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九年级中考二模语文试题(含答案与解析).docx(25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2022年辽宁省盘锦市盘山县中考二模试题九年级语文(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150分)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2 .试题的答案书写在答题卡上,不得在试卷上直接作答。3 .作答前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4 .考试结束,由监考人员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收回。一、积累与运用(满分25分).将下面文字抄写 方格中,要求正确、规范、工整。行百里者半九十.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氐颐的一项是A.埋首(qiao) 黄号:(yun)簇言(zhen)嘎然而止(jia)B.诗责(jf) 蝉晚(tui)但偻(yti) 相形见趣(chu)C泥泞(nin
2、g) 折本(sh6)拘泥(nl)矫揉造作(jiSo)D.广本(m2) 残解(h6) 制那(ch 如火如羊(tu)3.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要保持对自然的一: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一的 心态:待长辈、待平辈、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A.谦卑谦和谦让谦恭B.谦让谦恭谦卑谦和C.谦卑谦和谦恭谦让D.谦恭谦让谦和谦卑4.下列各项中分析中氐砸的一项是()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使一个学子在学业上柳暗花明:调整工作态度可以使一个劳动者在职场中游刃有 余。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清醒地懂得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
3、不好 高鸯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从而在浮躁的尘世面前,从 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背后淡定自如。A. “理智地”中的“地”是助词,“懂得”中的“得”也是助词,“好高鸯远”是偏正短语。B.在“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 一句中,“正确的”作定语。【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词书写。把“行百里者半九十”用正楷字正确、规范、工整写在方格中,一字一格,不写错字。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项的一项是A.翘首(qiao)黄晕(ytin)箴言(zhen)嘎然而止(谟) B.诺贵(jf) 蝉聊(tui)修偻(yu)相形见期(chu)C.泥厅(ning)
4、近本(she)拘逅(ni) 期揉造作(jiao)D.广本(mao) 残簟(he) 刹那(ch鱼) 如火如苓(tu)【答案】C【解析】【详解】A.津首(qAo) qiao,哩然而止戛然而止;B诘责(ji) 一ji ,相形见拙相形见细; D.残摩(h6) hdi,如火如羊如火如荼; 故选C。3.下面语段空格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于人要保持对自然的:敬畏自然,遵循规律;人与人的和谐在于人要有一种一的 心态:待长辈、待平辈一、对晚辈谦逊,心胸似海,志存高远。A.谦卑谦和谦让谦恭B.谦让谦恭谦卑谦和C.谦卑谦和谦恭谦让D.谦恭谦让谦和谦卑【答案】C【解析】【详解】谦卑:谦虚,
5、不自高自大(多用于晚辈对长辈)。谦和:谦虚和蔼。谦让:指谦虚地礼让或退让。 谦恭:谦虚恭敬。第一个空要求填写人对自然的态度,结合“敬畏自然,遵循规律”可知,应填“谦卑”; 第二空根据“人与人的和谐”可知应填“谦和”;第三、四空的填词要适合对象“长辈,平辈”,故对长辈 应“谦恭”,对平辈则是“谦让”。故答案选C。4 .下列各项中分析中正现的一项是()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使一个学子在学业上柳暗花明;调整工作态度可以使一个劳动者在职场中游刃有 余。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它可以使一个人清醒地懂得审视自己。理智地面对人生,不好 高售远,不随波逐流,不为名利所惑,不为困境所溺,乐观积极。昂扬向上
6、,从而在浮躁的尘世面前,从 容不迫,在喧嚣的生活背后淡定自如。A. “理智地”中的“地”是助词,“懂得”中的“得”也是助词,“好高磬远”是偏正短语。B.在“正确的人生态度,是用来成就人生的” 一句中,“正确的”作定语。C.画线的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D. “它可以使一个人清醒地懂得审视自己”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去掉“清醒地”。【答案】B【解析】【详解】A. “好高鹫远”是并列短语;并非偏正短语:C. “端正学习态度,可以使一个学子在学业上柳暗花明”与“调整工作态度可以使一个劳动者在职场中 游刃有余”为并列关系的复句;并非递进关系复句;D.病因:语序不当;修改建议:将“清醒地”与“懂得”互换位置;
7、故选B文学常识与名著(5分)5 .选出下列各项中表述号送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 事。B.红岩中叛徒甫志高假冒共产党人潜入刘公馆,前来了解刘思扬在狱中的表现,并要他详细汇报狱 中地下党的情况。刘思扬识破了他的伪装,亲手将他击毙。C.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赐给观音菩萨“金紧禁”三个箍:紧箍套在孙悟空头上;禁箍收了守山大 神;金箍收了红孩儿。D.简爱自传体的叙事语气使小说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斑 斓的景物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悬念设计,无疑是其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答案】B【解析】【详解】
8、B.刘思扬软禁后,郑克昌冒充共产党员想从他这里套情报,李敬原送来情报,揭穿其伪装,最终 郑克昌被余新江等人借敌人之手除掉;故选B。6 .“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 等轻尘。”上面这段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表达了鲁迅之情。【答案】 .范爱农.对范爱农身亡的悲伤之情【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本句出自朝花夕拾中的范爱农,原文是:不久,忽然从同乡那里得到一个消息,说他已经掉在水 里,淹死了。我疑心他是自杀。因为他是凫水的好手,不容易淹死的。夜间独坐在会馆里,十分悲凉,又 疑心这消息并不确,但无端又觉得这是极其可靠的,虽然并无
9、证据。一点法子都没有,只做了四首诗,后 来曾在一种日报上发表,现在是将要忘记完了。只记得一首里的六句,起首四句是:“把酒论天下,先生 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等轻尘。”作者听闻好 友范爱农掉在水里淹死了,于是哀伤写诗,表现了对范爱农身亡的悲伤之情。7 .古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1,(曹操观沧海),良多趣味。(郦道元三峡)(2)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4)角声满天秋色里,o (李贺雁门太守行)(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6)双兔傍地走, o(木兰诗)(7)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是水浒传中的诗句,陆游
10、游山西村中,与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8)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既写出国家局势危急,也写出个人命运动荡不安的句子是【答案】 .山岛竦峙 .清荣峻茂 .晓镜但愁云鬓改 .塞上燕脂凝夜紫 .别是 一般滋味在心头 .安能辨我是雄雌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河破 碎风飘絮 .身世浮沉雨打萍【解析】【详解】课文原句填空作答时,一是要深刻理解诗文内容;二是要认真审题找出符合题意的诗文的语句; 三是作答内容要准确,做到不加字、不少字、不写错字。注意易错字词:竦峙、鬓、燕脂、辨、雄雌、飘 絮、萍。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3 分)8.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甲】水调歌头
11、宋苏轼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乙】把酒问月唐李白青天有月来几时,我今停杯一问之。人黎明月不可得,月行却与人相随。皎如飞镜临丹阙,绿烟灭尽清辉发。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白兔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唯愿当歌对酒时,月光长照金樽里。 对这两首古诗词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两句,写天
12、上的“琼楼玉宇”虽然富丽堂皇,但高寒难耐。A. “但见宵从海上来,宁知晓向云间没”两句,诗人借明月的夜出晓没来慨叹时光流逝:之快。c. “白免捣药秋复:春,嫦娥孤栖与谁邻”在对神物和仙女寂寞命运的同情中,流露出诗人自己孤苦高洁 的情怀。D.水调歌头和把酒问月都写到月,都是借月抒怀,前者借月的形象还显示出个孤高出尘的诗 人自我来。【答案】D【解析】【详解】D. “前者借月的形象还显示出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来”错误。根据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 睛圆缺,此事古难全”和“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两句可以看出,水调歌头中,作者在对月怀人 时,寄托了对亲人的美好祝愿。把酒问月全诗从酒写到月,从月归到酒,从
13、空间感受写到时间感受。 其中将人与月反反复复加以对照,又穿插以景物描绘与神话传说,塑造了 个崇高、永恒、美好而又神秘 的月的形象,其中也显露着一个孤高出尘的诗人自我。所以D项应改为“后者借月的形象还显示出一个孤 高出尘的诗人自我来”;故选D。(二)(17 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甲】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之,行道之人弗受;僦尔而与之,乞人不屑也。互 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为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与?乡为身死而不受, 今为宫室之美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妻妾之奉为之;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所识穷乏者得我而为 之: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谓失其本心。
14、【乙】元景安,魏昭成五世孙也。景安沉敏有干局,少工骑射,善于事人。于时江南款附,朝贡相寻, 景安妙闲地聘,雅有容则,每梁使至,恒令与斛律光、皮景和等对客骑射,见者称善。天保初,加征西将 军,别封兴势县开国伯,赐姓高氏。时初筑长城镇或未立突厥强盛,虑或侵边,仍诏景安与诸军缘塞以备守。督领既多,且所部军人富于 财物,遂贿货公行。显祖闻之,遣使推检,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景安纤毫无犯。帝深嘉叹,乃诏有司以 所聚敛赃绢伍百匹赐之,以彰清节。(节选自北齐书元景安传)【注释】局:气概,度审。款:诚恳。相寻:接连不断而来。9.选出下列各句中加点词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行道之人弗受遂贿货公勺B.名为身死而
15、不受其名人曰(曹刿论战)C.呼尔而与之乃诏有司以所聚敛赃绢五百匹赐之D.是亦不可以己乎以彰清节 .将选文中画线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1)万钟则不辩礼义而受之,万钟于我何加焉!(2)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景安纤毫无犯。10 .请用“/”给下面的语句断句,断两处。时初筑长城镇成未立突厥强盛。11 .阅读选文,回答下列问题。(1)【甲】中“此之谓失其本心”中,“本心”是什么意思?说说【乙】文中元景安是如何体现这一 “本心”的?(2)乙文中用了两处侧面烘托,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答案】9.C10. (1)对于万钟厚禄却不辨别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样,万钟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2)许多共事的人都有大
16、量的贪污,名声不好,只有景安丝亳没有涉及。11.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突厥强盛12. (1)本心,指人固有的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无景安能够辨别礼义,不贪不义之财,不受贿,有 清气,有气节。(2)见者称善 帝深嘉叹【解析】【9题详解】A.动词,走/动词,盛行;B.通假字,同“向”,先前、从前/名词,行政区划名;C.都为代词,都译为“他”;D.词缀,用在动词后/介词,来;故选C。【1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句子翻译能力。我们在翻译句子时要注意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特殊句式等情况,如遇倒装句就要按现代语序疏通,如遇省略句翻译时就要把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重点词有:(1)万钟:优厚的俸禄;辩
17、:同“辨”,辨别;何加:有什么益处:(2)赃污:受贿贪污;狼藉:行为不检,名声不好;唯:只;纤毫无犯:丝毫没有涉及。【11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结合语法,然后断句。句意:这时刚刚修筑长城,边境的镇守防御还未形成(边防没有巩固),而突厥很强大。“时初筑长城”与“镇戍未立”为顺承关系,“镇戍未立”与“突厥强盛”为转折关系;应在“镇戍未 立”前后各断一处;故断为:时初筑长城/镇戍未立/突厥强盛。【12题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文内容理解。(1)根据【甲】中“此之谓失其本心”,联系前文“一箪食,一豆羹,得之则生,弗得则死。呼尔而与 之,行道之人弗受;蹴尔而与之,乞
18、人不屑也”可知,得到食物就能生存,如果是“呼尔而与之”“蹴尔 而与之”,都不会接受;如今尾联“宫室之美、妻妾之奉、所识穷乏者得我”做了,可见失掉的“本心” 是人固有的本性,这里指人的羞恶之心。根据【乙】文第二段“督领既多,且所部军人富于财物,遂贿货公行”“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景安纤亳 无犯”可知,贪污受贿的风气盛行,只有元景安不为所动,清正廉明;可见元景安能够辨别礼义,不贪不 义之财,不受贿,有清气,有气节。(2)【乙】文第一段“见者称善”为一处侧面描写,联系前文“每梁使至,恒令与斛律光、皮景和等对客 骑射,”可知,每次南梁使者到来,他都与斛律光、皮景和等人与客人一起骑马射箭,被接待的使者都称
19、赞 他;通过一起骑马射箭的人的表现(称赞),侧面表现元景安骑术精湛;【乙】文第二段“帝深嘉叹”为一处侧面描写,联系前文“同行诸人赃污狼藉,唯景安纤亳无犯”可知, 许多共事的人都有大量的贪污,名声不好,只有景安丝亳没有涉及,皇上非常赞叹,通过皇上称赞的行 为,侧面表现元景安不贪不义之财,有清气,有气节。【点睛】【甲】参考译文:一碗食物,一碗汤,得到它就能活下去,得不到它就会饿死。如果呼喝着给他吃,饥饿的行人也不愿 接受;用脚踢给别人吃,就连乞丐也会因轻视而不肯接受。高官厚禄却不辨是否合乎礼义就接受了它。这 样,高官厚禄对我有什么好处呢?是为了住宅的华丽、妻妾的侍奉和认识的穷人感激我吗?以前有人为
20、了 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了住宅的华丽却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宁死也不愿接受,现在却为 了妻妾的侍奉接受了它;以前有人为了大义宇死也不愿接受,现在为了认识的穷人感激自己接受了它。这 种做法难道不应该停止吗?这就叫做丧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恶之心。【乙】参考译文:元景安,北魏昭成皇帝的第五代孙子他沉稳敏捷,具有办事的才能和气概。从小就精于骑马射箭,善 同人交往。此时江南顺附,朝贡源源不断。他精于骑术,仪节颇有法度,每次南梁使者到来,他都与斛 律光、皮景和等人与客人一起骑马射箭,被接待的使者都称赞他。天保初年,加授征西将军,另封兴势县 开国伯,带定襄县县令,赐姓为高。这时,刚刚修筑长城,边境的
21、镇守防御还未形成(边防没有巩固),而突厥很强大,朝廷考虑到突厥 有时会侵犯边境朝廷下诏命他与各位将领驻扎在沿边要塞以备防守。将领很多,而手下的士卒往往很富 有,就造成了公开的行贿受贿。显祖知道后,派人检查追究,许多共事的人都有大量的贪污,名声不好, 只有景安丝亳没有涉及。皇上非常赞叹,命令有关部门把收缴来的赃物五百匹绢赐给他,来表彰他清廉的 品德。三、现代文阅读(45分)(一)(8 分)阅读下面三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主持人:您的杂交水稻研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请问您,是什么促使您从事这项研究的呢?袁隆平:我们现在13亿人口,人均大概一亩三分地;到2030年可能达到16亿人口,人均就只一亩
22、地。我们要修高速公路、铁路、机场,城市要扩大,还要退耕还林,退田还湖,每年减少几百万亩耕地, 可是人口每年增加1000多万,这是个非常严峻的问题。中国人能不能养活自己?所以,我们始终把产量 放在第一位,努力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主持人:30多年前,您还是一个偏僻农村的教师,后来,正是您推出了一代又一代的杂交水稻,被誉 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我想,您的探索之路,一定充满艰辛吧?袁隆平:唉,几十年了,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其是一言难尽!我的工作地点主要在试脸 田,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去观察稻子倒伏不倒伏,观察哪些品种能够经得 起几级风,这很重要哩!主持人:听说,您每天
23、都驸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除了能吃 苦以外,搞科学研究还有什么是最重要的?袁隆平:我认为,科学研究最基本的特色,就是创新,要不断地创新,不断向新的领域、新的高峰攀 登。【材料二】有人说,袁隆平具有敢于挑战的勇气和信心。在他决定选择水稻杂种优势利用作为自己的攻关方向 时,并不知道世界上已有美国、日本等国的科学家从事过研究,但没有成功。这无疑是一道世界难题。况 且,他还得顶着研究水稻杂种优势利用是对遗传学的无知”等权威学者的指贪和压力。他根据自己的实 践,以科学家的胆识和眼光断定杂交水稻研究具有光辉的前景,他决心义无反顾地坚持研究。因为水稻是自花授粉作物,“自花
24、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明白无误地写在美 国著名遗传学家辛诺特和邓恩的经典著作、20世纪五六十年代美国大学教科书遗传学原理中,由此有 人嘲笑“提出杂交水稻课题是对遗传学的无知”。在理论与事实发生矛盾时,袁隆平的态度是尊重权威但不崇拜权威,不能跟在权威后面亦步亦趋,不 敢越雷池一步。他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他知道,根据自己直接观察到的一些事实表明水稻具有杂种 优势,“无优势论”是没有试脸依据的推论,这一推论与自交系的杂交优势现象相矛盾,袁隆平坚信搞杂 交水稻研究有前途,勇敢地向“无优势论”这一传统观念挑战,从而拉开了我国水稻杂种优势利用的序 幕。1964年7月5日,“泥腿子专
25、家”袁隆平又走进了安江农校的稻田,去寻找水稻的天然雄性不育株。 他头顶烈日脚踩淤泥弯腰驼背去寻找这种天然雄性不育株,已是第14天了。突然他的目光停留在一棵雄 花花蕊不开裂、性状奇特的植株上,这正是退化了的雄蕊。他马上把这株洞庭早知天然雄性不育株用布条 标记。袁隆平欣喜异常,水稻雄性不育植株,终于找到了。两年后,袁隆平的一篇论文水稻雄性不孕 性发表,它宣示了袁隆平培育杂交水稻的理论设想和实现途径,开创了世界水稻研究的新纪元。【材料三】中国政府14日发布了中国的粮食安全白皮书,用事实表明,14亿中国人非但没有对世界粮食安 全造成威胁,还创造出以有限资源确保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世界奇迹。中国依
26、靠自身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白皮书介绍,目前中国粮食产量约 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中国粮食安全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在于中国确立了国家粮食安全战喀,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 安全之路。其中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至关重要。2018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8. 3%,其中,袁隆 平培育的超级杂交水稻单产达到每公顷近18.1吨,刷新了世界纪录。当今世界依然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仍有8亿多饥饿人口,作为占世界人口五分之一的发展中大 国,养活自己就是对世界的重大贡献。但在立足自身发展的同时,中国还不断加强对外开放与国陆合作。 白皮书宣示,积极与世界主要
27、产粮国分享中国巨大的粮食市场,践行自由贸易理念,为世界粮食安全作出 积极贡献。13 .下列对三则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无碘的一项是()A.材料一作为一篇人物访谈,从袁隆平研究杂交水稻的起因以及探索之路等方面进行了多方位的采访。 B.要想走出中国特色的粮食安全之路,就需要全面建立粮食科技创新体系,袁隆平就是粮食科技创新的 积极践行者,值得我们爱戴尊重。C.材料一、二都反映了袁隆平水稻实验的艰辛与付出,但从材料二中我们也充分感受到袁隆平对杂交水 稻研究不断取得成功的信心和自豪感。D.由于袁隆平已经为我国的粮食安全生产闯出了一条新路,并且我们在粮食生产上注重走科技创新之 路,单就产量而言,我国已无粮
28、食之忧。所以浪费粮食并无大碍。14 .分析材料一、材料二分别表现出袁隆平的哪些优秀品质和精神?15 .当今世界依然有8亿多饥饿人口,但是目前校园粮食浪费仍然数量惊人。为了杜绝校园粮食浪费,应 采取哪些措施?请你提出建议。【答案】13. D14.胸怀天下、心系百姓、有强烈的责任感、使命感;不怕吃苦,无私奉献、敢于挑战、勇广创新16 .合理即可【解析】【13题详解】本题考行内容理解。根据材料三中“中国依靠自身力量实现粮食基本自给,将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目前中国粮食产量 约占世界四分之一,人均粮食占有量超过世界平均水平” “14亿中国人非但没有对世界粮食安全造成威 胁,还创造出以有限资源确保世
29、界第一人口大国粮食安全的世界奇迹”,说明目前中国的粮食生产已经可 以满足国内的基本需要,但并不能说“我国已无粮食之忧”,与目前我国粮食生产的现状不符,属于过度 解读。就世界目前整体的形势来看,“依然面临严峻的粮食安全挑战,仍有8亿多饥饿人口”,因而在世 界范围内还存在很大的粮食缺口,不能够浪费粮食,”所以浪费粮食并无大碍”理解有误; 故选D。【1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人物形象分析。根据材料一袁隆平与主持人的问答,可知袁隆平始终关心中国的土地利用问题,始终将“中国人能不能养 活自己? ”视为严峻的问题,由此可以看出他强烈的责任感,将整个国家人民的衣食住行牵记在心,具有 崇高的使命感;研究杂
30、交水稻的工作复杂而又漫长,根据材料一 “其间遇到的困难、挫折、失败,真是一言难尽!我的工 作地点主要在试验田,常常要到田里去察看,打雷、刮风、下雨时我也去,去观察稻子倒伏不倒伏”“您 每天都骑着摩托车去稻田观察,从1979年至今,已经骑坏了八九辆车”可知,在研究过程中充满了 “困 难、挫折、失败”,但袁隆平并没有灰心气馁,而是不断坚持,从中可见他的坚守、不怕吃苦、无畏挑 战。从材料二中袁隆平顶着“权威学者的指责和压力”,“不迷信权威的每一个观点”坚持研究杂交水稻,可 以看出袁隆平具有敢于质疑权威,实事求是,勇于创新的精神。【15题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考查语言表达。注意题干信息,针对的是校
31、园粮食浪费严重的现象提出一些建议。 在提建议时,应注意具体措施的施行对象和可操作性。示例:学校:下发“光盘活动”倡议书,提高学生的节约意识;在学校餐厅张贴节约粮食的宣传标语,鼓 励大家养成合理取食、文明就餐的就餐意识。教师:开展以“节约粮食”为主题的班会活动,引导学生就粮食浪费现象展开讨论,培养大家节约粮食的 意识。学生:采取奖惩措施促进“光盘行动”。对于就餐浪费现象严重:的学生或班级取消评优评先进的资格,或 进行适当的批评通报;而对于做的好的学生或班级,也进行适当的奖励。(二)(22 分)阅读下面选文,回答问题起来,中国!1937年7月10日,萧伯纳的寓所。再过两个多星期,就是萧伯纳81岁的
32、生日。这些天,预先来祝 贺的人很多,他有点烦。今天的他,似乎德高望重,社会的每个角落都以打扰他为荣。他尽量推托,但有一些请求却难以拒 绝,例如捐款。他并不吝啬,早已把当时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八万英镑,全数捐给了瑞典的贫困作家。但他太不喜 欢有人在捐款的事情上夹带一点儿道德要挟。对此,他想有所表态。正好有一个妇女协会来信,要他为一项活动捐款,数字很具体。萧伯纳立即回信,说自己对这项活 动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因此不捐。他回信后暗想,随便她们怎么骂吧。没想到过几天收到了她们的感谢信,说她们把他的回信拍卖 了,所得款项大大超过了她们当初提出的要求。“还是被她们卷进去了。”他耸了耸肩。对于直接找上门来的
33、各种人员,仆人都理所当然地阻拦了。因此住宅里才有一份安静。但是,刚才 他却听到,电铃响过,有人进门。很快仆人来报:“那个您同意接见的中国人黄先生,来了。”前来拜访的黄先生就是黄佐临,1925年到英国留学,先读商科,很快就师从箫伯纳学戏剧,创作了 东西和中国茶,深受箫伯纳赞赏。黄佐临曾经返回中国,两年前又与夫人一起赴英,在剑桥大学 皇家学院研究莎士比亚,并在伦敦戏剧学馆学导演,今年应该三十出头了吧?这次他急着要见面,对萧伯 纳来说有点突然,但他很快猜出原因了。据他的经脸,这位学生不会特地赶那么多路来预祝生日。原因应该与大事有关:泰晤士报已有 报道,3天前,7月7日,日本正式引发了侵华战争。西伯纳
34、想.,中国、日本打起来了,祖国成了战场,回不去了,黄先生可能会向自己提出要求,介绍 一个能在英国长期居留的工作。当然,是戏剧工作。谢伯纳边想边走进客厅。他看到,这位年轻的中国人,正在细看客厅壁炉上镌刻着一段话,他自己 的语录。黄佐临听到脚步声后立即回过头来,向老师萧伯纳问好。落座后,萧伯纳立即打开话匣子:“7月7日发生的事,我知道了。”“所以,我来与您告别。”黄佐临说。“告别?去哪儿? 萧伯纳很吃惊,“回国。”黄佐临 说。“回国?”萧伯纳更吃惊了。顿了顿,他说:“那儿已经是战场,仗会越打越大。你不是将军, 也不是士兵,回去干什么? ”黄佐临一时无法用英语解释清是中国文化里的一个沉重概念:“赴国
35、难。”他只是说:“我们中 国人遇到这样的事情多数会回去。我不是将军,但也算是士兵。”潇伯纳看着黄佐临,好一会儿没说话。“那我能帮助你什么? ”萧伯纳问,“昨天我已经对中国发生的事发表过谈话,4年前我去过那 里,认识宋庆龄、林语堂,他们的英语都不错。还见了一个小个子的作家,叫鲁迅。”黄佐临点了点头,说:“我这次回去,可能回不来了。您能不能像上次那样,再给我题写几句 话? ”“上次?”萧伯纳显然忘记了。“上次您写的是:“易卜生不是易卜生派,他是易卜生;我不是萧C.画线句子是递进关系复句。D. “它可以使一个人清醒地懂得审视自己”是病句,修改方法是:去掉“清醒地”。文学常识与名著(5分)5.选出下列
36、各项中表述有误的一项是()A.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怪小说。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 事。B.红岩中叛徒甫志高假冒共产党人潜入刘公馆,前来了解刘思扬在狱中的表现,并要他详细汇报狱 中地下党的情况。刘思扬识破他的伪装,亲手将他击毙。C.西游记中的如来佛祖赐给观音菩萨“金紧禁”三个箍:紧箍套在孙悟空头上;禁箍收了守山大 神;金箍收了红孩儿。D.简爱自传体的叙事语气使小说洋溢着浓郁真挚丰富细腻的情感,娓娓道来的内心独白,色彩斑 斓的景物描写和引人入胜的悬念设计,无疑是其至今仍受到广大读者欢迎的重要原因.”把酒论天下,先生小酒人,大圜犹酩酊,微醉合沉沦。”中间忘掉两句,末
37、了是“旧朋云散尽,余亦 等轻尘。”上面这段话出自朝花夕拾中的,表达了鲁迅之情。6 .古诗文默写。(1)水何澹澹,o (曹操观沧海),良多趣味。(啷道元三峡)(2) ,夜吟应觉月光寒。(李商隐无题)(4)角声满天秋色里, (李贺雁门太守行)(5)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李煜相见欢)(6)双兔傍地走, o(木兰诗)(7) “谁无暴风劲雨时,守得云开见月明”是水浒传中的诗句,陆游游山西村中,与之有异曲 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0(8)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运用比喻,既写出国家局势危急,也写出个人命运动荡不安的句子是二、古诗文阅读(20分)(一)(3 分)8.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回答问题。【甲】水调歌头宋苏轼明
38、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 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 伯纳派,我是萧伯纳:如果黄先生想有所成就,千万不要做谁的门徒,必须独创一格。”黄佐临背诵了 几句。“想起来了! ”萧伯纳呵呵大笑,“这是我的话。”说话间,黄佐临已经打开一本新买的签名册,放到了萧伯纳前面,说:“再给我留一个终身纪念 吧”。萧伯纳拿起笔,抬头想了想,便低头写了起来,黄佐临走到了他的后面。萧伯纳写出的第一句话是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写罢,他侧过头去看了看黄佐临。黄
39、佐临感动得深深点头。在七七事变后的第三天,这句话,能让 一切中国人感动。萧伯纳又写了下去如果你有毅力和勇气,那么,使未来的盛典更壮观的,将是中国戏剧。黄佐临眼含热泪,向萧伯纳鞠了一躬,把签名册收起,然后毅然离开了。链接材料:人物介绍萧伯纳(1856年1950年),爱尔兰剧作家。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 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代表作历史剧圣女贞德。黄佐临(1906年 1994年)我国著名的戏剧家、电影艺术家、导演。代表作电影为了和平、 陈毅市长。1925年,赴英国留学,从师于萧伯纳,开始学习戏剧。1937年,获剑桥大学文学硕士。抗 战爆发后回国。19
40、49年解放前夕,他积极投身于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地下剧影协会。16 .请用简洁的文字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17 .文章前面部分以大显的笔墨写萧伯纳捐款的事,有何作用?18 .文章两处写萧伯纳的吃惊,请说说他吃惊的原因分别是什么?萧伯纳很吃惊。萧伯纳更吃惊了。19 .萧伯纳第一次留言给黄佐临,表达了对学生怎样的希望?2(). “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如果你有毅力和勇气,那么,使未来的盛典更壮观的, 将是中国戏剧”谈谈你对萧伯纳题写的这两话的理解?21 .选文结尾一段采用了哪些表达方式?在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22 .简要概括一下:黄佐临是怎样的一个人?萧伯纳是怎样的一个人?23 .读完选
41、文你有什么感受?【答案】16.黄佐临向老师萧伯纳辞别,回国参加抗口,萧伯纳题词、勉励他。17 .突出萧伯纳糠慨(不吝啬)、是非观念分明(理智果断)的个性特点,为下文他题词支持中国、勉励黄 佐临的情节做铺垫。18 . (1)因为黄佐临不是来找工作而是来告别的。(2)因为中国正处战乱,而黄佐临却要回国。19 .第一次留言希望黄佐临在戏剧创作上有自己 风格,不要一味模仿别人。20 .既包含了对中国抗日胜利的希冀,也包含对黄佐临使中国戏剧繁荣发展的鼓励。21 .描写、叙事;升华主题,更能表现黄佐临对萧伯纳的感激和赴国难的决心。22 .萧伯纳:慷慨、有正义感。黄佐临:爱国、勇敢坚毅.围绕爱国主义来谈即可
42、。【解析】【16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根据段”前来拜访的黄先生就是黄佐临,1925年到英国留学,先读商科、很快就师从萧伯纳学戏剧,创 作了东西和中国茶,深受萧伯纳赞赏”可知,人物是黄佐临和萧伯纳;根据段“所以,我来 与您告别。黄佐临说可知,黄佐临拜访的是向老师萧伯纳辞别;根据段“我们中国人遇到这样的事 情多数会回去。我不是将军,但也算是士兵”可知,黄佐临要回国参加抗日;根据段“萧伯纳写出的第 一句话是一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和段“萧伯纳又写了下去一如果你有毅力和勇 气,那么,使未来的盛典更壮观的,将是中国戏剧”可知,萧伯纳题词、勉励他。据此可概括为:黄佐临 向老师萧伯纳辞别,回
43、国参加抗日,萧伯纳题词、勉励他。【17题详解】本题考查选材(句段作用)。根据段“他并不吝啬,早已把当时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八万英镑,全数捐给了瑞典的贫困作家”可知, 突出萧伯纳慷慨(不吝啬)的性格特点;根据段“他太不喜欢有人在捐款的事情上夹带一点儿道德要 挟。对此,他想有所表态”和段“正好有一个妇女协会来信,要他为一项活动捐款,数字很具体。萧伯 纳立即回信,说自己对这项活动一无所知,也不感兴趣,因此不捐”可知,表现了他是非观念分明(理智 果断)的个性特点;结合段“萧伯纳写出的第一句话是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和 段萧伯纳又写了下去一如果你有毅力和勇气,那么,使未来的盛典更壮观的,将是
44、中国戏剧”可 知,通过捐款事写萧伯纳的性格,为下文他题词支持中国、勉励黄佐临的情节做铺垫。【18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1)根据段“萧伯纳想,中国、日本打起来了,祖国成了战场,回不去了,黄先生可能会向自己提出 要求,介绍一个能在英国长期居留的工作。当然,是戏剧工作”可知,萧伯纳原以为黄佐临是来请他帮忙 找工作的留在英国的,结果黄佐临却是来告别的,因而“很吃惊”。(2)根据段“回国。黄佐临说“黄佐临坚定的回答内容和“回国? ”萧伯纳的反应,结合“顿了 顿,他说:那儿已经是战场,仗会越打越大。你不是将军,也不是士兵,回去干什么? ”可知,萧伯 纳根本没有想到黄佐临会在中国正处战乱时,黄佐临却要
45、回国;结合设“黄佐临一时无法用英语解释清 楚中国文化里的一个沉重概念:赴国难。”可知,萧伯纳对黄佐临的行为无法理解。【19题详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根据“易卜生不是易卜生派,他是易卜生;我不是萧伯纳派,我是萧伯纳;如果黄先生想有所成就,千 万不要做谁的门徒,必须独创一格”第一次给黄佐临的留言分析,“易卜生不是易卜生派,他是易卜生; 我不是萧伯纳派,我是萧伯纳”是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立的个性,“如果黄先生想有所成就,千万不要做 谁的门徒,必须独创一格”直接告诉黄佐临要有自己的风格,不能跟谁学习就创作成谁的风格。因此,萧 伯纳的意思是:希望黄佐临在戏剧创作上有自己的风格,不要一味模仿别人。【20题详
46、解】本题考查语句理解。根据段“黄佐临感动得深深点头。在七七事变后的第三天,这句话,能让切中国人感动”可知,段 “萧伯纳写出的第一句话是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未来是你们的”希望中国人奋起反抗,未来会取得胜利,表达了对中国抗日胜利的希冀,能够起到很强的鼓舞作用;段“萧伯纳又写了下去一如果你有毅力和勇气,那么,使未来的盛典更壮观的,将是中国戏剧”是萧 伯纳对黄佐临从事戏剧事业的希望,希望他用毅力和勇气开创未来中国戏剧的辉煌,包含深深地鼓励之 情。21题详解】本题考查表达方式及作用。根据结尾一段“黄佐临眼含热泪,向萧伯纳鞠了一躬,把签名册收起,然后毅然离开了”中的“眼含热 泪”是神态描写、“鞠了一躬”
47、“收起” “离开”动作描写,可知,运用了描写的方法;“把签名册收 起,然后毅然离开了”交代了故事的结局,是叙述。结合“眼含热泪”“鞠了一躬”和“毅然”等词语可 知,突出表现了黄佐临对萧伯纳的感激之情和慷慨赴国难的决心,升华了主题。【22题详解】本题考查人物形象理解。萧伯纳:根据段“他并不吝啬,早己把当时诺贝尔文学奖的奖金八万英镑,全数捐给了瑞典的贫困作 家”分析,他毅然捐献了诺贝尔文学奖的全数奖金,可知,他是慷慨大方的人;根据段“他太不喜欢有 人在捐款的事情上夹带一点儿道德要挟”和段“萧伯纳写出的第一句话是一起来,中国!东方世界的 未来是你们的”分析,萧伯纳对道德绑架的反感和对中国抵抗侵略的信心表明,他是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黄佐临:根据段“黄佐临一时无法用英语解释清楚中国文化里的一个沉重概念:“赴国难。”可知,他 在“中国、日本打起来了”的时候毅然问国,可知,他富有爱国心;根据段“我们中国人遇到这样的事 情多数会回去。我不是将军,但也算是士兵”和段“然后毅然离开了”分析,面对国难黄佐临即使当士 兵也要回国和告别时毅然决然的态度,可知,他具有勇敢坚毅的个性。【23题详解】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