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儿童审美教育PPT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前儿童审美教育PPT课件.ppt(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关于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第一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 艺术教育可分为专业艺术教育和普通教育两类.专业艺术教育包括高等艺术教育、中等艺术教育等专业艺术教育,美术、音乐、戏剧、电影等专业艺术教育.普通艺术教育包括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中的非艺术专业的艺术教育.P348v 普通艺术教育的目标主要是提高受教育者的艺术修养.专业艺术教育更多强调艺术创作能力和制作技巧的培养.但无论是专业艺术教育还是普通艺术教育,其艺术修养的获得人格素质的提高都是首要目的.v 余秋雨认为,“艺术修养是一种在审美范畴里感悟生命的能力.”审美欣赏力第二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学前儿童审美欣赏心
2、理过程v(一)准备阶段v 审美欣赏的前提是审美态度,审美态度的具体形式和关键环节是审美注意.所谓审美注意是指审美态度碰到具体对象的时候,把注意力集中和停留在对象的形式或结构上面.P 337v 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通常包括美的基本要素和形式美的基本规律两大类.前者主要是指线条、色彩、肌理、声音运动等要素,后者主要包括对称与均衡、重复与变化、节奏与韵律、多样与统一等方面.P 354v 审美注意与科学研究中对具体对象的注意不同,它并不直接联结也不很快过度到逻辑思考概念意义,而是更为长久地停留在对象的形式或结构本身,并从而发展其他心理功能如情感、想象等的渗入活动.P 337v 审美态度经过审美注意就完成
3、了欣赏的准备阶段,进入了欣赏的实现阶段.P 337v 第三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二)实现阶段v 审美欣赏的实现阶段就是审美感受阶段.包括感知、想象、理解、情感多种因素的交错融合.这一阶段是审美心理的关键.v 审美感知审美器官即“感受形式美的眼睛”和“有音乐感的耳朵”对审美对象的形状色彩光线空间声音张力等要素组成的完整形象的整体性把握,是一种区别于日常感知的,能够揭示事物的表现性(或审美属性)的特殊的感知.P338v 加登纳认为,个体的视知绝经历了一个从定向知觉到偏向知觉到完形知觉再到超完形知觉和符号知觉的发展过程.其中,定向知觉和偏向知觉是动物和人类的新生儿所具有的知觉能
4、力,而完形知觉、超完形知觉和符号知觉则是人类自幼儿时期开始所特有的.完形知觉是指那种能够把对象加以组织的能力即一种在内在需要的驱动下极力将不完美形式改变为完美形式的能力.超完形知觉是一种能看到以某种方式所呈现的主导图象或完形之外的能力.这种对对象的完形和超完形知觉是通过创作者内心主观的简化原则来进行的.P342v 格式塔心理学认为这种感知是对整体形象的完形知觉或超完形知觉,是内在情感模式与外在形式结构的契合.它包含了想象、理解、情感等因素在内.P338 第四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 审美感知是审美理解的第一步,那么,审美想象则帮助欣赏主体实现审美理解.因为,在审美欣赏中,审美
5、理解不是靠概念、判断、推理来进行的,而是靠想象来进行.正因为审美想象包含了主观情感的心绪、意境、典型,自由而丰满,审美欣赏才有了不确定性、多义性.P339 v 审美理解是在审美感知之后对欣赏对象所作的进一步的审视和欣赏.最高级的理解是渗透在感知想象情感诸因素中并与它们融为一体的,对融合在形式中的意味即“象外之旨”的领悟.P339v 审美情感是区别于科学活动与道德活动的一个最为显著的特点.它有两种含义:一种是指审美对象所具有的情感表现性,这种情感表现性并不是对象客体自身所具有的,而是当审美主体的某种内在的情感模式与外在的形式结构达到“同形同构”或“异质同构”时产生的.另一种是指审美主体在审美过程
6、中达到一种自由和谐状态时所产生的一种审美愉悦,也即美感.v 审美欣赏中的审美情感与感知、想象、理解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并起着彼此促进的作用,他们共同构成完整的审美心理的实现过程.P339-340第五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三)效应阶段v 审美欣赏心理过程的最后阶段是效应阶段,其结果是主体审美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的审美判断和审美欲望(爱好)的产生;二是间接的审美趣味和鉴赏力的提高.第六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学前儿童的审美创造过程v(一)审美知觉阶段v(二)审美反思阶段v(三)审美表达阶段v 审美创造的主体对外物的知觉和体验等,必须通过
7、某种形式语言才能形成最终结果.能将自己的知觉和体验用物化的方式表达出来,这也是艺术家与普通人的区别所在.P345-346第七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p346-350v(一)审美教育是一种以情感教育为主的教育,其目的在于通过种种审美活动的熏陶和影响提高个体的审美能力,健全其审美心理结构,最终达到人格的完善v(二)审美教育是个体全面发展教育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第八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艺术教育是以音乐美术文学为手段和内容的教育.艺术教育的内容大致包括:(1)艺术知识,包括艺术理论、艺术批评和艺术史;(2)艺术欣赏,包括对艺术作品的感受和鉴赏能力
8、;(3)艺术创作,包括创作作品的构思能力和表达技能.第九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关系v 1.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包含v 从审美教育角度看,审美教育中除艺术教育还包括自然美育和社会美育.但由于艺术是所有美的形态中做精彩、最辉煌、最动人心魄的感性形式,所以艺术教育是审美教育的基本手段.v 2.审美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促进v 一方面,个体在艺术教育中所获得的艺术审美经验迁移到自然美育和社会美育中,有助于他们对自然美和社会美的形态与结构、特征的感受和识别,提高其审美能力.v 另一方面,个体在审美教育中获得艺术创作的灵感,并进行有意义的构思,使其所创作的作品更加生动、
9、丰富而有个性.v 第十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目标与内容P350-351v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是指教育者按照美的规律,通过各种审美教育媒介,有目的地提高他们对审美对象的鉴赏与创造能力,培养他们审美心理结构,最终达到个体人格的完善.v 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第一层目标,促进学前儿童对美的敏感性以及审美感受和审美表现与创造能力的发展.第二层目标,是为将来学前儿童成为一个人格健全完善的人打好良好的基础.v 学前儿童的审美教育的内容主要包括艺术美、自然美与社会美.v 第十一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学前儿童审美教育的实施P352-355一、审美感受力的培养
10、(一)用美包围儿童 在美的情境中,通过知觉自然选择和筛选,与特定的人类情感模式联系起来,引起某种特定的感受,对美的敏感性也由此产生.(二)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在审美活动中,主体特定的心境和情绪等直接决定其审美感受的发生.因而审美活动需要在轻松、自由、活跃的气氛中进行,儿童在其中能具有自信心并专注于体验于想象.(三)帮助儿童审美情感的积累 学前期的心理发展特点之一是自我中心主义.他们常常将自己的情感投射到外界事物上,产生移情作用.同时,此时的儿童对周围世界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望.美是情感表现的形式,这种形式与学前儿童的情感极易产生碰撞,使他们产生“物我交融”的审美情感.(四)引导儿童利用多种
11、形式感知审美对象的审美属性 审美属性的感知不同于科学活动中对物体的感知,后者强调的是客观事实,而审美感知强调的是对事物的情感表现性的把握.例如从整体上感受松树的伟岸挺拔和柳树的婀娜多姿.(五)启发儿童表达自己的审美感受 可以是语言讲述、动作表演、歌唱、游戏活动,绘画与手工造型等.第十二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二、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力的培养P335-338v(一)丰富儿童的内在图式v 儿童头脑中的图式是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的原材料,它们经由审美情感的激发,即可成为现实的审美作品的内容.(1)通过对表象的概括、分化、分解、综合来进行内在图式的积累.(2)通过语言的引导作用来积累内在
12、图式.(3)引导儿童感知对象的审美属性.v(二)激发儿童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的动机v 审美环境生活性、审美内容适当性、教学方法游戏性 v(三)启发儿童的审美思维v 审美思维不同于科学逻辑思维,它具有直觉性、形象性、情感性、整体性等特征.逻辑思维较为强调集中思维,审美思维更多要求儿童进行发散性思维.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要以自己的审美趣味来桎梏儿童的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而要持一种开放的态度,允许儿童的内在情感想象等呈现个性化的表现v(四)教给儿童表现的技能v 要通过儿童自身的审美表现与艺术创造实践活动来学习技能,真正做到,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儿童的思考、探索来掌握技能,为进一步的表现与创造打下基础,而不是简单地模仿教师的示范动作.第十三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v郑板桥vP341第十四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感谢大家观看第十五张,PPT共十五页,创作于2022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