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十五从军征》公开课教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97014 上传时间:2023-04-15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十五从军征》公开课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十五从军征》公开课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十五从军征》公开课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人教九年级下册《十五从军征》公开课教案.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教学的课题:十五从军征知识与能力:借助工具书,积累生字生词。通过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 诗歌中人物的幸运与不幸。过程与方法:朗读-质疑-一理解情态价值观:通过联系有关战争的诗歌,感知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教学的重点:借助工具书,积累生字生词。通过朗读诗歌了解诗歌大意。教学的难点:通过品读关键词句,感受诗歌中人物的幸运与不幸。课前准备:背诵木兰诗预习十五从军征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乐府诗歌十五从军征。同学们先默读一下这首诗歌,看一看有没有生字或者疑问。) 二、课前同学们背诵木兰诗的过程中,老师思考一个问题:勇敢的木兰真的是一个幸运的人。为什

2、么这么说?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她活着回来了!三、请同学们读一下这首诗歌。思考:诗歌中的主人公是不是幸运的?幸运:因为活着回来了。是啊,“古来征战几人回? ”“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鲍照)”落叶归根。家,就是生命之根。不为策勋、赏赐,只为活下来,回家。康,是生命之根当然,诗歌绝不是单纯地讲这个主人的幸运的。(ppt)“诗歌的每一个毛孔每一条皱纹都是入口,小小诗眼、题旨、空白、语象,甚至标点符号、跨行、脚韵, 都能提供进入诗歌的暗道。只要用心动心耐心,不怕琐屑地钻牛角尖,诗歌的契机永远都是打开的。”一一陈仲义四、不幸:齐读诗歌,思考:主人公有哪些不幸?(联系我们接触过的诗歌,抓

3、住关键词,结合想象,我们也尝试着补充诗歌字里行间的空白,体会其中隐含 着哪些不幸?)岁从军80岁返乡。始一一兵役之长,战争之久,性命之忧,岁月之艰,思家之苦,路途之难。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杜甫兵车行)(ppt)沈亮曾对宋文帝说:“伏见西府兵士,或年几八十,而犹伏隶,或年始七岁,而已从役。”宋书从一一15岁,小兵儿。在家里备受宠爱,和兄弟姐妹在院子里玩耍的年纪,去服兵役,投身战争。和木兰 一样啊,惟闻子叹息。(1)从军、辞爷娘去时: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杜甫兵车行)白发老母遮门啼,挽断衣袖留不止。(王昌龄代扶风主人答)(2)征:出征:不闻爷娘唤子声,但闻流水鸣溅溅。不闻

4、爷娘唤子声,但闻战马鸣啾啾。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3)征战: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李贺雁门太守行)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 一一战城南朝行出攻,暮不夜归!一一战城南边客如刍狗,战骨生尘埃。一一高适答候少府(4)夜宿: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 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范仲淹渔家傲)(5)故乡宣宣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ppt)悲歌可以当泣,远望可以当归。思念故乡,郁郁累累。一一悲歌(6)征愿: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子)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王昌龄从军行)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李贺雁门太守行)尽

5、管主人公或许也有此责任和担当,但是,心里只想着战争快些结束,回归家园。2 .老人九死一生,经历风餐露宿,一路风尘仆仆,得以回家。有没有像木兰一样,家人出郭相扶将啊?没有。 孑然一身,踽踽独行,偶遇乡人。问“有”:切,怯。急知、盼知、怕知。不奢望家人都健在,只求能“有”,哪怕几个,哪怕一个。思亲之切。3 .答“冢累累”:一点之变,阴阳两隔。间接表明家人都离开人世了!噩耗之速。4 .兔入狗窦,雉飞梁上,旅谷中庭,旅葵井上。兔子怕狗,却随意进出狗洞。野鸡怕人,却嚣张地在梁上飞来飞去。(此处可以质疑:为什么不是“雉从梁上栖 ?地点为什么选择中庭和井上?)栖,多了一些安静、安稳之感。飞,增添了家里的荒凉

6、、破败之感,烘托了人物的心乱难平, 还能突出地表现出家里来了不速之“客”时,“户主”受了惊吓的情态。家中无人,它们就是这么任性,自以为所,自以为安,动物自由活动,恣意玩耍,植物恣意生 长(随地随意地)生长。家园之荒。家已不家!5 .舂谷作饭,采葵作羹:没有哪个亲人磨刀霍霍向猪羊,没有烹羊宰牛,没有接风洗尘的盛宴,没有人帮助 老人舂谷采葵,没有正常充饥的粮食,可见羹饭之简!舂:断木为杵,掘地为臼。以臼盛谷,两手持杵捣之。(此处可以在黑板上以舂字的篆书讲解,便于识记和积累。)贻:无人可贻,无人可语,无人可依。(此处可以请同学尝试表演一下老人当时的动作神态等,便于感受老人不幸的处境。)境遇之惨!孤独

7、之深!人不在,家就不在了!6 .东向看,泪沾衣。往事历历,生离竟成死别!生离时,家人相送。家人与世决别时,他竟都没有机会送送家人。看:(木兰出门看到伙伴)老人看到了什么?在“看”中回忆着昔口的美好。在“看”中慨叹着今口的惨状。 在“看”中想着战场上的情景,漫漫归途的孑颠沛。在“看”中盼着奇迹等。什么也没看,只是因为不忍再睹荒败的家园,茫然伫足。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杜甫无家别)泪: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不仅是为自己而流。为战友伙伴,为过去,迷茫的将来,为亲人,为现实的破败。 没了家,就有了流不尽的泪。五、诗歌中应该不是单纯地讲这个主人的不幸的,还有谁是不幸的? 家人。离

8、别之伤。念子之痛.死别之悲。生存之艰。从征65年的老兵都能幸运得不可思议地活下来,家人怎么是这样的结局?家与冢。中原一带的民风民俗,居址不可以和坟冢相连。为什么这里会这样?(ppt)贼寇并起,军旅数发,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障,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 祀,想魂乎万里之外征伐不休之故也。汉书两汉时期,统治者穷兵默武,无休无止的战争(426年,402次大规模战争,其中西汉124次,东汉278次); 国内还大兴土木,土地荒芜,蝗灾、水灾、旱灾、饥荒无所不有,饥人相食,卖子糊口;政治上,官吏歪曲国法, 敲骨吸髓式的剥削是的农民破产流亡。东汉时,土地大量兼并,苛捐杂税极为严重,

9、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豪强地主,膏田满野,达数 百千顷,农民沦为佃农,雇佣,成为游民,甚至卖为奴婢。出现了 “男辍耕耨,女停机杼,老弱相携,穷困道路 (后汉书)”的局面。正如老子所言:师之所处,荆棘牛.焉。大军之后,必有凶年。(老子道德经)于是:尸丧狭谷中,白骨无人收。(企喻歌辞四曲)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李绅悯农)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张养浩山坡羊流关怀古)一将功成万骨枯。(曹松己亥岁)这是战争之火炙烤百姓的同时,还要面对的一场场烈焰。|田园,是他们的生存之源。可见,除了战争,黑暗的社会现实也会让百姓水生火热,生灵涂炭。六、诗歌中还有谁是不幸的?乡人。存者且偷生。偷生之难!覆

10、巢之下,安有完卵?这是战争的残酷,也是统治者的不明。七、关于这首诗,郭茂倩乐府诗集卷第二十五将它列入“梁鼓角横吹曲”紫疆马歌辞。 学生齐读一一紫骑马歌辞 壮女笑杀人。 何当还故处。 家中有阿谁? 雉从梁上飞。 采葵持作羹。 泪落沾我衣。(ppt)烧火烧野田,野鸭飞上天。童男娶寡妇 高高山头树,风吹叶落去。一去数千里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 中庭生旅毂,井上生旅葵。舂毂持作饭 羹饭一时熟,不知饴阿椎?出门东向看 右六曲,曲四解。好个“壮女笑杀人”!由此,我们不难想象,勇敢的花木兰在战场上奋勇杀敌的情景(“雌雄难辨”),其中有 保家卫国的舍生忘死,有

11、保护自己的无奈和不得已。但就木兰这位女了本身的追求和选择而言,这何尝不是她生 命中最不幸的经历!八、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孩子、老人、女人,最不应该卷入战争,但是不仅仅是他们,难逃战争的劫难。 而这种残酷也不仅仅发生是在这个时期。(ppt)东山诗经我徂东山,悟悟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濠。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衣,勿士行枚。娟娟者蝴,烝在 桑野。敦彼独宿,亦在车下。我徂东山,悟悟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濠。果羸之实,亦施于宇。伊威在室,蠕峭在户。町摩鹿场,熠耀 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鲍照君不见少壮从军去。白首流离不得还。故乡宣宣日夜隔。音尘断绝阻河关。朔风萧条白云飞。胡笳哀急边气寒。听此愁人兮

12、奈何。登山远望得留颜。将死胡马迹。宁见妻子难。男儿生世情轲欲何道。绵忧摧抑起长叹。无家别杜甫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久行见空巷,口疲气惨凄,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鞅。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九、虽是不同时期的诗歌,都抒发着因战争引发的生命的无奈,生存的孤苦,生离死别的悲戚。所以,东晋时期一位一个文人,是一个仁人,是一个关注民生,努力探索出路的热肠人虚构了在不幸的生活 中幸运的老百姓有家住、有地种、可以幸福生活的家园。让我们看到了建立在生命意识上的家园意识。所以,孔子谈仁义,孟子主张仁政王道,墨子提倡兼爱非攻,老庄处无为之世,行不言之教。让我们看到了对人的关怀,对生命的珍视与热爱,以及建立在生命意识上的家国意识。有了生命意识、家园意识、家国意识,百姓才不至于悲哀地生存,才有可能奢谈幸运、奢望生活。十、齐声朗诵十五从军征,感受诗歌中流露出的悲戚和悲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