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护理常规.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早产儿护理常规.pdf(3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早产儿护理常规早产儿护理常规一、定义早产儿:胎龄 37 周出生的新生儿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2500g 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在 1000 1500g 的婴儿超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体重 1000g 婴儿二、临床表现1、体重 2500g 以下,身长不到 47cm2、哭声轻,颈肌软弱,四肢肌张力低下3、皮肤红嫩,胎毛多,耳壳软4、指、趾甲未达指、趾端,乳晕不清,足底纹少5、男婴睾丸未降或未完全下降,女婴大阴唇不能盖住小阴唇生理特点:1、呼吸系统:早产儿呼吸中枢相对更不成熟,呼吸不规则;常发生呼吸暂停。呼吸暂停指呼吸停止时间达 1520 秒,或虽不到 15 秒,但伴有心率减慢(100 次分)和
2、出现紫绀。早产儿的肺发育不成熟,表面活性物质少,易发生肺透明膜病。有宫内窘迫史的早产儿,易发生吸入性肺炎。2、循环系统:心率快,血压较足月儿低,部分可伴有动脉导管未闭。3、消化系统:早产儿吞咽反射弱,容易呛乳而发生乳汁吸入。胃贲门括约肌松弛、容量小,易溢乳。早产儿以母乳喂养为宜,但需及时增加蛋白质。各种消化酶不足,尤其是胆酸的分泌较少,对脂肪的吸收较差。在缺血、缺氧、喂养不当情况下易发生坏死性小肠炎,要注意乳汁的渗透压不可超过 460mmolL。早产儿肝不成熟,葡萄糖醛酰转换酶不足,生理性黄疸较重,持续时间长,易引起核黄疸。因肝功能不完善,肝内维生素 K 依赖凝血因子合成少,易发生出血症。4、
3、血液系统:早产儿血小板数量较足月儿略低,贫血常见;维生素K、铁及维生素D 贮存较足月儿低,更易发生出血、贫血和佝偻病。5、泌尿系统:早产儿肾脏浓缩功能更差,肾小管对醛固酮反应低下,易发生低钠血症。葡萄糖阈值低,易发生糖尿。碳酸氢根阈值低、肾小管排酸能力差,在用普通牛奶人工喂养时,因为酪蛋白含量较高,可发生晚发性代酸。6、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功能和胎龄有密切关系,胎龄越小,反射越差。早产儿易发生缺氧,导致缺氧缺血性脑病。此外,由于早产儿脑室管膜下存在发达的胚胎生发层组织,因而易导致颅内出血。7、免疫系统:皮肤娇嫩,屏障功能弱,体液及细胞免疫功能均不完善,极易发生各种感染。8、体温调节:体温调节功
4、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少,而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少,易散热,汗腺发育不成熟和缺乏寒冷发抖反应。因此,早产儿的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且常因寒冷而导致硬肿症的发生。三、护理诊断1、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2、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与吸吮、吞咽、消化功能差有关3、自主呼吸受损:与呼吸中枢不成熟、肺发育不良、呼吸肌无力有关4、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及皮肤粘膜屏障功能差有关四、护理措施1、维持体温稳定:早产儿体温中枢发育不完善,体温升降不定,多为体温低下。因此早产儿室的温度应保持在 2426,晨间护理时提高到 2728,相对湿度 5565。应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
5、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加强体温监测,每日 24 次。一般体重小于 2Kg 者,应尽早置婴儿培养箱保暖。体重大于2Kg 在箱外保暖者,还应给予戴绒布帽,以降低耗氧量和散热量;必要的操作如腹股沟采血等须解包时,应在远红外辐射床保暖下进行,没有条件者,则因地制宜,采取简易保暖方法,并尽量缩短操作时间。2、合理喂养:早产儿各种消化酶不足,消化吸收能力差,但生长发育所需营养物质多。因此早产儿最好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喂乳量根据早产儿耐受力而定,以不发生胃储留及呕吐为原则。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胃管喂养和补充静脉高营养液。每天详细记录出入量、准确测量体重,以便分析、调整补充营
6、养。早产儿易缺乏维生素 K 依赖凝血因子,出生后应补充维生素 K1,预防出血症。除此之外,还应补充维生素 A、C、D、E 和铁剂等物质。3、维持有效呼吸:保持呼吸道通畅,仰卧时可在肩下放置小的软枕,避免颈部弯曲、呼吸道梗阻。有缺氧症状者给予氧气吸入,吸入氧浓度以维持动脉血氧分压 5070mmHg 或经皮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若持续吸氧最好不超过 3 天,或在血气监测下指导用氧,一旦症状改善立即停工,预防氧疗并发症。呼吸暂停者给予弹足底、托背、吸氧处理,条件允许放置水囊床垫,利用水振动减少呼吸暂停发生。反复发作者可遵瞩给予氨茶碱静脉输注。4、密切观察病情:应用监护仪监测体温、脉搏、呼吸等
7、生命体征外,还应观察患儿的进食、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等。若早产儿摄入量不足或疾病影响需药物治疗或补液时,要加强补液管理。配置液体时,剂量要绝对精确。在输液过程中,最好使用输液泵,严格控制速度,定时巡回记录,防止高血糖、低血糖发生。5、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控制入室人数,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防止交叉感染。强化洗手意识,每次接触早产儿前后要洗手或用快速消毒液擦拭手部,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6、CPAP的使用:CPAP即持续气道正压通气机制:治疗 RDS 的机制主要是避免肺泡塌陷,使肺泡稳定扩张,减少肺表面活性物质消耗,增加肺功能残气量,
8、改善肺顺应性,改善氧合。(1)适用征:及早使用可减少机械通气、轻度或早期NRDS、湿肺、呼吸暂停、感染性肺炎等。可使用鼻塞CPAP。(2)禁忌证:有严重肺气肿、气漏、呼吸表浅无有效自主呼吸者。先天隔疝、严重腹胀、新生儿持续肺动脉高压、鼻腔炎症、高颅压、出血者。(3)压力:4-6cmH2O:吸入氧浓度:根据检测调整吸入氧浓度(4)严密监护心电,脉搏、呼吸频率和节律,体温,血压,血氧饱和度,血气。密切观察患儿的一般情况,意识,发绀及改善情况,四肢温暖及尿量等。保持患儿仰卧,清理鼻孔,吸净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根据鼻孔大小选择合适的鼻塞,过大易使鼻腔软组织发生压迫性损伤,甚至坏死,过小则漏气,不能达
9、到有效的通气压力,固定鼻塞的支架易压伤面部软组织,应用棉花或薄海绵垫起,在通气过程中经常检查防止鼻塞脱落,每次 12h 取下 1 次,检查鼻塞和鼻道是否通畅并轻轻按摩鼻翼和受压组织。开通加温湿化装置,使气道保持温暖潮湿,防止痰液干结堵塞气道,避免通气过程中失水。定时翻身排背。保证湿化罐中水位,调节加热器,使气道温度维持在 3235,如不对吸入气体进行加热湿化,必造成下呼吸道失水,排痰不畅,发生气道堵塞、肺不张和继发感染等并发症。可使呼吸道黏膜及分泌物变冷变干燥,必要时予间歇雾化吸入起稀化痰液、维护气道黏膜正常防御功能作用留置口饲胃管,既方便喂养,又可排气。高流速供气或患儿啼哭时易吞入气体而导致
10、腹胀,应放置胃管排气。喂奶前或腹胀时及时抽吸胃管,防腹胀影响呼吸,或胃肠内容物反流导致误吸,加重病情。根据监测调整吸入氧浓度注意并发症的发生及处理:气压伤,鼻损伤,腹胀五、健康宣教防止感染:严格洗手,避免交叉感染。注意保暖:对早产儿要注意保温问题,但保温并不等于把孩子捂得严严的,在家庭护理中,室内温度要保持在 24 一 28,室内相对湿度 55%一 65%之间,如果室内温度达不到,可以考虑用暖水袋给孩子保温,但千万注意安全。婴儿体温应保持在3637,上、下午各测体温 1 次如最高体温或最低体温相差 1时,应采取相应的措施以保证体温的稳定。当婴儿体重低于2.5 千克时,不要洗澡,可用食用油每 2
11、3 天擦擦婴儿脖子、腋下、大腿根部等皱褶处。若体重 3千克以上,每次吃奶达 100 毫升时,可与健康新生儿一样洗澡。但在寒冷季节,要注意洗澡时的室内温度和水温。精心喂养:早产儿更需要母乳喂养。因为早产母亲的奶中所含各种营养物质和氨基酸较足月儿母乳多,能充分满足早产儿的营养需求:而且早产母亲的奶更利于早产儿的消化吸收,还能提高早产儿的免疫能力,对抗感染有很大作用。所以妈妈一定要有信心,相信自己的乳汁最适合喂养孩子,要想办法让孩子吃到母乳,或者想办法让孩子出院后吃到母乳。母亲要尽可能地与早产儿接触,如孩子住院的医院有母婴同室病房,妈妈一定要陪伴孩子住入母婴同室病房。对不能吸吮或吸吮力弱的孩子,妈妈
12、要按时挤奶(至少每三小时挤一次),然后将挤出来的奶喂婴儿。婴儿抚触:抚触给孩子带来的触觉上的刺激会在孩子大脑形成一种反射,这时孩子的眼睛、手脚跟着活动起来,当这种脑细胞之间的联系和活动较多时,就促进了孩子智力的发育。还有一个好处是孩子可以减少哭闹,可以更好地睡眠。而腹部的按摩,可以使孩子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强。有下列情况时,应及时与医生联系:体温下降到 35以下,或上升到 38以上,采取相应的升温或降温措施后,仍没有效果者;咳嗽、吐白沫、呼吸急促时;吃奶骤减,脸色蜡黄,哭声很弱时;突然发生腹胀时;发生痉挛、抽搐时。在 护 理 早 产 儿 时,千 万 不 要 急 躁,要 精 心,多 观 察 孩 子
13、变 化,但 不 要 过 分 紧 张,要 科 学 调理,要有信心,孩子一定会健康成长的。实践证明,2 岁前是弥补先天不足的宝贵时间,只要科学地喂养,在两周岁以前早产儿的体质赶上正常儿是完全可能的。这样的早产儿,体力、智力都不会比正常人差。胸腔闭式引流术患儿的护理常规胸腔闭式引流术患儿的护理常规1、保持管道的密闭和无菌 使用前注意引流装置是否密封,胸壁伤口引流管周围,用油纱布包盖严密,更换引流瓶时,必须先双重夹闭引流管,以防空气进入胸膜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防止感染。2、体位 胸腔闭式引流术后常置病人于半卧位,以利呼吸和引流。鼓励病人进行有效咳嗽和深呼吸运动,利于积液排出,恢复胸膜腔负压,使肺
14、扩张。3、维持引流通畅 闭式引流主要靠重力引流,水封瓶液面应低于引流管胸腔出口平面 60CM。任何情况下引流瓶不应高于病人胸腔,以免引流液逆流入胸膜腔造成感染。定时挤压引流管,30-60 分钟 1次,以免管口被血凝块堵塞。挤压方法为:用止血钳夹住排液管下端,两手同时挤压引流管然后打开止血钳,使引流液流出。检查引流管是否通畅最简单的方法是观察引流管是否继续排出气体和液体,以及长玻璃管中的水柱是否随呼吸上下波动,必要时请病人深呼吸或咳嗽时观察。水柱波动的大小反应残腔的大小与胸腔内负压的大小。正常水柱上下波动 4-6CM。如水柱无波动,病人出现胸闷气促,气管向健侧偏移等肺受压的症状,应疑为引流管被血
15、块堵塞,需设法挤捏或使用负压间断抽吸引流瓶短玻璃管,促使其通畅,并通知医生。4、妥善固定 运送病人时双钳夹管,下床活动时,引流瓶位置应低于膝关节,保持密封。5、观察记录 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性状、水柱波动范围,并准确记录。手术后一般情况下引流量应小于80MLU,开始时为血性,以后颜色为浅红色,不易凝血。若引流量多,颜色为鲜红色或红色,性质较粘稠,易凝血,则疑为胸腔内有活动性出血。每日更换水封瓶。作好标记,记录引流量。如是一次性引流瓶无需每日更换。6、脱管处理 若引流管从胸腔滑脱,立即用手捏闭伤口处皮肤,消毒后用凡士林纱布封闭伤口,协助医生做进一步处理。如引流管连接处脱落或引流瓶损坏,立即双钳
16、夹闭胸壁导管,按无菌操作更换整个装置。7、拔管指征 48-72 小时后,引流量明显减少且颜色变淡,24H引流液小于 50ML,脓液小于 10ML,X 线胸片示肺膨胀良好、无漏气,病人无呼吸困难即可拔管。方法:嘱病人先深吸一口气后屏气即可拔管,迅速用凡士林纱布覆盖,宽胶布密封,胸带包扎一天。8、拔管后观察 病人有无胸憋、呼吸困难、切口漏气、渗液、出血、皮下气肿等症状。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概述:概述: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是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血和 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的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病情重,病死率高,并可产生永久性神 经功能障碍,如智
17、力低下、癫痫、脑性瘫痪、痉挛和共济失调等。关于 HIE 的病因主要有:母亲因素,分娩因素,胎儿因素。发病机制为脑血流改变,脑组织生化代谢改变,神经病理 1 改变。其临床表现可分为轻、中、重三度:轻度,生后 24 小时内症状最明显,常呈现淡漠 与激惹交替或过度兴奋,有自发或刺激引起的肌阵挛,颅神经检查正常,肌张力正常或增加,2 Moro 反射增强,其他反射正常,瞳孔扩大,心率增快,35 天后症状减轻或消失。中度,2472 小时症状最明显,意识淡漠,嗜睡,出现惊厥,肌阵挛,下颌抖动,肌张力减退,瞳 3 孔缩小,周期性呼吸伴心动过缓,12 周后逐渐恢复。重度,初生至 72 小时症状最明显,昏迷,深浅
18、反应及新生儿反应均消失,肌张力低下,瞳孔固定无反应,有心动过缓,低血压,呼吸不规则或暂停,常伴惊厥。本病预后与病情的严重程度、抢救是否正确及时有密切关系,轻度病儿很少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中、重度病儿常留有脑瘫,共济失调,智力障碍和癫痫 等神经系统后遗症。本病关键是预防,治疗以支持疗法、控制惊厥和治疗脑水肿为主。护理 的重点为减少刺激,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低氧血症,减轻脑组织缺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多为足月适于胎龄儿、具有明显宫内窘迫史或产时窒息史(Apgar 评分 1 分钟3,5 分钟6,经抢救 10 分钟后始有自主呼吸,或需用气管内插管正压呼吸 2 分钟以上者)。2.
19、意识障碍是本症的重要表现。生后即出现异常神经症状并持续24 小时以上。轻型仅有激惹或嗜睡;重型意识减退、昏迷或木僵。3.脑水肿征候是围产儿 HIE 的特征,前囟饱满、骨缝分离、头围增大。4.惊厥:多见于中、重型病例,惊厥可为不典型局灶或多灶性,阵挛型和强直性肌阵挛型。5.肌张力增加、减弱或松软。可出现癫痫。6.原始反射异常:如拥抱反射过分活跃、减弱或消失。吸吮反射减弱或消失。重症病例出现中枢性呼吸衰竭,有呼吸节律不齐、呼吸暂停、以及眼球震颤、瞳孔改变等脑干损伤表现。护理诊断:护理诊断:1.清理呼吸道无效与无力清除呼吸道分泌物有关。2.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低下有关。3.有窒息的危险与气道分泌物
20、增加及抽搐有关。4.潜在的并发症脑水肿,与大脑缺血缺氧有关。5.恐惧(家长)与病情危重及愈后不良有关。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新生儿窒息复苏步骤积极配合医生按 A、B、C、D、E 程序进行复苏。A、B、C 最为重要。2.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仰卧,肩部以布卷垫高22.5cm,使颈部轻微伸仰。迅速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3.建立呼吸,增加通气:弹足底或摩擦患儿背部来促使呼吸出现。如无自主呼吸、心率小于 100 次/min 者,应立即用复苏器加压给氧,面罩应密闭遮盖口鼻;通气频率为 3040 次/min;压力大小应根据患儿体重而定,通气有效可见胸廓起伏至出现自主呼吸和皮肤转红。4.建立有效循环,
21、保证足够的心搏出量:胸外按压心脏,一般采用拇指法,操作者双拇指并排或重叠于患儿胸骨体下1/3,其他手指围绕胸廓托在后背,按压频率为 120 次/min,压下深度约 12cm.按压有效可摸到颈动脉和股动脉搏动。5.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保证药物及时进入体内;胸外按压心脏不能恢复正常循环时,可给予静脉、气管内注人 1:10000肾上腺素;根据医嘱,及时正确输入纠酸、扩容剂等。6.评价:(1)复苏后至少监护 3d。(2)保暖贯穿于整个治疗护理过程中,可将患儿置于远红外保暖床,病情稳定后置暖箱中保暖或热水袋保暖,维持患儿肛温36.537。(3)消毒隔离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及加强环境管理
22、,减少探视次数,防止交叉感染。(4)加强监护患儿取侧卧位,床旁备吸引器等物品,遵医嘱应用止惊药物,避免外渗。重点监护神志、肌张力、体温、床温、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血压、尿量和窒息所致各系统症状,注意喂养,合理给氧,避免感染,观察用药反应,认真填写护理记录。(5)安慰家长耐心细致地解答病情,介绍有关的医学基础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恐惧心理,得到家长最佳的配合。健康宣教:健康宣教:预防重于治疗,一旦发现胎儿宫内窘迫,立即为产妇供氧,并准备新生儿的复苏和供氧。新生儿出生后宜平卧,头部稍高,少扰动。1、在分娩过程中要严密监护胎儿心率,定时测定胎儿头皮血 pH和血气,发现宫内窘迫须及时给氧及静注葡
23、萄糖等 yao 物,并选择最佳方式尽快结束分娩。2、生后窒息的新生儿,要力争在5 分钟内建立有效呼吸和完善的循环功能,尽量减少生后缺氧对脑细胞的损伤。3、窒息复苏后的新生儿要密切观察神经症状和监护各项生命体征,一旦发现有异常神经症状如意识障碍、肢体张力减弱、以及原始反射不易引出,便应考虑本病的诊断,及早给予治疗,以减少存活者中后遗症的发生率。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常规新生儿黄疸的护理常规新生儿黄疸又称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是因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皮肤、巩膜或其他器官黄染的现象。新生儿血中胆红素浓度超过 57mg/dl 出现肉眼可见的黄疸,部分高未结合胆红素血症可引起胆红素老病
24、,严重者病死率高,存活者多留有后遗症。新生儿出现黄疸应鉴别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临床表现:1、生理性黄疸(1)足月儿一般在生后23 天出现,45 天最明显,1014天消退,早产儿可延迟至34 周。巩膜先出现黄染,继之出现皮肤黄染,重者胃内容物、眼泪及脑脊液呈黄色,一般状况良好,肝功能正常。(2)国外将生理性黄疸的界限定为足月儿血清胆红素222umol/L,早产儿257umol/L,但有资料表明:亚洲足月儿生理性黄疸的血清胆红素高于西方足月儿,也有小早产儿血清胆红素171umol/L 发生胆红素脑病的报道。因此,足月儿和早产儿生理性黄疸的上限值需进一步研究。2、病理性黄疸(1)特点:生后 24
25、小时出现黄疸;血清总胆红素浓度足月儿221umol/L,早产儿257umol/L;黄疸呈度重、发展快,血清总胆红素每日上升85umol/L;黄疸持续不退或退而复现,足月儿2周,早产儿4 周,并进行性加重;血清结合胆红素34umol/L。具备其中任何一项者即可诊断为病理性黄疸。(2)病理性黄疸症状常发生于生后第一天,皮肤发亮发黄,昏睡、棕色尿液、食欲差、暗色大便。(3)新生儿溶血病常引起严重的病理性黄疸,在以发现的人类26 个血型系统中,以 ABO 血型不合最常见,Rh 血型不合较少见。ABO 溶血症多为轻症,Rh 溶血症一般较重。轻者除黄疸外,可无其他明显异常;重者贫血明显,且有水肿、心力衰竭
26、、肝脾肿大,如治疗不及时,随着黄疸加深,患儿出现嗜睡,吸允无力、肌张力下降及各种反射减弱等胆红素脑病症状,持续 1224 小时,很快出现双眼凝视、肌张力增高、前囟突起、尖叫、惊厥、角弓反张、呕吐、呼吸困难或暂停,常伴发热,约 1/22/3 患儿因呼吸衰竭或 DIC 而死亡。幸存者症状逐渐恢复,但通常遗留手足徐动症、听力下降、眼球运动障碍、牙釉质发育不良、智力落后、脑瘫、抽搐、抬头无力等后遗症。护理诊断:1、黄疸与血清胆红素浓度增高有关。2、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3、家长知识缺乏患儿家长缺乏黄疸的护理等相关知识。护理措施: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注意皮肤、巩膜黄染的程度,大小便的颜色变化和神经系统
27、表现。如患儿出现拒乳、嗜睡、肌张力减低等胆红素脑病的早期表现,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及时处理。2、健康宣教(1)使家长了解病情,取得家长配合。(2)对于新生儿溶血症,做好产前咨询及孕妇预防性服药。(3)发生胆红素脑病者,注意后遗症的出现,给予康复治疗和护理。(4)若为母乳性黄疸,可继续母乳喂养,如吃母乳后仍出现黄疸,可改为隔次母乳喂养逐步过渡到母乳喂养。若黄疸加重,患儿一般情况差,可考虑暂停母乳喂养,黄疸消退后再恢复母乳喂养。(5)鼓励父母爱抚、照顾和哺喂患儿。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护理常规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espiratorydistresss
28、yndrome,NRDS)又称肺透明膜(hyalinemembranedisease,HMD)。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surfactant,PS),呼气末肺泡萎陷,致使生后不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呼吸窘迫和呼吸衰竭。主要见于早产儿,胎龄愈小,发病率愈高,胎龄 37 周者60分)、发绀、鼻扇、吸气性三凹征和明显的呼气呻吟。呼气呻吟是机体保护性反应,呼气时声门不完全开放,使肺内气体潴留,防止肺泡萎陷。呼吸窘迫呈进行性加重是本病特点。严重时呼吸浅表,呼吸节律不整、呼吸暂停及四肢松弛。如出生12 小时后出现呼吸窘迫,一般不考虑本病。体格检查可见胸廓扁平,听诊呼吸音减低,可闻及细湿罗音。
29、恢复期由于肺动脉压力降低,易出现导管水平的左向右分流即动脉导管开放。表现为喂养困难,呼吸暂停,水冲脉,心率增快或减慢,心前区搏动增强,胸骨左缘第 2 肋间可听到收缩期或连续性杂音,严重者可出现心力衰竭。一般生后第 2、3 天病情严重,由于 3 天后 PS 的合成和分泌自然增加,45 天达正常水乳故 3 天后病情将明显好转。并发颅内出血及肺炎者病程较长。护理诊断:护理诊断:1.自主呼吸受损:与 PS 缺乏导致的肺不张,呼吸困难有关。2.体温过低:与体温调节功能差有关。3.有感染的危险:与免疫功能不足及皮肤黏膜屏障功能差有关。4.营养失调:与吸允、吞咽、消化功能差有关。5.潜在并发症:胆红素脑病。
30、6.家属焦虑:与缺乏与本疾病知识有关。护理措施:护理措施:1、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护理。2、改善呼吸功能(1)观察和记录患儿呼吸情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并随时进行评估。(2)置患儿于暖箱内,维持中性环境温度,相对湿度 55%,患儿体温保持在 3637 度,减少耗氧量.(3)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4)供氧:根据病情及血气分析采用不同供氧方法和调节氧流量,PaO2 维持在 6679.3Kpa(5070mmHG)。注意避免氧中毒.遵医嘱用碳酸氢钠纠正代谢性酸中毒.(5)遵医嘱气管内滴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滴入前彻底吸净气道内分泌物,滴入速度要慢,并与吸气同步,滴入时转动患儿
31、体位,从仰卧位转至右侧位再至左侧位,使药物较均匀地进入各肺叶,在滴入后用复苏器加压给氧,以助药液扩散.3、保证营养及水分的供应准确记录患儿 24 小时出入量.维持营养、体液及电解质平衡,生后最初 2-3 天内禁止经口喂养,应静脉补充营养需求,3 天后可经鼻饲胃管喂养。如不能经口喂养则进行部分或全部胃肠外营养,输注时严密观察,勿使液体外渗。4、预防感染:保持室内空气新鲜,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防治肺部感染。5、行机械通气的患儿按呼吸机护理常规。健康宣教:1、预防感染,合理喂养。2、出院后儿保中心、康复中心随访,随访头颅影像学、心脏彩超。3、监测黄疸、血常规、肝功,根据血常规,及早
32、补铁,若出现黄疸加重、白陶土样大便,及时就诊,随访肝功2 月。4、1 月内及早补充维生素 D 制剂 400IUQD。5、生后 10-14 天或胎龄 42 周到上级医院性 NBNA 评分。6、出院后门诊随访。新生儿呼吸机管道的护理新生儿呼吸机管道的护理我院儿科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对重症患儿的治疗除了抗感染,纠正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保暖外,用呼吸机治疗是重要必须手段。1 1、气管插管的配合:、气管插管的配合:1.1.插管时护士做好医生的助手,至少有两名护士分工协作,加压给氧同时使病儿仰卧位,肩背部垫高,头低位,口腔中痰多影响插管视野时,立即给予吸痰。协助医生插管。1.2.插管后,一边保持好插
33、管位置一边加压给氧,观察胸廓起伏情况,听两肺呼吸音是否相同,然后协助医生用蝶形胶布固定好气管插管,打开呼吸机待医生调好参数接于病人。2 2、病情观察及护理:、病情观察及护理:2.1.患儿应用呼吸机时注意观察:胸廓起伏大小是否对称,患儿神态、面色、周围循环,如患儿有紫绀、烦躁、出汗、摇头等变化时,应注意呼吸道是否有痰阻塞或呼吸机发生故障。需及时处理,观察患儿有无自主呼吸,是否与呼吸机同步,否则应设法调整,注意避免脱管、堵管及气胸的发生,躁动者应及时应用镇静剂。2.2.气管内吸痰的护理吸痰前先用 100%氧予以通气 45 次或先加大氧流量一分钟,操作者戴口罩和无菌手套,用一次性无菌吸痰管插入气管,
34、吸痰管选择软硬适度,外径为内径的1/2,快速开闭负压吸引器,作间歇性吸引,可减轻对气管组织创伤,抽出吸痰管时要左右捻转,慢慢向上提出导管,每次吸痰时间宜十秒以内。原则是:准确、快速、无菌、无损伤.若痰液过多需多次吸引,在间歇期用气囊替病人通气 45 次后,再作吸引,这样可避免病人缺氧。根据气管感染菌种选用气管内滴药,根据痰粘稠程度及痰量选择吸痰和滴药次数,每次往气管内滴药时应使患儿侧卧,在呼气末吸气初滴药、吸痰时还要注意观察痰量、颜色、粘稠度并报告医生,吸痰后摆好患儿体位,防止气管内插管与呼吸机意外脱出。医 学教育网 搜集整理2.3.防止交叉感染2.3.1 谢绝探视,有呼吸道感染的医护人员应尽
35、量不接触患儿。2.3.2.医护人员应戴帽子、口罩、换专用拖鞋进入室内,外来会诊人员应穿上隔离衣。2.3.3.病室每日用紫外线消毒 2 次,地面,桌椅等每日用 1:200清洗消毒液擦拭。2.3.4.呼吸机管道、吸痰管及吸痰罐,无菌盒等 24 小时更换 1次,用后消毒。2.3.5.气管内滴药最好现用现配,放入无菌盒中不能超过24 小时。2.3.6.口腔护理:气管插管患儿每日用生理盐水做 2 次口腔护理,必要时给予制霉菌素每日涂 23 次。2.4.一般护理:注意远红外线治疗台的温度调节在患儿体温维持于 3637之间。加强皮肤护理,防止感染,每四小时翻身,随时更换湿污的衣物,每日用生理盐水擦洗双眼,必
36、要时用红霉素眼药水点眼每日 23 次。注意输液速度,使用输液泵根据患儿血糖调节输液速度及糖的浓度。3 3、停用呼吸机拨管的护理、停用呼吸机拨管的护理患儿病情改善呼吸循环功能稳定,自主呼吸良好,用氧浓度在3050%,PaO26.678KPa,可遵医嘱给予适量的地塞米松和阿托品,1 小时左右在负压吸引下拨出气管插管。拨管前备好吸氧装备,吸痰设备,抢救用药及再插管用物,拨管后注意观察呼吸情况,保持呼吸道通畅并常规给予雾化吸入,拍背吸痰。清洗用物,消毒备用。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新生儿肺炎neonatal pneumonia按病因不同分为吸入性肺炎和感染性肺炎。吸入性肺炎临床表现:羊水吸
37、入量少者可无症状或仅轻度呼吸困难,吸入量多者常在窒息复苏后出现呼吸窘迫,青紫,口腔流出液体或泡沫,肺部可闻及粗湿罗音。胎粪吸入者症状较重,可有皮肤,粘膜,指甲被粪黄染。窒息复苏后很快出现呼吸增快,三凹征,呼气性呻吟及发绀,甚至呼吸衰竭。肺部可听到干湿罗音或支气管呼吸音。可并发肺不张,肺气肿,纵膈气肿或气胸。乳汁吸入者常有喂奶后呛咳,乳汁从鼻腔涌出。症状与吸入程度有关。患儿可有咳嗽,喘憋,发绀,肺部啰音等。感染性肺炎临床表现:宫内感染性肺炎严重者为死胎或死产,存活者主要表现为呼吸增快,呻吟,点头呼吸,发绀,口吐白沫;严重者甚至出现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和神经系统症状如抽搐,肌张力低等。分娩时和出生后
38、感染性肺炎和体征出现稍晚,常不典型。日龄在14 天以内者,以呼吸急促,口周发青,口吐白沫,呛奶,吐奶,体温异常为常见。日龄在 14 天以上者可出现典型的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翼煽动及三凹征。早产儿可表现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肺部常听不到啰音。当患儿啼哭时,于呼吸末可闻及细湿罗音,有时有哮鸣音。可有腹胀及肝脾肿大等。护理诊断:清理呼吸道无效 与咳嗽反射功能不良,吸入羊水,胎粪有关。气体交换受损与肺部炎症有关。喂养困难与反应差,拒奶,呛奶有关。潜在并发症心力衰竭,气胸或纵膈气肿。家属焦虑与缺乏相关知识有关。护理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改善通气和换气功能:及时有效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和吸入物,对保持呼吸
39、道通畅非常重要。翻身,拍背,吸痰,促进呼吸道分泌物松动和排出,预防肺不张;根据病情和 X 胸片中病变的部位选用适当的体味引流,以利呼吸道分泌物或胎粪的清除;定期湿化气道分泌物,使之易排出,雾化液可用蒸馏水或者生理盐水,也可加入药物,如糜蛋白,地塞米松及抗生素等;胸部理疗促进血液循环,有利肺部炎症吸收。给氧:中度缺氧采用鼻导管给氧,氧流量为 0.3 0.6L/分。或面罩给氧氧流量在 11.5 L/分.重度缺氧可用头罩给氧,氧流量为58 L/分。氧浓度以维持PaO2在8.010.7kPa6080mmHg或青紫消失为止。如仍无改变应该用呼吸机给氧。浓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发生晶体后纤维化。维
40、持正常体温,保证热量供给:新生儿肺炎体温可能升高也可能降低,应根据病情不同采取正确的方法维持体温。患儿进食少,易呛奶,可少量多次喂养,不宜过饱,防止呕吐和吸入。不能进食者还应补充氨基酸和脂肪乳,保证热量和水分的正常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呼吸系统:有无呼吸困难,青紫,两肺啰音等。全身症状:如反映,体温,进奶量等。并发症:短期内呼吸明显加快,心率加快,肝脏增大,提示并发心力衰竭。如呼吸突然加快并伴有青紫明显,可能合并气胸或纵膈气肿。准确执行医嘱,严密观察药物毒副作用:如利尿剂引起电解质紊。健康宣教:加强喂养。出院后定期随访。一月内维生素 AD 合剂口服 QD。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
41、肠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为一种获得性疾病,由于多种原因引起的肠黏膜损害,使之缺血、缺氧的因素,导致小肠、结肠发生弥漫性或局部坏死的一种疾病。主要在早产儿或患病的新生儿中发生,以腹胀,便血为主要症状,其特征为肠黏膜甚至为肠深层的坏死,最常发生在回肠远端和结肠近端,小肠很少受累,腹部 X 线平片部分肠壁囊样积气为特点,本症是新生儿消化系统极为严重的疾病。(一)临床表现(一)临床表现1、发病时间 胎龄越不成熟,起病越晚足月儿:生后 34 天(光疗患儿)早产儿:胎龄 24-28 周,出生 2 周以后胎龄 29-32 周,生后 1-3 周更大胎龄的新生儿发生于生后 1 周内2、腹胀:最早出现
42、,持续存在;胃潴留发展成全腹腹胀,肠鸣音减弱3、呕吐:先为奶汁后为胆汁样,咖啡样4、腹泻或血便:出现较晚,大便为果酱样或黑便5、伴随症状:呼吸暂停、心动过缓、嗜睡、休克等常见的胃肠道症状排序:腹胀、胃潴留、呕吐、腹壁压痛,大便潜血或肉眼血便。期 NEC 注意与喂养不耐受或其他胃肠道疾病表现鉴别(二)常见护理诊断1.体温过高与细菌毒素有关2.腹痛、腹胀与肠壁组织坏死、感染有关。3.腹泻与肠道炎症有关。4.体液不足与腹泻、呕吐、禁食、胃肠减压有关。5.营养不足与腹泻、呕吐、长期禁食有关。6.潜在并发症 休克与血容量下降、微循环障碍有关。(三)护理措施1、监测体温根据监测结果给予相应的物理降温或药物
43、降温。2、减轻腹胀、腹痛,控制腹泻立即禁食,肠胀气明显行胃肠减压,观察腹胀消退情况及引流物色、质、量。观察有无呕吐,呕吐时头偏向一侧,及时清理呕吐物,保持皮肤及床单元清洁。记录呕吐物的色、质、量,做好口腔护理。遵医嘱给予抗生素控制感染。3、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并涂油膏,减少大便对臀部的刺激,保持臀部皮肤的完整性。4、补充体液,维持营养禁食期间以静脉维持能量及水电解质平衡。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后逐渐恢复饮食。恢复喂养从水开始,开始只喂开水或 5%葡萄糖水,喂2-3 次后,如无腹胀或呕吐,再喂乳汁,以 1:1 奶开始,初为 3-5ML,以后每次增加 2ML,逐渐增加浓度及奶量。在调整饮食期间
44、继续观察腹胀及大小便情况,发现异常立即与医生取得联系。5、补液期间应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合理安排滴速,准确记录24 小时出入量。6、密切观察病情当患儿出现脉搏细数、血压下降、末循环衰竭等中毒性休克时,立即通知医生组织抢救。迅速补充有效循环量,改善微循环,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补充能量及营养。仔细观察、记录大便的次数、性质、颜色及量,了解大便变化过程。及时正确留取标本送验。(四)预防(四)预防1、预防早产2、提倡母乳喂养,必须人工喂养者(尤为早产儿)采用每次少量增乳量的喂养方案以降低发生 NEC 的危险。3、孕妇产前糖皮质激素可加强肠能动性、降低肠道通透性、加速胃肠道霉的成熟并减少细菌的菌落形成。对母亲产前未接受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早产儿在出生后给以地塞米松2mg/kg.d 静注,也可降低NEC 的发病率及死亡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