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阅读.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古代诗歌阅读.pptx(3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1页/共33页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高考试题中对这三类形象诗歌的形象包括人物形象、事物形象和景物形象。高考试题中对这三类形象的鉴赏都出现过。的鉴赏都出现过。(2011山东卷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问题。咏山泉咏山泉储光羲储光羲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山中有流水,借问不知名。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转来深涧满,分出小池平。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恬淡无人见,年年长自清。(1)结合全诗,简要分析结合全诗,简要分析“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映地为天色,飞空作雨声。”的妙处。的妙处。(4分分)_(
2、2)这首诗中的这首诗中的“山泉山泉”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具有什么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怎样的情怀?(4分分)_第2页/共33页【解析解析】此题考查考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此题考查考生的古诗词鉴赏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第一问主要级。第一问主要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语言。第二问主要考查诗歌的形象及思想感情。平时考查诗歌的表达技巧及语言。第二问主要考查诗歌的形象及思想感情。平时应多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积累练习。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叙事点题,紧扣应多从这四个方面进行积累练习。这是一首咏物诗。首联叙事点题,紧扣“泉泉”字。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缓缓流动,经这僻远之所平添一股活
3、气;字。静寂的深山里,一股清泉缓缓流动,经这僻远之所平添一股活气;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面对此番景象,诗人真想问山泉有无一个让人记得住的名字,可是无从知晓。颔联承接上文,描绘山泉的脱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颔联承接上文,描绘山泉的脱俗形象。诗人从广阔的立体空间着笔,生动地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此联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摹绘出山泉的澄澈与灵动。此联通过大胆的想象,细腻的刻画,把飘逸的山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正面角度立意,写出了山泉具有满涧平池泉的形象描绘得生动可感,颈联从正面角度立意,写出了山泉具有满涧平池之
4、能。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之能。这些描写,意在为后文蓄势。尾联关合全诗,由叙而议,点明诗旨:山泉的山泉的“恬淡恬淡”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无人关注,可它仍然年复一年,自洁自清,保持着一尘不染的秉性。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的秉性。作品采用拟人手法,寓情于景,写山泉的“不知名不知名”,说出泉的,说出泉的“无人见无人见”,写山泉的,写山泉的“恬淡恬淡”,说山泉的,说山泉的“长自清长自清”,都在暗示人们:山泉,都在暗示人们:山泉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即诗人自己,山泉的特点即诗人要追求的个性。第3页/共
5、33页【答案答案】(1)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这两句从声与色的角度描写了山泉的情态。山泉平缓流淌时,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清澈见底,水面映照天光云色;凌空而下时,水石相激,作风雨之声。山泉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虽然无名,却有映地照天、兴风作雨的奇观。这两句与前面两句形成了先抑后扬后扬(欲扬先抑欲扬先抑)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的效果。前两句写山泉的平凡无名,为抑;这两句凸现泉流山中的奇观,为扬。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山中的奇观,为扬
6、。如此描写也为最后两句称赞山泉作了铺垫。(2)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这首诗在表现山泉得天地之声色,具满涧平池之能的同时,又表现了山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泉恬淡自然、清高自守的品格。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诗人借咏山泉表现了淡泊清高、任性自然的情怀。第4页/共33页第5页/共33页 (2010安徽卷安徽卷)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琅玡溪琅玡溪(宋宋)欧阳修欧阳修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空山雪消溪水涨,游客渡溪横古槎。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不知溪源来远近,但见流出山中花。【注注】此
7、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此诗写于作者被贬滁州(在今安徽省境内在今安徽省境内)期间。琅玡溪在滁期间。琅玡溪在滁州琅玡山。州琅玡山。槎槎(ch):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里指拼扎而成的简易木桥。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这首诗围绕溪水描绘了哪几幅画面?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4分分)_ 第6页/共33页【解析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本题考查鉴赏古诗词的意境和作者情感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回答此类题目,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级。回答此类题目,要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诗歌所写的意象、所营造的意境,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
8、。能用简炼的词语概括所营造的情境氛围的特点,描绘诗中展现的图景画面。能用简炼的词语概括所营造的情境氛围的特点,并能根据情境氛围的特点谈诗人的思想感情。并能根据情境氛围的特点谈诗人的思想感情。本诗共四句,除第三句不是直接描摹画面外,其他三句都描绘了优美的画本诗共四句,除第三句不是直接描摹画面外,其他三句都描绘了优美的画面。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概括。这些画面写出了琅玡溪的幽静美好。联系面。可以根据画面内容进行概括。这些画面写出了琅玡溪的幽静美好。联系注释中的写作背景,相较于钩心斗角的仕途给作者带来的厌恶之感,作者在注释中的写作背景,相较于钩心斗角的仕途给作者带来的厌恶之感,作者在琅玡溪忘却仕途烦恼
9、,醉心山水,表达了一种闲适之情。琅玡溪忘却仕途烦恼,醉心山水,表达了一种闲适之情。【答案答案】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这首诗描写了雪消溪涨、游客渡溪、古槎横溪、山花随溪水流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出等画面。表现了作者对琅玡溪美景的喜爱之情,体现了作者寄情山水的悠然情怀。然情怀。第7页/共33页第8页/共33页 (2011天津卷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骤雨骤雨(宋宋)华岳华岳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
10、军声吼鸣瀑。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据文渊阁据文渊阁四库全书四库全书1第三、四句中第三、四句中“卷卷”“”“吼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2分分)_2请结合全诗,赏析请结合全诗,赏析“雨势骤晴山又绿雨势骤晴山又绿”一句。一句。(3分分)_ 第9页/共33页【解析解析】本题考查考生的古诗词鉴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本题考查考生的古诗词鉴赏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这两个级,这两个小题主要考查诗歌的语言。小题主要考查诗歌的语言。这首这首骤雨骤雨诗非
11、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一个家住溪诗非常真切地写出了农村夏日急雨的壮观景象。一个家住溪西水湾的牧童,大清早骑着牛来到溪北放牧。正在放牧的时候,忽然乌云翻西水湾的牧童,大清早骑着牛来到溪北放牧。正在放牧的时候,忽然乌云翻滚,风雨骤至。诗歌就从暴雨将至的一刹那写起。在牧童的身后,乌云密布,滚,风雨骤至。诗歌就从暴雨将至的一刹那写起。在牧童的身后,乌云密布,一片阴沉。泼浓墨,是说天空呈现出深黑色,就像泼上了大片浓墨一般。在一片阴沉。泼浓墨,是说天空呈现出深黑色,就像泼上了大片浓墨一般。在他的眼前,暴雨已经倾泻了下来。翩车轴,形容风雨声的巨大,就像是农村他的眼前,暴雨已经倾泻了下来。翩车
12、轴,形容风雨声的巨大,就像是农村里用水车汲水,轴翻水涌,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不断里用水车汲水,轴翻水涌,发出哗啦哗啦的声响。作者从视觉和听觉的不断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转换来描绘这壮观的景色。夏日阴晴瞬息变化的奇景,在作者的笔下自然地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表述了出来,使人读罢为之叫绝。三、四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正面描写雨势凶猛,三、四句分别从视觉与听觉正面描写雨势凶猛,“卷卷”“”“吼吼”二字正是其二字正是其集中体现。本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集中体现。本诗给人的突出印象是一个“骤骤”字。暴雨来得字。暴雨来得“骤骤”,去得也,去
13、得也“骤骤”。最后一句,既紧扣了题目,又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之大,还隐。最后一句,既紧扣了题目,又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之大,还隐含着牧童因雨过天晴而高兴的心情。含着牧童因雨过天晴而高兴的心情。第10页/共33页【答案答案】1.“卷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2“骤晴骤晴”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写雨来得急、去得快,暗扣诗题。“山又绿山又绿”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写出了下雨前后景色变化,隐含牧童因雨停而轻松的心情。第11页/共33页第
14、12页/共33页 (2011江西卷江西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回答问题。清明清明黄庭坚黄庭坚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垅自生愁。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雷惊天地龙蛇蛰,雨足郊原草木柔。人乞祭余骄妾妇,士人乞祭余骄妾妇,士甘焚死不公侯。甘焚死不公侯。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贤愚千载知谁是,满眼蓬蒿共一丘。【注注】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此诗作于诗人被贬宜州期间。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士:指介之推,春秋时晋人。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从晋文公出亡十九年,功成后拒绝做官,隐居绵山被烧死。这
15、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这首诗首联写景抒情有什么特点?(4分分)_ 第13页/共33页【解析解析】本诗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本诗考查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级。级。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全诗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春雷万钧,惊醒万物,宇宙给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生机。春雨绵绵,使大地上一片芳草萋萋,桃李盛开。野田荒芜之处,是埋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诗人由葬着死者的墓地,死去的人们长眠地下,使活着的人心里感到难过。诗人由清明的美
16、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诗人指出,人生各清明的美景想到死者,从死想到了生,想到人生的意义。诗人指出,人生各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不相同。古代的某个齐人天天到墓地偷吃别人祭奠亲人的饭菜,吃得油嘴腻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脸。回到家里,还要对妻子和小妾撒谎吹嘘,他是在某个当大官的朋友家里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另有一些吃喝,主人如何盛情招待他。这种人猥琐卑下,毫无人格尊严。而另有一些高士,如春秋战国时期的介之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高士,如春秋战
17、国时期的介之推,他帮助晋文公建国以后,不要高官厚禄,宁愿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之推其志宁愿隐居山中。晋文公想让他出来做官,下令放火烧山。但是,介之推其志不可动摇,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不可动摇,抱树焚死在绵山中。黄庭坚由清明的百花盛开想到荒原的逝者,想到人生的价值。想到人生的价值。第14页/共33页他感叹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他感叹说,虽然无论智愚高低,最后都是蓬蒿一丘,但是人生的意义却大不相同。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大不相同。这是诗人触景生情之作,通篇运用对比
18、手法,抒发了人生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时节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慨叹。首联以清明时节桃李欢笑与荒冢生愁构成对比,流露出对世事无常的叹息。颔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叹息。颔联笔锋一转,展现了自然界万物复苏的景象,正与后面两联的满眼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蓬蒿荒丘,构成了强烈的对比。由清明扫墓想到齐人乞食,由寒食禁烟想到介之推焚死,无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介之推焚死,无论贤愚,到头来都是一抔抔黄土。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黄土。作品体现了作者的人生价值取向,鞭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取向,鞭
19、挞了人生丑恶,看似消极,实则愤激。【答案答案】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运用拟人、对比的修辞手法,描写清明时节两种不同的景色,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以乐景写哀情,哀景衬哀情。第15页/共33页第16页/共33页 (2009全国卷全国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次石湖书扇韵次石湖书扇韵姜夔姜夔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桥西一曲水通村,岸阁浮萍绿有痕。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家住石湖人不到,藕花多处别开门。【注注】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石湖:南宋诗人范成大(11261193)晚年去职归隐石湖晚年去职归隐石湖(在今江
20、在今江苏苏州苏苏州),自号石湖居士。,自号石湖居士。姜夔姜夔(1155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州鄱阳(今江西波阳今江西波阳)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人。浪迹江湖,终生不仕。淳熙十四年(1187)夏,曾去夏,曾去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拜见范成大,这首诗约作于此时。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有人说,诗的后两句歌颂了范成大的品格,第三句中的“人人”是指趋炎附是指趋炎附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势的人。你对此有什么看法?请简要说明。_ 第17页/共33页【解析解析】姜夔的这首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恬
21、静清幽的姜夔的这首诗可算是惜墨如金,不仅描绘了一幅恬静清幽的石湖图卷,而且还鲜明地展现出一个人物形象。诗作写小桥、流水、村庄、石湖图卷,而且还鲜明地展现出一个人物形象。诗作写小桥、流水、村庄、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清幽恬静;后两绿岸、浮萍、荷花、人家、庭院等景物,描绘了江南水乡的清幽恬静;后两句既写景又写人,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视富贵如浮云,远离句既写景又写人,范成大以廊庙之才,归隐江湖之上,视富贵如浮云,远离尘嚣,沉醉于自然美景,怡然自乐。尘嚣,沉醉于自然美景,怡然自乐。该题考查的是评价诗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的鉴赏评该题考查的是评价诗
22、歌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诗歌的鉴赏评价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解答此题需要全面价可以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这是一道开放性的试题,解答此题需要全面理解诗意,命题者给出的注解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对范成大这个人物有理解诗意,命题者给出的注解非常重要,可以帮助我们对范成大这个人物有所了解。根据题干的指向,把所了解。根据题干的指向,把“人不到人不到”中的中的“人人”理解为趋炎附势的小人,理解为趋炎附势的小人,能做到能做到“人不到人不到”,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这是对范成大品格的称颂,足见操守清介,志在遂初,这是对范成大品格的称颂,是符合诗意的。把是符合诗意的。把“人不
23、到人不到”中的中的“人人”理解为泛指一般人,理解为泛指一般人,“人不到人不到”则则表明无人相扰的幽静,这种理解也是符合诗意的。作答这类开放性的评价题,表明无人相扰的幽静,这种理解也是符合诗意的。作答这类开放性的评价题,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关键是要结合诗意说明理由,做到言之有理即可,但无论是赞成还是反对,关键是要结合诗意说明理由,做到言之有理即可,但不可脱离诗意妄加评价。不可脱离诗意妄加评价。第18页/共33页【答案答案】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观点一:这种说法有道理。此诗赞誉石湖美景,也包含对石湖主人的歌颂。湖主人的歌颂。“人人”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
24、不再与他来是指势利小人,这些人在范氏去职归隐后不再与他来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往,范氏却不以为意,反而享受田园之乐,这与作者终生不仕的人生态度相契合。契合。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观点二:这种说法不确切。此诗描绘了石湖清幽、恬静的美景,表现的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是作者对石湖主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赏之情。“人人”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只是泛指,无人相烦正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是幽静的要素,不是写范氏失势后的世态炎凉。第19页/共33页第20页/共33页第21页/共33页诗歌鉴赏解
25、题步骤诗歌鉴赏解题步骤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第一步:准确解读文本(1)上看:看诗歌题目,再看作者;上看:看诗歌题目,再看作者;(2)下看:看注解提示;下看:看注解提示;(3)中看:看全诗主体。中看:看全诗主体。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第二步:明了答案构成要点(即给分点即给分点)小口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比如:小口径问题问什么答什么,大口径问题一般要包括三个要点,比如:(1)采用的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采用的写作手法:包括修辞手法、表现手法、表达方式。(2)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手法揭示的内容:结合诗句,分析该手法写出了意象
26、(人,物,景人,物,景)的什的什么特点,或抒发么特点,或抒发(突出突出)了什么思想感情了什么思想感情(哲理哲理)。(3)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所起的作用:此种写法在内容或形式上起到的作用。注意:对题干必须字斟句酌!注意:对题干必须字斟句酌!第22页/共33页第三步:运用术语第三步:运用术语诗歌鉴赏术语具有高度概括性,准确运用可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术语诗歌鉴赏术语具有高度概括性,准确运用可收到言简意丰的效果。术语包括:包括:意象意境方面意象意境方面明媚、萧瑟、寂静、清冷、清幽、灿烂、悲凉、凄清、明媚、萧瑟、寂静、清冷、清幽、灿烂、悲凉、凄清、寥廓、辽阔等。寥廓、辽阔等。语
27、言风格方面语言风格方面清新、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凝练、清新、华丽、通俗、幽默、活泼、庄重、简约、凝练、含蓄、明快等。含蓄、明快等。表达技巧方面表达技巧方面渲染、铺垫、烘托、对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渲染、铺垫、烘托、对比、情景交融、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言志、虚实相生、动静结合等。思想感情方面思想感情方面愉悦、激动、兴奋、忧愁、悲苦、孤寂、旷达、洒脱、愉悦、激动、兴奋、忧愁、悲苦、孤寂、旷达、洒脱、悲愤等。悲愤等。第23页/共33页第24页/共33页四、要点不全四、要点不全 考生在答题时常常层次不清,把各种信息胡乱答在一起,这样的后果有考生在答题时常常层
28、次不清,把各种信息胡乱答在一起,这样的后果有两点,一是容易把必备的要点漏掉,二是给评卷者造成了麻烦,常会影响得两点,一是容易把必备的要点漏掉,二是给评卷者造成了麻烦,常会影响得分。如第分。如第(2)小题,仅从题目要求上看就可分为三个答题要点:诗歌如何写小题,仅从题目要求上看就可分为三个答题要点:诗歌如何写“静静”,诗歌如何写,诗歌如何写“动动”,“动动”“”“静静”如何结合。答题的层次既可以先如何结合。答题的层次既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答题时最好用序号把几点标示出来。下面一则答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答题时最好用序号把几点标示出来。下面一则答案中就因缺少案中就因缺少“动动”与与“静静”
29、的关系而被扣分。的关系而被扣分。诗中是先静后动,第一句先写出雨后的池如镜面一样平静,后又说东风诗中是先静后动,第一句先写出雨后的池如镜面一样平静,后又说东风吹起杨舞,荷花、叶所在池中的动态。吹起杨舞,荷花、叶所在池中的动态。五、术语欠缺五、术语欠缺 很多考生答题时因没有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在答题时往往不很多考生答题时因没有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在答题时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这也是被扣分的原因之一。能准确表达,这也是被扣分的原因之一。第25页/共33页诗歌鉴赏的五个失误点诗歌鉴赏的五个失误点以下面这则诗歌为例:以下面这则诗歌为例:雨后池上雨后池上 刘刘攽攽 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
30、楹。一雨池塘水面平,淡磨明镜照檐楹。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东风忽起垂杨舞,更作荷心万点声。(1)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简析这首诗是怎样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的。(2)试从试从“静静”与与“动动”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的角度对这首诗进行赏析。第26页/共33页第27页/共33页【答案答案】(1)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水面如同轻轻磨过的明镜一样,倒映出池塘边的房檐和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楹柱,以此表现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2)一、二两句以一、二两句以“水面平水面平”“”“明镜明镜”“”“照檐楹照檐楹”等写出了荷花池塘雨等写出了荷
31、花池塘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美。三、四两句用后幽美迷人的静态美。三、四两句用“忽起忽起”“”“垂杨舞垂杨舞”及垂杨叶上的雨及垂杨叶上的雨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滴被风吹到荷叶上发出的“万点万点”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声响等,表现了雨后池上的一种动态之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美。诗既写出了静态,又写出了动态,以静显动,又以动衬静,动静结合,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组成了一幅雨后池塘春景图。第28页/共33页按照评卷执行细则,学生作答诗歌鉴赏题出现的误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按照评卷执行细则,学生作答诗歌鉴赏题出现的误区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面:一、漏掉信
32、息一、漏掉信息 一是对诗歌提供的信息不能全面把握,在回答问题时不能把问题所涉及一是对诗歌提供的信息不能全面把握,在回答问题时不能把问题所涉及的信息如数表述出来。如有的考生对第的信息如数表述出来。如有的考生对第(1)小题这样回答:小题这样回答:“直接描写与间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一句直接描写池塘的水面平,二句通过写水面如接描写相结合,一句直接描写池塘的水面平,二句通过写水面如明镜明镜表现出其平静。表现出其平静。”此题的要求是回答此题的要求是回答“怎样怎样”,而,而“怎样怎样”中包括中包括“照檐照檐楹楹”,却被答题者漏掉了。,却被答题者漏掉了。二是回答问题概括化,不能作具体分析。如有的考生对第
33、二是回答问题概括化,不能作具体分析。如有的考生对第(2)小题回答成小题回答成“这首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烘托出恬静这首诗动静结合,以动衬静,表现了雨后池塘水面的平静,烘托出恬静淡雅的氛围。全诗的主旋律是静,写淡雅的氛围。全诗的主旋律是静,写动动是烘托池塘的静,并且洋溢出是烘托池塘的静,并且洋溢出一派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动静结合,妙不可言一派生机勃勃,万物复苏的景象,动静结合,妙不可言”。在这个答案中。在这个答案中没有分别对没有分别对“动动”和和“静静”进行具体分析,没有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出进行具体分析,没有用形象化的语言表述出“动动”和和“静静”。第29页/共3
34、3页二、添加信息二、添加信息 一是牵强附会,如对第一是牵强附会,如对第(2)小题回答为小题回答为“以以平平写出水面的静,写出诗写出水面的静,写出诗人内心的向往,不愿再涉入官场,以人内心的向往,不愿再涉入官场,以垂杨舞垂杨舞写出动态,忽来的东风扰写出动态,忽来的东风扰乱心绪,但还是不愿放弃心中的向往乱心绪,但还是不愿放弃心中的向往”。答题者仅凭主观想象给本诗附会。答题者仅凭主观想象给本诗附会了诗人了诗人“不愿涉入官场不愿涉入官场”“”“不愿放弃心中的向往不愿放弃心中的向往”等信息,而对题干的要等信息,而对题干的要求却没有作答。求却没有作答。二是无中生有,如有一考生对第二是无中生有,如有一考生对第
35、(2)小题进行了这样的发挥:小题进行了这样的发挥:“到处空气到处空气清新,水面上的叶子更加苍翠,池塘里的水也更绿了,偶尔也能见几只小清新,水面上的叶子更加苍翠,池塘里的水也更绿了,偶尔也能见几只小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当一阵微风过处,池塘水面上泛起粼粼微波,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当一阵微风过处,池塘水面上泛起粼粼微波,一排接着一排涌向池边,回荡在池中,形成回环往复的波浪。一排接着一排涌向池边,回荡在池中,形成回环往复的波浪。”竟然想象竟然想象出出“几只小鱼几只小鱼”来,却把题目要求置之不顾,又怎能获得高分呢?来,却把题目要求置之不顾,又怎能获得高分呢?第30页/共33页三、答非所问三、答非
36、所问 这类考生常常不会分析题目的要求,找不出题目的关键词,回答问题时这类考生常常不会分析题目的要求,找不出题目的关键词,回答问题时就随便诌一些内容,凭运气撞上一些算一些。如第就随便诌一些内容,凭运气撞上一些算一些。如第(2)小题,已明确规定了小题,已明确规定了从从“动动”和和“静静”的角度进行赏析,却偏偏有考生这样回答:的角度进行赏析,却偏偏有考生这样回答:“池上,杨池上,杨柳飘扬,其上残留的水滴飞落在荷叶上发出柳飘扬,其上残留的水滴飞落在荷叶上发出滴哒滴哒的声响,可谓诗中有的声响,可谓诗中有画,诗中有音画,诗中有音自然和谐之音,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自然和谐之音,给人身临其境的感觉。”此答案对
37、此答案对“动动”和和“静静”不着一笔,焉能得分?不着一笔,焉能得分?第31页/共33页四、要点不全四、要点不全 考生在答题时常常层次不清,把各种信息胡乱答在一起,这样的后果有考生在答题时常常层次不清,把各种信息胡乱答在一起,这样的后果有两点,一是容易把必备的要点漏掉,二是给评卷者造成了麻烦,常会影响得两点,一是容易把必备的要点漏掉,二是给评卷者造成了麻烦,常会影响得分。如第分。如第(2)小题,仅从题目要求上看就可分为三个答题要点:诗歌如何写小题,仅从题目要求上看就可分为三个答题要点:诗歌如何写“静静”,诗歌如何写,诗歌如何写“动动”,“动动”“”“静静”如何结合。答题的层次既可以先如何结合。答
38、题的层次既可以先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答题时最好用序号把几点标示出来。下面一则答总后分,也可以先分后总,答题时最好用序号把几点标示出来。下面一则答案中就因缺少案中就因缺少“动动”与与“静静”的关系而被扣分。的关系而被扣分。诗中是先静后动,第一句先写出雨后的池如镜面一样平静,后又说东风诗中是先静后动,第一句先写出雨后的池如镜面一样平静,后又说东风吹起杨舞,荷花、叶所在池中的动态。吹起杨舞,荷花、叶所在池中的动态。五、术语欠缺五、术语欠缺 很多考生答题时因没有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在答题时往往不很多考生答题时因没有掌握一些诗歌鉴赏的常用术语,在答题时往往不能准确表达,这也是被扣分的原因之一。能准确表达,这也是被扣分的原因之一。第32页/共33页感谢您的观看。感谢您的观看。第33页/共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