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2023学年广东华南师大附中高考适应性考试物理试卷含解析.doc(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考生要认真填写考场号和座位序号。2试题所有答案必须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第一部分必须用2B 铅笔作答;第二部分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作答。3考试结束后,考生须将试卷和答题卡放在桌面上,待监考员收回。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空间存在一静电场,x轴上各点电势随x变化的情况如图所示。若在-x0处由静止释放一带负电的粒子,该粒子仅在电场力的作用下运动到x0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带电粒子的a-t图线,v-t图线,Ek-t图线,Ep-t图线正确的是( )ABCD2、如图,梯
2、形小车a处于光滑水平面上,一弹性绳将小车a与竖直墙壁连接(松弛),a倾斜的上表面放有物块b,现给a和b向左的相同速度v0,在之后的运动过程中,a与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则在弹性绳从伸直到长度最大的过程中( )Ab对a的压力一直增大Bb对a的摩檫力一直减小Cb对a的作用力一直减小Db对a的作用力方向水平向左3、科学家对物理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也创造出了许多物理学方法,如理想实验法、控制变量法、极限思想法、建立物理模型法、类比法和科学假设法等,以下关于物理学史和所用物理学方法叙述正确的是 ( )A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测出引力常量,采用了理想实验法B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向心加速度和地球赤道
3、上物体随地球自转的向心加速度,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一地检验”,证实了万有引力定律的正确性C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假设法D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4、已知一物体从足够长斜面底端沿斜面匀减速上滑,上滑长度为L时,速度减为0,当物体的上滑速度是初速度的时,它沿斜面已上滑的距离是ABCD5、幼儿园小朋友搭积木时,将重为G的玩具汽车静置在薄板上,薄板发生了明显弯曲,如图所示。关于玩具汽车受到的作用力,不考虑摩擦力的影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玩
4、具汽车每个车轮受到薄板的弹力大小均为B玩具汽车每个车轮受到薄板的弹力方向均为竖直向上C薄板弯曲程度越大,每个车轮受到的弹力越大D玩具汽车受到的合力大小为G6、A、B两物体经过同一地点时开始计时,它们沿直线运动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刻A、B两物体相遇Bt2时刻B物体速度变化率为零Ct1到t3时间内两物体的间距先增大后减小DA、B两物体速度方向一直相同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如图甲所示,两平行金属板A、B放在真空中,间
5、距为d,P点在A、B板间,A板接地,B板的电势随时间t的变化情况如图乙所示,t0时,在P点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电子,当t2T时,电子回到P点。电子运动过程中未与极板相碰,不计重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212B1213C在02T时间内,当tT时电子的电势能最小D在02T时间内,电子的动能增大了8、A、B两粒子以相同的初速度沿与电场线垂直的方向由左边界的同一点先后进入同一匀强电场,最后它们都从电场的右边界离开电场。不计粒子的重力。已知A、B两粒子的质量之比为1:4,电荷量之比为1:2,则此过程中()AA、B的运动时间之比为1:1BA、B沿电场线的位移之比是1:1CA、B的速度改
6、变量之比是2:1DA、B的电势能改变量之比是1:19、如图所示,某时刻将质量为10kg的货物轻放在匀速运动的水平传送带最左端,当货物与传送带速度恰好相等时,传送带突然停止运动,货物最后停在传送带上。货物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5,货物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为0.1m,重力加速度取10m/s2。则货物( )A总位移为0.2mB运动的总时间为0.2sC与传送带由摩擦而产生的热量为5JD获得的最大动能为5J10、一个静止的放射性原子核处于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中,由于发生了某种衰变而形成了如图所示的两个圆形径迹,则( )A该原子核发生了衰变B该原子核发生了衰变C打出衰变粒子的反冲核沿小圆逆时针运
7、动D该原子核的衰变过程结束后,其系统的总质量略有增加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6分)某些固体材料受到外力后除了产生形变,其电阻率也要发生变化,这种由于外力的作用而使材料电阻率发生变化的现象称为“压阻效应”.现用如图所示的电路研究某长薄板电阻Rx的压阻效应,已知Rx的阻值变化范围为几欧到几十欧,实验室中有下列器材:A电源E(电动势3 V,内阻约为1 )B电流表A1(00.6 A,内阻r15 )C电流表A2(00.6 A,内阻r21 )D开关S,定值电阻R05 (1)为了比较准确地测量电阻Rx的阻值,请完成虚线框内电路图的设计_.
8、(2)在电阻Rx上加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设竖直向下为正方向),闭合开关S,记下电表读数,A1的读数为I1,A2的读数为I2,得Rx_.(用字母表示)(3)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然后让力反向从下向上挤压电阻,并改变力的大小,得到不同的Rx值.最后绘成的图象如图所示,除观察到电阻Rx的阻值随压力F的增大而均匀减小外,还可以得到的结论是_.当F竖直向下时,可得Fx与所受压力F的数值关系是Rx_.12(12分)用图甲所示装置探究动能定理。有下列器材:A电火花打点计时器;B220V交流电源;C纸带;D细线、小车、砝码和砝码盘;E.一端带滑轮的长木板、小垫木;F.刻度尺。甲 乙(1)实验中还需要
9、的实验器材为_。(2)按正确的实验操作,实验中得到一条点迹清晰的纸带如图乙,图中数据xA、xB和xAB已测出,交流电频率为f,小车质量为M,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为m,以小车、砝码和砝码盘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从A到B过程中,合力做功为_,动能变化量为_,比较二者大小关系,可探究动能定理。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10分)如图所示,和是间距为的两条平行的虚线,上方和下方有磁感应强度大小均为、方向均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一电子从点在纸面内沿与成30角方向以速度射出,偏转后经过上的点。已知电子的质量为,带电荷量为
10、,不计电子重力。求:(1)电子第一、二次经过上的两点间的距离;(2)电子从点运动到点所用的总时间。14(16分)如图,间距为L的光滑金属导轨,半径为r的圆弧部分竖直放置、直的部分固定于水平地面,MNQP范围内有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方向竖直向下的匀强磁场金属棒ab和cd垂直导轨放置且接触良好,cd静止在磁场中,ab从圆弧导轨的顶端由静止释放,进入磁场后与cd在运动中始终不接触已知两根导体棒的质量均为m、电阻均为R金属导轨电阻不计,重力加速度为g求(1)ab棒到达圆弧底端时对轨道压力的大小:(2)当ab棒速度为时,cd棒加速度的大小(此时两棒均未离开磁场)(3)若cd棒以离开磁场,已知从cd棒开始
11、运动到其离开磁场一段时间后,通过cd棒的电荷量为q求此过程系统产生的焦耳热是多少(此过程ab棒始终在磁场中运动)15(12分)粗细均匀的U形管中装有水银,左管上端开口与大气相连,右管上端封闭,如图所示。开始时两管内水银柱等高,两管内空气(可视为理想气体)柱长均为l=90 cm,此时两管内空气柱温度均为27,外界大气压为p0=76 cmHg。现在左管上端开口处缓慢注入水银压缩空气柱,直至右管内水银面上升10 cm,在注入水银过程中,左管内温度缓慢下降到23,右管内温度保持在27。求:(i)注入水银柱的长度;(ii)左管注入的水银柱上表面离左管开口的距离。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
12、题4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AB、由图可知,图像的斜率表示电场强度,从到的过程中电场强度先减小后增大,受到沿x轴正方向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粒子的加速度也是先减小后增大,在位置加速度为零;粒子在运动过程中,粒子做加速度运动,速度越来越大,先增加得越来越慢,后增加得越来越快,故B正确,A错误;C、粒子在运动过程中,受到沿x轴正方向的电场力先减小后增大,根据动能定理可知图像的斜率先变小再变大,在位置的斜率为零,故C错误;D、由于粒子带负电,根据电势能可知,变化规律与变化规律相反,故D错误;图线正确的是选B。2、A【解析】AB整体受到的弹性绳的
13、拉力越来越大,则加速度越来越大,即整体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则b也做加速度越来越大的减速运动,对b受力分析,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则随着加速度a的增加,a对b的支持力N一直增大;即 则随着加速度a的增加,a对b的摩擦力f可能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对a的压力一直增大,b对a的摩擦力可能先减小后增大,A正确,B错误;CDb受到a的作用力和重力,由于b的加速度水平线向右越来越大,根据牛顿第二定律,a对b的作用力一直增大,a对b的作用力方向斜向右上方,根据牛顿第三定律,b对a的作用力一直增大,方向斜向左下方,CD错误。故选A。3、D【解析】A. 卡文迪许巧妙地运用扭秤实验,用了放大法成
14、功测出引力常量,故A错误;B. 牛顿通过比较月球公转的周期,根据万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对万有引力定律进行了“月地检验”,故B错误。C. 在不需要考虑物体本身的形状和大小时,用质点来代替物体的方法叫理想模型法,故C错误。D. 在推导匀变速直线运动位移公式时,把整个运动过程分成很多小段,每一小段近似看作匀速直线运动,然后用各小段的位移之和代表物体的位移,这里采用了微元法,故D正确。4、B【解析】物体从足够长斜面底端沿斜面匀减速上滑时初速度为v0,上滑长度为L时,速度减为0,有:,当物体的上滑速度是初速度的时,此时速度为,有,联立以上两等式得:,故选B。5、C【解析】汽车静置在薄板上,所受合力为零,因
15、为薄板发生了明显弯曲,每个轮子所受弹力大小相等都为F,方向垂直薄板向上,设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由平衡条件可知解得当薄板弯曲程度越大,越小,sin越小,F越大,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6、B【解析】A.由v-t图像可知, t1时刻A、B两物体速度相同,A的位移大于B的位移,两物体没有相遇,选项A错误;B. v-t图像的斜率等于加速度,则t2时刻B物体加速度为零,速度变化率为零,选项B正确;C. 因t1时刻A在B之前,则t1到t3时间内两物体的间距先减小后增大,选项C错误;D. 物体B一直沿正方向运动,物体A在t1到t3的某段时间内向负方向运动,则A、B两物体速度方向不是一直相同,选项D错误
16、;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多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全部选对的得5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7、BD【解析】AB电子在0T时间内向上加速运动,设加速度为a1,在T2T时间内先向上减速到零后向下加速回到原出发点,设加速度为a2,则解得由于 则1213选项A错误,B正确;C依据电场力做正功最多,电势能最小,而0T内电子做匀加速运动,T2T之内先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后反向匀加速直线运动,因2=31,t1时刻电子的动能而粒子在t2时刻的速度故电子在2T时的动能所以在2T时刻电势能最小,故C错误;D电子在2T时刻回到P点,此时速度为(负
17、号表示方向向下)电子的动能为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电势能的减小量等于动能的增加量,故D正确。故选BD。8、ACD【解析】A假设粒子在垂直电场方向运动的位移为,粒子在垂直电场线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结合题意可知A、B在电场中的运动时间相同,A正确;BC根据加速度的定义式可知速度的改变量之比等于加速度之比,粒子只受电场力作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变形可得根据运动学公式可得A、B沿电场线的位移之比B错误,C正确;D电场力做功改变电势能,所以A、B的电势能改变量之比等于电场力做功之比,电场力做功所以D正确。故选ACD。9、ACD【解析】令传送带的速度为v,根据题意可知,货物在传送带上先加速后做减速运动,加速运动阶
18、段,其加速度大小为 当货物加速到和传送带速度相等时,所用时间为货物发生的位移为传送带发生的位移为 减速运动过程中货物的加速度大小为a=a=5m/s2当货物速度减为零,所用的时间为货物发生的位移为 根据题意可知,货物在传送带上留下的划痕长为 所以传送带的速度为v=1m/s货物发生的总位移为x=x1+x3=0.2m运动的总时间为t=t1+t2=0.4s与传送带由摩擦而产生的热量Q=mg(x2-x1+x3)=10J货物获得的最大动能为Ekmv25J故B错误,ACD正确。故选ACD。10、BC【解析】AB而衰变后两个新的带电粒子向相同方向偏转,故两粒子带异种电荷,原子核发生了衰变,A项错误、B项正确;
19、C由于衰变后两带电粒子的动量大小相等,根据圆周运动的规律,带电粒子的轨迹半径,电荷量大的轨迹半径小,再利用左手定则判断反冲核沿逆时针方向运动,C项正确;D衰变中有核能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故系统发生质量亏损,即总质量略有减少,D项错误。故选BC。三、实验题:本题共2小题,共18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不要求写出演算过程。11、 压力方向改变,其阻值不变 【解析】(1)由于题目中没有电压表,为了比较准确测量电阻,知道电流表 的阻值,所以用电流表作为电压表使用,电流表 连在干路上,即可求出电阻的阻值,电路图的设计:(2)根据串并联和欧姆定律得:,得到:(3)从图象上可以看出压力方向改变,
20、其阻值不变,其电阻与压力关系为一次函数,由图象可得:12、天平 mgxAB 【解析】(1)1因为需要测量小车以及砝码和砝码盘的质量,所以实验中还需要的实验器材为天平。(2)2以小车、砝码和砝码盘组成系统为研究对象,平衡摩擦力后,系统所受合外力做的功为3匀变速直线运动的某段时间内,中间时刻速度等于平均速度其动能变化量为四、计算题:本题共2小题,共26分。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中指定的答题处,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13、 (1)(2)或【解析】(1)电子运动轨迹如图所示,由几何关系知,电子在上侧磁场中运动轨迹所对应的圆心角等于60,所以电子第一、二次经过上的两点间的距离等于电子做圆周
21、运动的半径。则有:解得:即电子第一、二次经过上的两点间的距离为。(2)电子每次在、间运动的时间:,电子每次在上侧磁场中做圆周运动所用的时间:,电子每次在下侧磁场做圆周运动所用的时间,所以电子从点运动到点的总时间为:,或,解得:,。14、(1)3mg(2)(3)BLq-mgr-【解析】(1)ab下滑过程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gr=,解得:v0=,ab运动到底端时,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mg=m,解得:F=3mg,由牛顿第三定律知:ab对轨道压力大小:F=F=3mg;(2)两棒组成的系统动量守恒,以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mv0=mvab+mv,解得:v=,ab棒产生的电动势:Eab=BLvab,cd棒产生的感应电动势:Ecd=BLv,回路中电流:I=,解得:I=,此时cd棒所受安培力:F=BIL,此时cd棒加速度:a=,解得:a=;(3)由题意可知,cd棒以离开磁场后向右匀速运动,且从cd棒开始运动到通过其电荷量为q的时间内,通过ab棒电荷量也为q对ab棒,由动量定理可知:-BLt=mvab-mv0,其中:q=t,解得:vab=-,此过程,由能量守恒定律得:mgr=+Q,解得:Q=BLq-mgr-;15、(i)42cm;(ii)62cm。【解析】(i)只对右管封闭气体研究,发生了等温变化 (ii)左管注入的水银柱上表面离左管开口的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