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自愿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模板(或范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个人自愿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模板(或范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个人自愿解除劳动合同协议书甲方(用人单位):乙方(劳动者):身份证号:甲、乙双方于20年 月 日签订【为期年】、【农民 合同制】劳动合同关系,现乙方对甲方提出申请,要求提前 并永久解除劳动合同关系,甲方同意乙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 关系的要求。经双方协商,就解除劳动合同关系达成如下协 议:1、双方一致同意于2016年 月 日解除劳动合同关 系,双方的劳动权利义务终止。2、因是乙方提出解除劳动合同关系,按照相关规定, 甲方不需要向乙方支付解除劳动的经济补偿金、赔偿金等。3、甲方为乙方缴纳社会保险费至签订本协议之日起终 止。4、甲、乙双方在次确认:劳动合同履行期间,双方已 依法签订了劳动合同,甲方依法
2、履行了义务。乙方不再因为 原劳动合同的履行、解除,向甲方要求支付其他任何费用、 补偿和赔偿以及其他要求。5、乙方在签字之日起7日内与甲方有关部门办理完工作交接、物品归还、宿舍腾清、线路人员账务交接、偿还电 费以及财务借款等事项。否则,由此给甲方造成损失的,由 乙方全部承担。6、甲、乙双方解除劳动合同后,乙方不得以任何方式 对甲方进行诋毁、诽谤、恶意中伤、及任何有损甲方形象和 利益的行为,否则甲方有权追究乙方的相关法律责任。7、本协议经甲方盖章、乙方签字后生效,本协议一式 三份,甲方留存两份、乙方一份。甲方(盖章):乙方(签字):附:一、民法典关于合同生效条件的相关规定民法典第五百零二条规定,依
3、法成立的合同,自成立时生效。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办理批准、登记等手续生效的,依照其规定。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条件。附生效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 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合同,自条件成就时失效。当事人为自己的利益不正当地阻止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已成就;不正当地促成条件成就的,视为条件不成就。第一百五十九条规定,当事人对合同的效力可以约定附期限。附生效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 至时生效。附终止期限的合同,自期限届满时失效。第一百四十五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经法定代理人追认后,该合同有效, 但纯获利益的合同或者与其年龄、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而订立的合同,不必
4、经法定代理人 追认。相对人可以催告法定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法定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 合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第一百七十一条规定,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 立的合同,未经被代理人追认,对被代理人不发生效力,由行为人承担责任。相对人可以催告被代理人在一个月内予以追认。被代理人未作表示的,视为拒绝追认。合 同被追认之前,善意相对人有撤销的权利。撤销应当以通知的方式作出。二、民法典关于无效合同的相关规定民法典也规定了 5种无效的合同(或民事法律行为)情形,具体为:1、无民事行为能 力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
5、第144条):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通谋虚伪意 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146条第1款):3、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153条第1款):4、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153条第 2款);5、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154条)。 三、合同已经生效了还能撤销吗合同已经生效了还能撤销。无论生效与否的合同,只要符合法律规定的可撤销的情形都是可 以撤销的。己生效的合同,在签订的过程中存在重大误解、显失公平以及举证证明一方存在欺诈、 胁迫以及乘人之危的情形的话,都可以申请法院或者仲裁申请机构撤销合同。中华人
6、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七条【基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基 于重大误解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行为人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百四十八条【以欺诈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方以欺诈手段,使对方在违背 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欺诈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四十九条【受第三人欺诈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第三人实施欺诈行为,使一方在违 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对方知道或者应当知道该欺诈行为的,受欺诈方有权 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撤销。第一百五十条【以胁迫手段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或者第三人以胁迫手段,使对 方在违背真实意思的情况下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受胁迫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以 撤俏。第一百五十一条【显失公平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一方利用对方处于危困状态、缺乏判断 能力等情形,致使民事法律行为成立时显失公平的,受损害方有权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予 以撤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