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2019)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docx(8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统编版(2019) 必修下册齐桓晋文之事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 .理解课文中重要的实词、虚词、特殊句式等文言基础知识。2 .厘清文章思路,学习孟子迂回曲折的论辩方法。3 .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具体措施。教学重难点体会孟子的“仁政”思想,鉴赏孟子出色的论辩艺术,学习“迂回婉 转”的表达技巧。教学过程情景导入习近平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 产党领导人民打江山、守江山,守的是人民的心。治国有常,利民为本。 为民造福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 善民生,鼓励共同奋斗创造美好生活,不断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其实这种思想的
2、源头出自孟子,孟子提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轻”的“民本”思想,这节课,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这位先贤的思想以及其 光耀千古的论辩艺术。环节一:知人论世.走近孟子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 南)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 的门人,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衣帛食肉:穿着精美的丝绸服装,吃的是肉食。形容生活富裕。不饥不寒:不挨饿受冻,生活不愁温饱。述,直到去世。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 圣”。1 .了解孟子的思想主张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
3、轻(民本)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了解孟子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 的一些言论。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 篇以及论语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 后世(如明、清两代)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3 .相关背景战国时期,诸侯纷争,各诸侯国国君都野心勃勃地追求“莅中国而抚 四夷”的霸主地位,对外连年征战,对内盘剥人民,于是就出现了 “争地 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的惨烈局面,致使广大人民“仰 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
4、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本文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一次谈话的记录。它集中地阐 述了孟子反霸道、尊王道的政治主张,系统地提出了实现这一政治主张所 应采取的措施和策略,是孟子书中一篇重要的作品。4 .解题齐桓,即齐桓公,春秋时齐国国君。齐桓公,姜姓,吕氏,名小白, 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 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晋文,即晋文公,春秋时晋国国君。晋文公,姬姓,名重耳,是中 国春秋时期晋国的第二十二任君主,公元前636年至前628年在位,晋献 公之子,母亲为狐姬。晋文公文治武功卓著,是春秋五霸中第二位霸主,也是上古五霸之一,
5、与齐桓公并称“齐桓晋文二环节二:初读感悟(一)预习检查:5 .明确字音。毅棘(hu su) 胡屹(he)彼恶(wu)知之褊(biGn)小 忖度(cun do)便嬖(pion bi)莅(li )商贾(gu)T昏(hun) 赡(shan)任务活动因声求气,品味内涵任务说明:朗诵是一门有声语言艺术。这种有声语言艺术属于二度创 作,朗诵者通过对作品的理解和情感的表达,把文字作品转化为带有音韵 美的再创作的有声语言形式。在朗诵时,可以深刻体会作者的生活环境、 心理特征、思想感情等,陶冶了朗诵者的情操,同时也给聆听者美的享受, 引起共鸣。聆听朗诵。体会语气、语调、停顿等。环节三:深度探究任务活动一疏通文意
6、,品读内涵任务说明:文言文阅读把握关键字词的含义,疏通文意是读懂文章, 体会情感和把握主旨的前提。在文言文阅读的过程中要注意到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文言知识,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写作背景, 文人的生平经历,理解“义理”这一层面的重要内容。活动一:解释加点词语并疏通文意活动二:思考探究思考1:划分文章层次第一部分(1-20):主要说齐宣王未实行王道,不是不能,而是不为。第二部分(21-33):从反面论述“霸道”的危害,敦促齐宣王彻底改 弦易辙,放弃霸道,实行王道。第三部分(34-35):孟子阐述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思考2: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简要分析一下文章的论证思路。明确
7、中心论点是“保民而王”。文章围绕这一中心论点层次清晰 地步步深入,全文如滔滔江河,一气呵成,顺理成章,理直气壮,气势磅 礴,十分严密。思考3:孟子并非真的不知道“桓文之事”,在论语和孟子的 其他篇章中对此事都有所评价,那么他为什么说“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 者”“臣未之闻也”呢?圣人也会说谎么?明确 齐桓公和晋文公都是“春秋五霸”之一,齐宣王问“桓文之 事”的目的在于和孟子探讨称霸天下的办法,而孟子如果直接回答了,就 必然会使话题与自己“行王道”的政治主张背道而驰,说服齐王的意图便 绝难实现了。所以,他巧妙地回避了这个问题,用“臣未之闻也”这样的 话推掉了。这不是有意说谎,而是采用了避实就虚的战
8、术,他在设法给自 己将要讲的内容铺设道路一一后文便用“无以,则王乎”的问题,抓住齐 宣王的关注点,化被动为主动,引导着齐宣王步步走向自己的理想王国了。思考4:试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孟子又是怎么做得呢?明确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 说出它的内容;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 “采色”、“声音”“便嬖”五 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 霸天下的“大欲”;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 说明寡不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 有可能的。思考5:齐宣王为什么要用羊替牛衅钟
9、?明确齐宣王见到牛临死时恐惧发抖的样子,像没有犯罪的人被押往 刑场处死,因而产生不忍之心,所以他要用羊替牛衅钟。思考6:对于齐国百姓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是出于吝惜的看法,孟子有何见解?明确 孟子认为齐宣王“以羊易牛”不是出于吝惜,而是出于不忍之 心。由于齐宣王见牛而未见羊,才会令人以羊易牛,他根本没有考虑到两 者大小的不同。思考7:孟子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是什么?试概括。明确 “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 有恒产,足以饱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 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 是施行王道的根本。“谨庠序之
10、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 德的教育。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 品德修养。总结这篇文章记孟子游说宣王行仁政。说明人皆有不忍之心,为国君者, 只要能发扬心中这种善端,推己及人,恩及百姓,就不难保民而王。文章 通过孟子与齐宣王的对话,表现了孟子“保民而王”的王道思想和富民、 教民的政治主张,也表现了孟子善辩的性格和高超的论辩技巧。任务活动二锤炼语言,曲径探幽任务说明:一千多年来的中国诗坛尽管新旧更替,但是“语不惊人死 不休”却是不同时代的诗人都企盼达到的艺术高峰。“语不惊人死不休” 的主要内涵即是“炼字与炼意”。“吟安一个字,捻断数茎须”“诗赋以
11、一 字见工拙”,品鉴诗词的语言,是鉴赏诗歌之美,品鉴诗人之情的重要方 法。思考1:对课文中“为长者折枝”的解释,历来众说纷纭,所见不一。 江希张的四书白话解说说:“枝,是树枝;折,是折取。”王力主编的 古代汉语说:“枝,同肢。折肢指按摩。”李观鼎编的中国古典文学 作品选说:“折枝一说是折花木之枝,又一说是躬身行礼。”你认为 哪一种解释更为合理?请说说你的看法。明确 把“折枝”解释为“折取树枝” “按摩肢体”“躬身行礼”,共 同点都是以“折枝”与“挟太山以超北海”对举,表示一件不费劲儿的事。 若解释为“折取树枝”,就与“为长者”难以挂钩,似乎这一行为更像是 为孩子的。而解释为“按摩肢体”也不甚恰
12、当,因为“按摩肢体”也不是 轻易而为的事;另外,长者也未必就是老者,长者可指德行高尚的人,未 必就需要按摩肢体。而解释为“躬身(弯腰)行礼”比较妥当,因为“躬身 行礼”确实是一件“易事”。这个解释合乎一般事理,也与当时的社会背 景相吻合。当时正是儒家所谓的“礼崩乐坏”的时候,孟子四处奔走,呼 吁实行礼仁”义”,此处孟子说的“折枝”,自然应该是“躬身行礼”。思考2:课文最后一段,“鸡、豚、狗、彘之畜”中的“畜”字,有人 认为应该读“xti”,意思是“畜养”;也有人认为应该读“chCi”,意思是“禽 兽、家畜”。你认为在这里“畜”字应该怎么读?为什么?明确 应该读“chfi”。孟子的文章常使用排比
13、,如:“乡为身死而不 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 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之。”根据语境得知,“五亩之宅” “鸡、 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结构相同,为并列结构,且组成排比句式。 而“五亩之宅”“鸡、豚、狗、彘之畜”“百亩之田”中,前“宅”后“田”, 皆为名词,则中间的“畜”在词性上必为名词,应读作“chCi”。思考3:结合课文,具体分析本文在语言运用上的特点。明确 本文使用了大量的比喻修辞。如:“天下可运于掌”这个 比喻,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王天下是一件十分容易的事;“缘木求鱼”的比 喻,和孟子其他许多比喻一样,已变成今天常用的成语,它形象地说明了
14、 齐宣王要以区区之齐去战胜八倍于自己的各诸侯国是多么愚蠢,这个生动 的比喻,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喝,使文势如悬崖坠石, 有千钧之力。排比的运用,也是文章的一大特色。如:“然则一羽之不举为 不用恩焉,这一组排比句,以不可辩驳的气势说明“不能”是有别于“不 为”的。它的浅显易懂,还在于排比之中兼用了比喻的手法,真正是以简 驭繁地把难懂的道理轻松自然地讲得清楚明白。“为肥甘不足于口与 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这一组排比句,则是不厌其烦地故意揣度,既扩 充了文章的内容,又使齐宣王为生活奢侈自感惭愧,并进而去检点自己, 这包含了孟子“民贵君轻”的思想,又迫使齐宣王朝着王天下的方向迈进。文章中
15、还善于作适当的神态描写,形象生动地刻画了人物性格。如 孟子引导齐宣王说出“大欲”时,齐宣王“笑而不言”,这一笔写出齐宣 王欲霸天下而又躲躲闪闪、不那么理直气壮的神态,极尽传神之妙。任务活动三分析特色,学以致用任务说明:写作特色是指文章在某些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显著的写作技 巧、写作特点和效果。写作特色因人而异,写作特色运用得好,能增强文 章的表达力,使得文章引人入胜。写作特色内涵丰富,例如结构、修辞、 语言、叙事特点、表达方式等等。准确分析并概括文学作品的写作特色, 有助于提升阅读者的感悟力,也为表达提供了方法借鉴。思考1:课文所用“以羊易牛”“为长者折枝”“刑于寡妻,至于兄弟, 以御于家邦”三例
16、,分别属于论说上的哪种例证?三者分别讲了什么道 理?明确 (1) “以羊易牛”属于事例,说明齐宣王具有“仁心”,他看 到牛恐惧战栗而产生不忍之心。“为长者折枝”属于设例,说明齐宣王虽然具备仁心,但没有施行 仁政,其实不是做不到,而是不肯做。(3) “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为语例,引自诗经,意 思是说,给自己的妻子做榜样,推广到兄弟,进而治理好一家一国。思考2:本文中,孟子善用比喻、类比和对比来阐述自己的观点,请 结合具体内容进行赏析。明确运用比喻,将抽象的大道理具体化,易于理解。如,以“举 一羽”“见舆薪”比喻保民,以此来说明保民是轻而易举的事情。又如, 用“挟太山以超北海”比喻“不
17、能”的事,用“为长者折枝”比喻轻易可 行的事,来解释保民是“不为”而非“不能”。(2)类比推理。用近义事例来推论“一羽之不举,为不用力焉;舆薪之 不见,为不用明焉”,推断出“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的结论,使 齐宣王明白自己是不肯去施行仁政,而不是没有能力去施行仁政。用正反对比突出事理。如:以“挟太山”与“折枝”作对比,说明 “不能”与“不为”的区别,从而指出齐宣王不行仁政,实是“不为”而 非“不能”;以对比手法指出推恩与不推恩的结果,“推恩足以保四海,不 推恩无以保妻子”;以“恩足以及禽兽”和“功不至于百姓”作对比,以 表现齐宣王不行仁政的不合理。思考3:试分析本文“迂回曲折”的论辩艺术。
18、明确要看清文章的三个波折。第一个波折:概述: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难题 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 以,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 ”“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分析: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 地分析了 “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 忍之心,而这不忍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 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 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了。第二个波折:概述: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能力。
19、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分析: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 行说理。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 比喻,指出齐宣王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 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第三个波折:概述:在孟子发出了 “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没 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 欲”是什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 理还是不能让齐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分析:孟子善于察言
20、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 记齐宣王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 侯,然彳度快於心与? ” 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 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 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 齐宣王的迷梦。总括: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 曳生姿,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 折决定的,课文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 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理解上的乐点。环节四:思考延伸出自本课的成语:明察秋毫:比喻目光敏锐,连极小的事物都看得很清楚。秋毫之末:鸟兽秋天新生的绒毛的毛尖儿。比喻极其细微的事物。不见舆薪:看不见一车柴禾。比喻不下功夫去做。缘木求鱼:爬上树去找鱼。比喻行事的方向、方法不对,必将劳而无 功。心有戚戚:心中产生共鸣,深有感触。发政施仁:发布政令,实施仁政。比喻统治者施行开明政治。放辟邪侈:肆意为非作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