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完整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pdf(1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复习资料.txt49礁石因为信念坚定,才激起了美丽的浪花;青春因为追求崇高,才格外地绚丽多彩。50 因为年轻,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年轻。一、基础知识1. 生字词第一课痴想隐秘铁青凝成诱惑 喧腾一瞬 (sh n) 间第二课训诫耸立迂回凝(n ng?)视 啜(chu ) 泣 纳罕 (h n) 瘦骨嶙峋 (l n x n) 心惊肉跳头晕目眩小心翼翼第三课零落断续收敛宽恕卑(b i )微 一丝不苟聒聒( gu)第四课终极迸溅挑逗繁密伫(zh ) 立 凝望 笼罩伶仃稀零忍俊不禁 (j n) 仙露琼浆(ji ng) 蜂围碟阵盘虬 (qi ) 卧龙第六课饥寒离乱缀连远行倔强 洗濯玷污
2、怨恨扒窃诅咒海天相吻浪子回头。碌碌终生绝处逢生可望不可即第七课贪婪堕落点缀冉冉苦熬 雏形丰硕稀疏珍重累累低回沉甸甸眼巴巴繁弦急管红灯绿酒玲珑剔透具体而微多姿多彩不可磨灭回味无穷第八课慧心嬉戏风韵慷慨闲适 撤销禀告厄运折磨行乞正色落难归属流落无忧无虑心旷神怡阴晴圆缺举世无双心痛如割险象迭生得失之患多愁善感天灾人祸突如其来异国他乡。第九课固执鞭策盛名报酬奢望 蹂躏呵责懊恼沉醉迷醉猝然长逝问心无愧第十一课朗润酝酿卖弄宛转嘹亮黄晕烘托静默舒活欣欣然繁花嫩叶呼朋引伴抖擞精神花枝招展第十二课镶 响晴温晴安适肌肤 秀气绿萍水藻贮蓄澄清空灵水墨画蓝汪汪第十三课黛色灵秀贮藏终极匍匐融融澹澹芊芊细草轻飞曼舞春华秋
3、实春花秋月 闲情逸致第十四课丁丁幽谷肥硕栖息归泊寥阔 枯涸清洌梦寐第十六课奇幻远古骸骨乌有潜行裹藏 。葱茏幽雅叹服造物主海枯石烂日转星移第十七课峰峦预兆轻盈匀称崩塌弥漫 征兆一霎间姿态万变化无常第十八课扰乱哀鸣狩猎喧嚣喑哑沉寂 静谧篡夺劫掠酷爱弱肉强食隐隐约约窸窣作响连续不断夜色苍茫更胜一筹惊慌失措。开膛破肚津津有味断肢残腿毫不犹豫第十九课观测指令合算海域畅谈神往 里程碑昂首挺立一叶孤舟遥遥在望第二十课孤塔耸起高插青冥碧瓦飞甍历历在目风定天清一切乌有直接霄汉黯然缥缈第二十一课蟹 花蕾堕 丫杈寂寞 憔悴肃杀诀别 荡漾嫌恶笑柄可鄙什物惊惶瑟缩傲然虐杀宽恕恍然大悟苦心孤诣第二十二课抹 攥 逮 怦怦
4、树杈寒战第二十三课信服嫩芽霎时拆散委屈水波粼粼各得其所第二十四课匿笑祷告并蒂菡萏攲斜慈怜第二十六课炫耀称职妥当呈报滑稽陛下精致 头衔爵士骇人听闻随声附和第二十七课缥缈定然珍奇闲游笼罩疏星第二十八课女娲澄澈幽光灵敏绵延神通广大莽莽榛榛第二十九课嬉戏哞哞潺潺眨巴红润孪生痒酥酥二、古诗词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交代观海的方位、地点、观察对象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水何澹澹,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
5、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树木丛生,百草丰茂。静景秋风萧瑟,洪波涌起。动景,与“树木丛生,百草丰茂”动静结合,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东临涌起”全是写实景。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首联两句点题。这是诗人的想像,暗含旅途奔波之意。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同时是哲理句,暗含事物新旧交替的哲理。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诗人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
6、家书,表达思乡之情。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 水面初平云脚低。首联从大处落笔,写诗人行经孤山寺和贾亭时所看到的山光水色。几处早莺争暖树, 谁家新燕啄春泥。颔联写莺燕,是诗人所见。这样的景象给人们带来了生机勃勃的感觉。乱花渐欲迷人眼, 浅草才能没马蹄。颈联写花草,着重表现诗人的主观感受。最爱湖东行不足, 绿杨阴里白沙堤。尾联直抒胸臆, 表达诗人喜悦的心情。诗人流连忘返, 完全陶醉在这美好的湖光山色之中了。天净沙 ?秋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前三行全是写景,没有提到抒情主人公,但每一个景物细节都意味着他的存在“枯藤” “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是他
7、眼中所见; “古道”是他的经行地; “瘦马”是他所骑;而“西风”正吹在他身上。把这些细节联结在一起,就会出现这样一个境界: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地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炊烟缕缕。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进在古道上。看来,这是个异乡人,他将投宿何方呢 ?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8、 形象地揭示了作品的主题:异乡人望了一眼即将西沉的夕阳,不禁叹道:“断肠人在天涯。 ”由此可以看出他的乡愁何等浓重。龟虽寿曹操神龟虽寿,犹有竟时。螣蛇乘雾,终为土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盈缩之期,不但在天;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诗歌大意:神龟的寿命虽然十分长久,但也还有生命终结的时候。螣蛇尽管能乘雾飞行,终究也会死亡化为土灰。年老的千里马躺在马棚里,它的雄心壮志仍然是一日驰骋千里。有远大抱负的人士到了晚年,奋发思进的雄心不会止息。人的寿命长短,不只是由上天所决定的,只要自己调养好身心,也可以益寿延年。我非常高兴,要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过故人庄孟
9、浩然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诗歌大意:老友准备好了丰盛的饭菜,邀请我到他的田家做客。村外绿树环绕,青山在村子周围横斜着。打开面对打谷场和菜园的窗子,一边举杯畅饮一边畅谈今年庄稼的收成。等到九月九日重阳节的那一天,我一定要来饮酒欣赏菊花。题破山寺后禅院 (唐) 常建清晨入古寺,初日照高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万籁此俱寂,但余钟磬音。诗歌大意:清晨 , 当我漫步到这座古老的寺院,初升的太阳照耀着丛林。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10、- - - - - - - - -第 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曲曲折折的小路,通向幽静的地方,僧侣们唱经礼佛的地方掩映在花草树林中。山光明净,鸟儿欢悦地歌唱,深潭倒影,使人觉得心境的空灵。万物静寂,只有钟磬的声音在空中回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诗歌大意:树上杨花落尽,杜鹃在不停地啼叫,听说你被贬到龙标去了,一路要经过辰溪、酉溪、巫溪、武溪和沅溪;让我把为你忧愁的心托付给天上的明月吧,伴随着风一直走到那夜郎以西!夜雨寄北李商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11、。诗歌大意:你问我回家的日子,我没有定归期;今晚巴山下着大雨,雨水涨满池子。何时你我重新聚首,共剪西窗烛芯;再告诉你今夜秋雨,我痛苦的情思。泊秦淮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诗歌大意:迷蒙的烟雾笼罩着寒江,小洲白沙上映着银色的月光,夜晚我停泊在秦淮河岸,正临近酒家所在的地方。歌女不知什么是亡国恨事,在对岸还把玉树后庭花声声歌唱。浣溪沙晏殊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诗词大意:喝着一杯杯美酒,听着一首首歌词翻新的曲子。又想起去年同样的季节,还是这种楼台和亭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12、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4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天边西下的夕阳啊,你什么时候才又转回这里?美丽的花儿总要凋落,这是让人无可奈何的事。那翩翩归来的燕子好生眼熟,就像旧时的相识。在弥漫花香的园中小路上,我独自地走来走去。过松源晨炊漆公店杨万里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空喜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诗歌大意:不要说从山岭上下来就没有困难,这句话骗得游山的人白白地欢喜一场。当你进入到万重山的圈子里以后,你刚攀过一座山,另一座山马上将你阻拦。如梦令( 宋) 李清照常记溪亭日暮
13、,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诗词大意:依旧经常记得出游溪亭,一玩就玩到日暮时分,深深地沉醉,而忘记归路。一直玩到兴尽,回舟返途,却迷途进入藕花的深处。怎样才能划出去,船儿抢着渡,惊起了一滩的鸥鹭。观书有感朱熹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诗歌大意:半亩大的方形池塘像面镜子一样展现在眼前,天空的光彩和浮云的影子都在镜子中一起移动。要问为何那方塘的水会这样清澈呢?是因为有那源头为它源源不断的输送活水。四、文言文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14、 - - - - -第 5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童趣一原文童趣沈复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夏蚊成雷,私拟作群鹤舞于空中,心之所向,则或千或百,果然鹤也;昂首观之,项为之强。又留蚊于素帐中,徐喷以烟,使之冲烟而飞鸣,作青云白鹤观,果如鹤唳云端,为之怡然称快。余常于土墙凹凸处,花台小草丛杂处,蹲其身,使与台齐;定神细视,以丛草为林,以虫蚁为兽,以土砾凸者为丘,凹者为壑,神游其中,怡然自得。一日,见二虫斗草间,观之,兴正浓,忽有庞然大物,拔山倒树而来,盖一癞虾蟆,舌一吐而二虫尽为所吞。余年幼,方出神,不觉呀然一惊
15、。神定,捉虾蟆,鞭数十,驱之别院。二译文我回想自己在年幼的时候,能睁大眼睛直视太阳,视力好极了,每遇见细小的东西,一定要仔细观察它的纹理,所以常常能感受到超脱事物本身的乐趣。夏夜里,蚊群发出雷鸣似的叫声,我心里把它们比作群鹤在空中飞舞,这么一想,眼前果真就出现了千百只白鹤;抬头看着它们, 连脖子也变得僵硬了。我又留几只蚊子在白色帐子里,慢慢地用烟喷它们,使它们冲着烟边飞边叫,构成一幅青云白鹤图,果真像鹤群在青云边上发出叫声一样,这使我感到高兴极了。我常在土墙高低不平的地方,在花台上杂草丛生的地方,蹲下身子,使身子跟台子一般高,安定心神仔细细观察,把丛草当成树林,把虫子、 蚂蚁当成野兽, 把土块
16、凸出部分当成丘陵,低陷部分当成山沟,我便凭着假想在这个境界中游览,愉快而又满足。有一天,我看见两只小虫在草间相斗,( 便蹲下来 ) 观察,兴味正浓厚,忽然有个极大极大的兽拔山倒树而来,原来是一只癞虾蟆,舌头一吐,两只小虫全被它吃掉。我那时年纪很小,正看得出神,不禁哇的一声惊叫起来。待到神智恢复,捉住癞虾蟆,抽了它几十鞭子,把它赶到别的院子去。三课下注释1节选自浮生六记?闲情记趣。作者沈复,字三白,清代文学家。2秋毫:鸟类到了秋天,重新生出来的非常纤细的羽毛。后用来比喻最细微的事物。3物外:这里指超出事物本身。4项:颈,脖颈。5强:通“僵” ,僵硬的意思。6素帐:未染色的帐子。7徐:慢慢地。8唳
17、:鸟鸣。9怡然:安适、愉快的样子。10果:果真。11林:树林12兴:兴趣。13方:正14驱:赶、驱逐。四成语今译: 明察秋毫 本来形容目光敏锐,连最微小的东西也看得清。后形容人洞察事理。 怡然自得 形容安适、愉快而满足的样子。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6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怡然称快 高兴的连声叫好,形容内心十分快意。 庞然大物 体积极大的东西。 夏蚊成雷 夏天成群的蚊子的叫声跟雷声一样,这是夸张的表现方式五问答题:1怎样成为一个富有情趣的人?答
18、:热爱生活,热爱自然。善于细致观察。有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有强烈的好奇心,有一颗童心。2作者围绕“物外之趣”写了哪几件事?答:观蚊成鹤神游山林观二虫斗,鞭驱虾蟆。3推测作者将癞虾蟆“驱之别院”的目的。答: 可能是打报不平,同情弱者,为“二虫”复仇;但主要原因是因为它破坏了自己的审美情趣。4作者获得“物外之趣”的基础和关键是什么?答:基础:细致的观察。关键:丰富的联想和想象力。5你的童年也一定有“物外之趣”的美好体验,写下来,与大家分享。答:观察蚂蚁搬家,把它们想像成支援前线的“大军”;看到漫天飘舞的雪花,把它当作天女散花;自己筑小塘坝堵住水源,而后打开塘坝,把它想象成黄河决堤;自己“过家家”时
19、,拿松针当韭菜、拿手帕当被褥、拿布娃娃当孩子、拿小盒子当房屋,手动着,嘴说着,陶醉其中,其乐无穷。6 “余时有物外之趣”的原因是什么?答:见藐小之物必察其纹理。7文章开篇用“余忆童稚时能张目对日,明察秋毫,见藐小之物必细察纹理,故时有物外之趣”这段文字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答:总领全文/引起下文。8学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要热爱动物、热爱自然,与大自然中的生命和睦相处。 获得美好的体验要有强烈的好奇心、敏锐的观察力、丰富的想像力。 要善于在平凡的生活中发现美,怀有一颗童心,做一个有情趣的人。9表现作者心情的词语有哪些?有怎样的作用?答: 词语: “怡然称快” 、 “怡然自得” 、 “神游”
20、、 “呀然”等。作用:形象真实地反映了儿童观物时的心理,表现了“物外之趣”,使读者如身临其境。10. 从第一段来看,小时的我有怎样的本领、习惯和收获?答:本领:张目对日,明察秋毫。习惯:见藐小之物,必细察其纹理。收获:时有物外之趣。论语十则一原文子曰: “学而时习之, 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学而)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 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 学而 )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 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 为政)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为政)子曰:“
21、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 里仁)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 述而)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7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泰伯)子曰:“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 ( 子罕)子贡问曰: “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子曰: “其恕乎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 ( 卫灵公)二译文1. 孔子说:“学习了 ( 知识 )
22、 ,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 温习 ) 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 ( 到这里 ) 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2.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地反省自己: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竭力呢?跟朋友往来是不是诚实呢?老师传授的学业是不是复习过呢?”3. 孔子说:“在温习旧知识后,能有新体会、新发现,就可以当老师了。”4. 孔子说:“只读书却不思考,就会迷惑而无所得;只是空想却不读书,就有( 陷入邪说的 )危险。 ”5. 孔子说: “由, 教给你对待知与不知的态度吧:知道就是知道, 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就是聪明智慧。 ”6. 孔子说:“看见贤人要想着向他看齐,看见不贤的人
23、要反省自己有没有跟他相似的毛病。”7. 孔子说:“几个人一同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我要选择他们的长处来学习,( 看到自己也有 ) 他们那些短处就要改正。”8. 曾子说:“士人不可以不胸怀宽广、意志坚定,因为他肩负着重大的使命,路程又很遥远。把实现仁的理想看作自己的使命,不也很重大吗?到死为止,不也很遥远吗?”9. 孔子说:“( 碰上 ) 寒冷的冬天,才知道松柏树是最后落叶的。”10. 子贡问道:“有没有一句可以终身奉行的话?”孔子说:“那大概是恕 ( 道) 吧! 自己所讨厌的事情,不要施加在别人身上。”三课下注释1 论语是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 篇,是儒家经典著作之一。2子
24、:先生,指孔子。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鲁国人。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3时习:时常地复习。4说: “悦”的古字,愉快。5愠:生气,发怒。6君子:这里指道德上有修养的人。7吾:人称代词,我。8日:每天。9三省:多次进行自我检查,反省。三,泛指多次。10信:真诚,诚实。11传:老师传授的知识。12温故而知新:温习学过的知识,可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13罔:迷惑。意思是感到迷茫而无所适从。14殆:有害。15女:同“汝” ,人称代词,你。16是知也:这是聪明的。是,此、这。知,通“智”,聪明。17见贤思齐焉:见到贤人就向他学习,希望能和他看齐。18弘毅:刚强,勇毅。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
25、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8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19凋:凋谢。20其恕乎:大概就是“恕”了。其,大概,也许。恕,指儒家的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四问答题知识点1. 第一则:(1)这一则告诉我们要有怎样的学习方法、学习乐趣(态度)和为人态度(个人修养)?答:学习方法:学后要时常复习。学习乐趣: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探讨学问。为人态度:对不了解自己的人,毫不怨恨。(2)学后复习本是一件艰苦的事,孔子怎么说是愉快呢?答:在复习中巩固了所学,加深了理解,收获增多,这对一个渴求知识和技能
26、的人来说一定是愉快的。(3) “有朋自远方来” ,孔子为什么会感到快乐?答: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来投奔自己,向自己学习,且双方可以探究学问,这自然是十分快乐的事情。(4)从第三句来看,我们应学习孔子什么美德?答:胸怀宽广,为人大度。2. 第二则:从曾子“三省”来看,古代治学之人非常重视的是什么?你怎样看待这种做法?答:重视品德修养。德乃为人之本,治学之基。一个人首先应该有德,有才无德,其人会遭人鄙视,其才也不会起到积极的作用,却会引起消极的影响。3. 第三则:(1) “温故”和“知新”是否是并列关系?作者强调了什么?为什么?答:不是。强调独立思考的必要性。孔子说:“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一定要
27、将知识融会贯通,能在复习旧知识中有所发现,才“可以为师”。所以,关键是要“知新”,这就要独立思考。(2) “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对你有怎样的启发?答:在学习中要及时温习旧知识,通过独立思考,获得新的理解和体会,有新发现,从而将知识融会贯通,增长自己的能力。4. 第四则:(1)这一则阐述了怎样的内容?你从中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答:阐述了学习与思考的辩证关系。告诉我们要学思结合,二者不可偏废。(2)为什么要将学习和思考结合起来?答:学是基础,只学不思,是死学;只思不学,是空想。只有将二者结合,才能真正领悟知识的精髓。5第五则:(1)孔子教育仲由(子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用现代汉语概括孔子
28、的观点。答:要有谦虚的学习态度。(2)为什么说谦虚是一种智慧?答:首先,谦虚是一种美德。其次,只有谦虚,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为求知和交往等创造良好的条件。6. 第六则、第七则:(1)这两则讲了怎样的学习态度?答:要善于向一切人学习。既要学习长处,又要借鉴短处,从而反省自己。(2)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七则的主要意思。答:取长补短。(3)唐太宗李世民有句名言:“以人为鉴,可以明得失。”你能联想到孔子的哪句话?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9 页,共 14 页 - - - - - - - -
29、 - - 答: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7. 第八则:(1)孔子说这番话的目的是什么?答: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孔子鼓励门人一生为实现“仁”的理想而奋斗。(2)曾子为什么要强调“弘毅”?答: “弘毅”是刚强、勇毅的意思,只有刚强、勇毅才能接受重任并为之奋斗。8. 第九则:怎样理解“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也”这句话的深刻含义?答:孔子借“松柏之后凋”比喻社会现象,以“松柏”比喻君子。只有在险恶环境下,才能显示出君子的操守。9. 第十则:(1) “恕”与“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什么关系?答: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对“恕”的诠释。(2)你怎样看待“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一观点?答:这句
30、话现在看来,有其现实意义。其中包含相互体谅的意思。遇事如果换位思考,推己及人,仁爱待人,就可能得出不同的结论,改变已有的不正确做法,这样就会多一分理解,少一分对立,避免对他人造成伤害。10. 请按照学习方法、学习态度、品德修养给十则语录归类。答:学习方法: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习态度: 有朋自远方来知之为知之, 不知为不知见贤思齐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品德修养: 人不知而不愠吾日三省吾身士不可以不弘毅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岁寒,然后知松柏之后凋11出自本课的成语有哪些? 不亦乐乎 愿意是“不也很快乐吗?”现用来表示达到极点的意思。 温故知新 温习
31、旧的知识,能够得到新的理解和体会。也指回忆过去,认识现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自己不愿意的,不要加给别人。 任重道远 担子很重,路程遥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见贤思齐 看到德才兼备的人,就想向他学习,和他一样。 择善而从 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 三人行,必有我师 几个人在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我的老师。形容谦虚好学。 岁寒知松柏 / 松柏后凋 :寒冬腊月, 方知松柏常青。 比喻只有经过严峻的考验,才能看出一个人的品质。 死而后已 :死了以后才停止。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择善而从 :从,追随,引伸为学习。指选择好的学,按照好的做。13 论语中含有大量的成语,请再从论语中挑
32、选出几个本文外的成语。答:不耻下问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世说新语两则一课文背默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陈太丘与友期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0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陈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客问元方: “尊君在不?”答曰: “待君久不至,已
33、去。 ”友人便怒曰: “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则是无信;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元方入门不顾。二译文咏雪: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忽然间,雪下得紧了, 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 “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 “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陈太丘与友期 :陈太丘跟一位朋友约定一同出门,约好正午时碰头。正午已过, 不见那朋友来,太丘不再等候就走了。太丘走后,那人才来。
34、太丘的长子陈元方那年七岁,当时正在门外玩。那人便问元方:“你爸爸在家吗?”元方答道: “等你好久都不来,他已经走了。”那人便发起脾气来,骂道:“真不是东西! 跟别人约好一块儿走,却把别人丢下,自个儿走了。”元方说: “您跟我爸爸约好正午一同出发,您正午不到, 就是不讲信用; 对人家儿子骂他的父亲,就是失礼。 ”那人感到惭愧,便从车里下来,想跟元方握手,元方连头也不回地走进了自家的大门。三课下注释:1. 选自余嘉锡世说新语笺疏。刘义庆:南朝宋彭城人,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2. 内集:家庭聚会。3. 讲论文义:讲解诗文。4. 俄而:不久,一会儿。5. 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
35、差不多。拟,相比。6. 无奕女:指谢道韫,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7. 期行:相约同行。期,约定。8. 期日中:约定的时间是中午。日中,正午时分。9. 舍去:不再等候就走了。10. 乃至: (友人)才到。乃,才。11. 尊君在不:你爸爸在吗?尊君,对别人父亲的一种尊称。不,通“否”,表示否定。12. 相委而去:丢下我走了。委,丢下,舍弃。去,离开。13. 家君:谦词,对人称自己的父亲。14. 引:拉。15. 顾:回头看。四问答题:1. 谢太傅为何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答:谢太傅出题考听众时,天气发生了变化,早先也有雪,但不大,而此刻变成了纷纷扬扬的鹅毛大雪。这使谢太傅感
36、到很高兴,就出了一个“白雪纷纷何所似”的咏雪题目。2. 作者认为“撒盐空中差可拟”与“未若柳絮因风起”哪个更好?为什么?答:作者认为“未若柳絮因风起”更好。作者虽然没有直接表态,却在最后补充交代了道韫的身份,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3. 可用来比喻飞雪的还有什么?答:鹅毛、碎云、梨花、蒲公英等。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1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4. 你认为胡儿与道韫的比喻哪个更好,为什么?答: (1)用“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
37、颜色和下落之态都与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形似是基础,因而用“撒盐”一喻好。(2)用“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 一喻就好在有意象。5请写出几个关于“雪”的古诗词。答: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6. 咏雪全文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气氛?答:轻松、欢快、融洽、和谐。7. 咏雪的主旨。答:叙述了谢家子弟在一次家庭聚会中“咏雪 “一事的始末, 突出表现了谢道韫的咏雪之才。8. 分析陈太丘与友期中的人物形象。答:陈太丘
38、:守时。友人:不守时,无信,无礼,但能知错就改。元方:聪慧识礼、能言善辩、义正词严、正直不阿,勇敢,睿智。元方以客“无礼” “无信”为核心进行责备,可见他懂礼识义,能言善辩。对粗俗的客“入门不顾”又体现了他正直不阿的性格。9. 元方“入门不顾”的行为是否失礼?为什么?答: (1) 元方并非“无礼” 。一个失信于人,不知自责且对子骂父的人,其品行可见一斑,对这样的人就应该断然拒绝,而且对一个七岁的孩子不能求全责备。(2)元方有些失礼。天下人谁无过, 知错能改仍不失为有识之人,怎么能因人的一时之错便彻底否定一个人呢?应该给人以改正的机会。10. 你从陈太丘与友期中得到什么启示?答:做人要明礼、守信
39、;为人要不卑不亢,敢于实事求是地对待问题。11. 陈太丘与友期主旨。答:记述了年方七岁的陈元方敢于维护父亲尊严,责备父友“无礼”“无信”,表现了陈元方懂礼识义,聪颖机智,正直不阿,勇敢睿智的性格特点。12. 你还知道哪些少年的智慧故事?答: 曹冲称象和司马光砸缸等。阅读知识点一说明文阅读1. 说明对象:一般在第一段或题目中就会提出。2. 说明方法及作用。下定义,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分类别,画图表。下定义:科学、准确、完整地指出事物的本质特点。举例子:具体地、深入浅出地说明了列数字:科学、具体、准确地说明了打比方: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作比较:通过与的比较,使的特征更加鲜明突出。分类别:条
40、理清晰,说明全面。画图表:简明,直观,一目了然。3. 说明文语言风格。“准确”是最基本的要求,在准确有基础上有生动说明和平实说明。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2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4. 指示代词的指代内容。找最近的一句话,大多在前面,有时在后面。5. 某个词为什么不能换,不能删?表限制:迄今,至今,当时,一般说来,在理论上表程度:很,非常,几乎,比较表估计:大约,差不多,左右,上下表猜测:可能,也许表材料来源:据说,据史料记载先要答不能,然后再
41、说明这个词的本义,在这儿的作用,去掉后变成了什么,这个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严密性。6. 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7. 开头讲故事的作用: (1)增加文学色彩,吸引读者的阅读兴趣。(2)引出说明对象或内容。二记叙文阅读1. 一句话或一段话文中的作用:(1)结构上的作用(2)内容上的作用,看和中心的关系位于文章开头的句子:开篇点题,总领全文。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渲染气氛。设置悬念,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为下文作铺垫(埋下伏笔)。 引起读者的兴趣或思考。交代内容。点明行文线索。位于文章中间的句子的作用承上启下或开启下文。为下文作铺垫。对人物或事情起对比烘托的作用。位于文章结尾的
42、句子作用大致为照应开头或题目与开头呼应。总结全文, 点明中心。 深化中心升华主题。 言尽意无穷。耐人寻味,发人深省。2. 概括文章主旨:一般都可概括为:通过表现了;或通过揭示了道理。3加点的词语在文中作用?做题原则是: 词不离句, 句不离文, 答题公式: 等词用得好,生动形象的写出了动作或形态(要根据文章的具体内容去写)表现了人物的感情。4怎样理解或赏析划线句。(1)看运用了什么修辞,以及运用这种修辞的表达效果。分析句子的具体内涵应抛开修辞,还原它的本意。(2)看运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分析其表达效果,其中以描写最多。(3)抓关键词,分析关键词的含义和表达效果。(4)是否为特殊句式(
43、如问句),结合句式特点分析表达效果。(5)要结合上下文,分析作者思想感情,考虑句子和中心的关系。(6)结合题目,加深理解。答题格式一般为: (字词句)含义(修辞、表现等)手法表达作用(效果)抒发情感(揭示道理)5分析人物形象寻找典型事件,体会在典型事件中体现的人物性格品质。通过人物描写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外貌、心理)和此人的身份地位表现了人物什么样的性格品质情操。6. 修辞手法及作用:比喻拟人 (形象生动) 、排比(增强气势, 句式整齐, 有节奏感)、夸张(突出特征印象鲜明) 、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44、- - - - - -第 13 页,共 14 页 - - - - - - - - - - 反复(强调,感染力强) 、借代、反问(加强语气,强烈抒情)、设问(引人注意,启发思考,引出下文)、引用、对比(突出特点,使鲜明)7. 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说明(能准确辨析)经常考查的是:(1)描写:描写方式包括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正面描写的作用是:生动形象。侧面描写的作用是:侧面烘托(衬托)环境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的心情;推动情节发展;为下文埋伏笔,作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增强真实性;设置背景;与开头形成照应;使读者有身临其境之感,增强文章的感染力。人物描写的作用:运用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神态来塑造的形象,描绘的心理,表现的性格特点。(2)议论抒情作用:点明中心;深化主题背诵默写1. 春 2. 济南的冬天 3. 秋天 4. 山市 5, 。散文诗两首 6郭沫若诗两首 7. 繁星春水 8. 伊索寓言精品资料 - - - 欢迎下载 - - - - - - - - - - - 欢迎下载 名师归纳 - - - - - - - - - -第 14 页,共 14 页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