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三个着眼点”(16张PPT).ppt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届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课件:文言文阅读---文言翻译“三个着眼点”(16张PPT).pptx(1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活动3:掌握文言翻译“三个着眼点”和“4步骤”,有效突破翻译句子题文言文阅读第六部分找准三个着眼点着眼点一实词思考是否为5种特殊实词作为采分点的实词,从词性上看,以动词居多,其次是形容词和名词。把关键实词翻译到位,就是把句中的通假字、多义词、古今异义词、活用词语(名词用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意动用法、使动用法等)、特殊难解词语准确理解,并且在译文中正确地体现出来。着眼点二虚词思考译或不译作为采分点的虚词,主要指文言语句中的副词、连词、介词。虚词的翻译要注意两点:(1)必须译出的:有实词义项的要译出实义,如作代词的“之”“其”等;现代汉语中有与之相对应的虚词进行互换的,如“之”“而”“以”“于
2、”等。(2)不必译出的:在句中起语法作用的“之”、发语词及句末语气助词等。关键虚词的翻译,要仔细辨明词性及意义,能译则译,不需要译出的切不可强行译出。着眼点三句式思考是否为特殊句式文言句式在翻译题目中是重要的得分点,翻译时审出译句中的特殊句式是关键。考生要注重积累,重点掌握容易忽略的省略句、宾语前置和固定句式等。文言文翻译4步骤第一步:读、审联系语境明大意找到要翻译的句子在原文的位置,仔细审读要翻译句子前后的句子,揣摩这段话的大致含意,明确这段话说的内容和范围。具体来讲,要审两方面:1.审语境。一是审译句的外部语境,即上下文,看译句的上文是何意,下文又是何意,这叫“句不离段”。二是审译句的内部
3、语境,看陈述对象是谁,句子有什么特点等。2.审得分点。翻译评分是因点赋分,译出得分点才给分。因此要译好句子,拿到分数,必须知道该题的得分点在哪里,这样翻译才有目标,有着力点。文言译句常见的得分点主要有:关键词语(实词、虚词),重点是实词;特殊句式。审出得分点的方法有:审出关键词语:在翻译题中命题人往往会设置几个关键得分点,这几个关键得分点多数是句中的关键词语。这些关键词语有两类:一类是实词,这是主要的;一类是虚词。实词从词性方面看,指名词、动词、形容词、数量词,重点是动词;从知识点方面看,指通假字、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重点是古今异义词、活用实词、多义实词。虚词是指18个虚
4、词,重点是有多种意义、用法的虚词。审出特殊句式:a.寻标志。一般的特殊句式,都有其语言标志,抓住这些标志,就基本能锁定它。b.联语境。有一些特殊句子,无任何语言标志,如直接判断句、意念被动句、省略句等,这时就需要联系语境来判定其性质。另外,一些有标志词的句子也要联系语境,因为它不一定是特殊句式,如带“见”“于”的句子。第二步:字句落实莫疏漏,要切分将译句以词为单位逐一切分,再逐一翻译。切分的好处是能保证字字落实,最能发现句中的与现代汉语形似实异的古今异义词、偏义复词,以及与现代汉语形似意同的同义复词。第三步:连缀成句有条理按照现代汉语的表述习惯,将翻译出来的词义连缀成句,要注意语序的调整及省略
5、内容的补充。第四步:复查审核要仔细拟写好之后再读一读、查一查,看看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是否有错别字等。【典例剖析】【典例】(2019天津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夫兵之已而治之效,未必遽由是学也,而余独表而出之,盖乐夫三君识先王所以为学之意,于羽檄交驰之际,不敢忘学,学成而兵有功,治有绩,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凡衡之士,知三君之心,则居是学也,不专章句之务,而亦习夫他日所以为政;不但为科第之得,而思致君泽民之业。使政之与学复而为一,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1)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3分)译文:_【解题演示】第一步:
6、读语句,审视答题情境。审语境外部语境:提点刑狱王彦洪、提举常平郑丙、知州张松,在战乱之时,坚守办学是为政之本的理念,修葺石鼓书院。最后学校修成,战乱也结束,三人管辖之地,皆太平无事。内部语境:作者赞成他们的持守,想加以宣扬,劝导那些为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审得分点关键词语:“安得”,固定搭配,怎么能,有反问语气;“为”,介词,替;“言”,说,讲;“以”,目的连词,来;“劝”,劝导;“夫”,那些;“为政”,施政;“而”,却;“学者”,古今异义,古指学习的人。特殊句式:无第二步:切分句子。则/余/安得/不为之言,以/劝/夫/为政而不知学者耶?第三步:连缀拟写句子。第四步:复查检验。检查得分点是否落实
7、,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等。(2)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3分)译文:_【解题演示】第一步:读语句,审视答题情境。审语境外部语境:作者赞成三位官员为政重学的持守,衡州士人受到教化,将为政、学习合而为一。内部语境:衡州士人的态度,让作者看到希望,这将有利于国家。审得分点关键词语:“不惟”,不只;“望”,愿望;“抑”,或许;“于是”,古今异义,从这里;“与”,句末语气词,表感叹,译为“啊”“吧”。特殊句式:无第二步:切分句子。不惟/三君之望/如此,抑/国家/将于是/而有获与!第三步:连缀拟写句子。第四步:复查检验。检查得分点是否落实,是否有语病、错别字等。参考答案:(1)那么我怎么能
8、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2)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附【参考译文】战事的结束和治理的成效,未必立马是学习所致,而我上表称赞他们,大概是欣赏他们三人懂得先王重视学习的原因,在军情紧急之际,仍然不敢忘记办学,学校修成并且治兵有功,治理地方有政绩,那么我怎么能不替他们讲出来,来劝导那些施政却不知道学习的人呢?衡州全部士人,知晓三人的心思,就住在这所学校里,不只是专心学习,还学习以后的为政之道;不只为了科举登第,还想到报效君王、泽被苍生之业。使为政与学习再次合而为一,不只三位官员的愿望是这样,或许国家也将从这里有所收获吧!【即学即练】阅读下面
9、的文言文,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
10、节选自史记伯夷列传)1.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4分)重点字词:_特殊句式:_译文:_答案:重点字词:“伯夷”“叔齐”“西伯昌”翻译时应该保留;“于是”,古今异义词,译为“在这时”;“闻”译为“听说”;“老”,形容词用作名词,译为“老人”;“盍”译为“何不”;“焉”,代词,代指西伯昌。特殊句式:盍往归焉(反问句)。译文: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2.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4分)重点字词:_特殊句式:_译文:_答案:重点字词:“伯夷”“叔齐”“首阳山”翻译时应该保留;“耻”,意动用法,译为“认为是耻辱的”
11、;“义”,名词用作动词,译为“坚持道义”;后三句都是省略句,应补出主语;“薇”是野菜。特殊句式:隐于首阳山(状语后置)。译文: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隐居,靠采摘野菜充饥。附【参考译文】伯夷、叔齐是孤竹君的两个儿子。父亲想要立叔齐为国君,等到父亲死后,叔齐要把君位让给伯夷。伯夷说:“这是父亲的遗命啊!”于是(伯夷)逃走了。叔齐不肯继承君位也逃走了。国人只好拥立孤竹君的次子。在这时,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能够很好地赡养老人,就想何不去投奔他呢。(可是)到了那里,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武王把他的木制灵牌载在兵车上,并追尊西伯昌为文王,向东进兵去讨伐商纣。伯夷、叔齐勒住武王战马的缰绳谏诤说:“父亲死了不去安葬,就发动战争,能说是孝顺吗?作为臣子去杀害君主,能说是仁义吗?”(武王)身边的随从想要杀掉他们。太公吕尚说:“这是有道义的人啊。”于是搀扶着他们离去。等到武王平定了殷商的暴乱,天下都归顺了周朝,可是伯夷、叔齐却认为这是耻辱的事情,他们坚持道义,不吃周朝的粮食,在首阳山上隐居,靠采摘野菜充饥。(他们)到了快要饿死的时候,作了一首歌。那歌词是:“登上那西山啊,采摘那里的野菜。以暴臣取代暴君啊,竟认识不到那是错误的。神农、虞、夏的太平盛世转眼消失了,哪里才是我们的归宿?哎呀,只有死啊,命运是这样的不济!”于是(他们)饿死在首阳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