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指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指南.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六年级下册语文大单元教学设计教学指南部编版2023年本文是统编小学语文教科书六年级下册配套使用的“新教学设 计”。本书根据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语文课程标准要求,以统编教材 为基本内容,以学生学习为中心,选择和创设真实学习情境,精心设 计学习任务和多样的学习活动,坚持教、学、评一体化,形成“素养 为本的单元设计、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线上 线下的智能系统”为主要特征的教学理念。六年级下册教学指南 有着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提炼大主题,指向素养为本的单元设计,体现语文学习的综 合性。语文学科教育目标从培养“双基”到发展“核心素养”,标志着 语文教育本质的不断进化。如何将阅读、习作、口语
2、交际、综合性学 习等板块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 方法与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而体现语文学习的综合性呢?本 书将每个单元的教材内容进行深度解读,提炼相对合适的单元主题, 发掘单元“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之间的联系,打通阅读、习作、 口语交际等板块的界限,把诸多因素统一起来,形成几个独立而互联 的“任务群”。第一单元围绕“民风民俗”这一主题,编排了北京 的春节腊八粥古诗三首藏戏四篇课文,这些课文体裁各 异,有散文,有小说,有古诗,都充满了浓郁的民俗风情。本单元习 作是“家乡的风俗”,紧密地结合了本单元的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体现了从阅读到表达的有序过渡。为此,将
3、第一单元提炼出一个大主 题“聊聊多次多彩的八方习俗”,在第一个任务“正月里来闹新春” 中,“聊聊刚过完的春节”,学生联想生活实际和阅读体验,感受到 不同地域的春节习俗;“赏一幅老北京春节画卷”,梳理课文中春节 前后的节日习俗,让学生发现文章的详略安排以及抓住特色民俗活动 进行细致描写的表达方法。在第二个任务“流传至今的习俗”中,通 过“忘不了的腊八粥” “古诗中令我心动的习俗”两个活动,让学生 通过阅读发现,感受不同时代中节日习俗的变化,了解地方的艺术特 色,感受深厚的文化内涵。在第三个任务“赶一场元宵喜乐会”中, 通过“元宵节我想做的事儿”“邀请爸妈闹元宵”“元宵民俗美篇推 介”三个活动,学
4、生通过搜索资料学做元宵美食、学扎花灯、写谜面, 猜灯谜等活动和父母再次感受传统节日带来的快乐和温馨;借助拍 照、录视频、笔记、绘画等多种方式记录元宵节的见闻、感受等并制 作成美篇上传平台。在上述整个单元设计中,将阅读、习作、口语交 际、综合性学习进行高度融合,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获 得语言知识与能力、思维方法与品质、审美体验与表现、文化理解与 传承。二是创设大情境,实施真实情境的深度学习,体现语文学习的生活化。深度学习是指学习者以高层次思维的发展和实际问题的解决为目的,以整合的知识为内容,积极主动地、批判性地学习新的知识和 思想,将它们融入原有的认知结构中,并能将已有的知识迁移到新的
5、 情境中的一种学习。而传统的语文教学更多地局限于课堂和文本,与 学生的真实生活没有密切的联系,语文学习缺乏真实的情境,不能唤 起学生的生命体验,学生往往置身于一个“陌生”的世界,很难将文 本的知识、能力、价值内化为自己的东西,更谈不上深度学习了。语 文大单元教学追求语文与生活的联系,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境中学 习,在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中学习。第二单元是名著单元,按教学进 度在“世界读书日”前后,为学生创设“校园读书节”这一真实情境, 以“策划读书周方案”为主要任务,学生由被动的阅读者、活动参与 者变身为主动的活动策划者、方案制定者。任务一“确定主题”是制 定读书周方案的第一步,通过三个活动,引导
6、学生综合运用多种阅读 方法阅读三篇节选文,通过多层次地阅读,交流、感受故事中的人物 形象。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三部作品的比较阅读,发现它们的相同点 与不同点,交流自己对三部作品的认识及作品对自己、对他人可能产 生的影响,从而确定个性化的阅读周主题。任务二“挑选哪些活动” 将口语交际“同读一本书”、习作“写作品梗概”、快乐读书吧“漫游 世界名著花园”与语文园地“交流平台”等内容整合于形式多样的阅 读活动中。“写好故事梗概”“最想讨论的话题”“名著影片配音” “冒 险故事创编”这四个活动均是学生围绕具体任务在做事。任务三“方 案出炉了”,引导学生回顾阅读周的活动过程,自主完成读书周策划 方案。本单元
7、训练重点有三个:一是借助作品梗概,了解名著的主要 内容;二是就印象深刻的人物和情节交流感受;三是学习写作品梗概。 如果我们不去创设“校园读书节” “策划读书周方案”这一真实情境, 学生一课一课地学,为完成任务而完成任务,学生很难真投入,很难 与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建立联系。只有当这些知识与技能成为学生在 真实情境下运用语言文字去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时,学生才能积极动用 自己的原有认知结构,才能将自己的知识、能力、经验迁移运用到新 的生活情境中,学生才能建构内化为自己的新的知识、能力与经验。三是设计大任务,搭建自主建构的言语实践,体现语文学习的实 践性。“大单元教学”就是吸纳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教师引
8、导学生, 在解决真实任务的情境、过程中,学会如何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 决问题。把原有知识和新知识整合起来,作出设想、推论等,并进行 批判性思考,发展多种认知策略和自我调节程序,体验学习经验之间 的相似性,促进迁移,并自主规划学习过程和追求目标。第四单元围 绕“理想和信念”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三首十六年前的回忆 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四篇课文,达成三个主要教学目标: 关注外貌、神态、言行的描写,体会人物品质;查阅相关资料,加深 对课文的理解;习作时选择适合的方式进行表达。语文课程标准中指 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 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上述三个
9、教学目标,其实 也是具体的语文实践活动。如何将教学内容、教学目标融合于语文实 践活动中呢? “大单元教学”是基于问题的多维整合,教师要全面地 分析教材、深入地挖掘教材、灵活地整合教材,将教材的内容进行重 新组合,形成“学习任务群”,让教材内容具有“弹性化”和“框架 式”特征。第四单元聚焦“立志报国”,转换视角,从学生角度出发, 从成长需求出发,以“奔跑吧,少年”为单元主题,整合为三个任务。 任务一 “诗言志少年诗会”,通过“诵读一首首表达志向的诗”“我 想诵读这一首”“举办少年诗会云展演”三个活动,把古诗三首 与阅读链接囚歌进行整合,让学生在诵读诗歌、查找资源、书写 诗歌等语文实践活动中,感受
10、诗人的人生志向。任务二“我来说最 崇敬的人”,通过“说说这些留在我记忆中的人”“刻在新中国历史丰 碑上的人”“我想要告诉你这个人”三个活动,将十六年前的回忆 为人民服务金色的鱼钩,以及阅读链接十里长街送总理、 口语交际“即兴发言”等内容进行整合,通过对人物外貌、神态、言 行的品读,开展小型辩论会,开展“为人民服务”演讲会、“万里长 征”故事会这些言语实践活动,体会人物品质,认识更多的革命志士。 在此过程中,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及重点训练目标。任务三“我要做 这样的人,通过“我曾经想成为的那些人”“现在我要成为这样的人” 两个活动,将语文园地“日积月累”、习作“心愿”进行整合,让学 生对本单元内容
11、进行内化,通过交流、分享、表达等言语实践活动, 在英雄人物及其事迹的熏陶下,找到自己新的人生榜样,表达自己的 心愿。四是实施大评价,开展问题解决的进阶测试,体现语文学习的层 次性。“大单元学习”是一个完整的学习构架,体现了 “教学评” 一体化的设计理念。既然“大单元学习”终极目标是提升学生语文学 科核心素养,那么,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在真实的语文学习任务情 境中综合考查,即解决真实情境中的问题。每个单元有个“练习与综 合测评”板块。“练习”是对本单元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巩固训练, 体现三个特点:一是注重积累与运用,巩固本单元的生字学习,读准 字音,特别是读准多音字和常见误读;认清字形,认清本单
12、元要求掌 握的生字字形。二是强化阅读与理解,主要针对本单元语文要素的落 实,通过设计课内外阅读训练,让学生对语文要素进行迁移运用。三 是促进表达与交流,重点落实本单元口语交际与习作的教学评价,通 过创设情境与话题,让学生对本单元的表达进行内化与巩固。“练习” 部分的设计,较好地语文能力的层次性,主要体现积累、阅读、表达 三个维度的关键能力,如积累部分的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词义、 古诗文积累与理解等,阅读部分的提取信息、形成解释、整体感知、 欣赏评价、解释推断等,表达部分的选材立意、组材构思、语言表达、 修改完善等。“综合测评”是综合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在真实的情 境中解决问题。综合测评注重
13、真实情境的创设、活动任务的设计、训 练内容的整合,重点考查学生的高层次思维能力,在真实的情境中运 用语言文字解决问题。第五单元是“科学精神”,通过一组与科学有 关的文章,引导学生去探究,去思考。根据本单元“美丽之问”这一 主题与情境,为学生呈现了改编于人民日报公众号的文章十三 位科学家的礼物,设计这样的测评内容:这十三位科学家送给我们 十三份礼物,如果让你来选一个礼物,你愿意选哪一个?为什么你要 选这一个?你就这个礼物能提出哪些问题?你觉得这个礼物能让你 的未来怎样?想一想,请你给这位科学家写一封信,并想办法把这封 信寄到科学家的手中。这个综合测评最终呈现的学习成果是一封信, “写作能力是语文
14、素养的综合体现”,不仅体现了学生的语文积累, 还体现了学生运用语文知识与能力解决问题的综合素养。这一测试需 要学生阅读本篇文章,查阅有关科学家的资料;需要学生对这个礼物 有较深刻的理解,需要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需要学生解决如何能把这 封信寄到科学家的手中这个现实问题。一封信体现了学生搜集信息、 阅读理解、语言表达、创新思维等能力。五是运用新技术,启动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体现语文学习的交 互性。班级授课制对普及教育、扩大教育规模、提高教学效率等方面有 着积极的贡献,随着教育的发展,如何体现以学习者为中心的课堂教 学,新技术的运用,启动线上线下的智能系统,成为一种新的趋势, 这也是“新教学”的一大特
15、点。首先,“新教学”面向差异化的学习 需求。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习手段、学习者四者的匹配与协调, 决定着学习的效能。“新教学设计”通过智能平台,将学习目标、学 习内容进行“菜单式”分层设计,既有基于学科的核心教学内容,又 满足学生对自主选择的需求。教学内容的增值,能够差异化供给,让 学生的选择更加多元,学生拥有“驾驭”学习的感受,激发学生积极 参与学习的动力。如第二单元中“开始阅读吧”,跟着鲁滨逊去漂流, 平台提供了 “字词闯关,扫除阅读障碍”“列表梳理,了解节选内容” “联系实际,总结所受启发”“绘制导图,体会心态变化”“浏览目录, 激发阅读兴趣”几个栏目,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调控学习进
16、度。 其次,“新教学”关注个体的学习过程。“新教学”运用新技术打破班 级的时空局限,关注、记录、展示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过程与成果,让 每一位学生都有出彩的机会。如梳理单元,平台上设计了多种展示区, “晒晒我的书写作品”“晒晒我的习作集”,能够较好地展示学习的学 习过程与成果。再次,“新教学”运用新技术实现精准评价。基于智 能系统的多元平台,借助多样活动和多维量表进行评价,注重评价的 过程性、即时性、互动性。特别是能够在线用各种图标形式呈现学生 的学习表现,学生能够借助平台了解自己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找到改 进的办法与措施。如梳理单元制作学业水平网络测评系统,实现在线 答题,采用网络评卷,自动生成有关数据与分析图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