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五章》教案.pdf

上传人:无*** 文档编号:87820495 上传时间:2023-04-17 格式:PDF 页数:16 大小:870.8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五章》教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老子〉五章》教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五章》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五章》教案.pdf(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老子五章一、教学要求1.1.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了解老子的生平和哲学观。2.2.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把握道德经的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二、学习要点1.1.老子的思想主张。老子的思想主张。2.2.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老子五章的思想内涵。3.3.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学习老子的语言、行文、修辞手法等方面的艺术特色。三、作者生平1生平:老子(约公元前 600公元前 500),春秋时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老子即老聃,姓李名耳,字伯阳,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做过周朝“守藏室之史”(管理藏书的史官),孔子曾向他问礼,后退隐,著老子。老子以“道”解释宇宙

2、万物的演变,以为“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乃“夫莫之命(命令)而常自然”,因而“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为客观自然规律,同时又具有“独立不改,周行而不殆”的永恒意义。老子书中包括大量朴素辩证法观点,如以为一切事物均具有正反两面,“反者道之动”,并能由对立而转化,“正复为奇,善复为妖”,“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又以为世间事物均为“有”与“无”之统一,“有、无相生”,而“无”为基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馀”;“民之饥,以其上食税之多”;“民之轻死,以其上求生之厚”;“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惧之?”

3、。2传说:据传,被道教奉为太上老君的老子是彭祖的后裔,在商朝阳甲年,公神化气,老子寄胎于玄妙王之女理氏腹中。一天,理氏在村头的河边洗衣服,忽见上游飘下一个黄澄澄的李子。理氏忙用树枝将这个拳头大小的黄李子捞了上来。到了中午,理氏又热又渴,便将这个李子吃了下去。从此,理氏怀了身孕。理氏怀了81 年的胎,生下一个男孩。这男孩一生下就白眉白发,白白的大络腮胡子。因此,理氏给他取的名子叫“老子”。老子生下来就会说话,他指着院子中的一棵李子树,说:“李就是我的姓”。3仕途之路:老子有着满腹学问,至于活了多少岁也说不清,只知道200 年后,被广纳贤才的周文王请到朝中,委以西伯之职,主管国家存藏的竹简(相当于

4、国家图书馆)。武王继位后,老子负责记录朝廷朝政议论。成王执政的时候,曾派老子出使西极大秦、竺乾等国,他到处讲学,颂扬周德。由于这位仙风道骨的长者,学识渊博,今人钦敬,所以,各国的君主朝臣都尊称他为“古先生”。轮到昭王执政,老子事周已近百年。料知将要干戈四起的老子,再也忍不下这尔于我诈的争斗,于是,他辞去朝官,骑了头青牛,西出函谷关,去昆仑山隐德修行。老子经过1函谷关时,函谷关关令尹喜知道他即将隐去,请老子著书,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字,也是他留给后人唯一的著作老子。老子其人到底有多大本事,当时无人知晓,因其留下的道德经太过玄妙,后世众人景仰之余,相互传诵,越传越奇,遂将老子捧为寿与天齐的神仙,并以

5、神话的方式描述。中华民族上下几千年文明流传下来的遗产,尽管汗牛充栋,但论及能总括中华民族的基本传统、思想与精神“一言以蔽之”者,无容质疑,当首数老子的道德经,仅以简洁优美的五千文字,洋洋洒洒深邃博大地构造出了一个朴素、自然、豁达、飘逸的宇宙观、人生观、方法论的宏大框架。影响所及,不但融汇于儒、释铸成三位一体的华夏文明基本肌骨,随着中华民族的走向世界,四、作者作品后为道教奉为主要经典。1年代:道德真经即道德经,或称 老子 老子五千文。原为先秦诸子中道家的代表作,关于老子和老子这部书的时代问题,学术界争论较大,尚无一致的结论,一般认为最后成书于战国时期。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称,老子应关令尹喜之请,“

6、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老子河上公章句将其分为八十一章,前三十七章为道经,后四十四章为德经,故名道德经。1973 年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的两种老子帛书写本,则皆德经在前,道经在后,文字亦略有差异。2版本:老子历来有多种版本,其影响最大流传最广的是河上公本和王弼本两种,道教以河上本为准。3主要思想:老子采用哲理诗的形式写成,整个哲学思想由“道”展开,“道”是老子思想的主要范畴,“道”字在书中出现了七十余次。他认为:道是一种混沌未分的初始态,是天地之始,万物之母,为化生万物的根源;道常无名,无为而无不为,它像水一样,善利万物而不与万物争,以柔弱胜刚强,是最高的善;道是不可言说的,人的感

7、官也不能直接感知,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搏之不得。天道自然无为是老子一书的主旨。老子包含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比较系统地揭示了事物互相对立依存的关系。他认为善恶、美丑、长短、高下、前后、有无等都是对立的统一,失去了一方,另一方也不能存在。他体察到事物的矛盾会相互转化,“反者道之动”是事物运动的规律。在认识论上,老子则主张“涤除玄览”,静观万物的循环演变。他不重视经验知识,认为“不出户,知天下”。在社会政治观上,他主张无为而治,并描绘了一幅“小国寡民”的理想国图画。他反对儒家的仁义道德,主张“绝仁弃义”。4注疏老子成书后,从战国末的韩非起,历代注家蜂起。唐末,杜光庭道德真经广圣义称,诠疏笺注道德经

8、者,六十余家,并对各家特点作了论述。历代注家因时代之不同,注释思想即各具特点,有的视之为君人南面之术,有的视之为兵书,有的视之为养生书,致使老子注释书千姿百态,各有各的理解。2道士以道德经为祖经,历代注疏者甚众,在诸家注疏中占有很大比重,但同样因为时尚不同和个人理解的差异,而呈现各自的特点。总的特点是将老子宗教化,从中升华出与宗教相通的内容,以之作为道教教理、方术的根据。西汉初,黄老学大兴,老子成为其主要经典。汉武帝以后黄老学逐渐向黄老道演化,老子逐步被神化,老子亦开始宗教化。东汉时,河上公老子章句首先从宗教角度理解和阐发老子,以之作为治国治身和修养成仙的理论依据,这给予当时的神仙方士以启发和

9、影响。早期道教经典太平经即有与河上公老子章句十分相似的思想,并汲取老子中的许多思想作为理论根据。到东汉后期,老子便成为道教所奉的经典,写出注释书老君道德经想尔训,以道教的观点解释老子,并将其作为教科书训育徒众。汉代道教老学的主要特征是黄老神仙长生思想,借用老子的“道”作为其神仙学说的理论依据,理论思维的水平不太高。魏晋玄学的产生,给道教老学以新的启迪。曹魏时道士孙登“以重玄为宗”解释 老子,为道教老学重玄派的形成奠定了基石。及发展到唐代,经成玄英、李荣等重玄派学者的发挥,遂成为道教老学中最有影响的学术流派,成为当时道教解老转代表,连唐玄宗注疏道德经时也深受其影响。唐末、五代道士杜光庭对重玄派深

10、为推许,重玄派解老有两大特征:一是援庄入老,一是援佛入老。运用这种方法解老使道教的教理教义得到了发展,进一步深化了道教理论思维水平。自魏晋迄唐的发展过程中,道教老学逐渐形成了一些不同的流派,有的明理身之道,有的明事理因果之道,有的明重玄之道,各有学术特色和侧重点,色彩纷呈。这就给唐代中后期道教老学的集注化创造了条件,这种集注化倾向在蜀中尤为突出。杜光庭的道德真经广圣义更是引用和评论诸家,总结了汉魏以来的道教老学,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见解。唐代是道教老学史上最兴盛的时期之一,其基本特征是深受佛教哲学的影响,有较高的思辨性。宋代道教解老之作仍深受重玄派的影响,但又较多地把易学思想引入到老子注解

11、之中,使易、老结合起来,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同时,宋代道教老学还继承发展了重玄派对“理”、“心”、“性”等的阐释,给予宋明理学的形成以深刻的影响。元明以来,道教解老之作仍续有问世。较具代表性的是元道士李道纯的道德会元和杜道坚的道德玄经原旨。这些著作中多以理学术语解老,反映其受宋明理学的影响较大,反映了鲜明的时代特征。总之,道德经在历代道士的不断注疏中,逐渐注进了新的内容,这是一个老子被逐渐神学化的过程,也是道教思想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其中包含着较丰富的思想内容,是研究道教教理、哲学的一大基本来源。五、创作背景春秋战国时期,王权下放,陪臣执命,政治和社会关系均发生了急剧的变化,而当现实社会中的氏族

12、制束缚着历史的发展,“旧命观”和“天道观”同样也束缚着思想的发展,老子形而上学的“道”的提出是对自然史的认识上寻找否决“天命观”“天道观”的理论根据,因而具有中国古代哲学史上的革命性和合理性。3六、课文讲解1课文分析道可道(第一章)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译文】取道于寻常可得的道,所得的道不是永恒的道;取名于寻常可得的名,所得的名不是永恒的名。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宇宙的初始;取名于有名,是万物得以化生的根本。所以,通常要不作欲望趋求,以便观察那无以名状的微妙;通常又要持

13、有欲望趋求,以便观察那成名化物的极致。这两方面是同一行为体的不同显现,同样深及于行为体的幽深内殿。在这同样深及幽深的两者之间作不断深入的往返周行,就是一切行为动作的微妙法门。)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道可道、名可名:均为动宾结构。前一“道”、“名”用如动词作“取道”、“取名”解。“取道”即踏上某一道路或循行于某一道路,喻指选取某一行为方式或某一方法与渠道,“取名”是指行为体自我调整以使自己的存在状态与某谓词表述或某通名相对应。所谓的“可道”、“可名”即“寻常可得的道”、“寻常可得的名”,是指我们可以能动地予以选择取舍的行为方式、行为情状。所谓的“常道”、“常名”则是指人经历一切事件都值

14、得永恒奉行的行为方式。老子以此表明他的道论将要提出并探讨一个非同寻常的行为方式、行为情状。这个非同寻常的行为方式即他所说的“大道”、“常道”或“天道”,这个非同寻常的行为情状即他所说的“无名”、“混沌”。2)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没有名称的混沌状态是天、地、神、人具体分化之前的宇宙初始态;获得了名称就从混沌演化为具体事物,是万物的开始。本句紧承上句,显示在取名问题上,名于无名与名于有名所代表的不同生存境地,它说明:取名于无名,就好比宇宙的初始;取名于有名,是万物得以化生的根本。老子说 物壮则老,谓之不道,他拒绝物化,所以他贬斥名可名而崇尚无名。3)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

15、“无欲”即无求于可道、可名,有欲即有求于可道、可名。妙即无以名状的、超越于机巧所可模拟的、活脱脱的柔弱灵动性,徼即运行之边际,是成名化物的极致。无名有无以名状的妙,有名有成名化物的徼。妙是难以模拟把捉的不确定性的极点,徼是可加穷究的确定性的边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说法说明了欲望趋求对名状的主导作用,显示了行为取态的某种能动境界。一般的行为体总是处于一定的妙、徼之间(即确定性与不确定性之间),并随行为取向(欲)的不同而因应调整。4)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4 此两者即所观的妙与徼。混成的、无以名状的妙与展开的、成名化物的徼是同一行为体在无为、有为两方面的不同显现。妙作为不确定性

16、的极点代表着行为体灵动取态的活力,徼作为确定性的边际界定了行为体取态与活动的范围,它们共同体现了行为体最为根本的生存特征,代表着深及于系统幽深内殿的整体德能。5)玄之又玄,众妙之门。妙为玄,徼也为玄,即上文同谓之玄。玄之又玄即在妙、徼两极之间的往返周行,也就是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的动态循环,以及这一循环的深化提高。无欲时观妙有助于行为体获得广泛的行进能动性,有欲时观徼有助于行为体知道某一行动展开是否已足以够取目标或是否已走到极限,这使他懂得知止而返。玄之又玄是两者的完满统一,它既有助于行为体在从容犹豫中因观妙而寻路出击,又有助于行为体在出击的行动展开中观徼知返,或另辟蹊径。所以,玄之

17、又玄不愧是一切行为动作的微妙法门,是行为与决策的基本程式,事件丛林之旅的在途规范。老子道论所确立的理想范式就是这玄之又玄的推衍展开,所希求的进道历程就是这玄之又玄的深化提高。【评析】本章指出了行为方式(道)、生存状况(名)、行为动机(欲)之间的关联,提出了作为事物丛林之旅的基本在途规范的玄之又玄之道,并把它推为众妙之门而作为道论的总纲、总道。不难理解,道论的基本问题就是要考察道、名、欲的关联,就是要解答道何道、名何名、欲何欲的问题。我们常常是为了要致所欲之徼而契道、名之妙。有关如何转换行为方式,以及转换成怎样的行为方式的问题就构成了道论的取道问题。有关如何调整自身的名状,以及如何对待所取的名的

18、问题就构成了道论的取名问题。有关如何确定行动目标的问题则构成了道论的取欲问题。老子道论就是对那些希望在取道、取名、取欲问题上获得能动自如的调协能力的行为者而说的,他要向这些潜在的听者显示不同的取道、取名、取欲对应于不同的生存结果而劝导他们应该怎样取道、取名、取欲。这些问题就构成了道论的基本内容。作为道论的首章,本章基本上奠定了那种要道非同寻常之大道,并为一切事件丛林之旅的行为运作探得众妙之门的宏伟气势。上善若水(第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译文】最善的人好像水一样。水善于滋润万物而不与万

19、物相争,停留在众人都不喜欢的地方,所以最接近于“道”。最善的人,居处最善于选择地方,心胸善于保持沉静而深不可测,待人善于真诚、友爱和无私,说话善于格守信用,为政善于精简处理,能把国家治理好,处事能够善于发挥所长,行动善于把握时机。最善的人所作所为正因为有不争的美德,所以没有过失,也就没有怨咎。51)上善若水:上,最的意思。上善即最善。这里老子以水的形象来说明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圣人的言行有类于水,而水德是近于道的。2)处众人之所恶:居处于众人所不愿去的地方。3)几于道:几,接近。即接近于道。4)渊:沉静、深沉。5)与,善仁:与,指与别人相交相接。善仁,指有修养之人。6)政,善治:为政善于治理

20、国家,从而取得治绩。7)动,善时:行为动作善于把握有利的时机。8)尤:怨咎、过失、罪过。【评析】老子在自然界万事万物中最赞美水,认为水德是近于道的。而理想中的圣人是道的体现者,因为他的言行有类于水。为什么说水德近于道呢?王夫之解释说:五行之体,水为最微。善居道者,为其微,不为其著;处众之后,而常德众之先。以不争争,以无私私,这就是水的最显著特性。水滋润万物而无取于万物,而且甘心停留在最低洼、最潮湿的地方。在此后的七个并列排比句中,都具有关水德的写状,同时也是介绍善之人所应具备的品格。老子并列举出七个善字,都是受到水的启发。最后的结论是:为人处世的要旨,即为 不争。也就是说,宁处别人之所恶也不去

21、与人争利,所以别人也没有什么怨尤。荀子宥坐记载了孔子答第子子贡问水的一段对话:孔子观于东流之水。子贡问于孔子曰:君子之所以见大水必观焉者,是何?孔子曰:夫水,偏与诸生而无为也,似德。其流也埤下,裾拘必循其理,似义。其洮洮乎不屈尽,似道。若有决行之,其应佚若声响,其赴而仞之谷不惧,似勇。主量必平,似法,盈不求概,似正。淖约微达,似察。以出以入,以就鲜洁,似善化。其万折也必东,似志。是故君子见大水必观焉。在此处,孔子以水描述了他理想中的具备崇高人格的君子形象,这里涉及到德、义、道、勇、法、正、察、志以及善化等道德范畴。这其中的观点与道家有显而易见的区别,但也有某些相似之处。可以此段引文与道德经第八

22、章参照阅读。有物混成(第二十五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无法道,道法自然。【译文】有一存在浑融而成,先于天地分化的现实世界而存在。它无音无形,廓然无依地自在,没有根本性的迁改;循环反复地运行,永不败坏。可以称之为天下万物共同依归的母本。6我不知道它的确切名号叫什么,给它加上一个标号说是道,勉强给它一个描述说它是无不包涵的整体存在。这个整体存在绵延运行,运行之中它远化展开,远化展开之后又循环反复。所以,道是整体性存在,天

23、是整体性存在,地是整体性存在,人也是整体性存在。宇宙中有四个层次的整体性存在,而人是其中之一。人效法地,地效法天,天效法道,道则以随遇自在作为法则。1)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以不确知的组分、不确定的结构序列浑融而成。道涵合了一切存在,不随组分的代谢而迁改,无所谓可以引发突变的确定结构序列,所以,它是混成的整体。2)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天下母即天下万物共同依归的母体,也就是宇宙整体。老子的作为 谷神的道与整体宇宙就是一个营魄抱一无离的统一体。道之独立指的就是宇宙作为绝对整体的绝对孤立性,虽周行却不改、不殆则喻指神魂对体魄抱一基础上的超越性,是指系统的神魂是因为系统的运营而营造的,所以

24、不会因为运营而迁改败坏。3)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在此显然赋予名与字以不同的涵义,老子对名显得慎重,而对字则显得随意。大致看来,老子所说的名是通名,所说的字则是专名。专名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符号标记,它与所标记的对象通常并没有实证的关联。而通名则是一种关于事物属类的描述,它与所冠名的对象具有一种实证的关联,不得随意赋加。老子的作为理想典范的道与天下母的关系只是一种虚拟假托的关系,就像母亲常常把好孩子的典范借用给邻居的小孩一样,不是一种认真的描述,所以称之为字。4)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曰字用如取名之义,文义即取名于大的行为体又取名于逝(绵延运行),取名于逝的行为体又取名于远(出

25、离混沌而远化展开),取名于远的行为体又取名于反(循环反复)。这说明被老子称之为道的行为典范在绵延运行中具有远反自如的双向可逆性。5)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古人说至大无外,这说明外小或外少也是大的一种体现。效法道而成其大并不是空间中的简单扩张;系统充分地形成自相闭合的因果网络,并因此而具有某种 相对孤立性,或减少对外在条件的过多依赖而使外界干扰的影响力相对降低等都是对 大的一种达成。这种意义的大是指一定程度的独立自足性(不附庸不对待)以及一定程度的整体性,说明行为体是一个相对独立并在一定程度上自成一体的整体性系统。文句可解为道是整体性存在,天是整体性存在,地是整体性存

26、在,人也是整体性存在。宇宙中有四个层次的整体性存在,而人是其中之一。人之外为地、为天,人能超越对特定的天时、地利的依赖而走向广阔的天地即人成其人之大;道生天生地,为无外之至大,是大与常的统一,而大与常都是时空标度的量,不管道多大,多常,它仍没有超出时空的框架,所以说道是域中之道。把道说成是可与天、地、人相提并论的域中的存在物,是老子道论把道拟实化的极端表现。在此基础上,道将被赋予更多的拟人化的品性。6)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7这说明人、地、天、道之间的关系是一种逆相效法递相依归的关系。老子心目中的一大理想就是要通过这种递相效法来完成人、地、天、道之间和谐的递归相依,也就是要求得人与天地宇宙的和

27、谐共存。7)道法自然在一些情况下,执着于混沌无名反而是不自然的,也不是对无为的真正贯彻。道无僵无滞,虽常无名无为,却随遇赋形随缘幻化,因其势而然其然;虽变现历经各种名状,却了无趋求,了无喻意,了无牵挂,只不过是对自身的随遇展布,所以,道法自然。道法自然说明道是递归序列的终结,说明道的自本自根性,说明整体性存在的终极原因在于存在本身,也说明宇宙的运行状况已别无其外在的动因。【评析】本章确立了道的存在地位,及其运动的基本特征,描画了道、天、地、人递归相依的宇宙图像,并提出了法自然的基本原则,可以看成是对前面一些章节有关道的论述的概括总结。由于道与整体宇宙是一个营魄抱一的同一体,道为天下母是因为整体

28、乃部分之母而言,所以,老子对道的描画也可以看成是对宇宙的运行形态以及宇宙整体与它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的描述,或者说是某种宇宙论观点的提出。这是人们谈论老子的宇宙论时的主要依据。不过,我们应该看到,作为一个一般行为体的普遍行为规范论,老子道论关于道或天道的表述更应该看成是一种典范的虚拟,而不是某种科学式的实证论述。老子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提出一个起比兴旁证作用的范例,而不是为了某一因应决断而求证事实的根基。这种典范虚拟常常因为注重于模型塑造的合理性、完备性等要求而忽略了模型拟托的客观符合性。这种理论旨趣中的关于宇宙的描述是否可以简单地看成是宇宙论,颇成问题。大成若缺(第四十五章)大成若缺,其用不弊。

29、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躁胜寒,静胜热,清静为天下正。【译文】大道的完美好像有欠缺,但运营施展的作用不会衰败;大道的充实好像很空虚,但运营施展的作用无穷无尽;大道的直捷好像很曲折,大道的灵巧好像很笨拙,大道的善辩好像很不善言辞。运动可以消解行为体的寒凝僵结,守静又可以消去行为体因运动而产生的热浊。谐和稳态是天下动荡摇摆所围绕的中心。1)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大”与“常”一样都是道的属性。大成、大盈、大直、大巧、大辩是指道或大得于道(即大德)所表现的完美、充实、直捷、灵巧、善辩等“德誉”。道是绝对整体,它包容着它所有的分化极,它对任何“名状”都能保有若然若不然的

30、柔弱灵动,所以它虽成却若缺,虽盈却若冲,虽直却若屈,虽巧却若拙,虽辩却若讷。2)躁胜寒,静胜热躁即剧烈的运动,喻指行为体在成、缺、盈、冲、直、屈、巧、拙、辩、讷等“名状”8之间的动荡摇摆;寒喻指行为体的寒凝僵结;静即无为而顺任自然,指行为体在若成若缺、若盈若冲、若直若屈、若巧若拙、若辩若讷的柔弱灵动中保持随缘任运的随遇稳态;热即热浊,喻指行为体因剧烈运动而进入的高温混乱状态。文句即“运动可以消解行为体的寒凝僵结,守静又可以消去行为体因剧烈运动而产生的热浊”之义,这说明系统的状态演变具有某种递相胜克的关系。3)清静为天下正清静,无浑浊为清,浑浊喻指系统内部因不相熔融而混乱,清则喻指系统的谐和,清

31、静即谐和稳态。“清静为天下正”即“谐和稳态是天下动荡摇摆所围绕的中心”之义。老子说“孰能浊以澄?静之余清;孰能安以久,动之徐生”,他认为在柔弱灵动中保有的谐和稳态是行为体最应护持的理想态。【评析】本章指出合于道的行为体会在各种“名状”之间作及“徼”而“反”的柔弱周行,在递相胜克的状态演变中,清静是动荡摇摆所围绕的稳态中心。老子借此以喻示清静是一般系统的理想状态,也是行为者自身所要归休、护持的常态。天之道(第七十七章)天之道,其犹张弓者欤?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

32、不欲见贤也。【译文】理想的范式,不就像那使弓趋于浑圆的作用一样吗?高的地方把它压低,低的地方把它抬高,有余的地方把它减损,不足的地方把它补足。理想的范式,减损有余的,弥补不足的;而人的行为惯律则减损不足的,奉养有余的。谁能使自己不断地有余以奉养天下?只有道者。因此,圣人做成了什么并不执为仗恃,成就了什么并不居功自矜,他不愿意使自己显得过分突出。)天之道,其犹张弓者软?高者抑之,下者举之,有余者损之,不足者补之上者下者是指竖举之弓的上下两端,有余是指上下两端的距离,不足是指弓弦至弓背的距离。张弓成圆喻道之圆融浑成,圆融而富有弹性喻道虽柔弱却富有“俊作”之机变。2)有余以奉天下出离无名,展开行动,

33、生养功果,然后“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就是“有余以奉天下”。“有余以奉天下”是“玄德”的社会现实功用的体现,是绵绵不绝的生养与奉献,并不象“以有余奉天下”那么简单。)见贤使自己显得过分突出。生而有之,为而恃之,功成而居之将会不断地使自己拔高,使自己显得过分突出;而“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则不然。所以,“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即“不欲见贤”。【评析】本章指出理想的行为范式或系统运营机理可以使系统趋于均衡匀称,而人群社会9的行为惯律则不能达成这样的理想状态,认为只要体于天道施行玄德的道者把那些足以使自己拔高,使自己进一步突出的行为成就奉献给社会,就可以既使自己免于孤峰耸峙的危险

34、,又弥平社会的高下不平。显然,这是从个人与社会两方面肯定了玄德的现实意义。“有余以奉天下”的说法既反映了老子对理想的社会形态的向往,也表现了老子的人生态度,是堪可作为现实人生之典范的。2相关评论老子是中国古代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在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时代,他较早地提出了天地万物的起源与存在的命题,试图总结世界的本原和万物运行的规律。在他的著作老子中认为天地万物大的本原为“道”全书即围绕“道”这一范畴展开,“老子的道论是中国哲学本体论的开始”(见张岱年道家在中国哲学史上的地位)。“道”是“无”,是一切存在的根源,“无”生“有,万物由此产生。“道”永远存在,运行不息。可以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无可争

35、议的最高范畴,道论则可称为中国哲学的缩影”(见陈鼓应等老子评传)。老子的人生论和社会政治主张同样包含着深邃的哲理,启人心智。第八和第四十五章是老子的人生论,老子主张清静以修身,辨证地提出了“大成”与“缺”,“大盈”与“冲”,“大直”与“屈”,“大巧”与“拙”,“大辩”与“讷”之间的辨证关系,教人以处世的原则、生活态度。在老子看来,圣人必须甘于卑下,心胸宽阔,不与人争,言而有信,应时而动老子认为社会的弊端在于违背自然之道,“损不足以奉有余”,所以,老子主张圣人应效法的“天之道”,力求“损有余而补不足”。老子善于譬喻论证,如将“上善”比作水,将“人之道”与“天之道”对比等,老子的语言韵散结合,辞意

36、洗练,行文参差错落,局势连环而多变,文气流畅而富有诗意,抽象的哲理和思辩的命题通过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是古代哲学思想最精彩的表达形式之一。七、练习1填空题(1)老子,姓李,名耳,字聃,春秋末期出国人。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相传他写作道德经五千言,又称老子,是道家思想的经典。(2)老子学说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天地万物的本原,提出天命论,属于客观唯心主义。(3)老子有句名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说明对立的东西是相互转化的,含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是老子学说的思想精华。(4)在政治上,老子倡导“无为而治”,以“无事取天下”。2名句背诵:(1)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2)居

37、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3)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4)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5)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3简答题(1)老子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什么?老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个探讨宇宙本原的哲学家。10老子的思想体系博大精深,对中国文化,包括哲学、伦理学以及中国人的思维方式、道德人格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老子的艺术成就是什么?老子善于譬喻论证,如将“上善”比作水,将“人之道”与“天之道”对比等,老子的语言韵散结合,辞意洗练,行文参差错落,局势连环而多变,文气流畅而富有诗意,

38、抽象的哲理和思辩的命题通过美的语言表达了出来,是古代哲学思想最精彩的表达形式之一。八、研习与思考1.老子第四十章云:“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第四十二章又云:“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请结合所选第一章、第二十五章阐述老子的宇宙论。答:(1)“道”是一切存在的根源;(2)“道”不受任何时空限制,具有无上的超越性;(3)“道”是万物产生的始源;(4)“道”(“无”)“一”“二”“三”万物“有”2.阅读老子第六十六章: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

39、下莫能与之争。你认为这一章在思想和表现手法上与所选的哪些章有共同之处?答:主要思想:包容大度,谦退冲和,先民为民,与民不争。表现手法:以江海作比喻。与第八章相似。3.孔子在论语中也多次提到“道”,试论孔子的“道”与老子的“道”之间的异同。答:孔子的“道”:纳仁入礼的道德思想,属于社会伦理范畴;老子的“道”:是万物存在的哲学体系的核心。九、相关艺术作品展示1.范增绘画作品:老子出关 2.元赵孟頫,道德经,北京故宫博物馆藏。十、延伸阅读浅论老子养生思想浅论老子养生思想老子,姓李,名耳,曰聃,字伯阳,楚国苦县(今鹿邑县)人。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道家创始人,而且还是一个伟大的养生家。据史记记述:“

40、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二百余岁,以自修道而养寿也。”,历史上虽有不知其所终之说,但是有一点看法还是一致的,这就是说老子比孔子年长近三十岁,又比孔子死得晚。孔子活了七十二岁,故此推论老子是一位超百岁的寿星。老子这么长寿得益于其养生之道,其核心就是他自已说的:“吾欲独异于人,而贵食母。”,这食母就是食气,食气是古人养生的主要方法老子在他的道德经中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并在 太上老君养心诀养11生真诀中指出:“且夫善摄生者,要先除害,然可保全性命,延驻百年。何者是也?一者薄名利,二者禁声色,三者廉财货,四者损滋味,五者除佞妄,六者去妒忌。”老子认为,自然界博大无边,欲

41、望又无止境,要以有限的生命,去追逐无穷的名利,整天患得患失势必要劳神伤身,损害健康故他极为主张“见素抱朴,少私寡欲,”经常保持一种心平气畅,体态深清的心理状态。这是他获得健康长寿的根本原因。老子不但是个以气养生的实践者,而且还根据自已的切身体会写出了气功养生的理论和方法,成为历代气功家练功的要旨,为人类的健康作出了巨大贡献。一、精气之说。老子在帛书。第六章中说:“浴神不死,是谓玄牝。玄牝之门,是谓天地之根。绵绵呵!其若存!用之不堇。”,要理解这章经文,关键是搞通玄牝两字的含义。这里所说的玄是指天,指阳,所说的牝是指地,指阴,与“万物负阴而抱阳,中气以为和。”的阴阳两气是同一的意思。天地之根就是

42、指人的口鼻,口进饮食为阴气,鼻入空气为阳气,所以口鼻是人与自然最直接的也是最根本的门户。由此可以看出这“浴神”就是阴阳两气构成的精气的代名词,要想不死就得依靠口鼻的作用。同时也说明了精气是有结构的,这就为练气功能养生,中医药能疗病提供了理论依据。这精气学说对人类健康的贡献,其意义之深远、影响之巨大是难以估计的。二、经络之说。老子在帛书。第十六章中说:“至虚,极也。守静,督也。万物旁作,吾以观其复也。”,这“督”就是指督脉。何以为证呢?庄子在养生主中对此作了证明:“缘督以为经”说督是一条经脉,后人称之为督脉。这“复”就是说经气沿全身左右二十四条经脉往复运行的情况,而且是以“万物旁作”的形式进行的

43、,即经气走完左半身再走右半身反复往返地运行。对经脉的循环无端的特征他在帛书。二十五章中有进一步的阐述:“萧呵!寥呵!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这就把经脉的客观存在而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独立性和循环性的根本特点加以肯定。他不单发现了经脉,同时还发现了经穴,他在帛书。第一章中说:“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噭。”这个“噭”字无论从形象、意义、读音来看,无疑是窍穴的代用字。从“守督”和“观窍”联系起来分柝,这个窍穴就是尾阊穴,实践证实确有“众妙之门”的作用。从以上可以得出结论,经络是老子发现的。经络系统的发现,比起我国“四大发明”来其意义更伟大、更深远。三、养生方法。老子“少私寡欲”的养生观,对我国中医学的

44、形成和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和推动作用,中国最早的医书黄帝内经就是继承和发扬了老子的这一观念,提出“恬淡虚无”、“志闲而少欲”等养生之道,并将它深入发展成为中医理论体系中的基础。当今世界卫生组织在维多利亚会议宣言中提出的“合理膳食、适量劳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等健康四大基石”,和多年前老子清静无为、顺乎自然的养生观是完全一致的。在喧嚣浮躁的现实生活中,若能超尘拔俗,回归自然,进入“物我两忘”修身养性的境界中,这对净化心灵,强身健体当然是大有裨益的。老子的养生方法除了“天门开阖”、绵绵若存的调深呼吸等服气方法外,着重是“凝神入气穴”的神守法。老子在帛书。第五十五章中说:“心使气日强。”首先提出了神气

45、关系说,为神守法提供了理论依据。这个“心”包括了人的意识,也包含了神经系统的反射功能。主要有三种神守方法:1.守督观窍法。这个窍就是指人的九窍之一的后阴上的尾阊穴,也是督脉二十八个穴位中的最后一个穴位。我把经络系统的督脉称之谓纲,而尾阊穴则是纲的绳头,具有牵一发而12动全身的作用。督脉是脊髓紧紧结合在一起,而脊髓又与脑干相连接,所以守督法对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全身的机能具有很好的作用。2.守腹法。老子的“虚其心,实其腹”、“专气至柔,能婴儿乎?”说的就是以关元穴为中心的小腹处,也就是现代人说的意守“下丹田”。神守小腹对于培育精气、改善消化系统机能和下肢功能是有很大好处。3.守中法。老子在帛书。第

46、五章指出:“多闻数穷,不若守于中。”这“中”在何处?有的说在脐,也有说在中脘穴。根据帛书。第四十二章说:“中气以为和。”的中气可以理介为中脘之气,后来唐代孙思邈也把脐上三寸的中脘穴说成丹田。中脘穴是手太阳、手少阳经、足阳明经、任脉之会穴,练功实践证明,神守中脘穴具有清醒头脑,改善五脏机能的作用。道家所主张的“道”是指天地万物的本质及其自然循环的规律。自然界万物处于经常的运动变化之中,道既是其根本法则。人的生命生命活动符合自然规律,才能够使人长寿。这是道家养生的根本观点。道家思想中,“清净无为”、“反朴归真”、“归柔”等主张,对中医养生保健有很大的影响和促进。老子有关养生思想,对后世影响较大。他

47、那种虚无主义的静的养生观与体育锻炼是对立的,是消极的、不全面的观点。但是在这方面,他那朴素的辩证法思想,以及去甚节制奢欲的主张还是可取的。老子思想研究老子思想研究老子是中国古代的哲学家、思想家、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论述老子:老子姓李,名耳,字伯阳,溢号耳冉;籍贯: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官职:周守藏室之史也;与孔子有交往: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少年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机会,且道德修养高深使他有幸成为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由于当时社会,学在官府,王朝垄断了思想文化方面的资源,老子虽只是一名小官,但却在学习上提供了一个极其便利的条件,他征集、保管进而饱览了周王朝及诸侯

48、国的典籍,为他创立学说奠定了基础。他一生艰难坎坷,历经了众多的变故,又遭逢乱世,最终离开周王室,隐姓埋名,回首往事,心有所触、思绪万千,奋笔疾书,写了潇潇洒洒五千言。上篇道经,下篇德经故名道德经,成为道家派的创始人。春秋未年,周王朝内乱,老子弃官西去,经函谷关,关令尹喜慕其大名,强留著书,遂留下五千言道德经,从宇宙到人生,从物质到精神,从社会到政治,无数个层面上的东西都括其中,布列得井井有序。他的思想似乎高悬太空,实则立足人世;他貌似虚静,却满溢爱之情;他倡“无为”,结果是“无不为”;他言宁静,实则“制动”;他甘“居后”,反而“占先”;无为清静其外,有为积极其内。充分辩证法的思想。所以,鲁迅说

49、,不读老子一书,不知中国文化。胡适说:老子是中国哲学的鼻祖,是中国哲学史上第一位真正的哲学家。关于道的思想。老子首先提出道的概念,认为道是万物的本源,本体道是推动宇宙万物变化的动力以及发展规律;道是人类社会政治生活的准则或标准,人们对道的认识是一个从无到有,再从有到无的动态变化过程。这在先秦诸子哲学中体现在哲学思辨是无与伦比的。13老子说: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己,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辩证法思想,跃然低上。“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天地之间,其犹橐篱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多方数穷,不如守中”。他是中国认

50、识史上第一个提出了自然界是一个自然而然的过程,没有任何主宰,其中起作用的只是“道”,并认为人要效法自然,使人们关于自然与社会的学说回复到了其本身,用自身的原因来解释,因而不再具有神学的意义。这是老子无为思想最有价值的方面。老子还说: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这是天人合一的观念和思维方式,其原因在于它的存在不是为了自己,所以才能既长且久。老子关于天人合一思想、人与自然的和谐,正是当今世界倡导的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具有世界意义。老子提出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道是万物产生的根源的著名命题,实在是千古名言。道生一、一生一、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教案示例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