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教师解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2002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老教师解读九年义务教育语文新课标2002版.docx(61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老教师解读新课标2022版完整版老教师读新课标:读“前言”前言老教师者,江淮阿雷也。吾有“三老”:一老乃过知天命,二老则是老实人,三 老皆谓老好人。前一老乃是自然之道也;后二老古之褒奖,放之当代,乃贬义也!故 常吃亏上当、不受待见,亦习以为常矣!一介草根,中师学历,没资格对课标深入解析或评头论足,那是专家和名师们的 事情。老实人说老实话,本不想就课标说点儿什么东西,但读着读着,一个强烈的念 头一直萦绕于心:课标是给老师们看的,如果一线老师拿到课标不能清晰明白去教什 么,怎么教?而要专家、教授及名师们去一而再再而三地解读、说明、培训I,据闻有 专家说一线老师可能要用上几年时间去理解它,学习它,才
2、能使用好它!如果真是这 样的话,那与一线教师而言,这课标是不是“超标” 了呢? !这里,只想结合自身实践聊聊读新课标的体会,不太愿意接受任何形式的拍砖。 哈哈,有“砖”不拍“老百姓”,有“砖”专拍专家去!正文:读“前言”一、“前言”真乃前言就像读一本书,前言或序总是要读一读的。读课标也不例外吧回顾2011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你会发现2011版课标是把“前言” 作为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课程目标和内容及第三部实施建议放入正文里的,是不是 有点儿不伦不类;而2022版义务教育阶段语文课程标准则是名副其实,前言就 是前言,前言之后,再是目录及后面的正文。这让我们是不是真正感受到前言的重要? 二
3、、“前言”言了啥?首先,这个前言并非专门为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所做,是2022义务课程 方案及所有十四门学科课程标准统一的前言。我想这是大家应该首先弄清楚的。那到底讲了什么内容呢?简而言之,从指导思想、修订原则、主要变化三方面进行阐述,让我们清楚明了 知晓这次课程标准制定与颁布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开篇两个自然段,XXX多次强调,让我们清楚了课程教材必须要一个“坚持”四 个“体现”,唯如此,方能发挥其培根铸魂、启智增慧的作用。也让我们明白了义务 教育课程在体现XXX,在立德树人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也更懂得了教育必须明确“培 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让我们通晓了此次修订完善课程标准的
4、意 义所在。第一个方面,指导思想。语言凝练,字字珠矶。指导思想是什么,在此指导思想 下教育如何办,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我们都一清二楚啦。老觉得和前面总起的 两个自然段的个别内容有重复啰嗦之感。不知天高地厚地幻想着:莫不如都作为第一 方面“指导思想”?关注和参与当代文化生活,初步了解和借鉴人类文明优秀成果,具有比较开阔的文化 视野和一定的文化底蕴。这显然是语文课程性质之人文性的H标或要求。我们通过统 编版教材,尤其是三年级以上教材的导语页能明显感受出来。4接着来看看“语言运用”。新版语文课标这样表述:语言运用是指学生在丰富的 语言实践中,通过主动的积累、梳理和整合,初步具有良好语感:了解国家
5、通用语言 文字的特点和运用规律,形成个体语言经验;具有正确、规范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 能力,能在具体语言情境中有效交流沟通:感受语言文字的丰富内涵,对国家通用语 言文字具有深厚感情。很显然,通过细读,发现是从四个方面来表述语言运用的。一是初步形成良好语 感,强调语言实践,突出主动学习;二是形成个体语言经验,获取途径是了解特点和 运用功率:三是能有效交流沟通,突出运用语言文字的意识和能力,在具体情境中习 得能力;最后一点是热爱国家通用语言文字,这也是文化自信的根基所在。5下面看看第三点“思维能力”。新版课标如此表述:思维能力是指学生在语文学 习过程中的联想想象、分析比较、归纳判断等认知表现,主要
6、包括直觉思维、形象思 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和创造思维。思维具有一定的敏捷性、灵活性、深刻性、独 创性、批判性。有好奇心、求知欲,崇尚真知,用语探索创新,养成积极思考的习惯。在2011版语文课标里,对于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十条目标中的第四条和第五条有 表述: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学习科学的思想方法,逐步养成 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 能,在实践中学习和运用语文。两版课标都说了培养思维能力的重要,新版注重定义思维能力是什么,及其特性 以及学生养成何种思维品质;老版也是简而言之。但对于语文学习中培养思维能力, 一线老师们还是有着一定的
7、实践经验的,我认为如何就这一方面对学生进行思维能力 的评价与检测将是不小的挑战。6最后说说“审美创造”。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的十条总目标中没有 呈现,是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新提出的。课标对于这一点是这样说的: 审美创造是指通过感受、理解、欣赏、评价语言文字及作品,获得较为丰富的审美经 验,具有初步感受美、发现美和运用语言文字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涵养高雅情趣, 具备健康的审美意识和正确的审美观念。课标中的这段话显然也是分两层来表述的,只是觉得这里的分号用得不伦不类的。 我认为应该点个句号合适。为啥呢?大家看看就明白。第一层是定义什么是什么创造; 第二层是学生具有什么样的审美
8、创造。随后用一段话来总结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辩证统一,并且强调了语文的基本特性 “语言运用”是其他三个特点之基础。脱离了语言运用,其他三点必定空中楼阁,无 法落实。就到这里,明天接着读。补充一点:昨天一老师留言说,你这没有写出啥呀?坦然接受,我就是读课标, 没说解读,解读是专家、教授、名师的事儿,我开头就说了,我只是自己读,看看能 否读明白。哈哈,有砖别拍老百姓。啊!接着读课程目标的第二条“总目标”。总目标一共概括成九点。与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第二部分课程 目标与内容的十点想对应。我们对比着来看看两者的异同。左边为2011版课程目标,右边为2022版课程总目标。我们分条来对比读一下。
9、2第一条:对比第一条,你发现2022版课程目标的第一条,比2011版课程目标的 第一条少了些内容,少了什么呢?少了 “健康的审美情趣,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 和合作精神”和“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那可以看出,2022版课程标准似乎更聚 焦,就是思想道德目标。而2011版多出的“人生态度”被2022版课程标准放到前面 的“核心素养内涵”里去了。第二条:这一条显然是落实文化自信的,而2011版课程标准则是通过第二、第 三条来共同完成这一内容的。第三条:这一条主要是提升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感受多样优秀文化,吸 取精华。这一点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则分散在第二、第五条里面。第四条:该条主要落
10、实语言运用这一要点的,对应于各学段的基础识字写字、朗 读等基础读写目标。对应于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的第六条。只不过比第 六条更详尽,给出了学习语文学习的策略方法。第五条:这一条主要说的是学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和 2011班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的第七条对应,只是调整了一下表述顺序。比如, 在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中的课程目标第七条的第一句“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学会 运用多种阅读方法。” 20 2 2版语文课程标准中课程目标总目标的第五条里就改称“学 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为啥要掉个个呢?大家想想就会明白。第六条:显然这一条是为了落实语文核心
11、素养的第三个方面思维能力培养的。而 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好像就在课程目标的第四条提了一下。细读会发现它是描述学 生如何做才能培养语言直觉,提高语言表现力、创造力,提高形象思维能力的。第七条:这一条是要求学生掌握不同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表达观点,养 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态度。2011版语文课程标准的课程目标里似乎找不到对应 的点了,这也说明了 2022班语文课程标准在提升学生思维能力上的确提出了很高的 要求。第八条:该条明显落实的是语文核心素养的最后一个方面审美创造能力的。细读 一下发现该条似乎主要描述的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怎么做呢?感受语言文字 之美,感悟作品的思想内涵和艺术价
12、值,能结合自己的经验,理解、欣赏和初步评价 语言文字作品,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和精神世界。注意,这里培养的一定是语文之美, 而非艺术之美。第九条:也是总目标的最后一条,显然它和第八条一样是为了落实审美创造这一 语文素养的。上一条落实审美能力,那这一条显然是讲古河达成创造美这一层级的。 怎么做呢?能借助不同媒体表达自己的见闻和感受,学习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老教师读新课标:读“学段要求”(-)今天要读课程目标的第三部分“学段要求”。由于这部分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将 分多次进行细读,具体读到哪儿停下来,完全看工作、看心情吧。12022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依据“六三”学制设定学
13、段要求。与2011版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不同的是,新课标把“五四”学段规划也纳入进来,这也 说明了一些五四学制的学校地位得到国家认可。课标是这样规划“五四”学制的。“五 四学制”第二学(3-5年级)主要参考“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年级)确定,适当 降低要求;“五四”学制第三学段(6-7年级)在“六三”学制第三学段(5-6年级) 基础上合理提高要求,并结合“六三”学制第四学段(7-9)确定,使“五四”学制 6-09年级进阶更加科学。统观“六三”学段要求,发现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把学段分为四个学段,这个 一致保持没变,每个学段的具体学段目标有分为“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 “表 达与交流”
14、 “梳理与探究”四个语文实践活动板块,以此为主线综合构建素养性课程 目标体系。由于只教小学,所有就先读前三学段吧。以后有时间再看看第四学段内容 吧。关于各学段的各个板块怎么读呢,我想进行两个比较:一个是新课标的不同学段 的统一板块进行纵向比较,看看怎么体现知识与能力的螺旋上升;一个是新旧两版课 标的统一学段的横线对比,看看两版课标对知识与能力要求有什么变化。今天,我们就先来看看各学段的“识字与写字”板块。2我们先进行纵向比较:第一学段(1-2年级)【识字与写字】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 800个左右会写。2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
15、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 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4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杳 字典。第二学段(3-4年级)【识字与写字】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 常用汉字2500个 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 法查字典、词典。2 .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
16、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 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3 .能感知常用汉字形、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 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第三学段(5-6年级)【识字与写字】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会 写。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2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 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比较结果:1.学段越高,“识字与写字”的要求条款越来越少。可以推断对于“识字与写字”的教学重心随
17、着学段的升高是越来越低的。2.看下面“识字与写字”量及要求的表格。识字写 字识字要求写字要求第一学 段1600800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 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 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 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 法查字典。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 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 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 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 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 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 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 整洁。第二学 段25001600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 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 惯。有初步的独立识字 能 力。能用音序检字法 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 典。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 的书写习惯
18、。能用硬笔熟 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 范、端正、整洁。用毛笔 临摹正楷字帖,感受汉字 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第三学 段30002500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 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 慧。写字姿势正确,有良 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 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 观,有一定的速度。能用 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 体会汉字的优美。表格里的内容对比,我们可以看出这样几点:一是识字和写字的数量。小学每个学段要求掌握的识字量和写字量是多少;毕业 的识字总量为3000,写字总量为2500。二是识字的要求。由低段的喜欢到主动有识字的愿望,到中段的对学习汉字有浓 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再到高段
19、的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三是写字的要求。由低段的掌握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画规 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到中段的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梢字,加入毛笔临摹;到高段 的有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毛笔书写楷体。写出的字低段和中段是规范、端正、整洁;高段则要求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 一定的速度。四是感受汉字的美。低段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到中段的感受汉字书写特点和 形体美;再到高段的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无论是识字写字的数量、识字写字的要求以及感受汉字的美的能力,都是呈螺旋 式上升的。3另外,对于识字和写字来说,有两点
20、自己的思考,不成熟,但提出来,大家商榷:一是觉得我国古代的识字方法还是可以借鉴的,比如让孩子通过大量读诵经典, 进行集中识字,而且往往起步较早,蒙学阶段三四岁的孩子就开始读诵三字经百 家姓千字文等蒙学读本啦,他们等到一年级的年龄,已经认识了不少汉字了。二是写字的问题,我还是觉得不要上来就让孩子们拿很细很硬的铅笔去写很小的 字,这应该是不利于孩子们的身体成长的。我们现在孩子们的字写得不好,近视眼越 来越多,其实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那根细细的、尖尖的铅笔。为什么孩子不能做到 写字的三个一,有研究过吗?如果觉得孩子们上来用毛笔写字,会不会用墨,会弄得 一团糟!那为什么不给孩子们用现在市面上有的那种类
21、似于毛笔的软笔很轻松地写一 写大的字体呢?后来,我无端地觉得,现在这种强迫孩子拿铅笔写小字就是为了应付考试吧!既 然国家不让低年级进行纸笔考试,是不是可以考虑从放弃书写铅笔字开始呢?老教师读新课标:读“学段要求”(-)接着昨天的继续读,横向对比。1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2011 版: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2 .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 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4 .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书写规范、端正、整洁。5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
22、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 节,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6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 查字典。2022 版:1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 800个左右会写。2 .学会汉语拼音。能读准声母、韵母、声调和整体认读音节。能准确地拼读音节, 正确书写声母、韵母和音节。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3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 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写字姿势正确, 书写规范、端正、整洁。4 .学
23、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 字典。一对比,你发现了什么?低段的识字与写字板块,新版的除了进行合并,调序,其内容基本一字未动。分析一下为啥合并呢?1、2两条合并,估计设计者认为这两条先给出识字写字的总体要求吧;3、4两 条合并,大概是这两条同是对于写字方面的要求吧。为什么要调换一下顺序呢?揣测是因为课标修订专家认为,一年级第一学期就学了汉语拼音,它是识字拐杖, 先给拐杖好“走路”吧。一字未动,也说明这个板块的固定性,无论是识字习字数量、要求及形成能力等 方面都成熟的、稳定的。2第二学段:识字与写字2011 版: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
24、惯。2 .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3 .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4 .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 帖。5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022 版:1 .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 左右,其中1600个左右会写。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能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 法查字典、词典。2 .写字姿势正确,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能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 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梢字帖,感受汉字的书写特点和形体美。3 .能感知常用汉字形、
25、音、义之间的联系,初步建立汉字与生活中事物、行为的 联系,初步感受汉字的文化内涵。和低段相比,中段的“识字与写字”学段要求,除了合并、调序外,增加了内容。 中段2022版课标把2011版的前三条合并成一条,并改了几个字。把“会运用”改成 了 “能用”;把“能使用”改成了 “能用”。这是改的几个字,感觉并没有改变意思, 无所谓改与不改。第二条最后加了一句“感受汉字书写的特点和形体美。我觉得加这 一句,好像是呼应课程目标里的“审美创造”吧。而新增加的第三条,是为了体现语 文学科的实践性,也为了学习任务群或者说大单元做个铺垫吧。3第三学段:识字与写字2011 版: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
26、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中2500个左右 会写。2 .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一定的速度。3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4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2022 版:1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累计认识常用汉字3000个左右,其 中2500个左右会 写。感受汉字的构字组词特点,体会汉字蕴含的智慧。2 .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力求美观,有 一定的速度。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我们来看看高段的变化。好吧,有点儿失望。除了合并、穿插调序,似乎一个字 没动,是的,一个字没动!老教师读新课标:读“学段要求”之“阅读
27、与鉴赏”(-)今天来读学段要求的“阅读与鉴赏”部分。在2011版课标里此部分名称为阅读。 那2022版新课标里加了个“鉴赏”是几个意思呢?我们一起慢读细品一下。12022版课标在阅读后面加了一个“鉴赏”,一提到这个词,我脑海中立马浮现出 的是电视中的“鉴宝”综艺节目来,有点儿低俗,但是实话。何为“鉴赏”?度娘一下,其基本解释是对文物、艺术品等的鉴定和欣赏。即人 们对艺术形象进行感受,理解和评判的思维活动和过程。说句心理话,觉得这个“鉴 赏”用在这里总有些不妥。尽管我们经常会接触到古诗文鉴赏之类的说法,但只用个“鉴赏”在这里就让人 有种匪夷所思之感,亦或者改成“赏析”是不是更好?个人认为至少要在
28、其前面加上 ,文学”二字吧。百度百科是没有“文学鉴赏”专门术语的,只是从一本书里找到它的大概意思:文学鉴赏作为文艺学的理论组成部分,顾名思义,它是以文学欣赏活动作为自己研究对象的。它是读者阅读文学作品时的一种审美认识活动。好吧,非老师所虑,暂且不管它了。还是从纵横两个方面来进行对比阅读吧。今天,咱们先就2011版课标与2022版课标 中该板块内容进行横向比较吧。2第一学段(12年级)2011版:阅读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养成爱护图书的习惯。2 .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3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借助读物 中的图画阅读
29、。4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人交流。5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 的优美。6 .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 不同语气。7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5万字。2022版:阅读与鉴赏1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2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认识课文 中出现的常用标点符号,在阅读中
30、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所表达的不同语气。借 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3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 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 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4 .尝试阅读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养成爱护图书的习 惯。5 .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 少于5万字。通过对比,发现2022版课标尽管加了一个“和鉴赏”三个字,但和2011版课标 实质上内容变化并不大。无论是阅读内容、方式,还是对阅读要求达到的目标,均未 作改动。
31、除了合并、调序之外,唯一增加的就是第四条的前一句“尝试阅读整本书,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向他人介绍读过的书。私下认为是不是要给出具体的鉴赏方法呢?那我们来看看中段的变化吧。3第二学段(3-4年级)2011版:阅读1JIJ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6 .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7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犍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 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8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 地方提出疑问。9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 品
32、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10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11 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 法。12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13 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 40万字。2022版:阅读与鉴赏1 .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 做到不出声,不 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2 .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 助字典
33、、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在理解语句的过程中,体会句号与逗号 的不同用法,了解冒号、引号的一般用法。3 .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圈点、批注等阅 读方法。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4 .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 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在 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文大意。5 .阅读整本书,初步理解主要内容,主动和同学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6 .积累课文中的优美词语、精彩句段,以及在课外阅读和生.活中获得的语言材料。 背诵优秀诗文50
34、篇(段)。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图书资料,乐于与同学交流。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通过对比两版课程标准,我们发现,和低段对于阅读要求是一致的,两版变动并 不是特别大。主要还是进行合并、调序。比如,2022版课标把2011版课标关于阅读要求的前 两条合并,作为2022版课标的第一条;把2011版课标阅读要求的第三条、第七条, 合并为第二条;2022版课标阅读与鉴赏要求的第三条,则是2011版课标要求的第四 条,中间加了 “学习圈点、批注等阅读方法。”这显然是给出了阅读方法,又在最后 补上“乐于与他人讨论交流。”这是提示教学中提倡互助合作,乐于表达的学习方式。2022版课标关于阅读与鉴赏要
35、求的第五条是新增的关于整本书共读的,提出了中 段整本书共读的要求。2022版课程标准的最后一条,则是把2011版的最后两条合并起来。背诵篇段数 量和课外阅读总量没有变化。我在想,既然专门提出了整本书共读,是不是课外阅读总量有所变化呢?不变的 话,是不是意味着之前的课标要求的课外阅读总量是不达标的呢?4第三学段(5-6年级)2011版:阅读1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 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3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 彩,体会其表达效果。4 .在阅读中了解
36、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 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5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 节,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 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 好的理想。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 连续性文本,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6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7 .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背
37、诵优 秀诗文60篇(段)。8 .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2022版:阅读与鉴赏L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 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根据需要搜集信息。2 .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体 会其表达效果。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体会顿号与逗号、分号与句号的不同用法。3 .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4 .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 自
38、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歌描述的 情境,体会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的理想。5 .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阅读简单的非连续性文本, 能从图文等组合材料中找出有价值的信息。尝试使用多种媒介阅读。6 .阅读整本书,把握文本的主要内容,枳极向同学推荐并说明理由。7 .背诵优秀诗文60篇(段),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 扩展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对比高段的两版课标关于阅读要求,我们发现没有什么太大变化,也就是调序、合并, 个别词语的改变,增加一条整本书阅读。一起
39、看一下:2022版课标把2011版课标对于阅读要求的第一二条进行了合并。不过,把2011版课 标第一条的第一个字“能”改成“熟练地”。这一字换三字,感觉不仅是加了两个字,更是 提高了朗读的要求啊!把2011版课标对于阅读要求的第三、第六条合并成2022版课标对于阅读与鉴赏要求 的第二条。内容一字未动。2022版课标对于阅读与鉴赏要求的第三条,和2011版课标对于阅读要求的第四条一模 一样。这是唯一一次出现2022版课标把2011版课标中的某一条拆分成两条的,2022版课标 阅读与鉴赏要求的第四条,是2011版课标阅读要求第五条的前两句话,主要是讲阅读叙事 性作品的。这一条好像也减了一个词“自己
40、”,估计感觉是与后边的重复吧。2022版课标阅读与鉴赏要求的第五条则是把2011版课标阅读要求的第五条后一部分阅 读说明文性文章摘录过了,最后加上一句“尝试使用多种媒介阅读”。加这一点,估计是说 说明文阅读,现在要充分利用多种媒介为阅读服务吧。2022版课标阅读与鉴赏要求的第六条,增加了整本书阅读。第二个方面,修订原则的三个导向,明确了这次课程标准修订的原则。我们这一代老教师都清楚地记得,作为教师要为G家为社会培养有理想、有道德、 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在目标导向里,我们看到新时代下培养人的要求更 迭为“三有新人”,及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有担当”让我们看到了 X和XX 在培养人方
41、面的清晰目标。将XXXXX文化、XX文化、XXXXXX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有 机融入课程,极大地增强课程的思想性。注意,这里不只是语文课程,而是所有课程。 作为三十一年教龄的老教师,经历过几次的课程改革,也经历了语文课程工具性和人 文性孰轻孰重的大讨论。依稀记得十几年前,还写过一篇语文教学要兼顾工具性与 人文性的新课改征文,发表在安徽青年报的教育教研课改在线专栏里。这次课 标颁布,在工具性与人文性方面,也许还会掀起一番轰轰烈烈的大讨论吧。这里还想说说坚持创新导向。文中写道“既注重继承我G课程建设的成功经验, 也充分借鉴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后边的阐述中,看到的似乎 较多的是所谓
42、国际先进教育理念,譬如核心素养,差异、个性、多样化的学习和发展 需求。我们XX优秀的成功经验是什么?似乎不得而知。我想,在具体的语文课程标 准里,我们再细细去品味吧!第三个方面,主要变化。主要是从“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方面凸显变化。关于课程方案,讲了三点:一是完善了培养目标;二是优化了课程;三是细化了 实施要求。培养目标上由原来的“四有”变为“三有”,看似“减”,实则“增”,亦如现 在的“减负增效”。有理想自不必说,有本领、有担当是不是对教育者提出了更高的 要求?是不是说明现在培养出来的一些社会公民缺乏真实的本领,缺乏这种责任担当 呢?仅仅把这些都抛锅给教育,似乎要被压得背弯腿抖吧。值得深
43、思啊!课程设置的优化,让我们看到了这次课程设置的大变动,这些专家们都详解过了, 不比多言。最值得注意的是语文课程课时的增加。如何变换课堂教学形式,落实课程 提出的学科融合,设立真实情景,构建学习任务群?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一线老 师们去摸索、去实践,而不是停留在课标里,培训中。在实施要求细化中,对各级各类培训、教科研提出了具体要求,现在我们看到很 多G方或非G方平台已经开始了近乎狂轰乱炸的培训了。静下来想想:如果不是新冠 疫情,该有多少课程专家、大学教授和各科名师们已经成为“空中飞人”呀! 一线老 师希望的是真真切切落实到课堂上的实操培训,仅仅靠上上网课,听听专家讲座,就 能把这些课程理念变
44、成现实?对于语文学科而言,那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很强的课程 啊!不好意思,需要统计核酸检测了,得闲再聊老教师读新课标:读“学段要求”(-)今天要读课程目标的第三部分“学段要求”。由于这部分内容还是比较多的,将 分多次进行细读,具体读到哪儿停下来,完全看工作、看心情吧。2022版课标阅读与鉴赏要求的第七条,是把2011版课标阅读要求的第七八两条合并的, 改了一个词,把“诵读”改成了 “背诵”;调整了 60篇(段)的顺序。我倒觉得这样改似 乎没有原来好,原来说诵读优秀诗文都应该“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 容和情感。”而不仅仅局限于这60篇(段)。老教师读新课标:读“学段要求”之“阅读与
45、鉴赏”(二)接着读“学段要求”之“阅读与鉴赏”,今天纵向比较着读一下,看看低、中、 高三个学段的阅读与鉴赏有什么不同,能大体体现什么样的一个进阶。关于读的形式与要求:朗读默读略读浏览第一学 段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 利、有感情地朗读学习默读第二学 段用普通话正确、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做 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 文章大意第三学 段熟练地用普通话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 文默读有一定的速 度,默读一般读物 每分钟不少于300 字学习浏览,扩大 知识面,根据需 要搜集信息。通过表格中的对比,我们发现:朗读,由第一学段的“学习用”,到第二学段的 “用”,再到第三学段的“熟
46、练地用”,要求梯度逐级增高;默读,由第一学段的“学 习”,到第二学段的“初步学会”,再到第三学段的“有一定的速度”,可以看出要 求也是越来越高;第二学段,在朗读与默读的基础上,增加了略读;第三学段,又在 前三种形式上增加了浏览。由此看出,对于读的形式与要求随着学段的升高而呈现螺旋式上升的。老师们也 明晰了各个学段所应该掌握的读的形式与要求,做到心中有数。2关阅读理解:词句理解内容理解与表达标点符号文体形 式第一 学段结合上下文和生 活实际了解课文 中词句的意思, 在阅读中积累词 语。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 情境,关心自然 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 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诵读儿
47、歌、儿 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 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认识课文中出 现的常用标点 符号,在阅读中 体会句号、问号、感叹号 所表达的不同 语气。浅近的童话、寓言、 故事、儿歌、儿童 诗、古诗。第二 学段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 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 的思想感情;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 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 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在理解语句的 过程中,体会句 号与逗号的不 同用法,了解目增加叙事性作品:古诗文等意的作用.能借 助字典、词典和 生活积累,理解 生词的意义.流自己的阅 读感受。诵读优秀诗文,注意 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展开想象,领悟诗 文大意.号、引号的一般用法。第三学段能联系上下文和 自己的积累,推 想课文中有关词 句的意思,辨别 词i丹的感情色 彩,体会其表达 效果。在阅读中了解文章的表达瞅序,体公作者的 思想感情,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友达方法。 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 的判断;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 能简单描述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 说出自己的喜爱、憎恶、崇敬、向往、同情 等感受;阅读诗歌,大体把握诗意,想象诗 歆描述的情境,体公作品的情感.受到优秀 作品的感染和激励,向往和追求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