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信科技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长信科技专题报告.docx(24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长信科技专题报告.被低估的智能座舱触显龙头1.1. 三大核心业务领先布局,龙头地位持续巩固公司是消费电子与汽车显示触控模组双龙头,并且在面板减薄以及折叠 屏UTG 领域具有绝对的领先地位,未来其龙头地位有望进一步巩固。公司已形成从导 电玻璃、触控玻璃、面板减薄到触控模组、显示模组, 再到触控显示一体化全 贴合、显示模组和盖板玻璃全贴合的全业务链条业务主要分为三部分:汽车电 子业务、超薄液晶显示面板/UTG业务、消 费电子业务。(1) 汽车电子:公司在汽车业务中布局“3D盖板+传感器+全贴合+TP模组”, 车载显示产业链一体化纵深布局,是3D曲面汽车盖板与车载屏模组新技术的 领导者。公司在特斯拉
2、Models与ModelX系列中占比约50%,同时独供比亚迪唐 秦宋车型中控屏模组;其通过大陆电子、伟世通、哈曼、德赛西威等Tierl厂商成功进入宝马,奔驰,奥迪,菲亚特,福特、吉利、长城、奇 瑞、红旗 等国内外终端头部客户的供应链体系中。特别是以搭载3D曲面 车 载盖板的车载屏模组业务在国际、国内车载客户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地位。(2) 超薄液晶显示面板/UTG业务:减薄业务规模行业领先,柔性可折叠盖 板玻璃UTG在产品质量和出货规模都位居行业首位。公司通过Sham成功打 入北美A客户公司NB&PAD的供应链,成 为国内唯一通过北美A客户认证 的减薄业务供应商。客户群涵盖京东方、天马、LG、
3、群创、友达、夏普等国内 外知名面板客户。UTG已小批量出货,在产品质量和出货规模都位居行业首 位。 目前,其积极和国内面板商巨头进行高层次业务合作,联手拓展 可折叠 手机市场,UTG业务规模有望逐步扩大。(1)技术优势:“3D盖板+传感器+全贴合+TP模组”多产品技术领先, 并持续 布局新技术开发。公司汽车电子业务分为汽车电子关键元器件业务与车载触显 一体化模组封装业务两部分。其中汽车电子关键元器件产 品包括车载传感器、 车载触控模组、车载盖板、车载显示模组等。一体化模组封装包括仪表盘模组、 后视镜模组及中控屏模组等(其中车载请务必阅读正文之后的免责条款部分LCM 需要外采)。TP模组和全贴合
4、技术方面:公司积累深厚,车载全贴合电容触摸模 组能够防炫 目、防反射和防指纹处理,具有高透光率低反射率的特 点,表面硬度9H,产 品性能较好。其还参股智行畅联25%,布局 车联网业务。由于新能源汽车需要 依赖车联网掌握充电站点或充电桩分布情况和实现车辆远程访问,结合公司在 车载触摸屏市场的技术和渠道积累,公司深入对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探索。3D曲面盖板方面:目前已实现S型&双V型&W型3D车载曲面盖 板批量生 产并交付客户,并进一步开发进口热弯机和喷墨打印机完 成复杂曲面的热弯和 印刷能力。Sensor方面:为了进一步解决车载屏核心部件Sensor的紧张困局,公司快速布局和安装G4.5代产线,目前
5、已经逐步量产。伴随G4.5 Sensor产线的导 入,加大对车载Ag-mesh产品的开发(Ag-mesh是 将银及其氧化物的丝线密布 于基材导电层上,形成形状规则的网格,基于贴合的导电膜通过感应触摸实现信号传输功能)。公司已成功研发车载炫彩显示技术,采用电致变色、抬头显示HUD等智能座舱 新技术,使中控仪表和智能内饰等部件实现呼吸、流水等智能动态显示。领先和完善的技术布局之下,公司将赢得与终端主机厂更多的对话空间,拓展 市场份额,并开发海外市场、抢占车显高附加值板块。公司制定了 Global车载 计划,将在车载业务方面持续投入重要资源,重点开发欧美、日韩及印度等海外市场,运用公司3D盖板、Se
6、nsor、贴合等整合优势,抢占车显市场高附加 值板块,打造行业中高端品牌形象。(2)成本优势:自主开发上游设备/磨具,成本优势凸显,且有助于缩短新技 术开发进度。3D车载曲面盖板玻璃对于工艺和设备提出更高要求,并且衍生出 一系列原材处理设备与技术,包括材料热弯成型、Sensor及Cell减薄、曲面镀 膜等等。公司自主设计热弯机,并且其同步联合磨具厂家在石墨磨具和金属磨 具方面取得突破。这一方面可以加快新技术开发进度,同时成本效益有望逐步 体现。(设备成本为市场价的70%80%。)(3)产能优势:其加速扩建产能车载3D玻璃盖板并,3D车载曲面盖板及触 控显示模组将成为其利润的关键增长张点有望加速
7、提升。2020年公司主要以平 面车载屏产品为主,2021年开始其3D玻璃盖板及车载屏 模组进一步加快导 入客户。3D车载产品产能到1H22预计提升185%, 高产能弹性将最大程度 承接下游丰富订单。目前其获得多个3D车载项目定点,框架协议累计金额达 数十亿元。考虑到一旦进入车载屏供应链后订单周期持续3-5年甚至更长, 我们预计其3D曲面车载业务有望迎来高增长。(4)客户优势:车载屏订单周期更长,持续性高且在高世代产品延续性更强, 公司在一线新能源车厂和Tierl全部突破,未来在客户中份额有望持续提升。 车载屏对技术要求更加严苛,产品需要Tierl和车企双认 证,并且遴选供应 商需要经过严格复杂
8、且周期较长的认证程序。因此下游客户注重供应商系统的 打造,在通过其认证并批量供货后,订单稳定性、持续性及高世代产品延续性 更强。公司凭借在供应链中的客户积累,在手定点项目数额不断提升,未来有望 深度受益于行业需求爆发。公司大尺寸车载中控屏模组业务已覆盖全球汽车品牌70%以上,在特斯 拉S/X 实现大份额供应,并成为比亚迪唐秦宋独供。公司已经向特斯拉和比亚迪提供 中控屏模组产品(在特斯拉Models与ModelX系列中占 比较高,同时独供比亚迪唐秦宋车型)。此外,公司 独供比亚迪唐、宋、秦等热销车型,销量在比 亚迪所有车型销量占比超 过50%o 公司通过Tierl为国内外知名车企实现供货。其通过
9、阿尔派、哈曼、夏 普、 伟世通和大陆电子向大众、福特、菲亚特、奔驰及本田的后视镜模 组、显示面 板、座舱后显及仪表盘模组供货。其通过德赛西威等成功进入吉利、长城、奇 瑞、红旗等国内终端客户的供应链体系中。大尺寸车 载中控屏模组业务已覆盖 全球汽车品牌70%以上。公司搭载3D曲面车载盖板的车载屏模组业务在国 际、国内车载客户供应链体系中占据重要 地位。3.消费电子显示:可穿戴贡献新增量,积极布局VR/AR可穿戴:需求端加速渗透,中高端产品占比持续提升3. 1. 1.智能手表加速渗透,AM0LED显示屏占主流疫情强化用户健康需求,健康+运动趋势明确,随着无线技术迭代及健康设备云 平台、应用及服务架
10、构持续完善,进一步加速以智能手表为代表的健康可穿戴 设备渗透。智能手表有望成为健康监测重要接口。自2014年以来,国际领先 终端厂商纷纷布局智能手表业务,健康功能创新 持续。目前智能手表已具备GPS、心电图、心率传感、血氧监测等能力, 未来仍将引入血压、震颤等监 测功能。智能手表将成为未来人体健康监测核心设备,成为健康监测的重要硬 件。随着手表硬件、功能不断创新, 及客户对健康监测需求持续升温,行业进 入发展快车道。根据Trendforce机构预测,2021年智能手表出货量将超 过1亿,行业有望加速爆发。得益于智能手表功能持续完善,智能手表2025年全出货量有望达到2. 58亿台。 当前智能穿
11、戴设备主要是作为智能手机的辅助,解决智能手机在 生理监测、便 捷运动、便捷生活方面的功能缺陷。未来,随着智能穿戴设备,尤其是智能手 表解决的痛点越来越多,尤其是在生理监测领域,智能手表或成为健康领域不 可或缺的生理监测入口。根据IDC的数据,在智能穿戴设备中,智能手表2020年占比23.08%,全球出货量9140万块,并且随着人们对于智 能手表产品功能的不断认可,2025年全球智能手表出货量有望达到2. 58亿 块。柔性AM0LED在智能手表等可穿戴显示中逐步成为主流。目前智能手 表 PMOLED、AM0LED显示屏占主流市场份额,近年 AM0LED显示 屏市场份 额超越PM0LED显示。PM
12、0LED的每个像素都是操作在脉冲 模式下的瞬间高亮度 发光,不适合使用于高分辨率面板;与PM0LED相 比,AMOLED则是采用独立 的TFT去控制每个像素,每个像素皆可以连续且独立发光,分辨率和对比度 较高,功耗低,发光组件寿命长。据DisplaySearch, 2018年智能手表显示屏 的出货量同比增长42%,至1.49亿。AMOLED显示屏出货数量达到0.502亿,占总出货量的33.69%。 根据群智咨询数据,2020年一季度 全球AMOLED智能穿戴(手表&手环)面板出货约1920万片,同比增长69%o其中AMOLED智能手表面 板出货约1360万片,出货占比约 为70.6%, 201
13、8年与2019年每季度的 出货量都在1千万以上,占据 绝对的主流。苹果领衔柔性可穿戴市场,柔性显示成为是可穿戴未来关键发展方向。柔性OLED产品具有轻薄、不易损坏的特点,相比刚性OLED更加符合智能手表 的佩戴要求。AppleWatch一直采用柔性OLED显示技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就发布了苹果一项名为“显示模块和系统应用”的新 专利,根据专利内容显示, 苹果计划在未来的AppleWatch上搭载一个正面的显示屏与一个在底层另一面 的显示基板,两处或都将搭载柔性显 示屏。在本专利中,借以柔性屏幕AppleWatch的触控范围由手表表盘延伸至表带,显示区域也将得到提升, 当显示屏由平面转变为曲面后
14、,AppleWatch的交互方式或许也将迎来一定程度 的改变。3. 1.2.公司OLED技术和产能持续突破,下游客户需求旺盛从供应商竞争格局看,智能手表显示屏的升级换代对显示模组供应商提 出了新 挑战,长信科技在客户结构中优势显著,市场份额有望进一步提 升。信利是长 信科技最重要的竞争对手。长信科技主要客户包括北美A客户、三星、华为、 Fibit、OPPO、步步高等,并且独供多个品牌的中高 端产品,具有显著优势。公司在头部客户多款高端系列中均为独供,根据公司公告,其独供小天 才Z 系列、独供华为GT系列、独供小米旗舰手表,为OPPO提供第 一款可穿戴手 表及为以上客户群体提供更高世代产品。与北
15、美A客户合作持续加深,业务持续性高,公司高端大尺寸订单有望随着 未来高世代新品的渗透而持续增长。从2015智能手表发布至今, 六年内智能手 表已经更新换代到7代,公司与北美A客户合作关系维系 良好,已经出货 的产品公司均为其核心供应商。伴随着未来A客户产品 的持续更新换代,预 计其出货量攀升将直接拉动公司OLED显示的出货规模。公司成功掌握了柔性OLED模组封装的核心技术,目前已向A客户、 华为、 步步高等国际前五大智能可穿戴终端客户等提供一系列的中高端可穿戴产品。 在柔性OLED方面,公司的产能和技术均有突破。其不断 加大柔性OLED配套 业务投入,并于2019年发行可转债募集12.3亿元用
16、于智能穿戴项目的 触控显示模块一体化项目,建设OLED触控显 示屏一体化全贴合生产线,并购 置相应的检测仪器、动力辅助设备等配套设施。公司现在已经成功掌握了柔性OLED模组封装的核心技术,与日系合作 伙伴已 成功研制出搭载在柔性可折叠显示屏上的柔性触控sensor,为新 款AppleWatch独供柔性OLED智能穿戴显示模组。目前公司已实 现 向A公司批量供货,并在更高世代产品的样品测试工作中进展顺利。3.2. VR/AR:头部企业主供,积极配合新一代显示技术开发AR/VR设备作为AIoT核心智能硬件,行业重回升势。自2012年谷歌发 布 AR 眼镜 GoogleGlass, 2014 年 F
17、acebook 收购 VR 头显厂商 Oculus 以 来,行业经历了 15T7年的创业和资本的狂热,也经历了 2018年的行业 退潮。随着2019年底全球5G正式展开部署以来,VR/AR作为5G核心的 商业场景重新被认识和重视,行业重回升势。2020年受疫情的影响,社交隔 离激发了 VR游戏、虚拟会议、AR测温等需求爆发,Steam平台VR活跃用户翻 倍增长。VR借助成熟的产品技术、完善的供应链体系,消费级的价格,逐步 向C端市场渗透。VR硬件技术频获突破,下游游戏、教育有望助力VR渗透。在5G解决 传输 时延后,在硬件方面,技术亦获突破:(1) NED技术:显示器速度、分辨率、 以及可变焦
18、显示问题均有效突破,有效降低眩晕感并提升显示质量;(2)感知 交互:Inside-out已取代 Outside-in的技术路线,成为主流定位跟踪技术, 实现摆脱范围限制定位,满足了 VR对定位的需求。 (3)算力方面,台积 电5 nm制程投产以及5G为设备带来端云结合可能性,将极大提升VR设 备渲染能力。从下游市场来看,根据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数据,我国网游用户规模 在2019年超过6亿人。此外在疫情间远程教育获得普遍重视,我们认 为5G时代,游戏领域的VR延迟问题逐步被解决,VR技术将极大程度增 加教育、游戏用户的舒适度,维持高客户粘性。因此,爆款教育、网游等VR 应用有望出现,拉动VR设备的
19、爆发式增长。短期来看,AR受限于硬件技术,头显、一体机设备难以大规模放量, 未来随光 波导方案确定,成本降低,将极具投资价值。AR光波导技术 尚未定论,巨头路 线各异。AR画面由真实场景与显示器虚拟内容组成, 需要通过光波导显示技术 和微显示技术将虚拟与真实画面结合到一起。目前对于阵列和衍射光波导方案 各家巨头路线差异较大,我们认为表面浮雕光波导技术凭借较高良率具备较大 量产潜力,但受限于专利以及技 术壁垒,低成本量产尚需时日。智能终端厂商积极布局AR,有望推动行业发展。近年来智能手机厂商 对AR 重视程度提升,例如北美A客户通过不断收购Aknoia. Flybymedia等AR公 司进行技术
20、布局,华为也在2019年公布了具备AR导航能力的Cyberverse 地图技术等,未来智能手机厂商有望助力推动行业发展。IDC预测 VR设备 2020 年达到约 600 万台,预计到2024 年有望出货3550万台,CAGR高达56%。其中一体机 VR出货量预计从2020年 的309万台增长到2525万台(CAGR69%),而有线式VR出货量预计 从 2020 年的 289 万台增长到1026 万台(CAGR37%)。IDC预测 AR设备 2020年达到约 69万台,预计到 2024年有望出货4100万 台,CAGR高达177%。其中一体机 AR出货量预计从2020年的41万台增 长到2400
21、 万台(CAGR176%),而有线式 AR出货量预计从 2020 年 的 25 万台增长到1708 万台(CAGR188%)。未来VR/AR屏幕显示技术的发展重点主要为分辨率、刷新率、反应速度、像 素密度的提升。随VR、AR的发展,用户对于沉浸式体验有更高的要求,为提 高沉浸式体验,厂商需要解决设备的余辉效应与纱窗效应。余辉效应指人眼在 观察景物时,光信号传导至人大脑神经,需经过一段短暂的时间,光的作用结 束后视觉形象并不立即消失从而产生眩晕感。 为了降低晕眩感可以提高刷新率 或减少像素响应时间。纱窗效应是指由 于VR眼镜(屏幕和内容)的分辨率不 足,人眼会直接看到显示屏的像素点,就好像隔着纱
22、窗看东西一样。造成用户 沉浸感降低。更高的显示屏分辨率带来的像素密度提升能够缓解这一现象。Fast-LCD是现在已发布的消费级VR终端的主要选择,MicroLED是 未来VR 显示最理想的解决方案。与OLED相比,LCD屏幕的像素密度更大,能更好的 解决纱窗效应,并且成本比OLED低。改良后的FastLCD技术采用全新液晶材 料(铁电液晶材料)与超速驱动技术(overdrive)能将刷新率提升至75-90Hz,同时也具有较高的量产稳定性 及良率,能够兼具效果与性价比。而MicroLED是未来 VR显示最理想 的解决方案,Micro-LED通过高密度集成 的LED阵列,像素距离能够达到lOum量
23、级,实现更高的画质;且每个像素都 自发光,在高亮度情况下仍可实现更低能耗,被誉为“终极显示技术”。具备 高分辨率、反映速度快、高色域、高对比度、轻薄等方面的性能优势。但目前 部分技 术如巨量转移、外延晶圆、驱动芯片、背板、检测维修等技术尚未攻 克,MicroLED在成本和量产技术方面尚不成熟。预计未来随着技术的成 熟,Micro-LED将在VRAR屏幕的市场份额扩大。全球 VR市场 Oculus一家独大。2020 年 10 月 Facebook发布0culusQuest2后,在全球VR市场掀起巨大水花,据Superdata数据显 示,2020 年 Q4 0culusQuest2销量即超过100
24、万台,远超排在第二 Sony 的 PlayStationVR 的销量 12.5 万台。同时,Counterpoint 发布的 全球 VR r 商出货量数据显示,爆款 0culusQuest2强势带动Oculus系列 出货量,市场份额跃升至75%,占领XR头显领域绝对优势。产品性能和性价比塑造VR领域爆款。0culusQuest2采用高分辨率VR专用屏-快 速响应液晶屏(Fast-LCD),相较于采用OLED的Quest一代 产品和目前市 场上其他主流VR头显产品,0culusQuest2具有以下优 势:1)清晰度更 高:和目前其他主流VR头显屏幕相比,0culusQuest2的单眼分辨、像素密
25、度 更高,单眼分辨率达到1832*1920,像素密度相较于一代产品也更高,可以更 好的解决VR头显的痛点“纱窗效应” ;2)刷新率有所提升。和一代产品相比, 二代在刷新率上做出提升,降低玩家出现头晕的可能性,提升游戏体验感。除 了产品性能方面的优势外,0culusQuest2也是全球第一款把售价做到2000元人民币级别的VR头显设备,采用LCD成本更低:相较于采 用OLED的一代产品,采用LCD的2代成本更低。公司VR业务布局前瞻,为FB提供新款Quest2显示模组,并配合客户 开 发Micro-led的高世代VR头显模组,同时积极开发PICO等新客户。 公 司VR业务布局较早,通过自行研发的
26、A0I相机自动视觉检测技术,可 以使得 AOICCD像素达到120M,实现3D眼镜虚拟亮度对比检测及管控0. 07mm 自动识别。公司量产的VR产品具备高刷新率(90Hz)高PPI (772) VR,单眼 像素达到1832 X1920等核心技术指标。公司紧抓以Quest2技术路径和 形态为主的VR头显发展潮流和趋势,依托在显示模组领域所积累的设备、 技术、工艺及人才优势,积极为北美VR旗舰客户提供Quest系列的VR头显模 组产品,并在此基础上加快研发搭载Microled的高世 代VR头显模组。3.3. PC/平板:需求端稳步增长,高端NB/PAD模组龙头地位巩固2021年全球平板电脑的需求继
27、续升温,预计2022年之后基本稳定在1.6亿台 左右。第一,学校等教育机构将加快电子化教育进程,越来越多的家庭也正在 接受远程教育模式,平板电脑在教育行业的使用将更加广泛;第二,企业及政府机构将会利用更多终端和技术进行数字化转型,加快平板电脑等终端设备更 新,以实现随时随地办公;第三,疫情促使医院等医疗机构进入新一轮医疗信 息化的建设和改革,促进医院的智慧医疗 信息化进程,加速医疗信息系统的更 新,这将直接带动医疗行业对于平板电脑的大量采购需求。根据IDC数据, 2020年平板电脑出货量达到约1.6亿台,同比增长9.4%。到21Q1与21Q2单季度出货量维持在4000万台左右,达到上半年淡 季
28、历史最高水平,随着销售旺季的进一步来临,预计2021年全年平板电脑 出货将达到1.7亿台,同比增长3.4%O到2022年及之后则稳定在1.6亿台左右。苹果、华为和三星出货量位列前三,其中苹果位列第一,份 额从 2018 年 的27%,提升到2020 年的33%左右,出货量2020 年 达到 5300万台。受新冠疫情影响,居家办公、远程教育需求大幅增加,叠加全球笔电进入升级 换代周期,全球笔记本电脑需求显著增加,2020年增速创新高,预计需求 端2021年后维持稳步增长。根据IDC数据,2020年第四季度全球PC 出货量达到9159万台,同比增长率为26. 1%,在2020全年全球PC市 场出货
29、量为3. 02亿台,同比增长13. 1虬虽然供应端存在芯片缺货和零部 件涨价成本压力等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但是21Q1与21Q2单季 度出货量 达到8300万台以上,远超往年淡季水平。根据IDC预计到2021年将达 到3.47亿台,同比增长16. 8%,增速创新高。且未来几年内持续 增长。目前平板以及PC显示技术LCD仍然为主流,部分高端系列产品开始采 用 0LED技术。2016年,联想推出第一部OLED笔记本XI yoga变形 本, 随后,各大公司相继推出采用OLED显示面板的笔记本,如外星人Alienware 13.等,虽然OLED笔记本相较于LCD笔记本具有色彩饱和度、 对比度更高、显示速
30、度更快等优势,但出于技术限制,烧屏问题(在大尺寸设备 上更为明显)和昂贵的价格让消费者望而却步。而在平板显 示技术领域也 以LCD为主。但是预计OLED在PC和平板阿 中全面渗透仍然需较长时间。公司为联想、华硕、华为、DELL、HP等客户提供多种高端NB、PAD模组业务。 公司为满足客户增量需求,依托德普特电子在全球市场份额,以及20年模 组制造技术经验和坚实的客户基础及高度信赖、高粘性,一方面实现在德普特 电子增加产能,另一方面将产线延伸到芜湖总部,与芜湖现有减薄板块整合, 实现一贯化业务发展,发挥产业链协同优势。公司通过在芜湖设立长信显示公 司,进一步加大NB、PAD模组业务的 投资。依托
31、在手机和可穿戴显示模组所 确定的技术优势及客户优势,积 极拓展与国内顶尖电子客户群体的合作深度及 广度,为联想、华硕、华为、DELL、HP等客户提供多种高端NB、PAD模组业务。 公司为华硕、联想、华为提供新一代高端TFT-LCD模组,供应华为最新款 MatebookXPro MatebookD. MatebookD 等,独供华为 Matebook 系列笔 电、MatePad系列平板。3.4. 手机:积极拓展客户,稼动率有望逐步回升预计OLED在手机显示中的占比将进一步提升。但OLED具有色 彩明艳、厚度 更薄等特性,同时OLED产能有望进一步释放,其在智能手机中的应用越来越 广泛。根据Omd
32、ia预测,2021年OLED智能手机占比 将得到大幅度提升快(3) 消费电子板块:可穿戴显示模组贡献关键增量,NB/PAD显示产 品需求持续提升。公司业务涵盖智能可穿戴模组和柔性OLED可 穿戴触控显示模组业务、 VR显示模组业务、高端Notebook. Pad模组业务、手机触控显示模组及其全贴 合业务。公司在专业模组 代工行业领先地位突出,产品中高端份额高。1. 2.营收持续增长,净利润有望逐步恢复增长得益于车载显示产品持续放量,以及可穿戴/平板等产品需求火爆并持续 导入大 客户新产品,公司营收保持增长。根据公司公告,2018/ 2019/2020年其营收 分别为 96. 15 亿元、60.
33、24 亿元、68.44 亿元。其中2019/2020 年 营 收水平相比于2018年有所降低的主要原因为:公司营收结算方式发 生变化, 由之前单独的BuyandSell模式改为BuyandSell模式和代加 工收费模式并存 (BuyandSell模式是公司向客户购买原材料,加工之 后再向客户出售产品;代加工模式下公司则不需向客户购买)。而受益于汽车电子产品逐步放量、可穿 戴产品显示模组高世代产品持续导入,平 板和电脑需求稳步增长,公司2020年营收同比增长13.62%, 2021 H1营 收达到32.55亿元同比 增长 4.66%O由于受汇兑损益以及比克动力减值的影响,公司归母净利润同比有所下
34、滑,未 来随着汇率企稳以及比克动力减值等偶发因素的消除,以及汽车业务的放量公 司净利润将重回上升通道。公司2020年归母净利润同比 下降1. 33%,2021H1归母净利润同比下降4.92%。净利润微降主要是由 于公司对于比克动 力权益性投资损失、比克动力长期股权投资计提减值准备以及汇兑损失同比增 加所导致。比克动力2017年因净利润未达承诺,需支付补偿款2. 37亿 元,已于2018年兑现。比克动力2018年的净 利润未达到承诺,根据约 定需要向长信科技补偿1.15亿元,记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20年又记为 其他应收款,但尚未支付。长信科技将比克动力的2. 37亿元、1.15亿元 补偿款分别
35、记为2018年、2019年的非经常性损益。将比克事项对应的长 期股权投资产生的减值2.62亿元、4630万 元、3634万元分别计速提升,达到约40%,在未来六年,LCD面板占比将 持续缓慢下降,预计 至2027年底LCD仍将占据55. 5%的市场份额。手机触控显示模组业务方面,公司与知名手机终端客户群一起致力于全面屏技 术的更新迭代,引领模组行业开启刘海屏、滴水屏、单盲孔屏、双盲孔屏的技 术递进之路。客户群包括OPPO、VIVO、华为、荣耀、 小米、SHARP等。加快柔性OLED手机显示模组研发,配合面板厂做好产能准备。目前, 柔性OLED模组制造等相关产业链基于前期获取垄断利润和保密模组制
36、造相关技 术等因素,仍封闭在面板厂商的 生产环节中。但伴随着OLED产线的不断点亮 和投产,加之OLED面板制造良率的不断提升,OLED面板的出货量将会持续 增 力口。OLED面板将由完全垄断加速向多主体市 场化演进,这必将促进OLED 后制程即显示模组的市场化。同时,叠加 面板制 造商由于大规模模组生产所 需的人力密集要求和管理难度等因素,都将促使面板厂将部分OLED手机显示 模组制造业务进行外包。公司具备先发优势:一方面,依托在LCD手机高端 显示模组所积累的固有优势经验;另一方面,公司在小尺寸OLED显示模组制 造业务方面积累 的工艺、技术、设备、人员等各要素领先优势。特别是公司在 柔性
37、OLED模组专业代工领域具备技术垄断性和唯一性,凭借在产业链配套、 核心技术独享等方面的优势,积极配合面板厂做好柔性OLED手机模组产 能准备。4.减薄业务:UTG打开新空间,效益逐步释放1.减薄龙头,高端订单需求旺盛消费电子类产品“轻薄化”的需求为减薄工艺提供了市场空间。随着信 息技术 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升级,人们对移动终端轻薄化要求日益提 高。目前轻薄 化主要从正面面板、盖板减薄实现。以TFT-LCD为例, 目前,智能手机和平 板电脑等移动智能终端的显示屏厚度往往只有0.4mm至0. 6mm,甚至更轻薄, 而传统的TFT-LCD的单层玻璃基板厚 度一般为0.4mm至0. 5mm,两层玻璃
38、基板加上中间填充液晶,成盒后 的TFT-LCD厚度一般为1.0mm左右,需要进 一步采用物理、化学方式减薄工艺使得面板玻璃厚度变小,达到电子面板轻薄 化的目的。目前,液晶面板经过减薄厚度减少50%以上达到0.4mm至0.5mm左右,显示质量大幅提升,能提供更清晰明亮的画质。未来,在高 质量及轻薄化的需求下,需将液晶面板进一步由0.4mni (或以上)厚度薄化 至 0. 3mm以下。显示面板薄化工艺比采用薄玻璃生产显示面板工艺更具有优势。目前玻 璃基板 厂商虽然能够生产较薄的白玻璃,但平板显示器制造商直接用薄玻璃生产显示 面板存在明显弊端。较薄的玻璃基板价格较高,会影响面板企业盈利能力。同 时,
39、FPD生产设备受生产良率及成本制约,很难加 工更薄的玻璃基板:一方面, 由于FPD世代线投资规模较大,其生产FPD面板时使用的白玻璃一般为0. 5mm或0.4mm的标准尺寸,虽然 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使其能 加工更薄的 白玻璃,但是设备的改造成本很高;另一方面,大片轻薄玻璃在传送过程中容 易出现漂浮效应,同时, 受玻璃自身重量等方面的影响,当白玻璃厚度 小 于0.3mm条件下,FPD世代线使用机械手对大片白玻璃加工时,玻璃会发生弯 曲变形,两块玻璃难以准确贴合,会影响产品良率,提升成本。如果直接使用 薄玻 璃基板,面板生产商为了防止玻璃基板的漂浮效应,需要使用载板搭 载薄玻璃基板进行传送,对FPD
40、生产设备改进的相关投资、时间成本, 以 及直接采购薄玻璃基板增加的原材料成本,远超过使用常规白玻璃 (0. 4mm 或0. 5mm)生产显示面板,然后再进行薄化的成本。因此,目前市场上满足显示 器件轻薄化需求较为经济的方法主要通过化学或物理方法对成盒的显示面板进 行薄化。公司减薄产能位居中国大陆首位,工艺技术领跑业内,在国内份额约为40%,全 球市场份额约为20%o目前行业的主要参与者包括沃格光电、凯盛科技、盛诺 电子。公司减薄产能位居中国大陆首位,工艺技术领跑 业内、产业链齐备完整、营收规模和盈利水平稳居业内首位。公司在国 内份额约为40%,全球市场份额 约为 20% o 超薄加工:1)具备
41、0. Imm以下超薄玻璃深加工流程和工艺;2)具备TFT- LCD玻璃、超薄白玻加工能力;3)加工厚度:0. 05mm (单面减薄),板厚偏差 10%以内。0LED薄化:1)具备成熟的OLED面板减薄加工流程和工艺;2)最大加工尺寸:G6 half (1500*925min)(单面减薄);3)具备 OLED 单板、OLED 合板及 PF 丝印等多个种类加工能力。TFT-LCD显示屏玻璃薄化:1)最大加工尺寸:G6 ( 1500*1850mm) ;2)加工厚度:0. 1mm (单面),板厚均匀性偏差10%以内;3)具备先进的研磨抛光设备; 4)具备S-ITO. IMITO. MB、高阻膜等成 熟
42、的镀膜加工;公司客户涵盖所有全球头部面板企业,将最大程度受益于面板产能向中国大陆 的转移,同时其通过夏普、LGD进一步打入北美A客户供应链,高端订单需求旺盛。公司客户群涵盖京东方、天马、华星光电、中电熊 猫,夏普、LG、群创、 友达等国内外知名面板厂商。凭借高稳定性、高 良率和成本优势赢得Sharp. LGD、BOE的一致认可,上述三家面板巨 头均是全球顶尖智能电子产品领导 者A公司(其NB和PAD产品)所 用面板的供应商。公司已于2016年通 过Sharp成功打入 A公司NB&PAD的供应链,成为国内唯一通过 A公司认证 的减薄业务供应商。由于客户群体订单需求的不断增长,特别是高端客户订单
43、需求旺盛,尽管公司的减薄产能和规模已位居行业首位,但产能始终处于紧张 状态,公司持续新增产能,加紧扩产,满足LCD产能向国内转移所带来市场 份额的进一步集中,并积极配合以TFT龙头京东方为首的中国面板企业的业务 布局。伴随着可折叠手机的推出和逐步渗透,减薄不断应用于新场景UTG和车载业 务,更具有盈利性和经济效益。3.5. UTG打开减薄业务新空间,效益逐步释放 目前UTG逐步替代CPI成为折叠屏手机盖板新方案,UTG需求将为减薄业务 打开增长新空间。超薄玻璃(UTG)和无色聚酰亚胺(CPI)薄膜可以作为 可折叠手机盖板材料。目前折叠手机的出货量不多,其瓶颈 之一在于折叠屏盖 板。为全面实现柔
44、性显示,柔性盖板材料同时要求柔 性(可折叠)、耐磨性 (物理接触)以及光学性能(透光性),应当具备 可反复弯折、 透明、超薄、 足够硬度的特点,因此折叠屏盖板属于高壁垒高价值量环节。UTG(UltraThinGlass超薄玻璃)被认为是柔性折叠盖板重要的新方向,相比于CPI优势更加显著。其中UTG在表面硬度和屏幕清晰度方面更加优异, 能够做到折叠性能与机械强度的平衡。CPI材质的折叠手机屏幕中央易皱纹,同 时硬度稍差、有塑料质感,在光学性能和防刮能力稍显不足。而UTG材质反 复使用不易出现折痕。目前 第一代折叠屏手机的盖板材料主要采用CPI;而第 二代产品如 GalaxyZFlip和 Gala
45、xyZFold2主要采用折叠性能更佳的UTG超 薄柔性玻璃。根据UBIResearch,预计超薄玻璃(UTG)将逐步取代CPI,未来在可折叠OLED面板覆盖材料市场中占据80%的市场份额。可折叠手机潜力巨大,进一步拉动超薄玻璃UTG需求增长。折叠手机 市场已 经成为各大手机品牌的新战场,并有望进一步带动高端手机市场的换机周期。 2018年柔宇科技发布全球首款折叠屏手机,而2019年折叠屏手机进一步 商用,GalaxyFold (三星)、MateX (华为)和 Razr (摩托罗拉)问世,2020年各大移动终端品牌陆续发布折叠手机,三星和华为也发布了升级机 型MateXs和 搭载UTG的第二代主
46、流产品GalaxyZFlip。经历了一段多品牌 差异化竞争以及市场商用化测试,折叠屏手机 市场环境和产业链已实现飞速发 展。根据Counterpoint和Omdia的数据, 可折叠手机市场预计将 从 2020 年的280 万部增长到2021年的560 万 部,预计到2025年可折叠手机出货量将攀升至5340万部,进一步带动UTG需 求快速放量。长信科技领先UTG赛道,技术路径性价比优势更加显著,未来潜力巨大。目 前UTG业务主要厂商有长信科技与三星两大主要参与者。二者技术路径不同, 三星依靠肖特产线在玻璃制造过程中直接拉薄,得到30- 70uni的超薄玻璃, 良率较低。而长信科技则采用玻璃减薄
47、路径,用于可 折叠盖板的超薄玻璃可减 薄至30um;减薄完成后进行强化、CNC以及镀膜,良率更高产品更具性价比。公司UTG已小批量出货,在产品质量和出货规模都位居行业首位。目前,其 积极和国内面板商巨头进行高层次业务合作,联手拓展可折叠手 机市场,UTG 业务规模有望逐步扩大。公司UTG项目稳步前行,效益逐步释放。公司具备柔性可折叠玻璃盖 板的全 部制造工艺流程,包括玻璃减薄、切割及断面处理、玻璃表面处理等技术。 依托在IT0和减薄固有业务的优势不断在新场景推动技术进步,和玻璃厂家 及消费电子客户、面板企业进行研发协同和技术交流,阶段性成果显著:薄化段及强化段均达到量产水平,极限R角满足终端
48、客户高等级需求,业已完 成20万次弯折测试、跌落测试等性能测试。公司已取得部分手机终端客户 的新世代订单,按照终端客户的可折叠新机 种上市进度,做好产品交付工作, 相关效益随着终端客户量产安排将会逐步释放。4. 盈利预测公司布局多年的车载显示业务迎来快速爆发,成为拉动业绩持续高质量 增长的 全新动力。公司作为被低估的智能座舱触显龙头,车载产品订单饱满,定点项 目持续推进,业务迎来大爆发。同时智能手表、VR/AR显示模组和折叠屏UTG 等产品也将拉动消费电子业务持续增长。综上,我们维持盈利预测,预计 2021-2023年净利润为 10. 88/15.02/18. 39亿元, 对应 EPS0. 4
49、4/0. 61/0. 75 元。入2018年、2019年、2020年的经常性损益。该事 项产生的投资收 益648万元、-8944万元、T. 16亿分别计入2018年、2019年、 2020年经常性损益。因此造成公司2020年净利润比2019年净利润有 所下降。未来随汽车电子业务的放量,以及汇率企稳和比克动 力减值等偶发因 素的消除,预计其净利润将重回上升通道。比克承诺下一步将严格执行业绩补偿款的支付。2021年4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比克承诺每月向长信科技支付业绩补偿款100万元人民币;2022年1月1日至2022年H月30日,比克承诺每月向长信科技支付业绩补偿 款300万元人民币;2022年12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比克承诺付清剩余的利润补偿款及违约金。1.3. 股权结构:第一大股东持股11.06%,背靠安徽国资委 公司第一大股东为芜湖铁元投资有限公司持股11.06%,实控人为安徽 省国资 委旗下的安徽省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