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鉴赏答题模板-古诗鉴赏技法初探.docx

上传人:0****3 文档编号:86821832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诗鉴赏答题模板-古诗鉴赏技法初探.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古诗鉴赏答题模板-古诗鉴赏技法初探.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诗鉴赏答题模板-古诗鉴赏技法初探.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诗鉴赏答题模板-古诗鉴赏技法初探.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古诗鉴赏答题模板|古诗鉴赏技法初探 古诗鉴赏技法初探 古诗鉴赏技法初探 东莞市第一中学覃汉彭 现代语文教学越来越要求青少年同学得增加阅读、鉴赏古代诗文的力量,而且高考也在大幅度增加主观鉴赏表达的重量,考生对古典诗歌的审美活动逐步趋向最高级。针对此,从对古代诗歌的初步鉴赏方面,我谈谈几点个人的看法。 一、整体把握,捉出“诗眼” 我认为,对古诗的鉴赏应先重在有一个整体的感知,这整体的感知包括品尝诗题、了解、览读全诗、琢磨后面的解释等等,这些都有助于奔向诗意的“共鸣点”! 假如鉴赏的是律诗和绝句,那整体感知、重点切入将是极为重要的。绝句的四句诗与律诗的四联(即首联、颔联、颈联、尾联)都存在着“起、承

2、、转、合”的节奏与诗韵,而其中的“合”处往往是诗人寓意的亮点,即一诗之“眼”。比如杜甫的蜀相:“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该诗先是抓住祠堂的典型环境进行渲染,如以柏树森森,碧草萋萋,黄鹂空鸣来渲染安静、肃穆的气氛,此为“起”和“承”,写出了诗人对诸葛亮的深沉怀念;接着承此一“转”,对诸葛亮一生的政治活动作概括的描写,勾画了一个有为的政治家的形象;尾联点情,便是“合”-从诸葛亮功业未遂留给后人的怀念之情,推及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赞颂和盼望革新朝政的思想。 由此可见,抓住了“诗眼”,亦即捉准了诗人

3、心目中的“意”。“意犹帅也”,其他的语句往往可牵涉并通解了。 二、重视读诵,咀嚼关键 学习古典诗歌,应重视让同学多朗读、勤背诵,做到“心中有古诗例子”,使他们可以旁征博引,由此及彼,让他们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进而引导他们对诗句中的关键性词句进行咀嚼体会。 诗歌是精粹的语言艺术,“咀嚼关键”就是着重体会其中的“炼字”、“炼句”。怎样的句子才算好?清代的文艺评论家刘熙载提出:“淡语要有味,壮语要有韵,秀语要有骨”艺概词曲概)。因此,要让同学多咀嚼那些关键而新巧的词句,品出其中的诗韵。“淡语”,亦即指平淡自然。它又可分为三种类型:一是布满哲理,看似平淡,但耐人吟哦,如“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4、”(朱熹观书有感)平淡如水,但含意深刻;二是情真意切,看似平淡,但动人心弦,如“秋风入窗里,罗帐起飘扬。仰头看明月,寄情千里光”(半夜四时歌秋歌)撩人情怀,隽永有味;三是句子形象、生动,虽用词平淡,但诗意盎然,如“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辛弃疾鹧鸪天代人赋),可谓有动有静,有声有色,布满立体感。 “壮语”即豪言壮语,是极度昂扬的句子。针对有“韵”的“壮语”,我们要联系的构思、遣词造句、修辞方法等去琢磨其中的诗美。如唐代边塞诗人卢纶的塞下曲:“醉和金甲舞,雷鼓动由川”形象生动、气概磅礴;而宋代大词家辛弃疾的贺新郎:“易水萧萧西风冷,满座衣冠似雪,正壮士悲歌未彻!”这应是一幅多么悲壮的送

5、别图,可谓情景交融,人物形象饱满,令人一诵三叹。 还有“秀语”,是指绮丽的语言。“秀丽要有骨”,我们要从中鉴赏出其中健康、严厉的思想内容。南唐后主李煜的词颇能说明问题,他由“风流皇帝”作了阶下囚,尝到了辛酸苦辣,所写的词才“秀语有骨”。例如他的破阵子:“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销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挥泪对宫娥。”其中用了“凤阁”、“龙楼”、“玉树”、“琼枝”、“沈腰”、“潘鬓”等“秀语”,但却凝寄着自己由一国君主变为.俘虏后的惨痛心情,以及他对家山故国、宫庭生活的无限依恋的感情,可谓情真意切,感人至深。 总之

6、,老师要乐观引导同学“一词理解了,全句也就领悟了;一句抓住了,全篇也往往就彻解了”,引导同学把简练语言里面的无穷之意体会出来,还要让同学通过形象审美得到情意的熏陶。另一方面,更要引导同学结合全篇内容来领悟其中的“淡语”、“壮语”和“秀语”,把这些关键词句放到全篇中进行辨析,就可以拓展并加深对诗词内蕴的进一步理解。 三、明辨手法,披文入情 古代诗歌塑造形象的手法许多,可以对形象直接描写,也可以间接描写;可以粗线条白描,也可以浓墨重彩、精雕细刻;可以铺垫、衬托,也可以借助想象、联想塑造形象。针对这些,老师可以让同学了解并把握如烘托、用典、虚实,乃至有无采纳“比兴”、“拟人”、“夸张”、“排比”、“反复”等表现手法的特点,便利同学触类旁通,切实提高古代诗歌的鉴赏力量。 1、想象搭桥,情通意顺。 诗人是凭个人感觉、灵性和情感写诗的,不少地方思维跳动幅度大,看似不通,实为妙处。鉴赏者得往往凭想象搭桥,在理解词语、句意的基础上,把握全诗中诗人感情进展的流程,进而总体品尝出全诗蕴含的感情和提示的道理。 比如王昌龄的听流入水调子:“孤舟微月对枫林,分付鸣筝与客心。岭色千重万重雨,断弦收与泪痕深。”这诗写在谪于汶州之时,愁思难解,故听鸣筝落泪。按理说“雨痕”自多于“泪痕”,但王昌龄只以自己的感觉所得而书之,故不计事实上雨痕深于泪痕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技术资料 > 其他杂项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