(6分) (2)根据材料一、二,概括三省制实际运行中的调整及其对三省制产生的影响。(5分)(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三省制演变与唐朝兴衰之间的关系,并谈谈你对此的认识。(4分)1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材料旧唐书尉迟敬德传五代后晋刘昫太宗命(尉迟)敬德侍卫高祖(李渊)。敬德擐甲持矛,直至高祖所。高祖大惊,问曰:“今日作乱是谁?卿来此何也?”对曰:“秦王(李世民)以太子(兄李建成)、齐王(弟李元吉)作乱,举兵诛之,恐陛下惊动,遣臣来

11、宿卫。”高祖意乃安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立嫡以长,礼之正也。既而为群下所迫,遂至蹀血禁门,推刃同气,贻讥千古,惜哉!夫创业垂统之君,子孙之所仪刑(效法)也,彼中、明、肃、代之传继,得非有所指拟以为口实乎唐太宗入冥记1900年出土文献敦煌文书中武则天时期的俗讲话本问大唐天子太宗皇帝为甚(杀兄)弟于前殿,囚慈父于后宫?(太宗)闷闷不已,如杵中心争答不得(1)根据材料,指出刘昫与司马光对“玄武门之变”的不同态度,并分析其原因。(8分)(2)结合所学知识,辨析以上材料的价值。(6分)答案:1C2B3D4A5B6B7A8A9C10B11C12C13D14B15C16A17(1)职责:中书省(草拟)、门下省(

12、审议)、尚书省(执行)。特点:相互合作,相互牵制;分散相权,加强皇权。意图:提高决策的正确性和效率;巩固唐王朝统治。(6分)(2)调整:官员任职多任用低级官员或他职兼宰相权职;三省长官不轻易授人;选用文人学士参与军政;宦官执掌枢密,参与决策。影响:三省地位不断下降;逐渐名存实亡。(5分)(3)关系:前期三省制正常运行,三省分工合作,对唐朝的盛世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后期不断被削弱和架空,与唐朝中后期的社会动乱有很大关系。认识:社会发展离不开制度的稳定执行(围绕制度执行、保障等,言之有理即可)。(4分)18(1)态度:刘昫持赞赏(理解、同情、肯定)态度。司马光持否定态度。原因:五代十国时期政权更换频繁,统治者大都通过政变上台,旧唐书迎合了时局的需要。北宋时期结束五代十国分裂局面;儒家伦理道德和忠孝观念的影响;便于统治者寻找借鉴、吸取教训。(8分)(2)旧唐书和资治通鉴分别是成书于五代和宋朝时期的官修史书,具有权威性。但是官修史书受时代影响,并带有官方立场,政治性强,不一定能完全反映客观史实,且受时代所限有矛盾之处,须加以辨析并与其他材料印证。(3分)唐太宗入冥记是武则天时期的民间话本,属于文学作品,体现当时的一种民间舆论,属于近代发现的新材料,可为研究“玄武门之变”提供新的研究视角。但是民间文学作品有虚构成分,需谨慎使用。(3分)10/10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中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