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超大城市如何让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一座超大城市如何让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docx(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一座超大城市如何让人与野生动物和谐共处?目录1 .推进生态功能恢复,多年不见的江豚重现长江口1.优化生态空间布局,生境花园有别样“打开方式” 22 .有效应对物种冲突,小天鹅从嫌弃”到回归3.有力政策制度保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4很多人可能不知道,上海是一座在湿地上发展而来的超大型城市。在发展 过程中,一直在探索协调“城市与自然”“生存与生态”这两对关系。经过多 年努力,上海建设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大都市。在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缔约方大会第十五次会议(C0P15)第二阶 段会议中,上海作为中国角主题日中唯一的直辖市代表,举办了 “上海日”主 题活动,展示和传播上海在生态文明建设方
2、面探索和实践的成果,赢得世界各 国代表的赞赏和喝彩。1 .推进生态功能恢复,多年不见的江豚重现长江口正值冬日,位于上海市金山区的鹦鹉洲生态湿地别有一番生机。飞鸟的身 影出现在枝头上、芦苇丛中、水面上。它们时而寂静无声,时而从芦苇丛中突 然蹿出,振翅划破宁静的长空,如银白色的花絮漫天飞舞,让人心旷神怡。鹦鹉洲生态湿地原本只是一块荒野滩涂,在人为干扰和自然侵蚀的共同作 用下,潮滩盐沼湿地退化消失。金山区通过实施“金山城市沙滩西侧综合整治 及修复工程”,修建了湿地净化展示区、盐沼湿地恢复区和自然湿地引鸟区3 个功能区。如今,这里已经成为鸟类天堂、科研科普基地。华东师范大学等单位5年多的定位监测显示,
3、鹦鹉洲湿地吸引了震旦鸦 雀、水雉等100余种鸟类,对来水中无机氮磷平均去除率约为40%,保障了 水域水质稳定在海水n类以上,并在台风期发挥了重要的生态缓冲作用。上海不仅做到高水平生态修复,更注重对自然保护区的刚性制度守护和环 境污染的大力度治理。位于上海的长江口,在西伯利亚一澳大利西亚候鸟迁徙的主干道上,是候 鸟重要的栖息地、补给地,也是多种生物涧游的必经通道。上海对此做出系统 性保护安排,落实“三线一单”制度,将自然保护地、重要生态系统和野生动 物栖息地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施刚性保护。在加大污染治理力度方面,上海滚动实施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推动绿色高 质量发展,成功将全市PM2.5平均浓度从2
4、012年的62微克/立方米降到了 2021年的27微克/立方米,是有监测以来的最低值,接近世界卫生组织第二 阶段标准(25微克/立方米)。主要河道水质优于HI类比例超过80%,各类生 态系统功能的逐步恢复,为保护生物多样性夯实了基础。调查显示,近年来,上海生物多样性水平逐渐恢复,记录到鸟类518种, 其中水鸟种数占全国的约2/3,每年栖息过境的水鸟近100万只(次),多年 不见的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江豚也重现长江口。2 .优化生态空间布局,生境花园有别样“打开方式”苏州河是上海的“母亲河”,也是上海城市变迁的重要见证。近日,随着 苏州河水上旅游航线正式开通试运营,上海市民及游客坐船畅游的夙愿终于可
5、 以实现。昔日因工业污染而让人掩鼻而过的苏州河,如今已是鸥鹭翩飞,岸边 绿树与花草生机盎然,成为人们愿意亲近的美丽风景线。近年来,上海以建设“人民城市”为指引,花大力气贯通“一江一河”, 黄浦江两岸45公里、苏州河中心城段42公里岸线的公共空间,陆续贯通开 放,昔日的“工业锈带”变身“生活秀带”“发展绣带”,许多地方成为网红 打卡点。人们在欣赏沿岸建筑美景的同时,也对来之不易的美好生态环境更加 珍惜。当穿越林立高楼、繁忙街道,走进深藏在上海市长宁区居民区内的生境花 园,人们不由地感叹,令城市居民无限向往的自然生态,竟有如此别致的“打 开方式”。“我们居委一位92岁的阿婆说,她看到小鸟在花园池子
6、里洗澡,还说这 是她有生以来第一次呢。”“我们居委的花园红外摄像头拍到,最近经常有貉 出没,吃点东西,到池子里泡一泡,相当悠然自得。”“我们花园的花丛中发 现了新品种蝴蝶,据专家说是稀有物种。”居委会干部们和社区居民相互分享 着从生境花园里获得的乐趣。自2017年起,长宁区启动“生境花园”项目,通过城市更新,将社区中 的令人望而却步的“边角料”(原本社区里废弃或者脏乱的场地)改造成居民 们休闲漫步、体验自然的“忘忧角”。目前,全区已建成了 8座风格迥异的生境花园,总面积约3559平方米。据统计,生境花园新增灌木及花卉400多种,均为本土物种。已观测到鸟类 26种,昆虫36种,传粉昆虫20余种,
7、蛙类两种,小型哺乳动物4种,生物 多样性水平接近周边大型斑块绿地。到2025年,长宁区预计将建成至少30个 生境花园,将生境斑块“织密”成生境网络,提升城市生态空间的质量和功 能。2021年,长宁生境花园实践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100+全球典型案 例”。2022年,为迎接COP15第二阶段会议,生态环境部开展生物多样性优 秀案例征集遴选活动,“上海长宁区生境花园网络构建”案例再次上榜,为城 市里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上海智慧。3 .有效应对物种冲突,小天鹅从“嫌弃”到回归本土野生动物进城,如何做到适度爱护,如何避免聚集伤人?对此,上海 积极实践,交出了令人满意的答卷。2020年夏天,上海松
8、江一个小区出现大量貉聚集,对居民日常生活造成 困扰,甚至引起部分市民恐慌。实地调研监测和专家研判认为,小区人工投喂 流浪动物现象突出,导致了小区貉种群异常增多。找到症结后,小区开展了宣 传引导,居民停止人工投喂后,貉种群数量下降明显,一场“貉聚集”引发的 风波就此化解。为有效破解“貉聚集”难题,复旦大学、山水自然保护中心共同发起“貉 以为家:公民科学和城市生物多样性”项目。通过调查问卷的方式,收集了有 貉分布小区的信息,绘制完成上海“貉”地图,向市民提出注意要点,助力营 造居民与貉和谐共处的氛围。这个项目入选COP15 “全球生物多样性100+典 型案例”。在城市,如何应对外来物种入侵是另一个
9、难题。2021年年底,曾一度消失多年的小天鹅再次以1000只的“大家庭”出现 在崇明东滩,小天鹅从“嫌弃”到“回归”,让鸟类爱好者和生态修复工作者 们欣喜不已。在20世纪80年代,崇明小天鹅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数量最多时曾达3500只,后来因为外来生物互花米草的入侵,小天鹅几乎难觅踪迹。上海痛下决心,把“不该来”的赶走,吹响物种回归的“集结号”。上海 投入资金近12亿元,启动了全球生态保护、湿地修复领域投入最大、规模最 大的互花米草修复项目,对25平方公里的互花米草进行治理。项目实施后, 小天鹅陆续回归,去年监测到的小天鹅已经有1000多只。目前,崇明生态岛 其他鸟类种群数量也显著增加,其中包
10、括东方白鹳、鸿雁、红头潜鸭、黑嘴 鸥、黑脸琵鹭等10余种珍稀濒危鸟类。上海探索实践出的一套互花米草控制综合技术方法,已总结形成了地方标 准,为其他地区开展互花米草综合治理提供范例。2022年,上海还制定了进一步加强外来物种入侵防控工作方案,启动外来入侵物种普查工作,为 科学防控、有效治理提供基础支撑,全面提升外来入侵物种防控能力和水平。互花米草整治完成,消失多年的小天鹅回来了。4 .有力政策制度保障,为保护生物多样性提供支持随着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上海生物多样性保护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 生物多样性面临多重威胁,生物物种和生态系统保护压力较大;又如生物多样 性调查评估和科学研究工作基础较为薄弱
11、,缺乏长期性、系统性的观测研究; 生物多样性保护管理能力与城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还不相匹配等。为 此,上海从更高的层次谋划,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施意 见,系统性提升全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能力和水平,进一步推进生态之城建 设,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与此同时,上海积极投入BIOFIN试点工作,将生物多样性金融写入了 2022年6月发布的上海市浦东新区绿色金融发展若干规定,实现了国内 把“生物多样性金融”写入地方性法规的“第一”。未来,上海还将在PIR报告的基础上启动生物多样性融资计划的研究工 作,围绕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率、建立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拓展生态产品价 值实现机制、推动基于自然的气候解决方案(NbS)、完善绿色金融制度建设 等重点领域,进一步推动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投融资的创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