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陕西宝鸡市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陕西宝鸡市中考适应性考试数学试题含解析.doc(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中考数学模拟试卷考生请注意:1答题前请将考场、试室号、座位号、考生号、姓名写在试卷密封线内,不得在试卷上作任何标记。2第一部分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需将答案写在试卷指定的括号内,第二部分非选择题答案写在试卷题目指定的位置上。3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下列现象,能说明“线动成面”的是()A天空划过一道流星B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刷出的痕迹C抛出一块小石子,石子在空中飞行的路线D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痕迹2下列等式正确的是()Ax3x2=
2、xBa3a3=aCD(7)4(7)2=723如图,半径为3的A经过原点O和点C(0,2),B是y轴左侧A优弧上一点,则tanOBC为( )AB2CD4如图所示的图形为四位同学画的数轴,其中正确的是( )ABCD5下列计算,结果等于a4的是()Aa+3a Ba5a C(a2)2 Da8a26如图,四边形ABCD中,ACBC,ADBC,BC3,AC4,AD1M是BD的中点,则CM的长为()AB2CD3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Aa2a3=a6 Ba3+a2=a5 C(a2)4=a8 Da3a2=a8明明和亮亮都在同一直道A、B两地间做匀速往返走锻炼明明的速度小于亮亮的速度忽略掉头等时间明明从A地出发,
3、同时亮亮从B地出发图中的折线段表示从开始到第二次相遇止,两人之间的距离米与行走时间分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则A明明的速度是80米分B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800米C出发25分时两人第一次相遇D出发35分时两人相距2000米9向某一容器中注水,注满为止,表示注水量与水深的函数关系的图象大致如图所示,则该容器可能是()ABCD10两个一次函数,它们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大致是( )ABCD11已知A、B两地之间铁路长为450千米,动车比火车每小时多行驶50千米,从A市到B市乘动车比乘火车少用40分钟,设动车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则可列方程为()ABCD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m3,2m)不可能在(
4、)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已知关于x的方程有解,则k的取值范围是_14如图,点D在的边上,已知点E、点F分别为和的重心,如果,那么两个三角形重心之间的距离的长等于_15某校九年级(1)班40名同学中,14岁的有1人,15岁的有21人,16岁的有16人,17岁的有2人,则这个班同学年龄的中位数是_岁16如图,在ABCD中,AB=6cm,AD=9cm,BAD的平分线交BC于点E,交DC的延长线于点F,BGAE,垂足为G,BG=cm,则EFCF的长为 cm17比较大小: (填“”,“”或“=”)18计算的结果是_.三、解
5、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6分)如图,已知抛物线经过点A(1,0),B(4,0),C(0,2)三点,点D与点C关于x轴对称,点P是x轴上的一个动点,设点P的坐标为(m,0),过点P做x轴的垂线l交抛物线于点Q,交直线BD于点M(1)求该抛物线所表示的二次函数的表达式;(2)已知点F(0,),当点P在x轴上运动时,试求m为何值时,四边形DMQF是平行四边形?(3)点P在线段AB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Q,使得以点B、Q、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OD相似?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0(6分)如图1,抛物线y=ax2+bx+4过A(
6、2,0)、B(4,0)两点,交y轴于点C,过点C作x轴的平行线与抛物线上的另一个交点为D,连接AC、BC点P是该抛物线上一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m(m4)(1)求该抛物线的表达式和ACB的正切值;(2)如图2,若ACP=45,求m的值;(3)如图3,过点A、P的直线与y轴于点N,过点P作PMCD,垂足为M,直线MN与x轴交于点Q,试判断四边形ADMQ的形状,并说明理由21(6分)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2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1)求m的取值范围;(2)若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2m=0的两个根,且x12+x22x1x2=8,求m的值22(8分)为支援雅安灾区,某学校计
7、划用“义捐义卖”活动中筹集的部分资金用于购买A,B两种型号的学习用品共1000件,已知A型学习用品的单价为20元,B型学习用品的单价为30元若购买这批学习用品用了26000元,则购买A,B两种学习用品各多少件?若购买这批学习用品的钱不超过28000元,则最多购买B型学习用品多少件?23(8分)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 , ,将直线平移与双曲线在第一象限的图象交于、两点(1)如图1,将绕逆时针旋转得与对应,与对应),在图1中画出旋转后的图形并直接写出、坐标;(2)若,如图2,当时,求的值;如图3,作轴于点,轴于点,直线与双曲线有唯一公共点时,的值为24(10分)解不等式组并在数轴上表示解集25(1
8、0分)如图,在ABC中,AB=AC,BAC=120,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F,交AB于点E求证:FC=2BF26(12分)解不等式组: .27(12分)如图1,已知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作正方形DEFG,使点A、C分别在DG和DE上,连接AE,BG试猜想线段BG和AE的数量关系是_;将正方形DEFG绕点D逆时针方向旋转(0360),判断(1)中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请利用图2证明你的结论;若BCDE4,当AE取最大值时,求AF的值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9、本题是一道关于点、线、面、体的题目,回忆点、线、面、体的知识;【详解】解:A、天空划过一道流星说明“点动成线”,故本选项错误.B、汽车雨刷在挡风玻璃上刷出的痕迹说明“线动成面”,故本选项正确.C、抛出一块小石子,石子在空中飞行的路线说明“点动成线”,故本选项错误.D、旋转一扇门,门在空中运动的痕迹说明“面动成体”,故本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点、线、面、体,准确认识生活实际中的现象是解题的关键.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2、C【解析】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法则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法则分别计算得出答案【详解】解:A、x3-x2,无法计算,故此选项错误;B、a3a3=1,故此选
10、项错误;C、(-2)2(-2)3=-,正确;D、(-7)4(-7)2=72,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运算以及有理数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相关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3、C【解析】试题分析:连结CD,可得CD为直径,在RtOCD中,CD=6,OC=2,根据勾股定理求得OD=4所以tanCDO=,由圆周角定理得,OBC=CDO,则tanOBC=,故答案选C考点:圆周角定理;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4、D【解析】根据数轴三要素: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进行判断.【详解】A选项图中无原点,故错误;B选项图中单位长度不统一,故错误;C选项图中无正方向,故错误;D选项图形包含数轴三要素,故
11、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数轴的画法,熟记数轴三要素是解题的关键.5、C【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减;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进行计算即可【详解】Aa+3a=4a,错误;Ba5和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此选项错误;C(a2)2=a4,正确;Da8a2=a6,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除法,以及幂的乘方,关键是正确掌握计算法则6、C【解析】延长BC 到E 使BEAD,利用中点的性质得到CM DEAB,再利用勾股定理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详解】解:延长BC 到E 使BEAD,BC/AD,四边形
12、ACED是平行四边形,DE=AB,BC3,AD1,C是BE的中点,M是BD的中点,CM DEAB,ACBC,AB,CM ,故选:C【点睛】此题考查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勾股定理,解题关键在于作辅助线.7、C【解析】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不变;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进行计算即可【详解】A、a2a3=a5,故原题计算错误;B、a3和a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原题计算错误;C、(a2)4=a8,故原题计算正确;D、a3和a2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原题计算错误;故选:C【点睛】此题主要
13、考查了幂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以及合并同类项,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8、B【解析】C、由二者第二次相遇的时间结合两次相遇分别走过的路程,即可得出第一次相遇的时间,进而得出C选项错误;A、当时,出现拐点,显然此时亮亮到达A地,利用速度路程时间可求出亮亮的速度及两人的速度和,二者做差后可得出明明的速度,进而得出A选项错误;B、根据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的距离明明的速度第二次相遇的时间、B两地间的距离,即可求出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800米,B选项正确;D、观察函数图象,可知:出发35分钟时亮亮到达A地,根据出发35分钟时两人间的距离明明的速度出发时间,即可求出出发35分钟时两人间的距离为2100米,D选
14、项错误【详解】解:第一次相遇两人共走了2800米,第二次相遇两人共走了米,且二者速度不变,出发20分时两人第一次相遇,C选项错误;亮亮的速度为米分,两人的速度和为米分,明明的速度为米分,A选项错误;第二次相遇时距离B地距离为米,B选项正确;出发35分钟时两人间的距离为米,D选项错误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观察函数图象,逐一分析四个选项的正误是解题的关键9、D【解析】根据函数的图象和所给出的图形分别对每一项进行判断即可.【详解】由函数图象知: 随高度h的增加, y也增加,但随h变大, 每单位高度的增加, 注水量h的增加量变小, 图象上升趋势变缓, 其原因只能是水瓶平行于底面的截
15、面的半径由底到顶逐渐变小, 故D项正确.故选: 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函数模型及其应用.10、B【解析】根据各选项中的函数图象判断出a、b的符号,然后分别确定出两直线经过的象限以及与y轴的交点位置,即可得解【详解】解:由图可知,A、B、C选项两直线一条经过第一三象限,另一条经过第二四象限,所以,a、b异号,所以,经过第一三象限的直线与y轴负半轴相交,经过第二四象限的直线与y轴正半轴相交,B选项符合,D选项,a、b都经过第二、四象限,所以,两直线都与y轴负半轴相交,不符合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图象,一次函数y=kx+b(k0),k0时,一次函数图象经过第一三象限,k0时,一次函数
16、图象经过第二四象限,b0时与y轴正半轴相交,b0时与y轴负半轴相交11、D【解析】解:设动车速度为每小时x千米,则可列方程为:=故选D12、A【解析】分点P的横坐标是正数和负数两种情况讨论求解【详解】m-30,即m3时,2-m0,所以,点P(m-3,2-m)在第四象限;m-30,即m3时,2-m有可能大于0,也有可能小于0,点P(m-3,2-m)可以在第二或三象限,综上所述,点P不可能在第一象限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特征,记住各象限内点的坐标的符号是解决的关键,四个象限的符号特点分别是:第一象限(+,+);第二象限(-,+);第三象限(-,-);第四象限(+,-)二、填
17、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13、k1【解析】试题分析:因为,所以1-x+2(x-2)=-k,所以1-x+2x-4=-k,所以x=3-k,所以,因为原方程有解,所以,解得考点:分式方程14、4【解析】连接并延长交于G,连接并延长交于H,根据三角形的重心的概念可得,即可求出GH的长,根据对应边成比例,夹角相等可得,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即可得答案【详解】如图,连接并延长交于G,连接并延长交于H,点E、F分别是和的重心,故答案为:4【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形重心的概念和性质及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重心是三角形中线的交点,三角形的重心到顶点的距离等于到对边中点的距离的2倍1
18、5、1【解析】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找出第20和21个数的平均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该班有40名同学,这个班同学年龄的中位数是第20和21个数的平均数14岁的有1人,1岁的有21人,这个班同学年龄的中位数是1岁【点睛】此题考查了中位数,中位数是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重新排列后,最中间的那个数(最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熟练掌握中位数的定义是本题的关键16、5【解析】分析:AF是BAD的平分线,BAF=FADABCD中,ABDC,FAD =AEBBAF=AEBBAE是等腰三角形,即BE=AB=6cm同理可证CFE也是等腰三角形,且BAECFEBC= AD=9cm,CE=CF=3cmBAE
19、和CFE的相似比是2:1BGAE, BG=cm,由勾股定理得EG=2cmAE=4cmEF=2cmEFCF=5cm17、【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可知,被开方数越大,所对应的二次根式就越大,因此可判断与=1的大小为1考点:二次根式的大小比较18、【解析】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先化为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详解】.【点睛】考点:二次根式的加减法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共7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9、(1)y=x2+x+2;(2)m=1或m=3时,四边形DMQF是平行四边形;(3)点Q的坐标为(3,2)或(1,0)时,以点B、Q、M为顶
20、点的三角形与BOD相似【解析】分析:(1)待定系数法求解可得;(2)先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D解析式为y=x-2,则Q(m,-m2+m+2)、M(m,m-2),由QMDF且四边形DMQF是平行四边形知QM=DF,据此列出关于m的方程,解之可得;(3)易知ODB=QMB,故分DOB=MBQ=90,利用DOBMBQ得,再证MBQBPQ得,即,解之即可得此时m的值;BQM=90,此时点Q与点A重合,BODBQM,易得点Q坐标详解:(1)由抛物线过点A(-1,0)、B(4,0)可设解析式为y=a(x+1)(x-4),将点C(0,2)代入,得:-4a=2,解得:a=-,则抛物线解析式为y=-(x+1)
21、(x-4)=-x2+x+2;(2)由题意知点D坐标为(0,-2),设直线BD解析式为y=kx+b,将B(4,0)、D(0,-2)代入,得:,解得:,直线BD解析式为y=x-2,QMx轴,P(m,0),Q(m,-m2+m+2)、M(m,m-2),则QM=-m2+m+2-(m-2)=-m2+m+4,F(0,)、D(0,-2),DF=,QMDF,当-m2+m+4=时,四边形DMQF是平行四边形,解得:m=-1(舍)或m=3,即m=3时,四边形DMQF是平行四边形;(3)如图所示:QMDF,ODB=QMB,分以下两种情况:当DOB=MBQ=90时,DOBMBQ,则,MBQ=90,MBP+PBQ=90,
22、MPB=BPQ=90,MBP+BMP=90,BMP=PBQ,MBQBPQ,即,解得:m1=3、m2=4,当m=4时,点P、Q、M均与点B重合,不能构成三角形,舍去,m=3,点Q的坐标为(3,2);当BQM=90时,此时点Q与点A重合,BODBQM,此时m=-1,点Q的坐标为(-1,0);综上,点Q的坐标为(3,2)或(-1,0)时,以点B、Q、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OD相似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分类讨论思想的运用【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20、(1)y=x23x+1;tanACB=;(2)m=;
23、(3)四边形ADMQ是平行四边形;理由见解析.【解析】(1)由点A、B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可得抛物线解析式为y=x2-3x+1,作BG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G,证GABOAC得=,据此知BG=2AG在RtABG中根据BG2+AG2=AB2,可求得AG=继而可得BG=,CG=AC+AG=,根据正切函数定义可得答案;(2)作BHCD于点H,交CP于点K,连接AK,易得四边形OBHC是正方形,应用“全角夹半角”可得AK=OA+HK,设K(1,h),则BK=h,HK=HB-KB=1-h,AK=OA+HK=2+(1-h)=6-h在RtABK中,由勾股定理求得h=,据此求得点K(1,)待定系数法求出直
24、线CK的解析式为y=-x+1设点P的坐标为(x,y)知x是方程x2-3x+1=-x+1的一个解解之求得x的值即可得出答案;(3)先求出点D坐标为(6,1),设P(m,m2-3m+1)知M(m,1),H(m,0)及PH=m2-3m+1),OH=m,AH=m-2,MH=1当1m6时,由OANHAP知=据此得ON=m-1再证ONQHMQ得=据此求得OQ=m-1从而得出AQ=DM=6-m结合AQDM可得答案当m6时,同理可得【详解】解:(1)将点A(2,0)和点B(1,0)分别代入y=ax2+bx+1,得,解得:;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x23x+1,过点B作BGCA,交CA的延长线于点G(如图1所示)
25、,则G=90COA=G=90,CAO=BAG,GABOAC=2BG=2AG,在RtABG中,BG2+AG2=AB2,(2AG)2+AG2=22,解得: AG=BG=,CG=AC+AG=2+=在RtBCG中,tanACB(2)如图2,过点B作BHCD于点H,交CP于点K,连接AK易得四边形OBHC是正方形应用“全角夹半角”可得AK=OA+HK,设K(1,h),则BK=h,HK=HBKB=1h,AK=OA+HK=2+(1h)=6h,在RtABK中,由勾股定理,得AB2+BK2=AK2,22+h2=(6h)2解得h=,点K(1,),设直线CK的解析式为y=hx+1,将点K(1,)代入上式,得=1h+
26、1解得h=,直线CK的解析式为y=x+1,设点P的坐标为(x,y),则x是方程x23x+1=x+1的一个解,将方程整理,得3x216x=0,解得x1=,x2=0(不合题意,舍去)将x1=代入y=x+1,得y=,点P的坐标为(,),m=;(3)四边形ADMQ是平行四边形理由如下:CDx轴,yC=yD=1,将y=1代入y=x23x+1,得1=x23x+1,解得x1=0,x2=6,点D(6,1),根据题意,得P(m, m23m+1),M(m,1),H(m,0),PH=m23m+1,OH=m,AH=m2,MH=1,当1m6时,DM=6m,如图3,OANHAP,=,ON=m1,ONQHMQ,OQ=m1,
27、AQ=OAOQ=2(m1)=6m,AQ=DM=6m,又AQDM,四边形ADMQ是平行四边形当m6时,同理可得:四边形ADMQ是平行四边形综上,四边形ADMQ是平行四边形【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二次函数的综合问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待定系数法求函数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三角函数等知识点21、 (1);(2)m=【解析】(1)根据已知和根的判别式得出=22412m=48m0,求出不等式的解集即可;(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出x1+x2=2,x1x2=2m,把x1+xx12+x22x1x2=8变形为(x1+x2)23x1x2=8,代入求出即可【详解】(1)关于x
28、的一元二次方程x2+2x+2m=0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22412m=48m0,解得:即m的取值范围是(2)x1,x2是一元二次方程x2+2x+2m=0的两个根,x1+x2=2,x1x2=2m,x12+x22x1x2=8,(x1+x2)23x1x2=8,(2)232m=8,解得:【点睛】本题考查了根的判别式和根与系数的关系,能熟记根的判别式的内容和根与系数的关系的内容是解此题的关键22、(1)购买A型学习用品400件,B型学习用品600件(2)最多购买B型学习用品1件【解析】(1)设购买A型学习用品x件,B型学习用品y件,就有x+y=1000,20x+30y=26000,由这两个方程构成方程
29、组求出其解就可以得出结论(2)设最多可以购买B型产品a件,则A型产品(1000a)件,根据这批学习用品的钱不超过210元建立不等式求出其解即可【详解】解:(1)设购买A型学习用品x件,B型学习用品y件,由题意,得,解得:答:购买A型学习用品400件,B型学习用品600件(2)设最多可以购买B型产品a件,则A型产品(1000a)件,由题意,得20(1000a)+30a210,解得:a1答:最多购买B型学习用品1件23、(1)作图见解析,;(2)k=6;【解析】(1)根据题意,画出对应的图形,根据旋转的性质可得,从而求出点E、F的坐标;(2)过点作轴于,过点作轴于,过点作于,根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证
30、出,列出比例式,设,根据反比例函数解析式可得();根据等角对等边可得,可列方程(),然后联立方程即可求出点D的坐标,从而求出k的值;用m、n表示出点M、N的坐标即可求出直线MN的解析式,利于点D和点C的坐标即可求出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联立两个解析式,令=0即可求出m的值,从而求出k的值【详解】解:(1)点 , ,如图1,由旋转知,点在轴正半轴上,点在轴负半轴上,;(2)过点作轴于,过点作轴于,过点作于,设,点,在双曲线上,(),(),联立()()解得:,;如图3,直线的解析式为(),双曲线(),联立()()得:,即:,直线与双曲线有唯一公共点,(舍或,故答案为:【点睛】此题考查的是反比例函数与
31、一次函数的综合大题,掌握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一次函数解析式、旋转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及性质是解决此题的关键24、x0,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见解析.【解析】先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根据口诀: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无解了确定不等式组的解集【详解】解不等式2x+10,得:x,解不等式,得:x0,则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0,将不等式组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如下:【点睛】本题考查了解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同大取大;同小取小;大小小大中间找;大大小小找不到”25、见解析【解析】连接AF,结合条件可得到B=C=30,AFC=60,再利用含30直角三角形的
32、性质可得到AF=BF=CF,可证得结论【详解】证明:连接AF,EF为AB的垂直平分线,AF=BF,又AB=AC,BAC=120,B=C=BAF=30,FAC=90,AF=FC,FC=2BF【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及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掌握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是解题的关键26、x2.【解析】试题分析 :由不等式性质分别求出每一个不等式的解集,找出它们的公共部分即可.试题解析:,由得:x3,由得:x2,不等式组的解集为:x2.27、(1)BG=AE(2)成立BG=AE证明见解析.AF=【解析】(1)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EBDG就可以得出
33、结论;(2)如图2,连接AD,由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及正方形的性质就可以得出ADEBDG就可以得出结论;由可知BG=AE,当BG取得最大值时,AE取得最大值,由勾股定理就可以得出结论【详解】(1)BG=AE.理由:如图1,ABC是等腰直角三角形,BAC=90,点D是BC的中点,ADBC,BD=CD,ADB=ADC=90.四边形DEFG是正方形,DE=DG.在BDG和ADE中,BD=AD,BDG=ADE,GD=ED,ADEBDG(SAS),BG=AE.故答案为BG=AE;(2)成立BG=AE.理由:如图2,连接AD,在RtBAC中,D为斜边BC中点,AD=BD,ADBC,ADG+GDB=90.四边形EFGD为正方形,DE=DG,且GDE=90,ADG+ADE=90,BDG=ADE.在BDG和ADE中,BD=AD,BDG=ADE,GD=ED,BDGADE(SAS),BG=AE;BG=AE,当BG取得最大值时,AE取得最大值如图3,当旋转角为270时,BG=AE.BC=DE=4,BG=2+4=6.AE=6.在RtAEF中,由勾股定理,得AF= =,AF=2 .【点睛】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及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解题的关键是熟练的掌握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及勾股定理以及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腰直角三角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