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二章解析.pptx

上传人:莉*** 文档编号:87494727 上传时间:2023-04-16 格式:PPTX 页数:37 大小:1.0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老子二章解析.ppt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老子二章解析.ppt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老子二章解析.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子二章解析.pptx(3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目的及要求通过学习本文,使学生正确了解老子思想内涵,科学地继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之精华,提高自身人文素质。第1页/共37页 重点与难点课文的大意及主要词语的翻译老子的主要思想老子的积极意义及消极意义第2页/共37页一 老子生平 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伯阳,谥曰耼,周守藏室之史也。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

2、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第3页/共37页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盖老子百有六十余岁,或言二百余岁,以其修道而养寿也。自孔子死之后百二十九年,而史记周太史儋见秦献公曰:“始秦与周合而离,离五百岁而复合,合七十岁而霸王者出焉。”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老子之子名宗,宗为魏将,封于

3、段干。宗子注,注子宫,宫玄孙假,假仕于汉孝文帝。而假之子解为胶西王卬(ngng)太傅,因家于齐焉。世之学老子者则绌(chch)儒学,儒学亦绌老子。“道不同不相为谋”,岂谓是邪?李耳无为自化,清静自正。”第4页/共37页 司马迁史记老子伯夷列传第一记载,先秦的老子就有三个,一位是楚苦县的李耳,一位是楚人老莱子,还有一位是周太史儋。从司马迁的记述中看,他是倾向于第一位老子李耳。至于老莱子、太史儋,似当为老子之传人。第5页/共37页 孔子形容老子:“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网,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而上天。吾今见老子,其犹龙邪!”!”第

4、6页/共37页老子的去向。老子出关。司马迁史记:“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骑青牛西出函谷关后“莫知其所终”。鲁迅的出关用现代思想来调侃老子的出关。第7页/共37页最新研究认为,老子在甘肃的大体行程线路是:出函谷关(今河南灵宝县东北),过散关(今陕西宝鸡市西南),入甘肃,经游天水、陇西、临洮、兰州、酒泉等地后,又回到陇西邑,落户临洮,最终在临洮东山“飞升(去世)”)”。临洮岳麓山“凤台”“”“飞升地”第8页/共37页老子在临洮“飞升”后,其子嗣在此繁衍生息。唐太

5、宗李世民所修氏族志称:“李氏凡十三望,以陇西为第一”。后世天下李氏都称老子为李姓“太上始祖”。有学者研究认为,老子西行落户甘肃之后始有“天下李氏出陇西”,由此可断李氏之一脉,其根以老子李氏一脉为宗。如今,每年都有大量的海内外李氏后裔到甘肃临洮“陇西堂”寻根问祖。临洮“飞升”地旧照第9页/共37页 二 课文学习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已;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已。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不居,是以不去。第10页/共37页斯:就。斯恶已:即就有了恶这个概念。“已”通“矣”。相形:

6、相互对立而体现。形:体现。始:通“辞”,即言辞。为:施予。为始:即是用语言进行干预。第11页/共37页译文:天下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概念就产生了;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概念就产生了。所以有和无相互(对立而)产生,难和易相互(对立而)生成,长和短相互(对立而)显现,高和低相互(对立而)存在,音与声相互(对立而)和谐,前和后相互(对立而)追随。因此圣人用“无为”的态度对待世事,用“不言”的方式实行教导:听任万物自然兴起而不干预,生养万物而不据为己有,施予万物而不自恃己恩;功业成就而不居功自傲。正因为不居功自傲,所以也就不会丧失功业。第12页/共37页 本段两个需要注意的词:1 1 圣人:道

7、家最高的理想人物,即悟道之人,其人格形态不同于儒家。儒家的圣人(或称君子)是典范化的道德人,是道德智能极高的理想人物;道家的圣人则体化自然,拓展内在生命,以“虚静”、“不争”为理想生活,鄙弃名教,扬弃一切影响身心自由活动的束缚(包括伦常规范在内)。二者对政治、人生、宇宙的观点都不同,不可混同看待。第13页/共37页2 2 无为:顺应自然,不妄为。体现的是老子的政治观。“老子的无为,乃是不恣意行事,不孜孜营私,以舍弃一己的一切心思记虑,一依天地自然的礼法而行的意思。在天地自然的世界,万物以各种形体而出生,而成长变化为各样的形态,各自有其一份充实的生命的开展;河边的柳树抽发绿色的芽,山中的茶花开放

8、粉红色的花蕊,鸟儿在高空上飞翔,鱼儿从深水中跃起。在这个世界,无任何作为性的意志,亦无任何价值意识,一切皆是自尔如是,自然而然,绝无任何造作。”(日)福永光司“无为论意味着人在客观显示的发展中不去干涉自然。”杨兴顺第14页/共37页本段思想:前半部分为老子的相对辩证观。老子举出六个相对的现象,即“有无”、“难易”、“长短”、“高下”、“音声”、“前后”,说明它们彼此以对方为其存在的条件,失去一方,另一方也不存在。后半部分为老子的政治观,认为治政应处无为之事,行不严之教,只有无为方为无不为,无教才能无不教。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算作“圣人”。第15页/共37页 时代背景老子所处的时代,天下大乱,诸侯

9、混战,统治者贪求无厌,无德无能却好大喜功,强作妄为。使百姓饥寒交迫,疲于奔命。结果劳民伤财,造成人民的灾难。在这种情况下,老子针对统治者的治国方略,提出“无为而治”的思想,呼吁统治者要“无为”,不要过多干涉百姓生活。老子的“无为”不是“不为”而是含有“不妄为”“”“不乱为”,要顺应客观态势,尊重自然规律的意思。数千年来,老子的“无为”思想对中华民族的性格行为和人生观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第16页/共37页 三 老子的思想(一)关于道德经老子是“中国哲学之父”。道德经原文分上下两篇,上篇道经从第一章到第三十七章,下篇德经从第三十八章至第八十一章。通行本五千余言。道德经的全部内容,主要是阐述“道”和“

10、德”的深刻含义,它代表了老子的哲学思想。第17页/共37页 (二)老子的基本思想1 “道”本体论(1)“(1)“道”为万物之本原第18页/共37页什么是“道”:“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老子一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老子四十章“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强为之名曰大。”老子二十五章第19页/共37页“道”的作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老子四十二章第20页/共37页“道”的模样:“道之为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

11、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象:形象、具象。窈兮冥兮:窈,深远,微不可见。冥,暗昧,深不可测。精:最微小的原质,极细微的物质性的实体。微小中之最微小。第21页/共37页“视而不见名曰夷,听之不闻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绳绳(mn mn)兮不可名,复归于无物,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绳绳:连绵不绝貌。第22页/共37页在老子看来,“道”是第一性的,世间的万物都是从“道”派生出来的,是第二性的。所以他说“道”是“万物之宗”,“道”显然既不是物质实体,也不是纯粹的精神,而是物质与精神的互融统一

12、体。周易系辞中说:“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即相当于“道”。第23页/共37页(2)(2)道法自然:“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域中有四大,而人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二十五章人法地:人以地为法则。自然:“道”自然而然的本来面貌。道法自然:“道”以自然为法则,即顺应万物的天然本性,以宇宙的 客观规律为法则。第24页/共37页2“2“反者道之动”的辩证法:事物无不向自己相反的方面转化,这是“道”自身运动的结果。“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正复为奇,善复为妖。”老子五十八章“物壮为老,是谓不道,不道早已。”老子三十章“故坚强者

13、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工。”老子七十六章“柔弱胜刚强。”老子七十八章“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老子八章第25页/共37页3 量变引起质变“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六十四章“图难于其易,为大于其细。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老子六十三章 第26页/共37页4 善于把握事物转化的关键“将欲歙之,必固张之;将欲弱之,必固强之;将欲废之,必固兴之;将欲取之,必固与之。”老子三十六章歙:敛,合。第27页/共37页5 表面现象与实质往往相反“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老子四十五章 第28页/共37页6 老子的政治观:“

14、无为而治无为而治”和“道”的思想相适应,老子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无为而治”是老子政治观的核心,是宇宙“道”论在人类社会中的运用。第29页/共37页“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老子二章“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老子五十七章“是以圣人去甚、去奢、去泰。”老子二十九章“无为而无不为”老子四十八章“悠兮,其贵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老子十七章“天下,神器,不可为也。为者败之。执者失之。”老子二十九章“以无事取天下”老子五十七章第30页/共37页老子所设想的理想社会:“小国寡民”“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

15、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老子八十章 第31页/共37页老子的影响1 1、文化影响中国真正本土的宗教。道教。中国神话传说中鸿均老祖是天地宇宙洪荒之祖(其实就是道教的开山鼻祖),也叫元阳上帝,盘古圣皇,其实就是盘古原神所化。天地常坏而老祖之身历劫不坏,每逢天地初开老祖便出世度人。他一道传三友即:老子、通天、原始三人。封建榜中的老子。老子、通天、原始三大天尊。西游记中的太上老君。孔子却无此殊荣。太极拳。武当。张三丰。唐代老君像 第32页/共37页19301930年代武侠小说的繁荣,还珠楼主的蜀山剑侠传等

16、即是道家的神化和世俗化。一直写到19481948年,共出了5555本。想象之奇特,古典文化功底之深厚,相对的哲学思辩,都不在金庸之下。金庸武侠小说中道家是重要的一支。当前网络小说,玄幻小说等的大量出现可谓是道家文化在通俗文学界的复兴。萧鼎诛仙、心梦无痕七界传说等。第33页/共37页2 2、政治及社会影响文景、贞观、开元三个盛世都是道家道教最受重视的时代。这足以提醒人们对道家思想的政治作用予以重新思考。汉代最强盛时期不是武帝时期,而是文景时期,那时是黄老统治思想,即“无为而治”,让人民休养生息。当前的欲望化社会,需要淡化欲望。第34页/共37页3 3、世界影响。老子思想对世界文化产生了很大影响。

17、西方许多杰出人物如伏尔泰、狄德罗、托尔斯泰、布莱希特都曾受到道德经的影响。托尔斯泰直至暮年还在阅读道德经,他说孔子、孟子对他的影响是大的,而老子对他的影响是巨大的。第35页/共37页老子的虚静老子的虚静庄子的逍遥庄子的逍遥(1)(1)人的知识能力:区分、人的知识能力:区分、避难、启明避难、启明(1)(1)觉知:人性软弱,人间觉知:人性软弱,人间险恶险恶(2)(2)道是整体:道是整体:“致虚极,致虚极,守静笃守静笃”(2)(2)修行:从修行:从“形如槁木,形如槁木,心如死灰心如死灰”着手着手(3)(3)三宝:慈,俭,不敢三宝:慈,俭,不敢为天下先为天下先(3)(3)与道同游:不得已,知与道同游:不得已,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4)(4)无为:无心而为,顺无为:无心而为,顺其自然其自然(4)(4)回归人间:外化而内不回归人间:外化而内不化化老子与庄子的对比老子与庄子的对比第36页/共37页感谢您的观看!第37页/共37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PPT文档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