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基础实验.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4522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354.9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教材基础实验.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教材基础实验.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教材基础实验.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材基础实验.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类型1教材实验组合题1.请结合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第1题图甲实验是比较水样A和B的硬度。A试管内出现较多泡沫,则水样A的硬度比水样B的(选填“大”或“小(2)乙操作是稀释浓硫酸。其中玻璃棒的作用是,图中的错误操作会造成的后果是 o(3)丙装置可用于制取氧气,请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其制取的原理:,该装置的优点是。【重难设问补充】(4)丙装置制取氧气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导管口,可观察到;该装置除了制取氧气外,还可以制取的气体是(填一种即可)。2.氧气在化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实脸II第2题图空验; HI1)下7氧气-铁丝村-实险I实验I中仪器的名称为,现象为铁丝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 色固体。

2、实验n为电解水制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气体a在电源的(填选“正”或负”)极端产生。实验in为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在瓶内放入少量水,并将水面上方空 间分为5等份,接下来的实验步骤依次为(填序号),最后打开弹簧夹。 冷却到室温弹簧夹夹紧橡皮管15. (1)烧杯 无 2NaOH + H2s。4 = Na2SO4+2H2O (2) 反应生成的 硫酸钠也能和氯化专贝溶液反应生成白色沉淀,无法确定是稀硫酸参与反应(3) 活泼金属(或碳酸盐或碳酸氢盐)(4)氢氧化钠已变质,生成的碳酸钠与稀硫酸 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后,立即伸入瓶中并把塞子塞紧【重难设问补充】(4)实验I中的

3、集气瓶底部的水可用 代替。实验in中最终测定空气中的氧气含量小于15,其原因是(写一种);若将集气瓶中的红磷、水更换成碳粉、氢氧化钠溶液,是否能达到实验目的,请说明原因.请结合图示实验回答问题。人械液蒸水 滴汾涪的福澄清石及水 11=1 百第3题图(1)A是探究分子运动现象的实验。一段时间后,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请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原因。(2)B中是硫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集气瓶中加入少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目的是0(3)C是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的实验装置。实验过程中硬质玻璃管内出现的现象 是;试管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重难设问补充】(4)C实验结束后要先将澄清石灰水中的导管取出,再熄灭酒精灯,目的是

4、O.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NaOH 溶液/(含2滴酚戛J 砥落液)第4题图甲图实验证明了二氧化碳的物理性质是,化学性质 是。(2)实验乙过滤后仍浑浊,可能的原因是。某同学进行丙图所示实验时,观察到溶液变为无色,此时溶液(填“一 定,或,不一定”)呈中性。【重难设问补充】(4)若丙图中实验滴入稀盐酸后,烧杯中有气泡产生,可能的原因是 O.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问题。乙卸Ch(OH), 士当枪和溶在乙卸Ch(OH), 士当枪和溶在乙卸Ch(OH), 士当枪和溶在第5题图图A中,水由长颈漏斗注入锥形瓶时,气球变鼓,其原因 是;该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用图B装置收集气体时,集气瓶盛满水的目

5、的是(3)若向图C所示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硝酸镀,溶解后甲试管内出现的现象 是,乙试管内的溶液是(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重点设问补充】(4)用图B所示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后取出正放在桌面上,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木条没有复燃,可能的原因是 0(5)若向图C所示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固体,乙试管中出现的现象是 O.某课外活动中,学生利用如图所示的杠杆完成探究实验,杠杆已调至平衡。2严m严I稀H酸|国企心41 $、也CO;乒乓球实聆1裳毅2第6题图(1)实验1中,较长时间后,左边铁粉布包下降,是因为铁粉与发生了反应。(2)实验2中,向集气瓶中加入适量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右边乒乓球(

6、填 “上升”或“下降”),再往集气瓶中滴入足量NaOH溶液,充分反应后杠 杆-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重点设问补充】(3)实验1中的铁粉还可换为, 一段时间后也会出现左边布包下降的现 象。7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科学,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第7题图(1)A图中,将硬铝片与铝片相互刻画,表面出现明显划痕的是,说明 合金的硬度(选填“大于”或“小于”)纯金属。(2)B是探究浓硫酸性质的实验。观察到木条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该 现象体现的是浓硫酸的(选填“物理”或化学”)性质。(3)C是电解水实验。反应一段时间后观察到a、b两个玻璃管中均产生气体,且 a管中产生的气

7、体(选填“多”或“少”),将燃着的木条靠近b玻璃管并打 开活塞,可观察到 O【重点设问补充】(4)电解水实验时,常常得到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比小于1 : 2,可能的原因 是;电解水实验的过程中是将电能转化 能,实验过程中,常向水中加入少量稀硫酸以增强 o.根据下列实验装置图,回答问题:/铜丝 1硫溶 |/做液 营铝A .实验室制备氧气山探究燃烧的条件C .探究金屈活动性巾序第8题图A中仪器a的名称是,制备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oB实验探究的燃烧条件是。C实验探究铜、铝、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试管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的金属活动性比铝的(填“强”或“弱”),试管中有明显现象,则X、y 分别是(填化学

8、式)。【重点设问补充】(4)利用B实验中的装置,将乒乓球碎片换为小石块,可以探究燃烧的条件是 O.根据如图所示实验,回答下列问题。第9题图(1)甲为验证化学反应前后质量守恒的实验。小气球的作用是 0(2)乙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该实验可说明。(3)丙中B装置的作用是,若将浓氨水换成浓盐酸,能否达到目的并说明理由 O【重点设问补充】(4)甲中红磷燃烧后,刚开始发现天平向右倾斜的原因是 o.同学们按如图1装置进行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和配制一定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实验。第10题图1(1)粗盐中难溶性杂质去除的主要操作顺序是(2)操作B中玻璃棒的作用是(3)若经过计算,发现精盐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的性

9、质。(3)若经过计算,发现精盐产率偏低,可能的原因是的性质。的性质。(4)将氯化钠与泥沙分离所采用的方法,利用了氯化钠具有I,二3I,二3I,二310g NaCl第10题图2(5)配制11%的氯化钠溶液100 g时。按图2进行称量,其它操作均规范无误, 最终导致配制的氯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选填“大于”或“小于”)11%。8 .(2018邢台一模)根据如图所示的实验回答问题:第11题图(1)甲实验是木炭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该实验如果从二氧化碳的角度考 虑,你能得出的两条结论是:;O乙实验中抽掉两个集气瓶中间的玻璃板,静置一会儿,观察到两个集气瓶中 气体的颜色均发生变化。从微观角度解释出

10、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丙实验是探究硫粉在酒精、二硫化碳两种溶剂中溶解性的大小,还需控制的 条件是:;力与力的关系是(选填序号)。A.tt2B. t = t2 C. t span=nnf212.实验是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方式。请根据如图回答问题。干冷烧杯第12题图用图A所示装置蒸发食盐水时,玻璃棒的作用是(2)用图B所示装置在空气中点燃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在点燃氢气等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先o(3)图C所示装置是探究铜生锈的部分实验,铜锈的主要成分是碱式碳酸铜 Cu2(OH)2CO3o实验所用铜片形状、大小相同。一段时间后,试管中铜片保 持光亮,试管中铜片出现绿色锈渍。对比试管的实验现象,得出

11、的结论 是。(4)甲同学用图D所示装置探究二氧化碳能否与氢氧化钠发生反应。他向盛满二 氧化碳的软塑料瓶中倒入10%的氢氧化钠溶液50 mL,迅速拧紧瓶盖,振荡, 观察到软塑料瓶变瘪。由此得出结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 谨,理由是。【重点设问补充】(5)要想证明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需要做一个补充实验:将甲同学中 的氢氧化钠溶液换成,实验步骤完全相同,可观察到该塑料瓶变瘪的 程度比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的(选填“大”或“小,),说明氢氧化钠与二氧化 碳发生了反应。类型2单一实验考查题13 .如图是某同学配制50克质量分数为5%的盐水的全过程。第13题图(D请改正

12、图中的错误、o(2)操作步骤:A:计算:所称取氯化钠的质量,水的体积。B:称量: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C:溶解:用量筒来量取所需的水(水的密度为1 g/cn?),量筒的规格是(选填“10 mL”“50 mL”或“100 mL);量水时,量筒必须平放,视线要与液体 保持水平;溶解氯化钠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D:装瓶贴签。【重点设问补充】(3)如果配制的盐水中,NaCl的质量分数小于5%,则可能造成该误差的原因有.(至少写出一条)。(4)此题的所配溶液,也可用10%的氯化钠溶液 克,然后加水稀释得到。14 .实验室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相关实验。A R Cn F F第14题图回答下列问题:(1)写

13、出装置图中标号仪器名称:O(2)用高镒酸钾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3)常温下,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若要随时控制反应的发生和停止,应 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字母序号,下同),点燃氢气前必须验纯,为确保安 全,最好选用装置所示方法收集氢气。【重点设问补充】(4)上述装置既能用来制取氧气,又能用来制取二氧化碳的发生装置 是。(5)B装置中的长颈漏斗伸入液面以下的目的是。(6)可用E装置收集的气体的特点是。15 .某研究学习小组对“NaOH溶液与稀H2s04溶液是否恰好反应”进行实验探 究。匕助珠溶液卜稀HWL & 一由一国 IOuiLXhOH 溶液第1

14、5题图 (1)如图是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实验过程。 图中仪器A的名称是 o向A中加入10 mL NaOH溶液,并滴入3滴酚醐溶液,再向其中慢慢滴入稀硫 酸,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直至溶液的颜色由红色恰好变成. 色为止,表明两者发生了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2)为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设计了如下两种方法: 方法:取少量反应的溶液,用pH试纸检验,测得pHV7,表明硫酸过量。 方法:取少量反应的溶液,向其中滴加适量的BaCb溶液,可观察到有白色 沉淀产生,表明硫酸过量。上述两种方法中,你认为正确的是方法(选 填“”或”)o请说明另一种方法不合理的原因 O【重点设问

15、补充】(3)设问(2)中除了方法外,还可选用 来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硫酸是否过量。(4)若在上述实验中将稀硫酸滴入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有少量气泡产生,则 可能的原因是 o参考答案.(1)小(2)搅拌,使热量尽快散失 液滴飞溅(3)2H2O2 MnO2 2H2O + O2 t 可以控制反应速率(4)木条复燃二氧化碳(或氢气).集气瓶 黑(2)2氏0通电2H2 t +02 t 负(3)(4)细沙(5)装 置漏气使装置外的空气进入瓶内(或红磷量不足等合理即可)不能,氧气不足 时,碳与氧气反应生成一氧化碳,不能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合理即可)1 .(1)烧杯中溶液变红氨气分子不断运动,进入滴有酚配的蒸

16、储水中形成碱 性的氨水,使溶液变红(2)吸收生成的S02,防止污染空气(3)红色粉末变为 黑色CO2 + Ca(0H)2 = CaCO3 I +H20 (4)防止澄清石灰水倒吸入热的玻璃 管内,使玻璃管炸裂. (1)密度比空气大 不燃烧也不支持燃烧(2)滤纸破损(或漏斗内液面高于滤 纸边缘等合理即可)(3)不一定(4)氢氧化钠溶液已变质. (1)氧化钙与水反应放出大量的热使气球膨胀 CaO + H2O = Ca(OH)2 (2) 防止收集的气体中混有空气(3)有固体析出 不饱和(4)导管口 一有气泡冒出 就开始收集(合理即可)(5)有固体析出(或溶液变浑浊).(1)水、氧气(2)下降 平衡 C

17、02 + NaOH =Na2CO3 + H2O (3)氧化钙(合 理即可)2 .(1)铝片大于(2)化学(3)多木条燃烧更旺(4)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比 氢气大(或有少量氧气溶解在水中等合理即可)化学导电性.(1)铁架台 2KC1O3 =MnO2A 2KC1 + 3O2 t(2)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弱Cu、AgNO3 (4)燃烧需要可燃物.(1)起密封作用,调节锥形瓶内气压,防止瓶内压强过大,使瓶塞迸出(2) 两支试管中溶液均变红 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合理即可)(3)作对照 不能,酚 麟溶液在中性或酸性溶液中不变色(4)红磷燃烧放出热量,导致气球变大,气 球所受浮力增大,天平右倾3 .AB

18、DC (2)搅拌,加快溶解(3)转移时有溶液洒出(合理即可)(4)易溶 于水 (5)小于. (1)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能与石灰水发生化学反应(或 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合理即可)(2)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的分 子在不断运动(3)加入两种溶剂的量(或质量、体积)相等B.(1)搅拌,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因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2)2H2 + 02点燃2H2。检验纯度(3)铜生锈需要有氧气参与(4)二氧化碳能溶于水 且与水反应,使压强减小,塑料瓶也会变瘪(5)水 小.(1)瓶盖倒放 左盘放药品、右盘放祛码(2)50 mL凹液面的最低处 搅拌, 加速溶解(3)氯化钠未称量够(或量取水时仰视读数或转移氯化钠固体时有撒 出等合理即可)(4)254 .(1)长颈漏斗 (2)A 2KMnO4 K2MnO4 + Mn02 + 02 t(3)C D (4)B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溢出(6)密度比空气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