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607392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17 大小:39.9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1-2022学年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1-2022学年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17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辽宁省铁岭市六校协作体2021-2022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 (本题共1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文学想象和虚构不能脱离现实,这里的现实包括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 面。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 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事实证明,往往是那些跟普通人民息息相关的经验 和现实更能够引起社会共鸣。比如伤痕文学、改革文学、底层文学,都因为切中了人民现实 经验的敏感点而广为传播,广受好评。文学想象服从现实逻辑是指写作必须遵循一般的生活情理、历史背景和逻

2、辑因果。很多 历史题材作品虽下了很大功夫,但还是在背景知识上出错;有的作品的想象和虚构不顾人物 的性格及环境的可能性,这些都有悖于写作的现实逻辑。事实上,即使是诉诸荒诞变形的现 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卡夫卡的变形记让格里高尔变成甲虫,这是超 越现实逻辑的,但是为了让这个超现实逻辑获得读者的信赖,卡夫卡使用了细致入微的现实 逻辑。他写格里高尔成了甲虫靠壳着床,无数细小的脚即使拼命舞动也无法成为着力点帮助 他翻身,唤起了读者真切的现实感。可见,超逻辑的现代作品内在也借重于现实逻辑来获取 读者的信赖和共鸣。文学想象并非凌空蹈虚,还必须有真正的现实关怀。现实关怀未必直接体现为现实题材 和

3、现实手法,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 现实关怀既印证着作家作为当代人的当代性,也创造了作品跟现实、时代产生更血肉相连的 纽带。(选自陈培浩想象与虚构的可能和限度) 材料二:在文学创作理论中,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 活真实”的高度提炼,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 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 个人情感的真。在阅读文学作品时,我们会看到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 中孙悟空上天入地

4、,浮士德中浮士德返老还童。除了这些高雅的严肃文学外,还有近来 十分流行的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眼中风”因和脑血管疾病“中风”有诸多相似而得名。与此类似,“打笔仗”源自“打 仗”。请简述“打笔仗”的含义并分析它得名的缘由。21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 改变原意。四、写作(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材料一:2月8日,北京冬奥会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中,中国选手谷爱凌前两跳 成绩低于法国名将苔丝,面对关键的第三跳,当所有人都以为,谷爱凌要拿出熟悉的动作去 争夺一枚银牌时,她却选

5、择挑战此前从未做出的超高难度动作,并成功反超了一路领先的苔 丝,上演超级大逆转,奇迹般夺冠。但夺得奥运冠军后,谷爱凌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一一 “我不是要打败别人,我是要展示最好的自己。”材料二:2月10日,北京冬奥会花样滑冰男子单人滑自由滑比赛中,日本选手羽生结 弦挑战4A (阿克塞尔四周跳)失败,最终得到188.06分,以总分283.21分获第四名。尽 管未能成功卫冕,但现场所有人都为他献上了掌声。羽生结弦曾用“一生悬命”来形容自己对于花滑的态度,意即拼尽一生,用尽全力。在 2019年的国际滑冰联盟花样滑冰大赛正式练习中,羽生结弦第一次公开挑战4A,三次摔倒; 仅仅是2021年1月到4月之间

6、,他就挑战了 1000次以上,但从未成功过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有怎样的感悟和思考?请就此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 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参 *考 *答 *案 , K解 析H l.A. “如实”错,原文有“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 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即使是诉诸荒 诞变形的现代主义作品,现实逻辑也是非常重要的” “现实关怀是指作品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都基于对现实问题的关切、思考和热爱”,这些都表明,“如实”反映真实生活不正确。B. “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是不存

7、在的”错,原文是“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 与经验真实的复合体”,可见选项说法错误。C. “作者所见所历”错,原文有“现实经验不仅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而且是一种无数人共 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即人民大众所体验着的更切身、更深刻的现实”“在文学创作理论中, 有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这两个概念。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 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故选Do2. C.“因此十分流行”强加因果,原文只是说“在阅读文学作品时还有近来十分流行的 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这些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我们不能否定这些作品的真实 性,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但是并为提到这类作品

8、流行的原因。故选Co3.B.选项表述的项羽的结局是历史上真实的结局,没有经过艺术加工,是“历史真实二不 能体现“文学的真实性”。故选Bo.材料二共有五段。第一段提出了中心论点:“艺术真实”是对“生活真实”的高度提炼, 是另一层次上的更高级的“真实”。第二段从“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 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的角度对论点进 行论述,并举了牡丹亭中杜丽娘死而复生,西游记中孙悟空上天入地,浮土德中 浮士德返老还童这些例子来证明。第三段从“生活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 “艺术 逻辑”更“灵活”的角度对论点进行论述。第四段从“艺术逻辑虽然是

9、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 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对生活逻辑的遵循”的角度论述,并举了 杜丽娘、孙悟空、贾宝玉为例来论证。第五段回扣论点,指出“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 作者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内蕴的真实可见,这段文字运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采用例证法,使论证严谨周密,有说服力。4 .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如何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首先考生要找到“文学的真实性” 指什么,材料二有“经典文学的真实性绝不是对社会生活简单的摹写和反映,而是在对生活 现实高度提纯后,对我们时代本质的深邃洞见,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 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的真”。由此可见文学的真实性”可

10、能不符合现实生活的“真”, 但一定能够反映“对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切关注,是历史规律的真、生活本质的真、个人情感 的真”。而孔雀东南飞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鸟 双飞,这种处理虽然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表现了人们对封建家长制的抗争,对婚姻自 主生活的向往,它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真正的现实关怀,是一种“文学的真实K答案.D1 .C. B2 .开头提出中心论点,观点鲜明;全文采用“总分总”的论证结构,严谨周密;运用 了例证法,论据典型,有说服力。3 .孔雀东南飞结尾运用了浪漫主义的手法,写刘兰芝和焦仲卿双双殉情,化鸟双飞,这 种处理虽然不符合生活的真实,但表现了人们

11、对封建家长制的抗争,对婚姻自主生活的向往, 它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具有真正的现实关怀,是一种“文学的真实”。R解析I 6. A.“政治新闻”错误,七斤的时事是“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娱蚣精;什么地 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这些都不是“政治新闻二“提醒七斤与剪了辫子人防范危险”错。赵七爷过来是恐吓剪了辫子的人,庆贺恢复帝制。B. “七斤嫂怕七斤被剪辫子而阻他进城;七斤被人剪了辫子后,她整整哭了三天”错误,根 据“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 辫子”可知,七斤嫂只是阻止七斤进城,她当时还没有这个担心;七斤嫂对八一嫂说的“七 斤被人剪了辫子后,她整整

12、哭了三天”是为自己辩解而编造。故选Do. B. “全村人都变得恐惧起来”错,原文是“几个剪过辫子重新留起的便赶快躲在人从后面”, 只有剪了辫子的人才恐惧。故选Bo.“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士一般”“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 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辫子是清王朝的一个象征,辫子盘在顶上,说明辛亥革 命的成功;赵七爷在辛亥革命之后,没有剪掉辫子,只是把辫子盘在顶上反映他忠于帝制但 又不得不顺应时代的无奈心理。“七斤嫂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便知道这一定 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子”,赵七爷放下辫子,是因为张勋复辟,通过他的语言 描写“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

13、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不 当之勇,谁能抵挡他”反映他对恢复帝制的庆贺与自豪心态。7 .赵七爷把辛亥革命后盘起的辫子放了下来,并且对说了一些关于辫子的话:“你家七斤的 辫子呢,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 “那也 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 听了赵七爷的话,众人都感到害怕,于是有了下文七斤嫂骂七斤以及和八一嫂关于辫子的对 话,所以赵七爷的言行推动了情节的发展。“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放下小桌子 和矮凳,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柏树下

14、赌 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的米饭,热蓬蓬冒烟工描写了众人生活的轻松悠 闲,后来赵七爷的言行让“七斤和他女人耳朵里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 “几个剪过辫 子重新留起的便赶快躲在人从后面”,造成了紧张气氛使小说叙述有张有弛。“七斤嫂用筷子指着七斤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 我本来说,不要撑船了,不要上城了工听了赵七爷的话,七斤嫂大骂七斤,加剧矛盾 冲突,使小说更富戏剧性。K答案I6.D7.B8.赵七爷两次将辫子盘在顶上,反映了辛亥革命成功的现实,也反映他忠于帝制但又不得 不顺应时代的无奈心理。赵七爷将辫子放下来,反映了张勋复辟的现实,也反映他对恢复帝制的庆贺与自豪心态

15、。 9.赵七爷的言行,使人们陷入恐惧,推动了情节的发展。赵七爷的言行,造成了紧张气 氛,使小说叙述有张有弛。赵七爷的言行,加剧矛盾冲突,使小说更富戏剧性。K解析10. “亦为之泣”的主语是“吴守边将士”,要连在一起,排除AC。“于其地”为 “建碑立庙”的后置状语,要连在一起,排除Do译文:南州的百姓听到羊祜去世的消息, 为他罢市,在里巷里聚集在一起哭泣,哭声接连不断。就连吴国守卫边境的将士们也为羊祜 的死而流泪。羊祜喜欢游觇山,襄阳的百姓们就在岷山上建庙立碑,一年四季祭祀。望着这 座碑的人没有不流泪的,所以人们称这座碑为“堕泪碑”。故选:Bo1LB.“文中指第四年季指第四”错,“季”指末,最后

16、,“季年”指末年。12 . D. “积劳成疾” “举荐杜预治理吴地”错,据原文“羊祜以病求入朝”可知,这里只说到 他因病请求入朝,没有说是积劳成疾。据原文“当有所付授,愿审择其人也”“羊祜疾笃, 举杜预自代”可知,他只是希望皇帝委派大臣去治理吴国时,慎重选择合适人选,是举荐杜 预代替他。13 .与:给与;更事者:经历此事的人;恨:遗憾。译文:上天赐给的东西如果不去拿取, 这难道不让经历此事的人因为失去时机(或“在事后”)而感到遗憾吗!以:因为;数:多次;就问:询问。译文:因为羊祜有病,不便于多次上朝,晋武帝就又 派张华去羊祜那里询问伐吴的策略。14 .原文说到“溶有大才,将以济其所欲,必可用也

17、”,羊祜认为王溶有大才,可重用。原文 说到“潜在益州,明立威信,蛮夷多归附之”,王溶在益州有威信,得民心。原文说到“祜 以为伐吴宜藉上流之势,密表留溶”,他认为伐吴要借助上流之势。K答案X. B10 .B. D12 .上天赐给的东西如果不去拿取,这难道不让经历此事的人因为失去时机(或“在事后”) 而感到遗憾吗!因为羊祜有病,不便于多次上朝,晋武帝就又派张华去羊祜那里询问伐吴的策略。 14.伐吴要借助上流之势;王溶在益州有威信,得民心;王溶有大才,可重用。 参考译文:(晋武帝泰始)五年(269年)春季二月,晋武帝(司马炎)有灭吴的志向,任命尚书 左仆射羊祜为都督荆州诸军事,镇守襄阳。羊祜对荆州远

18、近百姓都加以安抚,深得长江和汉 水流域百姓的欢心,对待吴国军民开诚布公讲求信义,投降的人想返回吴国,听任他们离开, 减少戍守、巡逻军队,并让他们开垦八百多顷田地。他刚到荆州的时候,军队粮食不够吃一 百天,到了后期,积存的粮食能够吃十年。羊祜在军中,经常穿着轻便皮袍,衣带宽松,不 披铠甲,在他居住的地方,侍卫也不过十多人。当初,广汉太守弘农人王溶担任羊祜的参军, 羊祜十分了解他。羊祜哥哥家的儿子羊暨说:“王溶这个人志气大,喜好奢侈,不能重用, 应该限制他。”羊祜说:“王很有才能,如果满足他的要求,一定可以任用J又升王溶为车 骑从事中郎。王溶在益州,很有威信,当地少数民族都来归附他。不久升任大司农

19、,当时晋 武帝与羊祜秘密商议征伐吴国,羊祜认为攻打吴国应当利用长江上游益州的地势,秘密上表 请求留王溶再任益州刺史,命令他训练水军。晋武帝咸宁二年(276年)冬季十月,任命羊 祜为征南大将军。羊祜上疏请求讨伐吴国,晋武帝很赞同羊祜的意见。但当时朝廷大臣正在 担忧秦州、凉州地区的胡人,羊祜又上表说:“平定吴国后,胡人就安定了,现在应当迅速 完成平定吴国的伟大功业。”朝中有很多人不同意羊祜的意见,羊祜叹息说:“世上不如意的 事情,十分中常占七八分。上天赐给的东西如果不去拿取,这难道不让经历此事的人因为失 去时机(或“在事后”)而感到遗憾吗!”只有度支尚书杜预和中书令张华与晋武帝的意见相 合,赞同羊

20、祜的建议。晋武帝咸宁三年(277年)冬季十二月,吴国夏口督孙慎进犯江夏、 汝南两郡,劫掠一千家后离去。晋武帝下诏派遣侍卫大臣责问羊祜为何不出兵追击,并想将 他调离荆州。晋武帝咸宁四年(278年)夏季六月,羊祜因病请求入朝,到了洛阳,晋武帝 让他乘辇车上朝,不用参拜就赐座。羊祜当面向晋武帝陈述伐吴的计谋,武帝很赞赏。因为 羊祜有病,不便于多次上朝,晋武帝就又派张华去羊祜那里询问伐吴的策略。晋武帝想使羊 祜卧病统率众将伐吴,羊祜说:“夺取吴国不用我亲自出征,但在平定吴国之后,陛下应该 慎重考虑。我不敢贪图功名,如果灭吴大事完成,委派大臣去治理时,希望您慎重选择合适 人选。”十一月,羊祜病危,推荐杜

21、预代替他。羊祜病死,晋武帝哭得很悲伤。荆州百姓听 说羊祜病逝,为他罢市,巷里哭声不断。就连吴国戍边将士也为羊祜之死而流泪。羊祜喜好 游览叽山,襄阳百姓就在山上建庙立碑,每年定期祭祀,望着纪念碑的人无不流泪,所以人 们称这座碑为“堕泪碑”。K解 析15.A.上片写“钱塘”的上元节,热闹非凡,钱塘是杭州,不是密州。下片写密州 上元节,突出冷清。16.对杭州的思念之情。这首词题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 是杭州,诗人写灯、写月、写人,声色交错,渲染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表达对杭 州的思念。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和年龄老大的感慨。“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 使情调陡然一

22、转,用“寂寞”二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 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对国计民生的忧患和对“瑞 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比起自身境遇,更让诗人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里连年蝗旱,民不聊 生。诗人在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 丰年。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 一句,表面上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 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K答案A15. 对杭州繁华景象的怀念。杭州的上元节“明月如霜”“帐底吹笙”,繁华热闹,而密州 “火冷灯稀”,仅有的鼓和箫也是为了祭祀。作者仕途不顺,感人生

23、衰老失意。“山城”远 离中央朝廷,作者被调到此地为官,感到失意落寞。心怀人民,对密州人民生活感到忧虑。 密州的上元节十分清冷,作者看到人们无心热闹,心祈求丰年,为人民生活困难倍感心酸。 译文:杭州城的元宵夜,明月好似霜,照得人好似一幅画。帐底吹笙,燃香的香气好似麝香, 更无一点尘土随着马而去。寂寞的密州城里人们都老了,人们沿街击鼓吹箫而行,最后却转到农桑社祭祀土地神。 灯火清冷稀少霜露降下,阴暗昏沉的乌云笼罩着大地,要下雪了。赏析:全词用粗笔勾勒的手法,抓住杭州、密州气候、地理、风俗等方面各自的特点,描绘了 杭州上元和密州上元节的不同景象,流露了作者对杭州的思念和初来密州时的寂寞心情。这首词题

24、记为“密州上元”,词却从钱塘的上元夜写起。钱塘也就是杭州,苏轼曾那里 过了三个元宵节。元宵的特点,就是“灯火”。东坡用一句“灯火钱塘三五夜”,点出灯夕的 盛况。“明月如霜”,写月光之白。李白曾有诗云:“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但元宵夜月 正圆,灯月交辉,引来满城男女游赏,元宵节是宋代一个很重要的节日。这一天街人游人如 织,男子歌啸而行,好盛装而出。难怪东坡要写月光“照见人如画”了。这还是街市的游人。 至于富贵人家庆赏元宵,又另有一种排场。作者一句“帐底吹笙香吐麝”写尽杭州城官宦人 家过节的繁奢情景。更无一点尘随马”,化用苏味道正月十五夜诗“暗尘随马去,明月 逐人来”句,进一步从动态写游人。说

25、“无一点尘”,更显江南气候之清润。上阕描写杭州元宵景致,作者此时是刚来密州任知州,正好遇到元宵佳节,在街上看灯, 观月时的情景和由此而产生的感想。词句虽不多,却也“有声有色二写灯、写月、写人, 声色交错,充分展现了杭州元宵节的热闹、繁荣景象。下阕描写密州上元。“寂寞山城人老也”是一句过片,使情调陡然一转,用“寂寞”二 字,将前面“钱塘三五夜”那一片热闹景象全部移来,为密州上元作反衬,形成鲜明的对比, 写出了密州上元的寂寞冷清。无须多着一字,便觉清冷萧索。结句“火冷灯稀霜露下,昏昏 雪意云垂野”则不但写出了密州气候的寒冷,而且也让人感觉到环境的空旷苍凉。作者“曾经沧海难为水”,见过了杭州上元的热

26、闹,再来看密州上元自觉凄清。更何况 他这一次由杭州调知密州,环境和条件出现了很大的变化,心情完全不同。首先,密州不比 杭州,贫穷,劳顿又粗陋,再无江南之诗情。而更让他感到“寂寞”,感到郁郁不乐的是这 里连年蝗旱,民不聊生。作为一个爱民之官,他又怎能快乐开怀呢?这位刚到任年仅四十的 “使君”不禁有“人老也”之叹。他这上元之夜,随意闲行,听到箫鼓之声,走去一看,原 来是村民正举行社祭,祈求丰年。这里农民祈年的场面和箫鼓之声,让作者久久不能离去。 直到夜深“火冷灯稀霜露下。郊外彤云四垂,阴霾欲雪。“昏昏雪意云垂野”一句,表面上 意象凄惨,却是写出了他心中的希望,有一种“瑞雪兆丰年”的喜悦之情。苏轼这

27、首蝶恋花,确是“有境界”之作,写出了对“凡耳目之所接者”的真实感受, 抒发了对国计民生的忧患之情。内容、笔墨不囿于成规,自抒胸臆,意之所到,笔亦随之, 不求工而自工。此词运用了转折、反衬等章法技巧,体现出了他当时的境遇和心情。16. (1)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 (重点字:谏)(2)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重点字:汩)(3)其蔚也若子其置也若弃(重点字:前K解 析18,结合前文“小镇只有一家照相馆”,所以后文“照相而入馆就是自然出 现的结果了;成语“顺理成章”比喻某种情况合乎情理,自然产生某种结果。故处可填“顺 理成章”。第处语境强调照相馆的幽暗,给人带来的高贵感很难表达出来,总是牵动

28、人心、 令人神往;成语“难以言喻”意思是事物、心情找不到恰当的语句或词语形容、说明或表达 出来。故处可填“难以言喻:结合“照完相,我们会依然惦记着这件事,甚至兴奋得晚 上睡不着”及“想看到照片上的自己”,可知第处欲表达想要看到照片的迫切心情;成语 “迫不及待”用来形容心情十分急切,急迫得不能再等待。故处填“迫不及待”。19.解答时,要联系具体语境,体会语境的特点,然后结合词语的情感意味分析词句的表达 效果。用“我”进行语言表达时,多个问题连在一起只用一个主语“我”能更好地体现“我” 的兴奋急切等情绪。文中第二处画线句是旁边人的提醒,运用了多个带主语“你”的问句, 写出了大家互相提醒的热闹场面,

29、符合语境且使情境自然亲切。K答案I.顺理成章难以言喻 迫不及待18 .文中第一处画横线句中主语“我”只出现一次,用多个疑问短句,更好地表达出大家照 相前激动兴奋的心情;而第二处画横线主语“你”再三出现增加了语境的真实感和亲切感, 写出了大家互相帮助、互相K提示H的热闹场面。K解 析120.根据该句子在语段中的位置及后文提到的三种视网膜动脉阻塞的三种表现,可 推知处填“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三种”;根据后文“经过治疗可能得到一定程度恢复”,可推 知处填“视力下降程度相对较轻微”;根据后文“缺血超过90分钟,视网膜光感受器组织 损害不可逆;缺血超过4小时,视网膜就会出现萎缩,即使恢复了血供,视力也很难恢

30、复。 可推知处填“视网膜缺血时间越久:21 .对“打笔仗”的含义及得名的缘由进行理解分析时,要结合“眼中风”得名的缘由,了 解该词语运用的范畴,再进行K答 案整合。所谓“笔仗”即为“笔战”,打笔仗,就是以 笔为武器,咬文嚼字,进行不同观点间的辩驳和碰撞。这一名词源于人们对某些观点或问题、 现象等有倾吐表达的欲望,也就是古人所说的:情动而辞发。22 .画线包子偷换主语,前一个分句的主语是“患者”,但后一个分句“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 视力”的主语应该是“医生”,为了使前后主语一致,可将“并尽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改 为“才有可能让自己的视力保住”。修改后为: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 小时

31、内接受治疗,这样,才可能保住自己的视力。R答案.视网膜动脉阻塞有三种视力下降程度相对较轻微视网膜缺血时间越久20 .含义:“打笔仗”由“打仗”化用而来,打仗是指进行战争,进行战斗等,一船情况下, 需要用到战争武器,如刀枪棍棒等。而“打笔仗”则是将“打仗”引入文学中,指文人在对 话题、宗旨、派别、尊崇主义等交流争论时以笔为武器文章作品中进行切磋。缘由:双方通过运用文字来进行辩论,文字语言激烈程度与“打仗”相仿,为了驳倒对手, 经常你来我往,交锋不断,也与两军对垒互有攻守相似,所以人们习惯把人们用写文章来互 相辩驳称为“打笔仗二.因此患者最好能在2小时内,最迟不超过4小时内接受治疗,这样,才可能保

32、住自己的 视力。21 . K例文D挑战自我给自己一片没有退路的悬崖,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给自己一个向生命高地冲锋的机会。 我记不清这是谁说的一句话,但我敢断定这个人一定会成为伟人。茫茫人生路,挑战不断,你是否做好了向生命高地冲锋的准备?面对苦难和挫折,面对 误解和委屈,你是否感到很累?其实,我们没有理由抱怨所谓的“不公平”;相反,我们应 该感谢这一切,这都是上帝赐予我们的。生与灭只是形式上的差异,同样都是值得欣赏的风 景。面对人生的艰辛和坎坷,不要迷惘,鼓足勇气,奋然前行。挑战自我,才会使自己生命 的画卷绚丽多彩。有人说,世界大舞台,舞台小世界。其实,每个人的一生都是一场戏,唯一的注脚就是 自

33、己。从开幕到闭幕的时间短暂,是否精彩,是否成功,就看你自己的表现。只要全身心地 投入,充分展示出你的风采,才能享受到成功的喜悦,才能对得起观众,也对得起自己。生 活没有太多的完美,我们也不能太刻意地去追求完美。从一点一滴做起,去改变自己不适当 的习惯,勇敢地承担自己应负的责任,善待我们生命历程中的每一次成功和失败。只要我们 无愧于生活,在挑战中完善自我,我们就会从不尽完美一步步的走向完美。想想美好的前途,我们都会心动;面对残酷的现实,我们也不应当自卑。我们要充满信 心去挑战一一挑战自我,挑战生活。人生之路充满了失败,人生应当用“挑战”二字来修饰。 收敛痛苦的泪水,安抚受伤的心灵,重整旗鼓,以挑

34、战的心态,让我们从头再来。怀着不言 放弃的理念,拥有一颗不服输的心,再苦再难我们都要从容面对。虽然自己不能做到最好, 但相信自己能够做好,永葆挑战的激情,才能谱写出自己无悔的人生。人生在世,充满挑战;挑战自我,风光无限,我们要做一支搏击长空的雄鹰!品的“真实性”,因为这是一种基于生活真实、浓缩生活真实的高度艺术真实。艺术逻辑与生活逻辑之间有一种既贴近又疏离的悖论。文学创作中,创作主体会根据审 美规律以及表达需要对客体进行干预。生活逻辑是对生活真实性的高度遵循,但艺术逻辑恰 好可以摆脱这种束缚,根据读者受众的阅读期待以及客体自身的表现规律选择恰当的表现主 题的方式,这正是艺术逻辑的灵活之处。内容

35、的想象性与形式的艺术性是文学作品非常重要 的属性,天马行空的想象以及富有张力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受众期待的视野。艺术逻辑虽然是以超越生活逻辑的方式把握实际生活的本质规律,但它最终还是达到了 对生活逻辑的遵循。虽然杜丽娘死而复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她向往婚恋自由、争取人格独 立的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孙悟空七十二变上天入地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勇敢正 义、忠诚聪敏的气质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虽然宝玉衔玉出生不符合生活真实,但他反抗封 建礼教的人格魅力符合人们心底的真实。这些变形的、超现实的形象和结构所表达的情感、 愿望和理想,从总体上说都有充分的历史依据。可以说,它们是在超越生活逻辑的更高层次 上

36、表达了社会历史的必然要求。我们可以肯定地说,文学艺术是“真实”的,是作者在丰富的、夸张的表现形式下内蕴 的“真实”。我们希望看到更多样态的文学形象和文学形式,能看到多样态形式下,那深层 次的真实逻辑。(选自刘江玲浅谈文学的“真实”) 材料三:不论是对于文学写作者还是文学研究者而言,“文学真实”的内部都存在着“现实真实” 与“经验真实”两个基本层面,前者指的是现实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面向的物质实 体与真实存在,后者指的是文学主体基于个人化的审美感知和内心体验而产生的真实经验。自然,任何文学作品都是“现实真实”与“经验真实”的复合体,但是试图从文本内在 逻辑中抽离出真实的人、事、物,或将其与

37、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以及诸如此类的 论证与寻找,其实意义甚微。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评价应该更为客观和全面地观照写作者创 作与建构出的“文学真实”复合体,正如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在俄罗斯文学讲稿中说 过的那样:“对于个天才作家来说,所谓的真实生活是不存在的:他必须创造一个真实以及 它的必然结果J(选自教鹤然“文学真实”的维度)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A.材料一从现实经验、现实逻辑和现实关怀三个方面指出,好的文学作品必须要如实反映真 实的现实生活。B.在文学作品中,真实的生活是不存在的,因此将文学形象与现实世界建立某种必然性联系 的做法意义不大。C.现实生活的真实不

38、同于文学创作的真实,前者是作者所见所历的真实生活,后者则是经过 作者再创造的生活。D.以上三则材料虽然各自的侧重点有所不同,都认为文学创作要基于现实生活,同时居又耍 对现实生活进行加工提炼。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现实经验分两种,一种是某个人经历的现实,一种是数人共同经历的普遍性现实,而后者 往往更能引起社会共鸣。B.作者在创作历史题材的文学作品时,可以虚构和想像,但是必须要遵循“现实逻辑”的原 则,要充分考虑当时的环境特点。C.穿越类作品以及科幻类作品虽然明显不符合生活真实,但它们是一种浓缩了生活真实的高 度艺术真实,因此十分流行。D.要使一部作品具有“文学

39、的真实性”,不能只依靠文学作品所反映的内容,还要依靠各种 表达技巧,如夸张、想象等。3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一项是()A.祥林嫂遭遇丧夫丧子之痛,深受封建礼教的迫害,在别人祝福时惨死在冰天雪地里B.项羽没有采纳谋士的建议杀死刘邦,给了刘邦反击的机会结果兵败垓下,自刎而死。C.诸葛亮足智多谋,草船借箭、智算华容、七擒孟获、弹琴退敌,赢得了后人的赞誉。D.林冲被高俅多次设计陷害,忍无可忍,最终在雪杀死仇人,上梁山走上反抗的道路。4 .材料二在论证上有哪些特点?请简要说明。5 .请结合材料,简要谈谈孔雀东南飞的结尾是如何体现“文学的真实性”的。(二)现代文阅读H (本题共1小题

40、,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风波鲁迅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场边靠河的乌柏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 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都在自己门口的土场上放下小桌子和矮凳,老人男人坐在矮凳上,摇着大芭 蕉扇闲谈,孩子飞也似的跑,或者蹲在乌柏树下赌玩石子。女人端出乌黑的蒸干菜和松花黄 的米饭,热蓬蓬冒烟。见七斤从小巷口转出,七斤嫂对他嚷道:“你这死尸怎么这时候才回来,不管人家等着七斤虽然住在农村,却早有些飞黄腾达的意思。他帮人撑着航船,每日一回,早晨从鲁 镇进城,傍晚又回到鲁镇,因此很知道些时事:例如什么地方,雷公劈死了娱蚣

41、精;什么地 方,闺女生了一个夜叉之类。他在村人里面,的确已经是一名出场人物。七斤低着头,慢慢地走来,坐在矮凳上。六斤坐在他身边,叫他爹爹。七斤没应。七斤慢慢地抬起头来,说:“皇帝坐了龙庭了七斤嫂呆了一刻,忽而恍然大悟的道:“这可好了,这不是又要皇恩大救了么!七斤叹一口气,说:“我没有辫子。”“皇帝要辫子么? ”“皇帝要辫子。”“你怎么知道呢? 七斤嫂赶忙的问。咸亨酒店里的人,都说要的。”七斤嫂直觉事情似乎有些不妙了,因为咸亨酒店是消息灵通的所在。伊忍不住动怒,装 好一碗饭,操在七斤的面前道:“赶快吃你的饭罢!哭丧着脸,就会长出辫子来么? ”太阳收尽了他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土场

42、上一片碗筷声响,人人的 脊梁上又都吐出汗粒。七斤嫂吃完饭,偶然抬起头,心坎里便禁不住突突地发跳。伊透过乌 柏叶,看见又矮又胖的赵七爷正从独木桥上走来。赵七爷是邻村茂源酒店的主人,又是这三十里方圆以内的唯一的学问家。他时常坐着一 个字一个字的读金圣叹批评的三国志。革命以后,他便将辫子盘在顶上,像道土一般。 七斤嫂早望见今天的赵七爷已经不是道士,便知道这一定是皇帝坐了龙庭,而且一定须有辫 子。坐着吃饭的人都站起身,拿筷子点着自己的饭碗说:“七爷,请在我们这里用饭!”七爷 也一路点头,说道“请请”,却一径走到七斤家的桌旁。“听到了风声了么? ”赵七爷说。“皇帝坐了龙庭了 J七斤说。七斤嫂看着七爷的脸

43、,陪笑道:“皇帝已经坐了龙庭,几时皇恩大赦呢? ”“皇恩大赦?一一慢慢的总要大赦罢J七爷声色忽然严厉起来,“你家七斤的辫子呢, 辫子?这倒是要紧的事。你们知道:长毛时候,留发不留头,留头不留发”有学问的七爷这么说,七斤和他的女人耳朵里嗡的一声,再也说不出一句话。七斤嫂站起身,自语的说:“这怎么好呢?这样的一家,都靠他养活的人”赵七爷摇头道:“那也没法。没有辫子,该当何罪,书上都一条一条明明白白写着的。 不管他家里有些什么人。”七斤嫂用筷子指着七斤的鼻尖说:“这死尸自作自受!造反的时候,我本来说,不要撑 船了,不要上城了。他偏要死进城去,滚进城去,进城便被人剪去了辫子。从前是绢光乌黑 的辫子,现

44、在弄得僧不僧道不道的。这囚徒自作自受,带累了我们又怎么说呢?这活死尸的囚徒”八一嫂连忙解劝说:“七斤嫂,算了罢。人不是神仙,谁知道未来事呢?便是七斤嫂, 那时不也说,没有辫子倒也没有什么丑么?况且衙门里的大老爷也还没有告示”七斤嫂没有听完,两个耳朵早红了,说:“阿呀,这是什么话呵!八一嫂,我自己看来 倒还是一个人,会说出这样昏诞胡涂话么?那时我是,整整哭了三天,谁都看见;连六斤这 小鬼也都哭”听八一嫂说了 “衙门里的大老爷没有告示”这话,赵七爷有些生气。他说:“大兵是就 要到的。这回保驾的是张大帅,张大帅就是燕人张翼德的后代,他一支丈八蛇矛,就有万夫 不当之勇,谁能抵挡他!”几个剪过辫子重新留

45、起的便赶快躲在人丛后面。赵七爷说完,通 过人丛,跨上独木桥,扬长去了。村人们呆呆站着,不久就各自慢慢地走散回家,关上门去睡觉。第二日清晨,七斤照例日日进城,但家景总有些黯淡,村人大抵回避着,不再来听他从 城内得来的新闻。过了十多日,七斤从城内回家,看见他的女人非常高兴,问他说:“你在城里可听到些什么? ”“没有听到些什么“皇帝坐了龙庭没有呢? ”“他们没有说J“咸亨酒店里也没有人说么? ”“也没人说J“我今天走过赵七爷的店前,看见他又坐着念书了,辫子又盘在顶上了。“你想,不坐龙庭了罢? ”“我想,不坐了罢J现在的七斤,七斤嫂和村人又都早给他相当的尊敬了。到夏天,他们仍旧在自家门口的 土场上吃饭

46、:大家见了,都笑嘻嘻的招呼。六斤新近裹脚,在土场上一痛一拐的往来。(有删改)K备注X长毛时候:清初要求百姓剃发,否则视为不忠大清,犯杀头罪。张大帅:指 张勋。原为清朝军官,辛亥革命后,他和所部官兵仍留着辫子。1917年7月1日他扶持清 废帝溥仪复辟,7月12日即告失败。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帮人撑船进城时从城内得来的政治新闻,让七斤成了村里一位有见识、受尊敬的人物。B.得到“皇帝坐了龙庭”的消息,赵七爷立刻赶了过来提醒七斤与剪了辫子人防范危险。C.造反时,七斤嫂怕七斤被剪辫子而阻他进城;七斤被人剪了辫子后,她整整哭了三天。D.向七斤打听皇帝是否坐龙庭这个信息的女

47、人,她们的丈夫应该是被城里人剪了辫子的。7 .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小说开头的自然环境描写,不仅表现出傍晚时分天气的燥热,还给人一种古老沉闷、没有 生气的感受,为全文营造了气氛。8 .赵七爷的出场,推动小说情节走向了高潮,他的言行不仅使七斤夫妻陷入了对砍头的恐惧, 甚至使全村人都变得恐惧起来。C.小说中的“革命”一词,是叙述者语言,暗含作者对新制度的支持,而“造反”词,出自 人物语言,表现了民众的落后意识。D.小说选择政治事件对江南水乡小村一户人家生活的影响以及村人对政治事件的不同反应 来写,这样写使小说的主题更加多元。8 .小说中赵七爷“盘”和“放”辫子的行为,

48、反映了怎样的现实与人物心态?请简要分析。9 .文中写的赵七爷的言行,对小说的情节有什么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晋武帝泰始)五年春二月,帝有灭吴之志,以尚书左仆射羊祜都督荆州诸军事,镇襄 阳。祜绥怀远近,甚得江、汉之心,与吴人开布大信,降者欲去皆听之,减戍逻之卒,以垦 田八百余顷。其始至也,军无百日之粮,及其季年,乃有十年之积。祜在军,常轻裘缓带, 身不被甲,铃阁R备注之下,侍卫不过十数人。初,广汉太守弘农王溶为羊祜参军,祜深知 之。祜兄子暨白:“溶为人志大奢侈,不可专任,宜有以裁之J祜日:“溶有大才,将以济 其所欲,必可用也。”更转为车骑从事中郎。潜在益州,明立威信,蛮夷多归附之。俄迁大 司农,时帝与羊祜阴谋伐吴,祜以为伐吴宜藉上流之势,密表留溶,复为益州刺史,使治水 军。咸宁二年冬十月,以羊祜为征南大将军。祜上疏请伐吴,帝深纳之。而朝议方以秦、凉 为忧,祜复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