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docx(2页珍藏版)》请在taowenge.com淘文阁网|工程机械CAD图纸|机械工程制图|CAD装配图下载|SolidWorks_CaTia_CAD_UG_PROE_设计图分享下载上搜索。
1、第4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稷山县稷峰一中 吴俊喜一、遣唐使1含义:唐朝时,为了学习中国的先进文化,日本派遣使节到中国,当时称为“遣唐使。2概况:日本派出的遣唐使有十几批,最多的一次到达500多人,同行的还有许多留学生和留学僧。3奉献:把唐朝先进的制度、天文历法、文字、典籍、书法艺术、建筑技术等传回日本,对日本社会的开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二、鉴真东渡1原因:接受日本僧人的邀请。2过程:754年,鉴真第六次东渡抵达日本,他在日本传授佛经,还传播中国的医药、文学、书法、建筑、绘画等。3意义:为中日文化交流作出了卓越的奉献。三、玄奘西行1时间:贞观初年。2过程:玄奘经过4年的长途跋涉到达天竺。他遍访名
2、寺,研习佛法,携带大量佛经回到长安。3奉献:为中国佛教的开展作出了重大奉献。由其口述的大唐西域记记载了他游历过的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山川风物及社会习俗,是研究中外交流史的珍贵文献。思考:唐朝对外交往的特点?唐朝对外交往活泼的原因?带给我们的启示?特点:对外交往比较活泼,与亚洲乃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唐政府鼓励各国商人到中国贸易,允许他们长期居住。长安、洛阳、广州、扬州等地都有频繁的外贸活动。唐朝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声望,各国称中国人为“唐人。原因:国家安定统一;经济文化繁荣;对外开放政策;对外交通兴旺。启示:第一,必须有稳定的政治局面,坚持对外开放的政策。第二,提高自身素质,努力开展经济文化。第三,学习唐朝海纳百川的博大胸怀,在传播先进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吸取其精华,为己所用。