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DB地方标准》DB37T4571-2022.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DB地方标准》DB37T4571-2022.pdf(6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 ICS 71.010 CCS G 00 37 山东省地方标准 DB37/T 45712022 水处理剂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Implementation guidelines for the system of screening and elimination of water treatment agent production enterprises hidden risks of work safety accidents 2022-12-31 发布 2023-01-31 实施 山东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37/T 45712022 I 目次 前言.II
2、 1 范围.1 2 规范性引用文件.1 3 术语和定义.1 4 基本要求.1 4.1 制度建设.1 4.2 组织培训.2 4.3 全员参与.2 5 隐患分级与分类.2 5.1 隐患分级.3 5.2 隐患分类.3 6 工作程序和内容.3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3 6.2 隐患排查.4 6.3 隐患治理.4 7 文件管理.5 8 隐患排查效果.5 9 信息化管理.5 10 持续改进.5 10.1 评审.5 10.2 更新.5 10.3 沟通.6 附录 A(资料性)隐患排查清单.7 附录 B(资料性)隐患排查记录.64 附录 C(资料性)隐患排查治理台账.66 DB37/T 45712022 I
3、I 前言 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山东省应急管理厅提出并组织实施。本文件由山东安全生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归口。DB37/T 45712022 1 水处理剂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实施指南 1 范围 本文件规定了水处理剂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的基本要求、隐患分级与分类、工作程序和内容、文件管理、隐患排查效果、信息化管理和持续改进等内容。本文件适用于水处理剂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
4、件 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该日期对应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 30871 化学品生产单位特殊作业安全规范 DB37/T 28832016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通则 DB37/T 30102017 化工企业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细则 3 术语和定义 DB37/T 28832016、DB37/T 30102017界定的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4 基本要求 4.1 制度建设 4.1.1 参照 DB37/T 30102017 中 4.2 相关规定执行
5、。4.1.2 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文件(相关记录见附录 A、附录 B、附录 C)主要包括: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考核制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作业指导书;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A.1);作业活动隐患排查清单(A.4);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清单(A.5);生产现场类(作业活动)隐患排查记录(B.1);生产现场类(设备设施)隐患排查记录(B.2);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通知单;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台账(附录 C);年度事故隐患治理奖惩情况登记表;年度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计划;DB37/T 45712022 2 其它有关文件。4.2 组织培训 4.2.1 培训
6、要求 4.2.1.1 企业宜制定隐患排查治理培训计划,分层次、分阶段对全员进行培训教育,并纳入年度安全培训计划。4.2.1.2 培训计划宜明确培训目的、时间、地点、内容、培训对象、考核方式、相关奖惩要求和负责人等。4.2.2 培训内容 培训内容宜包括: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相关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制度;生产操作规程、危险源和事故后果及已采取的工程技术、管理措施、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风险管控措施;隐患排查清单(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隐患排查记录表的使用;同行业事故案例;其他关于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的相关资料。4.2.3 培训记录 企业宜保留培训记录,记录一般包括:培训计划;培训课件或培训影像等相关
7、资料;培训签到表;培训考核和效果评价记录;其他相关资料。4.3 全员参与 4.3.1 公司级隐患排查: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分管负责人、相关部室(车间)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加全面隐患排查。重点排查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重大风险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4.3.2 部室(车间)级隐患排查:由分管负责人组织,相关部室(车间)负责人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共同参加全面隐患排查工作。重点排查分管范围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较大以上风险安全措施落实情况、重大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基础管理类隐患和安全生产标准化实施情况。4.3.3 班组级隐患
8、排查:由部室(车间)主要负责人组织,本部室(车间)人员和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参加,重点排查本部室(车间)岗位安全责任制、工艺安全指标执行情况、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劳动纪律、设备设施完整性、安全生产培训教育、变更管理、特殊作业管理等。4.3.4 岗位级隐患排查:在交接班和当班过程中,由班组长组织,本班组人员参加,重点排查工艺安全指标执行情况、设备设施完整性、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执行情况、劳动防护执行情况、变更管理执行、特殊作业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等。5 隐患分级与分类 DB37/T 45712022 3 5.1 隐患分级 5.1.1 隐患分为一般事故隐患和重大事故隐患。5.1.2 重大事故隐患的判定标
9、准参照 DB37/T 28832016 中 6.1.3 和 DB37/T 30102017 中第 5 章相关规定执行。5.2 隐患分类 5.2.1 生产安全事故隐患分为基础管理类和生产现场类隐患。5.2.2 基础管理类隐患主要存在于以下环节中: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领导能力、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管理制、安全教育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安全风险管理、变更管理、作业安全管理、承包商管理、应急管理、安全事故事件管理。5.2.3 生产现场类隐患主要存在于以下环节中:作业活动和设备设施:作业活动:动火作业、高处作业、受限空间作业、盲板抽堵作业、动土作业、吊装作业、临时用电作业、断路
10、作业、检维修作业、羟基乙叉二膦酸生产作业(HEDP 生产作业)、氨基三亚甲基膦酸生产作业(ATMP 生产作业)、2-膦酸丁烷-1,2,4-三羧酸生产作业(PBTCA 生产作业)、聚丙烯酸(钠)生产作业(PAA(S)生产作业、聚马来酸酐生产作业(HPMA 生产作业)、复配作业、产品装车作业、原料卸车作业、叉车作业、分装作业、出入库作业、锅炉运行、取样化验、循环水系统运行、纯净水系统运行、配送电作业、污水处理作业等;设备设施:危险化学品仓库、非危险化学品仓库、三氯化磷罐区、腐蚀性化学品罐区、易燃易爆化学品罐区、氧化性化学品罐区、成品罐区、反应釜、混合釜、浓缩结晶釜、换热器、机泵、蒸馏塔、压滤机、冷
11、冻机、叉车、空压机、离心机、干燥装置、锅炉系统、变配电室、凉水塔、负压机组、污水处理装置、纯净水装置、化验仪器设备、消防设施等。6 工作程序和内容 6.1 编制排查项目清单 6.1.1 基本要求 企业宜依据确定的各类风险的全部控制措施和基础安全管理要求,编制包含全部可排查项目的清单。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包括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参见A.1)和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清单。节假日前隐患排查记录和季节性隐患排查记录可单独制定(参见A.2和A.3)。6.1.2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依据基础管理相关内容要求,逐项编制排查清单。宜包括:排查项目;示例: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安全领导能力、安全生产责任制、
12、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安全教育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安全风险管理、变更管理、作业安全管理等。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6.1.3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 6.1.3.1 生产现场类隐患排查项目清单分为作业活动隐患排查清单和设备设施隐患排查清单(分别参见 A.4 和 A.5)。DB37/T 45712022 4 6.1.3.2 设备设施可以同类风险点作为风险点单元。依据风险分级管控体系中各风险点的控制措施和标准、规程要求,编制该风险点单元的隐患排查清单,针对单元风险管控措施进行隐患排查。排查内容宜覆盖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6.2 隐患排查 6.2.1 排查
13、方式 参照DB37/T 30102017中6.2.1相关规定执行。6.2.2 排查要求 6.2.2.1 参照 DB37/T 30102017 中 6.2.2 相关规定执行。6.2.2.2 企业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年度隐患排查计划,计划可包含隐患排查的名称、排查方式、隐患排查记录表、计划排查时间、隐患排查负责人、参与隐患排查的人员等。6.2.2.3 排查人宜根据隐患排查频次要求,对照隐患排查清单进行隐患排查,排查结果填写到相应的隐患排查记录(参见 B.1 和 B.2),隐患排查记录宜明确排查类型、排查人、排查频次、排查时间、排查结果描述、隐患处置情况记录、隐患整改前采取的安全控制措施等内容。6.
14、2.2.4 企业可对各负责人的隐患排查执行情况进行考核,以确保隐患排查能够有效落实。6.2.3 上报 发现重大事故隐患,立即上报。6.3 隐患治理 6.3.1 基本要求 6.3.1.1 隐患治理实行分类实施,分级治理。能够当场纠正的,立即改正,并填写隐患排查记录。不能当场纠正的,宜填写隐患排查记录和隐患排查治理台账(参见附录 C),一般隐患由隐患所在单位负责组织整改,重大隐患由企业主要负责人负责组织整改。6.3.1.2 隐患整改治理宜坚持“五定”原则,即定整改方案、定资金来源、定项目负责人、定整改期限、定控制措施。6.3.1.3 隐患整改通知制发部门宜督促整改单位及时整改,并安排专人负责复查验
15、证,完成从隐患发现到整改完成的闭环。6.3.1.4 车间一时无法整改的隐患,宜上报企业,由企业主要负责人组织工艺、设备、电气、安全等专业人员研究制定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当不能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可立即停止生产或使用。6.3.2 治理流程 6.3.2.1 事故隐患治理流程包括:事故隐患评估分级通报隐患信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实施隐患治理治理情况反馈等环节。6.3.2.2 不能立即改正的隐患,隐患排查组织部门可下发隐患整改通知书,对隐患整改责任单位提出措施建议、完成期限等要求;并记录在隐患排查治理台账上。并将隐患名称、存在位置、不符合状况、隐患等级、治理期限及治理措施要求等信息向
16、从业人员进行通告。DB37/T 45712022 5 6.3.2.3 隐患所在部门宜对隐患产生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可靠的防治措施。发布隐患整改通知书的部门宜对隐患整改效果组织验收。6.3.3 一般隐患治理 一般隐患根据6.3.2治理流程进行隐患治理。6.3.4 重大隐患治理 重大隐患治理按照6.3.2治理流程和DB37/T 28832016的7.4.4的规定执行。重大事故隐患排查表、评估报告书、隐患整改复查验收记录等,可单独建档管理。6.3.5 验收 6.3.5.1 隐患治理完成后,宜根据隐患级别,组织相关人员对治理情况进行验收。并将隐患治理完成情况录入隐患排查治理台账(见附录 C)。6.3
17、.5.2 重大隐患治理工作结束后,企业可组织对治理情况进行复查评估,并将治理结果向当地县(市、区)应急管理部门和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相关部门报告。7 文件管理 参照DB37/T 30102017中7.1相关规定执行。8 隐患排查效果 隐患排查效果符合DB37/T 30102017中7.2的相关规定。9 信息化管理 按照山东省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信息化建设有关文件进行信息化管理。10 持续改进 10.1 评审 企业宜适时和定期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运行情况进行评审,以确保其持续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可包括体系改进的可能性和对体系进行修改的需求。评审宜每年一次,当发生更新时应及时组织评审。企
18、业宜保存评审记录。10.2 更新 企业主动根据以下情况对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的影响,及时更新隐患排查治理的范围、隐患等级和类别、隐患信息等内容,主要包括:法律法规及标准规程变化或更新;政府规范性文件提出新要求;企业组织机构及安全管理机制发生变化;DB37/T 45712022 6 企业生产工艺发生变化、设备设施增减、使用原辅材料变化等;企业自身提出更高要求;事故事件、紧急情况或应急预案演练结果反馈的需求;其它情形出现应进行评审。10.3 沟通 企业宜建立不同职能和层级间的内部沟通和用于与相关方的外部沟通机制,及时有效传递隐患信息,提高隐患排查治理的效果和效率。DB37/T 45712022 7 A
19、 A 附录A (资料性)隐患排查清单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见表 A.1。表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 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每月/部室级 1 生产经营单位资质证照 企业应根据本企业生产、经营、使用危险化学品的情况依法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证、经营许可证、危险化学品使用许可证、危险化学品登记证等。严禁超范围生产(经营、使用)危险化学品。按照法规执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三同时”相关审批手续。2 安全领导能力 1.主要负责人应组织制定符合本企业实际的安全生产方针和年度安全生产目标。2.安全生产目标应满足:(1)形成文件,并得到所有
20、从业人员的贯彻和实施;(2)符合或严于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3)根据安全生产目标制定量化的安全生产工作指标。1.应将年度安全生产目标分解到各级组织(包括各个管理部门、部室/车间、班组),逐级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2.企业及各个管理部门、部室/车间应制定切实可行的年度安全生产工作计划;3.应定期考核安全生产目标完成情况。企业应建立安全风险研判与承诺公告制度,董事长或总经理等主要负责人应每天作出安全承诺并向社会公告。DB37/T 45712022 8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每月/部室级 2 安全领导能力
21、 企业主要负责人应严格履行其法定的安全生产职责:1.建立健全并落实本单位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2.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3.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计划;4.保证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5.组织建立并落实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工作机制,督促、检查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6.组织制定并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7.及时、如实报告生产安全事故。企业负责人应每季度至少参加 1 次班组安全活动,车间负责人及其管理人员每月至少参加 2 次班组安全活动,并在班组安全活动记录上签字。企业应
22、制定领导干部带班制度并严格落实,主要负责人应参加领导干部带班,其他分管负责人要轮流带班;生产车间也要建立由管理人员参加的车间值班制度并严格落实。企业厂级、车间级负责人应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工作。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各级管理人员应按安全生产责任制要求履行岗位职责。企业应由相应级别的负责人组织并参加综合性或专业性安全风险隐患排查及治理工作。企业应建立安全生产管理体系,并通过体系评审、持续改进等措施保证有效运行。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制定月度个人安全行动计划,并对安全行动计划履行情况进行考核。企业主要负责人应学习、贯彻落实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听取安全生产工作情况汇报,了解安全生产状况,研究重大问题,并督促落
23、实情况。企业分管安全负责人、分管生产负责人、分管技术负责人应具有一定的化工专业知识或者相应的专业学历。DB37/T 45712022 9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每月/部室级 2 安全领导能力 1.从业人员不足 100 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2.从业人员在 100 人以上不足 300 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 2 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 1 名注册安全工程师;3.从业人员在 300 人以上不足 1000 人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
24、人员 5但最低不少于 3 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 2 名注册安全工程师;4.从业人员在 1000 人以上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 5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 3 名注册安全工程师。1.企业应建立和落实安全生产费用管理制度,足额提取安全生产费用,专项用于安全生产;2.企业应合理使用安全生产费用;建立安全生产费用台账,载明安全生产费用使用情况。企业应依法参加工伤保险和安全生产责任保险,为员工缴纳保险费。企业应建立反“三违”(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机制,对“三违”行为进行检查处置。企业应建立异常工况下应急处理的
25、授权决策机制。企业危险化学品特种作业人员应具备高中或者相当于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能力应满足安全生产要求。员工掌握应急知识、技能,对现场处置方案熟悉(现场提问、实际操作)。3 安全生产责任制 企业应建立健全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1.应明确各级管理部门及基层单位的安全生产责任和考核标准。2.应明确主要负责人、各级管理人员、一线从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等所有岗位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和考核标准。企业应将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工作纳入安全生产年度培训计划,对所有岗位从业人员(含劳务派遣人员、实习学生等)进行安全生产责任制教育培训,如实记录相关教育培训情况等。企业应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管理
26、考核制度,对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考核管理。当国家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发生变化或企业生产经营发生重大变化时,应及时修订安全生产责任制。DB37/T 45712022 10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每月/部室级 4 安全生产 管理制度 企业应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制定涵盖本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涵盖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职业病
27、防治管理、安全生产检查、危险作业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安全生产奖惩、事故报告、应急救援,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5 安全教育 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 企业应按照安全生产法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要求,建立健全安全教育培训制度。企业应根据培训需求调查编制年度安全教育培训计划,并按计划实施。企业应建立健全从业人员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档案,详细、准确记录培训的时间、内容、参加人员以及考核结果等情况。企业应对培训教育效果进行评估和改进。1.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由主管的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2.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安全生产管
28、理人员应接受每年再培训。企业应对新从业人员(包括临时工、合同工、劳务工、轮换工、协议工、实习人员等)进行厂、车间(工段、区、队)、班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考核合格后上岗。新从业人员的三级安全培训教育的内容应符合生产经营单位安全培训规定(安监总局令第 3 号,(安监总局令2015第 80 号 第二次修正)要求。企业新从业人员安全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72 学时;从业人员每年应接受再培训,再培训时间不得少于 20 学时。从业人员在本企业内调整工作岗位或离岗一年以上重新上岗时,应重新接受车间(工段、区、队)和班组级的安全培训。DB37/T 45712022 11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序
29、号 排查 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每月/部室级 5 安全教育和岗位操作技能培训 1.特种作业人员必须经专门的安全技术培训并考核合格,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证后,方可上岗作业;2.特种作业操作证应定期复审。当工艺技术、设备设施等发生改变时,要及时对相关岗位操作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再培训。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使用新设备前,应对从业人员进行专门的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经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企业应对相关方入厂人员进行有关安全规定及安全注意事项的培训教育。6 安全生产信息管理 企业应制定安全生产信息管理制度,明确安全生产信息收集、整理、保存、利用、更新、培训等环
30、节管理要求,明确安全生产信息管理主责部门、各环节管理责任部门。化学品危险性信息、工艺技术信息、设备设施信息、行业经验、事故教训等安全生产信息内容应符合有关要求。企业应按职责分工,由责任部门收集、整理、保存各类安全生产信息。1.利用信息系统实现对安全生产信息的自动保存,实现可查可用,并便于检索、查阅,相关人员可及时、方便的获取相关信息;2.安全生产信息可为单独的文件,也可以包含在其他文件、资料中。企业应综合分析收集到的各类信息,明确提出生产过程安全要求和注意事项,并转化到安全风险分析、事故调查和编制生产管理制度、操作规程、员工安全教育培训手册、应急处置预案、工艺卡片和技术手册、化学品的安全相容矩
31、阵表等资料中。企业应及时获取或编制危险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和安全标签。企业应及时收集、更新安全生产信息,以确保信息正确、完整,并保证相关人员能够及时获取最新安全生产信息。企业应对相关岗位人员进行安全生产信息培训,以掌握本岗位有关的安全生产信息。企业应建立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部门、识别、获取、评价等要求。企业应及时识别和获取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和标准及政府其他有关要求,形成清单和文本数据库,并定期更新。企业应定期对适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标准及其他有关要求的执行情况进行符合性评价,编制符合性评价报告;对评价出的不符合项进行原因分析,制定
32、整改计划和措施并落实。DB37/T 45712022 12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每月/部室级 7 安全风险管理 企业应制定安全风险管理制度,明确安全风险评价的目的、范围、频次、准则、方法、工作程序等,明确各部门及有关人员在开展安全风险评价过程中的职责和任务。1.企业应依据以下内容制定安全风险评价准则:(1)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2)设计规范、技术标准;(3)企业的安全管理标准、技术标准;(4)企业的安全生产方针和目标等;2.评价准则应包括事件发生可能性、严重性的取值标准以及安全风险等级的评定标准
33、;3.安全风险可接受水平最低应满足相关要求。企业应对生产全过程及建设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开展安全风险辨识,辨识范围应包括:(1)建设项目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2)常规和非常规活动;(3)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4)安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5)原材料、产品的装卸和使用过程;(6)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7)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8)周围环境;(9)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等。企业安全风险辨识分析内容应重点关注如下方面:(1)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生产、储存装置定期运用 HAZOP 方法开展安全风险辨识;(2)对设备设施、作业活动、作业环境进行安全风险
34、辨识;(3)当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4)对控制安全风险的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及其失效后可能引起的后果进行分析。企业应对厂区内人员密集场所及可能存在的较大风险进行排查:(1)试生产投料期间,区域内不得有施工作业;(2)涉及重点监管化工工艺及其他反应工艺危险度 2 级及以上的生产车间(区域),同一时间现场操作人员控制在 3 人以下;(3)系统性检修时,同一作业平台或同一受限空间内不得超过 9 人;(4)装置出现泄漏等异常状况时,严格控制现场人员数量。企业应对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外溢的场所及装置进行分析识别,并采取相应预警措施。DB37/
35、T 45712022 13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序号 排查 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每月/部室级 7 安全风险管理 企业应对辨识出的安全风险依据安全风险评价准则确定安全风险等级,并从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培训教育、个体防护、应急处置等方面对安全风险进行有效管控。企业应对安全风险管控措施的有效性实施监控情况进行巡查,发现措施失效后应及时处置。企业应建立不可接受安全风险清单,对不可接受安全风险要及时制定并落实消除、减小或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将安全风险控制在可接受的范围。企业应对涉及“两重点一重大”的生产、储存装置每 3 年运用 HAZOP
36、 分析法进行一次安全风险辨识分析,编制 HAZOP 分析报告。企业应在法律法规、标准规范或企业管理机构、人员构成、生产装置等发生重大变化或发生安全事故时,及时进行安全风险辨识分析。企业应全员参与安全风险辨识评价和管控工作。企业应将安全风险评价的结果及所采取的管控措施对从业人员进行培训,使其熟悉工作岗位和作业环境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掌握、落实应采取的管控措施。企业应建立健全生产安全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制度,明确各种事故隐患排查的形式、内容、频次、组织与参加人员、事故隐患治理、上报及其他有关要求。企业应编制节假日前、季节性和日常事故隐患排查表。企业应制定事故隐患检查计划,明确各种排查的目的、要求、
37、内容和负责人,并按计划开展各种事故隐患排查工作。其中,重大风险由主要负责人负责排查;较大风险由分管负责人负责排查。企业应对排查出的事故隐患下达隐患治理通知,立即组织整改,并建立事故隐患治理台账。1.对于重大事故隐患,企业应由主要负责人组织制定并实施治理方案;2.企业应编制重大事故隐患报告,及时向应急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DB37/T 45712022 14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每月/部室级 8 变更管理 企业应建立变更管理制度,明确不同部门的变更管理职责及变更的类型、范围、程序,明确变更的事项、起
38、始时间、可能带来的安全风险、消除和控制安全风险的措施、修改操作规程等安全生产信息、开展变更相关的培训等。企业应对工艺、设备、仪表、电气、公用工程、备件、材料、化学品、生产组织方式和人员等方面发生的所有变更进行规范管理。企业的所有变更应严格履行申请、审批、实施、验收程序。企业应对每项变更在实施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进行全面的分析,制定并落实安全风险管控措施。变更后企业应对相关规程、图纸资料等安全生产信息进行更新,并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以掌握变更内容、安全生产信息更新情况、变更后可能产生的安全风险及采取的管控措施。企业应建立健全变更管理档案。9 作业安全管理 1.企业应建立并不断完善危险作业许可制度
39、,规范动火、进入受限空间、动土、临时用电、高处作业、断路、吊装、抽堵盲板等特殊作业的安全条件和审批程序;2.实施特殊作业前,必须办理审批手续。1.特殊作业票证内容设置应符合 GB 30871 要求;2.作业票证审批程序、填写应规范(包括作业证的时限、气体分析、作业风险分析、安全措施、各级审批、验收签字、关联作业票证办理等)。实施特殊作业前,必须进行安全风险分析、确认安全条件,确保作业人员了解作业安全风险和掌握风险控制措施。特殊作业现场管理应规范:1.作业人员应持作业票证作业,劳动防护用品佩戴符合要求,无违章行为;2.监护人员应坚守岗位,持作业票证监护;3.作业过程中,管理人员要进行现场监督检查
40、;4.现场的设备、工器具应符合要求,设置警戒线与警示标志,配备消防设施与应急用品、器材等。特殊作业现场监护人员应熟悉作业范围内的工艺、设备和物料状态,具备应急救援和处置能力。安全风险较大的设备检维修等危险作业应制定相应的作业程序,作业时应严格执行作业程序。DB37/T 45712022 15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续)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每月/部室级 10 承包商管理 企业应建立承包商管理制度,明确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安全培训、作业过程监督、表现评价、续用等要求。企业应按制度要求开展承包商资格预审、选择、表现评价、续用等过
41、程管理。企业应与承包商签订专门的安全管理协议,明确双方安全管理范围与责任。1.企业应对承包商的所有人员进行入厂安全培训教育,经考核合格发放入厂证,禁止未经安全培训教育合格的承包商作业人员入厂;2.进入作业现场前,作业现场所在基层单位应对承包商人员进行安全培训教育和现场安全交底;3.保存承包商安全培训教育、现场安全交底记录。企业应对承包商重点施工项目的安全作业规程、施工方案进行审查。企业应对承包商作业进行全程安全监督。11 应急管理 制定应急管理制度,并及时修订、评审。应急管理制度内容完善,至少包含:应急职责、应急组织、应急队伍、应急程序、应急预案及演练、应急物资及器材等管理内容。应急管理制度有
42、效落实。生产车间建立能满足本单位应急救援需要的兼职应急救援队伍(小组),有明确的分工,并为应急救援人员配备相应的装备。编制车间级应急预案、班组及岗位现场处置方案,并及时修订、评审。发生事故后对预案进行符合性评价、修订。单位制定年度应急演练计划,并按计划完成演练。单位应当每年至少组织 1 次综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 3 年对所有专项应急预案至少组织 1 次演练,每年对所有现场处置方案至少组织 1 次演练。DB37/T 45712022 16 表 A.1 基础管理类隐患排查清单见表(续)序号 排查项目 排查内容与排查标准 综合性检查 专业性检查 每季度/公司级 每月/部室级 11 应急管理 建
43、立演练档案(含应急演练工作方案、应急演练书面评估报告、应急演练总结报告文字资料以及演练实施过程的相关图片、视频、音频等资料)。建立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台账,内容包括名称、型号、数量、存放地点、保管负责人等。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做到帐实相符。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完好,做到“四定”管理(定人、定点、定措施、定期检查)。应急救援物资、器材定期检查、维护保养,有检查、维保记录,处于备用状态。车间班组按照规定对员工进行应急知识培训,有培训计划、培训记录、考核结果和培训档案。员工掌握应急知识、技能,对现场处置方案熟悉(现场提问、实际操作)。12 安全事故事件管理 1.企业应建立安全事故事件管理制度,明确安全
44、事故事件的报告、调查和防范措施制定等要求;2.企业应将涉险事故、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如生产事故征兆、非计划停工、异常工况、泄漏、轻伤等)纳入安全事故事件管理;3.应将承包商在企业内发生的事故事件纳入本企业的安全事故事件管理。企业应收集同类企业安全事故及事件的信息,吸取教训,开展员工培训。企业应建立安全事故事件管理档案。1.企业应深入调查分析安全事件,找出发生的根本原因;2.应制定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整改、预防措施;3.措施应及时落实。企业应建立涉险事故、未遂事故等安全事件报告激励机制。DB37/T 45712022 17 A.2 节假日前隐患排查记录表见表 A.2。表A.2 节假日前隐患排查记
45、录表 排查类型: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执行人员:生产部门负责人及设备、仪表、电气、安全等专业人员 频次要求:节假日前至少检查一次 检查时间:月 日 序号 排查项目及标准 排查结果和隐患描述 隐患处置情况记录 采取的安全预防措施 1 节日安全工作安排 1.是否制定节假日领导值班表和值班记录。(消防)控制室是否安排带班领导(带班领导负责指挥处理突发事件)。2.是否已制定节假日保卫工作值班表,保安人员值班是否合理安排。3.是否做好值班巡逻计划,保证公司财产安全。4.值班照明、工作电话是否完好。5.备品备件是否满足生产需要,是否有未检修完毕带病运行的设备。6.有无暂时未整改完的安全隐患以及是否有保障措施。
46、符合 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 已立即整改,验证合格(签字:)已下整改通知书(签字:)2 厂区 环境 1.厂区道路是否平整、畅通无障碍,能否满足人、车安全进出要求。2.各部门的卫生包干区是否清洁,垃圾堆放是否分类放置,有无乱堆乱放。3.厂区各类照明是否正常。4.下水沟是否畅通,有无杂物和废化学溶液或污秽物。5.各类车辆停靠、杂物堆放是否规范齐整。符合 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 已立即整改,验证合格(签字:)已下整改通知书(签字:)DB37/T 45712022 18 表 A.2 节假日前隐患排查记录表(续)排查类型: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执行人员:生产部门负责人及设备、仪表、电气、安全等专业人员 频次要求:节
47、假日前至少检查一次 检查时间:月 日 序号 排查项目及标准 排查结果和隐患描述 隐患处置情况记录 采取的安全预防措施 3 消防应急 1.灭火器是否都已按规定检查且完好易于取用。2.应急柴油机是否处于良好备用状态。3.消防泵房是否定期检查,消防泵是否按时盘车完好,泵房内无积水。4.各消火栓是否正常,水带、水枪、扳手是否齐全完好。5.应急器材室和车间的应急器材是否完好,有效。6.现场淋洗器是否完好,有效。符合 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 已立即整改,验证合格(签字:)已下整改通知书(签字:)4 电气仪表 1.变配电室出入口是否畅通。2.变配电室应急照明,疏散标志是否正常,配电室等供电设备设施是否正常。3.
48、可燃有毒气体检测报警仪是否处于完好投用状态。符合 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 已立即整改,验证合格(签字:)已下整改通知书(签字:)5 设备 1.机泵转动部位保护装置是否完好。2.各岗位备用设备状况是否完好。3.尾气吸收系统是否运行正常。符合 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 已立即整改,验证合格(签字:)已下整改通知书(签字:)DB37/T 45712022 19 表 A.2 节假日前隐患排查记录表(续)排查类型:节假日前隐患排查 执行人员:生产部门负责人及设备、仪表、电气、安全等专业人员 频次要求:节假日前至少检查一次 检查时间:月 日 序号 排查项目及标准 排查结果和隐患描述 隐患处置情况记录 采取的安全预防
49、措施 6 危险化学品管理 1.化学品仓库是否安全排人员节日值班、巡检。2.化学品堆放是否分类、分开摆放,摆放是否整齐。3.化学品仓库有无防漏措施,应急处置方法。4.是否配置消防器材,器材分布是否合理,是否完好、有效。5.易制爆化学品是否双人双锁管理,安保设施是否完好运行正常。6.危险化学品储存罐区报警、紧急切断、安全泄放、液位计、压力表、温度计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有效运行。符合 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 已立即整改,验证合格(签字:)已下整改通知书(签字:)7 作业管理 1.节日期间特殊作业的审批是否升级管理。2.节日期间特殊作业现场是否安排管理人员现场管理。符合 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 已立即整改,验
50、证合格(签字:)已下整改通知书(签字:)8 其他 1.操作人员是否按时巡检。2.是否严格按制度进行交接班。符合 一般隐患 重大隐患 已立即整改,验证合格(签字:)已下整改通知书(签字:)参与排查人员签字:排查目的:元旦、春节、清明节、劳动节、端午节、中秋节和国庆节等重大节假日的安全生产是社会稳定的基础条件之一。通过排查,以发现工程技术、管理措施、劳动防护、培训教育、应急措施等安全控制措施落实情况的不足,从而提出改进意见和建议,确保节假日期间的生产安全。排查说明:1.排查人员依据本表的排查项目和标准进行隐患排查;2.排查结果在“排查结果描述”栏中进行钩选并对隐患进行描述;一般隐患,能立即整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