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莲说教案汇总七篇.docx

上传人:说****呢 文档编号:86842609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35 大小:34.4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爱莲说教案汇总七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5页
爱莲说教案汇总七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爱莲说教案汇总七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爱莲说教案汇总七篇.docx(3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爱莲说教案汇总七篇教学目标: 学问和技能 朗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了解“说”古文体。(重点) 方法和过程 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了解文中的表现手法。(难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 理解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洁脱俗的情怀。(重点) 重点难点: 朗读课文,积存文言词语是重点。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是难点。 教具: 多媒体 教学方法: 自主探究和小组争论相结合 教学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现在,正是牡丹盛开的季节。去洛阳赏牡丹的人摩肩接踵。“唯有牡丹真国色,花开季节动京城 ”刘禹锡在赏牡丹中也这样说。可是,在宋代有个人偏偏不爱牡丹,他宠爱莲花!为什么呢?请大家一起走进爱

2、莲说。 板书:爱莲说 周敦颐 二、朗读 (一)范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蕃( ) 濯 ( ) 亵( ) 玩 淤( )泥 清涟( ) 噫 ( ) 隐逸 ( ) 鲜()有闻 新奇( ) (二)再读课文,结合课下注解和资料解决重点词语。包括一词多义、词类活用、词的古今义等。 1、重点词语 得意者甚蕃 晋陶渊明独爱菊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2、一词多义 香远益清 远 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有朋自远方来 水陆草木之花之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菊之爱 友人惭,下车引之。 3、词类活用 (1)、不蔓不枝 名词作动词:蔓,生枝蔓;枝,长枝节 (2)、香远益清 形容词作动词:远,远

3、播 4、古今义 亭亭净植 古义:直立。今义:植物 宜乎众矣 古义:应当。今义:适宜 (三)三读课文,疏通文义。理解重点句子的翻译。 (1)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我只宠爱莲花从淤泥里长出来却不沾染污秽。 (2)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只能在远处欣赏,却不能贴近去玩弄它啊。 (3)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对于菊花的宠爱,陶渊明以后就很少听到了。 三、概括分析课文 (1)四读课文,了解文体和的根底上,思索问题。 题目爱莲说,“说”是古代的一种谈论性文体,用于阐述对一事、一物、一种现象的见解或感想,写法上不拘一格,行文自由活泼,篇幅一般不长。 周敦颐(10171073) ,字茂叔,谥号元公,北宋哲学家。

4、人品高尚,胸怀洒落。任南康军地方行政长官时,命人在官衙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又托物言志,写下了这篇文章。 1、本文文眼是什么? 爱 2、小组争论:文中人物爱莲、爱菊、爱牡丹的缘由是什么? 莲、菊、牡丹分别象征哪些人?对这三类人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3、五读课文,读出的感情。 四、品尝赏析课文 1、本文重点是写莲花,从哪些方面来写莲花的形象?这些方面和君子哪些品质相像?文章写菊花和牡丹的作用是什么? 出淤泥而不染: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的品质。 濯清涟而不妖: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正直不苟,豁达大度。 香远益清,

5、亭亭净植:象征君子美妙的姿势气质。 写菊花牡丹的作用是衬托。 2、本文采纳了什么表现手法?寄予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托物言志(借物喻人),衬托。 表达了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态的厌恶和洁身自好、不慕名利的生活态度。 板书设计: 正衬 反衬 隐逸者 君子 富贵者 托物 言志 五、拓展 小练笔: 仿照本文的表现手法,写一篇爱草说。 六、作业 背诵课文 爱莲说教案 篇2 一、导入新课 (上课前按“播放“键播放音乐,上课开头按“停顿“键停顿音乐,开头导入,语文教案爱莲说详案。) 莲花,自古以来就被人们看作是漂亮圣洁的象征。我们一起先来观赏一下莲的形象,然后我要请同学说说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按“导入新

6、课“键放莲花组图) 问题:你觉得莲花美在哪里?(学生答复,一律加以确定) 讲解:莲花的确是诗意盎然的。历来就有很多咏莲的名句,如姜夔的名句“一一风荷举“;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些都反映了人们对莲的宠爱。不过,人们经常观赏的都还只是莲花形状的美,其实真正值得赞扬的,还是它内在的品质。我们今日学习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赞美莲的品质,从而抒发的思想感情的文章。 二、体裁 在讲课文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本文的体裁和。(按放图像) 1、 同学读“说“的介绍。 本文的体裁是“说“,“说“就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偏重于论述道理。那么我们课文这个标题“爱莲说“就可以怎么解释呢? 明确:说说爱

7、好莲花的道理。毕竟为什么爱莲呢?想通过“爱莲“表达自己怎样的情怀呢?这都是我们等一会将要争论的问题。我们再来看一下本文的。 2、(放图像)指名朗读。 教师补充:周敦颐特别博学,而且人品很高,胸怀磊落,为官清正,深得民心,为百姓所爱戴。爱莲说是他在公元1068年担当南康郡守时写下的。他曾带着属下在官署的一侧挖池种莲,后人称为“爱莲池“。每当夏秋之交,莲花盛开,披霞含露,亭亭玉立。微风吹过时,田田荷叶轻摇,朵朵鲜花颔首,阵阵馨香扑面。周敦颐凭栏放目,触景生情,深感官场的黑暗,深爱莲花的高洁,写下了闻名的爱莲说。 三、前提测评 在读课文之前,先请大家对比屏幕上映出的生词,把它在课文上画出来,并能正确

8、朗读。(放注音,并请同学读,点“问号“播放“答对了“,如答错了可点上面的小天使动画,可播放“不对哟“声。正音并全班读,留意“鲜“的读音,可用现代汉语组词来区分,并读一下该词所在) 四、朗读训练 1、我们先听一下课文的录音,大家留意读课文的语气。(按“读“放课文录音)课文读完后,按“回名目“可回到界面。 2、录音再播放一遍,大家可以轻声跟读,体会一下怎样朗读文言文。(课文朗读中有两个错别字,可让同学边听边找) 3、请同学们轻声的自己把课文读一遍,做到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4、齐读课文,这一遍的要求是:读正确字音,读通课文,声音洪亮,精神饱满。 总结:这是一篇文言文,大家留意文言文的读法与现代文有

9、所不同,大家回忆一下电影和电视上看到的古人是怎样读书的呢?(答复后总结)是的,古人读书很有韵味,得意其乐的读,一般语气都比拟舒缓,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语文教案爱莲说详案。我们读古文虽然不需要摇头晃脑,但可以吸取些有益的读书阅历,可以读得更舒缓一些。要做到这一点,我们先要充分地理解课文内容,在把握感情的根底上去读。 五、思索争论 1、下面就请同学自由小声读,并看看解释,理解句意,读懂课文,相互可以争论一下疑难问题,时间为五分钟。 2、请同学来依据课文解释,把课文用现代汉语复述一遍。(按图中书上的小按钮放图像,分页指名复述,并解释加点字)(解释课文的最终一页是稳固练习,如时间不够可跳过,直接按右下角

10、的按钮即可进入下一步。) 3、现在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我们再读课文就要带着爱莲的感情来读,这次我们请女同学来读第一段,男同学来读其次段,女同学的声音应当是清爽动听,男同学的声音应当是铿锵有力,我们比比谁读得更好。(同学读) 4、总结:大家对“爱莲“的感情体会得还不够深,因此还没有把课文表达的感情充分的读出来,我们还要认真体会。我们一起看课文的内容。 5、看课文分析题。(问题三个) 问题1。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详细描写了莲花?表现了莲花哪些品行?(课文分析的全部问题的答案都按下面的向右的箭头即可) 答:比作君子。描写句为: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

11、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表现的品行:不与肮脏的世风同流合污,但又不孤高自许。(干净而又庄重) 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重,不敢轻侮。 总结:莲花的整体的形象是端庄漂亮,令人敬重。我们同学体会得很好。我们知道了爱莲,不仅由于莲花姿势漂亮,而且更由于莲的品行高尚。爱莲,也在赞颂莲,我们要留意带着赞美之情来读。一起朗读一下这个长句。(予独爱) 问题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答复: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三种处世的态度,我们来争论一下。君子是一种什么样

12、的人?(课文解释: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总结打出: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隐逸者呢?(课文解释:指隐居的人。在封建社会里,有些人不情愿跟统治者同流合污而隐居避世)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躲避现实,隐居起来。(打出: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富贵者呢?由于牡丹花非常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打出: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那么,写莲,同时又写菊、写牡丹的用意是什么呢?用作陪衬。菊正衬,牡丹反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行。 现在我们明白了,赞美莲,其实是

13、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肮脏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鄙视!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我们齐背这三个排比句。(予谓菊君子者也) 问题3。找出课文中的原句,体会对三种花各持什么态度? 答:“菊之爱宜乎众矣。“在这三句之前,有一个表示感慨的词“噫!“表示要发表感慨了。他的感慨是什么?生答:感慨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 总结:对,当时社会爱莲者少,爱牡丹者多,真正的君子少,追求富贵的人多啊!有感于社会上真正有德者少,追名逐利的人太多,对他们表示了强列的鄙视!结尾的这两句话一问一叹,发人深省,文章的主

14、题多深刻啊!(齐读噫) 点拨:其次段的句子有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将三种花的品行拟人化了。把莲花比作君子,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爱莲说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学习一些文言词语,尤其是多义词,疏通文言语句,理解短文的主要内容。 2、体会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写法,学习记叙、抒情、谈论的结合。 3、了解本文比照衬托的写法,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4、理解作品对追名逐利的世态的批判,领悟以“莲”自况,对高洁品行的追求。 学法点悟 莲花,是古往今来文人笔下高歌咏叹的对象,但大多数文人都是赞叹于它的清姿素容,并将其形诸笔端;而这篇散文精品却独辟蹊径,通过对莲的形象和品质的描写,歌颂了莲花坚贞

15、的品行,从而也表现了洁身自爱的高洁人格和洒落的胸襟。 整体感知 “说”,古代文体之一,既可以说明、记叙事物,又可以发表谈论的文体,它与“论”无大异,它往往借描绘事物以抒情言志。周敦颐的爱莲说正是这种托物言志的文体中一篇不行多得的传世佳作。给予“莲”高洁的品行,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荣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疑难解析 质疑:文章的题目是“爱莲说”,以莲花为歌颂对象,却几次提到了菊花、牡丹,的用意是什么? 解惑:文章通篇以菊花为旁衬,以牡丹为反衬,突出莲花傲然不俗,超脱卓群的品性,表现了守身如玉的生活态度。 质疑: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什么样的生活态度。 解惑:两个“独”字,都表现出

16、倚世独立,决不随波逐流的生活态度。但“我”爱莲又与陶渊明的爱菊又有所不同。 质疑:“我”爱莲花什么呢? 解惑: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质疑:文章其次段把“菊”“牡丹”“莲”比方象征哪三种人? 解惑:菊花比方象征隐士,牡丹比方象征富贵的人,莲花比方象征君子。 质疑:怎样理解本文借物喻人的写法? 解惑:本文采纳了借物喻人的写法。“出淤泥而不染”一句比方君子在恶劣的环境中不为世俗所污;“濯清涟而不妖”一句比方君子在优越的环境中不媚于世;“中通外直”一句比方君子内心通达,行为正直;“不蔓不枝”一句比方君子性格正直,纯粹无邪;“香远益清”

17、比方君子美德布于四方,声名远扬;“亭亭净植”一句比方君子卓然直立,坚守节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一句比方君子端庄重肃,被人仰慕。 语言揣摩 1 对“爱菊”“爱莲”“爱牡丹”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提示:爱不同的花象征一种不同的生活态度。菊花秋天开花,独抗寒霜比作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隐士,对爱菊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的隐士极少。牡丹雍容明丽,比作富贵之人,对爱牡丹是厌恶鄙弃,挖苦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而对爱莲同气相求。托物言志,在莲的形象中寄寓了自己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操守和感情。) 2 莲花有哪些得意之处?应怎样理解它的象征意义? (提示:莲花是本文主要的描述对象,是言志所托之物,从多方面描

18、绘莲花特征,围绕“君子”的品性,寄寓了深刻的象征意义。 “出淤泥而不染,濯青涟而不妖”:不同流合污,不孤芳自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通达正直,行为端正。 “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志洁行廉,美名传播。 “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这里描述的既是爱莲花的缘由,也是心目中君子的形象,包含着自律自况。) 3“陶后鲜有闻”一句中,“鲜”应当读in,还是in? (提示:“鲜”在这里应读“in”意思是“少”的意思。) 4“香远益清”的“益”是什么意思?请你找一个成语,里面的“益”和这儿是意思一样的。 (提示:“益”是“更加”的意思,“精益求精”的“益”是同样意思。) 5你怎样理解“莲

19、,花之君子者也”这句话? (提示:把莲比作花中的君子,原来他是要赞美君子形象,这句话是全文的核心。借赞花来赞人,这种写法就叫作借物喻人和托物言志。) 6从哪几个方面描绘了莲的形象。文章又怎样表现了莲的品质? (提示:从生长环境方面,描绘了莲的高洁和质朴;从体态香气方面,写了莲的正直和芳香;从风度方面,写了莲的清高。文章表现莲的高洁品质,从三个方面入手:直接描写形美,菊和牡丹衬托,抒情谈论。) 讨论课题 1、 相关链接:周敦颐(10171073)宋代闻名的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湖南道县人。有周元公集。晚年在庐山莲花峰下建濂溪书堂讲学,世称“濂溪先生”。在南康郡任职期间,他曾亲自率领属下在旧南康

20、府署一侧挖池种莲,名曰“爱莲池”。 2、用托物言志的方法可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封建时代的君子形象对我们今日如何做人,完善自我品德修养有肯定的启发。试着用托物言志的写法,写一篇散文。题目自拟。 自主探究 探究前期导引学习本文,要着重把握难词难句和关键的词、语、句,留意疏通文意,理解文章的主旨,体会本文托物言志的特点,背默文中的名句。 根底稳固集练 一、 文学常识填空 爱莲说选自 , 代 家。“说”是古代的一种 ,用以陈述对 的观点。 二、 字音字义 1 给以下生字注音。 颐( ) 蕃( ) 淤() 濯( ) 蔓( ) 亵( ) 鲜( ) 予( ) 2. 解释以下词语中加点的字。(3分

21、) 蕃 妖 濯 亭亭 亵 (6) 香远益清 3给以下形似字组词。 蕃( ) 亵( ) 番( ) 蛰( ) 藩( ) 衷( ) 幡( ) 裹( ) 三、 语言积存 翻译文言语句。 1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 2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 3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4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四、朗读背诵 1 留意骈句的特点,划分句子的节奏。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2 依据提示填空。 (1)本文的中心句是 。 (2)描写莲的高洁、质朴的句子是 , ;描写莲的姿势的句子是 , 。 (3)洛阳牡丹盛会,欣赏牡丹花的人许多,可用爱莲说中的句子来形容,应当是 。 五、问题探究 1 以下句式各有什么

22、特点? 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提示:这是推断句。这三个分句分别用“者也”表示推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提示:这是一个被动句,染,被污染。) 2 请说出本文的句式语言特点。 (提示:句式语言特点:句式多样,或骈句。或散句;或长句,或短句;或排比句,或独词句。语气多变。或陈述,或疑问,或感慨。节奏和谐。“蕃、丹、染、焉”,“直、枝、植”等韵脚交叉分布,错落有致。表达方式多样。百字短文融表达、描写、抒情、谈论于一炉。一个“爱”字连缀全文,文笔简练,情感丰富。) 六、观赏评价 1.本文既是写莲花的为何又写菊花、牡丹,这是一种什么写法? (提示:课文

23、中写菊花、牡丹的句子用意是:开头以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引出“予独爱莲”的主旨。以菊的隐逸,牡丹的富贵衬托莲的高洁。结尾由三种花写到三种人:爱菊者少,爱莲者更少,而爱牡丹者许多。以此感慨社会上真隐士少,有道德的人更少,而爱富贵的人许多。 这是运用比照衬托的手法。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2.对“爱菊”、“爱牡丹”、“爱莲”的态度分别是什么?表达有什么特点? 提示:用三种花象征三种人,用三种爱象征三种生活态度。菊花在花草凋零的秋天独吐暗香,所以将它比作隐士。文中用陈述句(“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表达对菊及爱菊者并不反感,只是慨叹真正隐逸之士极少。莲正

24、像品德高尚的君子,文中用疑问句(“莲之爱,同予者何人?”),借反问语气感慨君子太少。牡丹绚丽浓艳,所以将它比作贵人。文中用感慨句(“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对牡丹及爱牡丹者的厌恶鄙弃,挖苦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态。最终三句,将次序调整为菊、莲、牡丹,使褒贬爱憎更鲜亮。 爱莲说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朗读、背诵爱莲说,并把握词、语句,疏通文意。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3、学习莲花高洁的品质,培育“出淤泥而不染”的良好的道德品质。 教学重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和衬托的手法。 教学难点:理解文章的主旨。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方法:自主、合作、探究 教学课时:一课时 一、导入新

25、课: 师:同学们,见过莲花吗? 生:没有。 师:不要圆满,现在请同学们看大屏幕,我们一起来观赏一组莲花图片:妙笔生花、一 枝 独 秀、独 擎 烛照红装、世人皆睡我独醒、小荷才露尖尖角、梦、沉鱼落雁 生:感觉怎样?美极了。 师:综观历史,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唐 代薛涛-风前一叶压荷蕖。 最喜爱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但周敦颐喜爱莲花主要并不是由于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

26、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请看课文。 二、介绍和题目含义。 1、周敦颐(1017-1073) ,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北宋哲学家。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周敦颐任职南康郡(今江西星子县)时,曾率属下在府署东侧开拓一四十余丈宽的莲池(后被称为“爱莲池”),池中建“赏莲池”,南北曲桥连岸。夏秋之交,莲花盛开,芳香扑鼻。触景生情,写下爱莲说,借花述志。 2、题目含义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属谈论文的范畴,既可以说明,也可以谈论,还可以用来记叙、抒情。 含义:就是说说爱好莲花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理解文意: 学习方法指导:

27、文言文学习五步阅读法 大声朗读明确字音认真阅读理通文意分析阅读体会形象讲解阅读品尝意境背诵阅读加深理解 1、听读课文录音,留意字音。生听读-散读-正音(处理讲义、播放幻灯)-齐读。 2、默读全文疏通文意。 学法指导方法:先重申翻译要求: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 (2)补出省略成分; (3)通畅,精确。 学生默读-自己翻译(处理讲义)-同桌沟通-教师提问 教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推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一样。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一样。“何

28、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一样。 四、研讨课文,进一步理解本文思想和艺术。 把莲花比作什么?哪些语句详细描写了莲?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学生在练习本上画两朵盛开的莲花,将答案填写在上面。 明确:比作君子; 详细描写:环境-出淤泥而不染;生活习性-濯清涟而不妖;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亭亭净植;气味-香远益清;气质-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纯真自然无媚态-通达、正直-不攀附权贵-美名远扬-独立高洁-令人肃然起敬 2、课文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文章题为爱莲说,为什么还要写其他花呢? 答复:还写了菊和牡丹。 分别比作君子、隐逸者、富贵者。 补充:这三种人分别代表了

29、三种处世的态度。君子是品德高尚的人,指处在污浊的环境却保持自身的高洁,不随流俗,不受沾染。(不慕名利,洁身自好) 隐逸者指隐居的人。这种人的特点是志向高洁,但躲避现实,隐居起来。(志向高洁,隐居避世) 富贵者呢?由于牡丹花非常浓艳,从唐朝起就成为富贵人家的宠物。牡丹的价钱很贵,但富贵人竞相购之,把它比作富贵者很恰当。这种人的特点是追求富贵、追求名利。(贪慕荣华,追名逐利) 用作陪衬。这样,更能突出莲的君子的品行。 衬托:为了使某一事物更突出,用另一事物作对比和比拟。 小结:赞美莲,其实是要赞美君子这样的人,他不跟肮脏的世风同流合污,洁身自好,为人正直,名声很好,又很庄重,有独立的人格。封建社会

30、有这样的人,真是令人鄙视!用三种花来比三种人,使文章生动形象,含蓄而给人回味。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这种写法就叫做托物言志。 托物言志就是抽取事物的某种特征,来象征人的某种品行,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用具有高洁的莲花自喻,表达自己不慕名利、志向高远、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五、力量训练。 仿照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由于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我爱-,由于它-。 我爱 梅花,由于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坚韧,斗志昂然的勇士 。 六、总结: 把莲花比作“君子”,用它的清逸,表现人的高洁,刻画莲花,寄寓了自己的抱负、情志和人格操守,

31、表达自己鄙弃追求名利的士大夫的表现,歌颂德行高望的君子行为。 同学们,当我们学习这两篇短文的时候,我们或许为高雅的情趣和坚贞的节操所感动。历史已进展到今日,时代已今非昔比,但世间污浊之气,腐朽之风也会传宗接代,仍有待我们去抵抗,去去除。我们应当向古代贤者学习,追求精神世界的高格,远离物欲的诱惑,做一个品行端正、志趣高尚的人。 七、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 将刚刚的造句练习扩大为200字左右的小短文,写在练习本上。 爱莲说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一、学问目标 1、了解“说”的 特点。 2、反复诵读,背诵课文。 3、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充分领会的情怀,熟悉这种情怀产生的社会背景。 二、技能目标 1、能

32、够利用工具书理解课文中词语的意义以及用法。 2、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学习不慕名利、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教学重点 1、能顺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初步培育文言文阅读的语感。 2、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行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预备 1、教师预备:课文的教学录音带,与课文有关的图片与资料,帮助教学的小黑板。 2、学生预备:课前阅读课文,认读课文中的生字,利用工具书解释课文中不理解的词语,画出文中不理解的词或句子,初步翻译全文,做到能够顺畅地朗读课文。查找的有关资料,了

33、解写作背景及“说”这一文体。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同学们,见过莲花吗?观赏课本一幅莲花插图,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咏“莲”或“荷“的诗句。(学生吟诵诗句:有唐代诗人李白清水出芙蓉,自然去雕饰;宋代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唐代王昌龄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古往今来,有不少的文人墨客将莲作为描写的对象。 最喜爱莲花的当数宋代的周敦颐,他写了一篇短文爱莲说,虽然只有119个字,却是千古传诵的名篇(板书课题、)。但周敦颐喜爱莲花主要并不是由于它美,他写爱莲说的主要目的也不是赞美它的美。那是为了什么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个问题。 莲花是高洁的象征,它出淤泥而不染,清洁无瑕

34、,故而中国人民喜爱以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作为鼓励自己洁身自好的座右铬,而这一名句就出自北宋闻名的哲学家周敦颐的爱莲说。 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行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脍炙人口、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日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题解 简介:周敦颐,字茂叔,北宋哲学家,著有太极图说通书等。 说说本文写作背景。 “说”:是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记事,也可以谈论,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 二、感知课文 听录音朗读 朗读指导: 1、留意听准字音,朗读的节奏,语气,语调。 2、本文前一段介绍,介绍当用陈述语调读,后一段

35、谈论,其中有推断,有感慨,要留意前后语调使用的区分。) 扫清生字词 y fn y zhu d lin xi y y xin 颐 蕃 淤泥 濯 洗 涤 清涟 亵玩 逸 噫 鲜 3、学生齐读课文 4、学生自由阅读课文,参照解释,疏通文意并翻译课文。 重点讲学生难懂的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推断句,句型为“,也”可译为“,是”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一样。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 “牡丹之爱”与此一样。前文“何陋之有”也与此一样。 5、指名朗读 三、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行 1、把莲花比作什么

36、?文中哪些语句详细描写了莲? 2、又是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表现了莲的哪些品质? 莲 君子的品行 明确: 生长环境 (出 不妖) 高洁、质朴 体态香气 (中 益清) 正直、芳香 风度 气质 (亭亵玩焉) 清高 小结:这些描写,句句写莲,而又句句喻人。不但写出了莲花漂亮的外表、芳香的气质,而且对她那高洁的品德、美妙的情操、正派的风度,作了惟妙惟肖、尽善尽美的描绘,充分表达了对莲花的赞美之情。这也正是爱莲的缘由。 (这种借赞花来赞人,从而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3、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齐读一遍,留意体会的赞美之情。 4、在文中表达了怎样的人生态度?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

37、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文章写了莲,还写了哪几种花?分别比作什么? 2、主要描写和赞美莲花,为什么还写了菊花和牡丹?这有什么作用? 对三种花的态度怎样? 明确:这是一种衬托的写法,用“菊”和“牡丹”来衬托莲花。 (1)、 分析“菊”的衬托作用。 谁爱菊花?陶渊明。由于菊花不畏寒冷,傲霜斗雪,品行高洁。菊花又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态度。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流露出惋惜的情感 。 师:写陶渊明独爱菊,正是赞颂他不苟同于世俗的高洁品质。用菊花来衬托莲花,也是用陶渊明来衬托他自己。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 谁爱牡丹?世人。由于牡丹雍容华贵,历

38、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态度是否认的。因此,写牡丹实际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流露出鄙视的情感? 师:写世人盛爱牡丹是从反面衬托莲的高洁品质,从而说明自己洁身自好的生活态度。 (3)对比板书,齐背课文。 四、总结: 周敦颐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愿像世人那样贪慕富贵,追求名利。他要在当时浑浊的世间,独立不移,永久保持高洁正直的情操,做一名君子,实在难能珍贵!至今仍对我们有积极的教育意义。生活中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五、力量训练。 喜爱哪一种花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联系自己的志趣和追求,写出你最

39、喜爱的一种花。仿照例句,用托物言志的方法造句。 例句:我爱莲花,由于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造句: 我爱梅花,由于它傲霜雪而不凋,恰如坚贞坚韧,斗志昂然的勇士 。 同学们留意体会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和不怜悯感,有感情的齐读其次段。读的时候留意 a、文中有一个叹词“噫”,朗读时声音应当延长。 b、最终三句运用了三种不同的句式来表达内心简单的情感。 “菊之爱,陶后鲜有闻。”是什么句式?陈述句在朗读时应读平调,这一句重音应放在“鲜”字上,应读出“惋惜”的语气。 “莲之爱,同予者何人?”是什么句式?疑问句朗读时应读升调。 “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什么句式?感慨句朗读应读降调,要

40、读出“鄙视”的语气。 爱莲说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理解莲花的高洁品行。 2、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行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内容及步骤: 一、导入课文。 二、解题,提醒学习目标。 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 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2、要理解怎样托物?如何言志? 三、自读课文,疏通文意 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字词。 1、检查自读状况(看小黑板,提问) 看清字形,读准字音,理解字意: 周敦颐()得意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陶后鲜有闻() 请同

41、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留意朗读动作。 2、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争论,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3、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研读课文 (一)理解莲花的高洁品行 1、请同学们把文中详细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争论,教师引导) 3、总结。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留意把握莲的高洁品行,体会的赞美之情。 (二)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分析“菊”正衬的作用。(学生争论)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争论) 3、教师引导学生理解。 3、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一遍,留意体会对这三种花的不同态度。 (三)理解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其次段呢? 2、体会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态度。 3、指导学生朗读,留意(噫、鲜、人的读法) 4、小结:这一局部是所言之志。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五、背诵全文。 六、总结课文 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2、思想教育。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高考资料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