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小学数学教案.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年小学数学教案.pdf(5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1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2021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 1 1详细介绍:教材分析认识厘米是义务教育课程小学数学二年级的内容。要求学生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用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引起学生思考,体会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按照课程要求,要让学生了解米尺,懂得比较短的物品可以用厘米作单位,并通过看、量、画等学习活动形成厘米的长度表象。教学思路1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小学数学知识与学生有着密切的联系。教学时要让学生感到生活之中处处有数学。认识厘米的教学,就是从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矛盾中引入的。由此教师引导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周围的事物,
2、想身边的事情。在学生获得新知以后,教师又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估测周围事物的长度,去调查厘米在生活中的运用。这样,既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也可诱发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创新空间。2合作探究,发现知识,形成技能。教学不仅要重视知识的最终获取,还要重视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究过程。本课教学注重引导学生以合作探究为主要的学习方式。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在尺上找一找 1 厘米是从哪儿到哪儿,用手比画 1 厘米的长度,闭眼想一想 1 厘米的长度以及找一找生活之中 l 厘米长的物体等活动来建立 1 厘米的表象。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了解 2 厘米、3 厘米等几厘米的具体长度,进一步认识厘米。其次,在探究用厘米量、用厘米
3、画的活动中,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小组合作、,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使他们在发现知识、形成技能的同时获得创造性解决问题的成功体验。3加强估测,发展空间观念。估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加强估测能力的培养,有利于学生正确建立厘米的概念,增强其空间观念与学习兴趣。教学时,教师通过让学生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l 厘米以及对周围物体的长度先估计、再量一量的活动,使学生在比照中积累经验,形成初步的估测能力。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经历用不同方式测量物体长度的过程,在测量活动中体会建立度量单位的重要性。2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 l 厘米的表象,初步学会量
4、线段的长度。3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测量,发展空间观念。4培养初步的实践能力,使其进一步感受生活里的数学事实。教学重点:掌握 1 厘米的实际长度及学会用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正厘米的表象;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米尺、学生尺以及可度量长度的物体若干。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统一认识。1找原因。小猪能能可能干啦!有一天,它帮妈妈锄地。它干了一整天,饿极了。晚上回家吃了2 碗饭。第二天,它又干了一整天的活,到了晚上,它吃了8 碗饭。这可能吗?(碗有大有小。)2量课桌。(1)让学生选择一个课前准备好的铅笔、小纸条、文具盒等物体,和自己的课桌比一比,然后,以各自不同的测量工具为标准汇报每个人
5、课桌的长度。(答案不一。)3师:大家说得都对,但为什么所说的数不同呢?(因为我们测量课桌所用的东西是不一样的。)有什么办法可以使我们量的结果一样呢?(大家都用同样的工具去量。)4导入揭题:你们的办法真妙!要想取得一致的结果,我们需要有统一的测量工具。有谁知道我们通常用什么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尺子。)今天,我们就要认识在量比较短的东西时所使用的国际上统一的长度单位厘米。(板书课题:认识厘米)这一环节密切联系生活导入学生的学习活动,五花八门的答案让学生不由自主地体会到建立统一度量单位的必要性。同时,找原因、量课桌这样富有挑战性的活动也吸引学生对新知学习产生兴趣,对生活中的数学知识引起重视。二、合作
6、探究,认识厘米。探究一:认识直尺1出示米尺,让学生观察,请小朋友拿出自己的尺或老师发给的米尺,仔细瞧瞧,你发现尺上有些什么?2指生交流,相机引导学生认识刻度数、刻度线、刻度0。探究二:认识厘米1看一看:1 厘米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来听一听电脑博士的介绍。(多媒体动态显示尺上 1 厘米的线段,并说明:从刻度0 到刻度 l,这中间的长度就是 1-厘米。板书:1 厘米)请大家拿出尺子,好好看看,土厘米有多长?2 比一比:你能用两个手指比画出 1 厘米大约有多少长吗?(师做拇指与食指比画状。)3记一记:请小朋友看看这一段距离,闭上眼睛想一想,1厘米有多长?4找一找:(1)你还能在尺上找到其他的 1 厘
7、米吗?学生自由回答,要求说清从刻度几到刻度几之间的长度也是土厘米。(2)找找看,大家带来的物体中,还有你的周围,哪些物体的长度大约是 1 厘米?同桌交流后汇报。(手指的宽、牙齿的宽、橡皮的厚度、扣子的直径等。)探究三:认识几厘米1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 2 厘米长?(鼓励学生说出不同的答案。如:从刻度 0 到刻度 2 是 2 厘米;从刻度 1到刻度 3 是 2 厘米;从刻度 5 到刻度 7 是 2 厘米)2 请同桌的小朋友用手指相互比画一下 2 厘米大约有多长。3 小组活动:在尺子上找一找,从哪儿到哪儿是 3 厘米长?从哪儿到哪儿是 5 厘米长?你还能找出其他的厘米数吗?4思考:通过在
8、尺子上找这几个不同的长度,你们有什么发现?相机点明:从 0 刻度到刻度几就是凡匣米;用后面大的刻度数减去前面小的刻度数,得几就是几厘米;是几厘米,这几厘米里就有几个 1 厘米。这一环节学生在合作探究中认识厘米,形成表象。他们在从尺子上、从周围物体中找 1 厘米的比照与估计中以及寻求多种答案的过程中,体验了l 厘米、几厘米的具体长度,形成了初步的估测能力。自始至终,他们都是知识的探索者,发现者。在这一系列的探究活动中,他们获得了知识,丰富了经验,培养了能力。三、实践应用,练习巩固。(一)学习用厘米量。1量整厘米数。(1)尝试测量同一学具。出示书上量一量的主题图,要求学生按图上的方法量一根8厘米长
9、的小棒。(师留意不同量法。)(2)交流测量结果,说说你是怎么量的。(3)实物投影演示正确量法与错误量法,进行辨析比较。(4)小结:量一个物体时,可以把尺子 o 刻度对准物体的一端,再看这个物体的另一端对着刻度几,这个物体的长度就是几厘米。(5)口答想想做做第 1 题。(媒体出示,关键处闪动识别。)(6)学生填写书上量一量中的铅笔长、线段长。2量非整厘米数。(1)出示想想做做第 2 题中的两条线段(红线段与蓝线段),要求男生测量红色线段的长,女生测量蓝色线段的长。(2)交流:男生可能说红色线段长 8 厘米,女生可能也说蓝色线段长 8 厘米。(3)比较:红色线段和蓝色线段一样长吗?(电脑验证不一样
10、长。)(4)辨析:红色线段的长是 8 厘米多一些,蓝色线段的长是 8 厘米少一些。(5)指出:像这样的两条线段都可以说是大约长 8 厘米。以后我们遇到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不正好是整厘米数时,可以看它最接近几厘米,就说它是大约几厘米长。(6)量一量,填一填。(想想做做第 3 题。)(7)学生活动:先估计,再量一量。(想想做做第4 题。)先完成的小组还可组织估计、测量其他物体的长度。交流反馈,追问:你是怎样进行估计的?相机表扬用身上的厘米尺去解决问题的学生。(二)画整厘米的线段。1学生尝试画一条 4 厘米的线段。有困难可以看书自学。2指生上台示范画,要求边画边说画的过程。(注意肯定其他画法。)3检
11、验:用尺量一量所画线段是不是 4 厘米。4练习:(1)想想做做第 5 题。(指生板演,同桌互相检验。)(2)想想做做第 6 题。(鼓励用不同方法解决问题。)这一环节可谓学以致用。学生通过量一量、画一画、估一估等活动对厘米的认识更加深刻了,对厘米的用途也得到了充分的体验,其估测能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加强。更可贵的是,他们尝试着独立解决问题,用不同的方法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与小伙伴合作解决问题,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四、总结延伸。1师:通过学习,你们有哪些收获?还有什么问题吗?2布置延伸作业。(1)回家后,以厘米为单位,量一量一些你喜欢的物体的长度。(2)课后调查:找找看,生活中究竟有哪些物体的长度是
12、以厘米作单位的。这一环节与课的开始相互照应,使数学活动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再一次将数学学习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大社会成为小课堂的延伸,成为学生获取更多知识的大舞台。附:教学小资料人们在文化发展的最初阶段,是从他们的生活环境中选取计量单位的。例如,以成年人足的长作为英尺,以手指关节的长作为英寸,以千步作为里等等,这样确定计量单位,显然缺乏合理性。1790 年,法国的一位科学家他雷兰提出了制定一个世界各国通用单位的建议。1795 年,法国的学者取得世界各国的同意,把地球子午线上从北极到赤道的长度的一千万分之一作为长度的单位,叫做l米。当时的科学技术还很不发达,测量了整整七年,实际还
13、只是仅仅测量了西班牙的巴赛罗纳和法国的敦刻尔克之间的距离。通过计算得到了最初的 1 米。后来 1960 年的国际会议规定:一米为氪(K8)原子在真空中发射的橙色光波波长的 165076373 倍。1 米的百分之一就是l 厘米。3.1.1 认识厘米|人教课标2021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 2 2一、教学目标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多位数减法连续退位的算理,能熟练使用此算理正确计算被减数中间有 0 或末尾两位都是 0 的多位数减法。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发现被减数中间位置有 0 的多位数减法运算的算理的过程,感受由猜想到验证的数学探究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收获通过合作与探究自
14、主解决数学问题的成就感,增强数学学习的信心。二、教学重难点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被减数中间有 0 或末尾两位都是 0 的多位数减法的算理难点:被减数中间有 0 或末尾两位都是 0 的多位数减法的算理、多位数减法的验证三、教学过程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复习导入同学们昨天晚上都看浙江卫视的跑男了么?大家最喜欢哪位明星呢?老师昨天在上看到了喜欢他们的观众人数。其中,喜欢邓超的有 413 人,喜欢 Baby 的有 379 人,喜欢李晨的有 158 人。你们能快速帮老师算出来喜欢 Baby 的人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个么?喜欢邓超的人又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呢?师生互动:同学们可能较快算出379-158=
15、221,413-158=225的结果,在引导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习的多位数减法中的不退位减及退位减。提问 1:哪位同学能站起来说一下 221 是如何得出的么?提问 2:哪位同学能说一下 225 又是怎么算的呢?2、提出原理这一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一下几种特别的多位数减法(板书多位数减法)老师还看到,喜欢陈赫的人有 403 人,大家能用同样的办法告诉老师喜欢陈赫的人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呢?同学们前后四人结为一组一起来讨论一下,3 分钟过后老师请小组代表上台发言。提问 1:老师看到有的小组在讨论时按照原来的方法,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哪一位不够减向前退一当十时遇到了困难。3 不够减向前退 1 时,发
16、现十位是 0,没法退了,那怎么办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讨论得出十位是 0 没法退 1 当 10 时,再继续向前一位退 1 当 10,此时十位变成了 10,拿去 1 给个位,个位变成了 13,13 减 8 余 5,十位剩 9,减 5 余 4,百位退 1 后剩3,减 1 余 2,所以 403-158=245。追问 1:哪位同学能说一下403-158 在计算时和我们前面学习到的多位数减法有什么相同点又有什么不同点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在被减数中间有0 时,个位不够减应该连续向前退 1 进行两次。追问 2:同学们能否用学习过的方法来检验一下我们的结果是否正确呢?预设一:158+245=403预设
17、二:403-245=1583、讲解原理提问:同学们思考一下,在什么情况下才需要连续退位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在被减数中间有 0 时需要连续退位。4、应用原理提问:现在老师还知道喜欢祖蓝的人最多了,总共有 500 人,大家能快速算出喜欢祖蓝的人比喜欢李晨的人多多少么?追问:哪位同学能说一下他发现了什么呢?师生互动:引导学生得出被减数末尾两位都为 0 时,也是需要连续退位的。5、小结作业提问:同学们通过本节课都学到了哪些有用的知识呢?作业:同学们课下自己编一道中间有 0 的被减数的减法题目,回家考考我们的爸爸妈妈,看看他们是否和我们一样聪明呢?2021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 3
18、 3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内容:教科书 P27 例 1、例 2 及“做一做”,练习六第1、2、5、6题。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体会所学平面图形的特征和平面图形的关系,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2、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去思考、想像再创造,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一、引入新课一、引入新课同学们还认识它们吗?(出示)它们的身上还有很多的秘密,这节课老师看看哪位同学发现的秘密最多。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1、教学例 1(1)拿出一张长方形纸和正方形纸,让学生沿所标虚线折一折,体会长方形、正方形边的特征,从而了解到:长方形的对边
19、相等,正方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带着学生做风车,在做的过程中,让学生说一说纸的每一步变化,从面体会到平面图形的特征又看到它们之间的关系。如把长方形纸折成正方形纸利用了正方形四边相等的特征,把正方形纸剪成四个三角形时,看到了三角形和正方形的关系,转动风车时,又看到了风车所转动的路径是一个圆。2、教学例 2师:用几个相同的图形能拼出什么图形呢,请同学们拼拼看。(让学生分组拼,拼完后组内交流,后教师引导全班交流。)说一说用了几个什么图形拼成了一个什么图形。三、巩固练习三、巩固练习(1)按 P28 上的“做一做”减正方形。(2)思考并做一做练习六的第 2、5、6 题。四、全课总结四、全课总结2021
20、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 4 4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理解 9 的乘法口诀的_,能根据乘法的意义正确推导出 9 的乘法口诀,二年数学上:第六单元9 的乘法口诀设计。2、能初步记住 9 的乘法口诀,并运用口诀熟练的进行计算。3、培养学生初步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综合的能力。重点、难点:重点、难点:9 的乘法口诀的推导。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口算卡片、此行黑板、图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出示口算卡片生:开火车口算探究新知1、观察情境图看 84 页的主题图。师:你看到了什么?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生:小组合作提出问题(1)有几条船参加比赛?(2)每条船上有几人?(3)2 条船
21、上有几人?(4)一共有多少人?2、师:(1)选择问题让学生思考、同桌交流举手反馈。(2)板书反馈结果生:观察用那种方法简便(1)用乘法简便。(2)小组合作编乘法口诀。(3)反馈交流、并展示。3、小黑板出示袋鼠跳格图指名学生填写并随时提问:4、口诀记忆齐读口诀,师生对口令出示 83 页 3 题生:独立圈出 9 的倍数,小组交流发现了什么?巩固练习巩固练习1、教师口述:五九()指名填、抢答。2、练习十九 2 题学生独立完成。订正。课堂小结你学会了什么?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会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几个几是多少,并能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提高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3、经历交流
22、的过程,培养协作能力。重点、难点:重点、难点:会解决求几个几是多少的问题是重点。加深理解几个几是多少?体验它的含义。教具准备:教具准备:圆形、三角形图片、小棒,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二年数学上:第六单元9 的乘法口诀设计。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复习:复习:看图算式并说出表示的意义(1)()(2)()导入新课导入新课师:让学生根据每张课桌上有 2 人,提出数学问题。生:小组提问题,同时解答。师:这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个数之间的倍数关系。探究新知探究新知1、根据 2 题小组摆一摆,讨论用几个几的知识来描述存在的.数量关系。2、用算式计算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3、巩固对几个几的理解。(1)做一做 9、题
23、,订正时重点说说式子的含义。(2)同桌讨论 8 题的做法。师:引导学生观察 10 棵树几个空?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4、学习解决实际问题。(1)看 11 题,小组讨论交流理解题意。(2)怎样计算,说出道理。总结评价总结评价大家学会了几种应用题。回家后观察家里的物品,给爸爸、妈妈题有关于这一节我们学习的数学问题。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合理整理乘法口诀表,掌握整体记忆全部乘法口诀的基本方法。2、加深对乘法含义的理解,能熟练的利用一句口诀计算两道乘法式题。3、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学习重点、难点:学习重点、难点:整理乘法口诀是重点。掌握乘法口诀表示难点。教学具准备:教学具准备:小组准备全部
24、乘法口诀卡片导入课题导入课题生:1、小组合作给学具袋里的乘法口诀卡片分类看看能发现什么?2、汇报小组的分类方法即发现。师:引导学生回答提问:(1)学过几的乘法口诀?各有几句?全部乘法口诀共有几句?你怎样知道的?小组合作、自主整理1、小组为单位用口诀卡片摆成自己喜欢的口诀表。2、展示评价,表扬大家认为整理的好的小组。师:出示乘法口诀表探索规律探索规律师:1、引导学生观察这张乘法口表。(横看、竖看、斜看)生:小组讨论整理,全班交流。应用拓展应用拓展1、回忆口诀的含义,任意说出一句口诀表示的意义。2、游戏,比一比,赛一赛(1)看谁答得又对又快。出示卡片,学生对口诀。(2)想一想:89 页 3 题完成
25、后总结做题的方法。(3 开放练习:()()=()课堂小结课堂小结这一节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2021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 5 5【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并体会代数方法的一般性。2、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用猜测、列表、假设或方程解等方法。3、体会到数学问题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学习重难点】【学习重难点】1、重点是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2、难点是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逻辑推理能力。【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故事引入在我国古代流传着很多有趣的数学问题,“鸡兔同笼”就是其中之一。这个问题早在 1500 多年前人们就已经开始探讨
26、了。阅读书本 P112 鸡兔同笼的故事,能用你自己的话表述一下题目的意思吗?二、探索新知1、阅读 P113 例 1,根据书本提示,会用列表法求出鸡、兔各几只吗?(完成课本表格。)2、假设笼子里都是鸡或者都是兔,脚数会发生什么变化呢?能列式解决吗?(会用假设法解决“鸡兔同笼”问题)3、自己动笔,尝试用方程的方法解决鸡兔只数的问题?(有困难的可参考书本 P114)4、用假设或者解方程的方法解决 P112“鸡兔同笼”问题(1)方程解:(2)算术解:解:设鸡有 x 只,那么兔就有(35-x)只。解:假设都是鸡。根据鸡兔共有 94 只脚来列方程式 235=70(只)2x+(35-x)4=9494-70=
27、24(只)2x=4624(4-2)=12(只)x=2335-12=23(只)35-23=12(只)答:鸡有 23 只,兔有 12 只。答:鸡有 23 只,兔有 12 只。5、以上三种解法,哪一种更方便?友情小提示:要解决“鸡兔同笼”问题,可以采用假设法或方程解都可以。用方程解更直接。6、阅读 P114 阅读资料,了解下古人是怎样解决鸡兔同笼问题的。三、知识应用:独立完成 P115“做一做”,组长检查核对,提出质疑。四、层级训练:1.巩固训练:完成 P116 练习二十六第 1-5题。2.拓展提高:练习二十六第 6、7 题。及 P117“思考题”五、总结梳理回顾本节课的学习,说一说你有哪些收获?学
28、习心得_(a.我很棒,成功了;b.我的收获很大,但仍需努力。)自我展示台:(把你个性化的解答或创新思路写出来吧!)2021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 6 6教学内容:年、月、日目的要求:使学生认识时间单位年、月、日,了解大月、小月、平年、闰年的知识。培养学生认真观察、归纳概括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重点:认识年、月、日的知识难点:判断平年闰年的方法教具:年历卡,投影,电脑教学过程:出示日历册、挂历、年历卡、师:问他们是用来干什么的?谁来告诉大家自己的生日?谁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哪年哪月哪日诞生的?年、月、日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有非常密切的关系,年、月、日也是时间
29、单位,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有关“年、月、日”的知识。电脑出示课题 年、月、日一、认识年、月、日1、结合实际认识一年、一月、一日的时间长短师:问你知道多长时间是一年?多长时间是一月?多长时间是一日?(让学生尽量说出自己所了解的)师:为了看着方便,人们把日历册制成挂历和年历卡。2、请同学们拿出 1900 年、1993 年、1996 年的年历卡,认真观察一下,看一年有几个月,每个月有多少天?师:结合学生回答板书:一年有 12 个月。大月:31 天:一、三、五、七、八、十、十二;小月:30 天:四、六、九、十一;二月:平年 28 天,闰年 29 天。师:习惯上人们把有 31 天的月份叫大月,把有 30 天
30、的月叫小月。你知道为什么这样规定每月的天数吗?电脑讲述故事。3、计算全年天数生计算后汇报。师板演:31730428365,平年二月:28 天,全年365 天;31730429366,闰年二月:29 天,全年 366 天。二、判断平年、闰年问:有的年份的二月是 28 天,有的却有 29 天,是不固定的,你知道它的排列有什么规律吗?请你观察下表:电脑出示 1981-_年二月份天数表。问: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当二月份是 29 天的这一年年份有什么特点?学生讨论后得出每 4 年出现一次 29 天,二月份是 29 天的这一年的年份是 4 的倍数。师:算一算 1900 年是 4 的倍数吗?但 1900 年的
31、二月却是28 天,这是因为公历年份是整百年时,必须是 400 的倍数,这年的二月才是 29 天。师:你知道为什么 4 年才会出现一次二月份是 29 天,也就是闰年。学生说出自己了解的情况。师:用电脑介绍形成闰年的原因(地球绕太阳旋转,加解释)。1、练习:判断:下面哪一年是闰年?请你说一说是怎样判断的。1990、1908、_、1998、2100生说出想法后,师介绍可以用年份的末两位数字除以 4 能整除就是闰年,否则是平年。师告诉学生大家喜爱的奥运会一般在闰年举办。2、记忆每月天数你有什么好的方法记忆每月的天数吗?让知道的同学回答,师结合学生回答介绍下面的方法:(1)拳记法:师边示范边讲解。(2)
32、歌诀法:一、三、五、七、八、十、腊,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整。平年二月二十八,闰年二月再把一加。三、巩固练习1、口答:(1)一年有几个月?(2)哪几个月是大月?哪几个月是小月?(3)平年二月是多少天?闰年二月有多少天?(4)闰年全年有多少天?(5)小强满12 岁的时候,只过了3 个生日,猜一猜他是哪一天出生的?2、判断:(1)一年中大月有 7 个,小月有 4 个。()(2)每年都有 365 天。()(3)凡是 4 的倍数的年份都是闰年。()3、游戏大月过生日的举起你的生日卡。4、联系实际解决问题(1)你今年几岁?算一算你是哪一年出生的,并说出自己的想法。(2)老师今年 38 岁,
33、算一算是哪一年出生的?(3)今年二月你家的电费花了多少元钱,算一算平均每天花多少元钱?(4)今年 1-3 月共花电费多少元钱?平均每天花多少元钱?(5)4 月份有几个星期零几天?板书设计:一年 12 个月(7 个大月、4 个小月、1 个平月)365 天(366天)大月 31 天一月 小月 30 天平月 29(28)天2021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 7 7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知角的计量单位“度”,认识量角器,并学会用量角器量角的方法,能正确测量角的度数。知道角的大小是由角的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决定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摆”,“量”,“画”,加深对角的大小的印象。3.情
34、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量角的学习活动,在探究量角方法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在实践中产生发现数学规律的兴趣。教学方式:观察、比较、练习、小组合作、动手操作评价方式:评价方式:1.通过自评、集体评议及课堂展示评价等表现性评价手段,检测目标一、二的达成情况。2.通过基本评价题目和课中学生的回答和做题情况,检测学生对“角的度量”的掌握情况,从而检测目标三的完成情况。教学准备:教学准备:量角器、多媒体课件量角器、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教学流程: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一、创景引新,以情激趣1、学生进行画角活动,教师任意的选两个角进行比较,提出问题:角 1 和角 2 比,哪个大?大多少?有谁知道?2、揭
35、示课题:看来角是有大有小的,但光用眼睛我们是看不出来大多少,这就需要我们去进行测量,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角的度量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二、目标导学,自主探究建立 1 度角的表象和认识量角器的结构1、过渡语:我们在以前学习测量物体的长度时,是需要有统一的长度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今天我们需要测量角的大小,同样也要有自己的计量单位和相应的测量工具。2、建立 1 度角表象课件演示:将一个半圆平均分成 180 份,每份所对应的角就是 1 度角,将 1 度角用蓝色显示并出来,让学生感知他有多大,再看看自己量角器上的 1 度角。3、出示量角器:学生观察,看看量角器上都有些什么?学生发言时教师抓关键词:中心点、
36、0 刻度线、内圈读数、外圈读数、90刻度线。(课件演示)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三、尝试用量角器读角,为量角做铺垫过渡语:通过刚才的观察和学习,我们了解了角的计量单位和测量工具,现在我任意地出示角,你能利用量角器读出这个角的度数吗?1、出示 30角,学生尝试读角,并说明自己读角的方法。教师引导让学生明白读角时要看角的两条边:一条边要和0刻度线重合,这样才能从 0 开始读起,另一条边对着的刻度选哪圈刻度要看 0在哪圈。2、分别出示 60、90、120这些角让学生读,并说方法。四、学法指导,合作质疑在活动中探究量角方法1、尝试量角:出示两个角(P37 的角),学生先估一估,(结合直角、锐
37、角、钝角的知识进行估计),到底有多少度,学生自己用量角器进行测量2、交流方法,从而得出量角的方法。学生上台展示并说一说自己的方法。3、教师小结:两重合,一读数。分别用课件演示两重合:量角器中心和角的顶点重合 0 刻度线和角的一条边重合一读数:看角的另一条边对的刻度数4、出示两个角(角的开口一个朝上一个朝下)学生上台操作,教师再次强调两重合再读数。5、练一练(1)做一做第二题(2)判断题。学生判断后说明理由。6、出示一个边很短的角,量角器放上去无法清楚地看准读数,学生想办法。方法:利用直尺或将角的边延长五、目标检测五、目标检测1、填空量角的大小要用,角的计量单位是,用符号 表示,表示把半圆分成
38、180 等份,每份所对的角的大小是 1 度,记作。量角时,量角器的中心与 重合,0 刻度线与 重合,角的另一条边所对的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2、判断角越大,角的两边越长。用一个 5 倍的放大镜看角,这个角也扩大 5 倍。画在黑板上的 40 度的角比画在纸上的 40 度角大。角的大小与角两边叉开的大小有关,与角两边的长短无关。五、全课小结五、全课小结学生谈谈自己的收获板书设计:角的度量角 1 计量单位:度“”角 2 测量工具:量角器2021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 8 8这局部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局部内容相互联系,具有互补性,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
39、伸。这局部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必需学好。教学中我充沛利用学具让同学先动手摆,教学中我充沛利用学具让同学先动手摆,让同学在分东西的活动中先形成有“剩余”的表象,在此基础上逐步建立余数、有余数除法的概念。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可能刚好全局部完,可能剩下一些不够再继续分。本节课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我主要引导同学动手操作,协助同学逐步认识余数和有余数除法。首先,让同学通过分小棒的活动形成认知抵触,发生学习需要。让同学把10 根小棒,每人分根、3 根、4 根、5 根、六根,可以分给几个人?同学边操作边完成表格,然后让同学仔细观察表格,把分的几种情况进行比较并分类。同学通过观察比
40、较得出结论:每组把小棒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的,一种是有剩余的。这时同学就发生了认知抵触,萌发学习需要,需要学习一种新的算法,教学活动水到渠成,教师顺势揭示课题。接着引导同学以 10 根小棒,每人分得 3 根,还剩 1 根这种情况为例,讲述怎样写成除法算式,使同学知道剩余的 1 根在除法算式里叫“余数”,这样的除法是“有余数的除法”,初步建立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概念。然后让同学“试一试”,把分小棒有剩余的其他几种情况也分别用除法表示,在模仿中继续体会有余数除法中的商和余数的具体含义,逐步完善有余数除法和余数的概念。最后是借助学具操作,加深印象。完成“想想做做”时,让同学借助分圆
41、片、分三角形等活动,比较概括地知道平均分东西的时候,假如没有正好全局部完,也可以用有余数的除法来计算。同学积极参与操作活动,再得出结果,从形象到笼统,便于同学掌握。能为同学提供更多的研究和探索的机会,使同学面对数学问题,用自身的智慧去探求数学的奥妙。虽然在摆的过程中,同学交流中,课堂有点乱,但同学自身通过操作活动,认识到当平均分有剩余时,需要用一种新的算法来解决,那就是有余数的除法,而剩余的局部就是余数,凸显了有余数除法的的概念与意义,让同学在实际的情景中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使同学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20212021 年小学数学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 9 9在本次活动中,学生将综合应用图
42、形、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在探索实践中体会数学的价值与应用,是培养学生初步数学意识的好教材。能培养学生多动脑、勤思考的习惯,增强学生学数学、爱数学、爱数学的意识。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情境和实际操作,培养学生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了解数学在生活中的应用。2.培养学生观察、思考以及与同伴交流的良好习惯。3.在实践活动中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综合应用图形面积、乘除法、方程等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培养。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屏幕显示:小明家搬新家,妈妈让小明自己设计自己的卧
43、室。星期天,小明要和妈妈去买地砖,去之前小明要做些什么准备呢?生:应该知道小明的房间有多大?生:从屏幕上看小明的房间是长方形的,那小明应该量一量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多少米?师屏幕显示:小明的新房间的长和宽分别是 4m 和 3m。师: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算算他的房间有多大吗?生:3412(平方米)(师板书)师:买多少地砖?怎样铺呢?现在就让我们和小明一起来讨论铺地砖的问题。(板书课题)【利用课件显示小明卧室要铺地砖的情景,让学生深切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学好数学能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由学生自己讨论买地砖前应做的准备工作,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一)提出问题师:小明一
44、家来到装饰城,小明逛了一圈,看到了很多漂亮的地砖,小明经过认真的挑选,再三权衡,最后剩下两种地砖(课件出示两种地砖)师:现在小明无法取舍,同学们,你们能帮小明拿拿主意吗?生讨论后汇报出:先分别算算用两种地砖铺满整个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钱?选择便宜的一种。(二)解决问题师:现在我们一起来帮小明选便宜的地砖铺卧室生分组讨论1.所需 40 厘米 40 厘米地砖的数量及所需钱数2.所需 30 厘米 30 厘米地砖的数量及所需钱数3.比较选哪种便宜生汇报交流问题一:用边长为 40cm 的正方形地砖铺满整个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元?方法一43=12(平方米)=1_0(
45、平方厘米)4040=1600(平方厘米)1_01600=75(块)875=600(元)方法二4040=1600(平方厘米)=0.16(平方米)10.16=6.25 块43=12(平方米)6.2512=75(块)875=600(元)方法三解:设至少需要边长为 40 厘米的地砖 x 块。4040X=4310000X=75875=600(元)问题二:如果要用边长为 30cm 的正方形地砖,那么铺满整个房间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元?(用同样的方法求出至少需要边长为 30 厘米的地砖的数量以及钱数)问题三:用哪一种地砖铺地面便宜些?便宜多少元?生会很快答出用边长为 30 厘米的地砖便宜,便宜
46、了 70 元。【创设出买地砖时出现的取舍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找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很自然地引出了本课需要解决的问题。再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最终解决问题。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三、巩固新知,练习反馈1.小明爸爸、妈妈的房间面积约为 18 平方米,用边长为 40厘米的正方形地砖铺地面,至少需要多少块这样的地砖?需要多少钱?你能帮小明算算吗?(生独立完成后汇报)2.有一块长方形田地,长 100 米,宽 80 米,在中间筑两条如图所示(图见课件)的路,路宽3 米,那么剩下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生汇报后,课件验证)3.李伯伯去年修建了一块 1 公顷的正方形花圃,今年要扩大规模,把花圃的边长再增
47、加 50 米,每平方米需要栽花木幼苗 5棵。今年比去年多栽花木多少棵?(独立完成后,同桌交流,再汇报)【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后,进行交流,给所有学生都留有足够的思考的空间,能达到较好的练习效果。】四、总结与评价四、总结与评价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觉得这节课上自己表现的怎么样?你认为谁表现的最好?师:孩子们,这节课,你们积极动脑,解决了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老师还相信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勤于动脑,一定会解决更多的数学问题!【总结全课时,学生从知识、能力、情感三个方面谈收获,使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同时让学生评自己、评他人,以培养学生评价能力,增强竞争意识。】20212021 年小学数学
48、教案年小学数学教案 1010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一、创设情境,游戏导入。1、游戏导入。考考你的眼力,看看谁能找到形状、大小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黑板预先出示如下题目和三角形图)(学生找到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重叠给学生看后贴在黑板的左边。)(1)找一找:出示几组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打乱顺序后让学生找。(2)拼一拼:这些完全一样的两个三角形能拼成你学过的什么图形?(把贴在左边的完全一样的几对三角形让学生上台来拼成几种学过的图形,如: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和两个直角三角形合起来的大三角形,分别贴在黑板的左边。)3、引入新课:这些拼成的图形的面积你会计算吗?二、动手操作,探索交流。1、引导学生寻找思
49、路:刚才我们这些图形都是由完全相等的两个三角形拼成的,那么这些三角形与拼成的图形有什么联系呢?三角形的面积有没有计算公式呢?能否从这些拼成的图形中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出来呢?2、小组合作探究。3、展示学生的探索过程,汇报交流。师:哪个小组愿意将你们探索的结果与大家交流分享?汇报的每一小组两人代表带着实验报告表上台来汇报实验情况,并把拼出的图形贴在黑板上。两个完全一样的锐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的底相当于三角形的底,平行四边形的高相当于三角形的高;每个三角形的面积是拼成的平行四边形面积的一半。还有不同的拼法吗?4、归纳并用字母表示公式。(1)引导学生归纳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师:根据
50、刚才的分享交流,现在我们一起来归纳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会计算吗?那三角形的面积怎样计算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一半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2)用字母表示公式。师:如果用字母 S 表示三角形的面积,a 表示三角形的底,h 表示三角形的高,那么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用字母怎样表示?(板书:S=ah2)三、实践运用,拓展创新。1、学习 P85 的例 1师:你们真棒!把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来了,下面我们应用公式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少先队员的标志是红领巾,你们知道自己每天佩戴的红领巾面积有多大吗?这条红领巾的底长就是 1 米,老师把高也量出来了33CM(课件出示 P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