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藩镇都是割据的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藩镇都是割据的吗.docx(6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藩镇都是割据的吗?2018年高考全国I卷文综第25题的教学启示关键词唐代藩镇,藩镇割据,不同类型,功能,学术研究考查2018年的全国I卷历史试题,第25题无疑可圈可点。试题材料新颖,形式活泼,题目 难易适中,学生反映较好。所考考点也常被忽视,近十几年各省份的高考试题对此几乎未曾 涉及。更重要的是,该题的答案和教材中的表述似有不同。因此,很有必要对该题进行探讨, 以期对中学历史教学有一些启示。试题如下: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表2所示。表2: “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支
2、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分析试题,材料提供的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藩镇基本情况,包括类型、数量、官 员任免、财富供纳、兵额与功能。藩镇中不向朝廷缴纳赋税的是河朔型,中原型和边疆型少 上供,而东南型是上供的,故A项不正确。题干只是提到了各类藩镇的兵额与功能,看不 出来藩镇之间的战和情况,故B项不正确。河朔型藩镇的官员任免是藩镇自擅,不向朝廷上 供,即使是中原型、边疆型也是少上供,这些情况说明多数藩镇并非“注
3、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故C项不正确。大部分藩镇的官员由中央任免,表明他们接受朝廷的统治;大部分藩镇向朝 廷上供财赋收入,为中央提供经济来源;拥兵自立的只是7个河朔型藩镇,不占主体,中原 型、边疆型和东南型藩镇数量众多,它们或驻重兵防骄藩,或驻重兵守边疆,或驻兵少防盗 贼,但都没有脱离朝廷的统治;况且,这是“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情形,这些都说 明藩镇客观上“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通过逐项分析,我们能得出正确的答案。让一些同学狐疑的是,教材中的表述为:安史之乱 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D项似乎与教材的表述有矛盾?更重要的是, 由此延伸出一个问题:藩镇都是割据的吗?
4、笔者以为,要解答这些疑问,需要对唐朝节度使 的设置和藩镇割据的来龙去脉做一番探究,答案便自然水到渠成。一、节度使拥兵自重,唐朝廷为何要设置节度使?节度使自唐代始设,因其受职之时,朝廷赐以旌节,也就是全权印信,受此印信,便可全权 调度,故称节度使。资治通鉴记载:唐睿宗景云元年(710年),丁西,以幽州镇守经略 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到唐玄宗天宝初,从西北 到东北,共设立了八个节度使,即安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节度 使,分布在今新疆、甘肃、青海、山西等边地。另外,还有西南的剑南节度使,岭南的经略 使也类似节度使,这些通称“藩镇二最初,节度使只
5、学兵权,后来,又逐步掌握了行政权、财政权。这些节度使,表面上听命于 朝廷,实际上阳奉阴违,独霸一方,千方百计地扩充自己的势力。边境的十个节度使,不仅 拥有强大的军权,而且拥有地方的行政权、财政权,几乎成为地方割据势力。当时十镇兵 力约四十九万,中央直辖军不过十万而己,内轻外重,大有“尾大不掉”之势。节度使的权力如此之大,兵力如此之强,岂不威胁到唐廷的统治?朝廷为什么会搬石砸脚设 置节度使呢?其实,节度使制度之所以形成,是有其原因的。从高宗、武后以来,均田制渐趋破坏,土地兼并日益严重,大批农民失去田地,陷于破产流 亡的境地,成为无家可归的流民,引发严重的社会问题。于是,政府募流民为兵,这样,唐
6、兵制从兵农合一、征均田农民为兵的府兵制,向雇佣职业兵的募兵制演化。同时,由于府兵 数量有限,边疆作战往往需要临时补充兵源,政府便把大量招募的士兵集结在边疆重:地,而 关中地区的兵员有限,形成了内轻外重的政策。节度使制度的设立,和当时的边疆形势是分不开的。大唐建国以后,对外一直保持着扩张进 攻态势,先后击破了东突厥、薛延陀、漠北诸部、西突厥、高昌,将之纳入自己的统治范围 内,由此奠定了唐朝辽阔的疆域。太宗时期起,唐边境的形势发生了转变。随着经济发展和 社会进步,吐蕃、突厥、奚、契丹等少数民族开始不断袭扰唐边境地区。面对周边军事态势 的变化,唐廷的边境军事战略逐渐由进攻转为防御。北方游牧民族拥有强
7、大的骑兵,他们精于骑射,来时急风暴雨,无法招架。去时风驰电掣, 追之不及,唐朝的边防军队应付起来很是吃力。为了应对突如其来的战争需要,唐廷开始改 革原先被地方政府掌握的、若干分散的、几百人的军事部署,组成集中指挥、庞大的边防重 镇,在边境军镇驻守常备军,由专人统帅。并且,各节度使自行募兵,募兵的来源相当复杂, 有失去土地的流民,有亡命无赖之徒,也有内附的蕃族士兵。这些人大都终身从军,世代从 军,父子兄弟相承,他们对节度使的依赖性也极强。于是,藩镇节度使们便逐渐培养起只忠 于自己的亲兵部队,军权在握。唐边防驻军的后勤供应本来主要依靠政府,但边防驻军日益增多,仅靠政府后勤供应是远远 不够的。驻军将
8、领不能及时解决后勤供应,影响了他们调动、指挥军队的效率和权威,削弱 了军队的战斗力。有鉴于此,唐政府不得不把防区的财政权力转给各防区的军事将领。节度使有了兵权和财权,但如果没有行政权,也影响他们的军事行动。于是,从玄宗天宝中 期开始,节度使便拥有了其辖区内数州的行政权,节度使的权力进一步扩大。唐玄宗时期,国家步入了盛世。然而,玄宗自以为国富兵强,一味追求开边扩张,不断挑起 战争,为此,需要加强边镇节度使的军备。天宝十载(751年),名将高仙芝在西域为大食 (阿拉伯)军队所败,边防危机日趋严重,在中央兵力不足的情况下,朝廷越来越倚重边镇 节度使的重兵。节度使原先由文官担任,“李林甫当政时,唯恐大
9、臣出将入相,对自己不利, 便违反番将不委以统帅重任的原则,大量任用蕃将为节度使,使得边镇番将势力愈加膨胀。 开元、天宝年间,边镇军队占全国总兵力的百分之八十五以上,东北地区、西北地区更是猛 将精兵集中之地二其致命的危险可想而知。此时正值大唐盛世,玄宗为“盛世”所陶醉, 怠于政事。口蜜腹剑的李林甫为相,排斥异己,朝政口益腐败。天宝时,玄宗宠幸贵妃杨玉 环,贵妃堂兄杨国忠为相,朝政更加败坏。国家承平日久,中原久不闻干戈之声,于是“渔 阳颦鼓”惊破“霓裳羽衣”,安史之乱就是在这样的情况下发生的。基于上述分析,唐朝节度使权力坐大,主要是因为:1.均田制渐趋破坏,流民日增,朝廷大 号招募士兵集结在边疆重
10、地。2.募兵制下雇佣职业兵,军队成分变得复杂更难驾驭,利于节 度使的集权。3.边患的严重,节度使集中权力以应付紧急军情。4.玄宗后期,中央政治日益 腐败,大唐盛世,统治者逐渐丧失了警惕。二、安史之乱已经平定,藩镇割据为何还愈演愈烈?安史之乱发生于755年至763年。安禄山、史思明都是胡人,安禄山以军功起家,身兼平卢、 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拥兵近20万。天宝十四载(755年),安禄山起兵叛乱,长驱直入, 进占长安,玄宗仓皇出逃。安史之乱历时七年多,虽然叛乱最终得以平定,但是大唐繁盛的 局面一去不复。资治通鉴记载:“由是祸乱继起,兵革不息,民坠涂炭,无所控诉,凡二 百余年。”安史之乱爆发后,为了
11、早FI平叛,肃宗、代宗鼓励叛军归顺投降,封授安史旧部为节度使, 由他们统帅旧部,自行任命官吏。这么看来,安史之乱的平定,与其说是中央政府平定叛乱, 还不如说是以妥协方式结束叛乱。这种妥协的代价是高昂的,它使全国处于混乱多事和分裂 割据的状态之中。为了抵御叛军的进攻,唐廷将边地军镇制度扩展到了内地,重要的州设立节度使,指挥几个 州的军事;次要的州设立防御使或团练使,扼守军事要地。于是出现了节度使、防御使等大 小军镇,也即藩镇(方镇)。在今河北及其周边地区,由安史叛将统领的“河朔三镇”(范阳、 成德、魏博),更是割据一方,不听朝廷命令,不向朝廷纳税。在今山东、河南等地也有类 似河朔的割据势力。安史
12、之乱后,节度使的权力愈发扩大,他们自行任免下属文武官员,地方官吏几乎成了节度 使的家臣,士兵几乎成了节度使的私家武装。节度使一旦死去,或由子嗣继任,或由部下 接班,事后报请朝廷批准。朝廷委派的继承人选往往无法立足,朝廷也无可奈何.更有甚者, 建中四年(783年),泾原兵变,叛兵突然攻入长安,唐德宗出逃,叛兵拥立节度使朱玳为 皇帝。不久,淮西节度使李希烈也称帝,一时间乌烟瘴气。当然,朝廷不可能坐视不理。肃宗、代宗时期,刘晏理财,德宗时,杨炎主持两税法改革, 中央政府的财力大增,朝廷决心打击藩镇的割据倾向。此后,德宗虽然平定了朱泄、李希烈 等的叛乱,但要彻底消灭藩镇势力,似乎已不大可能,只有对藩镇
13、采取“姑息之政”,保持 彼此之间的平衡。宪宗时.期,朝廷厉兵秣马,平定西川,魏博归朝,大将李想更是雪夜讨平 淮西,宪宗的削藩取得大胜。然而,随着宪宗为宦官所弑,“元和中兴”昙花现,削藩事 业功败垂成。此后,藩镇割据一发不能收拾,直至唐朝灭亡。面对朝廷的讨伐,节度使之间,也会结盟自保。河朔兵强马壮,经济繁荣,形势险要,而四 邻皆非国家州县,诸镇易守,唐廷难攻,无法形成对它的包围圈。唐廷当然也想破坏他们 的联盟,但这种唇亡齿寒的道理,藩镇自然是明白的。建中年间,魏博、成德、卢龙、淄青 四镇联手。长庆年间,三镇复叛,盖三镇相为势援,复结河南叛臣,胶固其力,不可卒破 也”。看来,唐廷要各个击破,并非易
14、事。唐朝边疆地区形势一直不稳。周边少数民族的势力消长及边疆形势的变化,对藩镇割据局面 的长期存在有着重要的影响。安史之乱期间,唐朝丢失了河西陇右地区,长安甚至被吐蕃两 度占领,唐蕃之间常有激烈的战争。在东北,有奚和契丹的威胁。南诏的进犯,则是晚唐的 大患。边疆地区的严重形势,一方面促使唐朝花费巨大的财政支出,另一方面牵制了唐廷的 军事力量。唐廷要对河朔地区用兵,始终有后顾之忧。安史之乱虽被平定,但是唐朝内部皇权与军将及宦官的斗争从未间断。朋党之争历时数十年, 牛李党争使朝廷元气大伤。皇权与宦官的较量持续多年,甚至皇帝死于宦官之手。文官集团 与宦官集团之间的南衙北司之争此起彼伏。皇帝和大臣也试图
15、收拾宦官,但效果不彰,甘露 之变更是酿成天子被软禁、朝臣遭屠戮的苦果。更何况,朝臣、宦官援引地方藩镇以自保, 朝廷内部的斗争严重影响中央对藩镇的用兵。自元和用兵以来,军费剧增,国家经济不堪重负,百姓负担十分沉重,天下厌兵情绪加剧。 因此,当穆宗即位之后,就开始推行减少兵员的“销兵”政策。然而,销兵政策在客观上造 成了许多人最后都加入了河朔叛乱的队伍。旧唐书甚至认为,“复失河朔,盖消兵之 失也”。长庆元年(821年),幽州兵变,河朔再叛。此后,就像多米诺骨牌被推倒一样, 形势突然变得不可收拾。河朔三镇再次脱离了朝廷的控制,朝廷与他们之间维持着一种若即 若离的僵持局面。基于上述分析,安史之乱后,藩
16、镇割据愈演愈烈,主要是因为:1.唐廷为了早日平定叛乱, 设置更多的节度使。2.节度使之间结盟互保。3.边境形势依然不稳.4.朝廷内部党争、宦官 专权,影响平叛。5.唐廷军事财政实力有限,不能持续平叛。三、藩镇割据一方,唐朝的统治何以延续?对于唐代藩镇的研究,清华大学张国刚教授无疑是这方面的权威,而他的唐代藩镇研究 一书是关于唐代藩镇问题的权威著作。他将藩镇分为河朔割据型、中原防遏型、边疆御边型 以及东南财源型。2018年第25题的材料,正是采用了这一说法。他认为,唐代的藩镇, 并不都是割据的。所谓“藩镇割据”只是藩镇中的一部分,即使是河朔型藩镇,也具有游离 性和依附性并存的双重特点,这就澄清了
17、过去对藩镇割据笼统的片面的看法。从某种意义 上说,与其用“藩镇割据”,倒不如用“藩镇格局”,或许更接近于当时的历史。由白寿彝主 编的中国通史第六卷更是用了 “藩镇林立”来叙述当时的政治局面。尽管唐中期以后,藩镇林立,但是,“藩镇并非全是割据势力,在今陕西、四川以及江淮以 南的藩镇大都服从朝廷指挥,向中央贡纳赋税。但在今河北地区的所谓河朔三镇,割据一方, 不受朝命,不纳赋税;在今山东、河南、湖北、山西一带也有类似河朔三镇的割据势力”, 这就是所谓的河朔割据型藩镇。河朔形成割据,但是,河朔诸镇也注意避免与唐廷处于势不两立的直接对峙局面。德宗时期 的建中大乱,魏博、成德、卢龙、淄青“四王”并立,但仍
18、奉唐廷正朔。而泾原节度使朱泄 称帝,唐廷于是将矛头指向了朱讹,说朱讹“大为不道,弃义灭恩,反易天常,盗窃名器, 暴犯陵寝,所不忍言。获罪祖宗,朕不敢赦”。其罪罄竹难书,足见朝廷的态度。河朔藩 镇信奉“礼藩邻,奉朝廷,则家业不坠矣”,“礼藩邻”是为了维持各镇之间的联盟;“奉 朝廷”则是为了避免与中央关系白热化而引火烧身。这样,河朔把自己的割据行动限定在唐 廷能够容忍也不得不容忍的范围之内,也就“家业不坠” 了。不过,河朔诸镇并非一个整体,他们彼此之间也有矛盾。而且,河朔诸镇和中原藩镇也素有 间隙,唐王朝所赖以维持均势的,是各个藩镇之间的牵制。藩镇强弱不同,数量众多,互相 有所牵制。没有形成像安禄
19、山或朱温那样过大的地方势力,朝廷的统治还能维持。即使是割 据较强的河朔三镇,也在形式上臣服朝廷,一般不轻易与中央公开对抗。另外,唐朝后期藩 镇内部斗争不已,节度使被杀被逐也是常事。如发放粮饷、赏赐不及时,往往引起哗变,稍 不如意即寻衅滋事,杀逐将帅。”由于诸藩镇彼此矛盾以及各自内部矛盾的存在,唐朝中央 才能继续绵延百余年,勉强维持形式上的一统。”即宋人尹源所说的“夫弱唐者,诸侯也。 唐既弱矣,而久不亡者,诸侯维之也:当然,中央政府拥有雄厚的财政力量,是平定叛乱、消灭地方割据的重要条件。两税法实行 以后,唐朝的财政收入有所增加,保证了中央重:要的财政来源。随着经济重心的逐渐南移, 东南地区日益成
20、为国家财政的重要来源。这为唐廷的统治及平叛提供了 定的经济基础。至 于军事力量,唐朝廷也掌握着部分军队,尤其是守卫长安西北地区的神策军,神策军与中原 藩镇素有矛盾,这种矛盾既限制了唐廷对藩镇的优势,也对藩镇是种制约。黄巢起义失败后,各地藩镇割据加剧,彼此攻伐不断。至此,唐王朝已经彻底失去了控制局 势的能力,几乎成为藩镇任意摆布的傀儡,只能在诸强藩的夹缝中求得生存。“藩镇割据 破坏了唐王朝的政令统一,但同时藩镇间相互制约,乂维系着唐王朝的统治。唐末出现的超 级藩镇才开始打破均势,以兵力压制群藩,最后导致了唐朝灭亡”。基于上述分析,藩镇割据一方,但唐朝的统治还在延续。主要是因为:1.并非所有藩镇都
21、是 割据势力。2.藩镇一般不会公开与中央对抗。3.藩镇之间、藩镇内部的矛盾重重。4.唐廷掌 握一定的财政和军事实力。5.能够撼动唐朝根基的超级藩镇唐末才出现。四、藩镇“延续了唐朝的统治”,与“削弱了中央集权”是否矛盾? 通过考察节度使与藩镇割据的局面,我们也就理解“藩镇延续了唐朝的统治”。但研读教材, 不少同学提出了质疑,不是说“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唐朝的中央集权”吗?我想,从逻辑上 讲,并非矛盾。i方面,是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削弱并非摧毁,另一个方面是藩 镇格局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教材是浓缩的,对于一些问题,是点到为止,至于其中的详情,或许只能“限于篇幅” 了, 但对于中学历史教学来说是
22、“不能省略”的。教材说到: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 节度使。唐朝廷为什么要这么做?安史之乱后藩镇割据为什么愈演愈烈?藩镇林立,唐朝廷 的统治乂是如何维持的?如果不弄清楚,那就是教教材,而不是用教材教了!更重要的是, 如果我们仅仅是局限于教材的表述,那对于五彩斑斓的历史,岂不是缺少了血和肉。当然,要解答第25题,不能围于教科书的成见,如果我们机械地记忆藩镇割据严重削弱了 中央集权的话,而于此题或不能正确解答,即使得出答案,也不能理解试题命制的立意。该 题对于中学生来说,应该说是材料未曾一见,角度也非常新颖。其实,无论是材料还是问题, 主要还是对史料辨析能力的考杳。论从史出,具体到核心素养来
23、说,就是史料实证。“史料 实证是指对获取的史料进行辨析,并运用可信的史料努力重现历史真实的态度与方法。” 核心素养所说的其实是一种能力。只有通过对史料的辨析,才能更接近于真实的历史。同时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第25题的说法,也正拓展了对教材的认知。时于藩镇割据这节,除岳麓版和人教版之外,很多现行教材未有涉及。岳麓版教材提及了安 史之乱后,“唐代宗为求暂时的安定,将河北地区分授给安史降将,封其为节度使,带兵平 叛的将领也被封为节度使”,对于安史之乱前节度使的设置并未说明。岳麓版教材又说: “节度使所辖地区大者十余州,小者三四州,权力不断膨胀,职位往往父死子继,兄终弟及,或由部下拥立,朝廷只能事后追
24、认。他们在名义上是唐朝的藩镇,实际上割据一方,形成藩 镇林立的局面。”“藩镇林立的局面”,和白寿彝版中国通史倒很接近。再看人教版教材是这样表述的:“唐朝中期,朝廷在地方设置了许多节度使。节度使名为朝 廷藩镇,实际上在政治上享有较大的自主权,经济上控制着财权,军事上拥有强悍的武力, 往往发展成为割据势力。唐中期安史之乱后形成的藩镇割据局面,持续一百多年,严重削弱 了中央集权J这100余字,点明了唐朝设节度使的时间,节度使的权力,藩镇割据局面 的形成,以及藩镇割据的影响。对于藩镇与割据之间的关系,教材用了 “往往”,也就是说 藩镇往往会割据,但并非都是割据势力。多年来,人们把“藩镇割据”作为一个凝
25、固的词,似乎藩镇都在割据?大量的藩镇动乱都被 视为藩镇割据和叛乱,似乎藩镇就是割据和叛乱? 一提到藩镇割据,似乎唐朝就四分五裂, 气息奄奄了?须不知,即使是河朔藩镇,他们对朝廷是既有游离又有依附。大量事实表明, 朝廷的政策法令在河北地区亦有实施,河北文人也参加朝廷的科举,唐中央在河朔等藩镇皆 设有监军院,各镇在长安亦设有进奏院,不能把他们的割据绝对化。至于河朔之外的藩镇, 则更非割据,“藩镇割据”这样笼统的看法,”使长达一个半世纪的复杂历史在所谓藩镇割 据的苍白一页中笼统地一笔轻轻带过,”如果我们不一叶障目,以河北三镇代替一切藩 镇,不以偏赅全,以黄巢起兵后的藩镇代替唐后期全部时间的藩镇,或许更能接近历史的 真实。高考作为高中课改的指挥棒,高考试题反映了学术研究的动态。藩镇并非都是割据的,这是 第25题命题的学术背景。对于张国刚教授30多年前的研究成果,不少学者也给予了认同。 作为中学教学一线的教师,虽不能走在学术研究的前沿阵地,但我们可以作为高校科研的搬 运工,将高考试题和学术研究的成果反馈于中学历史教学中,岂不益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