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勘测设计第四章横断面设计.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道路勘测设计第四章横断面设计.pptx(8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平曲线与竖曲线应互相重合,且平面线应稍长于竖曲线第1页/共86页德 国第2页/共86页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平曲线与竖曲线大小应保持均衡根据经验,平曲线半径如果不大于1000m,竖曲线的半径大约为平曲线的1020倍,便可达到平衡。第3页/共86页第4页/共86页凸形竖曲线的顶部或凹形竖曲线的底部,应避免插入小半径平曲线”。第5页/共86页 在长的平曲线内避免出现多个凹凸竖曲线。第6页/共86页为了便于实际应用,把平曲线与竖曲线的组合形象地表示为图4-14所示。竖曲线的起终点最好分别放在平曲线的两个缓和曲线内,其中任一点都不要放在缓和曲线以外的直线上,也不要放在圆弧段之内。如平、竖曲线半
2、径都很大,则平、竖位置可不受上述限制;若做不到平竖曲线较好的组合,宁可把二者拉开相当距离,使平曲线位于直坡段或竖曲线位于直线上。第7页/共86页2.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课前复习第8页/共86页n2标注高程控制点:标注高程控制点:n路线起、终点;路线起、终点;越岭垭口;越岭垭口;重要桥涵;重要桥涵;最小填土高最小填土高度;度;最大挖深;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隧道进出口;平面交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叉和立体交叉点;铁路道口;铁路道口;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它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
3、制点等。n山区道路的山区道路的“经济点经济点”或或“挖方点挖方点”等。等。二、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二、纵断面设计方法步骤n(一)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一)纵断面设计方法与步骤n1准备工作:准备工作:(1)应收集有关设计资料:应收集有关设计资料:里程桩号和地里程桩号和地面高程;面高程;平面设计成果;平面设计成果;沿线地质资料等。沿线地质资料等。n(2)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点绘地面线,填写有关内容。第9页/共86页JD5R=Ls=JD6R=Ls=JD5R=Ls=n2标注高程控制点:标注高程控制点:n路线起、终点;路线起、终点;越岭哑口;越岭哑口;重要桥涵;重要桥涵;最小填土高最小填土高度;度
4、;最大挖深;最大挖深;沿溪线的洪水位;沿溪线的洪水位;隧道进出口;隧道进出口;平面交平面交叉和立体交叉点;叉和立体交叉点;铁路道口;铁路道口;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它城镇规划控制标高以及受其它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因素限制路线必须通过的标高控制点等。n山区道路的山区道路的“经济点经济点”或或“挖方点挖方点”等。等。第10页/共86页JD5R=Ls=JD6R=Ls=JD5R=Ls=3试坡: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第11页/共86页JD5R=Ls=JD6R=Ls=JD5R=Ls=4调整: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按平纵配
5、合要求及标准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整。3试坡: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第12页/共86页5核对:典型横断面核对。6定坡:确定变坡点位置及变坡点高程或纵坡度。精度要求:变坡点桩号:一般要调整到10m的整桩号上坡度值:精确到小数点两位,即0.00%变坡点高程:精确到小数点三位,即0.000中桩高程:精确到小数点两位,即0.00JD5R=Ls=JD6R=Ls=JD5R=Ls=4调整: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3试坡: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
6、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第13页/共86页JD5R=Ls=JD6R=Ls=JD5R=Ls=5核对:典型横断面核对。6定坡:确定变坡点位置及变坡点高程或纵坡度。4调整: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3试坡: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R=T=E=R=T=E=R=T=E=7.竖曲线设计:竖曲线设计:确定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确定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第14页/共86页5核对:典型横断面核对。6定坡:确定变坡点位置及变坡点高程或纵坡度。7.
7、竖曲线设计:确定半径、计算竖曲线要素4调整:调整: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按平纵配合要求及标准标准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执行情况等进行检查调整。3试坡:试坡: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根据地形起伏情况及高程控制点,初拟纵坡线。8.设计高程计算:设计高程计算:从起点由纵坡度连续推算变坡点设计高程;从起点由纵坡度连续推算变坡点设计高程;逐桩计算设计高程。逐桩计算设计高程。第15页/共86页第四章横断面设计n 本章主要介绍公路和城市道路的横断面组成及设计方法。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鲁东大学土木工程学院第16页/共86页第一节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道路横断面的组成第二节第二节 行车道宽度行车
8、道宽度第三节第三节 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带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带第四节第四节 路拱及超高路拱及超高第五节第五节 视距的保障视距的保障第六节第六节 道路建筑界限与道路用地道路建筑界限与道路用地第七节第七节 横断面设计方法横断面设计方法第八节第八节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第17页/共86页第一节 道路横断面的组成.路幅是指公路路基顶面两路肩外侧边缘之间部分。一、公路横断面组成一、公路横断面组成1.路幅的构成路幅的构成第18页/共86页 高速、一级公路横断面组成:高速、一级公路横断面组成:行车道、中间带、路肩行车道、中间带、路肩必要组成部分必要组成部分 紧急停车
9、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等特特殊组成部分殊组成部分n 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组成:二、三、四级公路横断面组成:n 行车道、路肩行车道、路肩n 错车道错车道第19页/共86页第20页/共86页 路基宽度:指行车道与路肩宽度之和。但当设有紧急停车带、爬坡车道、变速车道、错车道等时,还应包含这些部分的宽度。即路基宽度指路基顶面的总宽度。路面宽度:包括行车道、路缘带、变速车道、爬坡车道、紧急停车带、硬路肩等的宽度。路基的其它组成部分:(路基顶面以外)边坡、边沟及排水沟、护坡道、截水沟、碎落台、取土坑、弃土堆等 路基、路面宽度:第21页/共86页第22页/共86页第23页/
10、共86页第24页/共86页.分隔带分隔(整体式断面).将上、下行车道放在不同的平面上加以分隔(分离式断面)。.路幅分隔的方式:延安-黄陵高速公路昌九高速公路第25页/共86页京珠国道(G030)广东粤境北段第26页/共86页金丽温高速公路第27页/共86页第28页/共86页2.路幅布置类型路幅布置类型.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单车道单幅双车道双幅多车道多幅多车道单车道第29页/共86页.路拱:为了迅速排除路面和路肩上的降水,将路面和路肩作成有一定横坡的斜面。直线路段的路面为中间高两边低呈双向倾斜,称作路拱。.超高:小半径曲线上为了抵消离心力,路面作成向弯dao内侧倾斜的单一横坡,称作超高第30页/
11、共86页单幅路俗称“一块板”断面。各种车辆在车道上混合行驶。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二、城市道路横断面组成 1.布置类型布置类型 广州解放路第31页/共86页双幅路俗称“两块板”断面。在车道中心用分隔带或分隔墩将车道分为两半,上、下行车辆向行驶。各自再根据需要决定是否划分快、慢车道。Mexico City第32页/共86页三幅路俗称“三块板”断面,中间为双向行驶的机动车道,两侧为靠右行驶的非机动车道。桂林解放桥第33页/共86页四幅路俗称“四块板”断面,在三幅路的基础上,再将中间机动车道分隔,分向行驶。Berlin第34页/共86页优点:占地少,投资省,缺点:各种车辆混合行驶,于交通安全不利适用
12、:机动车交通量不大非机动车较少的次干路支路用地不足拆迁困难的旧城改建的城市道路上。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快车在中间行驶,不划分车线,组织单行交通,限制载重车和非机动车2.断面形式的选用断面形式的选用单幅路单幅路双幅路双幅路三幅路三幅路四幅路四幅路优点:减少行车干扰,提高车速,分隔带上可以用作绿化、布置照明和敷设管线等,缺点:机非混合行驶,不安全,适用:郊区快速路交通组织:划快慢车行驶分车线优点:机非分行,分隔带在分隔带上布置绿带,有利于夏天遮阳防晒、减少噪音和布置照明,缺点:占地多,只有红线宽度等于或大于40m时才满足车道布置的要求。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道路交通组织:
13、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优点:机非分行,对向分隔,车速高,缺点:占地多。适用:机动车交通量大、非机动车多的城市主干路和快速路。交通组织:机非分行,互不干扰第35页/共86页第二节 行车道宽度 一、行车道宽度的确定一、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行车道的宽度要根据车辆宽度、设计交通量、交通组成和汽车行驶速度来确定。1.一般公路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一般公路双车道公路行车道宽度的确定 双车道公路有两条车道,行车道宽度包括汽车宽度和富余宽度。可用下式计算:B双=a+c+2x+2yB单=x=y=0.50+0.005V第36页/共86页2.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宽度有中央分隔带的行车宽度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有四
14、条以上的车道,一般设置中央分隔带。分隔带两侧的行车道只有同向行驶的汽车,如图56所示。S=0.0103V1+0.56 (5-3)D=0.000066(V22V21)+1.49 (5-4)M=0.0203V2+0.46 (5-5)则单侧行车带道度:B=S+D+M+a1+a2 a1a2为汽车后轮外缘间距,对于普通车a=1.60m,大型车a=2.30m。第37页/共86页 结论:计算行车速度V=120km/h时,每条车道的宽度均采用3.75m;当V=100km/h,且交通量大和大型车混入率高时,内侧车道应为3.75m,m公路等级高速公路一二三四计算行车速度(km/h)1201008060100608
15、06040304020车道数8644444422221或2行车道宽度(m)215211.2527.527.527.527.027.527.07.57.07.06.03.5或6.0表5-1各级公路行车道宽度第38页/共86页第39页/共86页二、平曲线路面加宽及其过渡二、平曲线路面加宽及其过渡n平曲线加宽原因:n(1)汽车在曲线上行驶时,前后轮轨迹不重合,占路面宽度大。n(2)由于横向力影响,汽车出现横向摆动。n(一)加宽值的计算n汽车行驶在曲线上,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轨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第40页/共86页第41页/共86页
16、1.1.普通汽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b=R-b=R-(R R1 1+B+B)(一)加宽值的计算(一)加宽值的计算n式中:式中:A A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汽车后轴至前保险杠的距离(杠的距离(m m):):n R R圆曲线半径(圆曲线半径(m m)。)。n 对于有对于有N N个车道的行车道:个车道的行车道:第42页/共86页2.2.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n式中:式中:b b1 1牵引车的加宽值;牵引车的加宽值;n b b2 2拖车的加宽值;拖车的加宽值;n A A1 1牵引车保险杠至第牵引车保险杠至第二轴的距离(二轴的距离(m m););n A A2 2第二轴至拖车第二轴至
17、拖车最后轴的距离(最后轴的距离(m m););第43页/共86页由于R R=R-b=R-b1 1,而b b1 1与R R相比甚微,可取R R=R=R。n令令A12+A22=A2,上式仍旧归纳成为:,上式仍旧归纳成为:2.2.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鞍式列车的加宽值计算方法:n3.3.平曲线加宽标准:平曲线加宽标准:n标准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第44页/共86页n3.3.平曲线加宽标准:平曲线加宽标准:n标准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平曲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
18、。线内侧加宽。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按表列数值的1/21/2采用。采用。第45页/共86页三类加宽值的采用:三类加宽值的采用: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四级公路和山岭、重丘区的三级公路采用第1 1类加宽值;类加宽值;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其余各级公路采用第3 3类加宽值。类加宽值。对对不不经经常常通通行行集集装装箱箱运运输输半半挂挂车车的的公公路路,可可采采用用第第2 2类类加加宽宽值。值。n3.3.平曲线加宽标准:平曲线加宽标准:n标准标准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规定,平曲线半径等于或小于250m时,应在
19、平曲时,应在平曲线内侧加宽。线内侧加宽。n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双车道路面的加宽值规定见表;单车道路面加宽值按表列数值的值的1/21/2采用。采用。第46页/共86页路面应在曲线内侧进行加宽。路面加宽后,路基也应相应加宽。四级公路路基采用6.5m6.5m以上宽度时,当路面加宽后剩余的路肩宽度不小于0.5m0.5m时,则路基可不予加宽;小于0.5m0.5m时,则应加宽路基以保证路肩宽度不小于0.5m0.5m。分道行驶公路,当圆曲线半径较小时,其内侧车道的加宽值应大于外侧车道的加宽值,设计时应通过计算确定其差值。n4.4.平曲线加宽要求:平曲线加宽要求:第47页/共8
20、6页(二)加宽的过渡:(二)加宽的过渡: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1 1比例过渡: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第48页/共86页(二)加宽的过渡:(二)加宽的过渡: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1 1比例过渡: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第49页/共86页加宽缓和段:路面由直线上的正常宽度过渡到曲线上加宽后的宽度的渐变段。1 1比例过渡:在加宽缓和段全长范围内按其长度成比例逐渐加宽。加宽缓和段内任意点的加宽值:(二)加宽的过
21、渡:(二)加宽的过渡:式中:式中:L Lx x任意点距缓和段起点任意点距缓和段起点的距离(的距离(m m););L L加宽缓和段长(加宽缓和段长(m m););b b圆曲线上的全加宽圆曲线上的全加宽 适用于二、三、四级公路适用于二、三、四级公路第50页/共86页在加宽缓和段上插入一条高次抛物线,抛物线上任意点的加宽值:b bx x(4k4k3 3-3k-3k4 4)b b式中:n2 2高次抛物线过渡高次抛物线过渡适用于适用于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要求的二适用于高速、一级公路及对路容有要求的二级公路。级公路。n3 3回旋线过渡回旋线过渡n 在缓和段上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在缓和段上
22、插入回旋线,这样不但中线上有回旋线,而且加宽以后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回旋线,而且加宽以后的路面边线也是回旋线,与行车轨迹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行车轨迹相符,保证了行车的顺适与线形的美观。第51页/共86页(三)加宽缓和段的长度(三)加宽缓和段的长度n(1 1)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对于设置有缓和曲线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的长度。采用与缓和曲线相同的长度。n(2 2)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和段的平)对于不设缓和曲线,但设置有超高缓和段的平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的长度。曲线,可采用与超高缓和段相同的长度。n(3 3)即不设缓和
23、曲线,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即不设缓和曲线,又不设超高的平曲线,加宽缓和段应按渐变率为缓和段应按渐变率为1 1:1515且长度不小于且长度不小于10m10m的要求设的要求设置。置。n L Lj j=15b=15b,且且L Lj j10m10m第52页/共86页 结结 束束第53页/共86页第三节 路肩、分车带、路侧带与路缘带 一、一、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路肩的作用及其宽度路肩路缘带土路肩路肩的构成1.路肩的构成路肩的构成硬路肩n 硬路肩:有路面铺装的路肩。n 土路肩:加固路肩:粒料改善土n 混凝土预制块铺装n 土路肩:路基土第54页/共86页2.路肩的作用 由于路肩紧靠在路面的两侧设置,具有
24、保护及支撑路面结构的作用。供发生故障的车辆临时停放之用,有利于防止交通事故和避免交通紊乱。作为侧向余宽的一部分,能自己增进驾驶的安全和舒适感,这对保证设计车速是必要的,尤其在挖方路段,还可以增加弯道视距,减小行车事故。提供道路养护作业、埋设地下管线的场所。精心养护的路肩,能增加公路的美观。第55页/共86页3.路肩的宽度路肩的宽度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的平原微丘区,有条件时路肩宽度宜采用2.50的硬路肩。其它各级公路和城市道路的路肩宽度根据条件可采用2.25m、2.00、1.75m、1.50m、1.00m、0.75m,最窄不能0.50m。第56页/共86页二二.分隔带的作用及其宽度分隔带的作用及
25、其宽度 1.中间带中间带四条和四条以上车道的公路应设置中间带。组成:中间带由两条左侧路缘带和中央分隔带组成。中间带中央分隔带第57页/共86页中间带宽度随公路等级、地形条件变化在2.504.50m之间,特殊情况下可减至2.00m。左侧路缘带常用宽度为m。宽度第58页/共86页为了便于养护作业和某些车辆在必要时驶向反向车道,中央分隔带应按一定距离设置开口部。开口部一般情况下以每2km的间距设置为宜,在互通式立体交叉、隧道、特大桥、服务区等设施的前后必须设置开口.开口开口第59页/共86页作用作用 上、下流分开,防止因快车驶入向行车带造成车祸,减少公路中心线附近的交通阻力,从而提高通行能力。是设置
26、公路标志牌及其它交通管理设施的场地,也可用为行人的安全岛使用 种植花草灌木或设置防眩网,可防止向车辆灯光眩目,还可起到养化路容和环境的作用。分隔带两侧的路缘带,由于有一定宽度且颜色醒目,既引导驾驶员视线,又增加行车所必须和侧向余宽,从而提高行车的安全性和舒适性。第60页/共86页2.两侧带 布置在横断面两侧的分车带叫两侧带,其作用与中间带相同,只是设置的位置不同而已。它可以分隔快车道与慢车道、机动车道与非机动车道、车行道与人行道等。两侧带的最小宽度规定为2.0m至2.25m。在北方寒冷积雪地区,在满足最小宽度的前提下,还应考虑能否临时堆放积雪的要求。第61页/共86页第62页/共86页三.城市
27、道路路侧带的组成及其宽度 人行道绿化带公用设施带1.人行道人行道人行道主要是供行人步行之用,同时也是植物、立杆的场地。人行道的地下还可埋设管线等。行人步行道宽度.一条人行道的宽度在0.750.9米之间,通常在设计中取1米。则人行道宽度取决于行人交通量和人行道的通行能力。类别人行道(P(hm)人行横道P/(tghm)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hm)车站、码头的人行天桥、人行地道(P/(hm)可能通行能力2400270024001850人行道的可能通行能力表表5-5组成组成第63页/共86页2.2.种植带种植带人行道上靠行车道一侧种植行道树。行道树的株距一般为4m6m,树池采用1.5m的正方形或1
28、.2m1.8m的矩形。也有种植草皮与花丛的。3.3.设施带设施带设施带宽度包括设置行人护栏、照明灯柱、标志牌、信号灯等的宽度。常用宽度为:护栏0.25m0.50m,栏柱1.0m1.5m.四、路缘石四、路缘石 路缘石是设置在路面与其它构造物之间的标石。路缘石的形状有立式、斜式和曲线等几种(图5-14)第64页/共86页第四节 路拱及超高第65页/共86页第四节 路拱及超高 一一路拱及大小路拱及大小:1.路拱:路拱:为了利于路面横向排水,将路面做成中央向两侧倾斜的拱形,称为路拱。其倾斜的大小以百分率表示2.影响路拱大小的因素影响路拱大小的因素路面类型降雨车速路面宽度路面类型路拱横坡度(%)水泥混凝
29、土路面、整齐石块其它黑色路面、整齐石块半整齐石块、不整齐石块碎、砾石等料料路面低级路面路拱坡度表5-7第66页/共86页1.超高及其作用超高及其作用超高:为了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超高。二、曲线超高二、曲线超高作用:合理地设置超高,可以全部或部分抵消离心力,提高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的稳定性与舒适性。2.超高值的计算超高值的计算 当V0时,F0,过大的i可能使车辆向弯道内侧滑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最大超高10,其他公路为8。积雪严寒地区6。.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 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
30、坡后,整个断面再绕未加宽前的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到超高横坡值3.超高的过渡超高的过渡.无中间带道路的超高过渡.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第67页/共86页第68页/共86页绕中线旋转先将外侧车道绕路中线旋转,待达到与内侧车道构成单向横坡时后,整个断面绕中线旋转,直到超高横坡度(图5-18b)。绕外边缘旋转先将外侧绕外边缘旋转,与此同时,内侧车道随中线的降低而相应降低,待达到单向横坡后,整个端面仍绕外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图1-18c)第69页/共86页适用:绕边线旋转:由于行车道内侧不降低,有利于路基纵向排水,一般新建工程多用此法。绕中线旋转:可保持中线标高不变,且在超高坡度一定的情况下
31、,外侧边缘的抬高值较小,多用于旧路改建工程。绕外侧边线旋转:是一种比较特殊的设计,仅用于某些为改善路容的地点。第70页/共86页 过渡形式: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 绕中央分隔带边缘旋转 绕各自行车道中线旋转 有中间带公路的超高过渡 适用:绕中间带的中心线旋转:中间带宽度较窄的(S 如图:5-24LS2.设回旋曲线的横净距计算设回旋曲线的横净距计算.LSLy如图5-26 -缓和曲线段上视点轨迹线长度-缓和曲线起点到视距线起点M(N)的距离-平曲线全长范围内的视点轨迹线长度。第76页/共86页LS如图5-27第77页/共86页第六节 道路建筑界限与道路用地 一.道路建筑界限 1.1.概念:概念:道路
32、建筑界限又称建筑净空是为保证道路上各种车辆、人群的正常通行与安全,在一定的高度和宽度范围内不允许有任何障碍物侵入的空间界限。2.2.组成组成:净高和净宽 第78页/共86页3.道路建筑界限的边界确定原则道路建筑界限的边界确定原则上缘边界线两侧边界线二道路用地 新建公路路堤两侧排水沟外缘(无排水沟时为路堤或护坡道坡脚)以外,路堑坡顶截水沟外边缘(无截水沟为坡顶)以外不小于1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在有条件的地段,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不小于3m,二级公路不小于2m的土地为公路用地范围。高真深挖路段,为保证路基的稳定,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用地范围。第79页/共86页第七节 横断面设计方法 一公路横断面设计
33、方法1.在计算纸上绘制横断面的地面线。比例尺一般为1:2002.从路基设计表中抄入路基中心填挖高度等数据3.绘出路幅宽度,边坡线。在需要支档和防护的地方绘出结构物的示意图。4.绘出边沟,截水沟等地位置,第80页/共86页第八节 路基土石方数量计算及调配 一.横断面面积计算 1.积距法2.座标法第81页/共86页二.土石方数量计算 1.相邻两段面均为挖方或填方且面积大小相近:2.相邻两段面均为挖方或填方但面积相差较大:第82页/共86页三.路基土石方调配 1.调配原则调配原则在半挖半填断面中,首先考虑本路段内移挖作填进行横向平衡,然后再作纵向调配,以减少总的运输量。应考虑桥涵位置对施工的影响,一
34、般大沟不作跨越调运,尽可能减少和避免上坡运输。确定合理的经济运距。合理考虑“移挖作填”土方和石方要分别调运位于山坡上的回头曲线,要优先考虑上下线的土方竖向调运。借土和弃土要处理好和地方的关系。2.土石方调配方法土石方调配方法土石方调配表法。将影响运输调配的桥涵位置、陡坡、大沟在表上注明。做横向平衡,明确利用、填缺、挖余数量纵向调配前,定出合理的经济运距。逐桩逐段地将毗邻路段的挖余就近纵向调运到填缺内加以利用,并把具体的调运方向和数量用箭头表明在纵向利用调配栏中。第83页/共86页3.关于调配计算的几个问题关于调配计算的几个问题经济运距B借土单价(元/m3)T远运运费单价(元/m3)平均运距运量经过纵向调配,仍有填缺或挖余,则应确定借土或弃土地点。土石方调配后,应按下式进行复核: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借方填方横向调运纵向调运弃方挖方挖方借方填方弃方本章结束返回第84页/共86页第85页/共86页感谢您的观看!第86页/共8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