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统编版.docx

上传人:太** 文档编号:86539551 上传时间:2023-04-1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统编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统编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统编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教案统编版.docx(9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案例名称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文化传播与融合,是“中国梦也是“世界 梦!)科目 历史教学对象七年级学生提供者 洪玉华一、教材内容分析本课是2021部编版历史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四课,这一单元将要带学 生进入“繁荣与开放的社会一一隋唐时期,隋唐是在魏晋南北朝之后出现 的统一的王朝,是中国古代文明在经历一次长期的民族大融合过程之后呈现 的一个突显出整体性社会开展与文化整合的重要历史时期,在我国历史上占 有重要地位,是中国古代社会的繁荣鼎盛时期,无论在制度建设、经济和文 化开展、民族和睦,还是在对外交流上都有着辉煌的成就,影响深远.而在本课中,主要为唐朝与印度、日本之间的文化交流,交流是相互的、 双方

2、的,这一点更表达了单元主题的“开放;具体内容中有关唐文化的世界 地位更表达了 “繁荣.本课紧紧扣住单元主题,同时又立足于对外的友好交 往.由于课标上没有关于遣唐使的具体要求,因此本课将略带讲过,重点放在鉴 真东渡和玄奘西行.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水平:通过教师的讲述,使学生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根本史实,初 步学会在具体时空条件下考查历史的水平;了解7-8世纪唐朝在世界上的 文 化地位,逐步培养学生识读历史地图和从各个方面上把握历史的水平;过程与 方法:通过故事串讲的方法,使学生在故事情境中感受交流的开展;通过教师 的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通过史料分析与小组讨论,使

3、学生初 步学会交流 合作和多种渠道获取历史信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唐朝时期的对外文化交流,使学生体会唐朝的繁 荣强盛与自由开放,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了解唐朝在与日本、印度的 交往 中互相影响、互相促进的史实,使学生熟悉实行对外开放,增强中外交 流的重 要意义;通过教师讲述鉴真东渡与玄奘西行之路途艰难,但他们仍然坚持不懈,至世界人民的共同财富.今天我们讲一带一路,就是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 号, 高举和平开展的旗帜,积极开展与沿线国家的合作关系,实现我们中华民族 的伟大 复兴,这是中国梦,同时也是世界梦!作业通过网络或有条件去到日本,寻找日本在各个方面留下的唐朝文化的印记.设计意图:

4、开放实践式的作业,学生在对知识有了根底了解后进行实践,有利于 激发学生的深层思维,同时又对本课内容有更为深入的熟悉.板书设计中日交流中日交流遣唐使来华、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一凡玄奘西行中印交流鉴真东渡/L经济繁荣,国力强盛2、对各国产生吸引3、实行开放的对外 政策使学生从这种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献身精神中得到启迪.三、学习者特征分析共性:七年级学生刚刚接触历史,知识层面、理解水平都不强,但他们对历史充 满兴趣、对历史知识有无限的探索欲望,因此在授课过程中要提供大量学生感 兴趣的材料,启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材料分析与分组讨论,使学生初步了 解历史,提升对历史的理解水平.个性:学生容易受到?西游记?

5、的主导作用,在学习玄奘西行时,不自觉 地引入 唐僧及西游记的情节,这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或纠正.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教法学案导学法:根据20n年课标要求及教材内容,准备本次讲课内容,学生 可提 前预习.讲述法:通过教师辅之以根底的讲述,学生根本了解唐朝对外文化交流的基本 史实.谈话法:通过教师与学生简单的问答,使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主动思考. 史料分析法:适当性的选择史料或简单的材料,学生抽取有利信息并答复.小 组讨论法:引导学生结合史料,进行交流合作.学法:自主学习法:学生自主学习根本内容,增强对本课内容的根底熟悉.观察学习法:学生主动地运用自己的观察力从各种历史材料中获取有效历史信 息五

6、、教学重难点重点:鉴真东渡;玄奘西行难点:学生如何从唐朝对外交往中得到启示六、教学过程导入1、图片导入(出示古代蹴鞠图与日本手鞠球) 蹴鞠是中国古代一项传统运动,7世纪左右这项运动传入日本.在日本经过几个 世 纪的传承,蹴鞠使用的“鞠开展为一种民间手工艺术品,唤作手鞠球,是一种女 孩子特别喜欢的玩具.而手鞠与和服有着密切的联系,和服穿坏以后,余下 的丝绸 和服饰就被作为零碎原材料制作成这种玩具球在贵族和皇室风行一时.日本在元 旦新年的时候,有父母赠送手鞠给孩子的传统,在球里面还藏有长辈给孩 子的祝福 语纸条.如今手鞠球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已经在日本东京盛行 起来.设计意图:通过日本精美艺

7、术品吸引学生注意力,再将手鞠球与遣唐使联系起来, 从现实入手,切入历史,一方面为学生进行知识扩展,另一方面又可以拉近历史 与 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学会由历史来理解现实,提升学生的熟悉,同时由遣唐使 转入 本课的学习.2、(出示2021年上海世博会日本馆展出的遣唐使船)这是2021年上海世博会上日本馆里展出的仿真遣唐使船,它根据了历史上的真 实 路线,从大阪起航行使了一个多月后,驶入了上海港口,作为一大亮点活动来 到了 上海世博会.日本遣唐使船,是中国隋唐时代,日本向中国派遣遣唐使的重 要交通 工具,也是中日交流史上重要的文化凭证,中国隋唐时代的先进文化在一艘艘遣唐 使船的运载下,为日本封建时代的

8、建设做出了极其重要的奉献.现在我们就回到一千多年前,看看遣唐使船所承载的中日文化交流史,看看唐朝 是 怎样与他国进行文化交流的.设计意图:通过世博会的图片展示,学生真实了解遣唐使船对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 性,从现实入手,切入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学会由历史来理 解现实, 更好理解中日交流,提升学生的熟悉,同时由遣唐使转入本课的学习.3、井真成墓志铭这是2004年在西安发现的一个墓志铭,墓志铭文上面是一个墓志盖,其实也许 是 由于有这个墓志盖才保存的这么完整.大家看,“赠尚衣奉御井府君墓志之铭, 尚衣奉御为官名,府君那么是表示对已故者的敬称.而墓志铭文有12行,171字,“公姓井,字真

9、成.国号日本,才称天纵.这就说了这个人叫井真成,从日本 来,由 这些也就知道井真成就是唐玄宗时期跟随遣唐使团来华的留学生,后来就留在中 国当了这么个五品官员.这个墓志的发现在当时呢是引起了中日学界的关 注,这是 迄今为止,中国发现的唯一有关遣唐使的实物资料.日本中央大学妹尾达彦教授曾经感慨说:“在井真成那座小小的坟墓中,浓缩了哪 个时期长安的政治状况和城市文化状况.事实上,在唐朝如此强盛的时期,中国 可以说是东方的国际文化中央,它与日本、天竺是怎样的进行文化交流的?今天我 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四课,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设计意图:通过井真成墓志铭吸引学生注意,学生由历史遗留之物来了解日本遣唐 使的真

10、实情况,从现实入手,切入历史,拉近历史与现实的距离,使学生学会 由历史 来理解现实,更好理解中日交流,提升学生的熟悉,同时由遣唐使转入本 课的学习.新课讲授一、遣唐使(教师:小故事的形式)唐朝时期,有这么一个团队,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坐船从 日 本来到长安,学习中国的文化.这样的一个团队里面有僧人、使者、留学生、译、 医师等等,还有各种文化技术人员,他们当中有人甚至和我们熟悉的李白 结交成为 好朋友.但是对于他们来说,去就等于是在冒险赌命,由于在7-8世纪 那时的在海 上完全是靠风力和人力的,万一遇到大风大浪,那就是很危险的事情 的.所以当时 的他们到中国,准备好几艘船出发,到最后真正到达中国的没

11、多少.那为什么如此 危险的事情,他们却愿意去做,不顾性命呢,他们去唐朝学习到了什么?(幻灯片货 币、和服、文字、都城建设等)一一简单过一遍,学生知道即可.教师:这样一个团队叫什么啊?没错,我们简单了解了这么一个故事,接下来同 学 们根据这个故事,来简单概括一下.结合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1引 出问题)什么是遣唐使?遣唐使团包括几类人?遣唐使来华的目的是什么? 运用习近平的话,引出遣唐使的含义.隋唐时期,西安也是中日友好往来的重要门户,当年很多来自日本的使节、留学生、 僧人在那里学习和生活.他们中的代表人物阿倍仲麻吕,同中国唐代大诗人 李白、 王维结下深厚友谊,留下了一段动人佳话.一一

12、习近平?在中日友好交流大会上的讲话? (2021年5月23日学 生答复后教师进行补充:(1)遣唐使的含义(遣唐使,是日本政府派遣到唐朝进行交流的使团,包括使 者、 僧人、留学生、译、医师、阴阳师和各种文化技术人员.他们来到长安学习中国的 文化(2)文字:利用中国汉字标音记意,创造了假名字母,利用汉字楷体偏旁造成片假 名,用汉字草体造成平假名,所以现在去日本你会发现有些文字我们能看懂),这是 日本和服与唐朝时期的衣服也是十分相似的,中国是茶文化的发源地,传入 日本后 形成了它们自己的茶道,同时他们借鉴中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大化革新.可见他们 来到唐朝学习了唐朝的制度、文化、经济、文字等等各个方面的

13、东西,回到日本后 又加以改造创新形成了专属他们自己的东西,因此,遣唐使来华对日 本社会的开展 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设计意图:通过自主学习的形式,引起学生的兴趣,由小故事引出思考问题,既培养 学生对文字的概括提炼水平,又正确引导了学生学习理解唐朝文化输出的方式,以 及通过一系列图片展示,通过比照和感官刺激学生进一步明白这种文化的输出对 日本社会的影响.二、鉴真东渡过渡:在那样一个“百花盛开的大唐全盛时代,一代代遣唐使带着梦想,踏过 波 涛汹涌的大海,经历了这么百渡无一返的惊险来学习唐朝文化,而中国不仅对 外开 放,还有不少中国人在当时也为中日的文化交流作出了重大的奉献.(小故事形式)这其中,就有这

14、么一个人,他叫鉴真,他有着你们所有人都没有 过的经历,曾经六次东渡想要去日本,最后只有第六次成功.他为什么一定 要去日 本呢?实际上由于受到了中国的影响,佛教在6世纪的时候也传入了日本.当时日 本正处在动乱时期,赋税还较高,人民负担很大,但由于出家为僧可以免 除兵役和 赋税,所以当时很多日本民众都被迫选择了去寺院避难,动辄都是几千 人一起剃度. 这样一来,政府的赋税便少了许多,后来政府就开始思考怎么限制出家的人数. 唐朝的文化宽容政策让很多外国人都来唐朝学习汉族先进文化,日本人自然也没 有放过这么好的学习的时机,日本政府后来通过遣唐使从中国找到了限制佛教出 家人数的方法,那就是实行受戒制度,由

15、著名佛教高僧主持仪式,通过考核来确 定 受戒资格,这样一来,佛教寺院就不是人人随便去的地方了.但当时日本缺少 的恰 恰是高僧,所以才要邀请鉴真去日本.教师:(引出问题)那么讲到了这里,我们呢就得要请同学来思考一个问题了,鉴 真他为什么去日本呀?我们用一些简洁的句子来概括一下.(日本天皇邀请鉴真, 佛法虽然流传到日本国,但是还没有传法受戒的高僧.传播佛法)设计意图:以小 故事的形式讲述当时日本的根本情况,以此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而不是仅在唐朝 的角度看世界,学生了解到从日本的角度看世界原来是这样的.小故事形式)而鉴真东渡日本经历了六次,前四次都因各种事情失败告终, 第五次出海后却因狂风恶浪失去限

16、制,漂到了海南岛,然后又辗转北返,途中鉴 真 因南方暑热难耐双目失明.大家想想,经历了五次艰难东渡都未能成功,甚至 眼睛 都瞎了,他还想着再有第六次,可见他内心是由多么坚决的信念在指引着他.历经 十几年,鉴真第六次东渡跟随日本遣唐使船去到日本.鉴真在日本讲授佛学理论、传授戒律,还对其医学做了很大奉献,当时日本人对于 药物有什么不了解的,请鉴真加以辩证,鉴真虽然眼睛看不见但是用鼻子闻、用手 摸等等,都能区分出药物.日本医药界还尊奉他为始祖.同时鉴真还修建了唐招提 寺,1998年唐招提寺被国际联合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遗产.可以说鉴真东渡到日本, 传播中国的佛学、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等,为中日文化交

17、流作出了卓越的奉献. 设计意图:通过小故事形式讲述鉴真六次东渡的过程与奉献,学生清楚知道其中过 程,有利于理解和学习鉴真的精神品质,并从中感受唐朝对外交流的开展.2、学习 鉴真的精神品质教师:(引出问题)在日本,他讲授佛学理论、传授戒律,可以在他国受到这么多 人的尊重,一方面是他对佛学的奉献,另一方面他某些精神品质的表达.大家 觉得 在鉴真身上,能看到什么样的精神品质呢?学生答复(坚持、有耐心)教师加以引导补充:大家想想,除了坚持有耐心之外,还有什么呢?站在7-8世纪 的世界角度,当时航海技术怎么样?出海是不是很危险?鉴真就不怕,不仅不 怕还经历六次,表达了他怎样的精神品质?(勇敢、有献身精神

18、,为传播佛法传播 唐文化的献身精神设计意图:通过谈话法,教师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发挥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作用.过渡:好的,学习到这里,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遣唐使来唐朝学习,还是鉴 真东渡到日本传播唐文化,都是属于唐朝文化的一种输出还是输入?那么有没有 文化输入呢?(玄奘西行)三、玄奘西行小故事形式(玄奘又是一个什么人呢,也是一个僧人,他博涉经论,就是读过很多的 佛教典籍.觉得这种经论在国内很多的释义大相径同,有些甚至背道而驰.为了更 好地向人们阐释佛法,他才去西域寻求各种佛经的,去佛教的发源地探索 这些教义 的真正释义.这是他西行的路线,就这样按你们的理解,5万公里的路,一个人,一个 背篓,你

19、们觉得难吗?你们觉得他会遇到什么困难?干旱的沙漠戈壁、高寒缺 氧的高原和山地、湍急的河流、狂风肆掠的山口、野兽出没的森林等等.但是他仍 然不放弃坚持下来,最终到达了天竺的那烂陀寺.历经19年 学成之后又回到了长 安,带回了 657部经书,译经74部,之后他还修建了大雁塔,专心译经书共1335卷. 同时呢由他口述,弟子辩机撰文的?大唐西域记?也完成,这本书写了他所见所闻, 记述了玄奘去过的110个国家的概况,包括疆域、气候、语言、风土人情等等.) 教师:这就是玄奘的故事,大家有没有觉得这个玄奘似曾相识呀,他就是?西游 记? 里唐僧的原型,西游记是以玄奘西行为蓝本撰写的一部神话小说.接下来我 们一

20、起 来看一下这一那么材料,分析一下玄奘西行的目的,结果?(引出问题出示材料:僧玄奘,姓陈氏,洛州偃师人.大业末出家1,博涉经论2.尝谓逢 者多有讹谬,故就西域,广求异本以参验之3.贞观初,随商人往游西域.玄奘既 辩博出群,所在必为讲释论难,蕃人远近咸尊伏之.在西域十七年,经百 馀国,悉解 其国之语,仍采其山川谣俗,土地所有,撰?西域记?十二卷.贞观 十九年,归至京师. 太宗见之,大悦,与之谈论.于是诏将梵本六百五十七部于 弘福寺译,仍敕右仆射 房玄龄、太子左庶子许敬宗,广召硕学沙门五十馀人4,相助整比.?旧唐书?卷一九一注释:1大业:隋炀帝杨广年号(605618).2经论:佛教典籍分为经、律、

21、论三大类.3异本:不同的写本.4硕学:饱学之土.沙门:梵文音译“沙门那的略称,意译“勤劳、 “贫道等,指佛教徒.学生通过分析材料,找出玄奘西行的目的?结果?学生阐述玄奘西行与唐僧取经 之间的不同之处(抢答小环节)人数目的地为什么去西游记4西天玄奘西行1天竺求经参验最后教师再进行结合邮票发行进行总结.(所以呀,了解了真实的玄奘我们就来说说他与唐僧有什么不一样的地 方?没有这么多徒弟的保护,一个人一个背篓带回来的是对中国佛法的奉献, 同时也带回了西域文化,对中外文化交流作出了很大奉献.2004年中国的国务院新闻办向世界宣传的五大圣贤,其中就有玄奘法师.玄奘 邮 票,2021年9月4日,中国还发行了

22、?玄奘?的特种邮票,这也说明了玄奘 西行具有 划时代的意义,真正伟大的历史人物所展现的价值和任务,绝不是那一个时代所 能够局限的,一定可以超出那个时代和生存环境,超越时空,焕发出历 久弥新的时 代价值,不同时代的人都可以得到不同精神层面的支持.玄奘的一生 表达了中华 民族克服苦难,迎难而上的高贵品质,永远值得我们学习.)设计意图:通过史料 的分析以及与西游记的比照分析,使学生在具体的分析中逐步体会历史与小说的 区别,通过教师的补充引导,学生积极主动思考,融进课堂 学习中;通过结合邮票 发行,由现实来牵引出玄奘西行的划时代意义,增强学生的进一步熟悉.四、总结提升出示材料合作探究)材料一:“唐政府

23、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中外交往出现了盛况空前的局面这一 时期,国家大一统,经济文化高度繁荣.唐朝是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帝国之一.一 一摘自岳麓版?中国历史?七下教材(开放的对外政策,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材料二:“大唐国者,法式备定,珍国也,常须达.?日本书纪?(大唐这个国家,法律完备,是个珍贵的国家,应该常常去.说明唐朝对各 国产 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教师:现在我们已经学习完唐朝的对外文化交流,从文化的输出到文化的输入, 都是一种相互之间的交流融合,那么大家有没有想过,唐朝时期的外交为何 如此频 繁?从中我们又能得到怎样的启示?接下来继续看,大家前后四个人分为一组讨论一下,结合材料内容想想为什么此时

24、的外交频繁.没错正是由于当时唐朝的经济文化都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同时唐朝政府又实行开放的对外政策,这对各国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日本 书纪里 面是这么说的,大唐这个国家,法律完备,是个珍贵的国家,应该常常去,所以才有 遣唐使团不断地来到大唐长安学习.一个国家的强盛是具有辐射力的,同时也更容易,得到各国的熟悉与尊重.因 此,国家在强盛的前提下,鼓励交流对外开放是有利于国家的进步与开展的.不管 是过去还是现在,我们都应该知道这一点,同时还要学习唐朝广博的胸怀,吸收其 他国家的文化精髓,做人做事都是一样,我们要有容人之度量.玄奘历经110多个国,从印度及中亚地区带回国的佛典非常丰富,对佛教原 典 文献的研究有很大的帮助,玄奘西行5万里,并一生译经1335卷,其足迹遍布印度, 影响远至日本、韩国以至全世界,其思想与精神如今已是中国、亚洲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应用文书 > 解决方案

本站为文档C TO C交易模式,本站只提供存储空间、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淘文阁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客服QQ:136780468 微信:18945177775 电话:18904686070

工信部备案号:黑ICP备15003705号© 2020-2023 www.taowenge.com 淘文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