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规划的内容精选文档.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环境规划的内容精选文档.ppt(4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环境规划的内容本讲稿第一页,共四十九页第一节第一节 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环境规划的目标和指标体系 一、环境规划的目标 环境规划目标是环境规划的核心内容,是对规划对象(如国家、城市和工业区等)未来某一阶段环境质量状况的发展方向和发展水平所作的规定。它既体现了环境规划的战略意图,也为环境管理活动指明了方向,提供了管理依据。环境规划目标应体现环境规划的根本宗旨,即要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的持续发展,促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协调统一。因此,环境规划目标既不能过高,也不能过低,而要恰如其分,做到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可行和社会上满意。只有这样,才能发挥环境规划目标对人类活动的指导作用,才能使环
2、境规划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成为可能。本讲稿第二页,共四十九页二、环境规划的指标体系 环境规划指标是直接反映环境现象以及相关的事物,并用来描述环境规划内容的总体数量和质量的特征值。环境规划指标包含两方面的含义:一是表示规划指标的内涵和所属范围的部分,即规划指标的名称;二是表示规划指标数量和质量特征的数值,即经过调查登记、汇总整理而得到的数据。环境规划指标是环境规划工作的基础,并运用于整个环境规划工作之中。本讲稿第三页,共四十九页三、环境规划指标的类型 目前,环境规划指标主要采用按其表征对象、作用以及在环境规划中的重要性或相关性来分,有环境质量指标、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3、以及相关指标。I.环境质量指标 环境质量指标主要表征自然环境要素(大气、水)和生活环境(如安静)的质量状况,一般以环境质量标准为基本衡量尺度。环境质量指标是环境规划的出发点和归宿,所有其他指标的确定都是围绕完成环境质量指标进行的。2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 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系根据一定地域的环境特点和容量来确定,其中又有容量总量控制和目标总量控制两种。前者体现环境的容量要求,是自然约束的反映;后者体现规划的目标要求,是人为约束的反映。我国现在执行的指标体系是将 二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同时采用。本讲稿第四页,共四十九页3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 环境规划措施与管理指标是首先达到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进而达到
4、环境质量指标的支持性和保证性指标。这类指标有的由环保部门规划与管理,有的则属于城市总体规划。但这类指标的完成与否同环境质量的优劣密切相关,因而将其列入环境规划 中。4相关性指标 相关指标主要包括经济指标、社会指标和生态指标三类。相关指标大都包含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都与环境指标有密切的联系,对环境质量有深刻影响,但又是环境规划所包容不了的。本讲稿第五页,共四十九页第二节 环境评价和预测 一、环境评 价 环境评价是在环境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运用数学方法,对环境质量、环境影响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述,旨在获取各种信息、数据和资料。它是制定规划的基础工作。通过评价以了解区域环境的特征、环境的调节能力
5、和承载能力,并找出环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确定主要的污染物和污染源及其发生原因、地域分布。(一)环境调查与环境信息采集 信息情报的收集分析不仅在编制规划时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在规划的实施过程中也要经常反馈信息,进行分析以调查规划或采取应变措施,保障规划目标的实现。信息和情报的收集与分析是贯穿于规划全过程的基础性工作,是环境规划的重要支持系统之一。本讲稿第六页,共四十九页(二)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的内容 1自然环境评价 自然环境评价主要为环境区划和评估环境的承载能力服务。一般应包括区域自然环境现状、大气环境污染现状、水体环境污染现状、土壤环境污染现状、噪声污染现状和固体废物污染现状。2经济、社会现状评
6、价 (1)区域相关的经济现状区域相关的经济因素 主要是指与环境规划内容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那部分经济活动,这些经济活动影响着区域环境质量的状况。所以,在进行区域环境规划时,需要考虑这些相关的经济发展状况。(2)区域内相关的社会因素 主要是社会人口状况的分析和社会意识状况的分析。另外,还包括社会制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并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 污染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本讲稿第七页,共四十九页(2)区域内相关的社会
7、因素 主要是社会人口状况的分析和社会意识状况的分析。另外,还包括社会制度和体制、体育等社会概况,并分析对区域环境所产生的影响3 污染评价 突出重大工业污染源评价和污染源综合评价。根据污染类型,进行单项评价,按污染物排放总量排队,由此确定评价区内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污染评价还应酌情包括乡镇企业污染评价和生活及面源污染分析等。本讲稿第八页,共四十九页(三)环境评价工作和内容 1污染源调查 了解污染物排放量和污染物毒性,综合评价污染源对环境的潜在危害作用,选出地区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2.监测项目的确定 在主要污染物地球化学性质分类 的基础上,确定何类污染物为本区的监测项目 3监测网点的布局 根
8、据工、农业和城市各物质要素分布特点以及自然条件,规划合理的监测网点 4获得环境污染数据 采集代表性样品,设计样品前处理方案测试,获得可靠数据 5,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对监测数据进行标准化计算,合理叠加,用作图方法显示评价区环境质量综合污染状况 本讲稿第九页,共四十九页6人体健康与环境质量关系的确定 计算各种疾病率(死亡率)与环境质量系数之间的相关性,确定人体健康与环境污染的相关性。7 建立环境污染计算模式 以监测数据为基础,综合室内模拟实验,确定模式中的参数,建立符合评价区情况的计算模式。8环境预测研究 将未来工业设计数据、工业治理设计参数带入模式。研究随工业发展和“三废”治理,环境污染的未来变
9、化趋势。本讲稿第十页,共四十九页二、环境预 测 环境预测是指根据人类过去和现有已掌握的信息、资料、经验和规律,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对未来的环境状况和环境发展趋势及其主要污染物和污染源的动态变化进行描述和分析。(一)环境预测的依据 1环境规划预测的主要目的,就是预先推测出实施经济社会发展达到某个水平年时的环境状况,以便在时间和空间上作出具体的安排和部署。所以这种环境预测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十分密切,且把社会经济发展规划(发展 目标)作为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本讲稿第十一页,共四十九页2规划区的环境质量评价是环境预测的基础工作和依据,通过环境评价探索出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间的关系和变化规律,从
10、而为建立环境规划的预测或决策模型奠定基础。3规划区内经济开发和社会发展规划中各水平年的发展目标是环境预测的主要依据,这是因为一个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质量状况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利用这种关系才能作出未来环境状况的科学预测。4村镇、城市建设发展规划、城镇总体发展战略和发展目标、交通运输等有关资料都是环境预测的依据资料,例如城市集中供热、发展型煤、煤气化、绿化和建污水处理厂等,都直接关系未来环境的状况,这些数据资料都是环境预测所不可缺少的。本讲稿第十二页,共四十九页(二)环境预测遵循的基本原则 1经济社会发展是环境预测的基本依据 要注意经济社会与环境各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的相互联系和变化规律。2科学
11、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科学技术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和对环境保护的贡献是影响预测的重要因素。3突出重点 即抓住那些对未来环境发展动态最重要的影响因素。这不仅可大大减少工作量,而且可增加预测的准确性 4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环境预测涉及面 十分广泛,一般可分为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要注意不同层次的特点和要求。本讲稿第十三页,共四十九页(三)预测的类型 进行环境预测时,根据预测 目的的不同,所采用的数据是不一样的,因而其结果也就不一样。按预测 目的可分为:警告型预测(趋势预测、目标导向型(理想型)预测和规划协调型预测(对策性预测)(四)预测的主要内容 1,社会和经济发展预测 规划期内区域内的人口总数、人口
12、密度和人口分布等方面的发展变化趋势;区域内人们的道德、思想、环境意识等各种社会意识的发展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居住条件 、消费倾向和对环境污染的承受能力等方面的变化;区域生产布局的调查、生产 力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区域经济基础、经济规模和经济条件等方面的变化趋势。从中可以看出,社会 发展预测重点是人 口预测,经济发展预测重点是能源消耗预测、国民生产总值预测和工业部门产值预测。本讲稿第十四页,共四十九页2环境容量和资源预测 根据区域环境功能的区划、环境污染状况和环境质量标准来预测区域环境容量的变化,预测区域内各类资源的开采量、储备量以及资源的开发利用效果。3环境污染预测 预测各类污染物在大气、水体、
13、土壤等环境要素中的总量、浓度以及分布的变化,预测可能出现的新污染物种类和数量。4环境治理和投资预测 各类污染物的治理技术、装置、措施、方案以及污染治理的投资和效果的预测;预测规划期内的环境保护总投资、投资比例、投资重点、投资期限和投资效益等。本讲稿第十五页,共四十九页5生态环境预测 城市生态环境,包括水资源的贮量、消耗量、地下水位等,城市绿地面积、土地利用状况和城市化趋势等;农业生态环境,包括农业耕地数量和质量,盐碱地的面积和分布,水土流失的面积和分布;此外还包括区域内的森林、草原、沙漠等的面积、分布以及区域内的物种、自然保护区和旅游风景区的变化趋势。(五)预测方法的选择 1 基本思路 环境预
14、测是在环境调查和现状评价的基础上,结合经济发展规划,通过综合分析或一定的数学模拟手段,推求未来的环境状况。其技术关键是:(1)把握影响环境的主要经济社会因素,并获取充足的信息。(2)寻求合适的表征环境变化规律的数学模式和(或)了解预测对象的专家系统。(3)对预测结果进行科学分析,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一点取决于规划人员的素质和综合问题的能力与水平。本讲稿第十六页,共四十九页2常用预测方法选择 目前,有关环境预测的技术方法大致可分为两类:(1)定性预测技术 常常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在某种意义上跟现代化的管理水平是不相适应的。定量预测有时相当复杂,但由于计算机技术已得到广泛应用,只要能够获取过去一段时
15、间内的一些有用信息,便可通过建立一定的数学模型,通过计算机来完成预测工作。由于环境规划是要达到合理投资、使用与支配环境保护资金的目的,所以应尽可能使预测定量化。但这类技术方法以逻辑思维为基础,综合运用这些方法,对分析复杂、交叉和宏观问题十分有效。如专家调查法、历史回顾法和列表定性直观预测等。(2)定量(或半定量)预测技术以运筹学、系统论、控制论、系统动态仿真和统计学为基础,对于定量分析环境演变,描述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关关系比较有效。本讲稿第十七页,共四十九页(六)预测结果的综合分析 对预测结果进行综合分析评价,目的是找出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主要原因,并由此规定环境规划的对象、任务和指标。预测的综合分
16、析主要包括下述内容:1.资源态势和经济发展趋势分析 分析规划区的经济发展趋势和资源供求矛盾,并对重大工程的环境影响、经济效益进行分析说明。同时分析影响经济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以此作为制定发展战略,确定环境规划区功能的重要依据。2.环境污染发展趋势分析 明确须控制的主要污染物、污染源、污染地域或受污染的环境介质。明确大气、水体的环境质量变化趋势,指出其 与功能要求 的差距,确定重点保护对象必要时,可定量给出污染造成的危害和损失等,以此加强环境规划的重要性和说服力。3.环境风险分析 环境风险有两种类型:一类是指一些重大的环境问题,例如全球气候变化、臭氧层破坏或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等,一旦发生会造成全
17、球或区域性危害甚至灾难。另一类是指偶然的或意外发生的事故对环境或人群安全和健康的危害。本讲稿第十八页,共四十九页第三节 环境功能区划 一、环境功能 区划的含义与目的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含义 环境功能区划是环境实现科学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它依据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和不同地区在环境结构、环境状态和使用功能上的差异,对区域进行的合理划分。(二)环境功能区划的 目的 环境规划中进行功能区的划分,一是为了合理布局,二是为确定具体的环境目标,三是为便于目标的管理和执行。对于未建成区或新开发区、新兴城市等来说,环境功能区划对其未来环境状态有决定性影响。本讲稿第十九页,共四十九页二、环境功能 区划的依据和 内容
18、 (一)环境功能区划的依据 1保证功能与规划相匹配 保证区域或城市总体功能的发挥与区域或城市总体规划相匹配。2依据 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 依据地理、气候、生态特点或环境单元的自然条件划分功能区。如自然保护区、风景旅游区、水源区或河流及其岸带、海域及其岸带等。3依据环境的开发利用潜力划分功能区 如新经济开发区、绿色食品基地、名贵花卉基地和绿地等。本讲稿第二十页,共四十九页4依据社会经济的现状、特点和未来发展趋势划分功能区 如工业区、居民区、科技开发区、教育文化区和经济开发区等。5依据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 行政辖区往往不仅反映环境的地理特点,而且也反映某些经济社会特点按一定层次的行政辖区划分功能区,有
19、时不仅有经济、社会和环境合理性,而且亦便 于管理。6 依据环境保护的重点和特点划分功能区 一般可分为重点保护区、一般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污染治理区等:本讲稿第二十一页,共四十九页(二)环境功能区划的内容 1在所研究的范围内,根据各环境要素的组成、自净能力等条件,合理确定使用功能的不同类型区,确定界面、设立监测控制点位。2在所研究范围的层次上,根据社会经济发展目标,以功能区为单元,提出生活和生产布局以及相应的环境 目标与环境标准的建议:3在各功能区内,根据其在生活和生产布局中的分工职能以及所承担的相应的环境负荷,设计出污染物流和环境信息流。4建立环境信息库,以便将生产、生活和环境信息进行实时
20、处理,及时掌握环境状况及其发展趋势,并通过反馈作出合理的控制决策。本讲稿第二十二页,共四十九页(三)环境功能区划的类型 1按其范围可分为城市环境规划的功能区和区域(省区)环境规划的功能区 2按其内容来分 (1)综合环境 区划 城市综合环境区划主要以城市中人群的活动方式以及对环境的要求为分类准则。一般可以分为重点环境保护区、一般环境保护区、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污染治理区等。(2)部门环境功能区划 主要包括大气环境功能区划、地表水域环境功能区划、噪声功能区划。本讲稿第二十三页,共四十九页第四节 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和决策过程 一、环境规划方案的生成 (一)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 1环境规划方案设计 环境规划
21、方案的设计是整个规划工作的中心,与确定目标一样都是工作重点。它是在考虑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规定、环境问题和环境目标、污染状况和污染削减量、投资能力和效益的情况下,提出具体的污染防治和自然保护的措施和对策。2环境规划方案设计的原则 (1)善用信息,紧指目标 (2)以提高资源利用率为根本途径(3)遵循国家或地区有关政策法规本讲稿第二十四页,共四十九页3环境规划方案的设计过程 (1)分析调查评价结果 (2)分析预测的结果(3)详细列出环境规划总目标和各项分目标。(4)制定环境发展战略和主要任务,从整体上提出环境保护方 向、重点、主要任务和步骤。(5)制定环境规划的措施和对策运用各种方法制定针对性强的措
22、施和对策,如区域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措施、生态环境保护措施、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措施、调整生产布局措施、土地规划措施、城乡建设规划措施和环境管理措施 本讲稿第二十五页,共四十九页(二)环境规划方案的优化 1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的内涵 环境规划方案是指实现环境目标应采取的措施以及相应的环境保护投资,力争投资少效果好。在制定环境规划 时,一般要作多个不同的规划方案,经过对比各方案,确定经济上合理、技术上先进、满足环境 目标要求的几个最佳方案作为推荐方案,供领导决策。方案优化是编制环境规划的重要步骤和内容。方案的对 比要具有鲜明的特点,比较的项 目不宜太多,要抓住起关键作用的因素作比较。对比各方案的环境保护
23、投资和三个效益的统一,达到投资少效果好的目的。本讲稿第二十六页,共四十九页2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的步骤 (1)分析、评价现存和潜在的环境问题,寻求解决的方法和途径,研究为实现预定环境目标而采取的措施。(2)对所有拟定的环境规划草案进行经济效益分析、环境效益分析、社会效益分析和生态效益分析。(3)分析、比较和论证各种规划草案,建立优化模型,选出最佳总体方案。(4)预测评价区域环境规划方案的实施对社会、经济发展和环境产生的影响。(5)概算实施区域环境规划所需的投资总额,确定投资方向、重点、构成与期限以及评估投资效果等。本讲稿第二十七页,共四十九页(三)环境规划方案的类型 1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控制
24、规划方案、水污染控制规划方案、固体废物污染防治规划方案、噪声污染控制规划方案。2按规划性质可分为生态规划方案、污染综合防治规划方案、自然资源保护规划方案 二、环境规划方案的决策过程 (一)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系统 1环境规划方案决策 在特定的历史阶段中,根据人类社会生存和持续发展的需要,制定一定时期的环境目标,并从各种可供选择的实施方案中,通过分析、评价、比较,选定一个切实可行的环境规划方案的过程。本讲稿第二十八页,共四十九页2环境规划方案决策系统 决策系统犹如一般的控制系统,评价决策系统也具有输人、处理、输出、调节及控制反馈的过程,其系统模式如图 3一1和图 3一2所示。本讲稿第二十九页,共四十
25、九页评价决策方法输入反馈调节输出图3-1本讲稿第三十页,共四十九页1.技术经济评价2.决策技术输出(满意解)调节(合理选择系统行为)反馈(是否达到要求)输入(定性定量分析结果)图3-2本讲稿第三十一页,共四十九页下面根据图 3一1对各部分进行分析:输入:实际上是运用定量和定性得出的实现各规划指标所必须的各项信息。处理模块:包括建立评价决策模型并利用电子计算机求解。针对不同的情况,我们可采用不同的评价决策技术。各种评价决策模型、电脑和人构成了评价决策系统的处理模块。控制反馈:对于处理结果,在获得承认以前应征求意见,以便使结果不断趋于真实。不满意则再次进行评价,直至取得满意结果。此即控制反馈过程。
26、调节:其作用是合理选择 系统自身的行为,即对评价决策方法的合理选用。输出:满意的结果一向是作为评价决策 系统 的输 出。一方面,它为某一系统扩展提供了决策信息;另一方面它为更高层次的工作做准备。本讲稿第三十二页,共四十九页(二)环境规划方案决策步骤 1 目标制定阶段 根据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需要,对现实存在的或潜在 的环境问题性质、走向、危害程度和影响范围等各方面加以研究,并进而根据社会经济水平提供的可能,提出环境决策所要达到的 目标。2,信息调查阶段 搜集决策过程中所需的各种资料和数据。3 方案设计阶段 分析与实现目标有关的各种因素,从技术、经济、社会等方面的条件考虑,拟定各 自所能达到目标
27、的方案。本讲稿第三十三页,共四十九页4 方案评估阶段 对制定出的各种方案进行分析、比较,作出评估。5方案选定阶段 在确保能实现环境决策 目标的前提下,选择一个现实社会经济技 术条件能接受的方案作为实施方案。6反馈调查阶段 在出现所有可能的方案均不能为当时的社会经济技术条件所接受的情况时,环境目标加以修正或调整。本讲稿第三十四页,共四十九页第五节 环境规划的实施 一、环境规 划的实施 (一)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条件 1 环境规划纳入总体规划 2 全面落实环境保护资金 3 编制年度环境保护计划 4 实行环境保护 目标管理 本讲稿第三十五页,共四十九页(二)环境规划实施的基本措施 1采取协调和审议的措
28、施 (1)规划部门内部的协调和调整 在规划部门内部有各专项规划单位,因此环境规划应首先和这些专项规划相协调。(2)与有关部门进行协调和调整 环境规划涉及到的部 门,包括规划实施部门、政策法令制定部门及投资部门等等,要根据本部门的需要对规划提出调整意见。(3)与区域周 围邻近地区间的协调和调整 环境规划的地域性决定了其在实施过程 中,必须对环境功能相近或不同的行政区划范围的规划内容进行协调。(4)与国家办事机构的协调和调整与这个层次协调的目的在于和国家的规划相统一,以便使国家对该区域的资源分配、经济发展速度和环境质量 目标有统筹的安排。本讲稿第三十六页,共四十九页2组织管理方面的措施 (1)制定
29、资源利用开发标准国家标准委员会同有关部委合作负责有关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规划标准以及名词解释的工作,使资源利用有章可循,使资源管理规范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或减少排放量,利于环境规划目标实现。(2)统计报表制度 对污染物治理和生产废物的综合利用实行统计报表制度。表格和指标统一规定,这样为次年的规划提供了依据,并奠定了基础,也可使国家及时掌握资源和环境污染物治理的变动情况。(3)依法控制保证规划的实施 环境法规的实施,使协调发展 的体系得到了充分的保障,为环境规划的实施铺平了道路。本讲稿第三十七页,共四十九页3科学研究方面的措施 (1)协调发展规划方法的研究环境规划过程中采用计算机模拟技术以来
30、,给规划方法的开拓提供了广阔的前景。为了保证环境规划的有效实施,应采用综合集成技术把大规模系统优化理论应用于环境协调发展规划,使环境规划更切合实际。(2)生态工程工艺的研究生态工程、工艺方面的研究是制定和实施环境协调发展规划的必不可少的基础工作之一。本讲稿第三十八页,共四十九页(三)实施环境规划应完成的功能 1完成综合机能 根据区域性环境规划,为综合地、系统地、有力地推动各项事业的发展,要建立综合、合理的推行体制,同时也应考虑建立与市、省、国家有关机关协作的推行环境规划功能。2完成诱导机能 区域性环境规划,作为政府进行环境保护的指导方针,应进行广泛的宣传、指导并得到广大居民、企业家的参与与协助
31、,努力贯彻实施环境规划的 目标和任务。本讲稿第三十九页,共四十九页3完成科学的、合理的机能 为迅速准确地掌握区域环境的现状、特征和变化趋势,要积极引进和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手段。4完成调整环境的机能 当规划区域实施个别开发项目时,为实现环境规划的内容,根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充分利用内部调整的条件,从环境方面求得适当的控制。同时,根据大量确凿的事实,对其他的规划,从环境方面进行充分调整是极其重要的。5完成确保实行机能 为保证 区域环境质量,掌握各种实施政策执行状况及规划进展状况,必须确保各种实施政策的必要资金。但是为了推行更具体的、个别的实施政策,制定个别实施规划是必要的。本讲稿第四十页,共四十九
32、页(四)实施环境规划的形式 1综合型 这个类型的规划是综合地、系统地完成了环境规划的实施政策,谋求实施政策相互间适 当的调整及有效的执行。2指导方针型 指导方针型适用于环境实施政策的进行。在指导人们进行与环境有关活动的规划中,将实施政策调整为指导方针型。3公害防治规划型及特定项目实施规划型 这类规划是防治公害的项目,也是区域最重要课题的项目及区域环境特定项目实施政策的规划。另外,这个规划抓住当前特定的课题中要解决的重点,是具有预见性的中长期规划。因而容易掌握规划实行中的情况,并不断对规划进行重新评价。本讲稿第四十一页,共四十九页二、环境规划的管理 (一)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追踪过程 1动态追踪管
33、理 在环境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在区域内部各组成要素的协同作用下,通过动态追踪监控行为使规划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 的动态变化要求,并在区域发展的某些未曾预测到的环境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情况下,仍能保证环境规划目标得到顺利实现。2动态追踪干扰因素作用管理 在环境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在各种干扰因素的作用下,环境规划不仅能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而且通过会诊、会鉴、检讨、纠错和置换等追踪控制行为,使其本身仍能保持其完整的科学性和合理性,在发挥环境规划功能与作用的同时,使环境规划本身不断得到更新、完善和发展。本讲稿第四十二页,共四十九页3 环境追踪技术的可操作管理 在环境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在充分考虑规
34、划实施准则及技术上可操作性的前提下,通过动态追踪监控过程,可及时掌握地方政府和规划部门对规划实施的承受能力(可接受能力)和控制能力。根据承受和控制力的动态变化特点,调控规划实施的追踪监控强度,进而调控、修编、校正已编成的环境规划方案,使规划方案得以实施。4动态追踪的定量化管理 在环境规划实施管理过程中,在规划的战略纲要与宏伟蓝图指导下,为便于环境规划实施追踪监控行为的顺利进行,要求规划对实施的指导应该落到实处。力求能够从量上予以确定,但这种量的规定性,不能全都是固定且惟一的,应有适当的弹性和较强的适应性,能适应不同环境功能区、不同时间和社会、经济、自然环境条件的变化。本讲稿第四十三页,共四十九
35、页(二)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控制管理 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全过程控制管理,是使环境规划实施与管理相结合,使规划目标及其变化方向符合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环境质量变化特点,符合人们的预期目标并沿正常的轨道运行。1环境规划空间控制 环境规划实施的全过程是 由一个集 中控制机构来执行。在集 中控制基础上,建立相对独立的几个二级机构,对环境规划的数量指标、质量指标进行评估和决策。2环境规划的时间控制 环境规划的时间控制是指环境规划信息反馈时间和反馈回路控制。3时空偶合的全过程控制 这里针对环境规划实施的空间和时间控制管理无法沟通的情况下,在二者之间架起一座信息桥梁,通过信息反馈、资源共享等协调途径,化解时空控
36、制管理的冲突,达到环境规划实施的动态控制管理。本讲稿第四十四页,共四十九页(三)环境规划的组织管理 1建立与完善环境规划管理的组织机构 环境规划的实施管理主要依靠现已建立的环境管理组织 系统,也可根据需要建立专 门的机构来负责规划 的组织实施。规划管理机构负责规划的分解、执行、检查、考核、协调和调整。2形成完善的环境规划管理手段 (1)环境规划的行政管理 在环境规划实施过程中,行政组织系统要按层次和职能,做到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密切配合,共同管理。(2)环境规划的协调管理 协调的手段包括经济手段、行政手段、法律手段以及必不可少的思想协调工作,要依靠各级环委会进行组织协调,其总的目的是保证规划目
37、标的实现。本讲稿第四十五页,共四十九页(四)环境规划 的制度管理 20世纪80年代形成的8项环境管理制度(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三同时”制度,排污收费制度,限期治理制度,污染集中控制制度,排污申报登记与排污许可证制度),构成以控制新污染源为主、兼顾老污染源治理的环境管理体系。8项制度围绕着一个中心,并用一根主线串起来,形成一个有机整体。一个中心就是环境保护规划目标,一根主线就是环境规划。因此,环境规划是 8项制度的先导和依据,而8项制度是环境规划的实施措施和手段。本讲稿第四十六页,共四十九页综上所述,我国环境规划的理论体系和工作程序尚未统一,但其
38、编制的基本内容有许多相近之处。主要应该有:环境规划目标确定,制定环境规划指标体系,环境现状评价,环境预测,环境功能区划,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环境规划实施与管理。详见图 3一3。本讲稿第四十七页,共四十九页规划区域自然条件及现状调查研究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区域总体规划社会,经济,能源,水资源发展利用预测环境规划区域预测环境预测技术方法确定原则,目标和类型确定环境规划目标目标初步可达分析指标结构,功能和效果分析指标类型及选取区域基本依据环境规化功能区别功能区划类型专家支持系统环境规划方案优化环境保护技术政策法规费用效益分析环境规划方案协调决策决策风险与时效分析国家,省管理政策环境规划方案审批投资估算纳入国民经济计划环境规划方案实施与管理动态追踪控制管理环境规划工作计划建立环境规划指标体系可否本讲稿第四十八页,共四十九页第三章到此结束,您可以:返回目录进入下一章跳转到上一章本讲稿第四十九页,共四十九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