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2023年关于城市基层党建工作进展情况汇报 时间:2023-08-27 14:22:45来源:勤学考试网 本文已影响 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夯实社会治理基层根底,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构建党组织领导的共建共治共享的城乡基层治理格局。xx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城市工作及基层党建的重要论述,贯彻全国基层党建工作重点任务推动会、全市城市党建工作座谈会精神,坚持以系统建立整体建立思路推动城市基层党建,为提高xx市治理现代化水平供应顽强组织保证。 一、构建扁平化街道治理体制,建强统筹协调的“轴心”。根据明责、赋权、扩能的要求,持续深化街道治理体制改革,确保更好发挥统筹协调各方、领导基层治理的
2、作用。一是调整工作重心。制定街道工作职责清单,明确党的建立、经济进展、公共效劳、公共治理、公共安全x大类33项职责,取消招商引资、协税保税等任务,引导街道把工作重心聚焦到抓党建、抓治理、抓效劳上来。实行清单准入制度,区级部门不得随便向街道安排清单以外的工作,新增事项必需由区委常委会会议或区编委会会议讨论打算,切实为街道减负。二是优化机构设置。根据简约高效的原则调整街道机构设置,变“向上对口”为“向下对应”,将街道内设机构调整为党建工作、卫生安康、应急治理等x个办公室,每个办公室明确x名班子成员牵头,削减治理层级,提高工作效率。三是强化统筹力量。出台以党建引领强化街道统筹执行力量的实施方案,细化
3、街道考核评价权、人事建议权等“五项权力”落地的操作规程,明确派驻机构负责人沟通任免需书面征求街道意见,街道对派驻人员的考核评优有拒绝权,对辖区重大事项的意见作为区委、区政府讨论工作的必备要件,让街道有权力管事、有力量协调。四是下沉资源力气。结合全区机构改革,统筹行政编制向街道倾斜,增加街道事业单位机构及编制总量,为街道增加约40%的工作人员。逐步整合巡防队员、城管协管员等帮助力气,交由街道统一聘请、统一治理、统一指挥调配。整合财政及区级部门各类专项资金下沉街道,每年为各个街道匹配400-500万元机动资金,用于解决辖区内临时性事项。 二、健全网格化社区治理体系,打通聚合资源的“经脉”。大力推动
4、社区党组织领导、各方积极参加的“全科网格”建立,推动效劳、治理、资源向网格集聚,提升社区党组织快速响应、精准落实、效劳群众力量。一是优化网格设置。整合社区党建、综治、城管等8类网格为治理“一张网”,根据独立院落、楼栋、机关企事业单位、每300-500户居民小区等标准,将全区划分为x个网格。每个网格成立党支部或党小组,由社区党委委员担当党支部书记或党小组组长,并兼任网格长,有效发挥党组织“主心骨”作用,切实以党建引领网格、网格效劳社区。二是加强力气配备。深入推动社区工职业体系建立,建立以岗位补贴、等级补贴、绩效补贴为根底的3岗12级工作补贴制度,每年拿出肯定名额从社区工中定向招录公务员和事业单位
5、人员,有效提升社区工岗位吸引力。以社区工为主体,整合各类在社区的工作力气,建立专兼职结合的网格员队伍,并针对住宅小区、商圈市场等不同类型网格,敏捷吸纳市场监管、物业治理等人员兼任网格员,提高网格效劳针对性、精准性。三是健全运行机制。出台做深做实网格化社会治理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网格加强基层党建、收集社情民意等x类工作内容,以及网格员信息采集、定时巡查等7项工作职责。建立自下而上的问题“发觉、研判、分类、处置或报告、反应”闭环式处理机制,对网格员巡查发觉或群众反映的问题,根据公治公家事、共治大家事、自治自家事“三事分流”原则,一般问题x小时内解决、重大问题1天内解决、简单问题1周内形成解决方案、
6、本级无法独立处理的难点问题1周内报上级协调解决,做到立刻就办、一办究竟。 三、完善区域化党建工作机制,建好互联互动的“纽带”。依托党建联席会议制度,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建、单位党建、行业党建“外溢”效应,调动区域内各单位和社会力气参加基层治理。一是实行“街道点题、部门答疑”。建立区委常委联系1个街道、区级部门效劳1个街道的工作机制,区委常委下沉所联系街道担当党建联席会议第一召集人,区级部门参加所效劳街道党建联席会议,参加辖区共驻共建。对需要多个区级部门协调解决的简单问题,街道以“一事一通知”形式,“点名”相关部门依据职责权限进展处理,并将处理状况反应街道进展“答疑”。二是实行“社区吹哨、党员报到
7、”。建立落实在职党员向社区党组织报到制度,在社区设立政策宣讲、家教辅导、家电修理等x类效劳岗位,引导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亮明身份、认领岗位。依托“x中先锋”微信公众号推出报到小程序,设立信息公布、工作纪实、地理位置签到等功能模块,既便于社区线上“吹哨”,又便于实时记录党员报到效劳状况。今年以来,全区x余名在职党员主动到社区报到,参加疫情防控、治安巡逻等志愿效劳x万余人次。三是实行“三张清单、双向认领”。街道社区党组织通过入户走访、召开民情恳谈会等方式,广泛收集驻区单位、居民群众的需求和困难,汇总形成需求清单。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梳理可供应的党建、行政、社会等资源,形成参加区域共建的资源清单。街道
8、社区党组织定期组织成员单位,对比需求清单、资源清单进展认领,通过协商形成效劳清单,工程化推动实施。全区累计实施错时停车、就业帮扶、环境整治等效劳工程x余个,直接惠及党员群众x万余人。 四、打造梯队培育、递进使用的社区工成长“链条”。一是优化成长链条。确立社区正职、副职、委员和社区干事四类岗位共x级的等级序列,其中社区干事为112级、委员为314级、副职为516级、正职为718级(每岗12级、穿插3级),形成“社区干事社区两委委员社区两委副职社区正职”的职业进展体系。科学有序晋升。借鉴公务员职级治理方法,将社区工等级晋升与年度考核结果挂钩。每个等级对应不同的酬劳系数,使社区工的酬劳待遇从主要由岗
9、位确定,转向由岗位和等级综合确定。畅通成长通道。规定每年分别拿出20%左右的街道(乡镇)公务员职位、基层事业单位治理岗位的录用和聘请规划,定向考录、聘请社区工。二是构建分层负责、各有侧重的培训机制。健全完善以初任培训、岗位培训、连续教育培训等为主要内容的培训体系,构建区、街道(乡镇)分层负责、各有侧重的培训培育机制。区级负责新任社区“两委”成员,街道负责新任社区干事,培训时间一般不少于3天。重点加强政治素养、职业道德、履职力量、工作作风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区级依托区委党校、名书记工作室、社会培训机构等,重点培训社区“两委”成员;街道依托业余党校,重点培训社区干事。其中,社区书记全年培训时间不少于
10、7天,其他社区工不少于3天。鼓舞支持社区工参与社会工作职业资格评价和社会工作学历教育。建立网络学习平台,近期在微邻里平台上线“疫情防控专题培训”板块,分x个专题对社区工如何做好社区疫情防控工作进展全面解读。三是突出注意实绩、群众满足的考核导向。年初定社区工的岗位目标并公示,日常加强跟踪治理,年底由街道考评和党员群众评议,综合形成社区工的年度考核结果。其中,街道考评以社区工岗位职责为主要依据,重点考核岗位目标完成状况;党员群众评议以社区居民满足度为主要依据,重点考核工作态度、工作作风、为民效劳等状况。将党员群众评议权重从50%提高到60%,注意参加评议人员的广泛性、代表性,明确要求应当包括居民代
11、表、驻社区单位代表、物业企业代表、业委会代表等。优秀等次占比不超过x%,社区主要负责人由街道组织单列考核。将考核结果作为嘉奖惩戒、岗位调整、酬劳调整、续签与解除劳动合同(效劳协议)的重要依据。四是设定稳定增长、全面升级的薪酬体系。根据年人均收入不低于上年度全市城镇单位职工平均工资标准,设定酬劳体系,形成正常增长机制。规定社区工的酬劳由三局部组成:根本酬劳、绩效酬劳、嘉奖酬劳。根本酬劳占本岗位等级应发酬劳的80%;绩效酬劳占本岗位等级应发酬劳的20%,依据年度考核结果确定,并适当拉开差距;嘉奖酬劳,即年度考核优秀的,多发放1.5个月的酬劳;年度考核合格的,多发放1个月的酬劳。发放工作津贴。包括学历津贴、职业津贴两种。其中,学历津贴根据取得大学学历学位的每月100元、硕士学历学位的每月200元、博士学历学位的每月400元的标准发放,只取得学历或者学位证书的相应减半;职业津贴根据助理社会工作师每月100元、社会工作师每月200元、高级社会工作师每月300元发放。为社区工单独或者集中购置大病救助险、意外损害险,组织免费体检,有效提高社区工人身安全与安康保障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