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题().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题().ppt(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中数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开题报告英德市第一中学 彭焕光一、课题名称一、课题名称山区高中数学课后分层辅导教学的策略研究 本课题是中小学骨干教师专业发展研究 -吴志强吴志强-山区高中数学分层教山区高中数学分层教学的策略研究学的策略研究的子课题。二、二、问题的提出问题的提出(1)新时期的需要新时期的需要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要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而目前的班制为传统班级教学,如果按中等学生的水平授课,长期下来必然形成部分学生吃不饱,部分学生吃不了,优生没动力,学困生连最基本的也掌握不了,给其它学科的学习带来困难,不能实现每个学
2、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2)适应我校学生教学的需要适应我校学生教学的需要我校地处粤北山区英德市,由于高中规模不断扩充,由2008学年的36个班发展到现在的110个班,所以学生间的学习综合能力差距进一步扩大,尤其是数学、英语两个科目。自2009年至今,已在高一、二课余时间进行了英语、数学辅导教学,虽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同时也暴露了一些问题:如辅导班学生日常教学管理问题、教学资料、教师人员安排等问题,基于上述种种原因,将尝试以数学单科成绩为主对学生进行分层辅导。(3)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促进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学生在课堂时出现问题可以在课后辅导时间里解决,为学生学好数学,对数学产生兴趣
3、,自身发展奠定基础。三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三课题要解决的主要问题 (1)如何组建课后数学分层教学班级;培优、扶弱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师选取,进而提升学生自主、合作及探究方面的学习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活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2)如何提高学生课余时间数学分层辅导教学的有效性以及可连续性。四研究内容四研究内容 面对有差异的学生,实施有差异的教学,促使每个学生在不同基础上得到提高与发展。通过对学困生的直接教学和辅导,更好地补差、防差,实现全面提高教育质量的素质教育要求。通过分组教学的教改实验,形成一种便于操作的分层教学的模式。同时提高实验教师的业务素质,提高他们驾驭课堂教学的水平,和进行教育科研的能力。本
4、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以下四个部分:。(1)课后教学班级分层根据学生的调研成绩、学生自愿原则及对学生的能力素质鉴定为依据,把学生分为培优、扶弱(A、B)二个群体,一般培优一个班60人,扶弱两个班120人左右分别辅导。然后用课后时间对学生进行集体辅导。(2)课后教学内容分层 针对学生能力不同,教学内容具体可分为:扶弱班级:课程标准、教材的全部基本要求;鼓励学生在达成本学习领域目标后,选择高一层次的目标进行学习。培优班级:对课程标准、教材基本要求的适当提高、加深,使学生的学习始终处于动态协调之中。(3)培优、扶弱课堂教学模式及教师辅导的有效性研究。开展课后课堂教学有效策略研究。包括准备教学材料;开发
5、教学资源、教学策略、创新教学方案的编写方法等。(4)学生课后数学分层辅导的可持续性。教师的选择以及对教师在课后时间进行辅导的激励制度的建立,学生上课时间、达成目标、以及学生能自愿、持续学习的引导、激励方法的形成。五、课题研究的方法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法。查阅各类资料,制定针对本校实际的分层教学模式及相应管理制度的方案。2.个案研究法。在培优、扶弱两个不同层次班级中随机选取学生组成个案研究小组进行跟踪研究,分析加入课后分层教学实施后对学生学习方式的影响,不断总结分层教学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和不足。3.行动研究法。本课题研究者均为我校数学学科任课教师,教师们通过对教育思想、教育途径、分层设置、学
6、生负担、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观念及其学习方式等的研究,不断改进方案的不足,使实践研究活动更显合理和有效。六、研究过程与阶段(含时间安排)六、研究过程与阶段(含时间安排)(1)准备阶段 2012.7 2012.8 立项准备、制定论证方案 2012.82012.9 实施前期准备,制定课后数学分层教学相关管理制度草案;对参与实施分层教学学科教师培训;选定参与分层教学部分学生个案研究小组以便进行个案研究;(2)实施阶段 2012.9 2013.1 在高一、二数学学科实施课后分层实验教学;(3)总结阶段 2013.32013.4整理材料,进行数据统计;进行全面总结、成果鉴定;完成研究报告。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七、课题预期的成果与表现形式精心设计真正体现满足不同层次学生自主学习需求的数学分层教学案例。学生课后时间数学分层辅导的有效性以及可持续性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研究成果集(如论文、教学反思、教师成长案例、学生个案分析等)。谢谢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