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704663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3 大小:14.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x(3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高考文言文阅读仿真训练: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附答案解析与译文)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T4小题。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土散财结客咸得 其欢心晋阳令刘文嘉见李世民而声之日:“此非常人。”乃深自结纳。文露至七 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文静日:“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 也。”世民日:“安知其无,但人不识耳。我来相省,非儿女之情,欲与君议大 事也。计将安出? “文静日:”今主上南巡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以万 数,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太原百姓皆避盗入城,文 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旦收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将之兵复且数万,一言

2、出口,谁敢不从?以此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世民笑日: “君言正合我意。”乃阴部署宾客,渊不之知也。世民恐渊不从,犹豫久之,不 敢言。会突厥寇马邑,渊遣高君雅将兵,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并力拒之。仁恭、君 雅战不利,渊恐并获罪,甚忧之。世民乘间屏人说渊日:”今主上无道,百姓困 穷,晋阳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寇盗,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 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渊大惊日:“汝安得为此言!吾 今执汝以告县官。”世民徐日:“世民睹天时人事如此,故敢发言。必欲执告, 不敢辞死。”渊日:“吾岂忍告汝,汝慎勿出口。”明日,世民复说渊日:“今 盗寇日繁,遍于天下。大

3、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要之,终不免罪。且世人皆传 李氏当应图谶,故李金才无罪,一朝举不。大人设能尽贼,则功高不赏,身益危 矣。唯昨日之言,可以救祸,此万全之策也,愿大人勿疑。”渊乃叹日:“吾一 夕思汝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亡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矣。”(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祖兴唐)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土/散财结 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B.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土/散财结 /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C.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

4、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土/散财结 /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D.世民聪明勇决/识量过人/见隋室方乱/阴有安天下之志/倾身下土/散财结 客/咸得其欢心/晋阳令刘文静见李世民而异之/答案:D解析:“阴有安天下之志”中的“阴”修饰“有”,“阴”与“有”不能断开, 据此可排除A、B两项。“散财结客咸得其欢心”中,“散财结客”是动宾式的联 合结构,“客”与“结”不能断开,据此可排除C项。11 .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 “此非常人”中的“非常”,与鸿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的“非常”意义相同。B.南巡,指天子巡行南方以了解民风

5、民情,据史书记载,舜帝曾南巡至南 岳。C.东都,指历代王朝在原京师以东的都城,其中洛阳因其时间长而名声最 大。D. “一朝族灭”中的“族灭”,与阿房宫赋中的“谁得而族灭也”中的 “族灭”意思一样。答案:A解析:A项,“与滤门宴中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的非常意义 相同”错。文中的“非常”意思是“不寻常”,而鸿门宴中的“非常”意思 是“意外变故”,二者意义并不相同。1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刘文静与李世民结交颇深,李世民曾向刘文静问计,刘文静对社会形势 分析得很透彻。B.虽然刘文静的谋划契合李世民的心意,但李世民最初也只是暗中行事, 不敢告诉李渊。C.王仁恭、商君雅二人

6、作战失利,李渊担心他俩会一起被治罪,李世民则 趁机劝李渊起兵反隋。D.李渊听到李世民“兴义兵”的建议,先说要把他抓起来,后经李世民劝 说终于同意起兵。答案:C解析:C项,“李渊担心他俩会一起被治罪”错。原文是“渊恐并获罪”,意 思是“李渊担心自己会和他们一起被治罪”,而不是“担心他俩会一起被治罪”。1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文静坐与李密连昏,系太原狱,世民就省之。译文:(2)会突厥寇马邑,渊遣高君雅将兵,与马邑太守王仁恭并力拒之。译文:答案:(1)刘文静因为和李密联姻受牵连而获罪,被关押在太原的监狱里,李世民 去监狱探视他。(2)适逢突厥进犯马邑,李渊派遣高君雅率兵,和马

7、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御 突厥军队。解析:(1)“坐”,因犯罪;“连昏”,指姻亲,昏,同“婚”;“系太原狱”, 省略句,“系(于)太原狱”;“省”,探视。(2) “寇”,进犯;“将”,率领;“并力”,合力;“拒”,抵御。14.刘文静认为要想平定当时大乱的天下,需要具备哪些条件?请结合文章 内容加以概括。答案:天下大乱,需要像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人才来平定:需要真正有胆识的君主来统一;需要有利的时机和众多豪杰的帮助。解析:结合“天下大乱,非高、光之才不能定也”可概括出:天下大乱,需 要像汉高祖、光武帝那样的人才来平定;结合“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而用之, 取天下如反掌耳”可桃括出:需要真正有胆识的君主

8、来统一:结合“今主上南巡 江、淮,李密围逼东都,群盗殆以万数”“文静为令数年,知其豪杰,一旦收集, 可得十万人,尊公所将之兵复且数万,一言出口,谁敢不从?以此乘虚入关,号 令天下,不过半年,帝业成矣”可概括出:需要有利的时机和众多豪杰的帮助。参考译文:李世民聪慧、明理、勇武、果决,见识胆量过人,他眼见隋朝皇室正处于变 乱之中,暗中怀有安定天下的志向。他为人谎逊,礼贤下士,散发财物,结交宾 客,都得到了人们由衷的拥戴。晋阳令刘文静看见李世民而认为他与常人不同, 说:“这个人不是平常人于是主动和他交往。刘文静因为和李密联姻受牵连而 获罪,被关押在太原的监狱里,李世民去监狱探视他。刘文静说:“天下大

9、乱, 没有汉高祖刘邦、汉光武帝刘秀那样的才能是不能平定的李世民说:“怎么知 道没有呢,只是人们认不出来罢了。我来探视你,不是为了儿女之情,是想和你 商议大事。现在该采取什么对策呢? ”刘文静说:“现在皇上南巡江、淮一带, 李密围困进逼东都,群盗大概数以万计,当今之时,如果有真命天子驱使驾驭并 利用他们,夺取天下就易如反掌了。太原百姓都逃避贼寇涌入城中,我担任了几 年的太原县令,知道那些豪杰,一旦把他们收拢集结起来,可以得到十万人,令 尊大人所率领的将士也有数万人,一旦发话,谁敢不服从?凭借这些兵力趁虚进 入关中,号令天下,不超过半年,帝业就可以成功了。”李世民笑着说:“你的话 正符合我的心意。

10、”于是暗中部署宾客,李渊不知道这个情况。李世民担心李渊 不同意,犹豫了很久,不敢向李渊禀明。适逢突厥进犯马邑,李渊派遣高君雅率 兵,和马邑太守王仁恭合力抵御突厥军队。王仁恭、高君雅作战失利,李渊担心 自己会和他们一起被治罪,心里很忧虑这件事。李世民趁机屏退他人,劝说李渊 道:“如今皇上昏庸无道,百姓艰难窘迫,晋阳城外都是战场。父亲大人如果拘 守小节,下有流寇盗贼,上有严刑峻法,危亡为时不久了。不如顺应民心,兴举 义兵,转祸为福,这是上天授予的良机啊。”李渊大惊说:“你怎么能说这样的话! 我现在就把你抓起来报告朝廷。”李世民慢慢地说:“我观察天时人事一向是这样, 所以敢说这番话。一定要把我抓起来告官,我也不敢推辞一死。”李渊说:“我怎 么忍心告发你,你千万要谨慎不要乱说。”第二天,李世民又劝说李渊道:“现在 盗寇日渐增多,遍布天下。父亲大人受命讨伐贼寇,贼寇能除尽吗?总之,最终 也免不了获罪。况且世人都传说李氏应当应验图谶,所以李金才无罪,却在一个 早上便被灭族了。父亲大人假如能够除尽贼寇,那么功高而不会获得封赏,自身 却更加危险了。只有我昨天说的话,可以解救祸端,这是万全的对策,希望父亲大人不要疑虑。”李渊于是感叹说:“我一整夜都在思考你说的话,也确实有道理。 今天家破人亡也由你,变家为国也由你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