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耕耘机推广鉴定大纲-重庆市农机化信息网.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微型耕耘机推广鉴定大纲-重庆市农机化信息网.docx(1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重庆市农业机械鉴定站 2010-08-01实施2010-08-01发布微型耕耘机JD023A2010JD农业机械推广鉴定大纲JD023A2010目 次前 言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基本要求13.1企业必备的生产设施和检测设备13.2产品鉴定 23.3申请方需补充提供的文件资料试验条件23.4 试验条件23.5 被测参数准确度及仪器设备23.6 样机确定34 鉴定内容和方法34.1 技术要求和性能试验34.2 安全要求检查44.3 生产查定54.4 可靠性评价54.5 适用性评价64.6 使用说明书审查64.7 三包凭证审查64.8 生产条件审查64.9 用户调查65 判定规则65.1
2、 单项判定65.2 综合判定6 附录A9 附录B10II前 言本大纲是对JD023-2010微型耕耘机推广鉴定大纲的修订。本大纲与其前版本相比,主要内容变化如下:提出了申证企业的基本要求;增加了企业生产条件审查3.11、3.12的内容;对安全要求进行了调整;对检验项目重新进行分类; 对判定规则重新进行了规定。本大纲自实施之日起代替JD023-2010微型耕耘机推广鉴定大纲。本大纲提出单位:重庆市农业机械鉴定站。本大纲归口单位:重庆市农业机械鉴定站。本大纲起草单位:重庆市农业机械鉴定站。 微型耕耘机1 范围本大纲规定了微型耕耘机推广鉴定的内容、方法和判定原则。本大纲适用于微型耕耘机的推广鉴定。微
3、型耕耘机的其他鉴定可参照执行。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大纲的引用而成为本大纲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草案(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大纲,然而,鼓励根据本大纲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大纲。GB10395.1-2009 农林机械 安全 第1部分:总则GB10395.10-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 安全技术要求 第10部分:手扶(微型)耕耘机GB10396-2006 农林拖拉机和机械、草坪和园艺动力机械 安全标志和危险图形总则GB/T 5262 农业机械试验条件测定方法的一般规定
4、GB/T 5667-2008 农业机械 生产试验方法GB/T 5668-2008 旋耕机 JB/T 10266.1-2001 微型耕耘机 技术条件JB/T 10266.2-2001 微型耕耘机 试验方法JB/T 9803.1-1999 耕整机 技术条件JB/T 9803.2-1999 耕整机 试验方法JB/T 9832.2-1999 农林拖拉机及机具漆膜附着性能测定方法 压切法JB/T 5135.3-2001 通用小型汽油机技术条件JB/T 8895-1999 中小功率柴油机通用技术条件DB50/T 209-2005 微耕机质量评价技术规范TZ2-2006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通则 使用说明书审查
5、TZ3-2006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通则 三包凭证审查TZ4-2006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通则 生产条件审查TZ5-2006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通则 用户调查3 基本要求3.1 企业必备的生产设施和检测设备见表1表1 生产设施和检测设备类别设施、设备名称生产设施必要的生产场地和零部件、成品库房(不少于3000m2)零部件的运输和放置设施装配流水生产线装配用压力设备续表1 生产设施和检测设备类别设施、设备名称检测设备发动机检测设备整机空运转试验装置传动箱装配后的气压试验台洛氏硬度计粗糙度仪0-50 mm外径千分尺(精度为:0.001mm)0-50 mm内径千分尺(精度为:0.001mm)0-50 mm
6、公法线千分尺(精度为:0.001mm)千分表(精度为:0.001mm)偏摆仪(或类似的检测设备)红外线测温仪(0-400)3.2 产品鉴定企业应先做产品鉴定,产品鉴定合格后可向市场进行销售,产品销售范围应覆盖重庆市三个区县以上,通过产品鉴定1年且销售数量100台以上者方可申请推广鉴定。3.3 申请方需补充提供的文件资料a) 产品使用说明书、合格证;b) 产品执行的标准;c) 产品的三包凭证;d) 产品注册商标(如有)批文复印件或产品注册商标申请证明文件,营业执照复印件;e) 产品照片一张(应能充分反映样机特征)、标牌、安全标志;f) 必要的产品图样。g) 100户用户名单(姓名、地址、电话、身
7、份证号)3.4 试验条件3.4.1 试验地的选择试验地应根据试验样机的适应范围选择有代表性的地块,必须有适量原植被;田块各处的状况要基本相同,田块面积应能满足各测试项目的测定要求;测区长度不少于20m,并留有适当的稳定区。3.4.2 田间调查试验前应对试验地状况进行调查、测定。内容包括面积大小、试验地地形及前茬作物名称、土壤类型、土壤绝对含水率、土壤坚实度、植被、田面水深(水耕时)。测定方法按GB/T5262进行。3.4.3 试验样机状态试验样机的技术状态应良好,按使用说明书的规定进行动力匹配、使用、调整和保养。试验中不得随意更换驾驶员。3.4.4 性能测定行距要求旋耕性能测定时,相邻行程要间
8、隔一定距离,保证测定互不干扰。3.5 被测参数准确度及仪器设备被测参数准确度要求见附录A,仪器设备的量程、准确度应满足附录A的规定。3.6 样机确定样机由生产企业(制造商)无偿提供且应是近半年内生产的合格产品,由鉴定单位(或委托相关部门)在申请方或制造商明示的产品存放处或生产线上随机抽取,取样基数不少于9台(市场或使用现场不受此限),取样数量2台,全部用于鉴定试验。样机由申请方或制造商在规定时间前送达指定地点,试验完成且对试验结果无异议后,样机由提供者自行处理。4 鉴定内容和方法4.1 技术要求和性能试验4.1.1 主要技术参数核对与测量参数的核对与测量应在表面坚实平整的场地上进行,其内容主要
9、包括配套动力、微耕机的外形尺寸、幅宽、耕深、生产率、燃油消耗率、结构质量、作业速度、传动方式和刀辊等。4.1.2 性能试验4.1.2.1 试验要求将微型耕耘机耕深调整至机器能够正常作业的最大耕深,在常用作业速度下进行试验,同一工况测试不少于三个行程,检验项目见表2。表2检验项目表检验项目检测方法耕深及耕深稳定性按JB/T10266.2中6.6.2.a)的规定进行,耕深以各工况耕深平均值表示,耕深稳定性以工况耕深稳定性表示。耕宽及耕宽稳定性按JB/T10266.2中6.6.2.b)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以工况平均耕宽表示,稳定性系数以工况稳定性系数表示。碎土率按JB/T10266.2中6.6.2.
10、c)的规定进行。植被覆盖率按JB/T10266.2中6.6.2.d)的规定进行。旋耕后地表平整度按JB/T10266.2中6.6.2.e)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以工况标准差表示。漏耕率按DB/T209中4.2.6的规定进行。4.1.2.2 噪声测定静态环境噪声按JB/T10266.2中6.4.1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以左右平均值的最差值表示。驾驶员耳旁噪声按JB/T 10266.2中6.4.2的规定进行,检验结果以左右平均值的最差值表示。4.1.3 装配及涂漆质量等检查4.1.3.1 整机装配各零、部件不得错装和漏装。所有紧固件应紧固可靠;各运动件装配后应灵活、可靠,不得有卡滞现象和异常响声;外观
11、应清洁,无锈污、碰伤等影响外观的缺陷。4.1.3.2 涂漆质量涂漆按JB/T10266.1中4.1.17的规定进行。检测影响外观的主要部件的漆膜附着力按JB/T9832.2进行,要求三处均不低于2级。外观色泽均匀,平整光滑,无露底、起泡、起皱和流痕。4.1.3.3 密封性能按JB/T10266.1中4.1.7进行。配套发动机不得有漏水、漏油、漏气现象。动结合面不漏油,静结合面不渗油。4.1.3.4 主要紧固件紧固程度螺栓不低于8.8级,螺母不低于8级。用扭力扳手测量主要结构件联接螺栓的拧紧力矩累计超差只数。螺栓拧紧力矩见表3。被栓联接螺栓随机选取,每个结构件检测数目不少于2只,检测总数不少于1
12、0只。累计超差只数不大于2。表3 紧固件紧固程度公称直径mm拧紧力矩 Nm最小值最大值814191027381247661475106161181651816222720230322223154414.1.3.5 标牌按JB/T10266.1中7.1的规定进行,要求内容齐全,字迹清晰,牢固可靠。4.1.4 操纵方便性检查4.1.4.1 通过性能最小转向圆半径和最小水平通过半径的测量,按JB/T9803.2中7.3.1的规定进行。4.1.4.2 操纵使用方便性微型耕耘机作业时行走应平稳,连续驾驶操作省力,扶把无过大的震动与摇摆。离合器、油门、制动装置等操作方便、灵活、可靠。4.1.4.3 扶把调
13、整方便性及定位可靠性微型耕耘机具有扶把调整功能时,扶把上下、左右和旋转调整应灵活、方便,调整范围符合设计要求,定位可靠。4.1.4.4 配套农机具换装方便性对于具有多功能的微型耕耕耘机,配套农机具的换装应方便、连接可靠。4.2 安全要求检查4.2.1 安全防护发动机与工作部件间的动力传动采用皮带和链条传动时,传动部位必须安装可靠的防护装置;与旋耕部件配套时,刀轴上方应安装防护罩,防护罩应包覆旋耕作业宽度且强度和刚度足够;发动机排气管外应安装防护罩;紧急停机装置。4.2.2 安全警示标志在旋耕刀等旋转工作部件应有永久性危险警告安全标志,指明操作者的脚应远离旋耕刀或旋转工作部件,安全标志应符合GB
14、10396的规定;且安全标志的制作和粘贴应符合JB/T10266.1中4.2.8的规定。4.2.3 扶把的设置连接扶手末端直线的中点在水平面内的投影和旋耕刀或旋转工作部件的回转外缘在同一水平面的投影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900mm,当水平扶手与微耕机的运动方向不平行时,该距离应不小于500 mm。两扶手把间应设置横杆,以防止操作者接触工作部件,横杆与工作部件边缘的水平距离应大于550 mm。如果在离工作部件水平距离550 mm处两扶手把间距离小于320 mm,则不需要设置横杆。4.2.4 非作业状态能够可靠切断动力传动4.2.5 使用说明书中应规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注意事项。4.3 生产查定4.3
15、.1 试验要求配套动力应与设计要求相适应,并备有必要的配件和工具。试验机组的技术状态应良好,严格按使用说明书规定进行使用、调整和保养。工况选择应使作业质量符合农艺要求。4.3.2 生产查定中如有重大故障发生,此后各检验程序不再进行,有效度视为不合格。重大质量故障是指导致机具功能完全丧失、危及作业安全、造成人身伤亡或重大经济损失的故障,以及主要零部件或重要总成(如:齿轮箱、轴承座等结构件)损坏、报废,导致功能严重下降,难以正常作业的故障。4.3.3 试验方法对样机进行连续若干班次、生产试验累计负荷下的作业时间不少于18小时。准确记录其间各类时间消耗、作业量和主油料消耗,对故障应在备注栏进行适当描
16、述,然后整理汇总计算作业小时生产率、燃油消耗量、有效度指标。4.3.4 技术经济指标计算4.3.4.1 小时生产率 (1)式中:EC 小时生产率,hm2/h或hm2/hm;QCb 生产查定作业量,hm2;TZ 生产查定纯作业时间,h;B 工作幅宽,m。4.3.4.2 燃油消耗量 (2)式中:Gn 燃油消耗量,kg/hm2;Gnz 生产查定燃油消耗量,kg。4.3.4.3 有效度:100 (3)式中:K 有效度,%;Tg 机具在生产查定期间的故障排除时间,h。4.4 可靠性评价4.4.1 评价方法4.4.1.1 按JB/T10266.2中7规定进行生产试验,依据试验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价。4.4.1
17、.2 重新申请推广鉴定的产品或批量生产销售两年以上,市场累计总销售量超过1000台的产品,可以按GB/T5667-2008做不小于3个班次的生产查定并结合用户调查结果进行可靠性评价。4.4.2 评价标准4.4.2.1 在生产试验或生产查定中如果发生重大故障,可靠性试验视为不合格。4.4.2.2 依据生产试验结果进行评价的,要求使用可靠性有效度95%或平均故障间隔时间不少于185小时。4.4.2.3 依据质量调查结果进行评价的,要求质量调查中无重大质量故障,可靠性调查结果优秀和良好的占调查总数的70%以上。4.5 适用性评价4.5.1 根据企业(申请方)所明示的产品适用范围,重点考核产品对田块大
18、小、土壤类型、土壤含水率、前茬作物根茬、水旱田以及植被等不同条件下的适用能力。4.5.2 适用性考核采用定点试验和跟踪调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根据产品的适用范围选取3处具有代表性的试验点,性能试验在其中一个试验点进行,另外2个试验点进行跟踪调查。4.5.3 适用性评价指标不进行合格判定,只明确产品的适用范围。4.6 使用说明书审查使用说明书审查按TZ2的规定进行审查和判定。4.7 三包凭证审查产品三包凭证审查按TZ3的规定进行审查和判定。4.8 生产条件审查生产条件审查按TZ4的规定进行审查。按附录B进行判定。4.9 用户调查用户调查按TZ5的规定进行调查和判定。5 判定规则5.1 单项判定被检
19、验的项目凡达不到合格标准要求的均称为不合格,若因产品质量原因导致某些项目的检验无法进行,则这些项目也视为不合格。采用逐级判定法进行指标的合格判定,二级指标按重要程度分为A、B、C三类,A类允许不合格数为0,B类允许不合格数为2,C类允许不合格数为4,当A、B、C三类均合格时,则相应一级指标判为合格。指标分级、分类及合格判定表见表4,适用性评价指标不进行合格判定,只明确产品的适用范围。5.2 综合判定一级指标全部符合要求的,鉴定结论为合格;一级指标存在基本合格的,鉴定结论为基本合格,允许企业在3个月内对不合格项进行一次性整改,整改结果经验收通过后可确认为合格。一级指标存在不合格项的,鉴定结论为不
20、合格。表4单项合格判定一级指标二级指标一级项目类别序号二级项目单位合格标准安全要求(合格要求:A=0)A1安全防护/应符合本大纲4.2.1的规定。2安全警示标志/应符合本大纲4.2.2的规定。3扶把的设置/应符合本大纲4.2.3的规定。4动力切断可靠性/应符合本大纲4.2.4的规定。5使用说明书安全事项描述/应符合本大纲4.2.5的规定。技术要求与性能试验(合格要求:A=0,B1,C2)A1耕深cm10.02耕深稳定性/80%B1平均耕宽cm设计值5.02碎土率/50%3植被覆盖率/50%4操纵使用方便性/应符合本大纲4.1.4.2的规定。5小时生产率hm2/(hm)设计值6主要紧固件及拧紧力
21、矩/应符合本大纲4.1.3.4的规定。7静态环境噪声dB(A)86.08驾驶员操作位置处噪声dB(A)93.0技术要求与性能试验(合格要求:A=0,B1,C2)C1旋耕后地表平整度cm62扶把调整方便性及定位可靠性/应符合本大纲4.1.4.3的规定。3配套农机具换装方便性/应符合本大纲4.1.4.4的规定。4漏耕率/5%5通过性能最小转向圆半径m1.7最小水平通过半径m2.46单位作业量主油料消耗量kg/hm2设计值7涂漆质量/应符合本大纲4.1.3.2的规定。8整机装配/应符合本大纲4.1.3.1的规定。9密封性能/应符合本大纲4.1.3.3的规定。10铭牌标志/应符合本大纲4.1.3.5的
22、规定。表4(续)单项合格判定一级指标合格标准可靠性评价按4.4的规定进行审查判定,合格要求:合格。使用说明书审查按4.6的规定进行审查判定,合格要求:合格。三包凭证审查按4.7的规定进行审查判定,合格要求:合格。生产条件审查按4.8的规定进行审查判定,合格要求:合格或基本合格经整改验收合格。用户调查按4.9的规定进行审查判定,合格要求:通过。适用性评价在制造商明示的产品适用范围内适用8附录A(资料性附录)表 A1被测参数要求序号被测参数测量范围准确度或分度值1质量含水率样品0200g0.1g其他样品质量030kg0.05kg2长度05m1mm3时间024h0.5s/d4转速09999r/min
23、1r/min5压力05MPa0.2MPa6温湿度0100%RH; -10605%RH; 17力矩0500Nm1%8噪声0130dB(A)0.5dB(A)附录B 生产条件审查要求 条款审查内容审查记录2.1企业或其所在的组织应是能承担法律责任的实体,依法取得与所从事的领域相适应的资质,有固定的办公场所(不得小于300平方米)。 营业执照; 有无 产品是否在从业范围内; 是否 注册商标; 有无 完税证明; 有无 固定的办公场所。 有无2.2企业应设立与组织要求相适应的组织机构,这些机构(无论称谓如何)至少应能履行质量管理、技术管理、生产制造、物资供应、售后服务等职能,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以履行其
24、职责、识别偏离质量、技术要求程序的情况,并能采取措施预防或尽可能减少这类偏离。 组织机构是否健全; 是否有缺陷 职能落实是否明确; 是否有缺陷 是否具有所需的权力和资源;是否有缺陷 能否正确识别各种偏离要求的情况;能否有缺陷 能否正确履行职责; 是否有缺陷2.3企业应建立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质量管理体系并形成必要的文件,各种文件应能有效控制并被严格实行。 管理体系与生产规模是否适应; 是否有缺陷 是否形成必要的文件; 是否有缺陷 控制与实行是否有效; 是否有缺陷 各部门、工位应有明示的质量管理制度。是否有缺陷2.4企业应有与生产规模相适应的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和生产人员,人员的能力应满足相应岗位的
25、技能要求。 人员是否满足生产要求; 是否有缺陷 人员能否胜任岗位; 是否有缺陷 人员培训考核计划是否制定并被实行。是否有缺陷2.5企业应对采购供应商进行评价并保存这些评价的记录和获批准的合格供应商名单。 合格供应商评价记录; 有无 获批准的供应商名单。 有无3.1企业应有与生产的产品和规模相适应的生产场地和生产设备。供应品、原材料以及生产成品应有适当的存放场地和必要的防护措施确保这些物品的质量状况不受影响。 是否有固定的生产场地并与产品和规模要求相适应; 是否有缺陷 生产设备能否满足要求; 是否有缺陷 供应品、原材料及生产成品能否被有效保护;是否有缺陷3.2企业应制定(引用)产品标准/出厂验收
26、技术条件,企业制定的标准应在技术监督部门备案。 是否有产品标准; 有无 标准是否经过备案; 是否 标准是否是自制定。 是否附录B(续)生产条件审查要求 条款审查内容审查记录3.3产品生产场地应有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条件,工作环境应满足人体健康、产品生产等要求,诸如防尘、雨、风等要求。各工序、工位的器具应安全有效,零部件的运输和放置应确保其质量不受影响。 生产场地是否具备生产合格产品的条件;是否有缺陷 人员工作环境是否符合有关标准要求;是否有缺陷 工位器具是否安全有效; 是否有缺陷 零部件的运输和放置是否满足要求。是否有缺陷3.4企业所使用的标准物质、器具、测量仪器和测量设备应根据使用程度制定适当
27、的校验周期,按规定的校验周期校验合格并作适当的标志加以标识。 标准物质的符合性; 是否有缺陷 再用器具的符合性; 是否有缺陷 测量仪器和测量设备的符合性;是否有缺陷 校验周期的合理性; 是否有缺陷 是否有正确的校验标识。 是否有缺陷3.5产品生产用设施和设备状态应保持完好,并按规定的程序进行检修和维护保养,检修和维护保养应有记录。 生产用设施和设备状态是否完好;是否有缺陷 检修和维护保养是否按规定进行;是否有缺陷 记录是否完整。 是否有缺陷3.6生产过程应按照产品工艺文件进行并能有效控制,过程控制中的检验应建立制度并能有效实施,有生产线时,其运行应可靠,并应在生产线上设置必要的质量控制点。在生
28、产现场合格品区域或半成品库中随机抽取产品检验(尺寸公差、形公差状、位置公差、硬度、磕碰),不少于35个项次,项次合格率不于90%。 有无产品工艺文件; 是否有缺陷 执行是否有效; 是否有缺陷 检验能否有效进行; 是否有缺陷 关键零部件检验设备; 有无 生产线运行是否可靠; 是否有缺陷 质量控制点的有效性。 是否有缺陷 零部件检验是否合格 是否3.7企业应确保所采购的供应品和消耗材料,只有在经过检查或证实是符合有关规定的标准规范或要求之后才投入使用。 是否制定了供应品和消耗材料采购制度;是否有缺陷 供应品和消耗材料与产品要求是否一致;是否有缺陷 制度有效执行情况; 是否有缺陷 检查活动是否被记录
29、。 是否有缺陷3.8应按照产品标准出厂验收技术条件实施出厂和月季检验制度。产品签署检验合格证后才能进入成品库。 是否有月季检验制度; 是否有缺陷 月季检验制度记录完整性; 是否有缺陷 出厂检验是否进行; 是否有缺陷 合格证签发是否符合要求。 是否有缺陷附录B(续)生产条件审查要求条款审查内容审查记录3.9不合格品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和交付。不合格品的控制和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应作出规定并得到落实。 不合格品是否得到识别和控制;是否有缺陷 有关职责和权限应作出规定并得到落实。是否有缺陷3.10企业应建立制度和程序保障能及时有效地处理来自客户或其他方面的抱怨或投诉。企业应综合汇集
30、产品制造、外购外协件供应、用户抱怨等质量信息,通过对这些信息的分析处理,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加以落实,确保产品质量的持续改进的有效性。 制度和程序是否建立并有效实施;是否有缺陷 质量信息、用户抱怨及投诉能否及时有效地处理和汇总; 是否有缺陷 是否建立了用户档案。 是否有缺陷 是否有集中性质量投诉; 是否有缺陷 是否提出纠正和预防措施并加以实施;是否有缺陷 持续改进是否有效。 是否有缺陷3.11生产设施 必要的生产场地和零部件、成品库房(不得小于3000平方米)(查房屋产权证或租赁期3年以上的房屋租赁合同)是否 零部件的运输和放置设施 是否 装配流水生产线 是否 装配用压力设备 是否3.12检测
31、设备 发动机检测设备 是否 整机空运转试验装置 是否 传动箱装配后的气压试验台 是否 洛氏硬度计 是否 粗糙度仪 是否 0-50 mm外径千分尺(精度为:0.001mm) 是否 0-50 mm内径千分尺(精度为:0.001mm) 是否 0-50 mm公法线千分尺(精度为:0.001mm)是否 千分表(精度为:0.001mm) 是否 偏摆仪(或类似的检测设备) 是否 红外线测温仪(0-400) 是否注:3.11、3.12为否决项,其余为非否决项。否决项中任何子项不合格,或非否决项中存在多于9个子项不合格,则生产条件审查结论为不合格;非否决项中存在少于10个子项不合格,且否决项全部子项合格,则生产条件审查结论为基本合格;当否决项和非否决项中全部子项合格,则生产条件审查结论为合格。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