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爱莲说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6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爱莲说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6篇).docx(2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3年爱莲说教案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6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须要打算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阅历,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教案应当怎么制定呢?下面是我给大家整理的教案范文,欢迎大家阅读共享借鉴,希望对大家能够有所帮助。 爱莲说教案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篇一 爱莲说是语文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我在教案的设计上,力求体现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结合;在课堂教学中力求体现“学生为主体,老师为主导”的理念:在学习方式上,注意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辅以老师的点拨;从教法上看,力求将传统的诵读法与现代的多媒体技术相结合。
2、1.学问与技能:了解“说”的特点,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反复朗读以至成诵,通过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来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3.情感、看法与价值观:学习作者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生活看法,感受其高雅脱俗的情怀。 1.教学重点: 朗读并背诵课文。 积累文言词汇,理解文章内容,学习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2.教学难点: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一、导入新课,激发爱好。 师:同学们,你们爱花吗? 生:(略) 师:既然爱花,那么请你说出一种你宠爱的花,并说出宠爱的缘由。 生答:(略) 师:看来,同学们的生活丰富多彩,但是有一位古人,他却百花不爱,偏偏对莲花情有独钟,并
3、为它写下了一篇传世佳作。这就是我们今日要学习的爱莲说(板书课题:爱莲说) 师:咱们先一起观赏一幅画(打开多媒体课件-国画“莲花”)。多美的莲花啊!纯洁,脱俗,它从来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爱物。请同学们搜寻一下记忆中有关描写莲花的古诗文句,并朗读给全班同学听。 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了解体裁,简介作者。 了解体裁 点拨:“说”在这里表示一种争论性的古代文体,可以干脆说明事物或论述道理,也可以借人借事或借物的记载来论述道理。爱莲说就是说爱好莲花的问题作者简介 明确:周敦颐(1017-1073),宋代道洲(现在湖南省道县)人,字茂叔,哲学家。
4、因他世居道县濂溪,后居庐山莲花峰前,峰下有溪,也命名为濂溪,学者就称他为“濂溪先生”。 三、整体把握,感知语言。 1、学生自由的读课文。 2、听录音,留意朗读的节奏和情感。 3、学生齐读课文,整体感知 四、分组自学,疏通文意。 1、分组自学,要求: 比照注释,利用工具书,翻译全文。 不懂之处,相互探讨。 2、汇报自学状况,不懂之处,举手提出,可指名回答。 五、合作探究,品尝赏析。 1、探究文章的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情感。(学生分组探讨,与老师的点拨和学生的合作学习相结合) (多媒体展示问题) .提问:作者描写莲花,为什么要先写陶渊明爱菊,世人爱牡丹?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探讨并归纳:宠爱哪一种花
5、,是人的思想感情的表现。作者用“菊”和“牡丹”来作正衬和反衬,含蓄而突出地表达了文章的主旨。 .提问:文章用了两个“独”字,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生活看法。 探讨并归纳:两个“独”字,充分表现了作者既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表明白自已不同于陶渊明的生活看法。 .提问:“我”爱莲花什么呢? 探讨并归纳: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提问:详细地说说作者写莲的哪些美妙形象。 探讨并归纳: (1)从生长环境方面:写她“出淤泥而不染”的高洁,“濯清涟而不妖”的质朴; (2)从体态香气方面:写她“中通外直,不蔓不枝”的正直,写她“香远益清”的芳香;
6、(3)从风度方面:写她“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的清高。这些描写,是将莲人格化了,是把她作为一种名贵品质的象征。 .提问:文章其次段作者把“菊”“牡丹”“莲”比方象征哪三种人? 探讨并归纳:作者把菊花比方象征成隐士,把牡丹比方象征成富贵的人,把莲花比方象征成君子。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点拨: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借赞美莲花去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行的人,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生活看法。这种写法叫“托物言志”。 六、背诵积累,积淀语感 让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在理解的基础上,背诵课文。 七、实践语言,习得语感 学习本文托物言志的写法,以“我爱
7、”说或写一段话,抓居处说事物的特征,力求能出新意。 例句:我爱莲花,因为它出淤泥而不染,恰如清高正直,人格高尚的君子。 八、归纳总结 本文托物言志,表达了作者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生活看法,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鄙弃。歌颂了君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美德,表达作者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 爱莲说教案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篇二 1、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2、巩固对中心愿思的理解。 对中心愿思的理解和体会。 托物言志、借花喻人和衬托的写法。 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 1、同学们,你们见过荷花吗?好,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哪几位同学能为大家描述一下荷花的形态? 2、 1
8、999年澳门回来祖国,它的区徽主要以什么作图案?你认为这样设计的理由什么? 、它的区徽主要以荷花作图案,因为澳门的地形犹如一朵出水芙蓉。 、澳门长期沦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受外族管制,但澳门人民时刻没有遗忘自己的根,犹如荷花一般,志趣高洁。 同学们知道,春有桃花、夏有莲花、秋有菊花、冬有梅花。澳门人民之所以用莲花作为区徽的图案,由此看来,荷花在澳门人民心目中有不凡的意义。 对莲的这种相识自古就有,那么,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人颂莲言志的短文 爱莲说(板书课题) 二、配乐朗诵,初领文意 下面,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仔细地听一遍本课的配乐朗诵,听的时候要留意两个问题: 、把你对莲的描绘感受最深的语句画上
9、横线; 、思索如何复述课文内容。 三、课文复述,感知文意 (学生发言) 刚才听了一遍课文朗诵,之前,同学们在预习课上已经结合课下的注释,对本课内容也有了肯定的了解,下面哪几位同学能为我们复述一遍课文内容?(提示:可以按原文内容直述,也可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主要观点进行变式阐述) 四、录像观赏,加深文意 为了便于同学们更好地把握、理解课文,请观赏、感知一段精彩的录像。 五、课文分析,探究文意(呈现莲的定格画面) 悠扬的音乐、声声入耳;精致的画面、映入眼帘。一段精彩的录像,的确把我们带入了对莲的一片遐思之中。 下面请同学们看课文,我们一起对课文作进一步的品尝和探究性的分析。 首先,请一名学生起来有
10、表情地把课文朗读一遍,其他同学带着大屏幕上的三个问题进行思索、分析) 1、作者在文中把莲比作什么?把莲比作君子。 2、你认为我们生活中君子的标准应当是怎样的? 我们生活中的君子应当鄙弃那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的世风,明哲保身,具有坚贞的气节和高尚的品德。 3、文中是从哪些角度、用了哪些语句来呈现莲花的品行?你认为这样写的用意是什么? 写莲的生长环境的句子有 “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这样写的用意是:比方君子不与恶浊的世风同流合污,明哲保身。 写体态、香气方面的句子有 “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这样写的用意是:比方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美名远扬。 写风度方面的句子有 “亭亭净植,可
11、远观而不行亵玩焉”。这样写的用意是:比方君子志洁行廉,仪态庄重,令人敬重。 以上几位同学对莲的感悟和分析都很全面,对赞美莲的语句找得特别精确。为了进一步加深我们对莲的美妙印象,请同学们一起把描写莲的语句齐诵一遍。 爱莲说教案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篇三 爱莲说是一篇托物言志的文言散文。它是北宋哲学家周敦颐写的以争论为主的文章,这篇文章旨在托“莲”以表达自己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生活看法,同时也讽喻了当时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世风。文章主要引导学生把握的是“莲”的形象,进而领会其内在的气质,最终知晓其象征意义,并从中感悟古人追求的“君子”之风。 1、学问目标:培育学生阅读和翻译浅近文言文的实
12、力;了解“说”这种文体; 2、实力目标:提高学生的文学修养; 3、情感目标:培育学生的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情操。 1、把握文中的重点字词 2、把握对比和衬托的写作手法 3、充分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 1、诵读教学法:贯穿朗读教学指导,观赏本文精炼、间洁、含蓄、深刻的语言之美,并组织多种形式的诵读。 2、分组探讨法:老师提问,学生分组探讨,激发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实力。 课时支配:1课时 1、导入 同学们,花是大多数人比较喜爱的一种植物,你最喜爱什么花?为什么? 好了,大家都说出了自己喜爱的花和喜爱各种花的缘由,今日我们就来学习一下宋代理学家周敦颐究竟喜爱什么样的花,它又是怎样用语言来表达对花的宠爱之情
13、。 2、作者介绍及题目 周敦颐是宋代理学的创始人,唯心主义哲学家,字茂叔“元公”是他死后的谥号他对宋、明两代的哲学思想影响很大,理学大师程颢、程颐兄弟都是他的学生。 解题:“说”,是一种古代文体,用于阐述作者对问题的见解,很讲究辞采,跟现代杂文或杂感相近。作者究竟抒发了对莲花的哪些宠爱之情呢? 3、朗读课文,标诞生字词,并给下列字注音: 蕃 淤 濯 涟 亵 鲜 4、再度课文,结合注释学生自行翻译词句,老师找学生起来逐句翻译。 学生能够翻译时的要求 (1)尽量译出每一个字; (2)补出省略成分; (3)通畅,精确。 然后每个找学生起来,先朗读,再口译。 教学生起来翻译时,老师要留意把难句交给优秀
14、生,简单的交给后进生,以调动各类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都享受到胜利的快乐。 5、老师在学生翻译过程中,解决重点字词 说:一种文体 清:清水 蔓:长蔓,长枝 益:更 谓:认为予:我 蕃:多 染:沾染(污染) 濯:洗涤 亵:亲近而不庄重鲜:很少宜:应当 6、老师重点讲学生难懂两个文言句式: (1)“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 推断句,翻译时加“是”字。其下面的“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两句与此相同。 (2)“菊之爱”,宾语前置,译为“爱菊” 。“莲之爱”、“牡丹之爱”与此相同。“何罪之有”、“惟利是图”也与此相同 5、译文 水里、陆上的草本、木本的花儿,可爱的许多。晋代的陶渊明只爱菊花
15、。自唐代以来,世人非常宠爱牡丹。我却只爱莲花从污泥中生长出来而不沾染(污秽),在清水里洗过而并不显得妖媚,中间贯穿,外形挺直,不牵牵连连,不枝枝节节的(或:不长藤蔓,不长丫枝),香气在远处更加清幽,笔直的干净的立在那里,可在远处欣赏而不行(拿在手里)玩弄。我认为菊花,是花中的隐士;牡丹,是花中的富贵者;莲花,是花中的君子。唉!爱菊花,陶渊明之后很少听到。爱莲花,像我一样的还有什么人呢?爱牡丹的人,该是许多了。 爱莲说可爱者甚蕃 6、再读课文,小组思索并探讨下面问题 (1)写“爱莲”,为什么写“爱菊”和“爱牡丹”? 答案:是衬托手法,其中,爱菊是正衬,爱牡丹是反衬。 (2)陶渊明爱不爱除菊花以外
16、的花?为什么? 答案:不爱,他“独爱菊”。 可以依据这个答案延长,将陶渊明的人品和他的一些作品作一下介绍,明确陶渊明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气节。 (3)周敦颐对菊花持什么样的看法,为什么? 答案:周敦颐不爱菊花。 缘由:a 、他自己说“独爱莲”。 b 、他认为菊花象征隐士,而他不愿做隐士,因为隐士的生活看法太消极。他的生活看法是主动的,他要在污浊的社会明哲保身,坚贞不渝地保持自己正直的操守。老师归纳:两个“独”字都表现出决不同流合污的生活看法和独特的特性。 (4)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的形象有什么象征意义? 答案:主要象征在污浊的社会明哲保身,保持正直坚贞的节操。
17、(5)作者将菊花、牡丹、莲花一一拟人,表达什么思想? a 、婉曲地批判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世风。 b 、用具有高洁品行的“莲”自况,表示自己在污浊的社会明哲保身,保持正直坚贞节操的生活看法。 (6)本文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和写作方法? 答案:对偶,排比,比方,拟人;托物言志托“莲花”这个“物”,言“明哲保身”之志。作者给予花以人的品行他说花,其实是在说人;写爱莲,其实是写爱君子明哲保身,正直坚贞的节操 1、熟读并背诵课文 2、你喜爱什么花草树木?为什么喜爱?请以“我喜爱的”为题,写一篇300字左右的小作文 爱莲说 周敦颐 爱菊“花之隐逸者也”鲜有闻爱 爱牡丹“花之富贵者也”众矣者 爱莲香远益清
18、,亭亭净植 不染,不妖,不蔓不枝(以花喻人) 花之君子同予者何人蕃不行亵玩明哲保身 这堂课有效地发挥了学生的自主性,以学生翻译学习为主,老师协助解疑为辅,从而有效的避开了满堂灌和学生被动学习,死记硬背的课堂现象,提高了学生课堂上的学习效率,同时,在设置问题诗,难易层次分明,适合各个学习层次的学生,从而能够有效地调动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主动性。 爱莲说教案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篇四 学问与实力:积累文言学问,驾驭课文主要内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与体会,学习托物言志的手法,提高阅读鉴赏实力。 情感看法与价值观:感受作者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坚贞气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19、教学重点:驾驭借物喻人、托物言志的写作手法。 教学难点:感受作者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坚贞气节和高尚的道德品质。 引导学生共享学过的关于莲花的诗句,预设学生回答: “新莲映多浦,迢递绿塘东,;“锦带杂花钿.罗衣垂绿川” “秋至皆空落,凌波独吐红。托根方得所,未肯即从风,等诗句,以此引出课题。 i.了解作者:周敦颐,字茂叔,谥号元,北宋哲学家。介绍文体“说”古代的一种文体,属于论说文的范畴。可以说明或叙述事物,也可以争论和抒发感情。通常借某一事物说的道理。 2.朗读:节奏、停连、名家范读 3.感知课文内容。 层次一:理解课文内容 小组合作探讨:从哪些语句感受到了作者对莲花的宠爱? 内容一:予独爱莲
20、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袤玩焉。 1 .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花的?给予莲哪些性格?(生长环境、体态香气、外观;高洁、正直) 生长环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链而不妖”-象征君子身处污浊环境而不同流合污、不随俗浮沉;还象征君子的庄重质朴,不哗众取宠,不炫耀自己。 体态:“中通外直,不蔓不枝”-象征君子的特立独行,正直不苟 香气:香远益清” -象征君子美名远扬 风度气质:“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志洁行廉,仪态端庄,令人敬重而不敢轻侮。 2.能否删掉“独”字?(独是“唯独,只”的意思,删掉的话就不能体现作者对莲花宠爱的热情;“独”字也表
21、现了作者不同流合污的处世看法) 3.我们该用怎样的感情来朗读这一个长句呢?(钦佩、宠爱之情) 内容二: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 1.上一句是对莲花的描写,那么这一句干脆争论莲花的是哪一部分?(莲,花之君子者也。) 2.谁能来回顾一下陶渊明的追求?(“悠闲”二字,于安静之中,寻到一份超脱世俗的心境) 3 .作者对于陶渊明的追求赞同吗?(对于陶渊明的不苟同世俗的人格赞同,但是对于他的隐逸、避世却不赞许) 4.作者对于宠爱牡丹的富贵者又是什么看法呢?(拜金主 义对财宝和权利的追逐,作者对此表示唾弃与鄙夷) 层次二:深化体会作者情感 1.大家觉得君子应当是一个怎样的
22、人?(不贪图富贵、追求名利,明哲保身,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有气节) 2.作者将莲比作君子,意在说明什么?(作者把莲花比作君子,由此可见他赞美莲花的根本目的是赞美具有莲花一样的高尚品德的人。) 3.这种通过描绘莲花,表达自己志向的方式是什么手法? (托物言志) 4.拓展:陶渊明为什么独爱菊花? 因为菊花大多生长在偏僻的地方,一副与世无争的样子,也是花中的隐士,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超凡脱俗,这符合陶渊明的处世看法。写菊是为了正面衬托莲的形象。 文中为什么要写牡丹? 因为牡丹雍容华贵,历来人们把它当成富贵的象征。“世人甚爱牡丹”说明人贪慕富贵,追名逐利。这种世风,这种人生看法是作者否定的。因此牡丹是本
23、文的反面形象,作者写牡丹事实上是从反面衬托莲的君子形象。 引申:为什么写“菊”和“牡丹” 菊花(隐逸者)正面衬托牡丹(富贵者)反面衬托突出莲高洁质朴,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特点。 配乐朗读并理解“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间。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的深刻含义。 老师小结。作业:任选一种事物,用托物言志的手法写一份200字的自述。 概括本文主旨: 以莲喻人,通过对莲花的描写和赞美,歌颂它坚贞不渝,“出淤泥而不染”的品质,同时,作者将花的形象比拟为人的品质以莲的形象比拟不慕名利、明哲保身的生活看法,以爱莲之情来表达自己对这种生活看法的赞许和追慕,表达出自己对追名逐利、趋炎附势的恶浊世风的
24、鄙弃。 爱莲说教案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篇五 1、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行。 2、 理解托物言志的写法。教学重难点: 指导学生自主学习,探究理解莲花的高洁品行和文章托物言志的写法。 一、 导入课文。 二、 解题,揭示学习目标。作者借描写莲来抒发感情,并说明道理,这就是托物言志的写法。学习此类文章: 1、要理解所托之物的含义; 2、要理解作者怎样托物?如何言志? 三、 自读课文,疏通文意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要求:读通字词。 1、 检查自读状况(看小黑板,提问)看清字形,读准字音, 理解字意:周敦颐( ) 可爱者甚蕃( )出淤泥而不染( ) 濯清涟而不妖( )可远观而不行亵玩焉( ) 陶后鲜有
25、闻( )请同学们齐声把这些词句朗读两遍,留意朗读动作。 2、 疏通字词的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探讨,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3、 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四、 研读课文 (一) 理解莲花的高洁品行 1、请同学们把文中详细描写莲的语句找出来。(齐读) 2、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莲?(学生探讨,老师引导) 3、总结。 4、请同学们把这些语句再齐声朗读一遍,留意把握莲的高洁品行,体会作者的赞美之情。 (二) 理解运用“菊”和“牡丹”来正衬和反衬的作用。 1、 分析“菊”正衬的作用。 (学生探讨) 2、分析“牡丹”反衬的作用。(学生探讨) 3、老师引导学生理解。 4、请同学们齐声把第一节朗读
26、一遍,留意体会作者对这三种花的不同看法。 (三) 理解作者如何以物喻人,抒情言志。 1、就表达方式来说,第一段侧重于记叙、描写,提问:那么其次段呢? 2、体会作者对三种花的不同生活看法。 4、指导学生朗读,留意(噫、鲜、人的读法) 5、 小结:这一部分是作者所言之志。作者既不愿像陶渊明那样做一个隐逸者,更不屑于向世人那样贪慕富贵。在当时浑浊的世间,志在坚贞不逾的保持正直的操守,做一名君子。- 五、背诵全文。 六、 总结课文 1、结合板书总结全文。 2、思想教化。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七、 布置作业 娴熟背诵并默写课文 爱莲说教案部编版 七年级语文下册爱莲说教案篇六 1、能够了解
27、什么是“托物言志”;领悟短文所表现的作者的志趣和情操。 2、能体会语言特色及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的写法。 3、能理解本文独特新奇的结构方式。 4、能感受到文学的美,学会怎样观赏抒情散文。 “莲”漂亮的形象,美丽语言的观赏,作者的志趣和情感。 托物言志的手法和结构方式。 一、布置预习?导学 1、你会读加点的字注音吗?将字音写在括号内 淤()泥洗濯()清涟() 2、你能精确说明下列加点词语吗? (1)可爱者甚蕃() (2)出淤泥而不染() (3)香远益清() (4)亭亭净植() (5)濯清涟而不妖() (6)不行亵玩焉() (7)陶后鲜有闻() (8)同予者何人?() 二、指导学习 (一)情境导入
28、 莲花又称荷花、芙蓉。古往今来,不知有多少人描绘过它,赞美过它,并把它当作高洁脱俗品行的象征,借以表达自己的志向。宋代周敦颐写的爱莲说就是一篇喜闻乐见、经世不衰的赞莲佳作。今日我们就来共同学习这篇文章。 (二)相识作者,检查预习状况 1、指名简介作者,老师适当补充 2、检查字词预习,夯实基础 (三)诵读课文,整体感知。 1、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留意生字的读音,朗读的语调、语速、语气。 2、学生齐读课文。要求有感情,留意朗读的语调语气。3自读课文,要求:结合书下注释,也可以利用工具书,疏通字词的音、形、义,并逐句翻译。(前后左右可以探讨,实在不懂的可以作上记号。) 4、请两位学生翻译课文。 (
29、四)研读探究 1、分小组探讨:这篇文章美在哪里? 综合看法,各组发表看法。(班上发言) 老师综合归纳: 2、从四个方面进行赏析 1)貌美品美 抽一学生读描写莲的文字。(多媒体展示) 探讨:读到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什么?(人) 2)语言美丽表现的形式: (1)骈散结合 (2)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手法奇妙:讲:语言组合形成文章,怎样使语言达到最佳效果,这就靠表现技巧,本文主要采纳了“托物言志” “衬托”的手法。 4)结构精致:(多媒体展示)一条线索:两个衬托:三种类型: 这三方面的奇妙融合,把这篇短文凝合成了完美无缺的艺术佳品。 (五)、拓展延长 1、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作者赞扬的莲花的名贵品质。
30、 2、“独爱莲”,“独爱菊”两个“独”字,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生活看法? 3、文中写莲花,为什么还提到了菊和牡丹呢? 4、文中对莲花的描写有什么作用? 5、本文将花的形象比拟人的品质,莲、菊、牡丹各比拟怎样的生活看法? 6、作者把“莲”与“牡丹”对举,其用意何在? 7、“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8、文章结尾处,修辞和表达上有什么特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9、从作者对莲的赞美来看,这种“君子”应具备怎样的品行? 10、在文中作者把“莲”作为一种名贵品质的象征。作者在这里运用了什么写法?目的何在?(表达了作者怎样思想?) 11、文中说:“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和“牡丹之爱宜乎众矣”说明当时怎样的社会现象。 12、 “出淤泥而不染”写出了莲花什么相的品行? 三老师小结 同学们,周敦颐盛赞莲花为君子,当然有独家的见解和他所处时代的特点,但他表现出的对贪慕富贵的鄙弃,对高洁志行的推崇,至今仍对我们有主动的教化意义。我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做像莲一样正直的人 四巩固练习 默写。 (1)爱莲说一文中写莲花品质的名句是 (2)爱莲说一文中比方君子通达事理,行为方正,因而美名远扬的句子是 (3)爱莲说一文中比方君子志洁行廉,又有庄重的仪态,令人敬意不敢侮的句子是 (4)“与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意思相反的一句是 (5)文章的主旨句是 (6)集中表现莲高洁品质的句子是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