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出炉)课标通用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技巧课件201904051183.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出炉)课标通用中考语文总复习第3部分专题1文言文阅读技巧课件201904051183.pptx(1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专题一专题一文言文阅读技巧文言文阅读技巧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一例题(2018安徽中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题目。(15分)【甲】十年春,齐师伐我。公将战,曹刿请见。其乡人曰:“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刿曰:“肉食者鄙,未能远谋。”乃入见。问:“何以战?”公曰:“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对曰:“小惠未徧,民弗从也。”公曰:“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对曰:“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公曰:“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对曰:“忠之属也。可以一战。战则请从。”(节选自左传)【乙】长勺之役,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公曰:“余听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断之。”对曰:“是则可矣。知夫
2、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节选自国语)注中心图民:内心为百姓考虑。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考点一思路点拨:本题考查文言词语解释。解答此题有三种方法:根据平时的识记积累作答,如“间”“徧”等在课下注释中都出现过,平时加强识记积累即可。根据语境推测。如联系“听狱虽不能察”,能够推测第(4)题中的“之”代指“狱(案件)”。查字典。如“及”的意思可以通过查字典解决。参考答案:(1)参与(2)通“遍”,遍及,普遍(3)实情(4)代指“狱”(案件)(5)到,达到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解释文言词语解释文言词语(10年年10考考)方法技巧理解文言词语,常用的方法有以下
3、几种:(1)因形求义。通过字形结构来推断词语的意思,如“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中的“趋”是形声字,“刍”表读音,“走”表意义。(2)课文迁移。联系所学课文中的语句来帮助推断词语的意思。如解释“或曰:食菱须去壳”中的“或”字,联系“或以为死,或以为亡”(陈涉世家)可知,“或”是“有人”的意思。(3)成语印证。成语中保留了大量的文言词义,借助成语,加以印证,对判断文言词义会有很大的帮助。如成语“赴汤蹈火”与“媵人持汤沃灌”中的“汤”都是“热水”的意思,它们相互印证。(4)结构判断。根据前后句式结构来推断词的意思。如“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岳阳楼记)中的“居”与“处”相
4、对,都是“处在”的意思。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5)语境推断。通俗地说,就是将所考实词的某个意义还原到文中,再根据语境事理来推断它是否与原文事理相吻合。如“宫中府中,俱为一体,陟罚臧否,不宜异同”(诸葛亮出师表)中的“异同”,指两个相反的词:不一样和一样。将这两个意思都还原到文中,“不宜异同”就无法理解。因此,“异同”的词义应有所偏重,在这里偏重在“异”上。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肉食者鄙,未能远谋。(2)是则可矣。思路点拨:此题考查文言语句的翻译。首先,判断句子是否属于特殊句式,所给两个句子都是常式句。其次,
5、抓住关键字词,准确翻译。如第(1)句中的“肉食者”指“居高位、享厚禄的人”,“鄙”指“目光短浅”;第(2)句中的“是”指“这(样)”。最后,串词成句,注意语言的连贯。参考答案:(1)居高位、享厚禄的人目光短浅,不能深谋远虑。(2)这样就可以了。(共4分。“鄙”“是”各1分,句意通顺各1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文言语句(10年年10考考)方法技巧翻译古文要遵循“直译为主,意译为辅”的原则,字字落实,准确翻译,恰当转换古今句式,巧妙处理古代修辞,译出原文的语气和风格特点。其基本步骤为:第一步,逐字解释,即把文言词语逐一解释为现代汉语,特别要注意句子中关键词意思
6、的落实。第二步,串词成句,即把词语的解释串结、连缀成句。如:“劳其筋骨”,句中的关键词语是“劳”,应译为“使劳累”。全句可译为:“使他的筋骨劳累”。若译为“劳累他的筋骨”,那就错了。第三步,调整润色,对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等特殊句式更应做到这一点,尽可能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规范。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3.(原创)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标两处)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思路点拨:这句话的意思是“曹刿问鲁庄公(与齐国)作战依靠的是什么”,根据句意判断,该句是倒装句,调整后的语序应当是“曹刿问于庄公所以战”。所以,按意义停顿应为“曹刿问/所以战/于庄公”。参考答案:曹刿问/所
7、以战/于庄公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划分朗读停顿划分朗读停顿(未考未考)方法技巧文言文朗读停顿划分方法:(1)主谓之间要停顿。(注:主语是单音节人称代词,此处停顿可忽略不计)如“醉翁之意/不在酒”。(2)动宾(动补)之间要停顿。如“受任/于败军之际”“余/尝求/古仁人之心”。(3)句首关联词或语气词之后要停顿。如“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其/如土石何”。(4)语句倒装处要停顿。如“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5)承前指示代词之后要停顿。如“是/进亦忧,退亦忧”。(6)句中转折连词“而”前要停顿。如“人不知/而不愠”“夫/环而攻之/而不胜”。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
8、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7)古代是两个单音词,而现代汉语中是一个复音词的,要分开读。如“今齐地/方千里”。(8)句中起舒缓语气作用的“之”“也”后要有停顿。如“余闻之也/久”“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4.【甲】【乙】两段文字刻画人物主要运用了描写,【甲】在写作手法上还使用了。(2分)思路点拨:此题考查写作手法。第一空要求填写人物描写手法。人物描写手法有五种: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心理描写、肖像描写。【甲】【乙】两段文字都运用了语言描写(对话描写)。第二空让填写作手法。在【甲】文中,存在两组对比:一是曹刿的爱国热情与乡人的漠不关心形成对比,二
9、是曹刿的“远谋”与鲁庄公的“鄙”形成对比,所以第二空应填“对比”。参考答案:对话(或语言)衬托(或对比)(2分,每空1分)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分析写作手法分析写作手法(2018/2013考考)方法技巧(1)掌握文章中常见的一些写作手法,比如:托物言志、对比、衬托、以物喻人及结构安排上的呼应与过渡,表达方式,常见修辞方法等。(2)抓住文章内容或形式上的显著特点,由表及里、由形式到内容、由现象到本质地分析文章的内涵,联系文章的中心回答。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5.长勺之战最终鲁国大胜,请结合选段简要分析取胜的原因。(4分)思路点拨:此题考查内容理解。鲁国大胜
10、的原因可从鲁庄公和曹刿这两个角度考虑。【甲】【乙】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曹刿的积极进言、深谋远虑,而鲁庄公则善于听取意见、取信于民,这是取胜的关键。参考答案:鲁庄公取信于民(有民本意识),善于听从意见;曹刿敢于担当(有家国情怀),富于谋略。(共4分,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理解概括文意理解概括文意(10年年10考考)方法技巧解答这种类型的题目首先要了解全文的大意,然后根据题目要求找出相关信息。主要有三种方法:第一,引用原文中的句子回答;第二,摘录原文中的关键词语回答;第三,用自己的话回答(可联系原文中的有关词句)。解答此类题目的一般步骤是:(1)审读题干,寻找
11、区域。要认真阅读题干,明确题目要求,然后在通读全文、整体把握的基础上,从原文中找出或圈定与要求相对应的所有段落、语句,再加以归纳概括。(2)理清思路,划分层次。即结合文章的写作思路和层次结构来归纳内容要点。要分析段与段之间的内在联系,特别要注意区别统摄段和支撑段,从而把握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倾向。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3)根据实情,准确表述。表述内容要点和中心思想常用到的技巧有摘录、拼接、分析。“摘录”,即直接摘录文章中相关的原词、原句作答,特别要注意抓关键词、中心句和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拼接”,即将分散在文章各处的词句拼接起来。“分析”,即对相关内容进行整合分析
12、、提取归纳等。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6.【甲】【乙】两段文字都表达了怎样的中心?思路点拨:此题考查文章主旨。可先从两文中找出关键句,然后分析概括。【甲】文中心句是“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乙】文中心句是“知夫苟中心图民,智虽弗及,必将至焉”。两句观点一致,都是“取信于民”。参考答案:取信于民。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概括要旨概括要旨(2017/2016/2015/2011/2009考考)方法技巧把握主旨,首先要对选文的内容进行分析,如果是写景类的文章,需要把握住景物的特点,有道是“一切景语皆情语”;如果是记事的文章,注意了解事件发展的过程,深挖事件
13、的意义;如果是议论文体,则要理清其论证过程,找出结论。其次,找文中的议论抒情成分,这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法。(1)从人物描写中把握人物形象,如肖像描写、语言描写、行动描写、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2)从故事情节的发展变化中把握人物形象。(3)从人物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认识人物性格。(4)借助作者对人物的介绍和评价把握人物基本特征。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7.(原创)【甲】文中,曹刿在战前的表现给了你怎样的启示?思路点拨:这是一道开放题,答案不唯一。解答此题,可从两个角度入手:一是曹刿有很强的说话技巧。与地位相当的乡人说话,直接解答疑虑,简洁明快;与国君商讨问题,循循善诱,启发、分析,促其领悟;二是曹刿的爱国心与责任感。国家被侵犯时,立即“请见”,去参与“肉食者谋之”的事,并主动要求参战。答案示例:(1)“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要热爱自己的祖国,要勇于担当自己的责任。(2)说服别人,要讲究说话技巧。考点一考点二考点三考点四考点五考点六考点七拓展运用拓展运用(未考未考)方法技巧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文章没有现成的答案,需要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认识去回答;往往也没有统一的答案,但在回答时一定要做到:有明确的观点,有充分的理由。任何说法都要有根有据,否则就很难得分。对于列举事例题,事例要具体典型,符合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