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信息技术基础《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新课标课教案设计.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61859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5.9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新课标课教案设计.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新课标课教案设计.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必修信息技术基础《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新课标课教案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必修信息技术基础《73信息的安全和保护》新课标课教案设计.docx(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信息系统安全(第二节病毒及其防治、漏洞及其防护)【课标内容要求】3.3通过对计算机病毒、手机病毒的案例分析,了解对病毒的危害、传播,掌握病毒防 治手段。3. 4通过案例分析,了解漏洞的概念和由来,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初步掌握漏洞防治 手段。【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内容来源于高中信息技术必修2第三章信息系统安全第二节中的第三部分(病毒 及其防治)与第四部分(漏洞及其防护)。在数据时代下,信息系统为人们带来极大的便利, 人渐渐地被数字化,成为互联网上地数字公民,与此同时,病毒、黑客的危害面也比过去更 广更深,如何保护数据不被非法侵入成为每一个人必备的信息素养。教材中的两节内容分为 病毒及其防治与漏洞

2、及其防护,第一节内容通过案例阐述了病毒本质、如何传播、有何危害 以及防治手段,在第二节中阐述漏洞的由来以及防护,通过实际的操作,体验漏洞修复带来 的益处。整节课以案例展示、学生探究、活动体验为主要方式,学生在了解相关概念,掌握 基本防治技能的同时,形成大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意识和理念。【教学目标】1 .通过对案例的分析,了解计算机与手机病毒的传播、危害以及漏洞带来的隐患。2 .在分析讨论与任务探究的过程中掌握病毒防护与漏洞防治手段。3 .形成大数据时代下保护信息安全的意识与社会责任,并能将信息安全理念应用到实 际生活中。重点:病毒与漏洞的防治。难点:形成信息安全意识,将信息安全的理念运用到实际

3、生活。【核心素养指向】.结合编程与算法思想理解病毒本质,能借助工具实现简单病毒文件的查杀。(计算 思维)1 .针对具体的任务,运动数字化应用能力解决问题,完成任务。(数字化学习与创新)【学情分析】通过对前面两节的学习,学生具备个人信息保护意识,初步掌握信息安全防护能力,同 时已掌握python语言的基本知识,具备基本的信息系统操作能力,对计算机病毒的本质能 够理解适应。部分学生在平时对计算机的操作中也曾发生过信息安全问题,具备一定经验。 考虑到学生个体的差异,任务的安排采取从易到难,循序渐进的策略。【设计构想】课堂教学结构:环节构思认识计算机病毒通过vbs病毒的实际体验,感受病毒带来的危害,了

4、解病毒的本质身边的信息安全隐患一一计算机 病毒通过一个案例,展开对计算机病毒的危害即传播的探讨身边的信息安全隐患一一漏洞通过wifi陷阱与实际的漏洞体验,感受漏洞带来的安全隐患信息安全保卫战针对计算机漏洞与病毒的防治进行讨论,找到科学的防治方式信息意识:树立信息安全意识,明白在数据时代下的信息安全重要性。计算思维和数字化学习与创新:认识计算机病毒与漏洞带来的隐患,分析常见的病毒传播方式,掌握基本 的病毒与漏洞防护能力。信息社会责任:积极抵制网络不良行为,关注信息安全。【教学活动设计】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写出一个环节的设 计意图,包括:本环节学生 学习情况的检测,核心素养 的渗透,重难点的

5、落实)认识计算机病毒活动:体验Vbs小型病毒。教师展示Vbs代码。问:病毒的本质走什么?问:生活中是否有遇见过计算机病毒?教师展示病毒的经典案例:计算机病毒起源”磁芯事 件,熊猫烧香病毒”。利用“病毒”实例,学生更有兴 趣,并能够切身感受病毒的本 质。同时通过案例大致了解计算 机病毒的发展。信息安全 与计算机 病毒教师引导:随着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越来越离不开数 据,甚至已经作为一个“数字公民”活跃在互联网上,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作为“网络罪犯”的计算机病毒, 其危害面的广度与深度也在加强。案例展示:手机病毒的传播与危害。通过案例引导学生建立.数据与 信息安全意识。认识病毒对信息 安全造成的危

6、害与传播途径。讨论:如今的病毒都有哪些危害,其传播手段是什么?教师总结:一、危害。1 .破坏。能够进行自我复制,破坏数据、系统、网络, 影响计算机的正常使用。手机病毒会大量发送短信、拨 打电话,影响使用。2 .窃取。窃取用户数据,包括账号密码及其它个人隐私 (木马病毒简介)。二、传播途径:网络(网页、邮件)、手机短信、1;盘等。信息安全与漏洞视频:wifi陷阱问:我们还面临哪些信息安全方面的威胁?教师演示:请一位同学在e盘的记事本中输入任意内 容,教师在教师机中直接获取该文本。漏洞来源:1.人为操作,不小心将系统的“门”开放了 (有意开放的漏洞称之为“后门”)。2.系统本身由于 设计问题存在缺

7、陷(系统提示更新补丁的原因).黑客:攻击漏洞,植入木马操控设备,窃取信息。以生活中常见的wifi作为案例, 学生容易有代入感,进而思考漏 洞对信息安全造成的危害。以实际的案例便于学生理解漏 洞的相关概念。病毒与漏 洞的防治教师:是时候打响一场信息安全保卫战了。讨论:针对病毒与漏洞,分别有哪些方法进行防治?查:病毒,学会判断中病毒的特征(如出现来历不明的 隐藏文件或者开机自启进程,其中exe、bat. vbs等都 是常见病毒格式):漏洞,使用漏洞查询工具防:病毒,安装杀毒软件,定期查杀,做好数据备份, U盘打开前要扫描,对丁网络途径得到的文件也要先扫 描;漏洞,定期更新官方系统补丁,不打第三方补

8、丁, 打开防火墙,不随意设宜防火墙的权限(简单防火墙设 置演示)。治:病毒,一旦中病毒,很难彻底清理,利用软件杀毒 后定期查杀。通过之前的铺垫,针对病毒与漏 洞防治进行讨论,引出本堂课重 点。小结对于病毒和漏洞防治的正确措施,强调数据时代下良好 的信息安全意识。巩固信息安全防治知识,树立信 息安全理念。试教体会试教时间: 试教对象:高一年级学生试教地点:课后反馈:教师角度:整节课围绕信息安全展开,强调在大数据时代下人们的信息安全保护。教材 以案例入手,介绍病毒的本质与危害,详细阐述病毒的防治,阐述漏洞的本质和由来,并利 用实践探究的形式介绍漏洞的防护,内容较为全面,且由浅入深。适合不同基础的学

9、生,教 材选取的案例贴近生活,且能较好地结合当今形势,反应教学理念。同时提供了学生操作体 验任务,对教师开展活动有较大帮助。整节课通过文字、视频案例与操作体验,能够较好地 激发学生兴趣,促进学生思考,但在知识传授方面的形式显得过于生硬,可以在案例的基础 上准备一些具有引导性的问题,持续激发学生思考,逐渐把思维引向更深层次的内容,再予 以指导和纠正,将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角度:病毒的危害最初的破坏性到如今的信息窃取,是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发展使得 数据变得更为宝贵。作为一个大数据时代下的数字公民,应当具备基本的信息安全保护能力 和意识,维护信息安全,打击信息犯罪。教材内容非常有条理,从病毒的危害、防治,到漏 洞的防护,阐述了信息安全面临的威胁与保护手段。课上的案例做了很好的引导,通过任务 与案例,我们了解了病毒的本质与传播途径,认识到病毒带来的危害,掌握了病毒查杀的基 本能力,并且认识到大数据时代下信息安全的重要性。这是一堂有趣且使用的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