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原教案范文汇编六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草原教案范文汇编六篇.docx(2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草原教案范文汇编六篇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汉蒙情深、民族团结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喜爱草原、喜爱草原人民的感情。 2.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着重理解书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练习用关联词语造句。 3.领悟课文中对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描写。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语言文字绽开想象,在脑海中再现课文所描写的生活情景。 2.详细体会课文中的静态、动态描写。 教学时间 三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三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使学生熟悉到祖国的草原不仅风光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二、教学重
2、点、难点 (一)学习课文第3、4、5段。熟悉到祖国的草原不仅风光美,而且草原的人更美。 (二)体会课文结尾的含义。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文第1、2自然段,抓住访问的经过和草原环境的变化,让我们读了觉得祖国草原的景物是多么美。现在学习课文后三个自然段,我们会进一步知道草原的人更好。 (二)讲读3、4、5自然段。 1.让三名学生各朗读一段课文,要求其他同学边听边思索。 (1)这三个自然段各写了什么内容? (2)仆人热忱好客表现在哪些地方?画出表现蒙族人民热忱好客的词句。 2.读后争论沟通。 (1)主客是怎样见面的?运用哪几个动词来表现激情洋溢的气氛?手是怎么握的?怎么笑的?怎么说的?这些
3、表现什么?你体会到主客见面时大家的心情怎么样?用欢快、热忱的感情朗读这一节课文。 (2)好客的仆人是怎样款待客人的?从这节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蒙汉两族人民情意很深?为什么“不管唱的是什么,听者总会露出会心的微笑”? (3)客人告辞时的情景怎样?“蒙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诗句中的“何忍别”是什么意思?第1句怎么讲?(蒙汉两族人民的情意如此深厚,怎么舍得分别呢?)第2句中的“话”是什么意思?这句话怎么讲?(“话”是相互攀谈,送别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遥远的一望无际的草原上,直到夕阳西下,人们还在相互攀谈,依依不舍地告辞。)用在诗句结尾的作用是什么?(这两句诗表达了蒙汉两族人民之间的深厚
4、情意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4)哪些地方表达了蒙族人民的风俗习惯?这些风俗习惯表现了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穿着各色的民族服装到几十里外欢送远客;用手抓羊肉和奶酒款待客人,席间姑娘们还要唱民歌;饭后表演套马、摔跤和民族舞蹈。以上这三方面表现了蒙古人民的风俗习惯。) (三)总结全文。 1.从全文看,前面两段主要是写什么? 后面三段主要是写什么? (课文前两段主要讲草原景物的美,后三段主要讲草原人民的美,说明蒙汉两族人民感情深厚。) 2.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的一次访问活动,但为什么要以草原为题呢? 小结:这篇课文主要写的一次访问活动,中心是表现蒙汉人民的友好情意,歌颂各民族的团结。以写草原之
5、美衬托蒙族人民的心灵之美,民族团结的精神之美。同时,也写出了草原的独特的风光形成了蒙族人民独特的风俗,独特的民族气质热忱豪爽。描写了草原的漂亮风光和蒙古族人民热忱好客、远道迎接、盛情招待客人的情景。草原的静态美和蒙族人民欢送客人的热闹欢跃场面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四)作业。 1.找出课文中的比方句,读一读,想一想把什么比作什么,然后抄写在摘抄本上。 2.练习课后练习题第4题。 以上就是五年级语文草原第三课时教案全文,盼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忙! 草原教案 篇2 教学理念 本课教学力求为学生营造民主、公平、和谐的教学气氛,设计多层次、多角度的读书活动,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享有共性化、自由
6、化的进展空间,让学生真正与文本对话,与文本沟通,并在沟通中产生成就感,使生与生、师与生之间的对话,成为自主阅读后的深层次需求,使课堂布满生命活力。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以下词语:勾画、骏马、无限、鞭子、奔驰、马蹄、奶茶、礼貌、拘束、举杯、摔跤。 2、按进入草原以后所经受事情的挨次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3、了解课文内容,学习课文第一段,让学生通过语言文字绽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美。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1自然段,培育学生对语言的感悟力量,品尝积存课文中美丽的语言。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学习生字新词,弄清课文记叙挨次,理清课文脉络。学习第一自然段,通过
7、语言文字绽开想象,体会草原的自然风光美。 难点: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教学预备 1、草原影像资料。 2、生字与组词投影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你到过草原吗?有人这样描述:草原的空气无比新奇,天空格外明朗。放眼望去,小丘美如画,羊群白似雪,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草原上的人们能歌善舞,热忱好客,如此漂亮的风光,如此浓郁的风情怎不令人心驰神往,流连忘返呢?今日就让我们跟随老舍先生一起走进草原吧! 2观看草原电视教材,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和意境。 3学生简洁谈谈自己的感受。 二、自读自悟 请同学们翻开书自由朗读课文,把你喜爱的段落好好地读一读,想一想,你为什么喜爱这一段? 三
8、、布置自学 1、学习生字新词,留意生字的音形义。 2、读读课文,想想笔下的草原是怎样的景象。 3、画出你认为写得最美的句子和含义深刻的句子,试着体会这些句子的意思。 4、找出自己不理解的问题。 四、检查自学 投影出示: 1、读生字组词,并读读生字在文中的句子,留意正音。组词: 骏( ) 俊( ) 竣( ) 限( ) 驰( ) 峻( ) 唆( ) 梭( ) 垠( ) 弛( ) 蹄( ) 茶( ) 貌( ) 杯( ) 跤( ) 缔( ) 荼( ) 藐( ) 怀( ) 胶( ) 2、理解词语: 渲染 迂回 襟飘带舞 羞怯 五、质疑问难 小组内争论,沟通。 六、理清脉络 1、自由读课文,思索:初到草原
9、和快到目的地时,看到草原景象是怎样的? 2、默读思索:本文是按进入草原以后的经受事情的挨次来表达的。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写了几个意思? 3、沟通、整理: (1)草原美景(2)欢送远客(3)亲切相见(4)热忱招待(5)联欢话别 七、精读品尝 学习第一段,引导学生感悟草原的漂亮风光。 1、自由读、思索: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草原的美,你是从哪些句子中体会到的? 2、再读,思索:初入草原,看到的风光怎样?是抓住哪些风光来写的?为什么抓住这些景物写? (读后争论。初入草原,看到草原的秀丽风光,他抓住天空、空气、小丘、平地、羊群这些景物来写的。由于这些景物显示了草原的特色。) 3、细读、思索: 、是按什么
10、挨次写这些景物的?(从天空到地面,按从上到下的挨次写。) 、是怎样从天空到地面,抓住这些景物的特点,运用生动的语言来描绘草原的漂亮风光的?(让学生边读边画出重点语句。) 、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 让学生自己出声读第1段第1层,图文对比,细心体会,仔细想象。重点说说下面三个句子: A 、“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 B 、“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C 、“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轻轻流入云际。” 4、默读、思索、朗读:在这种境地里,产生了什么样的感情?最终一句表达了怎样的感受?(引导学生说一说“境地”一词的意思。读时留意理解“既又”的并列关系;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表达感
11、受的两个句子。) 5、指导学生背诵第1段课文。 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美丽风光、生动的语言永久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按课文描写挨次和景物特点,边读边想象,把这段课文熟读成诵。) 八、布置作业 1、抄写第一段中自己喜爱的词语、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草原教案 篇3 【本学期总第 课时】 【本单 元 第 课时】 【课 题】:12、草原 【课 型】:新授课 【主 备 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
12、受到喜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育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尝、积存课文中美丽的语言。 【重 难 点关 键】: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本科10个生字,熟悉4个生字。 难点:品尝、积存课文中美丽的语言。 【教 具 准 备 】: 教师预备:课件、课文朗读磁带。 学生预备:收集有关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 学 内 容 】: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1、出示课件,将学生带入草原高原宽阔的境地。 2、同学们在电视中见过草原,可能也收集了不少有关草原的资料少自己了解的草原。 下面,我们随闻名作家老舍一起走进内蒙大草原,去领会、感受那漂亮的自然风光。 二、自单独悟
13、1、学生自读课文,练习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2、以轮读的形式检查学生读课文的状况,教师随时留意正因及把长句子读通顺。 3、请学生自由结成学习伙伴,去巡游漂亮的草原,留意不要走马光滑,在美景中要认真欣赏。巡游后向大家汇 (1)你们觉得草原那些景物最美?为什么? (2)选一种恰当的汇报方式介绍自己的感受,给大家留下深刻的印象(如朗读、画画、唱歌、吟诗等) 三、汇报沟通 1、激情:把映入你眼中的美景汇报给大家吧。 2、组织学生用自己喜爱的方式汇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和体会。 重点引导: (1)在天底下,一笔千里,而并不茫茫。(可联系敕勒歌)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
14、画的中国画那样,处处崔色预留,轻轻流入云际。(可厨师草原风光图画两幅,一幅为大写意画,一幅为工笔画。请学生辩别那幅画是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画的中国画。) 四、品尝语言 1、看得出,同学们已被草原美景深深沉醉,请同学们再来读读第1段,并把你喜爱的语句画出来,认真品尝品尝。一会儿我们一起来赏读。 2、学生自由读,说自己喜爱的语句,教师留意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 3、多么美丽的风光,多么生动的语言,让我们把这美丽的风光、生动的语言永久印记在脑海之中吧!请同学们练习背诵第1段。(指名背齐背) 4、抄写第1自然段中自己喜爱的词语、句子。 【教 学 反 思 】: 课 时 备 课 【本学期总第 课时】
15、【本单 元 第 课时】 【课 题】:12、草原 【课 型】:讲读课 【主 备 人】:好生镇中心小学杜建民 【教 学 目 标 】: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 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 3、读懂课文,在草原自然美和人情美的熏陶下感染下,受到喜爱祖国和民族团结的教育,培育学生爱美的情趣。 4、品尝、积存课文中美丽的语言。 【重 难 点关 键】: 重点: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划出含义深刻的句子。学会本科10个生字,熟悉4个生字。 难点:品尝、积存课文中美丽的语言。 【教 具 准 备 】: 教师预备:课件、课文朗读磁带。 学生预备:收集有关草原风光和民俗风情的图片、文字资料。 【教 学
16、内 容 】: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草原的漂亮让我们流连忘返;这节课,我们将近一步了解生活在草原上得人们。 二、自主读书 1、今日的草原,以漂亮的自然风光与独特得民族风情吸引这越来越多的游客。假如你是一名导游,该怎样向游客们作介绍呢? 2、请同学们仔细读第25自然段,可以列列提纲,或摘记一些词语。 三、小组沟通 小组内一人扮演导游,其他人扮演游客,到陈巴尔虎旗去巡游。导游要主动热忱的向游客作介绍,答复游客感兴趣的问题。 四、集体沟通 1、那位同学愿当小导游,带着大家到陈巴尔虎旗去巡游?教师盼望你在介绍时尽量用上课文中的词语。还可以结合你在课外收集到的资料。当游客的同学,遇到自己感兴趣的地方肯定
17、要请教育游啊。 2、在导游的带着下去感受草原独特到的民族风情和草原人民热忱和好客。 五、体会情感 1、在这位小导游的带着下,我们结识了新朋友,蒙古族老乡给人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学生自由畅谈:热忱好客、淳朴、亲切大方等。) 2、蒙汉两族人民尽管语言不同,但心心相通,大家用握手、微笑表达着亲热;用音乐、舞蹈传递着真情。请同学们找出最能表达蒙汉两族人民情深意重的段落读给大家听。 3、知道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第25自然段。 4、教师小结:老舍先生和我们一样,留恋草原上的景,草原上的情,草原上得人,所以他动情的写下了是呀!盟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板书),结合你对全文的理解,试说一下这两句话得意思。(
18、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情意深厚,怎么能够舍得立刻分别呢?虽然已夕阳西下,仍在草地上依依道别。) 5、全班有感情的其读课文。指导学生抄写自己喜爱的句子。 六、随文练笔 盟汉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假如你是位游客,也肯定会邀请蒙古族老乡去你的家乡去做客。该怎样介绍你家乡的自然风光和风土人情呢?想一想,然后写下来。 【教 学 反 思 】: 草原教案 篇4 一、复习导入,重温“风光美” 1.出示课题。 2.播放歌曲漂亮的草原我的家,观赏草原风光(图片滚动)。 3.引导在图片观赏中背诵课文第一自然段。 二、“初入草原”,感受“潇洒”之美 导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走了一百五十里,是草原
19、,再走一百五十里,还是草原” 出示:“汽车走了一百五十里,才到达目的地。一百五十里全是草原。再走一百五十里,也还是草原。草原上行车非常潇洒,只要方向不错,怎么走都可以。初入草原,听不见一点儿声音,也看不见什么东西,除了一些忽飞忽落的小鸟。” 指名读,说说你从这句话中读懂了什么?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重点理解“潇洒”: (1)可换成什么词?(自由、无拘无束) (2)从哪些语句看出“草原上行车非常潇洒”? (3)感受潇洒:没有红灯绿灯的障碍,没有行人车辆的拥堵,却有一路翠色,尽收眼底,却有那忽飞忽落的小鸟相伴,这是令多少人憧憬的呀! (4)表现潇洒:你能否读出这种潇洒的感觉来。 三、深读悟情,感受“
20、人情美” 1.导入:草原的美景,令人沉醉;行车的潇洒,令人憧憬;而草原的民族风情,更是令人难忘。让我们跟老舍一道,走近蒙古包,去会会蒙古同胞。 2.自由读课文2-5自然段,思索:假如要用一个词概括草原人民的特点,你想用什么?(热忱好客) 3.草原人民的热忱好客从哪些方面可以看出?依据学生答复,提炼板书:迎接相见招待联欢话别 4.咱们试试看,在它们前面加上一些词,是不是会让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草原人民那滚烫的心呢? (1)课件出示词语:激情盛情尽情深情热忱 (2)你能否仔细读读课文,读完后,与小组的同学一起想想,把这些词语加在哪个词的前面最适宜。 5.沟通小结:热忱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招待尽情联欢深情话
21、别 热忱迎接: (1)你从哪些语句感受到这份热忱? (2)出示课件(理解“襟飘带舞”师叙述:看,热忱好客的草原人民,身着节日的盛装,骑着骏马,从几十里外飞奔前来迎接远方的客人,那五彩缤纷的蒙古族服装随风飘动,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3)草原人民扑面而来的热忱令人感动,你能否读出草原人的热忱? (4)指名读齐读(光是一个或是几个人的热忱还缺乏以表达)。 激情相见: (1)你能否想象当时的相见是怎样的情形学生即兴表演,教师随机采访:刚刚你们说了些什么?你听得懂蒙古族语吗,假如你听不懂,你知道他们在说什么吗? (2)感情朗读,读出感动、兴奋之情。 盛情招待: (1)仆人们拿出些什么招待远方的来
22、客? (2)除了吃的、喝的,还不忘以歌助兴,宾主无拘无束,其乐融融。 (3)有感情地朗读。 尽情联欢: (1)出示课件:联欢的工程有些什么呢? (2)说明:这些都是蒙古人最宠爱的传统工程,是能骑善射、能歌善舞的蒙古人力与美的展现。 深情话别: 出示课件:背景为夕阳西下的草原,难舍难分的离别音乐(蒙语演唱的蒙古人)响起。 师导:夕阳西下,再美妙的相聚,也终有分别的时刻,此时的宾主双方站在蒙古包外,望着那一望无际的草原,耳边,悠扬的马头琴声、质朴高亢的蒙古民歌还在回响;嘴里,喷香的奶茶、鲜美的羊肉,回味无穷;脑海中,那雄健有力、明快剧烈的蒙古舞蹈依旧盘旋不已。手握着手,那样热乎乎地握着,握住不散那
23、可真是:依依不舍,难舍难分(引导学生说出表示舍不得离别的成语)。 这正是(课件出示:)“蒙古情深何忍别,天际碧草话斜阳!” 此时,你就是蒙古同胞,你想说什么? 此时,你就是汉族兄弟,你想说什么? 6.“热忱迎接、激情相见、盛情招待、尽情联欢、深情话别”,这一切是那样美妙,是那样和谐,人们总盼望美妙的瞬间能永久定格,永久珍藏。假设你是一名随行的记者,你最想拍下哪一个精彩的瞬间? 四、作业 1.抄写课文中美丽的句子。 2.背诵课文第一、二自然段。 草原教案 篇5 一、设计思路 树林和草原是初中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语文版七年级上第三单元的一篇自读课文,节选自屠格涅夫文集猎人笔记第一卷,是一篇美
24、丽的写景散文。对这篇美丽的写景散文的学习,我的教学设想是“避开面面俱到,力求突破一点”,也就是以语言为主要讨论对象,让学生学会品读美丽语言,让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富有真情实感,注意学生的阅读感受与体验,重在培育学生的共性体验与创新力量。 二、教学目标 1、学问目标:通过细致品读文章语言,能够精确把握运用各种修辞描写景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能够体会调动、运用多种感官来感受描写景物的手法及其作用。(表达学问与技能维度) 2、技能目标:在反复品读文章语言的根底上,能够自行分析其他写景片段运用各种修辞,调动各种感官等描写景物的手法;并能够加以运用,从而让语言变得生动活泼,丰富多彩。(表达过程与方法
25、维度) 3、情感目标:通过对课文精彩片段富有感情的朗读,能够感受流淌在语言中的的真情实感,即对大自然的无比喜爱和赞美之情。从而激发自己对多姿多彩的大自然的喜爱之情。(表达情感态度价值观维度) 三、教学重难点 由于语言的间接性特征,对于调动并运用各种感官来感受、描写景物的手法,作为七年级的学生来讲,好像难以直接感知;而这又是引导学生全方位观看、描写景物,并且能够让语言变得丰富多彩的甚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设计为: 1、教学重点:通过反复品读文章语言,绽开联想,细致体会并学会运用通过各种手法进展景物描写。 2、教学难点:学以致用,把本课所学的方法用于写作。 四、教学方法 1、教
26、师的教以启发式教学为主导,自然串用问答法。 2、学生的学以品读法为主,并用速读法、朗读法、自由读。 教与学的方法运用,是在讨论教材,讨论学生课程资源的根底上加以确定的,更表达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五、教学过程设计 课前预习:(分发导学案) 重在扫清字词障碍,初步整体感知文章。 (本文生字词不多,语言也并不浅显枯涩,故学生可以借助词典轻松扫除文字障碍,整体理解感知课文。再者,本文篇幅较长,假如课上细读全文,将导致课堂前松后紧。因此将字词以及对文章的整体感知放在课前的预习阶段。) (一)导入新课 1、由屠格涅夫的名言“明天,明天,还有明天,人们都在这样劝慰自己,殊不知这个明天,就足以把他们送进坟墓。
27、”导入。(学生谈对名言的理解 引出导入新课) 屠格涅夫他被列宁誉为“俄国语言大师”。今日,我们将一起观赏他的一篇美丽的写景散文树林和草原,让我们走进语言大师,来领悟大师驾驭语言的方法和艺术。 (这一导入简洁明白,既提示学生珍惜时间 又将本课学习的主线语言,精确地传递给学生。即让学生明确,本节课要讨论学习树林和草原的语言。) 2、学生介绍及猎人笔记。 (二)朗读感知 1、检查预习:解决字词(音、形、义) 。 2、速读课文:明确文章主要描绘了什么?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由于课前已经布置预习,课上通过速读法唤醒击活预习效果。由于七年级学生并未接触多种读书方法,因此,需要在先提示所谓“速读”的概念
28、。以期更好的效果。) 步骤小结:文章的美感,是大家通过美丽的语言感受到的。那么,我们就深入文章,撷取精彩的片段,感受其语言的魅力。(承上启下) (三)品读理解 1、朗读课文,并依据课文内容填表。(P79“思索与练习二”) 2、明确本文写景的挨次。 3、自由朗读自己喜爱的语段或句子并说说理由。(可以从语言的修辞、感官角度、情感、以及画面给你的联想等方面去分析。) (本环节的设计,重在明确本文所写的景物及其特点,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选择美丽片段、语句,用自己喜爱的方式品读,深入体会并指出其语言的巧、妙之处!从而突破本课的重点全方位的对美丽语言进展品读。 例如:1、 “品修辞” 如:泉水上面,一棵
29、橡树贪欲地伸开它那掌形的枝叶运用的是拟人的修辞手法。 再如:但是乌云在扩大;它的前沿像衣袖一般伸绽开来,像穹隆似的覆盖着。运用的是比方的修辞手法。等等。( 这正是语言的“巧”之所在。) 此时教师顺势提问修辞的作用,即可以让语言生动活泼,形象逼真。( 这正是语言的“妙”之所在。) 2、“品感官” 如:你用手播开濡湿的树枝,夜里蕴涵着的一股暖气立即向你袭来,空气中处处布满着苦艾的新奇苦味、荞麦和三叶草的甘香;远处有一片茂盛的橡树林,在阳光底下发出闪闪的红光调动了触觉、感觉、嗅觉、味觉、视觉多种感官描写景物。(这正是语言的“巧”之所在。) 此时教师再次顺势提问这种写法的作用,即可以让语言丰富多彩,而
30、不至于干瘪无物。(这正是语言的“妙”之所在。) 3、“品感情” 如:暴风雨过去了;你走出来。我的天啊,四周一切多么开心地闪着亮光,空气多么新奇、清爽,草莓和蘑菇多么芳香!三个“多么”排比,我们已经感受到对大自然的喜爱和赞美之情了。 其实运用修辞,通过各种感官描写四周的风光,足以说明对大自然布满了喜爱和赞美之情。(这也是语言的“巧”之所在。) 此时的顺势提问,语言具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让读者觉得真实可感。(这也是语言的“妙”之所在。) 语言的魅力,归根结底还是由于流淌在其中的真情实感,没有了她,一切技巧都是苍白的。品到了语言中的真情实感,就算是品到了根本。 (四)创读提升 1、方法探究:请
31、同学们结合文章小组探究写景的方法? 擅长观看,抓住特征。 时间为序,条理清晰。 运用修辞,生动活泼。 多种感官,丰富多彩。 景中有情,情景交融。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本环节旨在让学生自发合作探究,自行分析写景的方法。) 2、学以致用:课文在描写景物时多处用了省略号,给人留下无限想象的空间,请任选一处把你能想象到的内容补充出来,或者即兴描绘窗外的风光。(字数:50-100字之间) (能够运用所学学问去分析其他的文字,是一种力量的表达。然而真正能够把所学的学问转化成自己的本事,落实到笔端,从而有助于自己语言运用力量的提高,才能实现对本课的纵深学习设想。因此,此环节,让学生将再次结合总结,
32、运用各种方法描写眼前的美景,深入探究,提升能量,才智复演。) 3、配乐朗读文章末段,再一次感受“俄国语言大师”屠格涅夫语言的美丽。(落实情感目标) (五)课堂检测 (用简短的时间,设计奇妙的题目,对学生本课所学进展简洁的检测。如时间不允许,可敏捷处理,由于“学以致用”环节学生所学已得检测。) 六、作业设计 1、P79字词积存的字词及读音抄写三遍。(ABC) 2、配乐朗读美丽的语段给自己的家人听。(AB) 3、完本钱课的学与练题。(自由选做1或3题) (课堂的时间是有限的,要把本课的学习延长至课外。依据学生不同层次,采纳分层布置。) 草原教案 篇6 教养目标: 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体会描
33、写草原风景美、人情美的语句。 2、理解课文中打比方的句子。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情背诵第一自然段。 教育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培育喜爱祖国的情感,增加民族团结意识。 2、熟悉爱护草原资源,防止沙漠化的重要性。 进展目标: 运用以前学到的阅读方法读懂课文,并能把阅读中的理解和感受说出来。 重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草原的风景美和人情美所构成的草原风情画。 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播放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带情入境。 2、同学们有到过或者见过大草原吗?草原给你的印象是怎样的? 过度:今日,我们就和老舍先生一起领会草原漂亮、迷人的风光。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
34、课文,读准字音。看看在心目中的草原是什么样子的。 2、速读课文,思索:写了草原哪些方面的状况? 板:风景美人情美 过度:草原的风光和人情都这么美妙,那么就构成了一幅草原风情画。 板:草原风情画 3、默读课文,对全文质疑 三、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 1、过度:指导朗读“这次,我看到了草原”。在写草原美景的同时,还 2、自由读,边读边划抒发了自己的感情的句子。 3、学生汇报。 4、找出句子,抓比照。 “使我总想高歌一曲,表示我满心的开心。” “这种境地,既使人赞叹,又叫人舒适,既愿久立四望,又想坐下低吟一首秀丽的小诗。” (1)指导朗读。 (2)理解“高歌”和“低吟”两种不同的情调。 (3)理解“秀丽
35、”,为什么他要吟这么一首诗? 5、者先是想高歌,后来又想低吟一首秀丽的小诗,为什么会产生两种截然不同的情感呢?假如把这两个抒情的句子调换一下位置,让他先“低吟”,后来他越看草原越快乐,然后“高歌”,行不行? 提示:“高歌”和“低吟”都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往往都会受到外界的影响,那看到了什么,使他产生了这种情感,而要用这种方式表达?(争论) 6、学生汇报。 点拨1:我们归纳一下,一开头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它的整体给人什么感受?(出示图) 板:开阔 点拨2: 1)他当时的心情怎样?(感动、兴奋) 2)指导朗读 3)换词理解“清鲜”、“明朗”。 过度:接下来他看到了草原的什么?(局部)那他的感情起了什么
36、变化? 指导朗读,读出草原的优美。 点拨3:留意其次次写景的局部,他先总的说了一句“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茫茫”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这里这样说呢?感情朗读。 点拨4:接下来分了两局部来写,先写了(草原的颜色),再写了(小丘的线条)。 指导朗读:(1)先读这两局部,然后选你喜爱的读给大家听。 句1:“四周都有小丘,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随机出示图:绿草衬白羊,多么雅致、清丽。指导朗读。 这里把_ 比作_,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优美,轻轻流入云际。” 随机出示图、出示两种风格的国画,理解“勾画”、“渲染”。 点拨5:这样优美的线条,缓缓地高起来,又缓缓地低下去,就像(波浪)。所以沿着这波浪般的线条,始终远望,就觉得好象整个绿色的草原在流淌,所以说 指导朗读。 7、自由读其次次写景的局部,读出优美的感觉,把自己读沉醉。 四、 总结:情景交融的描绘,我们看到了蒙古族同胞生活在风景如画的草原上,使人憧憬,令人感受到无限的乐趣。 1、看图,听音乐。 2、口语训练:做小导游,向你的朋友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如画美景。 五、 布置作业 1、向你的爸爸、妈妈介绍一下内蒙草原的自然风光。 2、背诵第一自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